正文

復活

(2022-09-26 13:40:35) 下一個

讀托翁的《復活》起初是源於對他另一部大著《安娜卡列尼娜》的喜愛。中國八十年代寬鬆的文化管製,居然給大家播出了英國廣播公司製作的同名電視係列。影片裏麵安娜的美麗迷人,吾倫斯基的瀟灑英俊,他們的淒美愛情,給觀衆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本篇講的復活也是當年的一部黑白片電影,其實一直沒有機會看成,隻是在廣播裏聽過很多次的電影錄音剪輯。奇怪的是,好像從來沒有聼完整,都是記得開場非常令人震驚的那一段:富有的單身貴族公爵涅赫留道夫作爲陪審員在法庭上遇到了他年輕時的戀人瑪斯洛娃,她曾爲他生子且被他拋棄,此時的她是以妓女的身份成了謀殺案的被告。一直覺得這是一個讓人好奇的開頭,但是有機會知道全部細節已經是四十年之後,從沒想到過好奇的事情可以這樣一直令人好奇下去。關鍵是在這四十年中,我相信一定在某個時刻我看過故事的梗概,但是由於故事開始令人叫絕的懸念,對後麵故事的記憶總是日漸模糊。可以肯定的是,復活這本書有一個無以倫比的開頭。

涅赫留道夫和瑪斯洛娃的愛情和所有年輕人的愛情一樣,是甜蜜美好的。一個是富有的公爵少爺,另一個是他姑媽家裏美麗的養女。他們經歷了互相鍾情, 耳鬢廝磨, 發展為偷吃禁果,導致女孩懷孕。孩子生下後,不久死去。公爵少爺和沒有子宮的大多數的男人一樣,幾乎忘記了自己在別的女人那裏留了種的事情。他依舊過著錦衣玉食的幸福生活,而女孩經歷了這一連串的厄運,加上本來不很高貴的出身,導致她無法避免的墜入了社會的底層。儅他們十幾年後相遇時,涅赫留道夫厭倦了他無所作爲而空虛的上流社會的生活,瑪斯洛娃也在自己卑微低賤的風塵生涯中找到了她存在的理由,就是世上的男人都喜歡和美貌的她尋歡作樂。

瑪斯洛娃的出現讓涅赫留道夫找到了生活的目標, 他希望能幫助她改變現在的悲慘處境已到達自己贖罪的心願。托翁應該是接男主來寫自己的思想掙紮,如何過有意義的生活,怎樣才能提高平民大衆的生活,可以看出作者憂國憂民的博愛情懷。最諷刺的描寫是公爵想要分地給他的佃農,但是怎麽分又成了一個難題。當他用極低的價格租給佃農時,他們又懷疑公爵老爺在耍花招要剝削他們。看來注定要受窮的人就是給他們財富,也是無法受用的。托翁是分析思想的高手,反反復復,和他的列文角色一樣,寫的非常詳細。普通人讀後能夠聯想到自己在生活中的糾結和煩惱,產生共鳴。除了男女主人的心理描寫和分析,書中還刻畫了三教九流各式的人物,可以説是當時社會的人物圖。有後來愛上瑪斯洛娃的革命者西蒙鬆,他的堅韌不拔與不同凡響,還有其它政治犯的生平和故事。好像這些革命者許多都是富人家庭出身,年輕反叛,憎恨社會不公,為勞苦討公道,聽起來非常熟悉。

瑪斯洛娃的結局是選擇了同革命者西蒙鬆生活在一起,儘管涅赫留道夫也提出來和她結婚。 她的理由是西蒙鬆的愛沒有同情的味道,是正常的愛,從新開始,不需要麵對痛苦的過去。顯然她對舊愛還有感情,別人提起公爵,她就會臉紅發窘,但是看到西蒙鬆的追求和示愛,她同樣心裏美滋滋的吧。是不是有愛不專一的嫌疑?

十九世紀末,衆多的文化先驅鍾情共產主義,似乎是進步的象徵。托爾斯泰在復活中的描述也證明了他在共產主義中看到了希望。一百多年後的今天,我們看到的是共產在西方世界的破滅,人性似乎比以前更加的貪婪和墮落。同現在俄國超級富豪們的花天酒地相比,舊時貴族老爺涅赫留道夫的心靈卻是充滿了對普通百姓的仁慈和憐憫。一百多年的革命和發展,難道應驗那一句人心不古的老話。

這部《復活》能夠流傳百世,還是因爲托翁並沒有全盤押注在紅色思想。他的終極復活是回到了耶穌福音,如果履行耶穌的戒律,就能得到至高無上的幸福,書的結尾是,“從這一天開始,聶赫留朵夫開始了一種嶄新的生活,不僅因為他進入了一個新的生活環境,還因為從這時起他所遭遇的一切,對他來說都具有一種跟以前截然不同的意義。”  可以看出托爾斯泰是典型的兩極分化人格,他的結尾是他思緒巔峰的結果,一反沮喪和焦慮的狀態。偉大的作家能夠清晰的寫出他們的思維細節,提供後人分析和鑒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