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淨土

認識人生, 駕馭人生, 超越人生
個人資料
正文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11)

(2016-09-06 19:07:11) 下一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11

上海佛學書局印行

美國萬佛城宣化禪師講述

卷二十五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卷二十六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四

卷二十七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五

卷二十八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六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十一)

目錄

卷二十五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一

卷二十六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四..................................四八

卷二十七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五..................................一一四

卷二十八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六..................................一九七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唐於闐國沙門實叉難陀譯

美國萬佛城宣化禪師講述

卷第二十五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第六隨順堅固一切善根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隨順堅固一切善根廻向。

金剛幢菩薩把第五廻向闡解完了之後,緊接著他又提出第六廻向,向在法會中的諸位菩薩中的大菩薩徵詢:諸位佛的弟子!你們可知道,怎樣叫菩薩中的大菩薩,能隨順堅固一切的善根廻向嗎?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或為帝王。臨禦大國。威德廣被。名震天下。凡諸怨敵。靡不歸順。發號施令。悉依正法。執持一蓋。溥蔭萬方。周行率土。所向無礙。以離垢繒。而繫其頂。於法自在。見者鹹伏。不刑不罰。感德從化。以四攝法。攝諸眾生。為轉輪王。一切周給。

諸位佛的弟子!這位修廻向法門的大菩薩,他或者會示現一個皇帝,君臨天下。以皇帝的身份統領萬方,管治人民。臨禦的意思,包含了教化百姓,治理國政。大國就是表示人民多、土地廣、物產豐饒。菩薩示現的皇帝是一個國富民強、政治清明的大國之帝王。威德廣被,這位帝王之所以能臨禦大國,不是他有強悍的武功,而是他有賢明的德行,因德立威,使遠近的人民以及鄰國都感受他的德行,普徧受到他的恩澤,所以名震天下,眾望所歸。在中國遠古時代,有位聖君帝堯,後世曾這樣讚揚他,說:「昔日帝堯(古時陶唐時代的皇帝)放勳(他能倣效上世的功勳,對人民施其教化,所以以此為他的名號),聰明文思(他為人很有大智慧,學問也好,風度、氣質都很文雅),安然(他隨時都能表現得很和平又安詳)。光被四表,格於上下(他的德性的光明,能照到四海。他的威德能感通上到天上,下到徧地)。」在中國有一部古書叫書經,上麵有一篇目名堯典的,就是這樣記載。經文上說的「威德廣被」,就如同堯典的記載。「凡諸怨敵,靡不歸順」,凡是過去曾經與他的先世結過怨的,以及遠近大小鄰邦曾與他的國家作過敵對的,現在因為受到了他的德化,大家都放棄了過去的怨仇敵對,心悅誠服的來歸順他,臣服他。當他要頒布新的施政方針,或者要向全國人民發出任何政令時,他無一件事不是依照正法行事,一切都合情合理,譬如他叫百姓皆受持五戒,常行十善,這都是以正法教化人民的表現。

「執持一蓋」的「蓋」字,在密宗來講,就是指楞嚴咒的那個大白傘蓋。楞嚴咒中有咒心:「悉怛多、缽怛囉」這六個字就是。如果一心專注,心無雜念,誠心誦念,在虛空中就能現出一個大白傘蓋,它就有「溥蔭萬方」的威神力。凡它所蔭蔽的地方,刀兵不起,瘟疫不生,水火盜賊絕跡,祇有如意吉祥,風調雨順民安樂,沒有任何災難。要按照法來說,這個「蓋」字就是實相妙法。實相無相,可是又無所不相。因實相而生一切法,用一切法來教化九法界的眾生。這就是一本散為萬殊,萬殊仍歸一本的道理。這個「一」在我們修道人的心目中,是必修的目的,所謂得「一」萬事畢。老子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天沒有「一」不會清。地沒有「一」不會寧。神沒有「一」不會有靈於人,而不能成為正神。這個「一」字,是數目的開始。然而這個「一」字是從何而來的呢?它是從「○」來的。把「○」斬斷了,就變成一個「一」字了。如果再把它合攏起來,又成了個「○」。這「○」就是一個眞空。眞空不空,它能生出妙有。妙有非有,所以又叫眞空。實際上眞空就是妙有,妙有也就是眞空。這個「有」它是由空生出來的,空的裡麵含著妙有,就因為這個眞空妙有,妙有眞空,才有天、地、人、萬物。一切都是由「○」生出來的,「○」能生天、生地、生人、生萬物、生佛、生仙、生聖人。一切的一切,都是「○」而生。那麼這個「○」又從甚麼地方生出來的呢?它是從虛空而生出的,因之叫眞空妙有。這種道理是無窮盡、無始終、無內外、無大小之別。所以說它是大而無外,小而無內。說它大嗎?充滿虛空法界。小嗎?比一粒微塵還小。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就是形容這個「○」的。何以說它無始無終呢?你看這「○」有個開始和終了嗎?倘若說它有個開始和終了,它就是破而為「一」了。所以說「○」與「一」是包含了一切的實相妙法,這就是執持一蓋,也可說是執持一法,而此所謂的法,到了「○」上卻又是一法不立,萬法皆空。雖然一法不立,而又具足一切法。雖然萬法皆空,而在萬法皆空中又能生一切法。就在這個癥結之處,人就有迷悟之別。迷者流轉於生死之中,悟者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就是這一法,而能溥蔭萬方。這個「溥」字的意思通於普徧的「普」字之意。蔭是蔭蓋,意謂萬方的有情無情同霑雨露之恩。

中國古時商朝的皇帝湯,是位賢德的君王,他曾這樣自勉的說:「朕躬有罪,殃及萬邦。萬邦有罪,罪在朕躬」。因為一個國家的元首,是應該利益全民的,湯王他很重視自己的思想行為,一切應以人民為前提,如果他有不利於民的作為,萬民就被殃及受苦。假使萬民多行不義,他則反責自己教化無方,至令人民墮入邪道。帝王為賢聖,就溥蔭萬方;帝王為桀紂,就溥殃萬方。

「周行率土」:周行就是到各處去巡視。做一個人民的首長,不談官職的大小,應該常接近民眾,常親自到各地去視察,要能深入民間,才能瞭解民間的眞實生活狀況。不過千萬不能藉著視察民情,而去擾民,那就不是愛民的首長了。率土——就是凡屬於一個國家的領土,由一個元首所統治領導的,政令所能達到的地方,所有居住在這些土地上的人民,都受元首的教化與服從他的政令。古人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就是這個意思。「所向無礙」:元首在所統治的國土內,發號施令,教化人民,一切軍政的措施,無一事不是上令下行,通達順利,沒有一個人反對,不受一點阻礙。就是鄰國友邦,也不會對他生敵意的。因為這位帝王他是法政施仁,與民同樂,所以才所向無礙。以離垢繒而繫其頂:用最純潔而清淨的絲綢做成皇冠,戴在帝王的頭頂上——此句含有佛的無見頂相之意。於法自在:佛為法王,所以於法自在。菩薩示現為帝王,依正法治國,以慈悲心愛民,所以他對於法也是任運自在的。見者鹹伏:這位仁政愛民的帝王,因德立威,慈眼視人,所以凡見到他的人,不論是否他的屬民,都對他非常恭敬,願意臣伏於他。這位帝王他專施仁政,教人民修五戒、行十善,不用苛刑殺害人,也不用重法懲治人,他完全以德來感化人,百民自然心悅誠服、感激他、服從他。大凡用暴政來降伏人的,那是暫時的、表麵的,隨時可以被人推翻。如像周文王那時,三分的天下他已佔有兩分了,他還是臣服於殷朝。後來大小諸侯及所有的人民,因受殷紂帝的暴政之苦,而一致擁戴他的兒子周武王為帝,把殷朝推翻了,這就是感德從化的歷史事實。菩薩教化他的臣民,用種種的善法感化他們,其中以四攝法最適於眾生。第一是布施:布施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一)財布施包括內財、外財。內財是自己身體的四肢五官、頭目、骨髓、血肉等。外財則為一切身外之物,如國城、王位、通都大邑、山河大地、房廊屋舍、田園珍寳、妻子僮僕等。(二)法施就是講經說法,為信徒解釋佛法裡的經義及疑難,甚至講解一字半偈,都是法施。(三)無畏施就是用佛法的道理給人解除他身心的厄難,令他能循求正當的途徑,坦然的解除困厄環境。

布施是付出,不求代價,不希望別人報償的。布施是以難捨的而能捨給需求者,不是把自己不歡喜的次品物件給人家,那不稱布施。一個眞心學佛修道的人,如果把布施這一法門修成就了,就已經成為一位大菩薩了。何以見得呢?佛說學菩薩道的應修六度萬行,六度之首就是布施。能眞心布施的人,一定不慳貪。對眾生一定有慈悲心,能忍辱能仁讓。身口意一定盡量做到清淨,一定能守持淨戒。一定能深信佛的教言,依教修行。一個眞正了解布施法門的行者,他一定有冷靜的頭腦,堅實的定心和清淨的智慧。能做到這些條件的行者,不就是一位菩薩了嗎?攝受眾生第一用布施法,是對治眾生的心理,佛說:「欲令入佛智,先以欲鉤牽」。布施法佔四攝法的第一位,就有這個作用。

四攝法的第二是愛語:人以及較有靈性的動物,都喜歡聽好話,歡喜受人的讚揚,不願看別人的惡臉色,聽人的惡言惡語,所以菩薩用愛語來安撫眾生,建立友好關係,然後施以正法的教化,眾生就很快接受他的調禦了。

第三是利行:就是做種種有利眾生的事,眾生蒙受了利益,身心安樂,法喜充滿,都成了受化的善良百姓。

第四是同事:如果你想度這個眾生,最好是與他的身份相等同一種類,就容易瞭解他、接近他、教化他。這四種方法,都是度眾生教化眾生的方便善巧法門。菩薩作帝王的時候、就用這四種方法來攝諸眾生、教化眾生。為轉輪王,一切周給:這位修廻向法門的大菩薩,他示現為大國的帝王,不是普通平凡的帝王,而是一位德無不備、威而不猛、七寳具足的轉輪聖王。他在往昔修積了種種善根功德,所以為帝王時財寳遍地,無窮無盡。但他不據為私有,而普徧周給所有的人民,普令人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老有所依,幼有所養,既無天災,亦無人禍,這是人間的樂土,也是人間的淨土。菩薩示現的帝王,所統領的大國,全國上下奉行五戒十善,正法溥蔭,才有這種清涼的境界。

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自在功德。有大眷屬。不可沮壞。離眾過失。見者無厭。福德莊嚴。相好圓滿。形體支分。均調具足。獲那羅延堅固之身。大力成就。無能屈伏。得清淨業。離諸業障。

修廻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安然住在這種無礙的功德裡,有無量無數眷屬臣民圍繞他、擁戴他。這些眷屬都是正知正見,正信正念奉行正法的佛弟子,所以稱為大眷屬。菩薩自身及他的法統,和他所有的眷屬,都有堅固的身,卓絕的心念,所以絕不會受外道的言論所誘惑,橫霸的勢力能破壞。菩薩早已三業清淨,眾善奉行,諸惡不作,沒有任何過失了,有這樣純潔清淨的身心。他的氣質和風度已達到極端斯文安祥,因之凡見到他的人,都希望能常親近他,那會生討厭的心。菩薩有如此的依正二報,都是他多生多劫在因地行菩薩道,所積聚的福德智慧,才能有如今的相好圓滿、國土莊嚴。佛是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轉輪聖王也有卅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和佛相差無幾,不過他的光沒有佛的光那樣圓滿,也不能徧照大千世界。他的形體是健壯而又斯文,四肢相稱,五官配合均勻。自頂至踵,無一處不均調具足而圓滿。獲那羅延堅固之身:這那羅延是梵天王的別名,端正猛健、堅固之意,借此譬喩菩薩所示現的大國帝王,有如那羅延的強健堅固的身體,不易被外力所損傷。菩薩因為修廻向法門,處處捨己為人,事事願代眾生受苦,所以得到金剛般的堅固之身。大力成就,無能屈伏:菩薩在往昔所發的大願,他以堅強的深心,大願大力,一一都圓滿成就。在他修菩薩道的過程中,縱然遇到最艱難困苦的障礙,他也都把它克服。因他有堅定不移的意誌,所以沒有能令他屈服的人和事,於是他得到了清淨的業果,離開了一切的染汚業障,能以早成佛道。

具足修行一切布施。或施飲食。及諸上味。或施車乘。或施衣服。或施華鬘。雜香塗香。床座房舍。及所住處。上妙燈燭。病緣湯藥。寳器寳車。調良象馬。悉皆嚴飾。歡喜布施。

菩薩修布施法門時,他不惜珍貴,盡量布施一切上好的物質,如種種最好上妙美味的飲食,或者布施各種的交通工具如飛機、輪船、火車、汽車以及各種大小的車輛(乘)。或者布施各種各色的衣服。或者布施用名貴的鮮花串成的花鬘。或者布施種種的名香、燒香、塗香、末香等。或者布施舒適的牀座。座——沙發、椅子、櫈子等。或者興建很多房子,布施給那些沒有房子住的人,以避風雨。或者用珍寳做的燈,最上好香味的燭,供養諸佛。或者以湯、藥布施給老人,和貧苦孤獨的病人。還有很貴重的器皿、寳車,及調伏馴良的名馬大象,統統都裝飾得完美齊備。菩薩用這些難得的物資,歡歡喜喜的布施給一切人。

或有來乞王所處座。若蓋若傘。幢旛寳物。諸莊嚴具。頂上寳冠。髻中明珠。乃至王位。皆無所悋。

或者有人來向國王乞求他常坐的座位。或者有人來向他乞求常用的寳蓋、寳傘、寳幢、寳旛和其他各種寳物,種種的最名貴的裝飾用具。甚至有人來向他乞求他頭上所戴七卻造成的皇冠,久藏於髮髻中,不輕易示人。那顆夜間放光的夜明珠,乃至於他以一國之尊的帝王之位,無論來乞者乞求甚麼,他都毫不吝惜的布施於人。

若見眾生在牢獄中。捨諸財寳。妻子眷屬。乃至以身。救彼令脫。若見獄囚。將欲被戮。即捨其身。以代彼命。

這位大菩薩所示現的大國帝王,倘若見到眾生在牢獄中受苦痛時,他是不惜一切貴重的財寳,或以自己的嬌妻愛子,或以親屬,甚至以自己的身體,布施出來營救在牢獄中受痛苦的眾生,使他脫離牢獄的羈絆,恢復自由。倘若見到獄中的囚犯,已判死刑,即將受殺戮的刑罰,這時,他立即願意捨卻自己的生命,來代替這個死囚,來接受被殺戮的刑罰。

或見來乞連膚頂髮。歡喜施與。亦無所悋。眼耳鼻舌。及以牙齒。頭頂手足。血肉骨髓。心腎肝肺。大腸小腸。厚皮薄皮。手足諸指。連肉爪甲。以歡喜心。盡皆施與。

菩薩發心行布施,他是本著有人無我、捨己為人、視人如己的精神和懷抱,他為了救度眾生,他觸除我見、我相、我執。把布施所包括的財施——內財、外財、法施、無畏施,無一不修行得徹底,達於圓滿究竟的地步。前麵的一段經文,是說菩薩布施他的外財——國城妻子。這一段經文是表揚菩薩捨難捨能捨的內財——頭目腦髓、內臟和血肉等。

或者有人來向他乞求連著皮膚的頭頂上的頭髮,菩薩毫不猶豫,一點不吝惜,歡歡喜喜的布施給來乞者。不單如此,就是有人來向他乞求眼睛、耳朶,鼻子、舌頭,以及牙齒、頭頂、皮肉、手或腳。體內的血、骨頭、骨髓、甚至於布施他的心臟、腎、肝、肺、大腸、小腸、厚的皮、薄的皮、手指和腳趾,連著肉的指甲等,凡是人身體上不可缺少的四肢、五官、內臟、血、肉、骨骼,祇要腳需要,他沒有不歡歡喜喜,令所求者皆能滿願,一一布施給他們。

或為求請未曾有法。投身而下深大火坑。或為護持如來正法。以身忍受一切苦毒。或為求法。乃至一字。悉能徧捨四海之內。一切所有。恒以正法。化導群生。令修善行。捨離諸惡。

這一段經文是說菩薩為法忘軀,及寧捨四海之內一切所有而換取一字半偈之偉大精神。菩薩如此犧牲自我,他卻是為了化導眾生,令修善行,捨離諸惡之故。

菩薩或者為了求請從來沒有聽聞過的正法,就是投身下深大的火坑,也不吝惜生命;或者為護持正法,護持道場,他能受人不能受的苦,忍人不能忍的無謂閒氣,讓人不能讓的損失,吃人不能吃的眼前虧。總之,祇要是為護正法,他可以受一切的苦難毒害;或者為求正法的一字,他能夠捨掉四海之內的一切所有。菩薩如此,他是為化導眾生,希望眾生都能依正法修行,習行十善道,捨離一切的惡業,成就眾善行。

從前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時,有一天來了個羅刹鬼,在他麵前自言自語的念道:「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下麵他就停住不念了。老修行等了一會,忍不住問道:「你所念的是佛說的一首偈,為什麼你不接下去念完全呢?」羅刹說:「是的!因為我餓得很,沒力氣念下去了。」老修行說:「你要吃甚麼?念完我給你吃。」羅刹說:「我要吃活人的肉。」老修行說:「可以。你把下半偈念給我聽了,我就以我的全身供養你。」羅刹說:「好!一言為定,你可不要失言啊!」於是他就念道:「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老修行聽了,非常高興,這是他從來沒有聽到過的微妙法。這偈的意思就是說:世間上一切的事,都是不常,生了又滅、滅了又生,祇有寂滅才是眞正的快樂。因為空寂無相,一切無著了。老修行為了不使這法語失傳,所以將它深刻在磐石上,以便後世眾生依法修行,雖然犧牲了自己,也是值得的。老修行把偈語刻完後,就請羅刹來飽餐他,誰知他閉上雙眼等了好一會,也不見羅刹來動口,於是他睜眼一看,卻沒有了羅刹的影蹤。再抬頭向空中一望,隻見一位莊嚴的天人,站在空中對他說:「善哉善哉!你眞是個眞修行者,能為半偈而為後世眾生捨生命。」這位帝王菩薩也有如佛的為法捨身的美德。

若見眾生損敗他形。慈心救之。令捨罪業。

這一段經文是說菩薩行無畏施。又教化眾生捨棄殘害人的罪業,也包含了法施。社會上有一種職業,就是專門損敗他形的。在專製時代皇帝的宮裡所用的男僕,名叫太監,就必須損敗他的男形(割除男根),才能入宮為帝後嬪妃服侍。現在這種無人道的事沒有了,但是損敗畜類雄形的事仍然留存。菩薩若是見到眾生做這種損敗他形的事,他就發大慈悲心,去營救那個被害者,即使是個最卑微的生物,他也會去救它脫離生命的危害。另一方麵他還要勸導那個施損害者,捨離這種造罪業的行為,改惡向善。

我們聽到經文說菩薩有如此平等普徧的慈悲心,就應該學菩薩的仁慈,培養自己的慈悲心,捨己為人,一心修善業,改掉自己過去一切不好的貢高我慢,盛氣淩人的習氣毛病,這才不辜負佛法、學佛法的心。否則,隻聽不依法修行,那隻能說是飽了一下耳福而已。

若見如來。成最正覺。稱揚讚歎。普使聞知。或施於地。造立僧坊。房舍。殿堂。以為住處。及施僮僕。供承作役。或以自身。施來乞者。或施於佛。為求法故。歡喜踴躍。為眾生故。承事供養。

菩薩倘若見到有大菩薩的功德圓滿具足了,成就最上正等正覺的時候,他打心的深處歡喜讚歎,到處稱揚佛的圓滿功德,普令十方世界的諸佛菩薩,一切眾生都知道。菩薩或者會施捨出一塊土地,用以興建一座規模宏偉的大僧坊——一座佛寺,作為供佛修道的道場。另外還建造許多房舍,供給修行人居住。還建造一座講堂,作為法師講經說法度生之用。還建一座莊嚴的大雄寳殿,供養佛像,以作眾生瞻仰禮拜。有如是設想周到的建築,令四眾佛弟子都有安心修行的住所。還布施許多勤懇忠誠的僮僕,以供承事道場的事務。菩薩甚至不惜以自身布施給來乞食者。或者捨身在佛前作種種布施。總之,菩薩為求無上佛法,為度一切眾生,所以他歡喜踴躍,眞心作種種布施,誠心承事供養諸佛。

或捨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妻子眷屬。隨所乞求。悉滿其願。或捨一切資生之物。普設無遮大施之會。

菩薩一心行布施,不分等別,難捨能捨,即使有人來向他乞最尊貴的帝王之位,他一樣不加考慮就施給其人。至於城池、通都大邑、鄉村聚落、自己居住的宮殿園林別墅,以及最難捨的妻、子和眷屬等等,無論來乞者需要那樣,他決定能令其遂心滿願。或者施捨各種資生的物品——資生就是幫助人的生命成長不斷,如錢及其他的物品。無遮是沒有限製之意。普設無遮大施之會,就是設一所大布施的場所,陳滿各種生活必需的物品,令所有的眾生來各取所需,不加限製,讓他們個個得到滿足。

其中眾生種種福田。或從遠來。或從近來。或賢或愚。或好或醜。若男若女。人與非人。心行不同。所求各異。等皆施與。悉令滿足。

這些來乞求布施的眾生,有的是來種福田,有的是來乞福田的。他們或者來自很遠的地方,或者是在附近的居民。其中或賢而有智慧的,或為愚癡顢頇,有的相貌生得圓滿俊秀,有的卻生得相貌醜陋。男女都有,不單是人,而且還有其他的非人——別類眾生,如此種種形色的眾生,他們心中所要求的欲望不同,根性行為也不同,所乞求的目的也各自不同,雖然如此,但菩薩還是以平等心,歡喜心,不擇賢愚妍醜,普徧布施給來乞的眾生,令他們每個都能心滿意足,遂心滿願。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施時。發善攝心。悉以廻向。所謂善攝色。隨順堅固一切善根。善攝受想行識。隨順堅固一切善根。善攝王位。隨順堅固一切善根。善攝眷屬。隨順堅固一切善根。善攝資具。隨順堅固一切善根。善攝惠施。隨順堅固一切善根。

諸位佛的弟子!這位修廻向法門的大菩薩,當他行布施的時候,他就發心一定要好好攝受所有一切眾生。他將所行布施的功德善根,完全廻向菩提、廻向實際、廻向給一切眾生。菩薩他善於知道怎樣攝五蘊之一的色法——色蘊。菩薩的修行功夫,深入了殊勝的般若,所以他能照見五蘊皆空,攝色法為隨順堅固一切的善根。他又善於攝取受、想、行、識四蘊皆空的眞實義理,隨順堅固所有的眾生的善根,和堅固自己的善根。令眾生的善根增長,同時令自己所修的菩提道日漸廣大。又善攝王位,菩薩知道王位的重要,但她並不是看重王位而高居不捨,而是他瞭解王位是關乎全民的利益,他隨時可以讓給賢能的人,他絕不執著。又善於攝護他的眷屬們,隨順眞理,隨順平等慈心教化,隨順功德,堅固自利利他一切的善根。又善能攝集一切資生的物質,隨順布施,堅固所修的一切善根。又善能攝受惠人的廣大布施,普徧惠及十方眾生,隨順堅固所修積的善根。

佛子。菩薩摩訶薩隨所施物。無量無邊。以彼善根如是廻向。所謂以上妙食施眾生時。其心清淨。於所施物。無貪無著。無所顧吝。具足行施。

諸位佛的弟子!這位修廻向法的大菩薩,他隨時隨地所布施的物資,都是無量無邊那麼的多。以行布施所積聚的善根,像前麵所說的廻向方法,一一廻向給眾生、菩提、實際。菩薩第一布施的,就是食品,因為食能長養生命,不分貴賤同依。所以菩薩以上妙食品,普施眾生。當他布施食時,他滿懷著歡喜而清淨的心,一點也沒有想到如此布施,就可以得到甚麼功德,也不曾計較布施物品的多少或者貴賤,也不會想藉著布施而貪圖個好名,也不會布施之後又生悔心,覺得布施給了別人,自己就沒有了。「顧吝」就是想一想,越想越捨不得,有吝惜之心。菩薩是不會這樣的,因他完全了達布施的眞實義理。

眞正的布施,是沒有能施的人,亦無所施之物,更無有個受施者是誰,名之為三輪體空。

食有九種,其中有四種為世間食。①段食:就是分段食,人各有一分,這是人間的食。②觸食:是鬼神的食,隻要接觸一下就夠了。③思食:是天人的食,心中想甚麼,就有甚麼現前,而且恰夠份量。④識食:用識來分別味道就飽了,是無色界的有情用以資生的。

願一切眾生得智慧食。心無障礙。了知食性。無所貪著。但樂法喜出離之食。智慧充滿。以法堅住。攝取善根。法身智身。清淨遊行。哀湣眾生。為作福田,現受摶食。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食時。善根廻向。

菩薩布施食時所作的廻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增長智慧的食,從此心無障礙,永不愚癡。菩薩了達食性是空的,無論吃甚麼,目的是為了長養法身使成道業,再者也是為了治一切的疾病,他絕不是貪圖美食妙味。菩薩最歡喜的是「禪悅為食,法喜充滿」,以法為食。因為法食是出離三界、了生脫死、增長智慧之食。禪悅為食,則成就不動不散亂的定力,以法味堅住於法,生功德,除煩惱,攝取出世的善根。佛的法身徧一切處,智慧身也徧一切處,菩薩也得到如佛的法身智身,清淨無染周遊十方國土。哀湣一切沉淪在苦海裡的眾生,發心拯救他們教化他們,作一切眾生的良好福田,來到人間示現為帝王,受人間的搏食。「搏」字是依古譯,同段字,即人間的段食,亦可解為僅受很少的一搏之食而已。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修布施食時所作的善根。

前麵一段經文菩薩所施的是世間四種食。這一段經文菩薩布施的是出世間的五種食,希望眾生能受出世的法食。①禪悅食:修行人得禪定樂能養諸根。②法喜食:修法人聞法生歡喜,資慧命養身心。③願食:修行人發誓願而持身,修萬行。④念食:修行人常念出世善根,而不忘資益慧命。⑤解脫食:修行人終得湼槃之樂,而長養身心。

佛子。菩薩摩訶薩若施飲時。以此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飲法味水。精勤修習。具菩薩道。斷世渴愛。常求佛智。離欲境界。得法喜樂。從清淨法。而生其身。常以三昧。調攝其心。入智慧海。興大法雲。霔大法雨。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飲時。善根廻向。

諸位佛的弟子!這位修廻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在前麵布施了食物之後,現在接著又布施飲料給眾生。人可以三五天不進食物,但不能有三天不喝水,飲之重要不亞於食。何況菩薩所布施的飲,不是普通的酒、橘子水、可口可樂等的飲料,而是飲湯的飲,這湯是法味湯、般若湯、智慧湯。當菩薩布施飲時,就用布施成就的功德善根,如下麵所說的廻向給一切的眾生。他說:願一切的眾生都喝到充滿法味的水,然後能勇猛精進,勤勤懇懇的修習一切佛法,具足菩薩所修的佛道,斷除世間一切欲望——情欲、愛欲、財色欲,而能常常存著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願。離開五欲的境界,得到眞實的法喜之樂。得到了法樂,就能從清淨的法樂中生出清淨的身心,所謂的脫胎換骨,變化氣質,就是因吃了法食,飲了法味之水的功效。並且應該隨時用定力來調攝心,使其常住正念,不打一點兒妄想。如此入於大智慧之海,興起廣大的法雲,普下大法雨,令眾生同霑甘霖。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飲料時,所作的善根廻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布施種種清淨上味。所謂辛酸鹹淡。及以甘苦。種種諸味。潤澤具足。能令四大安隱調和。肌體盈滿。氣力強壯。其心清淨。常得歡喜。咽咀之時。不欬不逆。諸根明利。內藏充實。毒不能侵。病不能傷。始終無患。永得安樂。

諸位佛的弟子!這位修廻向法的大菩薩,現在他又布施給眾生種種清淨的上妙法味,如像辛辣的味、酸的味、鹹的味,五味都是比較淡薄的味、甜的味和苦的味。這些味素,都含有幫助食物滋潤身體,光澤皮膚長養的功能。也能令人體的四大——地、水、火、風受到安適又調和,不會發生不舒服的感覺。肌肉因之豐滿,體格也特別堅實。氣宇軒昂、體力強壯、心曠神怡、清淨光明,從不生妄想,所以心中常常是高興的,沒有一點兒憂愁煩惱。倘若在飯食時,能細嚼慢嚥,則不令氣管受到刺激,發生咳嗆或有反胃的現象。諸根——眼、耳、鼻、舌、身、四肢,都非常清明俐落。內臟——心、肝、脾、肺、腎、胃、膽、三焦、大腸、小腸、膀胱,這些五臟六腑,都很健全。因為吃了上述的種種妙味,一切的毒物,都不能侵入他的體內了,即使不愼中毒,它也會自然化解。任何的疾病,也不會生了。自始自終,沒有病患之憂,時時刻刻都顯現出平安自在,情緒和悅的樣子。

以此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最上味。甘露充滿。願一切眾生得法智味。了知一切諸味業用。願一切眾生得無量法味。了達法界。安住實際大法城中。願一切眾生作大法雲。周徧法界。普雨法雨。教化調伏一切眾生。願一切眾生得勝智味。無上法喜充滿身心。願一切眾生得無貪著一切上味。不染世間一切諸味。常勤修習一切佛法。

菩薩布施了上味,將此善根功德又作這樣的廻向。他普徧願意每個眾生都得到最上的微妙法味,有甘露充滿其中。又願一切的眾生得到正法的智慧之味,因而知道各種味素的功用,吃了能獲甚麼益處。又願一切眾生得到無量無邊的法味,能很清楚的知道十法界的實相,令眾生都能安隱的住在大法的城中,亦即安住在實際的理體。又願一切眾生能作大法雲,普蔭四方,周徧法界。同時能普徧雨法雨,普濟甘霖,教化調伏九法界的眾生。又願一切眾生得殊勝的智慧之味,令他們個個法喜充滿,既自在又歡喜,身心通泰。又願每個眾生得到不生貪味之心,又不執著於法的上味,各種上味都不染世間的俗味、濁味,都是清淨的法味,令人一經品嚐就能生起勇猛精進,勤修佛法,不懈不退的心。一切佛法,包括三世諸佛所說的法,一一都勤加修習,力求圓滿通達。

甘露又名天酒,味如蜜。為天人不死之藥。食之命長身安,力大體光。佛大牙後有甘露泉,食物入口都變成甘露。又以之譬喩佛法無邊,能普濟眾生,令得安隱。又以湼槃為甘露,能永絕生死,眞不死藥。

願一切眾生得一法味。了諸佛法。悉無差別。願一切眾生得最勝味。乘一切智。終無退轉。願一切眾生得入諸佛無異法味。悉能分別一切諸根。願一切眾生法味增益。常得滿足無礙佛法。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味時。善根廻向。為令一切眾生。勤修福德。皆悉具足無礙智身故。

又願一切眾生如果得到一種法味,就能同時明白諸佛所說的無量微妙法,其中沒有等差的區別。知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多無礙,一多能互容的妙理。又願一切眾生得最殊勝的法味,乘一切智慧,就是因為得到了種種的智慧,所以永遠不會有退轉信心的可能。又願一切眾生得以深入諸佛所說的法,通達佛佛道同,佛佛所說的法都是一個宗旨。諸佛為什麼要說八萬四千法,就因為眾生有八萬四千的心,其實法和眾生都不止這個數目,這祇是概而言之。菩薩對一切眾生的根性,他都認識得很清楚,所以他能因人施教。又願一切眾生的法味與日俱增,常常得到法益,獲得圓滿具足無有障礙的佛法,滿足他們求法的信心。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清淨上味時,所作的善根廻向。菩薩作這種廻向的目的,為的是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勤修福德,積聚善根,福慧具足,福無不備,成就智慧圓滿,清淨無染,沒有任何障礙的智慧之身。

佛子。菩薩摩訶薩施車乘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皆得具足一切智乘。乘於大乘。不可壞乘。最勝乘。最上乘。速疾乘。大力乘。福德具足乘。出世間乘。出生無量諸菩薩乘。是為菩薩摩訶薩施車乘時。善根廻向。

諸位佛的弟子!修廻向法門的大菩薩,他布施各種的車馬和各式各樣的轎乘時,以布施所成就的功德,積聚的善根,廻向給一切的眾生。他說:我願所有的眾生,都得到一切智慧之乘。這一切智,就像一切車乘一樣,能帶領眾生們行無量的善業,所以說是具足一切的智乘。要有大智才能了生死,脫輪廻。乘此大智之乘,從生死的此岸,經過煩惱的中流,到達湼槃的彼岸。

車乘:就是交通工具。分開說:車就是各種藉輪行動,用馬、牛、大象人力拖拉和腳踏的車,現在則有利用電力和汽油的電車、汽車、大巴士、大貨車等等。乘運載之義。又有用人抬的轎子,名轎車,現在已經淘汰了。總之,凡用作代步和運輸的工具,都叫車乘機乘。菩薩所布施的有——乘於大乘:就是一輛大車,無所不載,能把一切眾生都送到佛地。不可壞乘:這輛車就像金剛一樣,非常堅固,天魔外道都不能破壞它。最勝乘:是一輛最特別、最好的,超乎其他的車乘。最上乘:是具足圓滿的最無上的車乘。速疾乘:這輛車的速度,有如在陸地飛行,其快無比。大力乘:有大法力之乘。福德具足乘:福德智慧,都具足的車乘。出世間乘:乘著這種車輛,可以出離三界,早成道業。出生無量諸菩薩乘:這種車乘,猶如大乘佛法,凡能乘此車乘者,將來必定成就為大乘菩薩,普度眾生。如是十種車乘,雖說為代步之意,但都包涵著因果、體性、理智的佛法在內。菩薩對眾生,事無巨細,無一不是導引眾生深入佛智,了達諸法的眞理和實際的事相。以上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車乘時,所作的善根廻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布施衣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慚愧衣。以覆其身。捨離邪道露形惡法。顏色潤澤。皮膚細軟。成就諸佛第一之樂。得最清淨一切種智。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衣時。善根廻向。

諸位佛的弟子!修廻向法的大菩薩,現在他又布施衣服給眾生,食、衣、住、行是任何一個人不能缺少的。當他布施衣時,就以布施衣所得的種種善根,廻向給一切眾生。他發願希望一切眾生,人人都能得到常生慚愧之心的衣服。慚:是在行為上和心理上犯了罪惡,事後反省,覺得見不得人而心不安的一種精神作用。愧:做了錯事,或者做了對人不利的事,後來發覺不應該做,因而內心不安,對人有愧疚。慚愧兩字,常常用在一起,都是一種心理上的精神作用。知慚知愧,是善心。如果有過失而覆諱,就是無慚無愧,將來就會得惡果。尤其修行人不可有無慚愧之心,事情做錯了,一定要生慚愧心,發懺悔心,古人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千萬不要覆諱過失,文過飾非,是最大的錯誤。「善欲人知非眞善,惡恐人知乃大惡」,這就是無慚無愧的實例。所以要以慚愧為衣,覆在身上,以警惕勿再踏前轍。捨離邪道露形惡法:有一種外道,裸體赤身,不穿衣服,睡釘子牀,或睡在灰堆裡,這種人就叫露形外道。修不合理的邪道,就是惡法。菩薩布施衣服給眾生,希望他們不要去相信這種邪道,要捨離這種邪道修正法。修習正法就可以有光澤滋潤的容顏,皮膚也自然細膩柔軟,成就猶如諸佛的自在安祥,最上第一的眞正快樂。得到最清淨、最殊勝的一切種智。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衣服給眾生的時候,所作的善根廻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常以種種名華布施。所謂微妙香華。種種色華。無量奇妙華。善見華。可喜樂華。一切時華。天華。人華。世所珍愛華。甚芬馥悅意華。以如是等無量妙華。供養一切現在諸佛。及佛滅後所有塔廟。或以供養說法之人。或以供養比丘僧寳。一切菩薩。諸善知識。聲聞獨覺。父母宗親。下至自身。及餘一切貧窮孤露。

諸位佛的弟子!修廻向法門的大菩薩,他又常常用種種名貴的香華作布施,好像下麵所說的:微妙得不可以心思言議的香華,種種顏色鮮艶的華,無量不能計較的奇妙香華,人人見了就生善見善念的華。凡能見到這種華的,都生歡喜快樂之心的可喜樂華。一切正合時令開放的華,天上才有的曼陀羅華,人間所有的種種最好的名華,被世間人所珍惜喜愛的華,香氣非常芬芳馥鬱,顏色也鮮艶奪目,令人見了心意愉悅的華,菩薩以此無能量計的上妙名華,供養現在的十方諸佛,也供養佛滅後的舍利佛塔和寺廟,或者供養講經說法的法師,或者供養出家的比丘僧寳。供養三寳的目的,是為了在三寳前種福田,求增長智慧,又或者供養十方諸菩薩和諸善知識,或者供諸二乘聖者聲聞、獨覺,或者供養父母以及宗教親屬等,或者供養一切貧窮孤苦裸露的人,最後也供養到自身。孤露是孤獨窮苦,貧窮無依無靠,衣食無著,常在饑寒交迫,衣不能蔽體的情況下生活的人。菩薩行布施是本著對上尊敬,對一切眾生慈悲平等之心。

布施之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皆得諸佛三昧之華。悉能開敷一切諸法。願一切眾生皆得如佛。見者歡喜。心無厭足。願一切眾生所見順愜。心無動亂。願一切眾生具行廣大清淨之業。願一切眾生常念善友。心無變異。

當菩薩布施種種名華的時候,就用他所修積的種種善根為一切眾生作如下的廻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都得到如諸佛所修的禪定之華,由這個禪定中開出智慧之華,為眾生陳述演釋諸法的實相。又願一切眾生都能如諸佛,早成佛道,令眾生見到都生歡喜心,永遠沒有厭足的時候。又願一切眾生凡所見到的事物,件件順心適意,而且不會被迷惑,心生動搖引起煩惱。又願一切眾生具足修行廣大佛法,得到清淨的業果。又願一切眾生常常憶念那位曾經影響他生起善行的善友,因之不會受環境的變遷,心就生變異。

願一切眾生如阿伽陀藥。能除一切煩惱眾毒。願一切眾生成滿大願。皆悉得為無上智王。願一切眾生智慧日光。破愚癡暗。願一切眾生菩提淨月。增長滿足。願一切眾生入大寳洲。見善知識。具足成就一切善根。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華時。善根廻向。為令眾生皆得清淨無礙智故。

菩薩又願一切眾生,像那種長生不死的阿伽陀藥,它能解除種種煩惱及其他的毒素——貪瞋癡等。又願一切眾生所發的大願,願願都能圓滿完成,同時都能得無上的智慧,成為智慧之王。又願一切眾生的智慧,好像日光一樣,能破除一切愚癡和黑暗。又願一切眾生所修的菩薩道,好像清淨的月光,日日增長,圓滿具足。又願一切眾生到大寳洲,見到諸善知識,學習一切佛法,具足成就一切善根。以上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上妙名華時,所作的善根廻向。菩薩如是廻向的目的,是為了希望每個眾生都能得清淨、圓融無礙的智慧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布施鬘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人所樂見。見者欽歎。見者親善。見者愛樂。見者渴仰。見者除憂。見者生喜。見者離惡。見者常得親近於佛。見者清淨。獲一切智。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鬘時。善根廻向。

諸位佛的弟子!修廻向法門的大菩薩,他又為眾生布施華鬘。當他布施華鬘的時候,用他所成就的善根,像這樣廻向:他願一切眾生,都能令人人歡喜見到他。又願任何人見到他,就生出欽敬讚歎的心。又願凡見到他的人,都生出一種親切之感。又願見到他的人,心中就有一種敬愛快樂的感覺。又願見著他的人,立刻生出一種久已仰慕之心。又願見著他的人,即使是滿腹憂愁但一見到他,立刻就除去了內心的憂愁煩惱。又願一切見著他的人,都生歡喜心。又願見到他的人,就是有最惡劣的習性者,也能立刻改惡向善。又願凡見到他的人,也能常常親近諸佛。又願見到他的人,身心清淨,因而獲得一切智慧。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在布施華鬘時,所作的善根廻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布施香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願一切眾生具足戒香。得不缺戒。不雜戒。不汚戒。無悔戒。離纏戒。無熱戒。無犯戒。無邊戒。出世戒。菩薩波羅蜜戒。願一切眾生以是戒故。皆得成就諸佛戒身。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香時。善根廻向。為令眾生悉得圓滿無礙戒蘊故。

諸位佛的弟子!修廻向法門的大菩薩,現在他又布施給一切眾生的名香。當他布施香時,將他所積聚的善根,作如下的廻向:我願一切的眾生都能受持三聚淨戒,得到具足的戒香。三聚淨戒:①攝律儀戒。②攝善法戒。③饒益有情戒。戒者:修道的人,恒守淨戒,成就戒德普及四方,以香喩德,謂之戒香。再者有些人身上有種狐臭味,就是因為過去生中不守淨戒的緣故。如果持戒圓滿的人,今世來生身上都會有一股香味,這也是戒香的表現。持戒清淨的行者,一定是德高望重的。菩薩又願一切眾生得不缺戒:能持戒圓滿,無有絲毫毀犯,就沒有缺憾。得不雜戒:堅守持正戒,不夾雜外道的牛狗戒。得不汚戒:恒守清淨戒,不生一點染汚心。得無悔戒:盡形壽受持大乘淨戒,不受外道的迷惑而生後悔,也不犯重戒,免生悔恨心。得難纒戒:離開愛欲的纒繞,守持淨戒,如不愼有犯,而能生慚愧心,誠懇懺悔,就不會被愛欲所纒。得無熱戒:熱就是煩惱。能持戒就有定,戒定互輔,常在清涼中,煩惱無由能生,自然無熱惱了。得無犯戒:能了達戒體、戒法、戒相的道理,永遠不會發生毀犯戒律的事。得無邊戒:希望眾生都能始終如一,守持清淨戒,戒定慧三者具修,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善根。得出世戒:希望一切眾生都能修出世的清淨戒,永離生死,超出三界。得菩薩波羅蜜戒:願一切眾生都能成就十度萬行,遠離二乘,圓滿菩薩律儀,早登彼岸。願九法界的眾生,因嚴持淨戒的緣故,皆得成就如同諸佛的圓滿戒身。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香時,所作的善根廻向。為的是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圓滿無礙的無量戒蘊功德。

