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淨土

認識人生, 駕馭人生, 超越人生
個人資料
正文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2021-12-31 11:35:52) 下一個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經·現代文)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元寶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經文】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複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複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瞋生恨。

      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譯語】第十四章 離一切相 入寂滅道

      這時候①,須菩提聞佛說了此經,深刻理解這般若妙法的義理和趣向,不禁涕淚交流,悲傷地哭泣起來,向佛陀說道:

      “希有難遇的世尊啊!您說這樣精深奧妙的經典,我從證悟阿羅漢果、獲得慧眼以來②,還沒有聽到過這樣深妙的大法哩![今天聽到了,我感到多麽的幸運和寬慰啊!]”

      世尊啊!若是再有人能夠聞到這甚精妙的經典,[能遠離一切妄想],而信心清淨純正,即能生起般若實相③,當知此人,便是成就了第一希有的功德!世尊啊!所謂這個實相,是無相之相,[本無相狀可言,乃是安立的假名],即是非相,所以如來稱之為實相。”“世尊啊!我現在[生逢佛世]親聞佛說這部般若經典,能信解受持,還算不得什麽難得希有,假若未來世,五百年以後,有人聞到這部般若經典,能深信、理解、領受、奉持,這種人才算是真正第一少有哩!什麽道理呢?因為此人[信解受持,了悟空義],已經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了。為什麽能這樣的呢?因為我相[是因緣所生],並非實有,所以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同樣是因緣所生],也非實有,也是非相。什麽道理呢?因為遠離一切虛幻的諸相④[不再被一切現象所束縛和迷惑,到達忘我的境界],就名為諸佛。”

      佛陀印可須菩提的悟解,道:“正是這樣!正是這樣!假若有人聞聽到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內心不驚訝、不恐懼、不畏怯⑤,應當知道,此人的[智慧福德]確實很少有的。為什麽呢?再告訴你,須菩提啊!如來說的這‘金剛般若波羅蜜’[在諸波羅蜜中,是最勝最上]的第一波羅蜜⑥,但是般若無相,體性空寂,不可說,不可取,不可執,依勝義諦說”即非第一波羅蜜,[約性而說]六波羅蜜以般若為前導,故曰是名第一波羅蜜。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⑦,[在與般若相應行持時,能忍的我,所忍的境與法都不可得,]所以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為什麽呢?須菩提啊!例如我於往昔因地中修菩薩道時,被歌利王無辜用劍割截了身體⑧,可是那時,[我以大悲願力,安忍於心,不為所動]沒有我相,沒有人相,沒有眾生相,沒有壽者相,什麽道理呢?當我的身體四肢及耳鼻被一節一節支解的時候,如果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一定會生起極大的恨心來。

      “須菩提啊!我又想起:在此事之前的五百世中,我修忍辱行作忍辱仙人時⑨,在那許多世的生命中,我就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了。所以說:須菩提啊!發心修菩薩行的人,應當遠離我人眾生壽者,以及法與非法一切諸相,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當住著色相生起菩提心,不應當住著聲、香、味、觸、法塵相生起菩提心,應當對一切相無所住著而生菩提心。若是一個發菩提心的人,心若有所著,[執相取相,心住於六塵境界]就是非住,[就不能安住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上]。所以佛說發菩提心的人,不應當停留於色相行於布施,須菩提,菩薩[布施的目的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的緣故,所以應當不停留於色而行布施。如來說的一切諸相,[皆是緣生之法,體性本空,]所以說都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皆是五蘊假合,性不可得,一旦見性就不是眾生,]所以說即非眾生。”

      “須菩提啊!如來所說的是[親證體驗的]真情話,實在話,如真理的話,不是欺誑的話,沒有相違不同的話。如來所證得的法,是[自性真如,既不可說,又不可得,]是無所謂實,無所謂虛的,須菩提,假如菩薩住著於一切法⑩而行布施,就如同進入漆黑無光的暗室內,一無所見;若是菩薩發心不住著一切法而行布施,猶如人有了明亮的雙目,在明朗的日光照耀下,能見到種種境界的相狀。”   

      “須菩提啊!未來世中,假如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受持讀誦這部般若經典,如來以大覺的智慧,一定會知道這些人,完全照見這些人,他們都能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

     【注釋】①這時候,是指前麵佛說此經,有人受持讀誦以及為人演說的功德,已校量完畢。現在是當機者須菩提對般若妙法深一層理解,表明見地的時候。

      ②慧眼,是二乘聖者之眼,除具有天眼的功用外,並能識出真空無相,洞悉一切現象皆為緣生性空之相。這是證悟諸法實相的智慧,故名慧眼,是阿羅漢見地。所謂見地,是見解的意思,表明這位證四果的聖者,以觀照之功獲得真空無相的智慧,親證諸法一如實相。因此,慧眼不能單純當他眼根觀察來理解。

      另有種解釋說:“阿羅漢的慧眼隻能見到人空之理,菩薩的慧眼才能見到法空之理。”

      ③實相:唐代譯作“真實想”,為性體的別名,是宇宙中萬有之本體。但實相無相,是離一切文字、言說,思量的畢竟空寂。所以名實相者,因為約性來說是實,表明性非虛妄而是真實的;再以性的功用來說,住雖無相而能生起一切相,這樣,非性不能說實,非性不能現相,故名實相。性本不可說,說為實相,也是假名。因為本來無相,故又曰非相,非相即性,性即如來。說為相者,不過使人明了本性之狀況而已。又古德對實相下的定義稱:無相無不相。意思是性體本沒有相,故曰無相,雖然無相,而十法界依正因果的種種差別相,皆依緣而起。故又曰無不相。性體是絕對的,性相是相對的;絕對是空,相對是不空,不空而空,空而不空,不可以說有,不可以說空,正是中道第一義,也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總之,不可以把這個“相”看死,若是看死,便是著相,違背實相的本義了!

