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經·現代文)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經文】“須菩提,於意何雲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生、眾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
【譯語】第二十五章 示現化身 實無所化
“須菩提,你的意思怎樣呢?你們不要以為如來(我)會這樣想:我應當度脫一切眾生脫離苦海。須菩提,千萬別這樣想!為什麽呢?因為實在沒有眾生是我如來所超度的。如果要是有眾生是如來所度的,那麽如來就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了。須菩提,如來有時說有我的原因,是為了度生的方便,順應世俗的假設,並沒有我的實在自性,所以說其實是沒有我,但是那些不明佛理的凡夫眾生,不了解我隨俗假設有我的意思,辜妄認為有個真實的我存在,這是凡夫之人以為有我存在的錯誤思想。” [佛否定了自我,但又怕眾生執著有個實性的凡夫,所以又解釋說],“須菩提,所謂凡夫者,[是不見實相的眾生,煩惱未斷,生死未獲解脫,也是暫設的假名。假如他一旦得到解脫,就會成聖者,可見並無凡夫的實性能夠得到],所以如來說沒有什麽"永遠"的凡夫,隻是稱其為凡夫。”②
【注釋】①如來現覺,諸法性空,生佛無二,本無眾生與佛的差別,所以沒有一個實在的眾生為如來所度。既無我(如來),又無眾生,何來當度眾生的意念?關於如來廣度眾生的事跡,那是證入佛果的聖者,夙昔大悲願力所致,不用起心動念,而是隨機應緣進行化度的,不能以凡情推測如來有度生的意念。十七章所言:“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是約不見有滅度的眾生講的,本章說“實無眾生如來度者”,是約不見有能度的如來而言,這是二者的區別。
②凡夫。廣義指六道眾生,即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所謂六凡。這裏是指尚未悟證佛道,未能了脫生死的人道凡夫。他們的色身是五蘊假合所生,為因緣所生法,緣生性空,沒有實體,因無實體,就不是永為凡夫,不得成聖。若以聖凡來說,平等空寂"法身"性中,既無聖亦無凡,所以說:“是名凡夫”。雖然凡夫的性體與佛菩薩無二分別,但在心行上是天差地別; 凡夫起心動念,無不造生死輪回的業,佛菩薩是覺悟清淨的心行,念念與真如自性相應。所以,不能因凡夫的性體與佛菩薩無別,就在事相上混淆凡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