佛子。菩薩摩訶薩施塗香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施香普熏。悉能惠施一切所有。願一切眾生戒香普熏。得於如來究竟淨戒。願一切眾生忍香普熏。離於一切險害之心。願一切眾生精進香普熏。常服大乘精進甲冑。願一切眾生定香普熏。安住諸佛現前三昧。

諸位佛的弟子!修廻向法門的大菩薩,當他布施塗香的時候,以他所修積聚種種善根,像這樣廻向:願一切眾生受到施香的普薰,都能很高興、很願意的把一切所有,捨給其他一切眾生。又願所有九法界的眾生,都受到戒香普薰。戒,就是防非止惡。有在家弟子應守的戒律,有出家眾應守的戒律。修道的人,絕對要嚴持戒律,才能感應道交,才能得到戒香。得到了戒香,才能普薰一切眾生,乃至於達到如來——十方諸佛的境界。如來的境界,就是圓滿清淨的戒體。又願一切眾生受到忍香的普薰,都能成就忍波羅蜜。忍,就是忍辱。修忍辱行就能放香,修布施、持戒及其他種種波羅蜜,都能放香,因為六度萬行,都是資長菩提心,而且能辟除一切蔽障,所以都稱為香。忍辱的力量不可思議,修忍辱行所發出的這股香氣,就能普結人緣,令人人見到你時,就有一種親切感,這就是修忍辱行的果報。受到忍香普薰的眾生,能把他習性中的危害險詐之心,消滅於無形。所以說忍香離於一切險害之心,也就是忍香不可思議的力量。又願一切眾生受到精進香的普薰,使每個修道的人精進不休息。如同戰場上的勇士,常常披著大乘的精神甲胄——將軍穿的鎧甲。鐵做的叫鎧,皮做的叫甲,上陣對敵穿的衣。胄是古代兵士戴的帽子。所謂:「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愼勿放逸」。又願一切眾生能受到禪定香的普薰,安住於諸佛所現的大定境界裡,不生一點兒的散亂心。

願一切眾生慧香普熏。一念得成無上智王。願一切眾生法香普熏。於無上法得無所畏。願一切眾生德香普熏。成就一切大功德智。願一切眾生菩提香普熏。得佛十力到於彼岸。願一切眾生清淨白法妙香普熏。永滅一切不善之法。是為菩薩摩訶薩施塗香時。善根廻向。

菩薩又願一切眾生,受到智慧之香的普薰,在一念之中就獲得無量殊勝的智慧,成為沒有比他更上的智慧之王——證得佛果。又願一切眾生受到法香的普薰,得到無上甚深微妙法的眞實理體,對於一切法無所畏懼,也沒有了疑惑。又願一切眾生受到德香的普薰,成就殊勝智慧,圓滿一切大功德。又願一切眾生能受到菩提香的普薰,成就菩提覺道,得到佛的十種不可思議的神力,到達湼槃彼岸。又願一切眾生都受到清淨白法妙香的普薰,把一切不善的世俗法,永遠滅除。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塗香時,所作的善根廻向。

塗香是六種供具之一,有清淨之意,能淨世間垢穢,息除煩惱。

佛子。菩薩摩訶薩施牀座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諸天牀座。證大智慧。願一切眾生得賢聖牀座。捨凡夫意。住菩提心。願一切眾生得安樂牀座。永離一切生死苦惱。願一切眾生得究竟牀座。得見諸佛自在神通。願一切眾生得平等牀座。恒普熏修一切善法。

諸位佛的弟子!修廻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又施牀座給一切眾生,當他布施床座時,以他所修積的種種善根,作這樣的廻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得到好像諸天用的牀座。這種牀座非常美麗,而且有很奇妙的功用,如果睡到這牀上,或坐上這座位時,就能證得廣大圓滿的智慧。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如實賢聖者所用的牀座,能令凡夫捨去一切世俗的思想習氣,轉凡入聖人之流,常常安住在菩提覺道之心中。又願一切眾生,得到非常安適愉快的牀座,能把生死的苦都永遠脫離。又願一切眾生,得到最究竟的牀座,能見著諸佛自在神通,也能明白諸佛自在神通之力的妙用。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平等的牀座,能夠常常受到一切白淨善法的普徧薰修。

願一切眾生得最勝牀座。具清淨業。世無與等。願一切眾生得安隱牀座。證眞實法。具足究竟。願一切眾生得清淨牀座。修習如來淨智境界。願一切眾生得安住牀座。得善知識。常隨覆護。願一切眾生得師子牀座。常如如來。右脇而臥。是為菩薩摩訶薩施牀座時。善根廻向。為令眾生修習正念。善護諸根故。

又願一切眾生得到最殊勝的牀座,具足圓滿清淨的智慧之乘,世間上再沒有能與它相比較的了。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安隱的牀座,證得諸法眞實理體,達到究竟圓滿的實際境界。又願一切眾生得到清淨無染汚的牀座,修習諸佛所說的甚深微妙法,得到如佛的清淨智慧和境界。又願一切的眾生,得到安隱無動的牀座,常能親近諸大善知識,也能常常受到諸大善知識的隨順庇護。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如佛的師子牀座,也能學習佛經常向右邊睡眼。右脇而臥,稱為吉祥臥,習以為常,可免惡夢。這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牀座時,所作的善根廻向。也是為了希望眾生,人人都能修習正念正思惟的正法,知道善於保護自己的諸根,不令它放逸,時時勤修佛道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施房舍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皆得安住清淨佛剎。精勤修習一切功德。安住甚深三昧境界。捨離一切住處執著。了諸住處皆無所有。離諸世間住一切智。攝取一切諸佛所住。住究竟道安樂住處。恒住第一清淨善根。終不捨離佛無上住處。是為菩薩摩訶薩施房舍時。善根廻向。為欲利益一切眾生。隨其所應。思惟救護故。

諸位佛的弟子!修廻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布施房舍給一切眾生的時候,以他所修積的種種善根,作這樣的廻向:他願一切眾生,都安住到佛的國土裡,勇猛精進勤修一切的善業功德,安住於甚深的正定正受境界之中。又願一切眾生把住的執著捨掉,不要計較於住的欲望,明了住處也是虛妄如幻如化的。超出世間各種物質享受,而住於一切智慧之地。攝取一切諸佛所住的住處,修行究竟的道果,得到眞正安隱快樂的住所。常常住於第一清淨善根,永遠不捨離諸佛住的無上住處。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房舍時所作的善根廻向。為的是想利益一切眾生,所以隨著眾生的機緣,思惟怎樣救護一切的眾生。

佛子。菩薩摩訶薩施住處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常獲善利。其心安樂。願一切眾生依如來住。依大智住。依善智識住。依尊勝住。依善行住。依大慈住。依大悲住。依六波羅蜜住。依大菩提心住。依一切菩薩道住。是為菩薩摩訶薩施住處時。善根廻向。

諸位佛的弟子!修廻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布施住處給一切眾生時,以他所修積的種種善根,作這樣的廻向:他願一切眾生常能獲得善利,因而心中充滿安然快樂,沒有煩惱。又願一切眾生都依佛而住,從佛出家修道。依大智慧住,轉愚癡成智慧。依靠善知識住,能增進道業。依著善行住:修種種善行,成大功德。依大慈住,慈湣眾生,給予快樂。依大悲心住,拔除一切眾生種種苦難。依六波羅蜜住,教化眾生勤修六度到彼岸的佛法。依大菩薩心住,早證菩提覺道。依一切菩薩道住,修學菩薩應修的佛道。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住處時,所作的善根廻向。

為令一切福德清淨故。究竟清淨故。智清淨故。道清淨故。法清淨故。戒清淨故。誌樂清淨故。信解清淨故。願清淨故。一切神通功德清淨故。

菩薩作這種種的廻向,他的目的是為令一切眾生的福德,能夠很清淨的緣故。究竟圓滿清淨的緣故。殊勝的智慧也清淨的緣故。所修的佛道清淨的緣故。修學諸佛所說的法也清淨的緣故。能嚴持清淨的戒律的緣故。所發的誌願、欣樂都能清淨圓滿的緣故。深信諸法,理解正確清淨的緣故。願力也清淨的緣故。種種的神通功德都非常清淨的緣故。所以菩薩隨時把修積的善根功德,一一廻向給眾生,幫助他們得到清淨的果報。

佛子。菩薩摩訶薩施諸燈明。所謂酥燈。油燈。寳燈。摩尼燈。漆燈。火燈。沉水燈。栴檀燈。一切香燈。無量色光燈。施如是等無量燈時。為欲利益一切眾生。為欲攝受一切眾生。

諸位佛的弟子!修廻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又布施種種的燈,光明普照十方世界。他所布施的燈,大約說來有酥燈、油燈、寳燈——燈上鑲許多珠寳的燈,用摩尼珠做的夜光燈、漆燈、火燈、沉水香木做的燈、栴檀香木做的燈,各種香味的燈,多種光彩顏色的燈。菩薩布施這許多燈的時候,他發願以布施燈的功德,能夠利益一切眾生,也為了希望能攝受一切眾生。

以此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無量光。普照一切諸佛正法。願一切眾生得清淨光。照見世間極微細色。願一切眾生得離翳光。了眾生界空無所有。願一切眾生得無邊光。身出妙光普照一切。願一切眾生得普照光。於諸佛法心無退轉。願一切眾生得佛淨光。一切剎中悉皆顯現。願一切眾生得無礙光。一光徧照一切法界。願一切眾生得無斷光。照諸佛剎。光明不斷。願一切眾生得智幢光。普照世間。願一切眾生得無量色光。照一切剎。示現神力。

菩薩布施種種光明給一切眾生時,以他所修積的善根,像這樣廻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都得到無量的光明,這種光明能夠普徧照著諸佛的正法,長久住在世間。又願一切眾生得到清淨的光,這種光能照見世間上最最微細的色塵。又願一切眾生得到離翳光——翳是一種眼病,在眼中生一層薄膜,把瞳孔遮著,看不清外麵的東西,重則全盲(白內障)。菩薩希望凡有眼生翳病的眾生,受到了這種清淨的光一照,眼中的翳膜就沒有了。如果要想眼睛光明不生眼病,就經常供養佛前的長明燈,就可以生生世世眼睛明利不生眼病。眾生離了眼目翳膜的病,也明白了眾生界是空無所有的。眾生本來就是眾緣和合而生,才有四大和合的軀體。一旦四大分離,各歸本位,那還有個眾生,所以說空無所有,不必執著。又願一切眾生得到沒有邊際的光,使身上同時發出一種奇妙的光,在光中說法教化眾生,而且這妙光也可同時普照一切。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佛光普照,對於諸佛所說的法,祇有勇猛精進修學的心,永遠不會生懈怠退轉的心。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佛的清淨光,十方諸佛的刹土中,所顯現的都是佛的清淨光。又願一切眾生得到沒有障礙的光,縱然祇有一光,也能徧照一切法界,令一切法界都大放光明。又願一切眾生得到永遠不會斷滅的光,這光照到諸佛的刹土,也是永遠不會斷滅的。又願一切眾生得到智慧之光,這光就像一個寳幢,能徧照一切世間普令光明。又願一切眾生得到無量彩色的光,光照十方諸佛的刹土,見到諸佛所示現的微妙神力。

菩薩如是施燈明時。為欲利益一切眾生。安樂一切眾生故。以此善根隨逐眾生。以此善根攝受眾生。以此善根分布眾生。以此善根慈湣眾生。以此善根覆育眾生。以此善根救護眾生。以此善根充滿眾生。以此善根緣念眾生。以此善根等益眾生。以此善根觀察眾生。是為菩薩摩訶薩施燈明時。善根廻向。如是廻向。無有障礙。普令眾生住善根中。

菩薩像這樣布施各種寳燈的目的,是為要利益一切眾生,也希望能安樂一切眾生的緣故,所以用他布施燈明的善根,追隨眾生,永遠不捨離一切受苦的眾生。又以布施燈明的善根,來攝受一切有緣的眾生。又以布施燈明的善根,分布給所有的眾生,令這些眾生都受布施燈明的利益。又以布施燈明的善根,慈湣一切的眾生,隨時維護他們。又以布施燈明的善根,覆育一切眾生。覆是蔭覆、保護的意思。育是養育,令一切眾生都生生不息。又以布施燈明的善根,救護一切眾生。如果眾生有災難困苦和受到迫害,菩薩用他的光明照耀,來救護引導受難的眾生,脫離災難,得到安全。又以布施燈明的善根,令一切眾生也能充滿善根,並充滿智慧之光。又以布施燈明的善根因緣,常常緣念一切眾生,思考如何才能把這些受苦的眾生,接引脫離苦海,得到安樂。又以布施燈明的善根,普徧平等利益九法界的眾生。又以布施燈明的善根,來觀察一切眾生的因緣,了達他們受報的差異。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都安住在布施燈明的善根功德裡麵。

佛子。菩薩摩訶薩施湯藥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於諸蓋纒。究竟得出。願一切眾生永離病身。得如來身。願一切眾生作大良藥。滅除一切不善之病。願一切眾生成阿伽陀藥。安住菩薩不退轉地。願一切眾生成如來藥。能拔一切煩惱毒箭。願一切眾生親近賢聖。滅諸煩惱。修清淨行。願一切眾生作大藥王。永除眾病。不令重發。願一切眾生作不壞藥樹。悉能救療一切眾生。願一切眾生得一切智光。出眾病箭。願一切眾生善解世間方藥之法。所有疾病為其救療。

諸位佛的弟子!修廻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始終不斷見有疾病者,又布施醫治病的湯藥給眾生。當他布施湯藥的時候,以他修積的種種善根,像這樣廻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得到我布施湯藥的利益,都能眞正出離蓋纒——蓋是覆蓋的意思,覆蓋著心性不能生善法。有五種蓋:①貪欲蓋。②瞋恚蓋。③睡眠蓋。④掉悔蓋。⑤疑法蓋。纒是妄惑之意,把眾生纒得不能出離生死,不使證湼槃。有十種纒惑:①無慚。②無愧。③嫉。④慳。⑤悔(做了善事反而追悔)。⑥睡眠。⑦掉擧。⑧昏沉。⑨瞋忿。⑩覆藏。人皆有五蓋十纒,所以就造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塵妄作無邊之罪。因之菩薩希望眾生,能出離五蓋十纒。又願一切眾生永遠脫離有疾病的身體,得著同佛一樣的不壞金身。菩薩是這樣發願,希望眾生永離病身,但是要怎樣才能永離病身呢?這就要靠自己來修行,祇有切實修行才能永遠脫離病身,不修行不修善業,病身是無能永離的。因為不修行,心中常有妄念和煩惱,便成了有漏之身,不能得到佛身。修行的目的和成就,才能使無明破除,轉煩惱成菩提,成就為無漏之人,一切的習氣自然消滅無形,這樣才能得到如佛的不壞金身。又願一切眾生,作其他一切眾生的最好的大良藥,能把眾生所有的不清淨的汚病,統統滅除掉。又願一切眾生成為阿伽陀藥——不死的靈藥,能解除心裡的煩惱和身上的疾病痛苦,而安住於菩薩不退轉的地位。又願一切眾生都成如來藥,如來藥就是了生脫死的藥,因而更得到一切智慧,能夠拔除一切煩惱的毒箭。又願一切眾生常常親近善知識和賢聖僧,獲得法益滅除身心的煩惱,一心修學清淨的梵行。又願一切眾生能作大藥王,把世間上一切的病都治好,永遠不令它有重發的可能。佛經上有這樣一偈:「世醫所療治,雖差還復生。如來所治者,畢竟不復發」。又願一切眾生作不壞的藥樹,這種藥樹,能夠治療所有眾生的各種疾病,令眾生都得到救濟康復。又願一切眾生得一切智慧的光,經此光一照,就能把好像箭樣的病毒病根都拔除乾淨。又願一切眾生,善於瞭解世間上醫治疾病的方法和種種藥草的性能,知道甚麼病,開甚麼藥方。懂得為眾生醫療急救,任何疾病都能醫治,而且藥到病除。

菩薩摩訶薩施湯藥時。為令一切眾生永離眾病故。究竟安隱故。究竟清淨故。如佛無病故。拔除一切病箭故。得無盡堅固身故。得金剛圍山所不壞身故。得堅固滿足力故。得圓滿不可奪佛樂故。得一切佛自在堅固身故。以諸善根如是廻向。

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湯藥時,發願廻向的目的,為的是希望令一切眾生,得到他廻向的利益,而能永遠離開各種的病痛。我們常聽人說,行善是種福田。福田有許多種的福田,看護病人是第一福田。種種的供養中,以法供養為最上的。各種的布施,要算布施湯藥的功德最大了,因為湯藥能療人的疾病,活人的性命。中國藥品多係植物類的根、莖、葉、華、菓、核等,也有動物的骨、皮、殼和礦物等。但它們的性質卻各有寒、熱、溫、平之分別。寒是涼性的藥,可以治熱病。熱是熱性的藥,能治寒病。溫是性質溫和,既不寒也不熱的。平是性很平穩的,都有對治的作用。它們的功能,以君、臣、佐、使、四字可以表示。君就好像皇帝似的。臣就如宰相及官吏樣,其中的甘草就有宰相之稱,川芎有將軍之號。佐是輔佐,有説明之意。使是驅使,命令它去做一切的事。以上是中國藥品的性能之大概。菩薩布施眾生的湯藥,希望眾生都得到究竟的、徹底的、眞正圓滿的安隱快樂生活,沒有稍許散亂恐懼之心思。究竟清淨;在有病的人來說,是談不上清淨的。如果身心內外舒適,無雜念妄想,那才是究竟清淨。也為了希望眾生像佛一樣,無病無痛無煩惱。又為了希望眾生能拔除疾病的毒箭,以免失掉性命。又為的希望一切眾生,得到永無病苦的無窮盡的堅強不壞的身。得到像金剛山鐵圍山樣不能被毀壞的身體。又能得到既堅固又圓滿具足神通之力。又得到圓滿而無人可奪取的,如諸佛所有的快樂。又能得到如諸佛的自在而且堅固之身。有如上所說的種種緣故,所以菩薩用他所修積的種種善根,為一切眾生廻向。

諸位善信:當我正講到菩薩布施湯藥時,忽然來了一位以不可思議的力量為人治病的醫生。其實他並不是一個由醫科大學出身的中醫或者西醫,他也不用診療的工具,也不打針開方服藥,而他隻需與病人一接觸,用手一摩病就好了。諸位!這並不是神蹟,也不是未曾有的事,這是他過去多生所發的願心,願能不藉湯藥就能手到病除。再者他有一顆眞誠的心,有一股虔誠的願力,所以就有感應。如果隨隨便便沒有眞心,就是精通醫理,也不會有效用。三者他這一份力量,還是得承佛菩薩的加被幫助。這位醫生在童年時,曾受到觀音菩薩的指示,說他將來要為人治疑難怪病,但他並不曾重視這件事。及長,所受的是基督教的教育,後來學成服務教學,已把這些忘記了。他雖出身在佛教家庭,但他卻沒有任何宗教的信仰,更不會想到觀音菩薩的指示。在教書的期間,這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忽然不自覺的顯出了,於無間之間與病人接觸後,患者即豁然而癒,甚至那些群醫束手的怪病,也是一經他手摸就好了。這時不由得他不相信觀音菩薩的指示了。由此我們更相信「誠則靈」的古話了。修行人如沒有堅固、誠懇和恒心,修來修去,也難有成就,更談不上感應了。聽經聞法是給我們指路,我們就應該朝著它指示的方向,勇猛向前進,不怕辛苦,不計時日,埋頭用功,千萬不要生疲厭心和驕傲自滿的心。

佛子。菩薩摩訶薩悉能惠施一切器物。所謂黃金器盛滿雜寳。白銀器盛眾妙寳。瑠璃器盛種種寳。玻瓈器盛滿無量寳莊嚴具。硨磲器盛赤眞珠。瑪瑙器盛滿珊瑚。摩尼珠寳。白玉器盛眾美食。栴檀器盛天衣服。金剛器盛眾妙香。無量無數種種寳器盛無量無數種種眾寳。

諸位佛的弟子!修廻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布施了湯藥後,接著又布施各種珍貴的器皿,他不是祇布施給少數的人,或者是至親和喜愛的眷屬戚友們,他是悉能惠施——平等而沒有愛惡之心的等施一切器物。菩薩了達布施的功德,眞正做到了三輪體空,完全看破、放下而得到了自在,運用自如,不須作意,不假思索。現在他又布施一切名貴的器物給眾生,好像所說的黃金做的器皿,裡麵還裝滿了各種雜色的寳石。器是用具的總稱。器物是裝東西的器具,如盆、盒、缸、罎、罐、箱、籠、櫥、櫃等。器皿是指杯、盤、碗、碟裝食物用的器具。盛字亦作茂盛解。此地「麼」讀去聲為「成」音,裝東西之意。又布施白銀做的器物,裡麵裝滿了各種微妙不可思議的寳物。又布施用透明的瑠璃做成的器具,裡麵也裝了種種的寳石。又布施玻璃做的器物,也裝滿了無以數計的寳貴莊嚴的供具。如今科學進步,玻璃不算名貴,古時科學不發達,不容易找到一塊玻璃,所以玻璃也算寳具。又布施硨磲的器物,盛著赤紅色的珍珠。硨磲是一種很大的蛤類,產於海中,殼很厚,發出彩色的光澤,殼裏麵長成一道一道的痕跡像車轍,所以叫硨磲。又布施瑪瑙做的器物,裝滿了珊瑚樹和摩尼夜光珠寳。瑪瑙是一種色彩美麗的玉,是半透明的礦石,其中含有紅色的花紋,像血如馬的腦髓。珊瑚產於海裏礁石上,是小蟲集體生活,所分泌的石灰質,成為樹枝形,其光鮮艶,可做裝飾品。還布施白玉做的杯、盤、碗、碟,裝滿各種美味的食品。古時的詩人,讚歎用玉石做食器,顏色美麗,可以增加食物的誘惑力和貪欲。又布施用栴檀木做的箱櫥等器具,盛天人的衣服。因為這種木料很香,裝在裡麵的衣服就被薰香了。天人都愛香味,難怪世人好擦巴黎之夜的香水。又布施金剛石做的器物,裝許多種的妙香。菩薩布施了無法計算的珍寳器物,以及多得難以計算的種種寳具。

或施諸佛。信佛福田不思議故。或施菩薩。知善知識難值遇故。或施聖僧。為令佛法久住世故。或施聲聞及辟支佛。於諸聖人。生淨信故。或施父母。為尊重故。或施師長。為恒誘誨。令依聖教修功德故。或施下劣貧窮孤露。大慈大悲。愛眼等視諸眾生故。專意滿足去來今世一切菩薩檀波羅蜜故。以一切物。普施一切。終不厭捨諸眾生故。

菩薩布施無量無數的器物,以及盛滿各種的奇珍異寳給眾生,他也同樣以這些寳器寳物供養十方諸佛,因為他確信諸佛是眾生最良好的福田,而且這種功德也是不可思議的。或者布施十方諸菩薩,因他知道眞正明眼的善知識,是百千萬劫難遭遇一位的。或者布施給十方諸位賢聖僧。為什麼要布施給賢聖僧呢?因為法賴僧傳。倘若你要學佛,想成佛道,一定先要聞法、修學佛法。聞法學法就必須親近僧人,僧人是替佛傳揚佛法的,所以佛法僧三寳,僧乃是三寳之一。菩薩布施賢聖僧的用意,就是借重僧寳弘法利生,令佛法能長久住在世間的緣故。

或者布施諸位聲聞和辟支佛二乘聖者,菩薩修的是大乘佛道,但他對諸位聖者毫無貢高之心,仍以清淨的謙和之心,恭敬他們。聲聞是聞佛音聲而悟道的,主修苦集滅道四聖諦,證得阿羅漢果。辟支佛又名辟支迦羅,有二種因緣促其開悟證果。一者在有佛出世時,親聆佛教,修十二因緣證果,名為緣覺。二者在無佛出世時,自己在深山修道,觀四季變化,花開葉落而悟道,名為獨覺。雖是二乘人,但都已入聖人之流。菩薩自己是證果之人,所以也布施給他們。或者布施給自己的父母,這是表示尊重父母,聊報養育之恩於萬一的緣故。或者布施給師長,師是教育我們的師長,長是長輩。父母為生育我們的生身父母,師長為教育我們的法身父母,經常誘導我們,令我們知道「擇善而從,不善而改。是道則進,非道則退。」更知道依照聖人的言教修行,修積種種的善根功德。上麵所說的是指佛、菩薩、聲聞緣覺、父母、師長,菩薩對上奉施以報四重大恩,他也不忘下濟所有的可憐湣者,像那些貧窮下劣的孤苦裸露的人,菩薩用大慈大悲的心,慈愛的眼光,平等看待他們,同樣布施給他們無量的器物。菩薩像這樣專一其心行布施功德,為的要圓滿具足過去來今三世諸菩薩,所應該修的檀波羅蜜

——

布施法門,到達湼槃彼岸的法門。菩薩以無量無數的種種上妙珍奇稀世的寳物,普徧布施給一切眾生,從不自滿,從不間斷,始終不曾生過厭捨眾生的思想。因為菩薩視眾生如己,視眾生的安危悲苦,亦如身受。

如是施時。於其施物。及以受者。皆無所著。

菩薩如依前文所說行布施的時候,對於他所布施的種種器物和珍寳,它的價值是貴是賤,以及這些器物和珍寳給了何人,是誰接受了他的布施?這一類的問題,他根本不假思索,也不計較,更不會執著而生悔心,或者希望得到如何的報答。這才是眞正的布施,所謂的三輪體空,也才說得上是無漏的功德。

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種種寳器。盛無量寳而布施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成等虛空無邊藏器。念力廣大。悉能受持世出世間一切經書。無有忘失。願一切眾生成清淨器。能悟諸佛甚深正法。願一切眾生成無上寳器。悉能受持三世佛法。願一切眾生成就如來廣大法器。以不壞信。攝受三世佛菩提法。願一切眾生成就最勝寳莊嚴器。住大威德菩提之心。

修廻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如前文所說,以無量種種寳器,盛滿無量寳物行布施時,用他修積的種種善根,像下文所說的意思廻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得到我廻向的利益,能成就像虛空樣沒有邊際的寳藏之器,心量廣大,記憶力增強,能夠愛持世間的種種經典,不會有忘記遺漏和不清楚的時候。又願一切眾生,成為清淨的法器,能夠了悟諸佛甚深微妙的正法。又願一切眾生成為無上法寳之器,三世諸佛所說的法,都能心領神會,嚴持修學。又願一切眾生成就如來廣大的法器,用永遠不會破壞的信根,攝受三世諸佛所說的菩提妙法。又願一切眾生成為最殊勝的妙寳莊嚴之器,住於大威大德的菩提覺道之心。

願一切眾生成就功德所依處器。於諸如來無量智慧。生淨信解。願一切眾生成就趣入一切智器。究竟如來無礙解脫。願一切眾生得盡未來劫菩薩行器。能令眾生普皆安住一切智力。願一切眾生成就三世諸佛種性勝功德器。一切諸佛妙音所說。悉能受持。願一切眾生成就容納盡法界。虛空界。一切世界。一切如來眾會道場器。為大丈夫讚說之首。勸請諸佛轉正*輪。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器時。善根廻向。為欲普令一切眾生。皆得圓滿普賢菩薩行願器故。

菩薩又願一切眾生成就功德所依處的器皿,對於諸佛如來無量的智慧,生起最清淨的信解。又願一切眾生成就趣向一切智慧的法器,眞實得到如來的自在無礙的解脫。又願一切眾生得到窮盡未來時劫,修菩薩行的種種行門之器,常勤修菩薩行,以之能普徧令一切眾生,都能安住於一切智慧神通之力。又願一切眾生都能成三世諸佛的種性,成就殊勝功德之器,所有十方諸佛以圓妙之音說的正法,都能領受而依教修持。又願一切眾生成就能夠容納盡法界、盡虛空界、一切世界和十方如來的道場,以及種種的法會之器,有大丈夫的品德、威儀氣質,為諸佛齊聲讚歎的第一位——法會當機,道場中的首座,常常代表當時及後世的弟子,勸請諸佛轉大*輪。以上所說,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器物時的善根廻向。其目的是為能普徧令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圓滿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之器的緣故。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唐於闐國沙門實叉難陀譯

美國萬佛城宣化禪師講述

卷第二十六 十廻向品第二十五之四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種種車。眾寳嚴飾。奉施諸佛。及諸菩薩。師長善友。聲聞緣覺。如是無量種種福田。乃至貧窮孤露之者。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又以各式各樣的車輛,都用各種的寳石、金銀等,一一裝飾得美麗絕倫,莊嚴而不落於奢侈浮俗。菩薩以此所裝飾完備的車,用以奉獻給諸佛,和十方菩薩,師父和長輩,同道修行的善友,也奉施給二乘聖者——聲聞緣覺。菩薩這樣的作法,是他明白布施的功德,如是種了很多的福田。他也布施那些貧無立錐,窮苦無依的老弱者,和許多幼失怙恃的伶仃兒童,和無衣蔽體的裸露者。

前麵經文中曾有施車乘,但與此處施車性質不同,前文是指象馬代步,此處是專指各式車輛。

此諸人眾。或從遠來。或從近來。或承菩薩名聞故來。或是菩薩因緣故來。或聞菩薩往昔所發施願故來。或是菩薩心願請來。

這些接受菩薩布施的人眾,各有不同的因緣。有的或從很遠的地方來的。有的或從附近來的。有的或者是仰承菩薩的賢名的緣故來的。有的或者與菩薩有特殊的因緣而來的。有的或者是所說菩薩曾在往昔,發了大布施的願心而來的。有的或者是菩薩的心願請來的。

菩薩是時。或施寳車。或施金車。悉妙莊嚴。鈴網覆上。寳帶垂下。或施上妙瑠璃之車。無量珍奇以為嚴飾。或復施與白銀之車。覆以金網。駕以駿馬。或復施與無量雜寳所莊嚴車。覆以寳網。駕以香象。或復施與栴檀之車。妙寳為輪。雜寳為蓋。寳師子座。敷置嚴好。百千采女列坐其上。十萬丈夫牽禦而行。或復施與玻瓈寳車。眾雜妙寳以為嚴飾。端正女人充滿其中。寳帳覆上。幢旛侍側。

當那些人眾來到之時菩薩就布施車給他們,或施一輛寳車,或施一輛用黃金鑄造的車,每輛車上都裝飾得很莊嚴,滿綴著細小鈴鐺的網羅覆蓋在車上,四邊垂下飾著寳石的飄帶。或者布施用最好的瑠璃做的事,上麵也裝飾了許多珍奇的飾物。或者又施與用白銀製造的車,上麵覆蓋著純金絲做的網,用高大雄壯行走如飛的駿馬拖曳著。或者又施給用無數的雜寳所裝飾的車,上麵覆蓋著鑲以細寳石的網,用潔白的大香象駕駛。或者又布施用栴檀香木做的車,並在輪子的上麵嵌滿寳石,在車蓋上也飾許多雜色的寳石,車內的座位,也是用寳石裝飾著,又用很柔軟的墊子敷置得嚴密舒適。還有百千個采女坐在車上,以供承事。用十萬個壯健的青年男子,牽著車行走。或者又布施一種玻瓈做的寳車,用很多最好的雜色寳石裝飾在上麵,也有很多相貌端正的女人坐滿車中。車的四周,都覆以寳帳、寳幢、寳旛掛在兩邊。

或復施與瑪瑙藏車。

飾以眾寳。熏諸雜香。種種妙華。散布莊嚴。百千采女持寳瓔珞。駕馭均調。涉險能安。或復施與堅固香車。眾寳為輪。莊嚴巨麗。寳帳覆上。寳網垂下。種種寳衣。敷布其中。清淨好香。流芬外徹。其香美妙。稱悅人心。無量諸天。翼從而行。載以眾寳。隨時給施。或復施與光明寳車。種種諸寳。妙色暎徹。眾妙寳網羅覆其上。雜寳瓔珞。周帀垂下。散以末香。內外芬潔。所愛男女。悉載其上。

菩薩或者又施與瑪瑙所造的寳藏之車,上麵裝飾了各種寳石,薰以各種名香。又用種種的名貴鮮花,散布車上,以莊嚴寳車。千餘采女各手持珠寳的瓔珞,駕馭的技術非常熟練,使令車行的速度不徐不疾,均調平穩,萬一遇到危險的地方,也能履險如夷。或者施與非常堅固的香木所造的車,用很多寳貴的材料做成車輪,莊嚴得富麗堂皇。上麵覆以寳帳,四麵垂以寳網,又用各種的寳衣,敷布在車內。燃起清淨的名香,芬鬱的香氣,隨著空氣向外流動。這種香氣美妙,不同於普通的香味,令人嗅到,稱心快意、開智慧、生歡喜心。無數的天人們,都小心翼翼的,護從著寳車而行。車上裝載了無數的寳貴物資,準備隨時布施給需求者。或者又布施一種光明的寳車,車上裝飾的種種珍寳,放出種種好看的光彩互相映徹,各種寳石織成的羅網,覆在車上,用雜色寳石做的瓔珞,四邊垂掛著,再撒上粉末的香末,於是車裡車外,芬芳香潔,把自己親近的、愛樂的男士和小姐們,都裝載到寳車上。

諸位善信:你們聽了上麵這段經文之後,一定會生起兩點疑問:①菩薩為什麼要布施許多采女和端正的女人?②菩薩是冤親平等,為什麼還說「所愛男女悉載車上」?這兩點我可以做個簡略的解釋:①菩薩對於布施的物件,他必須在事前觀察因緣,並不是隨便亂布施的。至於布施的采女和端正女人,她們都是多生隨同菩薩的修行人,也不會被境所轉,或見物生染心的。不隻如此,她們仍還能以法來教化受布施的人。②「所愛男女」是指的那些發菩提大心的眾生,菩薩心中歡喜,就把他她們載到車上,也可令其他的眾生看到,因之發菩提心,這是一種鼓勵作用。總之,菩薩的用心,沒有不利於眾生的。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眾妙寳車。奉施佛時。以此善根如是廻向。

所謂願一切眾生悉解供養最上福田。深信施佛得無量報。願一切眾生一心向佛。常遇無量清淨福田。願一切眾生於諸如來無所吝惜。具足成就大捨之心。願一切眾生於諸佛所。修行施行。離二乘願。逮得如來無礙解脫一切智智。願一切眾生於諸佛所。行無盡施。入佛無量功德智慧。

諸位佛的弟子!修廻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他以如前文所說的種種上妙寳車,奉獻於諸佛的時候,就以所奉施的善根功德,廻向給一切眾生。菩薩他虔誠的這樣發願:他願一切眾生,都能瞭解供養諸佛,就等於供養最上的福田,應該深深的相信奉施諸佛,能得到無量的善報。又願一切眾生,專一其心皈依佛。不生二心,不受外道邪教的利誘,這樣就能常遇著清淨的善知識,種無量的清淨福田。又願一切眾生,對於用在諸佛前的供養,不要生吝嗇心,凡是要供養佛的東西,都要上妙盡善盡美的,這樣才能圓滿具足成就大捨的思想。又願一切眾生,在諸佛的道場,修行布施的法門,離開聲聞緣覺二乘人所發的願,能夠得到佛的無礙解脫,和一切智慧中的智慧。又願一切眾生,在諸佛的道場,盡其所能做無有窮盡的布施,以深入佛無有限量的功德智慧之中。

願一切眾生。入佛勝智。得成清淨無上智王。願一切眾生。得佛徧至無礙神通。隨所欲往。靡不自在。願一切眾生。深入大乘。獲無量智。安住不動。願一切眾生。皆能出生一切智法。為諸天人最上福田。願一切眾生。於諸佛所。無嫌恨心。勤種善根,樂求佛智。

又願一切眾生,能深入佛的殊勝智慧之中,得以成就為清淨的無上智慧之王。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佛徧至一切處都不受障礙的神通,隨心所欲,無往不至,而且不必著意,不假思索。又願一切眾生,都能深入大乘佛法,獲得無量的智慧,勤習大乘佛法,行菩薩道,不捨眾生,安住於大乘的人法兩空的境界中。又願一切眾生,都沒有了愚癡心,能生出一切智慧之法,為諸天人的最上的清淨福田。又願一切眾生,在諸佛的道場,勤修善業,積聚善根。一心修道,樂求佛智,捨卻一切嫌怨和瞋恨之心。

願一切眾生。任運能往一切佛剎。一剎那中普周法界。而無懈倦。願一切眾生。逮得菩薩自在神通。分身徧滿等虛空界。一切佛所。親近供養。願一切眾生。得無比身。徧往十方而無厭倦。願一切眾生。得廣大身。飛行迅疾。隨意所往。終無懈退。願一切眾生。得佛究竟自在威力。一剎那中。盡虛空界。悉現諸佛神通變化。願一切眾生。修安樂行。隨順一切諸菩薩道。

又願一切眾生,能任運自在不加造作,而能到十方諸佛的刹土,在很短暫的一刹那中,就可以普徧到一切法界而身心沒有懈倦。又願一切眾生,得到菩薩的自在神通,他的分身徧滿虛空那麼多,那麼大,到一切佛的道場親近諸佛,供養諸佛。又願一切眾生,得到無與倫比之身,常到十方世界諸佛的道場,身體終不會厭煩疲倦。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廣大的身軀,而且能飛行迅速。隨著意念,身體就可以到達,從來不曾懈怠和有退轉的時候。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佛究竟自在的威神之力,在很短的時間之內,盡虛空之中,都顯現出了諸佛神通變化的力量。又願一切眾生,都能修法華經裡安樂行的道理,常隨順諸菩薩行菩薩道。

願一切眾生。得速疾行。究竟十力智慧神通。願一切眾生。普入法界。十方國土。悉盡邊際。等無差別。願一切眾生。行普賢行。無有退轉。到於彼岸。成一切智。願一切眾生。升於無比智慧之乘。隨順法性。見如實理。是為菩薩摩訶薩。以眾寳車奉施現在一切諸佛。及佛滅後所有塔廟善根廻向。為令眾生得於如來究竟出離無礙乘故。

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很快成佛的修行法門,也得到佛的究竟十力,和佛的智慧神通。又願一切眾生,普徧到法界中的十方國土,而且深入每個國土的邊際。又願一切眾生,都修普賢菩薩的行門,行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不生退轉畏難之心,到達湼槃彼岸,成就一切智慧。又願一切眾生,才能升坐於無與等比的智慧之乘,隨順著諸法的自性,明見如實之眞理。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以種種寳車奉施現在諸佛,和佛滅度後所有的舍利塔廟時,所發的二十個大願。以此奉施的善根,廻向給一切眾生,為的是使令一切眾生,得到諸佛究竟出離三界,圓融無礙的佛乘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眾寳車施菩薩等善知識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心常憶持善知識教。專勤守護。令不忘失。願一切眾生。與善知識同一義利。普攝一切。與共善根。願一切眾生。近善知識。尊重供養。悉捨所有。順可其心。願一切眾生。得善誌欲。隨逐善友。未嚐捨離。願一切眾生。常得值遇諸善知識。專意承奉。不違其教。

諸位佛的弟子!修廻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前文是以眾寳車奉施與諸佛,現在他又以眾寳車布施給菩薩,布施聖僧、羅漢善知識們。當他布施時,以此布施所積聚的善根,像這樣對眾生廻向;願一切眾生,心中常不忘善知識的教言,常勤修善知識所傳授的法門,專一其心,精進修習,守護六根不妄馳,永不忘失其教誨。又願一切眾生,對於佛法的義理有同一的見解,所有的利益,也能共同享受。普徧攝受一切共同的善根,與眾生共同分享。又願一切眾生,常常親近、尊重、恭敬、供養善知識,把自己所有名貴的物資統統布施給善知識,事事都順善知識的心意。又願一切眾生,得能發善誌願,生起高尚的希望,常常接近善友,從不捨離善知識。又願一切眾生,常常遇著很多善知識,專一其心來承事侍奉他們,不違背善知識的教化。

願一切眾生。樂善知識。常不捨離。無間無雜。亦無誤失。願一切眾生。能以其身施善知識。隨其教命。靡有違逆。願一切眾生。為善知識之所攝受。修習大慈。遠離諸惡。願一切眾生。隨善知識。聽聞諸佛所說正法。願一切眾生。與善知識同一善根。清淨業果。與諸菩薩同一行願。究竟十力。

