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經·現代文)大乘正宗分第三
大乘正宗分第三:
【經文】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譯語版本1】第三章 發菩提心 破除四相
釋迦摩尼佛告訴須菩提說: 各位菩薩和各位摩柯大菩薩,應依照我下麵說的方法,降伏其妄心,方可經常保住菩提心。降心的方法,就是要離四相,若要離相,就應該分別認識一切眾生妄心。統計起來有十種之多: 如卵生,如胎生,如濕生,如化生,如有形有色的心,如無形色的心,如有識想的心,如無識想的心,如非有想的心,非無想的心。以上十種眾生的妄心,都不是菩薩的真心,一或有之,永不得脫輪回六道,我(如來自稱) 要受學的諸菩薩將此十種妄心通通滅除,度他們超脫輪回六道,不生不死,入於涅槃清靜無為之鄉,而後得脫輪回也。
但是眾生的妄心是無限量的,無計數的,無邊際的,其實眾生都是自性自度的,並沒有眾生是由我滅度的,這是什麽緣故呢,因為眾生原有無上菩提真心,原能自度,不過迷而不悟耳,今一旦心地豁然開朗,頓見本性空寂,還其本然而已,自性自度,並非我如來度他的。
佛又說,須菩提,若使諸菩薩心中,覺得度人的是我,是為有"我相"; 覺得我度的是人,是為有"人相"; 當度眾生時,又分別種種眾生,是為有"眾生相"; 既度生完畢,便謂有涅槃可證,是為有"壽者相"。 設若有四相觀念存在,就不是菩薩,菩薩心中絕無此四相,能除此四相,此即降伏其心之道。
【譯語版本2】第三章 發菩提心 破除四相
佛陀法像慈詳,鄭重地告誡須菩提道:“發廣大菩提心的諸大菩薩,應當這樣地去降伏妄心,所有一切依藉四大五蘊眾緣聚合而有的生命①,可能是孵卵所生的,可能是母胎所生的,可能是潮濕所生的,也可能是變化所生的②;或許有形有色的③,或許無形無色的④;或是有思想的⑤,或是無思想的⑥;亦或似沒有又似並非沒有思想的⑦;這許多種類的眾生,我們發廣大菩提心的大菩薩,都要化度他們,把他們證入到無餘涅槃的境地⑧,永遠不再受生死輪回之苦,雖然我們已經這樣度脫了那難以數計、無有邊際的眾生⑨,但在菩薩的菩提心中,卻沒有一個眾生是我度脫的。為什麽這樣說呢?須菩提啊,因為發大菩提心的大菩薩,如果有了能度的我相,所度的人相,廣度的一切眾生相,妄自判斷我、人、眾生的壽命長短相⑩,那他就不是大心菩薩了。”
【注釋】①眾生。又名“有情”。泛指一切有情識,有知覺,有意識的生命,因為是憑籍四大五蘊眾緣聚合而有的,故名。“眾生”,這是眾生的本義。引申來說,因其是種類繁多,數量無盡,眾多的生命,故名眾生,這是就現相而言。從理論來說,從無始以來,已經過眾多的生死,現生又造新業,未來當再受生死,如此輪回於六道中,生而又生,生生不已,故名眾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其餘九法界的有情,都稱為眾生。
②佛經所雲卵胎濕化四生,是約有情最初出生的形態不同而分別的。卵生是指卵體離開母體後經過適當的溫度孵化破殼而出的生命,如家禽飛鳥龜蛇等類的動物。胎生泛指一切在母胎內孕育成形而出生的生命,如人類及一切哺乳的動物。濕生是卵子脫離母體後經過受潮濕水氣而蛻變成形的動物,如廣布於地麵、土上、水間、空中的魚貝昆蟲之類。化生是無所依托,不須父母緣,唯憑自己的生存意欲業力,忽然而生的有情,如天界的天人、地獄的眾生、以及劫初的人類。
上述四生是對眾生界的橫論,使人明了輪回出生的四種現象。
③有色。廣義是指欲界與色界中具有色身形象的眾生。狹義但指有色而無淫欲、食欲的天界——色界。色界天有四個層次:即初禪三重天、二禪三重天、三禪三重天、四禪九重天,共十八重天。色界的天眾,因塵欲已空,脫離了穢汙身軀,化現清淨之體,雖有身形,但無男女性別,亦無欲念。初禪除心、意識外,尚有眼、耳、身三識;二禪以上,前五識全泯,僅有定中意識活動,因有色相體質,故名“色界”。經中所雲指狹義而言。