      ④諸相:即人相、法相、非法相;有相、無相、亦有亦無相、非有非無相等。

      ⑤不驚是。初聞此般若經典,對其義理之深,功德之大,不驚訝疑惑,表示深信不疑。不怖是:思維經義,深刻理解一切法皆空之理,不感到恐怖不安,表示深深理解。不畏是:信解以後,能如法實踐,精進不懈,不感到難行畏怯,表示奉行不退。

      ⑥第一波羅蜜。即般若波羅蜜,在六波羅蜜中,排列末位,而稱為第一,正顯其常作先導之力量。因為修布施等前五波羅蜜,雖可培植多種福德,但不能到彼岸[獲究竟解脫],原因是沒有般若引導。因此般若有諸佛之母之稱。《大智度論》雲:“五度如盲,般若為導”,就是此意。五度所以稱波羅蜜者,正因為有般若作先導,若無般若在其中,五度就不能稱為波羅蜜了。《大般若經》雲:“當知布施等五波羅蜜多,皆由般若波羅蜜多所攝受故,乃得名為波羅蜜多。若離般若波羅蜜多,布施等五不得名為波羅蜜多。”所以,般若被稱為第一波羅蜜。

      ⑦梵語“羼提”,漢意譯為“忍辱”唐代譯為“安忍”,為六波羅蜜之一,是菩薩道最難修的一種法門,忍是一種無畏大慈悲精神的具體表現,不同於軟弱無能,含垢忍耐,忍氣吞聲,膽怯卑屈的退讓。他與般若相應,離人我四相,令心安住不動,對外來的侮辱、傷害、苦惱等種種精神與肉體的無端加害,能以堅毅不拔的意願力,安然處之,不怨、不想、不起半點嗔恨心,而用慈悲心念,以德報怨。這是行大乘菩薩道的人必修法門,就行持來說,此度較之其它五度難行得多,沒有般若相應是難以做到的。

      ⑧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的故事,出自《大涅槃經》與《吡婆沙論》。釋尊在因地中修菩薩道時,在南天竺國富單羅地的山中,修行忍辱波羅蜜。某日,國王歌利,又名迦羅富(漢意為惡生),率領宮女及隨從到山上去遊獵。遊玩倦了,就地休息,不覺入夢。宮女眾人見王熟睡,便各自隨意走動,行至一茂林中,見一仙人,相貌端嚴,禪坐入定。眾宮女紛紛跪下,請求仙人給她們講道。菩薩為悲心所使,應眾所求,就開示她們斷除貪欲的道理。歌利王是一個凶殘暴戾的君主,一覺醒來,環顧左右,不見人,大為不悅,便氣衝衝地提著利劍四處尋找,找到茂林中,見宮女們圍著一個修道者,聽其侃侃講道,不覺怒火上升,喝道:“你是什麽人?敢於誘我的宮女來此!”菩薩很安祥地回答道:“我是修忍辱行的仙人,宮女們是自己來求聞佛法的”。歌利王聽菩薩說是修忍辱行的,便隨手一劍割下菩薩的耳朵問道:“你能忍嗎?”菩薩沒有絲毫怨恨的神色,慈和安穩地回答說:“我不起嗔恨!”王又一劍割下菩薩的鼻子,菩薩的麵容照舊不變,依然和顏悅色。旁邊的大臣們見此情景,看出菩薩確是一個不平凡的聖者,便勸大王不要再加傷害了。王不聽,又斬下菩薩的手足,問道:“你究竟有沒有嗔恨?”菩薩還是慈祥地回答說:“我於無數世來,修習慈悲,行持忍辱,所以心無一絲嗔恨。”歌利王仍舊不信,又問菩薩說:“有何方法能證明你心底無恨?”菩薩道:“若我真無嗔恨心念,願我被支解的身體能恢複如故。”菩薩說完這句話,說也奇怪,他的身體立即恢複原狀,一無所損。接著菩薩發願道:“未來世時,我成正覺,第一個就度你大王!”此時歌利王深信不疑,放下利劍,驚恐跪下,向菩薩求哀懺悔,並感謝對他未來的救度。這位菩薩就是現在的釋迦牟尼佛,國王即佛陀初成正覺後,初度的五比丘之一的橋陳如尊者。

      ⑨佛經中常說的仙人,是指在印度出家修道有一定成就的人,表示不同於一般的凡夫俗子,不是單指印度某些修行的外道,也不同於中國神話小說中騰雲駕霧的神仙。《阿含經》中的“古仙人道,古仙人跡”,是指古佛而言;大乘佛經中所說的大仙,是指佛陀。所以佛有時被稱為金仙。《般若燈論》曾說道:“雲何大仙?聲聞、辟支佛、諸菩薩等亦名為仙。佛於其中最尊上故,已到一切諸波羅蜜功德善根彼岸,故名為大仙。”“忍辱仙人”是佛在因地五百世中,常修忍辱波羅蜜的德稱。   

      ⑩法。在佛典中的含義很廣,用意也不一,總括世間的有為法,出世間的無為法兩大類。本經所雲的一切法,是指外境、實行、果位而言。外境即蘊、處、界三項,包括主觀的有情活動,客觀的宇宙萬有。實行即修習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等法門。果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乃至等覺、妙覺。境行果三項歸納起來不出世出世間兩大法。而這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自性是空;但菩薩修行六度萬行不是虛,執虛就是落於偏空;又不能執實,住於六度之相,執實就是心住於法。永嘉大師雲:“住相布施生天福,招得來身不如意。”因為天福享盡,必墮三途,此即是心住於法之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