又願一切眾生,喜歡經常接近善知識,一時一刻都不願離開,日日如是,從不間斷,決不朝秦暮楚,到處攀緣,隨逐人後,弄得學不專一,自己也不知道究竟如何是好,以致失誤了眞正明眼的善知識。又願一切眾生,能夠捨身侍奉善知識——大善知識就是大菩薩、十方諸佛應化度生想,如果能遇到這樣的善知識,自己具備敬重善知識的心,捨身以供給使,隨著他的教命修道,虔心皈依,一點不要違逆他的教導而精進不懈,不令他失望,那就等於生到了佛家,入佛之智了。又願一切眾生,常被善知識所攝受,從他修習大乘佛法,培養大慈悲心,對任何人都能恕人如己,無瞋無嫉,遠離一切的罪惡過錯。又願一切的眾生,常隨善知識去聽諸佛講說的正法,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善知識還會為你解說。又願一切眾生,能夠有如同善知識樣的善根,和同樣的清淨善業果報,也能同諸菩薩修同樣的行門,發同樣的大願,也能得到同樣的究竟的十種神力。

願一切眾生。悉能受持善知識法。逮得一切三昧境界。智慧神通。願一切眾生。悉能受持一切正法。修習諸行。到於彼岸。願一切眾生。乘於大乘無所障礙。究竟成就一切智道。願一切眾生。悉得上於一切智乘。至安隱處無有退轉。願一切眾生。知如實行。隨其所聞一切佛法。皆得究竟永無忘失。願一切眾生。普為諸佛之所攝受。得無礙智究竟諸法。

又願一切眾生,都能受持善知識所傳授的妙法,很快就得到各種定力的境界,殊勝智慧和神通妙用。又願一切眾生,能夠受持一切的正法,修習六度萬行,達到湼槃彼岸。又願一切眾生,能夠搭乘一輛廣大無邊際的大車,它能無限度的,滿載著盡虛空徧法界中的萬有,而行無障礙,到達最終的目的地,成就一切智道——佛果。又願一切眾生,都能坐一切智慧之乘,到安穩的處所。在未到目的處時,絕不中途退轉。甚麼地方是安穩處?就是了知諸佛的本體,證入諸佛的本原,明悟諸佛的自性,返本還源謂之安穩處。轉煩惱為菩提了,謂之安穩處。因有大悲心,而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亦是安穩處。精進行道,慈悲修慧,故無有退轉。菩薩是永不退轉正念,修大乘行不退,縱遇千難萬苦也不退於二乘。此為三不退。又願一切眾生,知道眞實的修行法門,隨時隨處所聽到的佛法,都能徹底眞正了達諸法的眞實理體。證得了諸法眞實理體之後,雖經百千萬劫,也不會忘失。又願一切眾生,都能被諸佛所攝受,得到無所障礙的智慧,究竟了達諸法的實相。

願一切眾生。得無退失自在神通。所欲往詣。一念皆到。願一切眾生。往來自在。廣行化導。令住大乘。願一切眾生。所行不空,載以智乘。到究竟位。願一切眾生。得無礙乘。以無礙智至一切處。是為菩薩摩訶薩。施善知識種種車時善根廻向。為令眾生功德具足。與佛菩薩等無異故。

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不退失的自在神通,能夠任運自在不加造作,能使一為無量,無量為一。一多互不相礙的這種神通就是自在神通。「神名天心,通名慧性」,神通是從修福修慧,修到圓滿具足了,就成就自在神通。有種人得到「報得通」,或者開五眼,見一切佛菩薩及其他許多奇異境界,雖然得了神通,可是不能持久。一旦不修行而放逸,心中稍有不清淨的思想,神通就不通了,退失了,這就是不自在的神通。菩薩希望眾生得不退失自在神通,眾生就應該嚴持淨戒勤修福慧,才能夠保持神通不退失而自在,想到那兒,祇一動念就到達了目的地。又願一切眾生,無論到甚麼地方,都來去自如自在,不受阻礙,沒有意外麻煩。所到之處,廣做教化輔導眾生的佛事,令一切眾生都皈依佛門,常修大乘佛道。又願一切眾生,所做善業,功不唐捐,乘著智慧之乘,滿載種種功德,到究竟圓滿的佛果之地位。又願一切眾生,得不受任何障礙之乘,以圓融無礙的智慧,成就十波羅蜜,到一切安穩之處。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善知識種種的寳車時,以他修積的種種善根,所作的廻向。為的令眾生都能得到具足圓滿的功德,與佛菩薩的功德智慧相等,沒有差別的緣故。

何謂善知識?善知識的優點美德,不可勝數,現略擧數點:①為公忘私。②智正不偏。③以善法教化眾生。④人我雙忘。⑤能自利利人。⑥能捨己為人。⑦沒有貪瞋癡慢疑之心。本經入法界品善財童子南尋第八參,詣毘目仙人擧十喩,來讚歎善知識的功德。要想知道得更詳細,可以參閱佛學大辭典善知識條。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眾寳車布施僧時。起學一切施心。智善了心。淨功德心。隨順捨心。僧寳難遇心。深信僧寳心。攝持正教心。住勝誌樂。得未曾有。為大施會。出生無量廣大功德。深信佛教。不可沮壞。

諸位佛的弟子!修廻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現在他又以種種寳車布施給出家的僧人。僧有兩種;一為賢聖僧,一為凡夫僧。賢聖僧是證果的菩薩,凡夫僧是正在向證道的方麵精進修行的凡夫。僧寳是包括這兩種僧人的。布施賢聖僧與凡夫僧的功德是同等的,不必生此分別心。當菩薩布施僧者時,他心中生起了十種心:①他要學習各種的布施——財、法、無畏三種。②他要用智慧瞭解布施的物件,或者應該布施,或者不應該布施。以及種布施適宜布施的物件,這些都應該以智慧來瞭解而決定的。③是清淨功德的心,就是應該本著三輪體空的心,才是清淨的功德。④應該隨順著布施波羅蜜的捨心。⑤僧寳難遇佛更難遇。因有佛才有僧,所以布施僧如同布施佛,因之,生起僧寳難遇之心。⑥因為依止福田僧,修學佛法,所以要對僧寳生起恭敬心和信仰心。⑦法賴僧傳。出家四眾都深入經藏,攝受諸佛所說的正法,依教修持,眾生依僧而得聞諸佛的正教。⑧僧寳捨離世間一切虛妄恩愛貪著,安住於清淨的梵行,發大願行,這種常樂我淨的境界,是不容易得到的,所以應當生景慕之心。⑨常集千僧設廣大的布施法會,生出無量無邊的大功德。⑩因為有僧寳,佛種就不至於斷滅,佛教住世也永不會衰敗,更不會被天魔外道所破壞。

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普入佛法。憶持不忘。願一切眾生。離凡愚法。入賢聖處。願一切眾生。速入聖位。能以佛法。次第開誘。願一切眾生。擧世宗重。言必信用。願一切眾生。善入一切諸法平等。了知法界。自性無二。願一切眾生。從於如來智境而生。諸調順人。所共圍遶。

菩薩以眾寳車布施給諸賢聖僧時,他生起了十種深心,切實實踐。於是用他修積的種種善根,作如下的廻向:就是他發願願一切眾生,都能深入經藏,深入佛法大海,凡所聞所知永遠記憶不忘。又願一切眾生,都能離開凡夫的愚癡法,入於聖賢的地方,轉凡成聖。又願一切眾生,很快就能證得聖人的果位,而且知道用佛法,循著次第一步一步的誘導眾生,令眾生開佛的知見言行不二。願一切眾生,世人相互尊崇、恭敬、信賴,言出不虛故。又願一切眾生,善入諸法理性,了知諸法平等,無有高下。明白法界的自性,都是不二的。又願一切眾生,從佛的智慧境界而生,常被他所教化的人,和那些本來剛強而現在已調順的人所親近、所共圍繞。

願一切眾生。住離染法。滅除一切煩惱塵垢。願一切眾生。皆得成就無上僧寳。離凡夫地。入賢聖眾。願一切眾生。勤修善法。得無礙智。具聖功德。願一切眾生。得智慧心。不著三世。於諸眾中。自在如王。願一切眾生。乘智慧乘。轉正*輪。願一切眾生。具足神通。一念能往不可說不可說世界。

又願一切眾生,住在清淨的、無漏的、出世法中,遠離世間上的染汚法,把一切煩惱和塵垢都滅除乾淨。又願一切眾生,皆能成就為無上的僧寳,離開凡夫的地位,入於聖賢之流。又願一切眾生,勤修善法,滅除惡法,得到圓融無礙的大智慧,具足聖賢的功德。又願一切眾生,得到般若智慧之心,不執著於三世的時空觀念,顯現得神采安詳,心情自在好像一國之王。又願一切眾生,乘著智慧之乘,常於十方世界,轉正*輪,教化眾生。又願一切眾生,具足神通妙用,能在一念之間,就徧至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無量的世界去利益有情。

願一切眾生。乘虛空身。於諸世間智慧無礙。願一切眾生。普入一切虛空法界。諸佛眾會。成就第一波羅蜜行。願一切眾生。得輕擧身。殊勝智慧。悉能徧入一切佛剎。願一切眾生。獲無邊際善巧神足。於一切剎普現其身。願一切眾生。得於一切無所依身。以神通力如影普現。

又願一切眾生,得如虛空之身,廣大無相無性,以智慧行於十方世間,無障無礙。又願一切眾生,能夠普徧深入一切虛空法界之中,到諸佛的眾會道場裡,成就第一到彼岸的行門。又願一切眾生,得輕擧身,又有殊勝的智慧,僅一動念,就能隨順而往,飛行自在。十方諸佛的刹土,輕而易擧的一瞬之間都能徧到。又願一切眾生,獲得沒有邊際的善巧神足通的妙用,在一切的刹土裡,普徧現身為眾生說法。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不須依賴其他的力量,而能隨心所欲,任運自在的身,以他的神通變化之妙用,如一抹輕影,隨處都可出現。

願一切眾生。得不思議自在神力。隨應可化。即現其前。教化調伏。願一切眾生。得入法界無礙方便。一念徧遊十方國土。是為菩薩摩訶薩施僧寳車善根廻向。為令眾生普乘清淨無上智乘。於一切世間轉無礙法智慧輪故。

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任運自在的神通力量,隨時隨地隨緣,隨眾生的感應,即刻化現其前,教化那些因緣成熟了的眾生,令他們的身心得到法雨的滋潤,調伏柔軟。又願一切眾生,得著深入法界,圓融無礙的方便神足力,在一念之間,就能周徧到十方諸佛的國土。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寳車給賢聖僧時,以他修積的善根,對眾生所作的廻向。為的是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得到清淨本元的妙眞如性。得以普乘無上的智慧之乘,到十方世界去轉大*輪,去轉圓融無礙的正法之智慧輪的緣故,所以菩薩發種種大願,廻向給一切眾生。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眾寳車。布施聲聞獨覺之時。起如是心。所謂福田心。尊敬心。功德海心。能出生功德智慧心。從如來功德勢力所生心。百千億那由他劫修習心。能於不可說劫修菩薩行心。解脫一切魔繫縛心。摧滅一切魔軍眾心。慧光照了無上法心。

諸位佛的弟子!修廻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又用種種的寳車,布施給聲聞獨覺諸二乘聖者。當他布施時,他生起了這樣的心念,好像福田心:自己修功德是為自己種福田,但也要做眾生的福田,讓他們來求福。尊敬心:尊重佛、尊重法、尊重三寳的心。功德海心:要勤修無量的功德。能從勤修善業,積聚善根,生出大智慧之心。從佛的功德勢力之中所生的心。在百千億那由他那麼長的時劫中,勤修習諸佛法的心。能夠在不可說長劫中修菩薩行的心。能看破放下自在,就能解脫被魔所繫縛的心。能把一切魔軍都摧毀消滅,常護持三寳之心。智慧之光,照了無上求法成道之心。

以此施車所有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為世所信第一福田。具足無上檀波羅蜜。願一切眾生。離無益語。常樂獨處。心無二念。願一切眾生。成最第一清淨福田。攝諸眾生。令修福業。願一切眾生。成智慧淵。能與眾生無量無數善根果報。願一切眾生。住無礙行。滿足清淨第一福田。

菩薩布施寳車給予二乘聖者時,生起了如下的十種心,繼之以此施車所有的善根,作這樣的廻向:我願一切眾生,被世界上所有的人共同信仰,相信他是世上的第一種良好福田,因為他具足了無上布施的功德,修行圓滿了到彼岸的布施法門。又願一切眾生,捨離好說無益話的毛病,因為這種習慣近於戲論,於人於己,都沒有好處,白白浪費時間和口舌。如有必要說話的時候,就說對人有益的話,而且應該注意不失時,不失分寸。一個修學佛道的人,應該樂於獨居靜處,專心思惟諸法,心無染汚之念,修清淨梵行。菩薩發此願,就是希望眾生恒修菩提覺道,早成正覺。又願一切眾生,成為世上最清淨的福田,可以攝受其他的眾生,到這兒種福田,令一切眾生修福報,成就善業。又願一切眾生,成為智慧的淵泉,可以把眾生的種種的愚癡和黑暗,都洗除乾淨,從智慧的淵泉中,能得到無量無數的善根果報。又願一切眾生,常修行無礙的行門,滿足他的清淨道果,成為世上最清淨的第一良好福田。

願一切眾生。住無諍法。了一切法。皆無所作。無性為性。願一切眾生。常得親近最上福田。具足修成無量福德。願一切眾生。能現無量自在神通。以淨福田。攝諸含識。願一切眾生。具足無盡功德福田。能與眾生如來十力第一乘果。願一切眾生。為能辨果眞實福田。成一切智無盡福聚。

又願一切眾生住於不隨便與人起諍論是非的法中,明白諸法都沒有自己的體性,既無作者,也無受者,是以無性為性。又願一切眾生,常常都能有親近最上福田的機會——就是能親近諸佛,恒聞正法,修行圓滿具足成就無量的福德智慧。又願一切眾生,能夠顯現無量的神通,而且能有任運自在的妙用,以清淨福田僧的地位,攝受一切眾生,令他們都能安住在法喜中。又願一切眾生,具足無有止盡的功德福田,能夠給予眾生佛的十種力量,令眾生都能達到第一乘的果位——成佛。又願一切眾生,能早成道業,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證得眞實的湼槃——佛果,成就一切智慧,無盡的福德都聚集一齊。

願一切眾生。得滅罪法。悉能受持所未曾聞佛法句義。願一切眾生。常勤聽受一切佛法。聞悉解悟。無空過者。願一切眾生。聽聞佛法。通達究竟。如其所聞。隨順演說。願一切眾生。於如來教。信解修行。捨離一切九十六種外道邪見。願一切眾生。常見賢聖。增長一切最勝善根。願一切眾生。心常信樂智行之士。與諸聖哲同止共歡。

又願一切眾生,都得到消滅罪業的法門。甚麼是罪法?就是貪瞋癡的思想,形成的罪業所表現的行為。如果要消滅這些罪業,唯一的方法就是勤修戒定慧。菩薩發願希望眾生常能親近三寳,就是憐湣眾生沉溺於罪業的生死海中,生生世世頭出頭沒,永無超脫之期。倘能親近三寳,恒聞正法,對於從未聽聞過的佛法,每一句的義理都能明白了知,受持勤修三無漏學,一切的罪業,就都可以滅除了,就得到滅罪之法。又願一切眾生,常常「勤聽」諸佛說法,聽了之後,能明白佛所說的道理,能覺悟今是而昨非,能領受而且得到身心受用。所以菩薩告訴我們應該勤聞佛法,祇要有聞法的機會,切勿空過,因為聞法有百千萬億的利益,而無涓滴的損失。又願一切眾生,能夠徹底瞭解佛法的義理,運用自如、通達無礙。如果把所聽得的佛法,隨順因緣講解給其他的親友眷屬們聽,一定能講得義理周詳,令聽者歡喜信受。又願一切眾生,在佛前受到的教化,能生深信。由信而瞭解,由解而切實修行,就可以遠離外道的議論,不受外道議論的煽惑。在印度,當年與佛同時有九十六種外道。本來是六種,即六個師父,每個師父有十六個徒弟,每個徒弟從師父處學一種道,這樣就演變成九十六種外道了。因為他們的宗旨和見解都有偏差,執持少分,自以是道,流於邪知邪見,所以稱為外道。菩薩願意眾生受佛正知正見的教化,信解眞實的道理,而遠離外道邪見。又願一切眾生,常常接近有德行的賢人和聖人,受他們的同化,藉而增長善良的品格,積聚善根。又願一切眾生,心中常常敬信善知識,樂於隨順賢哲智士,歡樂一堂,共同依止。

願一切眾生。聽聞佛名。悉不唐捐。隨其所聞。鹹得目見。願一切眾生。善分別知諸佛正教。悉能守護持佛法者。願一切眾生。常樂聽聞一切佛法。受持讀誦。開示照了。願一切眾生。信解佛教如實功德。悉捨所有。恭敬供養。是為菩薩摩訶薩施聲聞獨覺種種車時善根廻向。為令眾生皆得成就清淨第一智慧神通。精進修行。無有懈怠。獲一切智力無畏故。

又願一切眾生,祇要能聽到佛的名號,其功德都不會空過。隨著他所聽到的佛號,就可以見那位佛。又願一切眾生,善能分別瞭解諸佛所說的正教,也能守護弘法利生的法師,為佛教最好的護法。又願一切眾生,常常樂於聽聞一切佛法,並且能受之於心,持之於身,恒不疲厭。又能樂於讀誦大乘經典,還能對眾生講解,指導如何修習,才能受益,才能得照寂慧,瞭解中道之妙用。又願一切眾生,深信諸佛之教義,瞭解諸法的理體以及諸佛修積的眞實功德,把自己所有的、難捨的,都拿來恭敬供養諸佛。以上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聲聞獨覺諸聖者車時,用他所修積的善根,所作的廻向。為的是使令一切眾生,都得到清淨第一,智慧第一,成就神通第一。常常是勇猛精進,修行不懈怠,獲得一切智慧和大無畏的力量。

聲聞,就是聞佛的音聲,聽佛講苦集滅道四諦法而修持證悟得道。彼證得阿羅漢果位,已出三界不受後有。如佛的長隨十大弟子等,均已證阿羅漢果,不過其中有的是內秘菩薩行,外現二乘聲聞身。在法華會上也都廻小向大了。緣覺,有兩種不同:一為有佛出世時聞佛說十二因緣悟道的就叫緣覺。一為無佛出世時,獨自居深山僻靜之地,春觀百花開放,秋睹黃葉凋落而悟道的,稱為獨覺,又名辟支佛。十二因緣是輪廻六道的生死根源,循環不息,所以說無始無終。為了方便解說,就從無明開始說。無明就是個前無始後無終,它製造生生不息,它緊隨生生不離,它去後來先作主翁。因為「無明」,就有貪瞋癡顚倒染汚罪惡的業「行」。因「行」而有顚倒的「識」。顚倒的「識」就生「名色」——受生入胎。名色生六入——六根漸成。這是過去世無明的因而成為受生的果。六入成熟就要出胎了,出胎後就有「觸」覺。在胎內的觸覺很單純,祇與母體接觸。出胎以後的接觸就複雜了,隨著成長,「觸」的反應就起了分別,一切的善惡出由此而種下種子。「觸」有顚倒,又生顚倒的「受」——感受、愛惡的領納。有顚倒不淨的「受」,就生出顚倒染汚的「愛」。因「愛」而生貪瞋癡的「取」為己獨霸佔有。這其中因過去生的因,就受生受果,同時又種下來世的因。在觸、受、取的行為時,就種下了來世的因。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六趣的選擇,就在此生中由自己決定安排,沒有人為你作主,沒有人有權利要你到那一趣,更沒有人來為你代受。所以佛說人身難得,當你有一個齊全的人身時,千萬要珍惜它,好好聞法修行。我們現在既已有難得的人身,又有難聞到的佛法,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因「取」而生顚倒的「有」,「取」是動念,「有」則是具體的行動,所以「有」者,就是「業」,「業」就是未來的果。就依現在的業而定未來受生的位子。有「生」就一定有「老病死」。這十二個層次是連鎖性的,其中所包含的因因果果,橫包十方、縱論三世,生死輪廻歷經六道不已,眞是可悲可怕。唯有精進修行,才能脫此苦難。唯有遵奉佛陀的指示,才能有超出輪廻的一日。

諸位善信!這一段經文內的十願中,菩薩特別強調聞法的利益。要眾生常聞佛法,就可以瞭解諸佛所說的眞實道理,開大智慧。常親近三寳、供養三寳,使身心安樂,得到不可思議的安穩,又能常受世人的恭敬信賴仰慕。菩薩如此苦口婆心,諄諄勸導我們走向正道。而今我們有福報聽聞大乘第一義諦的無上妙法——華嚴大法,這是多麼難得的因緣!這也是各位多生修積的善根,才有這種難逢難遇的機緣。希望諸位千萬不要忽視,不要以為天天聽的都是些重複的話,說來說去都是很淺的道理,小孩子都知道,我們也老早都懂了。是的,你們老早都懂了。古人說:「三歲孩子都懂得,八十老翁行不得。」你懂了經典上的道理,但是你沒有實行,沒有切實做到,那還不是等於不懂不明白一樣。諸佛菩薩為什麼不厭其煩、重重複複、詳詳細細的一再反覆演釋,擧例說明?就為的怕後世眾生輕視忽略,聽過算了。就如一個人有兩條腿,天天想到這兒、到那兒,但他卻老實坐著不動,想了一生還在原地未動,你能責怪誰呢?!腿不聽話嗎?我們能來聽經,是因有信心才來聽的,聽明白了經典上所指的道理,我們就應該一點一點的切實身體力行,慢慢的依理去做,學菩薩捨己為人的「」「犧牲精神」,這才是眞正明白了佛法,懂了佛法,這才是個眞正求佛道的人,一個想學佛法的誠實佛教徒,希望諸位不要等閒視之,空過了這上好機緣。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眾寳車施諸福田。乃至貧窮孤獨者時。隨其所求。一切悉捨。心生歡喜。無有厭倦。仍向彼人。自悔責言。我應往就。供養供給。不應勞汝。遠來疲頓。言已拜跪。問訊起居。凡有所須。一切施與。或時施彼摩尼寳車。以閻浮提第一女寳。充滿其上。或復施與金莊嚴車。人間女寳。充滿其上。或復施與妙瑠璃車。內宮妓女。充滿其上。

諸位佛的弟子!修廻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又以各種不同的寳車,布施給一切的福田——清淨的福田僧,以及那些貧無分文、窮無立錐、幼而無父、老而無子的可憐者。他不僅布施給他們寳車,而是隨他們所需要的,樣樣都施捨給他們,而且滿心歡喜,一點沒有厭煩和不高興的表示。他對那些上門來求索的人,則表示很抱歉,對來求索者自己責備自己說:「我應該親自把東西送到你的家裡去供養你,不應該勞動你遠道而來,使你往返疲頓,眞對不起。」說完道歉的話後,乃跪下向他禮拜,並問候他們的起居。凡是他們所需要的一切物資,一一施予滿其所願。諸位!你們看菩薩行布施,是多麼的誠懇而且平等,眞是不可思議。菩薩或者有時布施他們摩尼寳的車,以閻浮提中最美麗的第一女寳,裝滿在車上。菩薩知道眾生的心理,最喜歡見到美麗的女子。為了滿眾生的心,所以車上載以美女,令眾生見了生歡喜心。由歡喜心,而發菩提心。因發菩提心,勤修道業,成就佛果。這種美女之寳,不是世俗的美女,他們都是修菩薩道的菩薩,為度眾生示現為美女,是樂而不淫的。令眾生見了不會生邪想,心中反而覺得清涼。有時或者布施用眞金裝飾的寳車,上麵也載滿人間的女寳。有時或者布施最好的瑠璃寳車,載著許多皇宮裡的能歌善舞的伎藝美女。

或施種種奇妙寳車。童女充滿。如天采女。或施無數寳莊嚴車。寳女滿中。柔明辯慧。或施所乘妙栴檀車。或復施與玻瓈寳車。悉載寳女。充滿其上。顏容端正。色相無比。袨服莊嚴。見者欣悅。或復施與瑪瑙寳車。灌頂王子。身載其上。或時施與堅固香車。所有男女。悉載其中。或施一切寳莊嚴車。載以難捨親善眷屬。

菩薩又有時布施各種很奇妙,構造不可思議巧奪天工的車,而飾以眾寳,上麵滿載著年幼的童女,每個童女都像天上的采女那樣娟少。又或者布施很多眾寳莊嚴的車,人間寳女滿載其中,每個寳女都很溫柔明媚,有辯才又有智慧。有時或把自己所乘坐的栴檀香車,也布施給人。或者有時布施用玻璃做的車,上麵也滿載著寳女。這些寳女,個個相貌端正,容顏非常美麗,色相具足,不是一般世間女孩子可比擬的。她們都是穿著很莊嚴的飾服,這種服裝不是平常的穿著,而是恭逢盛會才穿的盛服,令人見了,誰都會生歡喜心,生肅然起敬的心。或者又布施一種用瑪瑙寳所莊嚴的車,上麵載著已受灌頂之禮,即將繼帝位的太子。或者有時布施一種很堅固的香車,把很多的男女都裝載其中。或者布施一切用珍寳莊嚴的車,上麵載著他很放不下的嬌妻愛子、最難捨的眷屬、最親切的六親、最密切的善友。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無量寳車。隨其所求。恭敬施與。皆令遂願。歡喜滿足。以此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乘不退轉無障礙輪廣大之乘。詣不可議菩提樹下。願一切眾生。乘清淨因大法智乘。盡未來劫。修菩薩行。永不退轉。願一切眾生。乘一切法無所有乘。永離一切分別執著。而常修習一切智道。願一切眾生。乘無諂誑正直之乘。往諸佛剎。自在無礙。願一切眾生。隨順安住一切智乘。以諸佛法。共相娛樂。願一切眾生。皆乘菩薩清淨行乘。具足菩薩十出離道及三昧樂。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以像這樣沒有數量,無以等比的寳車,隨順著來求索人的意思,和顏悅色非常禮貌的送給他們,令那些得到寳車的人,個個都遂心滿願,充滿了歡喜心。他並以布施的功德善根,給一切眾生廻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都能乘這輛不退轉的車,設有任何障礙的車、廣大的車,到達不可思議那麼多的菩提樹下,去親近供養諸佛。又願一切眾生,乘清淨沒有染汚因,大乘法門智慧之車,盡未來際一切時劫,勤修菩薩行門,廣度眾生,永遠不退於二乘。又願一切眾生,乘一切正法之車,唯有一乘,永遠離開分別心和執著心,常修一切智慧之道。又願一切眾生,乘沒有諂媚和狂妄的正直之車,到十方諸佛國土,都毫無障礙。又願一切眾生,隨順安住於一切智慧之車,以諸佛所說的法,作為身心的娛樂。又願一切眾生,都能修菩薩所修的清淨梵行,具足菩薩所修的十種出離三界的佛道,以及菩薩證得的三昧——正定正受之樂。

願一切眾生。乘四輪乘。所謂住好國土。依止善人。集勝福德。發大誓願。以此成滿一切菩薩。清淨梵行。願一切眾生。得普照十方法光明乘。修學一切如來智力。願一切眾生。乘佛法乘。到一切法究竟彼岸。願一切眾生。載眾福善難思法乘。普示十方。安隱正道。願一切眾生。乘大施乘。捨慳恡垢。願一切眾生。乘淨戒乘。持等法界無邊淨戒。願一切眾生。乘忍辱乘。常於眾生。離瞋濁心。願一切眾生。乘大精進不退轉乘。堅修勝行。趣菩提道。願一切眾生。乘禪定乘。速至道場。證菩提智。

又願一切眾生,乘坐四輪的車。這四個輪子,代表四種含意:①能住到最好的國土。②能依止善人,與善良有德的人為師為友。③積集殊勝的福德。④發普度眾生的大誓願。依此輪,就能成就圓滿一切菩薩所修的清淨梵行。又願一切眾生,能得到大乘佛法的眞諦,得無上大智慧,智慧之光能徧照十方,以之修習諸佛的智慧和佛的十力。又願一切眾生,都坐到大乘佛法的車上,得到一切法的究竟眞理,而登湼槃彼岸。又願一切眾生,能乘載一切福德,和一切善業之乘,這種殊勝不可用思想度量的法乘,普徧指示十方一切眾生,都得到安隱的正道。又願一切眾生,乘坐大布施的車,把那些猶如塵垢,不清淨的慳貪和吝嗇根性都捨棄掉。又願一切眾生,乘清淨戒行的車,能守持如法界等沒有邊際那麼多的淨戒,成就上品金剛戒德。又願一切眾生,乘坐忍辱的車,常對眾生親切慈愛,遠離瞋恨的汚濁心。又願一切眾生,乘坐大精進的車,在任何時候,都不會生退轉心,堅固修學一切殊勝行門的誌願,勇猛趣向菩提覺道。又願一切眾生,乘坐禪定的車,很快到達菩提道場,證得菩提覺道的智慧。

願一切眾生。乘於智慧巧方便乘。化身充滿一切法界諸佛境界。願一切眾生。乘法王乘。成就無畏。恒普惠施一切智法。願一切眾生。乘無所著智慧之乘。悉能徧入一切十方。於眞法性而無所動。願一切眾生。乘於一切諸佛法乘。示現受生。徧十方剎。而不失壞大乘之道。願一切眾生。乘一切智最上寳乘。滿足普賢菩薩行願。而無厭倦。是為菩薩摩訶薩。以眾寳車施諸福田。乃至貧窮孤露之人善根廻向。為令眾生具無量智。歡喜踴躍。究竟皆得一切智乘故。

又願一切眾生,乘坐智慧之車,這車善巧方便操縱自如,又以千百億的化身,常常充滿盡虛空徧法界,得到諸佛的境界。又願一切眾生,能乘坐萬法之王的車,成就無所畏的智慧,常常普徧惠施給一切眾生智法。又願一切眾生,乘坐無所執著而又有智慧的車,於十方世界隨心所欲都能深入,對於眞實的法性理體,通達無礙,深信不疑,不會受外來的議論而動搖,也決不會做顚倒的事。又願一切眾生,乘坐諸佛的法車,到十方世界去普徧示現生滅,而不退失大乘菩提之心。又願一切眾生,乘坐一切智的最高無上寳車,勤修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圓滿此大願王而終無厭倦心。修廻向法的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將無數的寳車普徧布施,作眾生的良好福田,乃至平等惠施給那些最貧窮、最孤苦的人,所修積的善根,給眾生作大廻向。他的目的是為令眾生能具足無量的智慧,身心愉悅,熱情踴躍,得到眞實的,充滿一切智慧之乘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布施象寳。其性調順。七支具足。年齒盛壯。六牙清淨。口色紅赤。猶如蓮華。形體鮮白。譬如雪山。金幢為飾。寳網羅覆。種種妙寳。莊嚴其鼻。見者欣玩。無有厭足。超步萬裏。曾不疲倦。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現在又布施象中最好的象給眾生。這隻象的性情非常調和柔順 是最好的交通工具。牠的七支——眼、耳、鼻、口,樣樣生得完美。牠的年齡也正當旺盛強壯的時期。牠的六隻牙齒齊全,而且非常清淨潔白。口唇的顏色是赤紅色,好像一朶盛開的大蓮花。牠的身形壯健猶如一座小山,毛色鮮白得好像雪山的白雪。牠的頭前裝飾了一對金幢,背上覆蓋珠寳羅網。象鼻上用種種的珍寳,裝飾得很莊嚴美觀。走在路上令那些見到的人,無不駐足凝視,讚不絕口,久看不厭。牠雖然日行萬裏,也不會疲倦。

或復施與調良馬寳。諸相具足。猶如天馬。妙寳月輪。以為光飾。眞金鈴網。羅覆其上。行步平正。乘者安隱。隨意所往。迅疾如風。遊歷四洲。自在無礙。菩薩以此象寳馬寳。或奉養父母及善知識。或給施貧乏苦惱眾生。其心曠然。不生悔悋。但倍增欣慶。益加悲湣。修菩薩德。淨菩薩心。以此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住調順乘。增長一切菩薩功德。願一切眾生。得善巧乘。能隨出生一切佛法。願一切眾生。得信解乘。普照如來無礙智力。願一切眾生。得發趣乘。能普發興一切大願。

菩薩或者又布施給一切眾生,已經調伏訓練成功了的寳馬。這寳馬亦如同寳象,也是諸相具足,像天馬一樣。用妙寳月輪的光來裝飾牠,以眞金做的網羅覆在牠的背上,眞金所造的鈴鐺掛在牠的頸上。所謂的寳馬,並不是牠跑得快而有力,而是說牠有如人中善人的德性,所以牠行走時,履險如夷,快慢平正,令坐在牠身上的人,有安全舒適之感。而且牠善解主人的意念,隨便主人要到那兒,牠就能體會,快得像風一樣。如果想遊歷天下四洲——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牠一定能令你悠哉遊哉,安然自得,毫無阻礙的玩個痛快。如此的良馬,牠的德性高超,很多有智識的人都及不上。牠終生不侍二主,古人說:「好馬不配二鞍」。牠能勇於救主,歷代敍述良馬的忠義事實不勝枚擧。菩薩有這樣的稀世寳象良馬,他並不是用以自己享受,而是拿來奉養父母,作為父母的代步工具,讓父母行走方便而且安全自在。或者奉獻給師長、善知識。或者布施給那些貧乏苦惱的老病衰弱者,令他們得到行動方便,安穩自在。菩薩的心既慈悲又曠達,凡所布施給人的物資,他從不生悔心、不計較、不吝惜,祇有加倍增長歡喜心,而且慶倖自己有布施的財能,有布施的機會。社會上有許多有財力的人,他就是捨不得布施,叫他拔一毛以利天下,他都捨不得。有的人想行布施,又不知道布施到那兒,連找個接受布施的物件都找不到。所以菩薩慶幸他能有布施的三輪——財物、受者、不執著於功德。菩薩一方麵高興有布施的機緣,同時他更對眾生生出同情的悲湣心,觀察眾生界的苦難,眞是重重無盡。菩薩濟度眾生、教化眾生,這都是在修菩薩道,積聚功德,以其所修的清淨德性,培養菩薩心,使令清淨無垢。菩薩用他布施象寳馬寳的善根功德,好像下麵所說的,廻向給一切眾生。他發願說:我願一切眾生,能常住於調順之車,日日增長如菩薩所修的功德。又願一切眾生,得善巧方便法門之車,能夠隨意生出諸佛所說的法。又願一切眾生,得到深信佛法,又能明白諸法實相之車,能普徧照了諸佛的無礙智慧和諸佛的十力。又願一切眾生,得到發趣之車,能夠普徧發興一切的大願。就是能發到六趣四生去度眾生,饒益眾生的大願。

願一切眾生。具足平等波羅蜜乘。成滿一切平等善根。願一切眾生。成就寳乘。生諸佛法無上智寳。願一切眾生。成就菩薩行莊嚴乘。開敷菩薩諸三昧華。願一切眾生。得無邊速疾乘。於無數劫。淨菩薩心。精勤思惟,了達諸法。願一切眾生。成就最勝調順大乘。以善方便。具菩薩地。願一切眾生。成最高廣堅固大乘。普能運載一切眾生。皆得至於一切智位。是為菩薩摩訶薩施象馬時善根廻向。為令眾生皆得乘於無礙智乘。圓滿究竟至佛乘故。

又願一切眾生,能平等具足每個波羅蜜之車——六種波羅蜜,到彼岸的法門,成就圓滿具足一切平等的善根。又願一切眾生,能成就寳車,生諸佛法一切最高無上的智慧之寳。又願一切眾生,能成就大乘菩薩行的莊嚴之車,開敷出菩薩所修的種種正定之華。又願一切眾生,得到無邊、最迅速的乘門,在無量數的時劫中,清淨菩薩的心。由此可證明,清淨心意的工夫,決不是在短時間內可以辦得到的,菩薩都要經過無量劫,才能把心清淨。難怪眾生修行,不易把妄想停止了。精勤思惟:是要在最精微的地方,不眠不輟的用心思索,才能瞭解諸法的眞實理體。假使不能精細思考,就不能明白諸法,也就不能圓滿菩提,所以菩薩希望眾生都能精勤思惟,以求能了達諸法。又願一切眾生,能成就最殊勝、最特出的調順大車,用善巧方便的方法,調順一切眾生,令他們都能入大乘的法門,具足菩薩地的功德。又願一切眾生,能乘最高大、最寬廣、最堅固的大車,普徧運載一切眾生,令他們都能到達具一切智位——成佛的果位。這就是修廻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象寳馬寳時的善根廻向。其目的是為了令一切眾生,都能乘坐無障礙的智慧之車,圓滿六度萬行,究竟到於湼槃彼岸的佛乘果位。

佛子。菩薩摩訶薩。布施座時。或施所處師子之座。其座高廣。殊特妙好。瑠璃為足。金縷所成。柔軟衣服。以敷其上。建以寳幢。熏諸妙香。無量雜寳。莊嚴之具。以為莊校。金網覆上。寳鐸風搖。出妙音聲。奇珍萬計。周帀填飾。一切臣民。所共瞻仰。灌頂大王。獨居其上。宣布法化。萬邦遵奉。其王復以妙寳嚴身。所謂普光明寳。帝青寳。大帝青寳。勝藏摩尼寳。明淨如日。清涼猶月。周帀繁布。譬如眾星。上妙莊嚴。第一無比。海殊妙寳。海堅固幢寳。奇文異表。種種莊嚴。於大眾中。最尊最勝。閻浮檀金離垢寳繒。以冠其首。享灌頂位。王閻浮提。具足無量大威德力。以慈為主。伏諸怨敵。教令所行。靡不承順。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寳座時,他或者會把自己所坐的師子寳座,布施給眾生。這個寳座很廣大、很寬廣,構造得很殊特,非常妙好。用瑠璃做的座腿,用金絲織成,很柔輭的座褡座墊敷蓋在座上。在寳座的旁邊,建豎寳幢,還輕微的薰以妙香。又用很多各種珠寳,做成種種飾物,作莊嚴寳座之用。眞金絲織的網覆蓋其上,四邊掛著寳鈴鐸。被風一吹,搖動發出一種微妙的音聲。數以萬計的奇珍異寳,密密的裝飾在座的上下四周。擧國臣民,都來瞻仰這個寳座。即將繼皇位,已受灌頂禮的未來大王,他獨自坐在師子寳座上。當大王坐在寳座上宣布一切教化眾生的政令時,除了自己的國土臣民,歡呼奉行之外,所有遠近鄰邦、大小國家,無一個不俯順遵奉他的命令。這位灌頂大王,又用種種的珍奇妙寳來莊嚴他的自身,以增加他的威德。他所用的妙寳,就是普光明寳、帝青寳、大帝青寳、勝藏摩尼寳。這些寳的寳光,明淨得如像日光樣清澈明亮,發出一種清涼的氣息,好像滿月那樣。四周圍繁密布飾的珠寳,如午夜眾星,寳光閃爍燦爛。這樣最上最微妙的莊嚴,在人間天上都可稱第一,沒有能與它比較。又有海裡所產的很特殊之妙寳,海堅固幢寳,它們的上麵天然生出奇妙的文彩,外表也很特別。種種難以形容的莊嚴,在大眾之中,要稱為最尊貴、最殊勝。又用閻浮檀金,和最潔淨的,沒有一點汚垢的寳繒,造成皇冠,戴在大王的頭上。他安享著灌頂王的地位,做閻浮提的大王,他具足無量的大威大德的力量。可是他並不以威武來征服人,卻是以慈悲為主,教化眾生都奉行五戒十善。他就是這樣施行仁政,降伏那些曾不受命的怨敵,使令他們受德化,心悅誠服作他的良民。他的教化和命令所到的地方,再也不會有不承順的人。

時轉輪王。以如是等百千萬億無量無數寳莊嚴座。施於如來第一福田。及諸菩薩。眞善知識。賢聖僧寳。說法之師。父母宗親。聲聞獨覺。及以發趣菩薩乘者。或如來塔。乃至一切貧窮孤露。隨其所須。悉皆施與。

這時的轉輪聖王——前麵經文曾說菩薩示現大國的帝王,普蔭十方。這位大國之王以仁德統四方,法化眾生,就是轉輪聖王。他這時以百千萬億無量數的寳莊嚴座,奉施於如來,以求第一福田。也布施給諸位菩薩,以及眞實的明眼善知識賢聖僧寳,弘法利生、闡演佛法的法師、自己的父母、種姓中的宗親、聲聞和獨覺聖者,及那些初發菩提心修大乘菩薩道的四眾弟子。或者布施給供養佛舍利的塔廟,乃至那些貧窮孤苦露宿的可憐老幼人等,菩薩一一顧念周到,不論貴賤,平等普施,隨他們所需要的,盡量滿他們的願心,令他們皆大歡喜。

以此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坐菩提座。悉能覺悟諸佛正法。願一切眾生。處自在座。得法自在。諸金剛山所不能壞。能悉摧伏一切魔軍。願一切眾生。得佛自在師子之座。一切眾生之所瞻仰。願一切眾生。得不可說不可說種種殊妙寳莊嚴座。於法自在。化導眾生。願一切眾生。得三種世間最殊勝座。廣大善根之所嚴飾。願一切眾生。得周徧不可說不可說世界座。阿僧祇劫歎之無盡。願一切眾生。得大深密福德之座。其身充滿一切法界。

菩薩以布施寳座的善根,對一切眾生作這樣的廻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都能坐到菩提樹下的金剛座上,能如佛以一乘法開悟眾生,了悟諸佛的正法。又願一切眾生,都坐到菩提的寳座上,得到諸法的自在受用,如金剛堅固的山,一切不能動搖他的信念,並能把一切天魔外道的異論魔軍,都摧毀降伏。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佛的自在師子寳座,所有的眾生都高興來看這個寳座。又願一切眾生,得到特別莊嚴的寳座,其妙好之處無法用文字言語來形容,對於諸法通達無礙,用以教化眾生、輔導眾生,隨時隨地都能任運自如,圓融自在。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三種世間上最殊勝的寳座——①正覺世間。②有情世間。③器世間。這種寳座是用廣大的善根來莊嚴的。又願一切眾生,得不可說那麼大的世界之寳座,所以阿僧祇長時劫來讚歎它的優點,也說不能盡。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廣大如虛空,深密如大海般福德無量的寳座,其法身充滿一切法界。