④無色。就是無色界、三界中最高天界,有四重天,即“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是純粹的精神境界,無有身形、國土、宮殿,以及一切色法(物質)。唯有一種特殊的生理——相續心理(精神)存在,常安居於深妙的禪定之中。人們以為除開物質就無法證明精神的存在,而此界中確有與定力相應的意識及未那、阿賴耶三識存在;由於與定力相應的業報深淺不同,故有四重天之分。
⑤有想。廣義指人類及一般的天道。除無想天及非非想處天之外,其餘皆可稱為有想的眾生,這裏但指有想天界的天人。
⑥無想。是無想眾生聚住的天界,在色界和四重天,為外道修無想定的果報處。因其還有色身存在,故不攝入無色界。
⑦非想非非想處。是無色界的第四重天,也是三界的最高頂處,所以又名“有頂天”。所謂非想非非想者,是因此界天人的禪定功夫深,阿賴耶識若隱若現,未能轉成大圓鏡智。說他有想不對,因其定心極靜微妙,沒有欲界眾生的粗想,所以名“非想”;說他無想也不對,因為還有細想(粗細想若是全無,則如同白癡或植物人一樣),所以名“非非想”。這種無色界的最高境界,中國古哲學典籍中,隻有在《老子》一書中可以見到,其它書皆沒有。古印度出家外道修習禪定功夫深的,每每有此境界,他們以為這就是涅槃的究竟常樂,殊不知仍在三界之內,猶未真正超脫生死,僅不過壽命漫長八萬劫而已。隻有在甚深禪定中,深入悟解,妄盡情空,生滅心滅,明見自性,證得阿羅漢果,始能超越三界,了卻分段生死,不再輪回於六道。
上述幾種是對三界九地卵胎濕化四生的豎論。
⑧“涅槃”是梵語,漢意為“滅度”,滅是以智慧滅除見、思、塵沙、無明諸惑,就是斷除人生所有的各種煩惱;度是度脫分段、變易兩種生死,就是此生之後,不再受生於六道中,從根本上解脫了輪回之苦,所謂不生不滅之意。這是最高、最佳的精神境界,是修學佛法者所冀求的最大目的。對於涅槃,大小乘有不同要求,這裏僅就大乘的無餘涅槃來說,無餘涅槃是與有餘涅槃相對而言的。諸惑既已斷除,未來的生死之因已了盡。一切眾苦悉皆消滅,留餘的五蘊果報身已不存在,再無餘下的生死可了,至此證入究竟常樂之境,是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的共果。但是,修般若菩薩行的最上乘者,生死已盡,不住生死,不舍眾生,也不住涅槃。雖然出世了仍回到世間來,以佛法化度眾生,出而不出,不出而出,不受束縛,隨類度化。《維摩詰經》雲:住於生死,不為汙行;住於涅槃,不永滅度。”這就是發大菩提心的大乘聖者所證涅槃的寫照。
⑨無量、無數、無邊,是佛經中十大數的名稱。十大數:1、阿僧祗(無數),2、無量,3、無邊,4、無等,5、不可數,6、不可稱,7、不可思,8、不可量,9、不可說,10、不可說,不可說。這些類似天文學上的數字,出自《華嚴經》。本經所說的無量,說明三界六道眾生,種類繁多,千差萬別,根性不分優勝劣下,皆須度脫,不可限量;無數,指九法界眾生,猶如印度恒河沙之多,難以計算其數;無邊,是指眾生在三界中,豎通三界二十八天,橫遍十方世界,重重無盡,無邊無際。
⑩我、人、眾生、壽者。都是眾生的異名,都是從眾生的某一特性而立的。我,是主宰義,我人的每一行動,都有自己作主與支配其它(宰)的意欲,故稱為我。人,是他人,單一對象,故稱為人。眾生,是人的廣泛群,擴而大至一切有情生命,因為是依籍眾緣和合而生的,故稱眾生。從生到死,一期的生命相續,有長有短,故稱為壽者。人、眾生、壽者三相皆由我相而有,我相若不存在,其它三相也就無從生起。所以歸納言之,就是我相;有了我,就有對待的人;對待又不止一人還有很多的生命;我在妄心中念念繼續,不忘自我的壽命,於是形成了四相。相是妄心的根本,我相是由我見而生起,我見是因我相而顯現。有了我相後三相就自然俱起;有了四相,就有分別心;有了分別心,就有人我是非,諸惑生起,如是則成為凡夫,不能稱為大心菩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