願一切眾生。得不思議種種寳座。隨其本願所念眾生。廣開法施。願一切眾生。得善妙座。現不可說諸佛神通。願一切眾生。得一切寳座。一切香座。一切華座。一切衣座。一切鬘座。一切摩尼座。一切瑠璃等不思議種種寳座。無量不可說世界座。一切世間莊嚴清淨座。一切金剛座。示現如來威德自在。成最正覺。是為菩薩摩訶薩施寳座時善根廻向。為令眾生獲離世間大菩提座。自然覺悟一切佛法故。

又願一切眾生,得到種種不可思議的寳座,隨著他在往昔所發的願心,及他所憶念的眾生,普徧廣開法會,給他們說法,作法的布施。又願一切眾生,得善妙的寳座,坐在這寳座上時,可以示現如同諸佛所有的種種大神通。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一切寳座、一切香座、一切華座、一切衣座、一切鬘座、一切摩尼寳座、一切瑠璃寳所造的精巧得不可想像的寳座、無量數不可言說諸世界的寳座、一切世間中最莊嚴而又最清淨的寳座、一切金剛作成的寳座,所以示現如來的大威德、大自在、大神通的力量,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這就是修廻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以他布施種種寳座時所成就的善根功德,對眾生作的廻向。為的是希望眾生獲此利益,能得到出離世間的大菩提寳座,自然覺悟十方諸佛所說的佛法,究竟了達一切佛法的真諦。所謂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佛子。菩薩摩訶薩施諸寳蓋。此蓋殊特。尊貴所用。種種大寳而為莊嚴。百千億那由他上妙蓋中。最為第一。眾寳為竿。妙網覆上。寳繩金鈴。周帀垂下。摩尼瓔珞。次第懸布。微風吹動。妙音克諧。珠玉寳藏。種種充滿。無量奇珍。悉以嚴飾。栴檀沉水。妙香普熏。閻浮檀金。光明清淨。如是無量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眾妙寳物。具足莊嚴。以清淨心。奉施於佛。及佛滅後所有塔廟。或為法故。施諸菩薩及善知識。名聞法師。或施父母。或施僧寳。或復奉施一切佛法。或施種種。眾生福田。或施師僧及諸尊宿。或施初發菩提之心。乃至一切貧窮孤露。隨有求者。悉皆施與。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又布施種種的寳蓋。這種寳蓋很特別很殊妙,也很尊貴的,因為它是用各種名貴大寳而莊嚴。在百千億那由他那樣多的寳蓋中,它也要被尊為第一。它的竿不是木造,而是用各種寳合成的。上麵覆著很精緻的網,四麵垂著寳繩和金鈴,摩尼做的瓔珞很有層次的懸掛著,微風吹動的時候發出一種微妙的音聲,非常和諧悅耳。眞珠碧玉和其他的各種寳藏,充滿在這寳蓋上麵,還有無量數的奇妙異寳,用來莊嚴修飾這個寳蓋。又用最名貴的栴檀沉水香普薰這個寳蓋。南閻浮提的檀金,又光明又清淨,格外顯得寳蓋尊貴。像這樣集無量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的寳物,具足了最莊嚴的各色裝飾,在這寳蓋之上。菩薩以他最清淨純一無織毫雜念的誠心,將此寳蓋,, 奉施於佛,和佛滅度後的舍利塔廟。或者為了求法的動機,而把這種寳蓋布施給菩薩、明眼的善知識、名聲普聞的有德高僧,為人天師表的大法師。或者把這種寳蓋布施給父母。或者布施給賢聖僧。或者布施給一切佛法。或者布施給一切眾生,在眾生身上種福田。或者施於自己的剃度師,佛門中的高僧大德,及年高德邵的前輩長老。或者布施給那初發菩提心的新菩薩,乃至於一切最貧窮孤露的平民。隨便那一種人來求這種寳蓋,菩薩毫不吝惜,隨心滿願布施給他們。

以此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勤修善根。以覆其身。常為諸佛之所庇蔭。願一切眾生。功德智慧以為其蓋。永離世間一切煩惱。願一切眾生。覆以善法。除滅世間塵垢熱惱。願一切眾生。得智慧藏。令眾樂見。心無厭足。願一切眾生。以寂靜白法而自覆蔭。皆得究竟不壞佛法。

菩薩以布施寳蓋的善根,為眾生作這樣的廻向:他發願希望一切眾生,能經常勤勉修習善業、種善根,以善根來覆蓋身體,長養慈悲心,因之,可以得到諸佛的護念、庇佑、餘蔭。又願一切眾生,以善功德、智慧作為身心的覆蓋,也可以說是蒙諸佛的功德智慧所蔭蓋。因之,永遠離開世間一切的煩惱。永離煩惱並不是把煩惱拋棄掉,而是把煩惱轉變為菩提。怎樣轉煩惱為菩提呢?煩惱和菩提並不是兩件東西,而是一物兩麵,依個人知見正邪所形成。煩惱和菩提都沒有離開世間,也沒有離開我們的心意。六祖大師曾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兎角。」這幾句經文的指示,是說世間的煩惱,是因為我們不善利用它,如會利用,本來就是菩提;因不會利用,菩提就成了煩惱。所謂永離一切煩惱,就是叫我們自己把一切煩惱,都轉變成菩提。又願一切眾生,常以善法作為甲胄,把世間上的染汚法洗除,轉成清淨法,把一切熱惱,轉為清涼。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大智慧的寳藏,令一切眾生都樂於親近他,心無厭足。又願一切眾生,以寂靜的白法——清淨的妙法,遮蓋蔭護自己,都得到究竟不壞的佛法,完成佛的果位。

願一切眾生。善覆其身。究竟如來清淨法身。願一切眾生。作周徧蓋。十力智慧。徧覆世間。願一切眾生。得妙智慧。出過三世。無所染著。願一切眾生。得應供蓋。成勝福田。受一切供。願一切眾生。得最上蓋。獲無上智,自然覺悟。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蓋時善根廻向。

又願一切眾生,善於蔭覆自己的慧命之身,勤修善業,以便修得如佛一樣的清淨法身。又願一切眾生,能作周徧虛空法界的寳蓋,獲得十種神通力量,和不可思議的智慧,普徧護佑世間一切眾生。又願一切眾生,都得到上妙殊勝的智慧寳蓋,超過三世,永不染著五欲的汚垢。又願一切眾生,得堪受人天之供的寳蓋,成為最勝的第一福田,受一切人天的供養。又願一切眾生,得最上的寳蓋,獲得無上智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自然了達諸佛所說的甚深微妙法。這就是修廻向法的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布施寳蓋時,所修集的善根功德,以此功德對眾生作如下的廻向。

為令一切眾生。得自在蓋。能持一切諸善法故。為令一切眾生。能以一蓋普覆一切虛空法界。一切剎土。示現諸佛自在神通無退轉故。為令一切眾生。能以一蓋莊嚴十方一切世界。供養佛故。為令一切眾生。以妙幢旛。及諸寳蓋。供養一切諸如來故。為令一切眾生。得普莊嚴蓋。徧覆一切諸佛國土盡無餘故。為令一切眾生。得廣大蓋,普蓋眾生。皆令於佛生信解故。為令一切眾生。以不可說眾妙寳蓋供養一佛。於不可說一一佛所皆如是故。為令一切眾生。得佛菩提高廣之蓋。普覆一切諸如來故。

菩薩將他所修的善根廻向給一切眾生的目的,為了令一切眾生,得到自在的寳蓋,能受持諸佛所說的一切妙法。又為的令一切眾生,能以一個寳蓋,普徧覆蓋一切虛空法界,和十方諸佛的刹土,示現諸佛自在神通,永不生退轉之心。又為的令一切眾生,能夠以一個寳蓋,而莊嚴十方一切世界,供養十方諸佛。又為了令一切眾生,用最好的幢旛,及各種寳蓋,供養十方諸佛。又為了令一切眾生,,得到普徧莊嚴的寳蓋,把十方諸佛的國土都覆蓋著,無一遺漏。又為了令一切眾生,得到最寬廣的寳蓋,普徧覆蓋著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對佛生出信解的心。又為了令一切眾生,以不知有多少的,種種上妙珠寳做成的寳蓋,供養一位佛。對十方無量諸佛前,也是這樣一一供養。又為了令一切眾生,得佛菩提覺道般的,又高大又寬廣的寳蓋,可以普徧供養蔭護十方諸佛。

為令一切眾生。得一切摩尼寳莊嚴蓋。一切寳瓔珞莊嚴蓋。一切堅固香莊嚴蓋。種種寳清淨莊嚴蓋。無量寳清淨莊嚴蓋。廣大寳清淨莊嚴蓋。寳網彌覆。寳鈴垂下。隨風搖動。出微妙音。普覆法界虛空界一切世界諸佛身故。為令一切眾生。得無障無礙智莊嚴蓋。普覆一切諸如來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得第一智慧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得佛功德莊嚴故。又欲令一切眾生。於佛功德生清淨欲願心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得無量無邊自在心寳故。又欲令一切眾生。滿足諸法自在智故。又欲令一切眾生。以諸善根普覆一切故。

又為了令一切眾生,得到摩尼寳做的莊嚴寳蓋,一切珠寳做成瓔珞所莊嚴的寳蓋,用一切堅固香莊嚴的寳蓋,各種寳石都很清淨的寳蓋,無量數清淨的寳石所莊嚴的寳蓋,以最廣大的清淨寳莊嚴的寳蓋,各種寳石都很清淨的寳蓋,無量數清淨的寳石所莊嚴的寳蓋,以最廣大的清淨寳莊嚴的寳蓋。還有珠寳做的羅網,彌覆滿布著寳蓋,眞金的寳鈴四麵垂下,隨風搖動,發出微妙的雅音。此寳蓋廣大無比,能普徧蓋覆盡虛空界,徧法界,一切世界,乃至諸佛的法身。又為了令一切眾生得到沒有能遮蔽他、沒有能阻擋他的智慧,所莊嚴的寳蓋。這種寳蓋能把十方諸佛都普護著。又想要令一切眾生,能得到第一智慧的緣故。又想令一切眾生,得到佛一樣的大功德,和佛同樣的莊嚴。又想令一切眾生,對於佛的功德生清淨讚歎的仰慕心,自己也發清淨的願心,求如佛的功德。又想要令一切眾生,得到無量無邊的自在心之寳,最自在能任運自如的心,又有殊勝的智慧的心,能認識、能了達諸法的實相,這種心才堪稱心寳。又想令一切眾生,得到任運自在的智慧,能明白一切諸法的眞實理體,圓滿修習一切諸法。又想令一切眾生,以他所修積的種種善根,普徧覆護一切有情無情,令他們都能安住於清淨佛刹。

又欲令一切眾生。成就最勝智慧蓋故。又欲令一切眾生。成就十力普徧蓋故。又欲令一切眾生。能以一蓋彌覆法界諸佛剎故。又欲令一切眾生。於法自在為法王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得大威德自在心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得廣大智恒無絕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得無量功德。普覆一切皆究竟故。又欲令一切眾生。以諸功德蓋其心故。又欲令一切眾生。以平等心覆眾生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得大智慧平等蓋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具大廻向巧方便故。又欲令一切眾生。獲勝欲樂清淨心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得善欲樂清淨意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得大廻向普覆一切諸眾生故。

又欲令一切眾生,成就最最好的智慧寳蓋。又欲令一切眾生,成就佛的十種力量,能夠普徧覆蓋一切。又欲令一切眾生,能夠用一個寳蓋,就把法界中所有諸佛的刹土都彌覆著。又欲令一切眾生,對於諸法都通達無礙,自在受用,堪為法中之王——如佛。又欲令一切眾生,得著大威德的自在之心。又欲令一切眾生,得到廣大的智慧,永遠不會喪失。又欲令一切眾生,得到無量的功德,普徧蔭護一切眾生,而且都達到究竟的果位。又欲令一切眾生,以種種功德覆蓋他的心智。又欲令一切眾生,用平等心覆蓋其他的眾生?又欲令一切眾生,得到大智慧,知道平等覆蓋一切眾生。又欲令一切眾生,具足大廻向的善巧方便法門。又欲令一切眾生,都獲得最殊勝清淨的欲樂,心裡非常清淨。又欲令一切眾生,都知道選擇正當的欲樂,意境也恒常清淨——令眾生都能以法自娛,了伎非實。又欲令一切眾生,得到大廻向的利益,能以此利益饒益一切眾生,普徧護覆一切眾生。

諸位善信!以上這段經文,是十廻向中的第六廻向。菩薩在這一廻向中,他修了六十種大布施,包括財、法、無畏三大類別,布施的對象上自諸佛,下及無量眾生、貧窮孤露,普施甘霖。這段經文是說的第十九種布施寳蓋。菩薩布施寳蓋善根廻向時,為眾生髮了十大願,內心中立了十個目的、廿個希望,願願為眾生,事事不忘眾生,總是希望眾生因圓果滿。一字一句都流露出菩薩的慈悲心。我們讀了、聽了,有甚麼感想?難道還能無動於衷嗎?菩薩為救拔後世眾生,眞是用心良苦嗬!我們拿甚麼來報答菩薩?怎樣才能對得起菩薩?諸位!我們唯一祇有發心修行,學菩薩的大慈大悲,捨己為眾生。希望大家趕快發大慈悲心,因大悲心生才能生菩提心;若沒有生起大悲心,菩提心是發不起的!

佛子。菩薩摩訶薩或施種種上妙幢旛。眾寳為竿。寳繒為旛。種種雜綵以為其幢。寳網垂覆。光色徧滿。寳鐸微搖。音節相和。奇特妙寳。形如半月。閻浮檀金。光踰皦日。悉置幢上。隨諸世界業果所現。種種妙物。以為嚴飾。如是無數千萬億那由他諸妙幢旛。接影連輝。遞相間發。光明嚴潔。周徧大地,充滿十方虛空法界。一切佛剎。菩薩摩訶薩。淨心信解。以如是等無量幢旛。或施現在一切諸佛。及佛滅後所有塔廟。或施法寳。或施僧寳。或施菩薩諸善知識。或施聲聞及辟支佛。或施大眾。或施別人。諸來求者,普皆施與。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或者又布施種種最好的幢和旛,用各種各色的寳石鑲合成為竿,用最上等絹綢做旛,用各種顏色鮮潔的絲織品做幢,珠寳羅網,四邊垂覆著。七寳的光和繒綵的美色,徧滿在寳幢寳旛上。懸掛的旛鐸,受著微風的吹動,發出幽雅清脆的音聲,且很有節奏,非常和諧,令人聽了,怡然而有超塵之感。還有很特別希世的寳,形狀如上弦的明月,閻浮檀金的光輝,幾乎比日光還明朗。把這些珍奇的飾物,都安置到寳幢和寳旛上,隨著一切世界上的眾生們所造的業,以及所受的果報,一一都能出現在寳幢和寳旛上。又有種種奇妙的裝飾物品,點綴在上,以為莊嚴。像這樣極盡妙好的幢旛,有無量數千萬億那由他那樣之多,每個寳幢寳旛的光彩交互輝映、影影相連,好像霓虹燈一樣,輪流不斷的發出燦爛的光彩,周徧普照耀大地,充滿十方虛空法界,諸佛的刹土,莊嚴十方諸佛的道場。

諸位!我們眾生為什麼會這樣窮困?就因為我們不修布施。我們眾生為什麼會生得相貌醜陋?就因為我們不在佛前獻鮮花,供養諸佛菩薩。我們眾生為什麼會這樣愚癡?就因為我們不在佛前讀誦經典。我們眾生為什麼會家家有種種煩惱?就因為不供養三寳、不恭敬三寳。有這些因素,所以一切的一切都不圓滿。菩薩觀察眾生如是因如是果,憐湣眾生,發願把自己所修的善根及布施的功德,完全廻向給眾生,教化眾生多修布施,自己以身作則,布施無量珍寳及內財。一方麵增加自己的善根福德,另方麵令眾生也增加福田,增加世界的莊嚴,令眾生得到各方麵都圓滿無憾。

菩薩中的大菩薩,用他最清淨的心,深信佛法,通達諸佛所說的法,修廻向法門,大行布施。像上文所說的無量寳幢寳旛,他或者用來布施給現在的一切諸佛,以及佛滅度後所建的舍利塔廟。或者布施給法寳——諸佛所說的經典。或者布施給賢聖僧寳。或者布施給諸位菩薩、大善知識們。或者布施給聲聞聖者、及辟支佛聖者。或者布施給一切眾生。或者布施給其他孤獨的人。凡是來乞求這寳幢寳旛的人,菩薩都本著平等慈心,普徧地布施給他們。

以此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皆能建立一切善根福德幢旛。不可毀壞。願一切眾生。建一切法自在幢旛。尊重愛樂。勤加守護。願一切眾生。常以寳繒書寫正法。護持諸佛菩薩法藏。願一切眾生。建高顯幢。然智慧燈。普照世間。願一切眾生。立堅固幢。悉能摧殄一切魔業。願一切眾生。建智力幢。一切諸魔所不能壞。

菩薩將他布施寳幢寳旛的善根功德,對眾生作這樣的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都能建立各種的善根福德幢旛,任何東西也不可能破壞它。又願一切眾生,建立諸法的自在幢旛,尊重愛樂諸佛所說的法,勤加守護諸法。又願一切眾生,常常用名貴的絹來書寫經典,也要仔細保護諸佛菩薩留傳下來的法藏。又願一切眾生,建立高大顯耀的幢旛——立大誌發大願,把一切的魔業都消滅掉。人們為什麼會有魔業?就因為在往昔不聽善知識的教導,不受善知識的告誡,自己盡打妄想,造惡業,所以這生常受魔業纒繞,事事不能遂心滿願。若想將來不受魔業的困擾,現在就要聽善知識的教化。大凡人被魔鬼糾纒,多半在夢寐之中,或者黃昏或者郊外,因為所作的惡業太多,所以容易招惹魔鬼,才有許多魔境出現。又願一切眾生,建立有智慧力量的寳幢,所有的天魔外道都不能侵犯他和破壞他修道的誠心。

願一切眾生。得大智慧那羅延幢。摧滅一切世間幢旛。願一切眾生。得智慧日大光明幢。以智日光普照法界。願一切眾生。具足無量寳莊嚴幢。充滿十方一切世界。供養諸佛。願一切眾生。得如來幢。摧滅一切九十六種外道邪見。是為菩薩摩訶薩施幢旛時善根廻向。為令一切眾生得甚深高廣菩薩行幢。及諸菩薩神通行幢。清淨道故。

又願一切眾生,得最大的智慧,好像那羅延一樣堅固的幢——金剛寳幢,可以把世間上人們貢高我慢的毛病,都摧滅掉。又願一切眾生,得到的智慧,就像萬裏無雲的天空,日正當中的時候,日光放射出的光輝那樣的大光明幢,以這智慧之光,普徧照明十法界。又願一切眾生,具足無有數量的寳莊嚴幢,以供養十方世界的諸佛。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佛幢,這幢能摧滅一切九十六種外道的邪知邪見。以上所說的,就是修廻向法的大菩薩,布施寳幢寳旛時,以他修積的善根所作的廻向。菩薩為的是希望一切眾生,能夠得到甚深又高廣的菩薩行的的幢,建立法幢,以及諸菩薩神通行幢,和清淨道——菩薩所修的菩薩清淨覺道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開眾寳藏。以百千億那由他諸妙珍寳。給施無數一切眾生。隨意與之。心無吝惜。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常見佛寳。捨離愚癡。修行正念。願一切眾生。皆得具足法寳光明。護持一切諸佛法藏。願一切眾生。能悉攝受一切僧寳。周給供養。恒無厭足。願一切眾生。得一切智無上心寳。淨菩提心。無有退轉。願一切眾生。得智慧寳。普入諸法。心無疑惑。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開啟盛滿種種寳貝的庫藏——這是指十六種智寳,即八忍八智。以百千億那由他那樣多種的奇珍妙寳,布施給無量數的眾生,隨著眾生的要求,給他所喜歡的,心中沒有一點捨不得。無論多麼寳貴的東西,他都不痛惜。以他行布施積聚的種種善根,對眾生作這樣的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能夠常常見到佛。因之,就捨離愚癡的思想行為,而修行諸佛的正法。又願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具足法寳的光明,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圓滿通達一切法的道理,並且能保護諸佛的法藏,修持諸佛所說的種種法典。又願一切眾生,常能被僧寳所攝受,接受僧寳佛法教化,知道布施僧寳、供養僧寳、樂助僧寳,一切佛事,盡心竭力,恒不間斷。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世出世間的種種品類,一切義理,無不通達的智慧,般若智慧的無上心寳,修清淨菩提覺道之心,任何時候也不會退轉。又願一切眾生,得到最寳貴的智慧寳,普徧深入種種妙法,心裡對諸法不生絲毫的懷疑心。

願一切眾生。具足菩薩諸功德寳。開示演說無量智慧。願一切眾生。得於無量妙功德寳。修成正覺。十力智慧。願一切眾生。得妙三昧。十六智寳。究竟成滿廣大智慧。願一切眾生。成就第一福田之寳。悟入如來無上智慧。願一切眾生。得成第一無上寳主。以無盡辯開演諸法。是為菩薩摩訶薩。施眾寳時善根廻向。為令一切眾生皆得成滿。第一智寳。如來無礙淨眼寳故。

又願一切眾生,能夠具足菩薩所修的菩薩道,所積聚的種種功德的寳藏,能夠開示演說菩薩無量無邊的大智大慧。又願一切眾生,得到無量數的上妙功德之寳,修行成就正等正覺的佛果,和得到如佛的十力及智慧。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不可思議的禪定,和十六種智慧之寳——就是八忍八智,究竟成就圓滿廣大的智慧。又願一切眾生,能夠成就為第一福田之寳,得到佛的無上智慧。又願一切眾生,能夠成為第一,而且最高無上的寳主——佛果,以無有窮盡的辯才,對眾生開演諸佛所說的種種法門。這些願言,都是從修廻向法的菩薩中的大菩薩的慈悲心中流露出來!菩薩以此布施眾寳的善根功德,廻向給一切眾生,為的是希望每個眾生都能得到圓滿成就,第一智慧之寳,如佛的無障無礙的清淨眼寳的緣故。清淨眼即是法眼。

佛子。菩薩摩訶薩。或以種種妙莊嚴具而為布施。所謂一切身莊嚴具。令身淨妙。靡不稱可。菩薩摩訶薩。等觀一切世間眾生。猶如一子。欲令皆得身淨莊嚴。成就世間最上安樂。佛智慧樂。安住佛法。利益眾生。以如是等百千億那由他種種殊妙寳莊嚴具,勤行布施。行布施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成就無上妙莊嚴具。以諸清淨功德智慧。莊嚴人天。願一切眾生。得清淨莊嚴相。以淨福德莊嚴其身。願一切眾生。得上妙莊嚴相。以百福相莊嚴其身。願一切眾生。得不雜亂莊嚴相。以一切相莊嚴其身。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或者又用各種最希世難得,最好的莊嚴物品,作為布施。許多佩戴在身上的裝飾品,能夠顯得身體清淨莊嚴高貴,但不俗氣奢侈,恰合身份的飾物。菩薩中的大菩薩,他以慈眼平等看待法界一切眾生,都像他的獨子一樣。所以他想要令一切眾生,其身體又清淨又莊嚴,獲得世間上最眞實的安穩快樂。又得到如佛所有智慧法樂,安住在佛法上利益一切眾生。以這樣百千億那由他種種最殊特妙好的寳莊嚴物品,恒常勤行布施。菩薩修行布施的時候,以他修積的種種善根,作這樣的廻向:如所說的願一切眾生,能成就最上殊妙的莊嚴具,以這些清淨的功德和智慧,莊嚴天上的天人和人間的聖賢。又願一切眾生,得到清淨而沒一點染汚的莊嚴身相,以所修積的清淨福德,莊嚴自己的身相。又願一切眾生,得最上妙的、不可思議、端正圓滿而莊嚴的相貌,又以百福——種種善業功德莊嚴其身。諸佛為什麼都是那樣相好莊嚴?就因為他們從初發心,歷經不可說劫,生生世世總是眾善奉行,諸惡莫作,從不以善小而不為,惡小而為之。一點一滴的善業,積聚有如微塵那麼細那麼小,乃至毛髮般那麼少的功德,而成就百福、千福、億萬、不可說福,久而久之,才得圓滿卅二相八十種隨形好。我們每個人如果能生得五官端正,四肢齊全,有中上等的智慧,又能聽聞大乘正法,出家修行,這都不是偶然的,已是多生修積的福報,所以大家都應該發歡喜心,精進修行。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不雜亂的相,五官端正,部位都互相配合恰到好處,令人一見到就生親切的恭敬心,自然流露出高貴莊嚴的表情,令人尊敬而不畏懼。身材四肢,處處圓滿,以這一切相好,來莊嚴他的整個身體。

願一切眾生。得善淨語言莊嚴相。具足種種無盡辯才。願一切眾生。得一切功德聲莊嚴相。其音清淨。聞者喜悅。願一切眾生。得可愛樂諸佛語言莊嚴相。令諸眾生聞法歡喜。修清淨行。願一切眾生。得心莊嚴相。入深禪定。普見諸佛。願一切眾生。得總持莊嚴相。照明一切諸佛正法。願一切眾生。得智慧莊嚴相。以佛智慧莊嚴其心。是為菩薩摩訶薩惠施一切莊嚴具時善根廻向。為令眾生具足一切無量佛法功德智慧。圓滿莊嚴。永離一切憍慢放逸故。

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善巧方便的無礙辯才,為眾生演說清淨妙法。世間上會說話——有口才的人很多,但能語語鏗鏘,一言九鼎,令人一聽就如醍醐灌頂,反迷歸覺的,就不多見了。所謂能以語言為莊嚴相者,除佛以外就是那些口業清淨的聖賢。前文說菩薩身業清淨,這段文是說菩薩的語業清淨,他也願眾生的語業清淨,用善巧清淨的語言莊嚴身相,具足種種無盡辯才,化導那些對佛法有成見、有疑惑的眾生,令他們消失知見上的障礙,心悅誠服的皈依佛教。又願一切眾生,得種種功德所賦的幽雅嘹喨聲音,以此音聲莊嚴身相。一個人的聲音,對於他的一生有很大的關係。有的人相貌堂堂,身材魁偉,但一開口說話,聲音沙啞好像破鑼;有的吐音不清楚,聽了很不舒服;有的低沉;有的高亢刺耳。人的聲音不是後天鍛鍊出來的,而是多生行善業的福報,與生俱來的。即使你有無礙辯才,能口若懸河,說得天花亂墜,但你的聲音不好,也引不起聽眾的興趣;如果你有一副清淨幽雅的嗓子,別人還沒有見到你的人,祇一聽到你的聲音,就高興得很,本來在迷夢中的人,立刻猶如聞到暮鼓晨鐘一般,令他醒悟了,不管你說的甚麼,他能聞聲而悟道了。凡是能有清淨宏亮聲音的人,一定是位有道德有修行的梵行者,所以說其音清淨,聞者喜悅。

又願一切眾生,能具有知事與識人的智慧,又有說話的技巧,所說出的話能令人聽了歡喜愉快,如同諸佛一樣,用言語莊嚴身相。眾生聽見你說的法,眞是身心安樂,法喜充滿。本來是個不能修道的人,因聽到你的聲音,便覺悟而修清淨梵行了。又願一切眾生,能意業清淨,以心意清淨而莊嚴身相。心是眼、耳、鼻、舌、身五根的主使者,是最有智慧的。最好的心是能常在寂靜中,修習禪定、深入禪定。因之,不可以普徧見到十方三世諸佛。又願一切眾生,能修學種種法,明白運用一切法,諸法的眞實義理,都能依教依法奉行實踐。總持,就是「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以此心能體會力行的精神,莊嚴身相,觀照明瞭十方諸佛的正法。又願一切眾生,得到殊勝的智慧,依智慧所表達的明哲,處世接物的超然高節,而莊嚴身相,以如佛的智慧而莊嚴清淨的自心。

以上三業清淨的願望,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普徧惠施一切莊嚴具的時候,對眾生所作的善根廻向。菩薩為的是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具足種種無量佛法的功德,和得到殊勝的智慧,圓滿他們的莊嚴相,永遠離開那些貢高我慢、驕傲放逸的毛病的緣故。

諸位善信:菩薩精進修行,晝夜匪懈,以修積的清淨三業功德,而莊嚴他的身心,所以他諄諄不倦,願眾生都能勤修三業,務使身口意清淨,才能得到清淨的善根功德,才能有圓滿莊嚴的身相。我們修行學道的人,時時刻刻都不可以放逸,尤其應該注意在三業方麵求精進不懈,如是日日的修行積聚善功德,種大善根。不計時劫如此精進,自會成就道業,也會圓滿我們的相莊嚴。相,雖然是修的,但假如你生一副醜陋相,人人見了,不生歡喜心而遠離你,就不容易教化眾生。當年達摩祖師來到中國,中國人見他滿臉鬍髭、濃眉大眼,望而生畏。所以達摩祖師十多年麵壁,隻教化了很少的眾生,幸喜有位二祖神光,為求法跪了九年,還斷了一臂,才得到以心印心的眞傳,我現在來到西方宏法,教導你們修學佛法,也教導你們應該修善功福德,來莊嚴自己的身相。

如何修善功福德?到那兒去修?是的,修行辦道也要有個安身之處。這個機會,現在已經因緣成熟,就在萬佛城。萬佛城需要有萬佛來莊嚴此城。這所謂的萬佛,不是已成的萬佛,而是當成的萬佛,是已發菩提心、現發菩提心、當發菩提心的目下眾佛弟子。萬佛城、萬佛城、萬佛都來成!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受灌頂自在王位。摩尼寳冠。及髻中珠。普施眾生。心無吝惜。常勤修習。為大施主。修學施慧。增長捨根。智慧善巧。其心廣大。給施一切。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用曾受過灌頂大典即將繼王位的帝王之冠,摩尼寳造成的皇冠,和髻中所藏的寳珠——這種寳珠,是屬於帝王獨有的。誰有這寳珠在髻中,誰就是灌頂王。可是這位灌頂王,他就不重視他的王位,並且能普徧施給一切眾生,不論誰來乞求,他都布施給他,心中絕對不會有捨不得的念頭。菩薩行布施,他是先用智慧觀察因緣,並不是盲目的布施。他經常是非常精勤的一麵修持六度,一麵不停的學習諸佛行布施的智慧和方法,以便隨時做個大布施的主人。他修學布施的智慧,可以增長他施捨的善根。因此,他的心量也特別廣大,對於布施的物質,毫不計較,對於受施的人,一律平等,沒有冤親的分別心,能普徧布施給一切眾生。

以彼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諸佛法之所灌頂。成一切智。願一切眾生。具足頂髻。得第一智。到於彼岸。願一切眾生。以妙智寳。普攝眾生。皆令究竟功德之頂。願一切眾生。皆得成就智慧寳頂。堪受世間之所禮敬。願一切眾生。以智慧冠莊嚴其首。為一切法自在之王。願一切眾生。智慧明珠。繫其頂上。一切世間。無能見者。

菩薩以他布施寳冠所種的善根功德,對眾生作這樣的廻向:願一切眾生,都受到諸佛以法水來灌頂,因之可以成就一切智慧。又願一切眾生,都能具足無見頂相的肉髻,得到第一種的智慧,到達湼槃彼岸。又願一切眾生,都有如上妙之寳的智慧,用它來普攝化其他的眾生,令他們都能圓滿功德,到達最高峯頂。又願一切眾生,都能成就無上殊勝的智慧,這種智慧好像眾寳之王,到了極頂,眞正值得接受世間一切眾生的恭敬禮拜。又願一切眾生,用智慧作寳冠,而莊嚴他的頭,可以做諸法中的自在之王。又願一切眾生,智慧的明珠常繫在頭頂上,十方世間的凡聖,沒有一個人看不到的。就是說智慧之光,照耀十方,人人都可見到。

願一切眾生。皆悉堪受世間頂禮。成就慧頂。照明佛法。願一切眾生。首冠十力莊嚴之冠。智慧寳海清淨具足。願一切眾生。至大地頂。得一切智。究竟十力。破欲界頂諸魔眷屬。願諸眾生。得成第一無上頂王。獲一切智光明之頂。無能映奪。是為菩薩摩訶薩施寳冠時善根廻向。為令眾生得第一智最清淨處智慧摩尼妙寳冠故。

菩薩又願一切眾生,眾德圓滿,確實可以接受世間人的禮拜,又成就了出世的般若智慧,瞭解一切佛法。又願一切眾生,頭上戴的帽子,是用如佛的十種威力做的莊嚴具。他的智慧如大海般的浩瀚,且清淨澄澈。又願一切眾生,到大地的頂巔,得到一切的智慧,成就佛的十種威神之力,能破除欲界中深害的欲念,及那些天魔外道的邪見,和魔眷屬們的困擾。又願一切眾生,能成為第一的無上頂王,他所獲得的無上智慧之光,世上沒有任何光可以遮蔽它、超過它。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寳冠時所做的善根廻向。為的希望眾生得到第一的智慧,最清淨的果位,和摩尼妙寳的智慧之冠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見有眾生處在牢獄黑暗之處。杻械枷鎖。檢繫其身。起坐不安。眾苦競集。無有親識。無歸無救。裸露飢羸。酸劇難忍。菩薩見已。捨其所有一切財寳妻子眷屬。及以自身。於牢獄中救彼眾生。如大悲菩薩。妙眼王菩薩。既救度已。隨其所須。普皆給施。除其苦患。令得安隱。然後施以無上法寳。令捨放逸。安住善根。於佛教中。心無退轉。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看到有眾生處在黑暗的監牢裡,披枷戴鎖緊緊束縛著他的身體,站起坐下都不方便,也不舒服,所有的痛苦都集在一身,又沒個親戚和認識的朋友,也沒有個歸宿,和拯救他的人。身上也沒有遮體的衣服,赤身露體,又凍又餓,骨瘦如柴。這種心酸痛苦的日子,眞不容易忍受。菩薩見到這種可憐的眾生,立刻把他所有的財寳,甚至他的妻、兒、眷屬,連他自己的身體,一齊都施捨出來,到牢獄中把這類的眾生救濟出來。他這種擧動,就好像大悲觀世音菩薩一樣,救度眾生的精神。又像妙眼王菩薩一樣,能捨己為人。他把那些苦惱的眾生救出以後,隨著他們所需要的,悉能惠施,以解除他們切身的苦痛患難,令彼得到身心的安穩。然後再給他們開示佛法,教授經典,令他們捨棄放逸的毛病,知道安份守規矩的好處,瞭解為人應該悉行眾善,栽培自己的善根福德,深信佛法。在佛教裡,永遠不生退轉心。

佛子。菩薩摩訶薩。於牢獄中救眾生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究竟解脫貪愛纒縛。願一切眾生。斷生死流。升智慧岸。願一切眾生。除滅愚癡。生長智慧。解脫一切煩惱纒縛。願一切眾生。滅三界縛。得一切智。究竟出離。願一切眾生。永斷一切煩惱結縛。到無煩惱無障礙地智慧彼岸。願一切眾生。離諸動念思惟分別。入於平等不動智地。

金剛藏菩薩為了提高法會的聽眾注意,和加強後世眾生的重視,又大聲稱一聲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到監牢中見到那些受苦的眾生,過著不見天日不自由的痛苦生活,如同他自己身受一樣,於是他就思想如何去拯救他們。倘若不能解救他們脫出苦難,菩薩則是食而無味、寢不安枕。諸位善信:你們一定會懷疑,菩薩不是有神通嗎?怎會同凡夫一樣寢食難安呢?是的,你以為菩薩同凡夫兩樣嗎?根本是一樣的,不過菩薩的心是時時為眾生;凡夫的心是為自己。菩薩愛人如己,他有大慈心,能予人以樂;他有大悲心,能救拔人出苦海。因他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所以稱為菩薩。你我他如能有慈悲心,一樣也會被人稱為菩薩。

在表麵上看,菩薩的思想作為比凡夫愚癡,晝夜精勤修行,為眾生勞碌奔波,用盡苦心,修積的善根功德都廻向給眾生,把自己拋在九霄雲外,眞是可憐;但是這種愚癡是向上的,往佛道上邁進的。凡夫自以為聰明,則是往下流的,向六道裡鑽的。菩薩這種愚不可及的精神,是超出三界,是大智若愚的表現。你看社會上有許多聰明能幹,處處表現了不起的高明之士,眼睛長在頭頂上的人,多半是偽聰明的膚淺之士。那些擧止穩重、言不虛發的老實笨人,往往是有智慧的人,即所謂深藏不露、一鳴驚人者。所以我說大智若愚。菩薩是愚不可及,而智可及也。如果有人想學菩薩,首先要學吃虧,不佔人的便宜。吃虧是捨己為人,佔便宜就是自私。菩薩視眾生為同體,所以他要到牢獄中去救眾生。當他去營救眾生的時候,把他修布施所積聚的點點滴滴的善根功德,完全廻向給一切眾生,並且發下大願心。

如所謂願一切眾生,都能眞眞實實的,把貪愛的纒縛解脫掉,得到解無可解毫無殘餘的身心自在。貪和愛是兩條無形的鎖鍊,把世人緊緊的纒縛得沒有自由,祇有煩惱痛苦,但人人沉迷在苦惱中還不自覺,還視為第二生命。本來我們生來就有清淨的體性——性本善。但因為受到五欲隨著歲月滲入了眞性,清淨的本性就被染汚了,就生出了貪愛,就迷失了自性,就有無明煩惱,就被纒縛得不能解脫。貪愛就是枷鎖,受苦不自由就是處在牢獄中。現在菩薩發願要勸助我們解脫貪愛的纒縛,要我們脫離這枷鎖——放下一切所有貪財寳之心、物質享受、浮華虛榮,放下嬌妻愛子,和所有的權位,這樣就得到了眞正的解脫。如果有一點放不下,那就祇有永遠在牢獄中受纒縛。又願一切眾生能斬斷生死的流轉。甚麼叫生死流?就是貪愛心。因為貪愛而無厭離心,不免作下惡業,就永遠順著生死之流在六道中輪廻。要怎樣才能斷生死流呢?要修行辦道,證了初果阿羅漢,就入了聖人的法性流,逆凡夫的六塵流。能斷生死流,才能升智慧岸,才能破無明顯法性。又願一切眾生,能夠把愚癡的思想行為消滅除淨。除滅愚癡就是破無明,才能明白貪愛的厲害,因為貪愛就是生死流。除滅了愚癡,破了無明,然後就能生長智慧。

好像太陽出來就是白天,白天就等於聰明。太陽隱沒了,就是黑夜,黑夜就是無明。太陽光就如佛光普照,一經佛光洗禮,一切煩惱纒縛就解脫了。人們都喜歡聽讚歎的話,假使聽到人家罵你,馬上煩惱就生起來了,其實能把那罵當為讚歎,不也就沒事了,為什麼隻是讚罵之別,喜怒的情緒就全然不同!這就是被境界所轉。每個修道人,要養成控製情緒的定力,要有人轉境的工夫,不要被境來轉人。這兩句話是我常勉勵你們的,希望你們能善於運用,對修行是有很大幫助。這也就是消滅愚癡,生長智慧,解脫一切煩惱纒縛的辦法。又願一切眾生,能消滅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束縛,就是起惑、造業、受報。一念無明生起,隨著造出種種業來。滅了三界的縛,就可以超出三界,得到眞正的出世智慧,永離了三界的纒縛。又願一切眾生,永遠斷除一切的煩惱結縛。結縛就是煩惱的癥結,眞正根源,它包括有「貪、瞋、癡、慢、疑;身、邊、戒、見、邪」,把這些根源斷了,就永斷了煩惱的結縛了,然後就可以得到身心自在,到達一切無障礙的境界,升上智慧的彼岸。從愚癡到智慧的彼岸,說起來很簡單。但如果你不躬行實踐,老實修行,祇學一副口頭禪,或者像個石頭人,會說不行,那永遠到不了智慧的彼岸。所以希望每位修學道的人,大家都能攝心歸一,慢慢的一步一步向菩提道上走。

又願一切眾生,離開一切不必要的雜念,常能製心一處,思惟諸法,安於寂靜不動之中,就可感而遂通。沒有了妄念,也沒有了思惟,對一切境界也沒有分別,這樣就達到了修行如定的境界。所謂心無分別,意無思惟,入於平等的不動智慧之地。定能生慧,有定就能發出智慧。

願一切眾生。脫諸欲縛。永離世間一切貪欲。於三界中。無所染著。願一切眾生。得勝誌樂。常蒙諸佛為說法門。願一切眾生。得無著無縛解脫心。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願一切眾生。得菩薩神通。一切世界調伏眾生。令離世間。住於大乘。是為菩薩摩訶薩。救度牢獄苦眾生時善根廻向。為令眾生普入如來智慧地故。

又願一切的眾生,把一切貪欲的束縛都解脫掉。所謂的欲縛,就是包括妄想、貪愛,和淫欲的念頭。這些不正當的思想,就把人的身心纒縛得不能動,要解除這些欲縛,就應該永遠離開世間人所歡喜的那些貪欲,才能在三界中得到清淨。如果不染著三界的欲念,便可以超出三界,得到清淨的寂滅之樂。又願一切眾生,得到殊勝如誌願的快樂,而且還能常蒙十方諸佛的護念,為說一切修行的法門,令眾生依教修行。又願一切眾生,得到沒有執著,也不受束縛的解脫心,自在安穩,遂心所欲,心意豁達徧法界,清淨無染如虛空。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如同菩薩一樣的神通,到十方世界去教化眾生,調伏那些剛強的眾生,令他們都發菩提心,離開世間上一切憂悲苦惱,安住於大乘平等佛法中。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他救拔在貪愛欲縛的牢獄中受苦的眾生時,所作的的善根廻向。其目的是為了令一切眾生,能普徧到達佛的智慧之地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見有獄囚。五處被縛。受諸苦毒。防衛驅逼。將之死地。欲斷其命。捨閻浮提一切樂具。親戚朋友。悉將永訣。置高碪上。以刀屠割。或用木槍。豎貫其體。衣纒油沃。以火焚燒。如是等苦。種種逼迫。菩薩見已。自捨其身而代受之。如阿逸多菩薩。殊勝行王菩薩。及餘無量諸大菩薩。為眾生故。自捨身命。受諸苦毒。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看到被關在牢獄中的眾生,五處受刑——頭上用夾棍夾著,兩手用手銬鎖著,兩腳帶上鐐鍊。在這五個地方都加上刑具,不能動作,痛苦萬分,再加那些防守囚犯的獄卒,常向他們勒索財物,如不遂願,更是額外施以種種毒惡的迫害,將要置他們於死地,幾乎要斷了他們的生命。可憐這些受苦的獄囚,捨掉他在閻浮提中一切的資生物產,和他們平日愛好的娛樂工具。眷屬、親戚、朋友亦都要永遠訣別了。把他們放在一個很高的菜砧板上,用刀把他們的肉一塊一塊的割下。或者用木槍,從頭頂上刺入,貫穿他的身體。或者在他的衣服上,澆滿油然後點火焚燒。像這樣種種慘不忍睹的惡毒刑法,施在這些囚犯的身上,菩薩見了,怎不令他痛心?所以他寗願捨出自己的身體,而代那些受殘酷刑法的囚犯所受的痛苦。好像阿逸多(無能勝)菩薩一樣,又好像殊勝行菩薩一樣,他們行菩薩道救度眾生時,就常捨生命救拔眾生的。不隻他兩位菩薩是這樣,還有無量無邊數的大菩薩,為救眾生的緣故,也常常捨出自己的身命,願代眾生受一切苦毒。

菩薩爾時語主者言。我願捨身。以代彼命。如此等苦。可以與我。如治彼人。隨意皆作。設過彼苦。阿僧祇倍。我亦當受。令其解脫。我若見彼將被殺害。不捨身命救贖其苦。則不名為住菩薩心。何以故。我為救護一切眾生。發一切智菩提心故。

菩薩這時對管理監獄的人說:我願意布施我的身體,來代替這個受苦刑的眾生之生命。你將他所受的苦,完全給我,就如你懲罰他一樣,隨你願意怎樣懲罰我都可以。即使你給我受的苦,超過他所受的無量無邊倍,我也當然樂於接受,祇要你能令這個受苦的人得到解脫,恢復自由。菩薩說:假若我看到那些受苦刑的眾生,將要被殺害時,而我不捨出身命去救他,或用金錢去把他的身命買囘來,那我就不堪被稱為一個發菩薩心,行菩薩道,住在菩薩果位上的人了。甚麼緣故呢?我為了救護一切眾生的生命,就如救護我自己的生命一樣。我看到眾生受苦,就如我自己受苦。所以我發願救護一切眾生,我發一切智慧菩提覺道的心,就是為救眾生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自捨身命。救眾生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無斷盡究竟身命。永離一切災橫逼惱。願一切眾生。依諸佛住。受一切智。具足十力菩提記別。願一切眾生。普救含識。令無怖畏。永出惡道。願一切眾生。得一切命。入於不死智慧境界。願一切眾生。永離怨敵。無諸厄難。常為諸佛善友所攝。願一切眾生。捨離一切刀劍兵仗。諸惡苦具。修行種種清淨善業。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當他自願捨卻身命去救眾生的時候,還以他修布施所累積的善根,對眾生作這樣的廻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都能得到永遠不斷滅的眞實身命——法身,也永遠離開三災八難,和其他的苦惱迫害。又願一切眾生,能夠依照諸佛所說的法,老實修行,親近諸佛,依止諸佛而住,得到一切佛智,具足十種威神之力。還受到成佛的記別——每一位佛在成佛的前一生,都會受到十方諸佛授記,就是預告他來世當得作佛,分別示知佛號某某、國土何名、住世的大劫時間久暫等事。又願一切眾生能夠普徧救護一切有生命者,令他們都不受到恐怖畏懼的侵害,而且永遠離開三惡道。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很長的壽命,到達不死的程度,沒有無明,祇有智慧的境界。又願一切眾生,永遠離開那些對他有怨恨心,有敵意的不善之人,也不遇到困厄和災難,常常受到諸佛和善友所攝持。又願一切眾生,都沒有殘殺戰爭的心,所謂「鎗刀入庫、馬放南山」,過太平盛世的好日子。人與人、人與動物,互相和愛,沒有了刀劍兵仗這些凶器,也沒有棍棒枷鎖這些痛苦的工具。所有的含識眾生,都知道修種種清淨的善業,遠離一切不清淨的惡業。

願一切眾生。離諸怖畏。菩提樹下。摧伏魔軍。願一切眾生。離大眾怖。於無上法。心淨無畏。能為最上大師子吼。願一切眾生。得無障礙師子智慧。於諸世間。修行正業。願一切眾生。到無畏處。常念救護諸苦眾生。是為菩薩摩訶薩。自捨身命救彼臨刑諸獄囚時善根廻向。為令眾生離生死苦。得於如來上妙樂故。

又願一切眾生,遠離一切恐怖畏懼的遭遇,坐到菩提樹下成佛,摧伏天魔外道的魔軍。又願一切眾生,沒有大眾威德畏,在廣大的法會中,能夠對眾生演說無上大法,心無怯弱,因為他的心意裡是清淨無染的,所以能作大師子吼,教化眾生。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不受任何障礙的師子智慧,在十方世間都是修行正確的道業。又願一切眾生,都能到沒有畏懼的極樂淨土,常常憶念還在苦海中浮沉的眾生,應該發願復還生死,普救眾生,同登極樂國土。這就是修廻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自捨身命救那些即將臨刑壽終的獄囚時,將他所修積的善根功德,所作的廻向。為的是希望令一切眾生,永遠脫離生死的苦縛,得到如諸佛的最高無上的寂滅之樂的緣故,所以菩薩才發這種的大願。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唐於闐國沙門實叉難陀譯

美國萬佛城宣化禪師講述

卷第二十七 十廻向品第二十五之五

佛子。菩薩摩訶薩布施乞者連膚頂髻。如寳髻王菩薩。勝妙身菩薩。及餘無量諸菩薩等。菩薩是時見乞者來。心生歡喜。而語之言。汝今若須連膚頂髻。可就我取。我此頂髻。閻浮提中。最為第一。作是語時。心無動亂。不念餘業。捨離世間。誌求寂靜。究竟清淨。精勤質直。向一切智。便執利刀。割其頭上連膚頂髻。右膝著地。合十指掌。一心施與。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在前麵的經文中,布施給一切眾生的是外財,現在他布施給一切眾生的是內財——身心性命、頭目骨髓。如今所布施的是他連著頭皮的頂髻。我們在佛殿上看到佛的頭上有一團黑色、高聳起來像個小肉山者,就是肉髻頂相,是諸佛三十二相之一。菩薩也有這種肉髻頂相,是修行的功德所成就;菩薩如遇有人向他乞求肉髻,他也不會吝惜。好像從前有位寳髻王菩薩、勝妙身菩薩以及無量數的菩薩,他們都能把自己的肉髻布施給乞求的人。

修布施的大菩薩,當他要布施連皮膚的頂髻時,見到有人來乞求肉髻,這時他生起大歡喜心,而對來乞的人說:你現在如果需要連著頭皮的頂髻,可以在我的頭上來取。我這個頂髻,在南閻浮提中是最美好,堪稱第一。他口中這樣說時,心中一點也不慌亂,毫不為了要捨去這個頂髻而痛惜。他甚麼想不想,把一切都放下了,世間上的一切,他都捨離了。一心立誌求寂靜禪定之樂,希望得到眞正的清淨。精進勤奮修學佛道,三業清淨,遠離二障——煩惱障、所知障,品質端正,直心不阿,唯求趨向一切智慧。於是便手執鋒利的刀子,把自己頭上的頂髻,連同頭皮一齊割下,捧到乞者的麵前,右膝跪在地下,雙手合掌,恭恭敬敬的連膚頂髻,惠施給這位來乞求的人。

正念三世一切諸佛菩薩所行。發大歡喜增上誌樂。於諸法中。意善開解。不取於苦。了知苦受。無相無生。諸受互起。無有常住。是故我應同去來今一切菩薩。修行大捨。發深信樂。求一切智。無有退轉,不由他教。善知識力。菩薩摩訶薩作是施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無見頂。成就菩薩如塔之髻。願一切眾生得紺青髮。金剛髮。細輭髮。能滅眾生一切煩惱。願一切眾生得潤澤髮。??@????不侵鬢額髮。

菩薩在這時一心不二,正念三世諸佛和菩薩所修的行門,生大歡喜心,同時增長了自己的誌願能成就之樂。對於諸佛所說的法理,過去有不明白的,現在忽然在心意中都明白了。雖然割下了頂上的肉髻作為布施,但並不以為受了苦。因為菩薩懂得「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苦本來是沒有自體的,也沒個「相」和「生」,它根本就是空的。就是其他的色受想行識五蘊,它們雖常常互相生起,並不是時時都存有作用的。因此我——菩薩——應該隨同往古來今所有三世的諸位菩薩們,一同修行大布施的法門,擧行大布施的無遮大會,發大喜大捨的無量心,深信唯有奉行諸佛的教理,才是眞正的法樂。一心上求佛智,不怕受任何苦難,也不退失我的願心。我這種決心,不是受了善知識的督導,或者是藉善知識的力量勉強才做的,麵是我自己發心,樂意行這種大布施。

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頂髻的時候,以他修積的功德善根,對眾生作這樣的廻向:我願一切眾生得無見頂——不能見到他的頭頂,形容高不可仰,唯有佛才有這種無見頂相的莊嚴。希望眾生修行的功德,能夠成就像菩薩那樣如寳塔的髻。又願一切眾生得生天青色的頭髮,或者生像金剛樣希有的頭髮,或者是生細而柔軟的頭髮,能把眾生八萬四千種的煩惱都滅盡。又願一切眾生的頭髮油光水滑,光可鑑人,既細密而又精緻,也不侵入到兩鬢,不會與鬍子連在一起,看起來有條不紊,很有次第,非常順眼。

願一切眾生得柔軟髮。盡於鬢額而生髮。願一切眾生得如卍字髮。螺文右旋髮。願一切眾生得佛相髮。永離一切煩惱結習。願一切眾生得光明髮。其光普照十方世界。願一切眾生得無亂髮。如如來髮。淨妙無雜。願一切眾生得成應供頂塔之髮。令其見者。如見佛髮。願一切眾生皆得如來無染著髮。永離一切暗翳塵垢。是為菩薩摩訶薩施連膚髻時善根廻向。為令眾生其心寂靜。皆得圓滿諸陀羅尼。究竟如來一切種智。十種力故。

菩薩又願所有的眾生,頭髮柔軟得像絲一樣,恰好生長在鄰近耳尖及眉梢之處,麵額之上,不高不低,整齊均勻又很適稱,顯得天庭飽滿,兩鬢光潔。菩薩為什麼希望眾生的頭髮柔軟而不侵呢?因為頭髮的軟硬,可以顯出一個人的個性是和善還是固執。個性固執的人不大容易與人合作,因為有強硬的脾氣。頭髮柔軟的人,性情和善些。我們修學道的人,最好少耍個性使脾氣,自己要時常注意,儘量控製自己的脾氣,減輕煩惱和瞋恨。又願一切眾生的頭髮像卍字,髮紋自然向右邊旋轉。諸佛的頭髮,就是像螺紋樣向右旋的。諸位!如果我們長了一頭好頭髮,那就是我們已蒙受了菩薩給我們廻向的利益。出家人一定不在乎頭髮的好壞,以為我們都已剃除了頭髮,好壞無關緊要;其實不然,我們雖不需要長髮,但兩分長的頭髮還是有。能有紺青潤澤,柔軟密緻的短髮,也是頭部的莊嚴。佛是大沙門,他不也有一頭的右旋螺紋髮嗎?當他在雪山入定時,不是還有鳥在他的頭髮中築巢孵小鳥嗎?菩薩發願是等念冤親,所有的人都包括在內。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像佛一樣的頭髮,永遠離開八萬四千種的煩惱結習——結習就是一般人的小毛病。人無大病,就有小病;沒有小病,就有毛病,這就是結習。譬如人們在個人生活中,各有各的偏好,有的嗜好某種飲食和滋潤,有的嗜好穿著、娛樂等。總之,貪瞋癡慢疑都是眾生的結習,能夠永離這些壞習性,就永離了一切煩惱結習。又願一切眾生得到非常光明的髮,這種光不僅可以鑑人,甚至可以普照十方世界。又願一切眾生有一頭不紊亂的頭髮,所謂萬縷青絲,纖毫不亂,根根順理成章,絕對不會有亂七八糟糾纒不清的現象;都是清淨妙好,其色純一無雜,好像佛的頭髮一樣。又願一切眾生能夠成就應人天供養的頂塔之髮,令任何看見就如見到佛的頭髮一樣。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如佛一樣的清淨而沒有少許染汚的頭髮,永遠離開一切像眼翳一樣的黑暗塵垢。以上這些願言,就是修布施的大菩薩,他施連膚頂髻時,所作的善根廻向。為了使一切眾生的心,常在寂然清淨定中,不生其他妄念,都能得到道無不圓、德無不滿的種種陀羅尼。總持的咒力,和眞實的佛的一切種智,以及佛的十種大威神之力。

諸位善信!菩薩發願,一次又一次,願願無窮,願願無盡,為救眾生,願願周詳,永無止境。所以稱為願海,其深不知底,其廣無有邊,他看到眾生從不淨中生,從不淨中死,永在不淨中流轉,因之他發願把眾生由不淨中救拔出來,使令眾生都能得身心清淨。菩薩憐湣我們愚癡,沒有智慧,儘做些顚倒事。他又發願教化眾生,令我們開智慧,睜開心眼,在佛光普照之下,享受無上法喜。菩薩又見我們矇瞶無知,苦樂不分,故開示我們要認識境界,對於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都能處之泰然。遇逆境時,要忍耐打破苦的關頭;處順境時,也不留戀,明白一切無常。麵臨任何境界,都有如如不動、了了常明的定力。有轉變境界的毅力和決心,才能免除煩惱痛苦。尤其是修行人,更應該深切注意。菩薩又怕我們的生相不夠莊嚴,上自眉頭下至腳板,沒有一小處菩薩不為我們想到,一一為我們廻向,願願為我們希求,總希望每個眾生的一切一切都圓滿具足成就。諸位:你們想想天下還有誰的心能超過菩薩的慈悲心!他廻向時,不論善惡美醜、貧富貴賤、怨親的男女老幼,一律包括在內,普願同蒙受他廻向的利益。他的心是多麼的平等!大家趕快發大悲心,由大悲心才能生菩提心,才能報答菩薩的深恩!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眼布施諸來乞者。如歡喜行菩薩。月光王菩薩。及餘無量諸菩薩等。所行惠施。菩薩摩訶薩布施眼時。起清淨施眼心。起清淨智眼心。起依止法光明心。起現觀無上佛道心。發廻向廣大智慧心。發與三世菩薩平等捨施心。發於無礙眼起不壞淨信心。於其乞者。起歡喜攝受心。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現在他又將自己的眼睛,布施給乞求眼睛的人。就像從前的歡喜行菩薩,月光王菩薩,以及很多很多無數的菩薩,都曾經布施過他們的眼睛一樣。這位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布施眼睛時,他的心非常清淨,沒有一點雜染的念頭,眞心誠意把眼睛布施給來乞者。有的人眼睛放光,可看到很遙遠的東西,這就是他在往昔曾布施過眼睛的緣故。有的人雖然有眼睛,卻看不到東西,那就是他過去世沒有行過布施眼睛的功德。這樣說,我想會引起諸位的疑問,以為沒有把眼睛布施出去的人,當然應該有好眼睛,而把眼睛布施給人的才沒有眼睛。這種說法是世俗的淺見,在因果律上則恰好相反。布施是捨出,你越捨得給人,你就越有,捨得越多果報福德越大。地藏經上說:「捨一得萬報」。社會上有很多有錢人,他就捨不得濟貧,寧願在物資上浪費,圖個人五欲享受。你們看那些貧苦孤露的人,衣不遮身,食不果腹,他們就是那種為富不仁者的寫照。所以我們不要怕布施於人,自己就沒有了。菩薩布施眼睛時,他生起清淨智慧心,希望他布施的眼睛,成為乞者的清淨智眼;他又想到他布施這眼睛,他要常常依照佛法修行一切法,故又生起能夠觀照無上佛道的心;又想到他以布施眼睛的功德,廻向法界眾生,希望他們都能發廣大的智慧心;又發與三世菩薩同樣的平等而布施,又發眼睛不受一切障礙的心,慈眼等觀一切眾生,都如至親眷屬。信心清淨堅固,對於佛法眞理通達無礙,沒有絲毫疑惑,不會受到異論的破壞。對於來乞求他眼睛的人,生大歡喜心,好像商主遇到一位識寳的顧客一樣,並且要攝受有法緣的眾生,教化他們,發這種圓滿的菩提心。

為究竟一切神通故。為生佛眼故。為增廣大菩提心故。為修習大慈悲故。為製伏六根故。於如是法而生其心。

菩薩為什麼要作布施眼睛的功德呢?為的希望能得到眞正的一切神通的緣故,而行此難捨能捨的特別布施功德。其實神通力量祇要認眞修清淨行,工夫修到圓滿的程度,自然會感而遂通的。又為的想成佛道,能開佛眼。佛眼的光度,猶如一千個太陽的光明,它能照徧法界。古人有一首偈頌:「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唯觀俗,慧眼了眞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

「天眼通非礙」:有天眼通的人,他可以上觀諸天人的一切活動,五光十色,歷歷在目;下觀一切眾生的種種活動,細微末節都一目了然;地內十尺中所埋的一切寳藏,也都看得清楚明白;但不能起貪心隨意取為己有,一起貪心天眼就永不復明。「肉眼礙非通」:凡夫的肉眼,祇能看到現前東西,隔一層紙就看不見,更談不到能看到有礙物之外的事物。可是這肉眼,是一隻眼睛,能看有形有障礙之物,可以看人、看鬼、看神、看佛。「法眼唯觀俗」:法眼能看到一切諸法的實相,但不是屬於俗諦:不過法眼也可以看到凡夫看不見的東西,好像我們誦經,必須目視經卷,一字一句一行的一篇篇念下去。假設能修得法眼清淨了,盡虛空徧法界都是經典,任你隨心所喜,愛何種經典都可以,而且看的速度超過凡夫百倍有餘,對於經典的意義,也都照了明白。「慧眼了眞空」:慧眼能了解眞空的道理,所謂眞空不空,妙有非有的眞諦。「佛眼如千日」:佛眼有如千個太陽那樣光明,照了十方法界,一切的一切都能瞭如指掌。

凡夫在外表看來祇有兩個肉眼,其實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有五種眼睛,但因為不修行,貪著五欲,過著身心都不清淨的生活,連肉眼都越搞越壞,更談不到想開其他五種眼了。就是已開天眼肉眼法眼慧眼的聖人,他也不是常常使用的,而且善觀機緣,必須用時才用,更不可以對人炫耀,生憍慢心自滿心,這樣就會失去了作用。不過眞正證果的聖人,他也絕不會犯這種幼稚的毛病。修行的功德和功夫達到四果阿羅漢時,他們便成就三明和五通,不會退失了。三明包括天眼明。

菩薩為了增長和廣大他的菩提心,所以要行布施眼睛的功德。有許多人為什麼修行時會中途退心呢?就是因為他的道心不堅強,菩提心不能增長,不能廣大,稍受逆境就退心了;尤其出家人常常為五欲境界的誘惑,衝不過欲魔的關,就作了牠的俘虜。希望修學佛道的四眾弟子,大家隨時要增廣自己的菩提心。

菩薩又為修習大慈大悲心,所以行布施眼睛的功德。各位善信!如果每個人都有慈悲心,還能看到眾生有不對的事情嗎?還能覺得別人不順眼?歡喜誰、厭惡誰、誰善誰惡,生這些分別心嗎?世間上的事,各人的立場不同、思想不同,因之各個意見紛紜,形成是非的對立爭執,甚而敵視、排斥、誹謗,進而演出流血的殘殺,這些都是由於沒有慈悲心,沒有容人的雅量,我見太深、瞋心太重的緣故。假設人人都有像盡虛空徧法界的海量,那還會有我是你非的過錯爭論?我常常對你們講:廁所是最不乾淨的地方,世界上能否不要廁所呢?我想大家都知道是不可能的。不認貧富貴賤的人,都希望吃珍饈美味的乾淨食物,但吃進胃裡經過消化的新陳代謝,排出來的就是不願看,很臭的髒東西。這時,你若不用廁所來作轉運,還用甚麼方法可以解決呢?毒蛇猛獸是害人的,但上天有好生之德,你能把牠們除盡嗎?所以我們不要少見多怪,不要儘看人家的不是,不要把別人的一擧一動都往壞處想,要養成容人的雅量;尤其是修道出家人,更應該有慈悲心,容人量,好人惡人一律看待,用慈悲心去感化壞人,壞人才是我們教化的物件,修積善根功德,就在壞人的身上最見功效。尤其不能見人有過失就捨棄人家,別人不如我的心意就排斥人家,這樣是滋長瞋恨心,自減菩提苗芽。

我有幾句很淺陋的話,也可說是我處事為人的座右銘,說給你們聽聽。你們如覺得對,不妨也照著行。你們如認為不合意,那你也可以立出更好的標準。

「事事都好去」:甚麼事都可以沒有。「煩惱能斷了」:祇有煩惱最難斷盡。「眞能不生氣」:如果你眞的能不生別人的氣。「就得無價寳」:不生氣就是無價寳。不管甚麼境界,善惡好壞,甚至遭人打罵,都不生氣,逆來順受修忍辱的功夫,這不等於得了無價寳,就成了富可敵國的大富翁。「再要不怨人」:再進一步不怨天尤人。「萬事都能好」:這時你心境寬廣泰然,事事都覺得順心如意。「煩惱永不生」:事事都如意,怎會有煩惱生起呢?「瞋恨消除了」:因為心量寬宏,能容人、讓人,瞋恨心根本無處生起,那不就自然消除無餘了。「冤業從那找」:你既不瞋恨別人,又不妒忌人家,到處一團和氣,走到那兒都是春風和煦,人人愛親近你,那還會有冤家對頭?「常瞅人不對」:你老覺得看這人也不對勁,看那個人也不順眼,專門鑽牛角尖,雞蛋裡挑骨頭,滿心怨氣,這不是、那不對的。「那是苦沒了」:左也不對右也不好,時時煩惱,動輒發脾氣,這不是自找苦頭吃,誰人能代替!

大慈大悲的菩薩,他對眾生從不苛求。眾生好,他發歡喜心;眾生有過錯,他發悲湣心,以眾生之過為己過,所以說諸佛菩薩不見眾生過。菩薩又為了降伏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讓六根被五欲所染汚,堅固深心不為六根六塵所動搖,不被六塵所迷惑。令六根離凡夫的六塵流,入聖人的法性流。行布施眼睛的功德就是為了製伏六根的緣故。根據前麵所說的種種法,而生學法修道的心。

佛子。菩薩摩訶薩布施眼時。於其乞者。心生愛樂。為設施會。增長法力。捨離世間愛見放逸。除斷欲縛。修習菩提。隨彼所求。心安不動。不違其意。皆令滿足。而常隨順無二捨行。以此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最勝眼。示導一切。願一切眾生得無礙眼。開廣智藏。願一切眾生得淨肉眼。光明鑒徹。無能蔽者。願一切眾生得淨天眼。悉見眾生生死業果。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布施眼時,對來乞求眼睛的人,心中生起無限的愛樂,並且為此開設一個大布施的法會,為眾生增長他們深信佛法的自信力。令眾生瞭解捨離世間染汚的貪愛,和世間上的一切邪知邪見,以及那些不正當的放蕩行為,把這些貪欲的纒縛都能斷絕除淨,來修學菩提覺道的善根。菩薩在大施會中,任憑所有來乞求的人,提出他們的需求,他的心中沒有吝惜,也不計較考慮,總是心平氣和安然不動,歡歡喜喜的,不違他們的心願,令個個人都心滿意足。菩薩布施不是偶而為之,他是經常隨順眾生,以行持施捨為他修行的不二法門。菩薩以行布施所積聚的善根,對眾生作這樣的廻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包括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有想、無想、有色、無色、非有想、非無想、非有色、非無色等等眾生,希望他們都得到最光明敏銳的殊勝眼,能夠很清楚正確的指示一切眾生、引導一切眾生,都走向光明的正道。又願一切眾生得著不受任何障礙的眼,能夠開啟廣大的智慧寳藏。又願一切眾生得著清淨的肉眼,雖說是肉眼,但能非常清楚的看到一切,不論遠近粗細,都能明察秋毫,眼睛的光明,不會受其他外物所障蔽。又願一切眾生得到清淨的天眼,能夠上觀諸天,下察世界上一切眾生生死流轉的前因後果,以及一切眾生在無量劫中作業受報的事蹟,都看得清清楚楚。

願一切眾生得淨法眼。能隨順入如來境界。願一切眾生得智慧眼。捨離一切分別取著。願一切眾生具足佛眼。悉能覺悟一切諸法。願一切眾生成就普眼。盡諸境界無所障礙。願一切眾生成就清淨離癡翳眼。了眾生界。空無所有。願一切眾生具足清淨無障礙眼。皆得究竟如來十力。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眼時善根廻向。為令眾生得一切智清淨眼故。

菩薩又願一切眾生,得著清淨的法眼,能照了一切諸法的實相,通達諸法實相的眞理,能夠隨順眞理修行入於佛的境界。又願一切眾生,得著大智慧的眼,對於世間上一切事理,一落眼中就知道得清清楚楚,不起分別思想,也不偏取執著生妄想。世人所以執著偏取,就因為他沒有慧眼,隻有愚癡我執。又願一切眾生能具足佛眼,都能覺悟諸法的體性是如幻如化的。又願一切眾生能夠成就普眼,在盡虛空徧法界的境界中,沒有一點障礙。又願一切眾生成就清淨的眼,遠離愚癡,就如割除了眼中的病翳,從此光明無礙。得到有大智慧的明眼,了達眾生界本來是空無所有的。因為眾生執著,而有眾生界,現在破除了這點執著,就如離了癡翳。又願一切眾生修清淨行,就可以得到具足沒有障礙的眼,都能得到眞實的如來十種不可思議的力量。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修布施眼時所作的善根廻向。其目的是為了使眾生,都能得到一切智慧清淨眼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能以耳鼻施諸乞者。如勝行王菩薩。無怨勝菩薩。及餘無量諸菩薩等。布施之時。親付乞者。專心修習諸菩薩行。具佛種性。生如來家。念諸菩薩所修施行。常勤發起諸佛菩提。清淨諸根功德智慧。觀察三有。無一堅固。願常得見諸佛菩薩。隨順憶念一切佛法。知身虛妄。空無所有。無所貪惜。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能以自己的耳鼻布施給來乞求的人。這是人所難行的事,菩薩能行。以他的悲心和和願力,捨己為眾生的大我精神,所以在他的寂靜心中是如如不動,不生痛惜的。無始以來修菩薩行,行菩薩道的菩提行者,是非常自然的生如是心,作如是布施;否則,那堪稱為大菩薩!如有殊勝修行功德的勝行王菩薩,對任何人都不生一點怨恨心的無怨勝菩薩,以及無量無數的大菩薩們,他們都曾經不惜自己的身體,施給那些可憐的需求者。布施的時候,總是心安理得和顏悅色,親手把布施的東西交給乞求的人。菩薩這種的作為,並不是希圖名聞利養,他祇是在專心修習一切菩薩所應修的行門。能具足佛的種性,而生在佛的家裡,達到成佛的果位。憶念諸先進的菩薩們所修的布施行門。常勤精進,發如諸佛所發的大慈悲心,因慈悲心而生大菩提心。恒守淨戒,清淨三業,令諸根——六根清淨,積清淨功德,生大智慧。觀察三有——欲界、色界、無色界沒有一樣是眞實的,沒有永遠存在不朽壞的物事。修學佛道的人,對三界的看法,就應常知警惕,存「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的出世思想。希望能常見到諸佛和菩薩,就必須常常隨順著諸佛所說的法,了諸法空相,見法如見佛。修學佛道的人,絕對不能執著這個肉身,應該知道身體本來是四大假和合而成,虛妄無主的。一旦大限到來,四大各歸所去,一切都幻滅空無所有了,又有甚麼值得貪戀愛惜的?

菩薩如是施耳鼻時。心常寂靜。調伏諸根。勉濟眾生。險惡諸難。生長一切智慧功德。入大施海。了達法義。具修諸道。依智慧行。得法自在。以不堅身。易堅固身。

菩薩布施耳鼻的時候,他的心情非常平和而安然,他的六根也非常調順,沒有一點不自在的地方,菩薩見到眾生遇有危險和困難,他總是不辭冒險犯難,奮勉去營救,因為他以救濟眾生的苦難,為他的勝樂。因之,生長一切智慧,善巧方便教化眾生,積聚無量善根功德。行如此難行能行的大布施,如入於大布施的海中,明瞭通達一切諸法的實相道理。所有種種的法門義理,他統統都修習圓滿具足。依著修證的般若法門,行菩薩道救拔教化沉迷的眾生,無不自在功用。他雖把自己的眼耳鼻布施給別人,但他得到天眼天耳天鼻,這便是以不堅固的肉身,修成了一副堅固的金剛不壞之身。

佛子。菩薩摩訶薩。布施耳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無礙耳。普聞一切說法之音。願一切眾生得無障耳。悉能解了一切音聲。願一切眾生得如來耳。一切聰達無所壅滯。願一切眾生得清淨耳。不因耳處生分別心。願一切眾生得無聾聵耳。令蒙昧識畢竟不生。願一切眾生得徧法界耳。悉知一切諸佛法音。願一切眾生得無礙耳。開悟一切無障礙法。願一切眾生得無壞耳。善知諸論無能壞者。願一切眾生得普聞耳。廣大清淨為諸耳王。願一切眾生具足天耳。及以佛耳。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耳時善根廻向。為令眾生皆悉獲得清淨耳故。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布施耳時,以他修積的種種善根,作這樣的廻向:我願一切的眾生,都得到沒有障礙的耳,普徧能聽到十方諸佛所說法的音聲。又願一切眾生,得沒有故障的耳,對於空間一切音聲,都能分辨瞭解。又願一切眾生,得如來樣的耳,任何事理一聽就明白,耳根特別聰敏,沒有壅塞滯凝的現象。又願一切眾生得到非常清淨的耳,不因為受聲塵而生染汚心和分別心,致使寧靜的心受到影響。菩薩的心常是清淨寂靜的,他絕不會受到邪誨音塵的誘惑,所以他布施耳給眾生,也希望眾生都得清淨耳生清淨心。又願一切眾生得無聾聵耳,不會生來就耳根不靈——聵,也不會受後天的災害而失去聽覺——聾。蒙昧識——心意糊塗,見事不明,等於有耳不聞,有眼不見。希望眾生永遠都不生這種蒙昧不明的心識。又願一切眾生,得到能聽見徧法界中,諸佛說法的法音,耳根特別聰明,法音一入耳根,就都能瞭解。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不受障礙的耳根,聽到諸佛所說的法,立刻就能開悟,了達無礙。又願一切眾生,得無壞的耳,善能聽聞種種議論,即使聽到外道異論,也不會損壞他耳根的清淨。

佛在法華經上曾說:「……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內外所有諸聲,雖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淨常耳,皆悉聞知。如是分別種種音聲,而不壞耳根。」又願一切眾生,得著普聞三千大千世界中,廣大清淨之音,為一切眾生中最敏銳的耳中之王。又願一切眾生善根具足,得著天耳,無論多遠,上至有頂,下至無間,一切音聲都能無所不聞。得到如佛之耳,佛的耳根更是圓融無礙,盡虛空徧法界無一種音聲他不能聞到的。以上這些願言,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在布施耳時所作的善根廻向。為的使令一切眾生,都得到清淨耳,能普徧聽到諸佛無上的法音。

佛子。菩薩摩訶薩布施鼻時。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隆直鼻。得隨好鼻。得善相鼻。得可愛樂鼻。得淨妙鼻。得隨順鼻。得高顯鼻。得伏怨鼻。得善見鼻。得如來鼻。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布施了眼耳之後,接著又布施鼻。在他布施鼻時,他就作這樣的廻向:他說願一切眾生都得到隆直鼻,鼻樑較高出麵部,而且垂直。得隨好鼻:鼻與其他器官,配合得很相稱,不大不小、不高不塌,恰到好處。得善相鼻:因鼻子生得很好,使整個麵相都顯出善良,令人看見格外順眼,生歡喜心。得可愛樂鼻:鼻子生得端正均勻,令人見了既歡喜又尊敬,這種愛樂是清淨的,很恭敬的心理。得清妙鼻:鼻的外型色澤潤潔,鼻型也很妙好,鼻根的嗅覺神經也特別靈敏。得隨順鼻:這種鼻子無形中有一種吸引力,修道人生得隨順鼻,對弘法利生有很多大的幫助。一切眾生見到這位法師,他就會很願意跟他修學佛法,而且很聽教化。得高顯鼻:這種鼻型就是俗語說的懸膽鼻,可與隆直鼻、善相鼻、善見鼻的優點總合,成為如佛的鼻。鼻在人的麵容上居最重要的部位,為五官之主。人在母胎中,也是鼻先受形。鼻的生相可以象徵一個人的性格——忠、奸、誠、詐,也可顯示出貧富貴賤的命運。出家人雖不重視相命,但相好莊嚴、品德學識優良,還是很重要的。相好是宿世修積的福報,是外在、無常的,所以應該要在品德上用功。品德是內在的,日日增長,越久越堅固的。

我們要相好莊嚴有形的肉身,品德莊嚴無形的法身。出家人隨時注意培植法身,千萬不要錯用了宿世修來的相好,也辜負了菩薩給我們廻向的利益。得伏怨鼻:這種鼻它無形中有一股威嚴的氣質,不怒而威,令人一見自然生敬畏之心。滿腔怨仇之氣,見麵就無形消失了。一個很有德行的人,不在地位與年齡,他語默動靜,自然流露出令人敬畏的品格,這種畏,不是懼怕,懼怕就令人遠離他:而他之令人畏者,是尊敬之心,不是恐懼之心。出家人就要有修養,培養不怒而威的氣質。得善見鼻:因為鼻子生得端正,五官相稱,顯得滿麵慈詳,令人見了生歡喜心,也生善念正見。得如來鼻:佛的五官樣樣圓滿,其鼻的優點,世上沒有可譬喩的。菩薩希望眾生也能生那樣好的鼻。總之,菩薩悲心切切,盼望每個眾生一切都圓滿,甚至超過他自己,這時他才放心證佛果入湼槃,否則他將永隨眾生受苦!

願一切眾生得離恚怒麵。得一切法麵。得無障礙麵。得善見麵。得隨順麵。得清淨麵。得離過失麵。得如來圓滿麵。得徧一切處麵。得無量美好麵。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鼻時善根廻向。

菩薩布施了眼耳鼻之後,又將修積的善根為眾生作廻向。現在他又顧慮到妙好的五官,如果沒有一副好麵孔,那豈不是美中不足的大缺憾嗎?所以菩薩再發願,願一切眾生得離恚怒麵:恚怒是心中氣憤,表現在臉上,令人見了駭怕。菩薩願眾生不要有這種兇惡冷酷的麵孔,而得一副慈詳的麵孔。一切法麵:就像菩薩的麵孔,看到這種麵孔,很自然的就明白一切法,崇敬一切法了。無障礙麵:令人一見就生順利心、歡喜心。善見麵:善良正直的麵。隨順麵:心性謙和的人,他的麵部表情就很隨和,不固執、不逞強,處處令人滿意,所以別人也就願意受他的教化。清淨麵:清淨麵有兩種特徵:一是外表清淨,皮膚色澤光潔,沒有青春痘和其他疤痕,麵如滿月,常現出春風和煦微笑麵容;另一方麵,凡是有這種和藹麵相的人,一定是位有清淨心,品德高潔的君子。如果是位出家修道人,用不著任何人為他吹噓,一望就知道是位得道高僧,禪定的工夫已到爐火純青,三業方麵絕對遠離了雜染,因為相隨心轉。大奸大惡的人也不易在神色上詐偽或掩蔽,尤其靈魂之窗的眼神,它是不助人作偽的。離過失麵:三業清淨的人,遠離了一切過失,其心坦蕩蕩,所以他的麵色自然,常呈現愉悅的表情,如常親近這樣的好人,就會受到他的同化,也會捨離過失,做清白的善良人。得如來圓滿麵:如來的麵,不是文字能形容的,諸位可以到佛寺裡的大殿上,不論任何角度,你仔仔細細瞻仰正中的大佛相,以清淨心、尊重心、恭敬心,心領神會的看佛的麵相輪廓,你就會體會到如來的麵相是多麼的圓滿,眞是天庭飽滿地閣方圓。神聖、慈悲、智慧的德威之光,自然流露在眼眉和麵頰上。當你接觸到佛麵的神光時,身心清淨愉悅,頓忘世間一切的煩惱與罪業。這種感召力,是佛在往昔圓滿了六度萬行,積聚百劫的善根功德所成就的。菩薩發願希望眾生能得到如來圓滿的麵相,但是眾生迷惘,不肯修行,不聽教化,這豈祇辜負了菩薩的苦心,也糟蹋了這個人身!

又願眾生得徧一切處麵:這並不是說所得的麵,能徧一切處那樣大,而是說你有德行、有人緣,無論到何處都受人的恭敬歡迎。又得無量美好的麵:也可以說是麵孔生得圓滿具足,沒有一點缺陷的地方。以上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鼻時以所修積的善根,希望眾生能得一副好麵容的迴向。

為令眾生究竟得入諸佛法故。為令眾生究竟攝受諸佛法故。為令眾生究竟了知諸佛法故。為令眾生究竟住持諸佛法故。為令眾生究竟常見諸如來故。為令眾生皆悉證得佛法門故。為令眾生究竟成就無能壞心故。為令眾生皆能照了諸佛正法故。為令眾生普悉嚴淨諸佛國土故。為令眾生皆得如來大威力身故。是為菩薩摩訶薩施耳鼻時善根廻向。

菩薩布施耳鼻,以及所作的善根廻向,他的目的不是貪求功德,而是為希望眾生開大智慧,眞正能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又希望眾生能確實接受諸佛所說的法,而且能依教奉行,攝持不懈。又為使眾生都能明白諸佛所說的法,無惑無礙。又為使所有的眾生能安住諸佛所說的法,永不退轉。又為能使一切眾生常見諸佛,親近諸佛。又為使一切眾生,都能修證諸佛所說的法門,圓滿佛果。又為使一切眾生,成就堅固的金剛信心,沒有任何魔障能破壞他。又為使一切眾生,都能明白諸佛所說的法,得到正法眼藏。又為使一切眾生,普徧都能以清淨的功德,莊嚴諸佛的國土。又為使一切眾生,都得到如佛的大威德之力的金剛不壞身。這些都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耳鼻時,所作的善根廻向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安住堅固自在地中。能以牙齒施諸眾生。猶如往昔華齒王菩薩。六牙象王菩薩。及餘無量諸菩薩等。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信心深厚,願力堅固,放下一切無著無依,專心修布施法門。在任運自在的境界中,能夠把牙齒也布施給眾生。從前有位華齒王菩薩,因為能難捨能捨,忍痛把牙齒布施給眾生,所以他生生世世得到最完美的牙齒。因這種功德,被稱為華齒王菩薩。又如六牙象王菩薩——有這樣一段公案:世尊在因地時,有一世曾受生為大象王,他生有六支很潔白的長牙,一次被迦奢國王梵授知道,就命五個旃陀羅去取之,如取不來就無活命。他們為了自己活命,就身披紅袈裟偽作沙門,手持毒箭,到雪山邊大象王青蓮華的地方,伺機殺害。是時母象遙見有人張弓挾箭,徐行覘視的情況,即報告象王,王聽後一看,見是剃除鬚髮,著袈裟的佛弟子,反而告訴母象說:這都是已離噁心,不加害眾生的人,你不要害怕。這時那些旃陀羅見象王不逃避,即以毒箭射中象王心。母象見此情形,大聲悲號,眾象聞聲群集,念怒欲以腳踏死旃陀羅。象王不忍,以身護彼等,並詢問何故射他?旃陀羅等以實告之。象王歡喜,即用鼻拔下六牙奉給旃陀羅取回覆命。並對眾象說:我寧捨身命,也不對眾生起殺心,再對旃陀羅說:「我以白牙今施汝,無忿無恨無吝惜。願以施福當成佛,滅除眾生煩惱病」。諸位!象王雖受傍生趣身,但為求正等正覺的佛果,而能捨身命無吝惜,更知道恭敬出家人,對他們的惡行也不加報。我們聽了這樁公案,有甚麼反應?行菩薩道的菩薩,像這樣捨內財作布施的,有無量無數的菩薩,這兒不過略擧兩位而已。

菩薩摩訶薩施牙齒時。其心清淨。希有難得。如優曇華。所謂無盡心施。大信心施。步步成就無量捨心施。調伏諸根心施。一切悉捨心施。一切智願心施。安樂眾生心施。大施。極施。勝施。最勝施。輟身要用無所嫌恨心施。

菩薩中的大菩薩,當他布施牙齒的時候,他的心非常清淨而平靜,沒有一點妄念,也不曾感到痛苦,那種安靜的程度,簡直是世所希有的,好像優曇華樣,很久的時間才能開一次,開的時間又很短促。能見到這種華的人,也很稀少。菩薩這時的心,充滿了無盡的施心,希望自己能永遠行大布施,普惠群萌。又生起大信心的意念,用最大的信願心布施自己的牙齒。又希望能一步步的,成就無量的大布施心,不單祇布施牙齒,就是自己的身心性命都能施捨。又能調伏自己身心五根,都安然自在,不會感到一點痛苦。又對一切內外財都能布施,沒有執著也不吝惜。菩薩行事是以智領行,因願力成就善根,所以他行布施並不是盲目的。他必須觀察因緣而後去做,一切都根據智慧和願心布施。他布施的目的,並不是為圓滿自己的功德,他是為了令眾生得到安樂,有此捨己為人的心,他自然圓滿了布施波羅蜜。菩薩設大施會,人家不能捨的,他都能捨;人家做不到的,他能做到。所以他的布施法會是最大的無遮大施會,最豐富的,應有盡有,極其完善的施會,勝過其他人的布施會,最殊勝的大施會。輟身要用:即使有人需要用他的身命,菩薩也是毫無猶豫的惠施給他,而且不會生一點嫉恨的心,覺得所求無理,擯棄來乞的人。菩薩以這種種希有難得的心,布施他的牙齒。

菩薩爾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銛白牙齒。成最勝塔。受天人供。願一切眾生得齊平牙齒。如佛相好。無有疏缺。願一切眾生得調伏心。善趣菩薩波羅蜜行。願一切眾生口善清淨。牙齒鮮白。分明顯現。願一切眾生得可憶念莊嚴牙齒。其口清淨。無可惡相。願一切眾生牙齒成就。具滿四十。常出種種希有妙香。

菩薩發了以上這些希有心之後,又以他布施牙齒的善根,作如下所說的廻向:我願一切眾生得銛——鋒利而潔白的牙齒,長得很完美,有點像塔的形式,堪接受人天上妙的飲食供養。又願一切眾生得很整齊,排列平正,大小均勻的牙齒,如同佛一樣有牙齒的相好,不稀疎又沒缺點。又願一切眾生,身心怡然,五根調順,不急躁,也不發脾氣,柔如止水,善能修習諸行門,趣入菩薩所修的六度萬行。又願一切眾生口業清淨,常說正語。牙齒潔白、牙齦鮮紅,紅白分明格外顯眼。又願一切眾生生得一副極端正完美的牙齒,其口也特別清淨。古人形容這樣的牙齒為:「齒如齊具」,具足莊嚴,令人見了印象深刻,常在人的憶念裡不易磨滅,沒有一點使人厭惡之相。又願一切眾生的牙齒,能成就具足四十個。為什麼要願眾生能具滿四十齒呢?因為四十齒是很難得的,是具有大富大貴的帝王之尊才生有四十齒。佛是法王,福慧具足的大覺者,所以他有四十齒。寫華嚴疏鈔的清涼國師,是菩薩示現,也有四十齒。這位修迴向法的大菩薩,他也希望眾生能成就具滿四十齒。諸位:大家趕快發大心修菩薩行,否則,多麼令菩薩失望傷心啊!在牙齒裡,還常常發出種種的希有妙香,這種香氣很自然從齒間,隨著呼吸輕輕散布於空氣中,絕不是塗抹巴黎香水。

願一切眾生意善調伏。牙齒鮮潔。如白蓮華。文理廻旋。卍字成就。願一切眾生口脣鮮淨。牙齒潔白。放無量光。周徧照耀。願一切眾生牙齒堅利。食無完粒。無所味著。為上福田。願一切眾生於牙齒間常放光明。授諸菩薩第一記別。是為菩薩摩訶薩施牙齒時善根廻向。為令眾生具一切智。於諸法中智慧清淨故。

菩薩又願一切眾生,能善於調伏自己的意根,在意念中不起貪瞋癡的邪念,所以要善自調伏,常修戒定慧三無漏學,生起正念。所生的牙齒鮮明潔白,好像白蓮華,齒上生有紋理,都向右旋互相連著,成就卍字形狀。又願一切眾生的口唇很鮮淨,所謂「唇如激舟」。潔白的牙齒,放出無量的光,其光可以周徧照耀十方諸佛的國土。又願一切眾生,牙齒生得很堅固而且鋒利,無論吃什麼東西?都可以咀嚼得很細碎,沒有一粒完整的米粒吞下。雖然生有這樣好的牙齒,並不在吃食上貪著,而是作為眾生的第一福田。又願一切眾生在齒間常有光明放出,能接受諸如來授第一記別。說菩薩應在何生成佛,國土何名、住劫何名、住世多久等。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牙齒時,所作的善根廻向。菩薩為使一切眾生都能具足一切智慧,在諸佛法中生大智慧,以此清淨的大智慧,教化一切眾生。

佛子。菩薩摩訶薩。若有人來從乞舌時。於乞者所。以慈悲心。軟語愛語。猶如往昔端正麵王菩薩。不退轉菩薩。及餘無量諸菩薩等。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設若有人來向他乞化他的舌頭時,就在當時當地,菩薩以他的大慈大悲心,用非常和藹的語氣,立刻應允來乞化的人。就像從前那位有端正麵容之王的菩薩,和發堅毅心修行佛道的、永不退轉的菩薩,以及無量數施舌頭的菩薩們一樣。因為菩薩為圓滿布施波羅蜜,必須捨內財,但乞內財的人實在希有,所以菩薩見有向他乞內財的乞者,無一不發歡喜心、恭敬心、和顏愛語而奉施的。

佛子。菩薩摩訶薩於諸趣中而受生時。有無量百千億那由他眾生而來乞舌。菩薩爾時。安置其人在師子座。以無恚心。無害心。無恨心。大威德心。從佛種性所生心。住於菩薩所住心。常不濁亂心。住大勢力心。於身無著心。於語無著心。兩膝著地。開口出舌。以示乞者。慈心軟語而告之言。我今此身。普皆屬汝。可取我舌。隨意所用。令汝所願。皆得滿足。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修菩薩行時,常到諸趣——六道中受生。在那些世界裡,常有無量數百千億那由他的眾生來向他乞求舌頭。當此之時,菩薩把來乞舌的人安置在師子座上。其心寧靜,毫無忿,也沒有傷害眾生的殺心,也沒有怨恨誰的心;祇以能成就大威德的心、從佛的種性中流出的慈悲心、住於菩薩所住的廣大無我心、總不顚倒也不愚癡的清淨心、住於大勢大力之位的心、對於身不執著的心、對於語言也不執著的心。菩薩以這十種清淨殊勝心,雙膝著地,張開他的口,伸出舌頭給來乞的人看,慈心軟語對乞者說:現在我這個身體,完全屬於你了,隨你用它來作什麼都可以。你要我的舌頭,可以取去,使你所願的事情,都能得到心滿意足。

菩薩爾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周普舌。悉能宣示諸語言法。願一切眾生得覆麵舌。所言無二。皆悉眞實。願一切眾生得普覆一切佛國土舌。示現諸佛自在神通。願一切眾生得軟薄舌。恒受美妙清淨上味。願一切眾生得辯才舌。能斷一切世間疑網。願一切眾生得光明舌。能放無數萬億光明。願一切眾生得決定舌。辯說諸法,無有窮盡。願一切眾生得普調伏舌。善能開示一切秘要。所有言說皆令信受。願一切眾生得普通達舌。善入一切語言大海。願一切眾生得善說一切諸法門舌。於語言智悉到彼岸。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舌時善根廻向。為令眾生皆得圓滿無礙智故。

菩薩這時,以他所修積的種種善根,作這樣的廻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都得到用徧法界的舌,每個國家的語言都能宣說。又願一切眾生得覆麵舌;舌頭伸出可以覆蓋麵部。佛的舌頭就是這樣的。為什麼我們的舌頭這樣短小呢?因為我們好打妄語,久之就退縮到這樣短小;如能學佛不打妄語,持淨戒,每個人都可以得覆麵舌。所言無二,皆悉眞實,就是不妄言,誠實不欺詐,言而有信。又願一切眾生得普覆一切佛國土舌,有廣長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和一切諸佛國土。又能示現諸佛任運自在的神通之力。又願一切眾生得軟薄舌,常常受到最好的清淨美味的飲食。又願一切眾生得到辯才無礙的舌,能夠斷除世人的疑網。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光明舌,舌頭可以放出無數萬億的光明。又願一切眾生得決定舌,一切事理都從他的舌頭得到正確的決定,辯論演說諸法的實相,沒有窮盡的時候。又願一切眾生得普調伏舌,對於那些剛強難調難伏的眾生,聽到他的一番開示,立刻迴心馴伏,聽受教化。如果講解諸佛的密要法門,一經闡明,眾皆了悟信受奉行。

佛的大弟子,說法第一的富樓那,他就得到這種普調伏舌。又願一切眾生得到普徧通達的舌,對於所有語言,一經耳根就能懂能說,有語言天才,得到語言三昧,所以說善入語言大海。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善巧方便會弘揚各種法門的舌。他的語言智慧到了究竟成熟的頂高峯——彼岸。這些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舌頭時,以他修積的善根,對眾生所作的廻向,為的是使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圓滿,沒有障礙的智慧。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頭布施諸來乞者。如最勝智菩薩。及大丈夫迦屍國王等諸大菩薩所行布施。為欲成就入一切法最勝智首。為欲成就證大菩提救眾生首。為欲具足見一切法最第一首。為得正見清淨智首。為欲成就無障礙首。為欲證得第一地首。為求世間最勝智首。欲成三界無能見頂淨智慧首。為得示現普到十方智慧王首。為欲滿足一切諸法無能破壞自在之首。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又以自己的頭布施給來乞求的人。好像往昔的最勝智菩薩、大丈夫迦屍國王菩薩,以及有無量無數的大菩薩等,都曾行過這種大無畏精神的布施。他們行此種布施的目的,為了是想成就能夠深入諸法眞理的緣故。布施這個頭以便換得殊勝智慧的頭。又為了希望能證大菩提覺道,救護眾生,救拔眾生出生死苦海。又為了具足勝智,能明見一切法中事理無礙的道理,所以要得個最第一的頭。又為了希望得到正知正見,而又有清淨智慧的頭。正知正見是幫助人、救護人,引導人往信奉佛教的路上走,影響人發菩提心。如有人願出家修道就促成他、讚歎他。栽培灌溉,令那些發大心人的菩提芽日漸壯大,這樣做就是正知正見的表現;否則,就是邪知邪見的惡人了。又為了希望成就不受任何障礙的頭,一切都很順心如意,事理都圓融無礙。又為了希望證得世間第一地的頭,令眾生都有所依止。又為了想令一切眾生都得到世上最殊勝的頭,有上妙智慧,永不生邪見,不墮愚網。又為了想要成就三界中無能見頂的,而又有清淨智慧的頭,就像佛的頭一樣。又為了想得到可以到十方世界去示現如智慧之王的頭——也是如佛之頭。又為了要滿足一切諸法之眞理,通達無礙,天魔外道都無能破壞的頭,一切自在的頭。

佛子。菩薩摩訶薩。安住是法。精勤修習。則為已入諸佛種性。學佛行施。於諸佛所。生清淨信。增長善根。令諸乞者。皆得喜足。其心清淨。慶悅無量。心淨信解。照明佛法。發菩提意。安住捨心。諸根悅豫。功德增長。生善樂欲。常好修行廣大施行。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很安然自在,勇猛精進勤修這種難行能行,布施頭的方法。這表示 他已深入於諸佛的種性了。學佛的行為和布施內外財,在諸佛的道場,聆聽諸佛所說的法,語語都生起清淨的信心,增長最勝的善根。使令那些來乞求頭的人,都能得到滿足,他們的心地清淨無量,欣慶歡喜無量。菩薩因心淨信解的緣故,對於一切佛法都能洞明瞭悟,發大菩提心,安住在布施的捨心上,永不退轉。在此清淨無為的境界中,諸根——六根自然調順寧靜悅豫,善根功德,日日增長,心中生起的都是為善最樂的意念,經常喜歡修習梵行,作廣大的布施法會。

菩薩爾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如來頭。得無見頂。於一切處無能暎蔽。於諸佛剎最為上首。其髮右旋。光淨潤澤。卍字嚴飾。世所希有。具足佛首。成就智首。一切世間最第一首。為具足首。為清淨首。為坐道場圓滿智首。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頭時。善根廻向。為令眾生得最勝法。成於無上大智慧故。

菩薩在布施頭的時候,就以他修積的種種布施功德,對眾生作如下的廻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像佛一樣的頭,就是無能見佛頂相。在任何地方,也沒有能遮蔽它光明的頭。在諸佛的刹土中,最為第一無上的頭。他的頭髮都自然向右旋轉,髮色純淨、光澤可鑑、細軟潤滑、頭髮紋右旋,顯出卍字形像,不須其他飾物作裝飾,自然成就了世間希有的莊嚴。具足了佛首所有的希世相好,成就為有大智慧的頭。在所有世間的眾生中,也是第一的頭,圓滿具足了一切優點,最清淨,坐道場說法利生,圓滿了一切種智的頭。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頭時,以他所修積的諸善根所作的廻向,為使一切眾生,得到最殊勝的光明法藏,成就無上的大智慧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其手足施諸眾生。如常精進菩薩。無憂王菩薩。及餘無量諸菩薩等。於諸趣中。種種生處。布施手足。以信為手。起饒益行。往返周旋。勤修正法。願得寳手。以手為施。所行不空。具菩薩道。常舒其手。擬將廣惠。安步遊行。勇猛無怯。以淨信力。具精進行。除滅惡道。成就菩提。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又以他的手和腳布施給那些沒有手腳的眾生。好像往昔的常精進菩薩、無憂王菩薩,以及許許多多的大菩薩們,他們在因地行菩薩道時,憐湣那些斷手殘足的眾生,就把自己的手足布施給他們,寧願自己受苦,而成全眾生。菩薩大慈大悲,對眾生設想周密,護持備至,難捨能捨、難忍能忍、難讓能讓。我們修道人,應該時刻反省,看自己的過錯,不要儘去替人洗衣服,說人的長短。別人就是我的一麵明鏡,人有善行,我讚歎學習;人有惡行,我憐湣他而自知警惕,不要隨便誹謗人、瞋恨人、厭棄人。如能勸導人、協助人改過向善,則是利益人,是善功德。修道人最應注意的是守戒,對境界不動妄念,不生貪欲心,日日懺悔,發願發菩提心。這樣才能增進定力,才算是修行應做的工夫。希望大家共勉,學菩薩的行持,把全身的習氣毛病盡量拋棄。

修布施行門的大菩薩,並不是僅在人類中行布施,他是普徧到九法界、六趣四生中去受生。他不惜生命,不畏艱難困苦,深入種種眾生中,教化、調伏、濟度、利益他們,令他們都知道捨邪歸正,改惡向善,並且布施他的內財手足等。為什麼以信為手呢?因為信,才能去實行。信是手行布施的因,有財寳物資從手中布施出去,這是信藉手的果。所以菩薩以信為手,就生起了饒益眾生的一切善行。菩薩不計時劫,如此來來往往在九法界中與種種的眾生周旋——生生世世與他們生活在一起,一方麵自利,勤修一切正法求無上道。一方麵利他,教化無量眾生,接引他們入佛大道。又願能得寳手,無量眾寳皆從手中流出,用這寳手普施一切眾生。所行不空:到任何地方,他都普徧行布施,絕不令人有空過而失望之心。所做的事,都具足菩薩之道,平等布施。他總是常伸出他的寳手,隨時想把自己的財富,都廣施於人。菩薩把車也施於人了,所以他安步當車,到處去觀察眾生的疾苦,滿懷著大慈悲心,乘著普救眾生的大願力,在六趣四生中周旋往返,勇猛無怯。以清淨的信心願力,具足精進行道的精神,一心滅除惡道,領導眾生向成就菩提覺道上邁進。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施時。以無量無邊廣大之心。開淨法門。入諸佛海。成就施手。周給十方。願力任持一切智道。住於究竟離垢之心。法身智身。無斷無壞。一切魔業不能傾動。依善知識。堅固其心。同諸菩薩。修行施度。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布施手腳的時候,他是用廣大無量無邊的慈悲心,對眾生開示演說諸佛所說的清淨法門,因之,他能深入諸佛的法海。亦藉此功德而成就了布施的寳手,周濟十方受苦的眾生。菩薩發大願力,以弘揚佛法為己任,令佛法長久住持世間,以無上願力,住於智道。安住於眞正沒有塵垢的心,清淨無染。因離了心垢,所以法身湛然。因住智地,便成就了智身。法身湛然,不可能被毀壞。智燈永續,無有斷滅。這時,一切不清淨的妄念惡行,都沒有辦法來搖動他的堅固誌願。依止善知識,聽信他的教化,培養堅固的信心。如同諸位大菩薩一樣,修行布施波羅蜜。

佛子。菩薩摩訶薩。為諸眾生求一切智施手足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具神通力。皆得寳手。得寳手已。各相尊敬。生福田想。以種種寳。更相供養。又以眾寳供養諸佛。興妙寳雲。徧諸佛土。令諸眾生互起慈心。不相惱害。遊諸佛剎。安住無畏。自然具足。究竟神通。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為了救一切眾生,必須有大智慧,所以他布施手足。當他布施手足時,又以他修積的種種善根,對眾生作這樣的廻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都能具有神通妙力,得到自然湧現七寳的寳手。當你們得到寳手之後,不要生貪心,要有互相尊敬的心,要生出我能作其他眾生的福田的思想。更要以寳手所生出的妙寳,彼此輾轉相供養。又知道以這些眾寳去供養十方諸佛,並興起如雲的妙寳徧及諸佛的國土。令所有的眾生,都能生慈悲心,互相輔助,不生煩惱和侵害別人的噁心。常到諸佛的國土,瞻仰親近禮拜諸佛,安住於四無所畏的平靜心中,自自然然具足眞實的神通之力。

又令皆得寳手。華手。香手。衣手。蓋手。華鬘手。末香手。莊嚴具手。無邊手。無量手。普手。得是手已。以神通力。常勤往詣一切佛土。能以一手徧摩一切諸佛世界。以自在手持諸眾生。得妙相手。放無量光。能以一手普覆眾生。成於如來手指網縵。赤銅爪相。

菩薩為了一切眾生,施手足求一切智。又以修積的功德廻向眾生,希望眾生得種種世上希有的手,令每個眾生都得寳手,能生出一切妙寳。華手:能生出種種名華。香手:能生出各種寳香。衣手:能現出天衣。蓋手:能生出有眾寳的華蓋。華鬘手:能生出一切華鬘。末香手:能生出最好的末香。莊嚴具手:可以生出各種希世的莊嚴飾品。無邊手:這種手的妙用無邊。無量手:這種手可以生出無量的七寳。普手能平等普護一切眾生,菩薩盼望眾生都能生出這種種希世的寳手,他的用心是憐湣眾生,有了如是的寳手,一切都能遂心滿願,不起貪瞋癡的心,不造惡業。得了這種寳手之後,應該知道感恩報德,以神通力常常到諸佛的國土去,禮拜佛、供養佛、親聽諸佛的教言,勤修佛道。得此寳手後,又能用一隻手就可以徧摩諸佛世界中眾生的頂。又能以自在寳手護持一切眾生。所得的妙相寳手,可以放出無量無邊的光明。又能以此寳手普徧覆蓋著一切眾生。成就好像佛的指間有一種網縵,也如佛的赤銅爪相好。

菩薩爾時。以大願手。普覆眾生。願一切眾生誌常樂求無上菩提。出生一切功德大海。見來乞者。歡喜無厭。入佛法海。同佛善根。是為菩薩摩訶薩。施手足時善根廻向。

菩薩在說願言的時候,同時伸出他發大願的手,普徧覆蓋到一切眾生的頭上,喃喃細語說出他心中的願言:願一切眾生獲得我廻向的利益,應該立誌常樂求無上的菩提覺道,恒住正念,習行眾善,積聚種種功德,猶如大海般無量無邊。見到來向你乞化手足的人,生大歡喜心,沒有不高興的表現。入到佛的智慧大海之中,有如同佛一樣的善根功德。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手足時,以他所修積的種種善根,為眾生所作的廻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壞身出血。布施眾生。如法業菩薩。善意王菩薩。及餘無量諸菩薩等。於諸趣中。施身血時。起成就一切智心。起欣仰大菩提心。起樂修菩薩行心。起不取苦受心。起樂見乞者心。起不嫌來乞心。起趣向一切菩薩道心。起守護一切菩薩捨心。起增廣菩薩善施心。起不退轉心。不休息心。無戀己心。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損壞自己的身體,把血布施給需要血的眾生。現在各地都有一種捐血運動,國家設有血庫,把捐來的血藏在血庫裡,作意外災害時救傷用,等於壞身出血布施眾生一樣。不過往昔醫療工具不進步,壞身出血是要有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的人——菩薩才能做到的。如法業菩薩、善意王菩薩,還有許多位菩薩都行過這樣的布施。這位菩薩他在六道中行壞身施血時,他發起無量的勝心,作這種布施功德,希望成就一切智慧。以欣喜心,仰慕菩提覺道,眞誠的樂於修學菩薩行。他自願行這種布施,絕不認為是受痛苦。生起歡喜見到有人來向他乞血的心,絕不會對乞求的人生嫌厭心。生起趣向求菩薩道的心。又生起能守護諸位菩薩行布施的大喜大捨心。又生起增廣菩薩的布施心,使其日漸增長,廣大到盡虛空徧法界。如是種種殊勝心,絕不退轉、絕不休息,也絕不眷戀自己的利益,而生自私心。

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皆得成就法身智身。願一切眾生得無勞倦身。猶如金剛。願一切眾生得不可壞身。無能傷害。願一切眾生得如變化身。普現世間。無有盡極。願一切眾生得可愛樂身。淨妙堅固。願一切眾生得法界生身。同於如來。無所依止。

菩薩以種種善根,對眾生作如是的廻向:願一切眾生都能圓滿菩提,周徧法界,成就清淨法身。智證諸法實相,通達無礙,成無上智慧之身。又願一切眾生得永不疲倦的身體,如像那羅延一樣堅實。又願一切眾生得到金剛不壞之身,刀槍劍戟都不能傷害到他的皮肉。又願一切眾生能得著千百億變化的身體,普徧出現於世間,沒有窮盡的時候。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令人親近、令人生歡喜心的身體,清淨美妙、圓滿堅強。又願一切眾生得著盡虛空徧法界的生身,如同佛的法身,不須依止於任何處所。

願一切眾生得如妙寳光明之身。一切世人無能映蔽。願一切眾生得智藏身。於不死界而得自在。願一切眾生得寳海身。見皆獲益。無空過者。願一切眾生得虛空身。世間惱患。無能染著。是為菩薩摩訶薩施身血時。以大乘心。清淨心。廣大心。欣悅心。慶幸心。歡喜心。增上心。安樂心。無濁心。善根廻向。

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如夜明珠樣的身體,光明照耀十方,世間上再沒有人的光明能勝過他,能映蔽他身上所放出的光輝。又願一切眾生得著智慧寳藏、猶如海般的淵深之身,在不死界——菩薩悟入諸法實相,證得湼槃境界,一切解脫得自在,所以他也願一切眾生得到這種自在之身。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如寳海之身,隨心所欲能在他的身中出現許多眾寳,令見到他的人,都得到利益,不會空過。又願一切眾生能得到如虛空一樣的身,世間上所有的煩惱和過患,絕不會沾染到他的身上。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壞身出血布施眾生時,用大乘菩薩的心、清淨無染的心、廣大無邊的心、欣喜快樂的心,慶幸自己能明白布施法門的心,歡歡喜喜的心,增長智慧的向上心,安穩快樂的心,沒有汚濁的心。用以上種種的勝妙心,所作的善根廻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見有乞求其身髓肉。歡喜輭語。謂乞者言。我身髓肉。隨意取用。如饒益菩薩。一切施王菩薩。及餘無量諸菩薩等。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倘若見到有人來向他乞求骨髓和身肉時,他是非常歡喜的,立刻向那位來乞求的人和顏悅色,現在很高興的樣子,用柔輭的語氣對他說:「我身上的肉和骨髓,隨你的意思,歡喜用多少,你就取多少。」好像往昔的饒益菩薩、一切施王菩薩,以及還有無量的大菩薩們,他們都曾經行過這種捨身肉骨髓救眾生的大布施。從前有位月光太子,有天獨自駕車出遊,在途中遇一滿身生癩的貧苦人,他阻攔著太子的車,對太子說:「我生這種病,痛苦煩惱,太子!你眞幸福,獨自驅車遊樂。你可否發大慈心,憐湣我,把我的病醫好?」太子聽了,就去訪問很多名醫。醫生都說:「這種病是由於瞋恨心重所生,必須在從小到大都沒有生過一點瞋恨心的人的身上,把他的骨髓取出塗在癩病者的身上,並且飲這人的血和髓這可以好。」太子聽了心中思惟,到那兒去尋求這樣的人,誰又能不惜自己的身體!除非我自己,於是即刻命旃陀羅除肉破骨,取髓以塗病人,取血給飲。

於諸趣中種種生處。以其髓肉施乞者時。歡喜廣大。施心增長。同諸菩薩修習善根。離世塵垢。得深誌樂。以身普施。心無有盡。具足無量廣大善根。攝受一切妙功德寳。如菩薩法。受行無厭。心常愛樂布施功德。一切周給。心無有悔。審觀諸法從緣無體。不貪施業及業果報。隨所會遇。平等施與。

菩薩在六道中各類的眾生處去受生,祇要有眾生向他乞求髓肉者,他即刻施與。當他施予人時,其心充滿了歡喜,心境廣闊,布施的心也日漸增長。同過去那些大菩薩所修習的布施法門一樣,所積聚的善根也同等。因之他能遠離世間一切塵垢,得到甚深的智慧,立定自己的信願,感到眞實的法樂。以他自己的身體,和五臟六腑等,普徧布施給需求的眾生,湣念眾生行內外財的布施之心,永遠不會終止。以此布施的功德,具足了無量廣大的善根,能夠攝受一切勝妙功德寳。所修的法門,都是合於菩薩應修的法門,心受身持,躬行實踐,從不生厭倦,心中總是歡喜做布施的功德。他心無別念,就祇專心一意周濟一切眾生,眾生需要甚麼,他就周濟甚麼。內財外財,別人難捨的他都能捨,從不生後悔的心。菩薩常審思惟諸法,觀察諸法,能了達諸法實相,明白一切法都是從緣而生,沒有自己的本體。雖然布施有德,但菩薩不貪也不執著這份布施功德,更不計較將來會收穫何種果報。他完全本著行所無事的態度,非常自在。他隨時隨地,遇著有布施的機會時,他不揀擇布施的對象,不分別親疏,不念舊惡也不憎惡人,一律平等布施。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施時。一切諸佛皆悉現前。想之如父。得護念故。一切眾生皆悉現前。普令安住清淨法故。一切世界皆悉現前。嚴淨一行佛國土故。一切眾生皆悉現前。以大悲心普救護故。一切佛道皆悉現前。樂觀如來十種力故。去來現在一切菩薩皆悉現前。同共圓滿諸善根故。一切無畏皆悉現前。能作最上師子吼故。一切三世皆悉現前。得平等智普觀察故。一切世間皆悉現前。發廣大願。盡未來劫修菩提故。一切菩薩無疲厭行皆悉現前。發無數量廣大心故。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當他行布施身肉骨髓時,十方諸佛一時都出現在他的麵前,讚歎他:「善男子!此乃無上的布施!」菩薩這時見到諸佛,好像久別的遊子見到渴想的父親。這就是菩薩的大慈悲心,捨身救眾生,獲得了諸佛護念的感應之故。一切眾生也都現前,因為菩薩普令一切眾生,都安住到清淨的佛法裡的緣故。一切世界都現前,是菩薩曾莊嚴一切佛土之故。又一切眾生都現前,則因為菩薩曾不惜生命,普徧救護他們的緣故。一切的佛道都現前,是菩薩曾勇猛精進,誌樂觀察佛的十種不可思議的神力之故。三世中的諸位菩薩一時都出現在前,是因為他們過去生中,曾經一同修過菩薩行,同時圓滿了種種善根之故。一切無畏的史事都顯現在前,這是因為菩薩曾在諸趣中,廣作過師子吼的緣故。師子吼是擊大法鼓、吹大法螺、弘揚正法、教化眾生。一切三世皆悉現前——是說在三世中的諸佛、諸菩薩、一切種種眾生,同時顯現麵前,這是因為菩薩已達到轉識成智的境界,得到了平等智妙觀察智的緣故。一切世間上的種種眾生,都出現在前,菩薩麵對著這些眾生,令他生起大悲心,發廣大的願心。他說:眾生無邊誓願度,我要窮盡未來一切劫,勤修菩提覺道,救拔一切眾生。十方三世的菩薩,他們修菩薩行時,從未有一人生過疲倦厭退心的,也都現前,因為彼此都曾發過無數量的廣大菩提心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施髓肉時。以此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金剛身。不可沮壞。願一切眾生得堅密身。恒無缺減。願一切眾生得意生身。猶如佛身。莊嚴清淨。願一切眾生得百福相身。三十二相而自莊嚴。願一切眾生得八十種好。妙莊嚴身。具足十力不可斷壞。願一切眾生得如來身。究竟清淨。不可限量。願一切眾生得堅固身。一切魔怨所不能壞。願一切眾生得一相身。與三世佛同一身相。願一切眾生得無礙身。以淨法身。徧虛空界。願一切眾生得菩提藏身。普能容納一切世間。是為菩薩摩訶薩求一切智施髓肉時。善根廻向。為令眾生皆得如來究竟清淨無量身故。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布施骨髓和身肉時,以他修布施的善根,對眾生作如下的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都得到金剛不壞的身,不可能被外物所破壞。金剛身就是無漏身,沒有一切習氣毛病,不會漏到三惡道去。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堅固而緊密之身,六根通利,身心健康,結實緊密,沒有一點缺陷,四肢五官六根都圓滿具足。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不可思議的意生身,隨著意念而徧至三千界,不受一切阻礙。三千世界也不出一念之中。猶如佛的法身,徧滿虛空,隨處現出清淨莊嚴之身。又願一切眾生,得百福的相好身,如同佛一樣有三十二相,而莊嚴自身。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八十種隨形好,成就微妙不可想像的莊嚴之身。同時具足十種威神之力,不可斷壞。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同佛一樣的身,其清淨的程度,無文字可以比量。又願一切眾生,得到最堅固的身,一切魔王和怨敵都無法破壞他。又願一切眾生,得一相身。一相即一切相,可以千百億幻化與三世諸佛同一樣的身相。又願一切眾生,得不受一切形體色相所阻礙的身,能與氣物合一,以清淨的法身,徧滿虛空法界。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像菩提覺道樣的身,能普徧包藏十方世間於其中,也能顯現一切眾生,在他的身中成正覺。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為了求一切智慧,布施骨髓身肉時,對眾生所作的廻向。希望令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像諸佛一樣,眞實清淨無量之身的緣故。

佛身是一多無礙,為接引眾生故,隨類化身,所以說佛能千百億化身,或說無盡身。在經典上記載的有圓滿十身:①菩提樹下,降魔成道為菩提身。②本願度生,酬因降跡為願身。③普應群機,隨類現化為化身。④神力任持,全身不壞為力持身。⑤微塵相海,莊嚴實報為莊嚴身。⑥威德廣大,魔外歸服為威勢身。⑦意有所往,身即隨到,為意生身。⑧福德具足,如海徧圓為福德身。⑨法性清淨,周徧法界為法身。⑩妙智圓明,通達無礙為智身。所謂二身、三身、十身、百千億身,實即一法界身,互為緣起、相即相入,輾轉無礙,統為一多無礙法界身。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心布施諸來乞者。如無悔厭菩薩。無礙王菩薩。及餘無量諸大菩薩。以其自心施乞者時。學自在施心。修一切施心。習行檀波羅蜜心。成就檀波羅蜜心。學一切菩薩布施心。一切悉捨無盡心。一切悉施慣習心。荷負一切菩薩施行心。正念一切諸佛現前心。供養一切諸來乞者無斷絕心。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把自己的心臟布施給來向他乞求的人。好像往昔有位無悔厭菩薩、無礙王菩薩,以及無量數的大菩薩,他們都曾經行過這種難行能行的大布施。當菩薩把心臟布施給乞求的人時,他把萬緣放下,他的心很自在。他是以修一切布施的心,學習檀波羅蜜——布施到彼岸的心;成就布施度的心;學習過去世諸位菩薩修布施的心;把一切內外財都能施捨,作無窮布施的心;養成歡喜布施的習慣心;負擔一切菩薩行布施法門的心;正念諸佛能常現在前的心;對於一切來向他乞求布施的人,一一都能令他們遂心滿願,永不停止斷絕布施的心。菩薩本著這十種願心,行布施善業。

菩薩摩訶薩如是施時。其心清淨。為度一切諸眾生故。為得十力菩提處故。為依大願而修行故。為欲安住菩薩道故。為欲成就一切智故。為不捨離本誓願故。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金剛藏心。一切金剛圍山等所不能壞。願一切眾生得卍相莊嚴金剛界心。得無能動搖心。得不可恐怖心。得利益世間常無盡心。得大勇猛幢智慧藏心。

菩薩中的大菩薩,當他布施心臟給來乞者的時候,他的心非常清淨自在,毫無雜念,因為他為了要度一切眾生的緣故。又為要證得菩提覺道,入佛的果位的緣故。又為依據他往昔所發在大誓願,而修此大布施的緣故。又為的是安住於菩薩道的果位,免有退轉心的緣故。又為的希望妙智圓滿,成就殊勝智慧的緣故。也為不願捨離自己曾發大誓願的緣故,為了救眾生,不惜一切犧牲,一定要完成我的誓願,布施我的心臟給眾生。菩薩以他修積的種種善根,對眾生作這樣的廻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像金剛一樣堅固的心,即使用一切金剛山和鐵圍山的勢力,也不能破壞他的正念而退怯。又願一切眾生得卍相莊嚴的金剛界心,表示萬德吉祥,而內智又能契合諸佛法性。又願一切眾生得信願堅定的心,不受天魔外道的異論所動搖。又能得到對甚麼境界都不會生恐怖的心。又能得到祇知利益世間的恒常心。又能得到高豎著勇猛幢的大智慧之藏的心。

得如那羅延堅固幢心。得如眾生海不可盡心。得那羅延藏無能壞心。得滅諸魔業魔軍眾心。得無所畏心。得大威德心。得常精進心。得大勇猛心。得不驚懼心。得被金剛甲冑心。得諸菩薩最上心。得成就佛法菩提光明心。得菩提樹下坐。安住一切諸佛正法。離諸迷惑。成一切智心。得成就十力心。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心時善根廻向。為令眾生不染世間。具足如來十力心故。

菩薩又希望眾生得到像那羅延幢般的堅固結實的心。又能得到像眾生一樣多的無窮無盡,如海般無量無涯的深遠,那樣大慈悲心,無有止盡的行布施。又能得到那羅延般的,沒有東西可以毀壞他的法性心。又能得著可以消滅一切魔業,可以破除所有的魔軍的大勇猛心。又得大無畏的眞理心。又得有威有德的平等慈愛心,令人恭敬而又樂於服從。又得恒常知道精進修持正法的心。又得到勇猛救護一切眾生,不惜犧牲自身的心。又得到不驚奇怪力不懼怕惡勢力的心和即使泰山崩於前,也不動聲色的定心。又得到好像披著金剛般堅固的鎧甲,和戴著防彈帽子一樣堅固卓絕的信心。又得到如諸佛菩薩一樣的慈悲心清淨心。又得到能成就佛所說的法,和圓滿覺道的智慧之心。又能得到在菩提樹下坐,安住在諸佛的正法中,離開所有染汚顚倒,和一切不正當的誘惑,成就種種的大智慧之心。又得到成就十種大威神之力的心。這二十種希有的最勝心,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心臟時,以所修積的種種善根,對眾生所作的善根廻向。為的是希望眾生,都能不沾染世間上那些不清淨的壞毛病,能夠圓滿具足佛的十種威神力之心的緣故,所以菩薩樂於行這種大布施。

佛子。菩薩摩訶薩。若有乞求腸腎肝肺。悉皆施與。如善施菩薩。降魔自在王菩薩。及餘無量諸大菩薩。行此施時。見乞者來。其心歡喜。以愛眼觀。為求菩提。隨其所須。悉皆施與。心不中悔。觀察此身。無有堅固。我應施彼。取堅固身。復念此身尋即敗壞。見者生厭。狐狼餓狗之所噉食。此身無常。會當棄捨。為他所食。無所覺知。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倘若見到有人來向他乞求大小腸、腎臟、肝臟和肺的時候,他即刻就布施給人。好像往昔的善施菩薩、降魔自在王菩薩,以及其餘很多位菩薩,他們都曾經行過這種難行能行、難捨能捨的大布施。當這位大菩薩行這種布施的時候,他看見乞求的人來了,他的心充滿了歡喜,用他慈愛的眼睛,看看來乞求內臟的人。菩薩為了求無上菩提道果,所以他總是隨順眾生,任他們乞求甚麼,他都是竭力滿足他們的願心,絕不會中途生懊悔心。為什麼呢?菩薩他觀察這個肉身,不是堅固永恆的:我應該趁現在有人需要,趕快布施給人,重修一副金剛不壞的堅固之身。又想到這個身體,轉瞬數十年的光陰,就衰敗朽壞了,到那時,誰見了都生厭棄心。若不幸早死了,不過給狐狸、野狼和餓狗們飽吃一頓。這個身體是無常的,到時候終究還是被棄捨。為其他的野生動物所嚙食,同樣沒有知覺,還不如趁早布施給人好一點。

佛子。菩薩摩訶薩作是觀時。知身無常。穢汚之極。於法解悟。生大歡喜。敬心諦視。彼來乞者。如善知識。而來護想。隨所乞求。無不惠施。以不堅身。易堅固身。

諸位佛的弟子!這位大菩薩作這種觀想的時候,他知道這個身體是無常的,是四大假和合而成。外麵有汚泥,裏麵包藏著大小便溺,眼淚涕唾種種不潔之物,骯髒穢汚到了極點。菩薩有了這種思想,立刻對於佛法之眞空妙理,豁然解悟。布施的眞正功德利益,也都明白透徹了,因此生出了大大的歡喜心。他非常恭敬誠懇的注視著來乞五臟六腑的人。心中又作這樣的臆想:這位是來教化我、引導我發菩提心,保護我修菩薩行的善知識啊!他所需要的,我樣樣都惠贈給他。以我這個穢汚、不堅固、無常、四大假和合的虛妄之身,換一個金剛不壞的法身,光明智慧變化無窮的無盡身。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施時。所有善根悉以廻向。願一切眾生得智藏身。內外清淨。願一切眾生得福藏身。能普任持一切智願。願一切眾生得上妙身。內蘊妙香。外發光明。願一切眾生得腹不現身。上下端直。肢節相稱。願一切眾生得智慧身。以佛法味。充悅滋長。願一切眾生得無盡身。修習安住甚深法性。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像上文所說的布施時,用他所修積的一切善根,給一切眾生廻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都得著智慧寳藏的身,內藏圓明淨智,無一點染汚思想。外顯端正的身軀,相好莊嚴,有清高的氣質,沒有輕浮驕奢淫佚的表現,得如此內外清淨的智身。又願一切眾生得著福報寳藏身,能夠普徧任運自在的做他想做在大布施功德,遂心滿願,不會遭遇到求不得苦。又願一切眾生得最上妙好的身,內裡蘊藏著妙香,外麵散發出智慧的光明,令人見了生恭敬尊重之心。又願一切眾生得上下端直,四支關節都圓滿相稱的身,不要有大腹便便,成個挺肚大胖的難看像。又願一切眾生得智慧身,法喜充滿,以佛法味來滋長智慧。又願一切眾生得無窮盡的功德身,修習無量法門,安住於甚深的法性裡,永不疲厭、永不退轉。

願一切眾生得陀羅尼清淨藏身。以妙辯才。顯示諸法。願一切眾生得清淨身。若身若心。內外俱淨。願一切眾生得如來智。深觀行身。智慧充滿。雨大法雨。願一切眾生得內寂身。外為眾生作智幢王。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是為菩薩摩訶薩施腸腎肝肺善根廻向。為令眾生內外清淨。皆得安住無礙智故。

菩薩又願一切眾生,得到陀羅尼的清淨藏身——陀羅尼是梵語,中譯為總持,就是能夠總義任持無量佛法,令不忘失。持善不輟、持惡不使生起,以念定慧為體,概括為四種——法、義、咒、忍陀羅尼。希望眾生得陀羅尼的清淨藏身,用四無礙辯才,把諸法不可思議的實相理體顯示出來。又願一切眾生得清淨之身,身心無垢、內外光潔。又願一切眾生得同如來一樣的智深觀行身,即以深般若觀照諸行無常之緣起,證得無量妙智慧,普徧對眾生闡明諸法實相,猶如普雨甘露法雨,滋潤法界有情無情。又願一切眾生得內寂身——就是內心寂靜、定力深厚、不生妄念,不為境界所動搖的金剛定心。對外為眾生的智慧之幢王,以智領導一切眾生出生死海,趣佛大道。放大光明,普照諸法界,破除闇冥。這就是修布施法門的大菩薩,在他布施五臟六腑時,以種種功德為眾生所作的善根廻向。為的是希望眾生都得到內外清淨的身心,都能安隱住在沒有障礙的智慧境界中。

佛子。菩薩摩訶薩布施乞者肢節諸骨。如法藏菩薩。光明王菩薩。及餘無量諸大菩薩。施其身分支節骨時。見乞者來。生愛樂心。歡喜心。淨信心,安樂心。勇猛心。慈心。無礙心。清淨心。隨所乞求。皆施與心。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他身上的支節骨頭,給那些乞求的人,好像往昔的法藏菩薩、光明王菩薩,以及其餘無量的大菩薩們一樣。當這位大菩薩布施他身上的支節骨時,看見有乞求的人來,乃生出無限的愛樂心,高興能圓滿布施度的心。其心清淨,深信能達到他布施的目的,因之,心中特別平安快樂。勇敢有大決心,不會感到痛苦。起大慈心,願來乞者得此支節骨,解除他的病苦。行此布施不生意外的障礙心,心中非常清淨,沒有雜念。隨順來乞求的人所需要,都滿心歡喜的給他,不會有捨不得的吝嗇心。

菩薩摩訶薩施身骨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如化身。不復更受骨肉血身。願一切眾生得金剛身。不可破壞。無能勝者。願一切眾生得一切智圓滿法身。於無縛無著無繫界生。願一切眾生得智力身。諸根圓滿。不斷不壞。願一切眾生得法力身。智力自在。到於彼岸。願一切眾生得堅固身。其身眞實。常無散壞。

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布施身骨時,以他所修積的種種善根,對眾生作如下的廻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都得到蓮華化身,不要再有這種骨、血、肉的四大假和合之身。又願一切眾生得著金剛般的身體,沒有東西可破壞它,世間上再也找不出能勝過這種金剛不壞之身。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一切智都圓滿的清淨法身,生到沒有繫縛的自在境界中——湼槃界。又願一切眾生得智力身,六根圓滿具足,永遠不斷折不損壞不缺少。又願一切眾生得法力身,其身清淨光明,智慧充沛,自在無礙,到達湼槃彼岸。又願一切眾生得堅固身,其身壯健,永無病惱,內外眞實,永遠都不會散壞。

願一切眾生得隨應身。教化調伏一切眾生。願一切眾生得智熏身。具那羅延支節大力。願一切眾生得堅固相續不斷絕身。永離一切疲極勞倦。願一切眾生得大力安住身。悉能具足精進大力。願一切眾生得徧世間平等法身。住於無量最上智處。願一切眾生得福德力身。見者蒙益。遠離眾惡。願一切眾生得無依處身。皆得具足無依著智。願一切眾生得佛攝受身。常為一切諸佛加護。

菩薩又願一切眾生,得著千處祈求千處應的隨聲應化身,到種種眾生中,隨類應現,教化、調伏那些越出正道的眾生,令他們都能安住於佛道。又願一切眾生,常常接近善知識,受到智慧的薰習,成為智者之身,並且能有壯健的體格,具有那羅延的支節,有金剛力士之大力。又願一切眾生得著身體堅實、精神飽滿,有超人的精力,能相續不斷的從事所作,永遠不會感到疲倦,也不會因疲勞過度而生病,也不會因病就停止一切的活動,所得的是堅固之身,所以不會有這些壞現象。又願一切眾生得有大力,而又能安住於寂靜,又能善於運用強健的身體,勇猛精進,不捨晝夜,用功修行。又願一切眾生得著盡虛空徧法界的清淨法身,平等普護法界眾生,安住在無量最上的智慧之處。又願一切眾生得到福德力量之身。福慧德性都具足了的人,自然有一股攝化力,令善人見了,更增長他的善念;惡人見了,立刻知道改惡向善,遠離昔日一切惡習。古語說:「身教重於言教」,又說:「求經師易,求人師難」這些話都是表示福德之力身,能令見者蒙益遠離眾惡之意。又願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徧滿虛空,無須依處之法身,具足無著無依的智慧。又願一切眾生,得到能受諸佛所攝受的清淨身,常常受到諸佛的佛力加被和護蔭。

願一切眾生得普饒益諸眾生身。悉能徧入一切諸道。願一切眾生得普現身。普能照現一切佛法。願一切眾生得具足精進身。專念勤修大乘智行。願一切眾生得離我慢貢高清淨身。智常安住。無所動亂。願一切眾生得堅固行身。成就大乘一切智業。願一切眾生得佛家身。永離世間一切生死。是為菩薩摩訶薩。施身骨時善根廻向。為令眾生得一切智永清淨故。

菩薩又願一切眾生,能得普徧利益一切眾生之身,能平等到六道一切眾生中去教化、救度他們。又願一切眾生,能得到普徧示現的身,普徧能照現一切佛法。又願一切眾生,能夠得到精進修學一切法門,圓滿具足通達無礙,一心一意專門勤修大乘佛法,求無上智。又願一切眾生,能夠得到離開我慢貢高習氣的清淨身,以智領導一切行為,常能安住在定慧的境界,不受環境所動搖,不被貪瞋癡所迷亂。一個修學佛道的人,最緊要的就是要除離我執、我慢、貢高的習氣毛病。我們日日所修的,也就是在除離習氣。能除一分習氣毛病,就得了一分清淨法身;如果不在這方麵下工夫,清淨身是不易得到的;若得不到清淨身,智慧是不能現前。我執、我慢、貢高,這些都是染汚的習氣,也是很難斷除的毛病,人人都有自以為是的心理,總覺得處處高人一等,事事要爭個第一,充分表現目中無人的驕態。這些都是貢高我慢的壞毛病,希望大家隨時注意修改這些毛病,尤其出家人更應特別自製自律。又願一切眾生,得身體結實信念卓絕,修行辦道永不退轉,從初發菩提心至成佛,其中從不改變修行的思想,亦不稍現懈怠之意,成就一切智慧之業果,圓滿大乘菩薩行。又願一切眾生,得能生入佛家之道種身,作法王之子,永遠離開世間上各種的生死。這便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他的身骨時,以所修積的種種善根,對眾生所作的廻向。為的使眾生能得到種種的智慧,而他的身心也永遠無垢,內外都清淨之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見有人來。手執利刀。乞其身皮。心生歡喜。諸根悅豫。譬如有人。惠以重恩。逢迎引納。敷座令坐。曲躬恭敬。而作是念。此來乞者。甚為難遇。斯欲滿我一切智願。故來求索。饒益於我。歡喜和顏。而語之言。我今此身。一切皆捨。所須皮者。隨意取用。猶如往昔清淨藏菩薩。金脇鹿王菩薩。及餘無量諸大菩薩等無有異。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看見有人手中拿著一柄鋒利的刀,來向他乞求他的皮膚。他一見到,立刻生大歡喜心,眉開眼笑,全身充滿了高興的細胞,就像有人賜給他莫大的恩惠。他趕快如迎上賓,請到家中客所上坐,座上鋪陳最好氈子,請這位來乞皮膚的人上座,打躬問訊恭敬到極點。心裡想著:這位來乞求皮膚的人,眞是我的善知識,與我有大因緣。徧世間這麼多的人,他唯獨來求我的皮膚,這不是很難逢難遇的嗎?他是想來滿足我得一切智的願望嗬!所以來向我求索皮膚,這是利益我呀!這樣一想,心中更加歡喜,滿麵含笑而向這位來乞者說:「我現在這個身體,全身內外都能布施,你想用我的皮膚,隨你要多少,要甚麼地方的,任由你自己的意思來取用吧!」在往昔有位清淨藏菩薩、金脇鹿王菩薩,還有其餘很多大菩薩,都曾經布施過皮膚,菩薩同他們行同樣的布施,沒有差別。

菩薩爾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微細皮。猶如如來。色相清淨。見者無厭。願一切眾生得不壞皮。猶如金剛。無能壞者。願一切眾生得金色皮。如閻浮檀上妙眞金。清淨明潔。願一切眾生得無量色皮。隨其心樂。現清淨色。願一切眾生得淨妙色皮。具足沙門善輭清淨如來色相。願一切眾生得第一色皮。自性清淨。色相無比。

菩薩這樣觀想時,就用他修布施所積聚的種種功德,為眾生作這樣的廻向:我願一切眾生,都得到很細膩的皮膚,像佛的皮膚顏色——金色,潤澤清淨,人人見了都歡喜。又願一切眾生得不壞皮,好像金剛一樣,沒有東西能傷害它。又願一切眾生得金色的皮,就像閻浮檀所產的最好的眞金,清淨而且光明。又願一切眾生得他們各自所喜歡的皮膚顏色,希望甚麼顏色,就現甚麼顏色。又願一切眾生,得最清淨、最好顏色的皮,具足出家人的莊嚴,也可以表現佛弟子的慈悲善良,像佛一樣清淨的色相——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又願一切眾生,得世上最上妙的第一種顏色的皮色,因為自性清淨無染,品德高超,所以外相的身體髮膚,無一不端正圓滿。清淨的色相,是沒有任何人可與匹配。

願一切眾生成就如來清淨色皮。以諸相好。而自莊嚴。願一切眾生得妙色皮。放大光明。普照一切。願一切眾生得明網皮。如世高幢。放不可說圓滿光明。願一切眾生得潤澤色皮。一切色相。悉皆清淨。是為菩薩摩訶薩施身皮時善根廻向。為令眾生皆得一切嚴淨佛剎。具足如來大功德故。

菩薩又願一切眾生,能夠習行眾善,諸惡莫作,勤修諸佛所說的佛法,依教奉行,成就同佛一樣的清淨色皮,以修行具足所得的圓滿相好,而莊嚴自身。又願一切眾生,得到最好的膚色,皮膚光潔放大光明,可以普徧照射到十方世界中的一切有情無情。又願一切眾生,得著非常光明而微顯網紋的皮,好像世上所豎的高幢一樣,放出無量的光輝,照耀十方。又願一切眾生,得潤滑柔軟光澤鮮潔的色皮,五官四肢,周身上下都顯得清淨妙好。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施身皮時以其所修積的善根功德,對眾生作的廻向。為的是使令眾生都能得到莊嚴清淨的佛刹,也希望每個眾生都能修積像佛一樣的大功德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手足指施諸乞者。如堅精進菩薩。閻浮提自在王菩薩。及餘無量諸大菩薩。菩薩爾時。顏貌和悅。其心安善。無有顚倒。乘於大乘。不求美欲。不尚名聞。但發菩薩廣大之意。遠離慳嫉一切諸垢。專向如來無上妙法。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現在他又以手指和腳趾布施給來乞求的人。好像往昔的堅精進菩薩、閻浮提自在王菩薩,以及無量的大菩薩,他們在行菩薩道的時候,都曾經做過這種難行能行的大布施。這位布施手指腳趾的菩薩,他的麵上現出很慈祥歡喜的表情,他的內心很安隱而慈悲,沒有一點顚倒紊亂的情緒。完全本著修大乘佛法的態度,行利益眾生的願心。他不求美好的報酬,也不希望得個大善人的好名,讓人人知道來供養他崇拜他。他祇是憐湣民眾,大悲為首,發廣大的菩提意願, 。菩薩從初發心,就捨離了慳貪嫉妒的汚染心,以及種種如塵垢般的毛病習氣。他祇是專心一意的向求證佛果的妙法路上走去。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施時。攝諸善根悉以廻向。願一切眾生得纖長指。與佛無異。願一切眾生得[月庸]圓指。上下相稱。願一切眾生得赤銅甲指。其甲隆起。清淨鑒徹。願一切眾生得一切智勝丈夫指。悉能攝持一切諸法。願一切眾生得隨好指。具足十力。願一切眾生得大人指。纖[月庸]齊等。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如上文所說當他布施手足指之時,他翁自己所修積的善根功德,毫無保留的都廻向給眾生。他願一切眾生都得到纖細而長的手指,和佛的手指沒有區別。菩薩為什麼希望眾生的手指纖長呢?一則佛的手指是纖長的,他願眾生有如佛的手指。二則手指如長過手掌是大貴之相,而且聰明過人。古時形容帝王之相時,必定說他兩手過膝、兩耳垂肩、丹鳳眼、臥蠶眉、隆準和龍行虎步,所以菩薩願眾生有纖長指。又願一切眾生得肥圓指,指頭圓滿有肉,也不露骨節,飽滿適度,不粗不細,上下均勻相稱,令人見了生歡喜心。又願一切眾生得赤銅色的指甲,稍稍隆高起來,指甲麵上很清淨又有光亮,簡直可以當鏡子照見人物,不須擦寇丹,是天然的貴相。又願一切眾生有一切殊勝智慧大丈夫的手指。所謂大丈夫——「寳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有這樣的大誌亮節,才可被稱為大丈夫。菩薩所說的大丈夫,是他能學習一切法,通達一切法,而且能腳踏實地修持一切法,奉行一切法。菩薩希望眾生得到這種大丈夫典型的手指。又願一切眾生得隨好指,如佛有八十種隨形好,手指好是八十種中之一好。菩薩希望眾生也有此一好,並且具足十種的威神力。又願一切眾生,得大人指。大人是指福慧具足的佛,菩薩的心願是希望眾生也得到如諸佛的手指,纖細而長,圓肥飽滿,長短均勻,整齊相等,沒有參差不齊的現象。

願一切眾生得輪相指。指節圓滿。文相右旋。願一切眾生得如蓮華卍字旋指。十力業報。相好莊嚴。願一切眾生得光藏指。放大光明。照不可說諸佛世界。願一切眾生得善安布指。善巧分布。網縵具足。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指時善根廻向。為令眾生一切皆得心清淨故。

菩薩又願一切眾生,得著如佛一樣的行輻輪相手和腳指,每個指的關節都很圓滿,指上的紋相都向右旋。又願一切眾生,都得到指如蓮華,而有卍字吉祥旋紋。有十種威神力的業報,成就此種相好,莊嚴其身。又願一切眾生,得著光藏燦爛,放大光明,如日當中,可以照到不能用算數計議那麼多的佛世界。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善於安布,序列分排如網如縵的善巧指,事事都能圓滿具足,恰合理想。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手足指時,給眾生的善根廻向。為令眾生都能得到身心清淨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請求法時。若有人言。汝能施我連肉爪甲。當與汝法。菩薩答言。但與我法。連肉爪甲。隨意取用。如求法自在王菩薩。無盡菩薩。及餘無量諸大菩薩。為求法故。欲以正法開示演說。饒益眾生。一切皆令得滿足故。捨連肉爪甲與諸乞者。

諸位佛子!修廻向法門的大菩薩,修第六廻向——隨順堅固一切善根廻向時,他偏重於布施波羅蜜,其他五度並不是不修,祇不過是隨力隨分而已。在第六廻向這一過程中,他曾做了內外財的布施——國城妻子七寳資生之具,頭目骨髓身肉五官四肢五臟六腑等。現在他又作法布施的功德。菩薩為法捨身的精神,永遠豎立在諸佛菩薩和人天的心目中。我們身為佛弟子的,當然不可能在短時間中就能達到如菩薩一樣的行持,但我們至少應該向息滅貪瞋癡,眾善奉行諸惡莫作的佛道上走。對於自己的習氣毛病,要盡力去改善,菩薩能捨他的身肉,難道我們連一點壞毛病都捨不得布施嗎?我有一個大口袋,專收臭習氣壞毛病,請你們發大慈悲心,把它們都布施給我吧!再者我們應多反省,常懺悔已過。菩薩願願希望我們得清淨的身心,開大智慧早成佛道,然而我們偏偏不聽他的話,不接受他廻向的利益,終日打妄想,時時動貪欲之念,處處挑人的不是,大發瞋癡的威風。這樣身心怎能清淨!何時能開大悟得智慧!修上八萬大劫也走不出自誤之門,還談明心見性!?不改自己的心意和行為,怎對得起諸佛菩薩父母師長和十方的供養?我們既然已作了佛的弟子,割愛辭親,剃除鬚髮,身披了如來之衣,我們就要眞心誠意,依教奉行,腳踏實地的內外一致、做個不折不扣的佛弟子、比丘、比丘尼!

金剛幢菩薩講完了前麵菩薩以己身作布施的各節經文之後,他十分感動的又稱一聲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想求得從來沒有聽過的佛法時,這時假若有人對他說:你如果能夠布施給我你連肉的指和指甲,我一定告訴你「了生脫死」的佛法。菩薩一聽到有這樣的微妙法,高興得立刻答應說:祇要你能告訴我這「了生脫死」的佛法,連肉爪甲以及我身上的皮肉,隨你的意思可以任意取用。好像往昔的求法自在王菩薩、無盡菩薩,以及還有無量數的大菩薩們,他們為了求法的緣故,要將正法對一切眾生講說,指導眾生修學正法,教化眾生生正信正念,令眾生能得到眞實的利益,而且希望他們所求都能滿足,所以菩薩寧願施捨自己的連肉爪甲給來乞求的人。

菩薩爾時。以此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皆得諸佛赤銅相爪。願一切眾生得潤澤爪。隨好莊嚴。願一切眾生得光淨爪。鑒徹第一。願一切眾生得一切智爪。具大人相。願一切眾生得無比爪。於諸世間。無所染著。願一切眾生得妙莊嚴爪。光明普照一切世間。願一切眾生得不壞爪。清淨無缺。

當菩薩決定把連肉爪甲布施給乞者時,就用他布施所積的善根,對眾生作如下的廻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都得到像諸佛一樣赤銅顏色的爪。又願一切眾生,能得著有油潤不枯燥的爪甲,以這種隨好莊嚴自身。又願一切眾生,得著光明清淨的爪甲,好像明鏡可以照見一切物體,也能照見眾生的業果循環,是世間第一的爪甲。又願一切眾生得著能生出種種智慧的爪甲,具足大人——佛菩薩們的爪甲之相。中國有句古語:「富潤屋、德潤身」。這意思是說那些有財富的人,把房子擺設得富麗堂皇,顯得有錢有氣派,在物質上求表現。有德性的人就不會像這樣膚淺,卻是在他高貴雅潔的氣質上,流露出一種令人敬仰的氣氛。他的麵色以及髮膚都特別滋潤而有一種乾淨的光澤,手伸出來十指圓肥,爪甲光滑明亮,從手指甲上就可以看出他的聰敏智慧。又願一切眾生得到最好最好的指甲,沒有誰再比他更好的。對於世間上一切五欲的俗習,他一樣都不沾染,也不執著,看破一切放下了一切。又願一切眾生,得到特別妙好又很莊嚴的爪甲,爪甲上放出的光,可以照徧三千大千世界。又願一切眾生得著不壞的爪甲,既清淨又無缺陷,美滿具足。人的五官四肢為什麼會有美醜的差別,這都是由於生生世世修善業而成。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他在百劫中修行六度萬行才成就的。如果我們希望相好具足,就必須如理修行,捨己為眾生。

願一切眾生得入一切佛法方便相爪。廣大智慧。皆悉清淨。願一切眾生得善生爪。菩薩業果。無不淨妙。願一切眾生得一切智大導師爪。放無量色妙光明藏。是為菩薩摩訶薩為求法故。施連肉爪甲時善根廻向。為令眾生具足諸佛一切智爪無礙力故。

菩薩又願一切眾生,能深入諸法,通達無礙,又能方便運用而不染著於境界,得到廣大的清淨智慧。有這種爪甲相好,對事不染塵垢,對法不著不依。又願一切眾生得著能生種種善業,滅除一切惡業的爪甲,所得的業果,同菩薩的善業果報一樣,無一件不是清淨上妙。又願一切眾生,得著一切智慧,能做眾生大導師的智爪,如佛的指爪,可以放射出無量的奇妙顏色之光的藏爪。以上所說的爪甲相好,都是佛具有的相好和隨好。菩薩中的大菩薩,為了求法的緣故,布施他連肉的爪甲,又將布施的善根廻向給眾生,他也希望眾生能有如是的相好隨好,還希望眾生能夠有具足諸佛一樣的一切智慧之爪甲,成就一切通達無礙的智力。這就是菩薩布施爪甲的的目的。

佛子。菩薩摩訶薩求佛法藏。恭敬尊重。生難得想。有能說者來語之言。若能投身七仞火坑。當施汝法。菩薩聞已。歡喜踴躍。作是思惟。我為法故。尚應久住阿鼻獄等一切惡趣。受無量苦。何況纔入人間火坑。即得聞法。奇哉正法。甚為易得。不受地獄無量楚毒。但入火坑。即便得聞。但為我說。我入火坑。如求善法王菩薩。金剛思惟菩薩。為求法故入火坑中。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為想求得成佛的佛法之寳藏,上對諸佛,下至一切眾生,他都同樣恭敬尊重,常生起一種難得的思想——「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又想:「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佛國難生,善知識難遇」。這時有位能講經說法的人來到菩薩的麵前,對他說:「你如能跳進七仞

——

一仞七尺,共有四丈九尺深的火坑裡,若有這種為求法願捨生命的勇敢犧牲精神,我就為你講說難於值遇的妙法」。菩薩聽了,歡喜得跳起來,心裡想:「我為了求難得的正法,就是到阿鼻地獄,和到三惡道中去受長久無量的苦也在所不惜。現在祇要我跳入人間的火坑,就可聽聞到。太奇怪了,太容易得到正法了,不需要去受地獄中無量的痛苦,祇要能跳入火坑就能聽聞到。請你對我說這正法眼藏吧!我聽了一定跳下火坑。」菩薩這種表現,就像從前的求善法王菩薩,金剛思惟菩薩一樣,他們當年也是為了求法的緣故,跳入大火坑中。

菩薩的思想與凡夫的思想是相反的,菩薩非常愼重種因,所以說菩薩畏因不畏果,對於處事接物,絕不錯亂因果,不行顚倒的事,不起妄念。到果地時不管遭遇甚麼境界,他都處之泰然,苦樂無動於衷。凡夫則不然,滿腦子裡儘在算計別人,一心祇為利己著想,根本沒有受報的觀念。那些狂人滿口說謊話,晝夜胡作非為,一旦業報臨頭,怨天尤人,還不知懺悔,在煩惱痛苦的稠林中,不知覓求出路。菩薩憐湣眾生,就是憐湣眾生無知糊塗。菩薩捨身求法,跳入火坑,發大誓願,以所修的善根功德為眾生廻向,作種種難行能行的布施,他都是為救眾生。我們修學佛道的人,如能有菩薩的這種精神,我們也是菩薩。假設沒有這種精神,就趕快發大悲心,向菩薩學習。菩薩不怕吃苦、不畏艱難,一心為維護眾生。

為求法捨生命的公案,經典上記載得很多,現在我說一則:梵天王有位太子,名曇摩鉗,他生來就喜修正法,追求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所以他四方去求法,但終無所得,心中甚為鬱悶。這時帝釋天變成一個婆羅門來見太子,說:「我有「了生脫死」的正法,如果你想求此法,那是要有相當大的代價,因為當年我求得此法是很不容易才得到的。」太子就問:「你要我給你甚麼樣的代價呢?」婆羅門說:「在一個十丈深的大坑中,放五丈高的乾柴,將柴燃燒猛烈後,如果你能有勇氣不怕死,有誠心求法,有犧牲的精神,跳入火坑,我才為你說呢。」太子一聽,認為這很容易,他想:「我為求正法,三惡道中去受無間的苦都願意,何況跳入這一點小火坑算什麼呢!」於是太子就稟告父王,命人挖坑。國王不忍心捨太子,遂請鄰近大小國王齊來勸阻。太子就對父王和諸國王說:「我這個身體早晚是要死的,我能為聞正法而死,強過不聞法而生。」這就是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抱負。諸位勸解的國王,見太子為法捨身的決心難以挽回,祇得眼看他跳火坑。於是婆羅門就對太子說法了。

婆羅門說,「常行於慈心」:你要常生慈悲心,事事以慈悲為首。「除去恚害想」:把瞋恨人的脾氣和害人的思想除滅乾淨。「大悲湣眾生」:對於眾生要用大悲心去憐湣他們。「矜傷為雨淚」:因為哀傷眾生在苦海中受生死流轉的痛苦,傷心得淚如雨下。「修行大喜心」:你應發大布施的心,一切你都能以大喜捨心,布施給一切眾生。「同己所得法」:你能做到三輪體空的布施,這樣就達到了行菩薩道的正法。「救護以道義」:你救護眾生的目的,應該令他們明白佛法的眞正義理,要他們知道修習佛法。「乃應菩薩行」:你如果能做到,就是菩薩所修行的正當法門。

太子聽完了這首偈頌,很歡喜的就向大火坑中跳下。這時婆羅門與梵天王同時拉著太子的手,說:「所有的眾生,都等著你去救他們,你怎可跳火坑呢?」太子說:「人生百年終歸死」我現已聽到正法而死,滿了我的心願,勝過不聞法而生。我意已決,無庸異議。」說完,婆羅門與梵天王見他為此堅決,也就不再加阻攔,隻見太子麵現微笑踴身而跳。說也奇怪,大家都見到那火勢熊熊的火坑,當太子跳下時,忽然變成了一個蓮花池。清水漪漣,如車輪般的蓮華含笑相迎,太子卻很莊嚴的端坐在蓮華上。原來是太子求法的至誠,感動天龍八部都來擁擠。婆羅門也踴身虛空,向太子稽首說:「善哉!善哉!你眞是一位求法忘軀的大菩薩。」這時天雨寳華,繽紛而下,太子、父王和諸位國王,無不歡喜讚歎。當時的太子,就是釋迦世尊的前生,父王就是淨飯王。修行人祇要眞誠求法,自然會有感應。假使你是為得感應而求法,想得神通而修行,那是心存妄念,恐怕甚麼你也得不到。

菩薩爾時。以此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住佛所住一切智法。永不退轉無上菩提。願一切眾生離諸險難。受佛安樂。願一切眾生得無畏心。離諸恐怖。願一切眾生常樂求法。具足喜樂。眾法莊嚴。願一切眾生離諸惡趣。滅除一切三毒熾火。願一切眾生常得安樂。具足如來勝妙樂事。

菩薩允諾了能說法的來人之後,即刻就將他所修積的善根為眾生作如下的廻向:他願一切眾生能住於佛所住的果位——常寂光淨土,法身慧命充滿虛空,永遠不會有退轉無上菩提之可能,也不會退轉到二乘或者凡夫的地位。又願一切眾生,都能知道離開一切危險的災難,有趨吉避凶的知識。常行十善,生生世世可以遠離三惡道,生人天中享受佛法的安樂福報。又願一切眾生能得到大無畏的心,離開一切恐怖畏懼的人事。吾人如想遠離諸恐怖,唯有不貪不求,不爭不瞋,對人對事慈悲為懷,忍讓為先,喜捨助人。這樣心平氣和的做人,到處是益友,再也沒個怨敵,那還會有令你生畏懼恐怖的事!又願一切眾生,知道常生樂於求法的心,明白世間一切伎樂,都是虛幻的,祇有以法自娛,令法喜充滿內心,具足喜樂諸法的思想,得到眾法的饒益,莊嚴自己的佛性。又願一切眾生,能夠離開諸惡趣——四惡道: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要永離這四惡趣,不僅祇是諸惡莫作,就連一點惡念都不能生。假設你有一念瞋心,就是趣入修羅道了。古德說:「一念瞋心起,八萬障門開」。又說:「千日打柴一火焚」。瞋就是無明火,雖說祇一念乃星星之火,它一樣可以燎盡你千裏的功德林。我們修行人,千萬要謹愼,一定要知道隨時滅除貪瞋癡的心。如果有一念生起,就與惡趣搭上了關係。三毒熾火包括貪、瞋、癡、慢、疑的念,和習氣、行為、毛病,各式表現。熾火是旺盛的烈火,把人的思想燒得糊裡糊塗,行為燒得顚顚倒倒,自己煩惱痛苦不安,更影響得你四周的人跟著受苦,親者痛仇者快。許多自命聰明能幹,事業蒸蒸日上的人,往往就因受到三毒熾火的影響,一敗塗地,甚而身敗名裂,實在令人痛心同情。菩薩瞭解眾生的毛病,所以他希望眾生能滅除一切三毒的熾火。又願一切眾生常常都生活在平安快樂的環境中,具足佛所有的殊勝微妙的種種樂事。佛的樂事是些什麼?佛的心包虛空,量周沙界,不貪五欲,不戀世樂。禪悅為食法喜充滿。以法自娛了伎非實。湣念眾生拔苦予樂。成就了無量無邊的清淨功德,莊嚴了廣大的極樂國土,他和菩薩們,無有眾苦,但受諸樂!

願一切眾生得菩薩心。永離一切貪恚癡火。願一切眾生悉得菩薩諸三昧樂。普見諸佛。心大歡喜。願一切眾生善說正法。於法究竟。常無忘失。願一切眾生具足菩薩神通妙樂。究竟安住一切種智。是為菩薩摩訶薩為求正法投火坑時善根廻向。為令眾生離障礙業。皆得具足智慧火故。

菩薩又願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像菩薩一樣的慈悲心。菩薩的心是等念冤親平等,不念舊惡,也不憎惡人,不問眾生如何對他,他總是念念不忘眾生,願願不忘眾生,一切功德善根都廻向給眾生,希望眾生事事圓滿具足永遠生活在安樂中。所以他願眾生永離一切的三毒火,不受它的毒害。又願一切眾生,都能得到菩薩所修得的各種正定正受之樂。在禪定中能夠常常見到諸佛,心中自然生起大歡喜心。又願一切眾生,都善於演說正法,對於佛所說的無量法門,都能通徹,眞正瞭解,而且不會忘失。又願一切眾生,也能完全得到同菩薩一樣的神通妙用和自在安樂,能有通達種種法相法性的智慧,安住在一切種智中。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為求正法捨身投入火坑時,以所修積的善根,給眾生所作的廻向。為使眾生遠離障礙的染汚業,而得到圓滿的、清淨的、智慧之火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為求正法。分別演說。開菩薩道。示菩提路。趣無上智。勤修十力。廣一切智心。獲無礙智法。令眾生清淨。住菩薩境界。勤修大智。護佛菩提時。以身具受無量苦惱。如求善法菩薩。勇猛王菩薩。及餘無量諸大菩薩。為求法故。受無量苦。乃至攝取誹謗正法。惡業所覆。魔業所持。極大惡人。彼所應受一切苦惱。以求法故。悉皆為受。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為了求得正法眼藏,乃到一切處為眾生演說正法,分門別類一一闡明,令眾生了達諸法實相的眞實道理,開示如何修菩薩行,如何行菩薩道,為眾生豎立了一個修行的裏程碑,指示眾生走向菩提覺道的路。發願趣求無上智慧,精進勤修佛的十種力量,令心廣大、開智慧心,知一切法一相,了諸法空相,獲得空無相無願的無礙智慧法門。使令一切眾生都返本還原,恢復清淨,住於菩薩的境界。菩薩如是勇猛精進勤懇修學,終於獲得殊勝智慧。菩薩為了保護諸佛的正法和菩提覺道,歷盡艱難,親身接受無量的痛苦折磨。好像過去的求善法菩薩、勇猛王菩薩,以及無量的大菩薩,他們也是為了求得正法,受盡種種無量的艱苦險難。甚而還要「攝取」——去代替那些誹謗正法,不信正法的邪教徒們所造的惡業,應受無間地獄的罪報,這些惡人們所應受的罪苦,他都願代受。菩薩湣念這些惡人無知,被惡業所覆蓋,受魔業所支持,造下大惡,成為最大的惡人,他們是應該接受種種苦毒熱惱的,但是菩薩為了求取正法的緣故,他把這一切的苦惱全部接受親身承受。

以此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永離一切苦惱逼迫。成就安樂自在神通。願一切眾生永離諸苦。得一切樂。願一切眾生永滅苦蘊。得照現身。恒受安樂。願一切眾生超出苦獄。成就智行。願一切眾生見安隱道。離諸惡趣。願一切眾生得法喜樂。永斷眾苦。願一切眾生永拔眾苦。互相慈愛,無損害心。

菩薩自願代替眾生受苦,並以所積的善根為眾生如下的廻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永遠捨離各種的痛苦熱惱,和一切危困逼迫,成就平安快樂,得到自由自在的神通妙用。又願一切眾生,永遠離開種種的痛苦,得著一切的快樂。又願一切眾生,能夠永遠消滅掉苦蘊——苦結,把一切的苦結消滅了,得光明徧照,現變化身,永遠受到安樂。又願一切眾生,能超脫離地獄的苦痛,成就智慧的行門——修學佛法、發大誓願、普度眾生、求無上菩提覺道,這就是智慧之行。又願一切眾生,能夠常行在平安的佛道上,遠離一切惡趣。又願一切眾生,常能禪悅為食、法喜充滿,永遠斷絕種種苦逼。又願一切眾生,能永遠拔除一切苦根,彼此互助互愛,慈悲為懷,不要有損害人的心。

願一切眾生得諸佛樂。離生死苦。願一切眾生成就清淨無比安樂。一切苦惱無能損害。願一切眾生得一切勝樂。究竟具足佛無礙樂。是為菩薩摩訶薩為求法故。受眾苦時善根廻向。為欲救護一切眾生令離險難。住一切智無所障礙解脫處故。

菩薩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如同諸佛的寂滅之樂,二死永絕,脫離了生死苦海。又願一切眾生,成就清淨自在無上的安樂,任何苦惱都不能來損害他、動搖他。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各種最殊勝的快樂,凡是諸佛所有的沒有障礙的自在之樂,希望眾生都能完全得到,圓滿具足。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為了求得正法,受種種苦難時所作的善根廻向。他的目的是要救護一切眾生,令他們都離開三惡道,安住到一切智地——清淨極樂,沒有惡業障礙,解脫自在的境界的緣故,所以菩薩寧受一切苦。

佛子。菩薩摩訶薩處於王位。求正法時。乃至但為一文一字。一句一義。生難得想。能悉罄捨海內所有。若近若遠國土城邑。人民庫藏。園池屋宅。樹林華果。乃至一切珍奇妙物。宮殿樓閣。妻子眷屬。及以王位。悉能捨之。於不堅中。求堅固法。為欲利益一切眾生。勤求諸佛無礙解脫。究竟清淨一切智道。如大勢德菩薩。勝德王菩薩。及餘無量諸大菩薩。勤求正法。乃至極少。為於一字。五體投地。正念三世一切佛法。愛樂修習。永不貪著名聞利養。捨諸世間自在王位。求佛自在法王之位。於世間樂。心無所著。以出世法。長養其心。永離世間一切戲論。住於諸佛無戲論法。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在王位的時候——所謂九五之尊富有四海,可是他並不重視眼前富貴,而一心探求正法,乃至於僅得到一篇文章、一句經偈、一句佛法、一句正言,甚或一字,他都視為珍寳,生歡喜心、生難遭難得的思想。菩薩也能夠盡其所有的財富:如海內外或近或遠的國土,通都大邑的城市、人民、倉庫、寳藏、公園、池塘、房屋、住宅、森林、菓園、農村、農場,廣大的異翠奇卉花園,乃至於奇珍妙寳的各種寳貝,和他居住的宮殿、亭臺、樓閣、七寳廻曲欄楯等,這些世上極盡富麗的財產,為求法故都能捨掉,最難能的是連他最親蜜的妻和最難捨的愛子,以及其他的眷屬僮僕,最尊貴無上的帝王的地位等等,菩薩為了求取正法,他也能一概捨離,能布施給別人,就是要他身為奴僕座墊,或頭目髓肉四肢六腑,他為得正法,都不留戀吝惜。

菩薩的目的是在以不究竟的有為法中,求得永遠存在的,劫火都不能燒毀的、眞實的、究竟的無為法。同時他也想以此眞實的正法,來利益所有的眾生。因之他勤求諸佛的正法,沒有一切障礙,能眞正得到解脫,圓融的清淨的,通達十法界一切理性事相的智慧之道。菩薩這種作法,就像往昔的大勢德菩薩、勝德王菩薩,和許許多多的大菩薩一樣,他們都是為求正法,乃至極少為了一字,他們都寧內捨頭目腦髓,外捨國城妻子。菩薩如見有能為他說正法的善知識時,他一定恭敬禮拜,五體投地——頭、兩手、兩足,心中正念著三世諸佛所說的正法,法喜充滿,一心專注,樂於修習。他如此勤勉修習,絕不是偽裝表現,以求世人的稱揚而得豐富的利養。菩薩不再貪圖俗世的虛名和利養了,他既能把世間最尊貴、最富有的國王地位都捨掉,怎還會去貪圖那些世俗的名聞利養呢?他為的是求佛的自在法王之位,才這樣做的。對於世間的一切俗樂,他已經沒有一點慾念。他用所求得的、修證得的世法,以長養他的身,以滋長他的菩提覺道之心。永遠離開了世間一切虛妄的言語行為,安住於諸佛的眞實清淨無為的,沒有戲論的正法境界。

菩薩爾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常樂惠施。一切悉捨。願一切眾生能捨所有。心無中悔。願一切眾生常求正法。不惜身命。資生之具。願一切眾生悉得法利。能斷一切眾生疑惑。願一切眾生得善法欲。心常喜樂諸佛正法。願一切眾生為求佛法。能捨身命及以王位。大心修習無上菩提。願一切眾生尊重正法。常深愛樂。不惜身命。願一切眾生護持諸佛甚難得法。常勤修習。願一切眾生皆得諸佛菩提光明。成菩提行。不由他悟。願一切眾生常能觀察一切佛法。拔除疑箭。心得安隱。是為菩薩摩訶薩為求正法捨國城時善根廻向。為令眾生知見圓滿。常得住於安隱道故。

這位求正法的大菩薩,他發大菩提心,學過去世曾為法忘軀,捨內外財的大菩薩們的希有精神,於是以他修積的善根對眾生作這樣的廻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經常喜歡作布施的功德,把自己所有的儘量都布施出來。又願一切眾生,能夠惠施所有的內外財,心中絕不後悔。又願一切眾生,知道應該常求正法,能為求正法不惜身命,和能施捨一切維持生命的物質。又願一切眾生,都能得到正法的利益,把眾生對於佛法的疑惑,都能給他們解除。又願一切眾生有希求善法的心,歡喜常常聽聞諸佛的正法。又願一切眾生,能效法往昔的大菩薩,為了求正法,能夠把身命和尊貴的王位都捨掉,發大願心修習無上的菩提覺道。又願一切眾生,能夠知道尊重正法,常能深入正法,深深喜愛正法,甚而不惜生命。又願一切眾生,能維護正法、弘揚正法,常勤修習諸佛所說的甚深難得的微妙法。又願一切眾生,都能得到諸佛的菩提覺道之光明,成就菩提覺道之果德,不是藉其他的力量明白的,而是自修自悟。又願一切眾生,對於一切佛法,常能觀行相應,了達諸法實相,把心中所有懷疑的箭梗,一一拔除,從此信而不疑,安隱自在。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為求正法時,他捨生命國城妻子所積聚的善根,為眾生作的廻向。為的是希望眾生在知和見上,也就是在信解方麵,都能得到圓滿通達,生起正知正見,安隱愉悅修行佛道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作大國王。於法自在。普行教命。令除殺業。閻浮提內。城邑聚落。一切屠殺。皆令禁斷。無足二足。四足多足。種種生類。普施無畏。無欺奪心。廣修一切菩薩諸行。仁慈蒞物。不行侵惱。發妙寳心。安隱眾生。於諸佛所。立深智樂。常自安住三種淨戒。亦令眾生如是安住。菩薩摩訶薩令諸眾生住於五戒。永斷殺業。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示現作一個大國的國王——轉輪聖王的時候,他一切根據佛法的道理治國教民。他用善巧方便的方法,於法能任運自在,普徧教化臣民發大慈悲心,施行仁政,命令全國廢除殺業。推行到整個閻浮提以內的通都大邑、城鎮、鄉村之中,一切殺害的事,通通命令禁止、斷絕殺害。不特對人不能傷害,就連所有的動物也不可以殺害,如無足的蚌類、二足的人和飛禽、四足的畜生獸類、多足的蟲類,種種凡有生命能活動的動物,一律普徧施給他們無有恐怖畏懼的心,受到安全的保護,再不會有被殘殺的危險。教化人民互助互愛,不要有欺騙竊奪的心,廣修諸位菩薩所應修的一切行門。用仁慈心愛護一切有情的眾生,不去侵犯牠們,也不令牠們生苦惱。發眞實的慈悲心,令一切眾生都能過安隱無憂的生活。在諸佛的道場,恒聞正法依教奉行,立大誌願,樂做一切佛事。常常安住在三種淨戒中——①攝善法戒。②攝律儀戒。③利益一切眾生戒。也輔導眾生行十善,不退心不受外道的誘惑,安隱自在生活於清淨的境界。這位大菩薩國王,也令全國人民都受五戒——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酗酒,每個人都能深信佛法,安份守己,社會安寧,永斷了殺業、再也沒有刀兵兇惡之事發生,所謂人間淨土,就是這樣的和樂太平。

以此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發菩薩心。具足智慧。永保壽命。無有終盡。願一切眾生住無量劫。供一切佛。恭敬勤修。更增壽命。願一切眾生具足修行。離老死法。一切災毒不害其命。願一切眾生具足成就無病惱身。壽命自在。能隨意住。願一切眾生得無盡命。窮未來劫。住菩薩行。教化調伏一切眾生。願一切眾生為壽命門。十力善根。於中增長。

菩薩教化眾生斷絕殺業的善根,對眾生作如下的廻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都能發像菩薩一樣的大慈大悲、捨己為人的廣大喜捨心。每位學佛道的人,一定要能發菩薩心,就是要有菩薩心腸和度量。我們不要說得太高深,就以眼前最普通的事而論:譬如清潔道場,隨手收拾一切淩亂的東西,這是多麼輕而易擧的事。每當一次法會結束以後,總有許多地方需要整理,這時就應該自動去做,心中不要存著這不是我的事,師父沒有叫我做的心。在道場中一切都要自動自發,無所謂這是誰的事,應該搶著去做,做得越多越好。修行不是隻限於參禪誦經,而是隨時隨地在修行,不要有那麼多的分別心,更不要爭權奪利,爭做領袖支配別人,在師父麵前求表現。這種虛妄不實的做法,是不配稱為修行人的。

我從前做沙彌時,就是後來受了具足戒當了比丘,我每到一個道場,總是悶聲不響的做別人不做的事。大眾共同做的事,我也不後人,那些有名有利的表麵工作,我從不與人去爭。我們修行辦道,最要緊的是腳踏實地,一切向眞的方麵做。道場整齊清潔,就是莊嚴道場,信眾走進來,見到這種清潔的環境,受到清淨氣氛的感染,也能令人發菩提心立向道心。菩薩的心是捨己利人,慈悲為目的,我們學佛就要學菩薩的心行。希望大家趕快發菩薩心,早成菩提道果。遠離愚癡,拋棄自以為高明的小聰明,眞心修學佛法,才能具足智慧。戒絕一切殺念殺業,才能永保壽命,沒有終盡的時候。這個壽命,不是說肉體的世壽和生命能長生不死,而是說法身慧命永遠沒有終盡。

又願一切眾生有無量劫長的壽命,在無量劫中都能供養十方諸佛。因為能恭敬供養諸佛,又能勤修一切佛法,所以更增長壽命,得到無量壽和無量光。又願一切眾生,把八萬四千法門和六度都修習圓滿,斷滅了貪欲愛取和無明,證得無生法忍,登上了菩薩地,就遠離生老病死的苦法,一切的災亂毒害也不能侵損他的生命了。又願一切眾生,勤修諸法、了達諸法、深入諸法,把一切佛法都修習具足,達到圓融無礙的境界,自然成為身心堅固的金剛之身。身不會再受病魔纒擾,心也不會受到一切異論的祟惑。壽命得到了自在,生死由自己控製,來去自如。隨自己的願力受生,已超出三界之外,閻王老子管不著了!又願一切眾生,得著無窮無盡悠久的壽命,窮盡未來一切時劫中,都修菩薩行、行菩薩道,安住於菩薩智地,永不懈退,教化一切眾生,調伏一切剛強的眾生,攝入佛道。又願一切眾生,成為壽命之門,入此門中永不死亡。十種力用的善根,在壽命門中隨著時劫一天比一天增多長大。

願一切眾生善根具足。得無盡命。成滿大願。願一切眾生悉見諸佛。供養承事。住無盡壽。修集善根。願一切眾生於如來處。善學所學。得聖法喜。無盡壽命。願一切眾生得不老不病常住命根。勇猛精進。入佛智慧。是為菩薩摩訶薩住三聚淨戒。永斷殺業善根廻向。為令眾生得佛十力圓滿智故。

菩薩又願一切眾生,能眾善奉行諸惡莫作,具足種種的善根,得到沒有窮盡的壽命,圓滿完成所發的一切大願。又願一切眾生,都能見到諸佛,供養諸佛,承事各種佛事,得著無窮盡的壽命,修習善法、普行善業、廣積善根。又願一切眾生,在佛的道場中,善能學習一切所應學習的聖法——成佛之法,深得喜無量的無盡壽命。又願一切眾生,得著不會衰老、不生病痛、永遠不壞的命根,而且勇猛精進,深入佛的智慧之海。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安住在三聚淨戒中,永斷了殺業所積聚的善根,為眾生所作的廻向。他希望每個眾生得到他廻向的利益,就可以得佛的十力之妙用,也可以圓滿他們的智慧。

佛子。菩薩摩訶薩。見有眾生。心懷殘忍。損諸人畜。所有男形。令身缺減。受諸楚毒。見是事已。起大慈悲而哀救之。令閻浮提一切人民。皆捨此業。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看到有一種人的心,非常殘忍,從事一種損害人和畜生男形的職業,令人和畜生的身體受到殘缺和痛苦。菩薩見到這種事情之後,於心不忍,生起大慈大悲的心,哀湣他們,決心要救度他們,於是命令閻浮提的人民,一律不準操這種職業,從此以後都要捨棄這種殘害人畜男形的惡業。

菩薩爾時。語其人言。汝何所為。作是惡業。我有庫藏。百千萬億。一切樂具。悉皆充滿。隨汝所須。盡當相給。汝之所作。眾罪由生。我今勸汝。莫作是事。汝所作業。不如道理。設有所獲。於何可用。損他益己。終無是處。如此惡行。諸不善法。一切如來所不稱歎。

菩薩這時,就對那個殘害人畜男形的人說:你為了甚麼目的作這種惡業?你如為了金錢,我有很多倉庫,裡麵裝滿了金銀財寳,你如需要資生的物品,或要娛樂的玩具,我的倉庫中都是,隨你所喜歡要的東西。不計貴賤多寡,我都願意儘量給你。你現在所做的這種殘害人畜的事,許多的罪業都將由此而生,你將來會受到莫大的惡報,所以我現在勸誡你,不要再做這種喪天害理的惡事了。像你現在所作的這種惡業,是最不合道理的,即使你可以獲得很多利益,那又有甚麼用呢?這種損害他人而利益自己的事,無論怎麼樣說,也是不對的。好像這樣的罪惡行為,等於是一切不善的惡行,將來惡貫滿盈的時候,一定會受到最厲害的果報,就是諸佛也不會讚歎你,也不能救度你。

作是語已。即以所有一切樂具。盡皆施與。復以善語為說妙法。令其歡悅。所謂示寂靜法。令其信受。滅除不善。修行淨業。互起慈心。不相損害。彼人聞已。永捨罪惡。

菩薩對那個殘害人畜男形的人說完了勸誡的法語之後,即刻把他所有的資生之物和各種的娛樂工具,儘量惠施給這個人,以滿足他的需要。然後又用和悅的語氣,善巧的方法對他闡揚,慈悲喜捨的微妙佛法,令他聽了,心中非常歡喜。又對他開示寂靜法的利益,指導他修學佛法的方法,令他生深信心,受持不懈。教化他從此滅除過去一切不善的惡性惡行和殺業,修行清淨的梵行。對人和一切畜生,生起互相慈愛的心,再也不要彼此殘殺損害。這人聽了之後,痛切悔改,永遠捨去一切罪惡的心念和行為,發願自新,把這種殘害人畜男形的惡業捨棄了。

菩薩爾時。以此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具丈夫形。成就如來馬陰藏相。願一切眾生具男子形。發勇猛心。修諸梵行。願一切眾生具勇猛力。恒為主導。住無礙智。永不退轉。願一切眾生皆得具足大丈夫身。永離欲心。無所染著。願一切眾生悉得成就善男子法。智慧增長。諸佛所歎。願一切眾生普得具於大人之力。常能修習十力善根。願一切眾生永不失壞男子之形。常修福智未曾有法。願一切眾生於五欲中。無著無縛。心得解脫。厭離三有。住菩薩行。願一切眾生成就第一智慧丈夫。一切宗信。伏從其化。願一切眾生具足菩薩丈夫智慧。不久當成無上大雄。

菩薩對這人惠施了無量財寳和微妙的法施之後,又以他施捨的善根功德給眾生作這樣的廻向:他說願一切眾生,都能圓滿具足男性的形體,成就如同佛一樣的馬陰藏相。又願一切眾生,具有了完滿無缺的男子形,知道發勇猛精進心修一切清淨行。又願一切眾生,具有勇猛無畏的願力,恒常做眾生的領導者,依著通達無礙的大智慧,永遠不會退轉到二乘或凡夫之果位上。又願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圓滿具足的大丈夫之身,永遠離卻貪欲的心念,沒有不正當的染汚行為,也不執著邪知邪見的外道異論。又願一切眾生,都能成就品德優良的善男子,相貌端正,智慧隨日增長,深得諸佛讚歎。又願一切眾生,才能具有大人之力。有大覺大智大願之人,謂之大人,也可以說就是菩薩。菩薩希望眾生都能有大覺者的智慧和願力,常能修習佛的十種力的善根。又願一切眾生,永遠不退失男子的堅決願力,永遠不損壞男性的外形體。女人如有男性的堅強意誌,削髮出家受具足戒,弘法利生承侍佛事,同樣可被尊為善男子、大丈夫。反之若男子無雄心大誌,懦弱無能,雖具男子的外形,卻無異於弱女子。菩薩希望眾生不失壞男子形態,而內心應常知修未曾有法,示福慧具足。所謂未曾有法,就是身心清淨,沒有貪愛淫欲的思想行為,甚至應一念不生。又願一切眾生,對於紅塵中的五欲——財色名食睡,或為色聲香味觸這一類不清淨的享受,不要貪愛沉迷,不執著某種嗜好,心不被五欲所縛,這樣就得到了解脫。明白受就是苦,對三有——三界中的一切,生厭離的思想,隨時想到要遠離這個火宅,唯有修學菩薩行,安心住在菩薩的智地。又願一切眾生,成為智慧第一的大丈夫,通達眞理不做糊塗事,明辨是非,不生顚倒的思想。心性平和沒有無明煩惱,平等慈悲喜捨沒有怨敵,有如是完美的德行,那些親近你的,聞名而趨附你的男女老幼、善惡美醜的人,都會來接受你的教化,信從你的教言。即使是剛強難伏的異教徒,甚而是十惡的人,他們都會受到你德化的感召,而皈依在八正道的眞理下。這就是智慧第一的丈夫,一切信仰他的,服從他的教化。又願一切眾生,具足菩薩的智慧和慈悲心,又有大丈夫的勇猛氣概,光明磊落。不久的將來,就可以成為一位最高無上的大英雄,好像佛一樣天上天下唯佛獨尊。

是為菩薩摩訶薩禁絕一切毀敗男形善根廻向。為令眾生具丈夫形。皆能守護諸善丈夫。生賢聖家。智慧具足。常勤修習丈夫勝行。有丈夫用。巧能顯示七丈夫道。具足諸佛善丈夫種。丈夫正教。丈夫勇猛。丈夫精進。丈夫智慧。丈夫清淨。普令眾生究竟皆得。

以上所說的是菩薩中的大菩薩,他為了禁絕一切毀敗男形的惡業,勸誡那些做惡的人,改惡向善,所作的法施善根廻向。菩薩為了令眾生都能具有丈夫的形像和德行,所謂「大丈夫隻手撥開生死路,奇男兒雙眉皺破名利關」。更能夠以大無畏的精神守護其他的善丈夫。凡有這種品德的善男子,都可以生在聖賢之家,位同聖賢,具足一切種智。常能勤奮修習大丈夫的殊勝行。如經所說:「相具足——丈夫形;慧具足——智慧具足;行具足——丈夫勝行」。

又有丈夫的大用——①親近善知識,發大菩提心。一個有善根有智慧的人,就知道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獲無量法益,成就大力大用。②聽聞正法:如果要完成丈夫的大用,必須常聞正法,才能增長聞慧,所以凡有善知識講經說法的時候,一定要去聽,抱定一息尚存,就應聽聞正法;一息尚存,就要講說正法的決心。③思惟其義:聽了正法之後,一定要思惟它的義理,深入研究,這是成就思慧的功夫。④如說修行:聞和思的功夫都做到了,接著就要如理修行。古人說:「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倘若祇在嘴皮上求表現,行為上卻背道而馳,那不是丈夫用,也不配稱為佛弟子,祇可叫著打佛的旗號騙飯吃的偽君子庸小人。如果我們想作個眞正的佛弟子,想發揮丈夫的大用,我們就要如理修行,腳踏實地的修行,這是成就的修慧功夫。丈夫用的四大要點,第一就是要親近善知識,因親近善知識才成就聞思修的三慧佛學,才顯出丈夫的大用,由此可見修學佛道的人,要重視親近善知識。

丈夫四用另一解釋:①自正:能正信不移。②正他:能隨機授法。③能隨答問:迅速答覆問難。④善解因緣:明白眾生一切因緣。巧能顯示出七丈夫道:菩薩希望眾生知道用善巧方便的方法,顯示出成為一個大丈夫具有的七種特點,或者說是七個必須具備的條件。現在依據世間法,擧出七點:①長壽久住:壽命很長,久住於世。②妙色端嚴:相具足、色具足,出眾的莊嚴。③無病少惱:身體健康,安樂自在,沒有煩惱。④非僕非女:不是人的奴僕,也不是女身。⑤智慧猛利:有超群的大智慧。⑥發言威肅:說話有分量,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在氣質上自然流露出一種不怒而威的肅穆氣勢,令人敬畏。⑦有大宗葉:就是出身名門貴族。

另有一種說法,就是七種道七賢的意思。①能隨信行:隨著信心修行。②隨法行:能依正法修行。③信解:信解一切佛法的眞理。④見至:有正見深入諸法實相。⑤身證:親身證悟諸法的妙意。⑥慧解脫:是依般若智了達法界的事理,得到眞正的自在。⑦俱解脫:一切的一切都看破放下自在了,達到無著無依的解脫境界。有這七種的道,才堪稱為丈夫。有了以上所說的這些優秀條件,就具足了生入諸佛之家的種因,可以作諸佛的最好弟子,能承諸佛家業的善丈夫,將來一定能圓滿佛果。菩薩自己曾受過完成丈夫人格的正教,他又以丈夫正教教化一切眾生,更希望眾生都能得到丈夫正教,又有大丈夫的勇猛氣節,又有大丈夫的正精進,又有大丈夫的正精進,又有大丈夫的殊勝智慧,一切行為都依智而行,絕不是個有勇無謀的莽夫獨夫,又有大丈夫的高尚品德,身心無垢內外清淨。菩薩自己有如是的美德,所以他也盼望眾生們都能具有這些美德,成為諸佛喜悅的善丈夫種,世上第一完美的善男子!菩薩這一片婆心,我們如何才能不負他的所望?!如何才能報答他萬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唐於闐國沙門實叉難陀譯

美國萬佛城宣化禪師講述

卷第二十八 十廻向品第二十五之六

佛子。菩薩摩訶薩。若見如來出興於世。開演正法。以大音聲。普告一切。如來出世。如來出世。令諸眾生得聞佛名。捨離一切我慢戲論。復更勸導。令速見佛。令憶念佛。令歸向佛。令攀緣佛。令觀察佛。令讚歎佛。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如果知道有佛出興於世,又親在佛前聆聽佛所開演的正法眼藏。這時,他必定大聲疾呼,普徧向十方法界廣播,說:如來出世了!如來出世了!菩薩為什麼這樣做呢?一者是菩薩的大慈悲心,因為佛出興於世,是百千萬劫難遇的事,在佛未出興世前,眾生有如處幽闇,天人減少、惡道日增,連佛名都聽不到,眾生都苦到極點。現在有佛出世,眾生得救的日子到了,菩薩怎忍心見眾生常浸在水深火熱之中受大苦難!所以菩薩高興得大聲疾呼,普告十方世界,令眾生立刻能聞佛名見佛麵,令這些無知的眾生能捨棄種種壞習氣和虛妄不實的我慢戲論。再者,諸佛出興於世時,都有他的大事和因緣。法華經方便品第二,其中有一段經文說的很清楚。經文說:「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故,出現於世」。

佛來到人間,開演的正法就是開示啟發眾生,有如同佛一樣的正知正見,現在被五欲所矇蔽了,佛來幫助眾生,使它恢復清淨。指示眾生也有如佛的知見,十法界一切平等,沒有差別。令眾生覺悟本有的知見,如法修行。使令眾生深入佛的知見,永不退轉,證菩薩的智地,圓滿菩提。有這樣殊勝的利益,菩薩怎能不普徧告訴眾生,催促他們趕快去見佛聞法。而且還告訴眾生見佛聞法之後,要常常憶念佛的慈悲德相,思惟佛說的正法,不令忘失。要用眞心誠意歸向佛,依教言修心念和行為,要依止於佛,受到佛光蔭護。隨時觀察佛的相好莊嚴,學佛普護眾生的平等慈心,教眾生知恩報德,讚揚佛救度眾生的偉大精神,讚歎佛的功德無量無邊。

復為廣說。佛難值遇。千萬億劫。時乃一出。眾生由此得見於佛。生清淨信。踴躍歡喜。尊重供養。復於佛所。聞諸佛名。轉更值遇無數諸佛。植諸善本。修習增長。

菩薩又普徧對一切眾生說:佛出興於世間,是非常難遇到的,要經過千劫,萬劫、甚而千億劫,才有一位佛出世。眾生要有大善根大福德,才能生在這個時候見到佛。這種因緣良機,千萬不要錯失。當你們見到佛的時候,自然會生清淨的信心,不由自主的會歡喜的跳起來。應以最清淨的心尊重佛,以最恭敬的心禮拜佛,以此身心供養佛,窮未來際承事侍奉。又可在佛的道場,聽到其他諸佛的名號;因之,輾轉更值遇無數的佛。在每位佛前,都種植最好的善業根本,修習一切法門,增長善根和德行,福慧具足眾德圓滿時,便成就佛的果位。

爾時。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眾生。因見佛故。皆得清淨。究竟調伏。彼諸眾生。於菩薩所。皆生最上善知識想。因菩薩故。成就佛法。以無數劫所種善根。普於世間施作佛事。

菩薩對那些眾生懇切的說完了以上開示之後,這時候,有無數百千萬億的眾生,因接受菩薩的勸導,見到佛的緣故,身心受到莫大的饒益,感到眞心清淨爽快,諸根調伏,有難以言喩的自在。古德說:「多生聽善語,業重聞惡言。」一點也不錯,能夠聽到別人善言善語,這都是多生的福報。再能有機會聽經聞法,那更是多生修積的因緣。不信且看社會上任何場所,到處人潮洶湧,為什麼到佛堂來聽經禮佛的人不多?這就是因為眾生善根不夠。凡是多生親近三寳的人,善根深厚,他就喜歡見佛聞法,他就能領略禪悅為食,法喜充滿的法樂。何況現在菩薩能勸導他們去見眞佛出世呢?所以這些眾生,對於菩薩有說不出的感激,大家不約而同的想到:我們眞幸運,遇到了最好的善知識。因這位菩薩的接引,使我們明白眞理,遠離邪惡。令我們身心清淨調伏,息滅三毒五欲,因而有接受佛法的機會,成就道業的希望。以無數劫所種的善根,普徧在世間做種種的佛事。所謂佛事包括的範圍很廣,眾善奉行,凡合乎正知正見的大小事務,都可謂佛事。出家人講經說法,領導善信居士修持,對人勸善規過,淨化社會等等,都是佛事,也可說做一切佛所讚歎的事。

佛子。菩薩摩訶薩。開示眾生令見佛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不待勸誘。自往見佛。承事供養。皆令歡喜。願一切眾生常樂見佛。心無廢捨。願一切眾生常勤修習廣大智慧。受持一切諸佛法藏。願一切眾生隨所聞聲。皆悟佛法。於無量劫修菩薩行。願一切眾生安住正念。恒以智眼見佛出興。願一切眾生不念異業。常憶見佛。勤修十力。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懇切的對眾生開示了見佛聞法的利益之後,隨即以他修積的種種善根,給眾生作如下的廻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明白見佛是難得的機緣,見佛是無上的福報,見佛聞法可獲得勝妙的利益,大家都能自動踴躍地去見佛,不必等到別人來勸請,或者還要受人的引誘才去。自動自發是出於眞誠,被人引誘或勸請就是勉強。勉強的就沒有信心,就得不到利益。我們在佛前要殷勤承事佛,要以至誠心供養佛,一切行為都要表裡一致,事事都發歡喜心。又願一切眾生經常都樂於見佛的全身,這種誠心是永遠不會中斷或者廢捨而改變的。又願一切眾生,常常精進勤修諸佛一切的正法眼藏,為的可以廣大智慧的泉源。又願一切眾生,隨便聽到什麼聲音,見到什麼境界,都能開悟,明白世上一切的一切,莫非佛法。人生的興衰毀譽,天然的鳥語花香,四季氣候變換、凋零蕭條種種現象,無一不是佛法,都可使人覺悟無常。

普賢菩薩告訴我們:「人在臨命終時的最後刹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萬馬車乘,珍寳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凡夫們為名為利終生勞碌奔波,到頭來那一樣帶走了?帶走的祇有所造作的業!所以普賢菩薩又告訴我們:「唯有我們修行所發的大願,它不會捨離我們。它在我們命終之時,能引導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去見阿彌陀佛和文殊菩薩、觀音菩薩等諸大菩薩。」所以修廻向法門的大菩薩,他希望眾生能隨聽聞聲,就能夠了悟佛法的眞理,在無量劫中,生生世世,在在處處,都能修學菩薩行,學行菩薩道,永不懈退。古德也警惕我們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先除少年後去老。中間光陰不多時,又有一半睡著了。」又願一切眾生,隨時都安住在正知正念中生活,事事不要生妄想。常以智慧的心眼,迎接佛到人間來普護眾生。又願一切眾生,不要受外道異論的影響,生不正當的念頭,造下惡業,應該常憶念佛,希望常見佛聞法,勤修佛的十力。

佛的十力:①知覺處非處智力:處是道理的意思。知道物的道理是對是不對。②知三世業報智力:知道一切眾生三世的因果業報。③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知道四禪八定及八解脫這三種的三昧。④知諸根勝劣智力:知道眾生諸根的優劣。⑤知種種解智力:知道眾生對於事理瞭解的程度。⑥知種種界智力:知道一切眾生境界的區別。⑦知一切至處道智力:知五戒、十善、八正道等無漏法,在人間天上所行的業果。⑧知天眼無礙智力:知天眼無礙智力:以天眼見眾生一切業。⑨知宿命無漏智力:知眾生的宿命,和無漏湼槃的智力。⑩知永斷習氣智力:知道永遠斷除一切妄惑的餘習氣而使不再生。

願一切眾生於一切處常見諸佛。了達如來徧虛空界。願一切眾生皆得具足佛自在身。普於十方。成道說法。願一切眾生遇善知識。常聞佛法。於諸如來。得不壞信。願一切眾生悉能稱歎諸佛出興。令其見者普得清淨。是為菩薩摩訶薩歎佛出世善根廻向。為令眾生見一切佛。供養承事。於無上法。究竟清淨故。

菩薩又願一切眾生,無論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見到佛,明白佛的法身,是盡虛空徧法界的。他的應化身,是隨緣應眾生的機而顯現的。祇要心誠意淨,便隨感應現。又願一切眾生,都得到如佛一樣福慧具足的自在身,隨願力和因緣,任運自如普徧到十方世界去成道說法。又願一切眾生,常常遇著大善知識,能聽到佛教的正法,對於佛出興於世的悲願,以及佛所說的一切正法,都眞信不疑,而且能切實奉行,不受外道異論的影響。又願一切眾生,都能稱揚讚歎諸佛出興於世的悲願。凡能見到佛的人,都能得到身心清淨,種大善根,開大智慧。如是十種願言,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稱揚讚歎佛出興於世,所積聚的善根,對眾生所作的廻向。為的是使令眾生見到諸佛之後,能明白供養諸佛,去承事侍奉諸佛。對於無上的妙法,就可以得到清淨的智慧,圓滿的智慧。

佛子。菩薩摩訶薩捨於大地。或施諸佛。造立精舍。或施菩薩及善知識。隨意所用。或施眾僧。以為住處。或施父母。或施別人。聲聞獨覺。種種福田。乃至一切貧窮孤露。及餘四眾。隨意悉與。令無所乏。或施建立如來塔廟。於如是等諸處之中。悉為辦具資生什物。令隨意用。無所恐懼。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布施土地給諸佛建造精舍,作為宣說正法的地方。或者布施給諸大菩薩或大善知識們——有大智慧的、明白事理的、能引導人修行的人,送給他們隨意使用。或者布施給出家的僧伽,作為修行安住之處。或者送給父母。或者送給其他的人,也不問其人是否大有資財者。或者施給二乘聖者聲聞獨覺們,如是種種的福田,佛為最大的福田。乃至於一切貧窮的人,孤苦裸露的人,這種最小的福田,菩薩一律平等布施,以及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也同樣布施;隨他們所需要不計數量,一概令其滿願,絕不缺少,這乃菩薩境界,非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或者把土地布施出來建塔廟和佛寺。聽說這些地方,菩薩不僅布施土地,還建佛寺塔廟住處等等,在每個處所,設備周全,一切資生的雜物,應有盡有,令任何人住在裡麵都不會有缺少所需,或不方便、不自在、不安全的感覺。令其生活起居,隨意取用,無所恐懼和缺乏之處。

菩薩摩訶薩隨何方所布施地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具足清淨一切智地。悉到普賢眾行彼岸。願一切眾生得總持地。正念受持一切佛法。願一切眾生得住持力。常能守護一切佛教。願一切眾生得如地心。於諸眾生意常清淨。無有惡念。願一切眾生持諸佛種。成就菩薩諸地次第。無有斷絕。願一切眾生普為一切作安隱處,悉令調伏。住清淨道。

菩薩中的大菩薩,隨便在甚麼地方布施地時,都以他修積的善根,對眾生作一番廻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都能具足種種的清淨智慧,都能修普賢菩薩的無盡萬行,達成圓滿,登上普賢行願的彼岸。又願一切眾生,能到達總一切法、持無量義的心地,身體力行,正念思惟修持一切佛法。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住持佛法的力量,常能守護佛教的各種佛事,令佛法發揚光大。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像大地一樣的堅固信心,對於其他的眾生,有大慈悲的愛護心,意常清淨,沒有惡念的侵害心。又願一切眾生,能行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信條,為諸佛種,將來可以成為大菩薩,當他修行的果位修到十地法門時,能夠依著次第一地一地的向前進,不退菩提心,也不會放棄修行的心願。又願一切眾生,能夠普徧平等作其他眾生的安穩依止之處,令那些剛強難以調伏的眾生,因為親近依止受到感化,自然馴伏也住到清淨的佛道中。

願一切眾生同諸如來利益世間。普使勤修。安住佛力。願一切眾生普為世間之所愛樂。悉令安住無上佛樂。願一切眾生獲善方便。住佛諸力無畏法中。願一切眾生得如地智。自在修行一切佛法。是為菩薩摩訶薩施大地時善根廻向。為令眾生皆得究竟一切如來清淨地故。

又願一切眾生,都能同佛一樣利益世間,普徧令那些勤修佛道的佛弟子們,都能安穩自在的在佛力蔭護之下。又願一切眾生,普徧受到世間上其他眾生的愛護之樂,都能平安住在無上的佛樂之中。又願一切眾生,獲得種種的善巧方便,安住在佛的十力和無所畏懼的正法裡。又願一切眾生,得著如大地般的智慧。地最平等最慈悲,無愛憎之心。地能生萬物、長萬物、載萬物。願眾生有如地的智慧,安然自在修習一切佛法。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大地時,以諸善根所作的廻向。為使眾生都可以得到諸佛眞正清淨的果地之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布施僮僕。供養一切諸佛菩薩。眞善知識。或施僧寳。或奉父母尊勝福田。或復給施病苦眾生。令無闕乏。以存其命。或復施與貧窮孤露。及餘一切無瞻侍者。或為守護如來塔廟。或為書持諸佛正法。以百千億那由他僕使。隨時給施。其諸僕使。皆聰慧善巧。性自調順。常勤精進。無有懈惰。具質直心。安樂心。利益心。仁慈心。恭恪心。無怨恨心。無讐敵心。能隨受者方俗所宜。於彼彼中。作諸利益。又皆從菩薩淨業所感。才能技藝。工巧算數。靡不通達。善能供侍。悅可其心。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現在又布施許多的僮僕,供養諸佛,諸大菩薩,諸大眞正的不是假冒偽善的大善知識,或者施給僧寳,或者奉獻給天下的父母,這些諸大尊上都是最勝的福田,或者也惠施給那些貧苦病痛的眾生,令他們不會在貧病交迫之中,沒有人來照顧他;現在有個人來幫助他,因而免除死厄得存生命。或者施給貧窮的人,和孤苦伶仃沒有歸宿的裸露者,以及許多沒有人照顧的可憐老幼人等。或者布施給叢林道場,幫助守護佛塔寺廟,或者幫助書寫經文。這些僮僕也知道受持正法,修行辦道。菩薩以百千億那由他的僮僕,隨時隨地普徧布施。所布施的這些僮僕,都很聰明靈活,善曉主人的意念,他們的性情都很純良,六根清淨自然調順。做事不必主人操心指揮,日日如是勤勞精進,一點都不懶惰。他們的心地也非常善良,誠懇樸實,不諂不佞。心情愉快也很安於他的工作。常懷著利益人的心,仁慈處事接物的心,恭敬尊重謹愼的心,從不怨恨人,對誰都不存仇敵的心。這些僮僕都有這樣優良的品行,而且能隨著主人的所在地一切風俗習慣,生活得非常融洽。中國的大聖孔子及亞聖孟子就對學生說過:「入國問禁,入鄉問俗」的話。在內對有關主人的家事,對外有關利益地方的事,都能盡心盡力做一切有利於人的事。又都能受到菩薩的清淨之業的感召,發揮本具的智力才能,學習工巧的技術和種種藝術、算術等,樣樣精通,並且都有超人的表現。又善能體解主人的心意,事無大小,不勞主人費心,一切都侍奉周到,令主人心裏非常歡喜而且放心。

菩薩爾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調順心。一切佛所。修習善根。願一切眾生隨順供養一切諸佛。於佛所說。悉能聽受。願一切眾生得佛攝受。常觀如來。更無餘念。願一切眾生不壞佛種。勤修一切順佛善根。願一切眾生常勤供養一切諸佛。無空過時。願一切眾生攝持一切諸佛妙義。言辭清淨。遊行無畏。願一切眾生常樂見佛。心無厭足。於諸佛所。不惜身命。

菩薩布施僮僕的時候,同時以他所修積的種種善根,對眾生作如下的廻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都身心平安,六根調順,沒有雜念妄想的煩惱,以最清淨自在的心,在諸佛的道場,修學佛法,從事種種工作,積聚善根功德。又願一切眾生,本著眞心誠意,隨力隨分隨時供養諸佛,對於諸佛所說的正法,三藏十二部經典,都能依教奉行,處事接物,內外一致,受之於心,持之於身。又願一切眾生,能夠得到被諸佛的佛光所攝受,常常觀想諸佛相好莊嚴,德福圓滿,慈悲救世的崇高精神。除此以外,沒有其他思想,就隻一心憶念諸佛。又願一切眾生,不要生噁心,要眾善奉行,發菩提心,不壞佛種性。勤修諸佛所說一切正法,順佛的心意積聚善根。又願一切眾生,能常勤供養諸佛和法僧,不要時供時輟,要有恒心,供養三寳功不唐捐。又願一切眾生,能夠正念思惟諸佛所說的正法妙義,攝受修持一切正法,言詞清淨,弘揚諸佛正法。遊行十方都我所恐懼。又願一切眾生,時時都歡喜見到佛的慈悲相好莊嚴,永遠也不會感到有足夠之心,更不會生厭離心。在佛的道場中,一切內外大小事務,都應該視為份內的責任,絕不畏難苟安。如遇有危害佛教的事發生,為了護佛衛教,可以不惜身命,也要與惡勢力奮鬥到底。

願一切眾生得見諸佛。心無染著。離世所依。願一切眾生但歸於佛。永離一切邪歸依處。願一切眾生隨順佛道。心常樂觀無上佛法。是為菩薩摩訶薩施僕使時善根廻向。為令眾生遠離塵垢。淨治佛地。能現如來自在身故。

菩薩又願一切眾生,能夠有福報有善根可以見到很多位佛,心中究竟清淨,沒有絲毫的染汚,離開世間上所有一切執著的毛病。又願一切眾生,有明辨正邪的智慧,知道佛才是眞正的歸依處,所以祇歸依佛,永遠離開一切邪魔異論,不受他們的煽惑。又願一切眾生,能了達諸法的義理,隨順著佛所說的道理,經常樂於觀察諸法,無有休息,瞭解諸法空相,成就無上佛法道果。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僮僕給諸佛、菩薩、二乘聖者、大善知識、父母等,下及種種眾生和貧苦孤露者時,以他所修積的種種善根,對眾生所作的廻向。為的是能令眾生遠離一切如塵垢般的染汚,清淨治學成佛的法門,到達成佛的果地,能夠顯現如佛的清淨自在之身,教化眾生之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身布施諸來乞者。布施之時。生謙下心。生如地心。生忍受眾苦。無變動心。生給侍眾生不疲厭心。生於諸眾生猶如慈母。所有眾善。悉迴與心。生於諸愚險極惡眾生。種種侵陵。皆寬宥心。安住善根。精勤給事。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又以他自身布施給來乞求僮僕的人。當他布施自身時,他心中絕不自命為是了不起的菩薩,他對來乞的人,生出一種謙恭下士的心,很和善,而且沒一點憍慢的氣概。又生好像大地能容萬物,不揀淨穢。能生萬物,不擇貴賤;能載萬物,不分愛惡。這樣平等慈愛的如地心。又生能忍受一切痛苦,絕不變動的退轉心。又生為眾生服務,供眾生侍使,絕不生疲勞厭倦的心。又生對於一切眾生,就如慈母愛護她的子女一樣的心,把自己所修積的種種善根,完全廻向給他們。又生對於那些愚癡的、奸險的、極惡的眾生,他們對人作惡多端,侵淩、欺騙、壓迫、種種不端的行為,菩薩都原諒他們,不責怪他們。菩薩仍然安住善根,很勤奮的為眾生服務。

菩薩爾時。悉以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隨其所須。常無闕乏。修菩薩行。恒不間斷。不捨一切菩薩義利。善住菩薩所行之道。了達菩薩平等法性。得在如來種族之數。住眞實語。持菩薩行。令諸世間得淨佛法。深心信解。證法究竟。令諸眾生。出生清淨增上善根。住大功德。具一切智。

很和善,而且沒一點憍慢氣概。又生好像大地能容萬物,不揀淨穢。能生萬物,不擇貴賤;能載萬物,不分愛惡。這樣平等慈愛的如地心。又生能忍受一切痛苦,絕不變動的退轉心。又生為眾生服務,供眾生侍使,絕不生疲勞厭倦的心。又生對於一切眾生,就如慈母愛護她的子女一樣的心,把自己所修積的種種善根,完全廻向給他們。又生對於那些愚癡的、奸險的、極惡的眾生,他們對人作惡多端,侵淩、欺騙、壓迫、種種不端的行為,菩薩都原諒他們,不責怪他們。菩薩仍然安住善根,很勤奮的為眾生服務。

菩薩爾時。悉以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隨其所須。常無闕乏。修菩薩行。恒不間斷。不捨一切菩薩義利。善住菩薩所行之道。了達菩薩平等法性。得在如來種族之數。住眞實語。持菩薩行。令諸世間得淨佛法。深心信解。證法究竟。令諸眾生。出生清淨增上善根。住大功德。具一切智。

菩薩發願以自身布施給眾生時,他隨又以自身所修積的種種善根為眾生廻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隨他們所需用的一切資生之物,在他們日常生活中,一樣都不缺乏。生生世世,在在處處,一刹那都不間斷的修菩薩應修的行門,做菩薩應做的慈悲教化濟度眾生的工作,永不中途停止。也不捨棄一切菩薩應盡的義務,利益眾生,更不會違背身為菩薩的中心意義和宗旨。善能安住在菩薩所作所為的道理軌範,事事都合乎眾生的心理,恰到好處。又能通達菩薩法是冤親平等,慈愛眾生,不生分別心,應該有一視同仁的平等法性。有上麵所說的優點,就可以得生在佛的種族中,可列入佛教了。要常住在眞誠中,存心眞實忠厚,說誠實話,令意業語業都清淨。修菩薩所修的法門,行持菩薩應行的正業,身亦清淨。菩薩希望每個眾生都能有如是的表現,就可以感召其他人,於是令一切世間都成了清淨國土,得到清淨的佛法,都能明白正法的義理。一切眾生也都對佛法有了深切的信解,終於都證悟正法的眞實道理。令一切眾生都生清淨心,開大智慧,增長無上的善根。住在大功德海中,圓滿具足一切種智。

又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常得供養一切諸佛。解一切法。受持讀誦。不忘不失。不壞不散。心善調伏。不調令調。以寂靜法而調習之。令彼眾生於諸佛所。住如是事。又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作第一塔。應受世間種種供養。令一切眾生成最上福田。得佛智慧開悟一切。令一切眾生作最上受者。普能饒益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成最上福利。能使具足一切善根。

菩薩又用他所修積的種種善根,廻向一切眾生,令眾生應該常常供養十方諸佛。能瞭解一切正法,領受正法,修持正法,讀誦三藏十二部諸大乘經典。永不忘記,永不失落,永不受人破壞信心,自心也永不散亂。心意常很寧靜,沒有雜亂的思想。如果六根外馳不調順,就要令他調伏,用修禪定的寂靜法來調習它。令那些剛強難調伏的眾生,在佛的道場裡也學習這種寂靜法——坐禪修定。菩薩又用自身為僮僕的善根,廻向眾生,令他們作世上第一的寳塔,應該接受世上一切眾生的種種供養。又令一切眾生成為最好的福田——成了佛就是世上最上的福田,得到如佛的智慧,開大悟明白世間上一切的事和理,也明白出世法才是眞正的眞理法。又令一切眾生作為最高無上的受者——如佛能接受一切的禮讚供養,也能普徧饒益一切眾生。又令一切眾生成為最高無上福德第一,又能利益一切眾生——如佛一樣能使一切眾生都圓滿具足一切善根。

令一切眾生成第一好施處。能使獲得無量福報。令一切眾生於三界中。皆得出離。令一切眾生能作第一導師。能為世間示如實道。令一切眾生得妙總持。具持一切諸佛正法。令一切眾生證得無量第一法界。具足虛空無礙正道。是為菩薩摩訶薩施自己身善根廻向。為令眾生皆得應供無量智身故。

菩薩又願令眾生成為世間第一的樂善好布施者,因常行布施,所以能獲得無量無邊的福報。又願能令一切眾生,知道三界如火宅,知道歸依佛道,隨著菩薩的領導,出離三界。又令一切眾生,能作三界中第一的導師——如佛一樣能為世間一切眾生,宣說指示眞如實相的正確道理。又令一切眾生能夠得到甚深微妙的總持法門,能了知一切法的眞空妙有之理,持無量義,不捨正法,具足修持十方諸佛所說的一切正法。又令一切眾生,證得無量的第一法界玄門,圓滿具足猶如虛空無障無礙的正法正道。以上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自身為人僕使時,以他修積的種種善根,為眾生所作的廻向。為的是希望眾生都能證得佛果,受人天的供養,成就無量的智慧之身故。

諸位善信:你們想一想,做菩薩是容易,還是不容易?菩薩的神通境界,捨身肉骨髓等內財布施,和國城妻子七寳等外財布施,是不易做到的。這姑且不說,因為人皆視捨錢如割肉;可是,捨身供人作奴僕,比割骨頭更艱難。如果我們能處處不佔人便宜,一擧一動都發自慈悲心,不存貪瞋癡的獨夫念頭,完全為他人著想,這就是活菩薩,這不是很容易嗎?可是一般人容易的事不做,難的事更不做。你們說菩薩可憐不可憐,發了千百萬的大願,把捨頭目髓腦的功德都完全廻向給眾生,他日日希望,時時希望,希望我們受到他善根廻向的利益,成佛成聖。然而我們仍然樂處三界火宅,在人間苦海中打轉,你們說菩薩傷心不傷心?但他絕不灰心,依舊救拔眾生,教化眾生,把生命財產布施給眾生,把善根功德廻向給眾生,希望眾生成佛成聖成祖師。

諸位!如果有做過母親的女士,你就可以體驗菩薩的心,就如你們對子女一般的殷切入微的心。每個做母親的女子,儘管她平時是個弱者,但她為了子女,一切她都能勇敢的盡心竭力的去做,祇要是對子女有利益的。當孩子還在胎腹中時,她就開始為他計畫一切,希望憧憬祈禱他的將來,一切美滿具足,聰明才智樣樣超過世人,光宗耀祖。及至嬰兒降生,做母親的聽到那呱呱的第一聲哭聲,再看到那一張紅嘟嘟的小麵孔時,刹那間在生死關上掙紮的痛苦,十月懷胎艱苦難挨的日子,種種無以形容的苦處,都在她聽到哭聲時忘卻了。從此移乾就濕,三年哺乳,提攜捧負,畏其不壽,求神拜佛,燒香許願,希望他無病無災,早日長大成人。及長,有的不負所望,一家歡喜。有的甚至忤逆不孝,打爺罵娘,作奸犯科,累及父母。但是為母親的她還是疼愛她的子女,一點也不失望,覺得她的孩子比誰家的孩子都好。諸位:這就是天下慈母之心!菩薩對眾生的心就如同母親對子女的心一樣。佛說父母之恩難報,菩薩對我們的恩,又如何能報答於萬一呢!每位修學佛道的人,應該時時刻刻不要忘了我們身負的這兩重恩德!不論在家出家的佛弟子,不要把調子唱得太高,不妨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就從慈悲為首、寬厚待人做起。如果這點學佛道的基礎都不打好,恐怕菩提道上,不容易印上你的足痕!

佛子。菩薩摩訶薩。聞法喜悅。生淨信心。能以其身供養諸佛。欣樂信解無上法寳。於諸佛所。生父母想。讀誦受持無礙道法。普入無數那由他法。大智慧寳。諸善根門。心常憶念無量諸佛。入佛境界。深達義理。能以如來微密梵音。興佛法雲。雨佛法雨。勇猛自在。能分別說一切智人第一之地。具足成就薩婆若乘。以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大法。成滿諸根。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當他聽到微妙的佛法時,眞是法喜充滿,立刻生起清淨的信心。菩薩他能以自身奉獻諸佛,承事一切佛事,侍奉諸佛願給走使。他以歡欣鼓舞的心情,無量愉快的情緒,深信悟解諸法所說的無上法寳。他到每位佛的寳刹,見著了佛心中就覺得好像見到了自己的父母一樣。由此知道菩薩是多麼的重視見佛聞法,而我們身為凡夫俗子,如今能見佛聞法,豈能不生未曾有想?!菩薩也樂意讀誦諸佛所說的種種大乘經典,更是誠懇實踐心受身持,依教奉行各種經典上的無礙法道。普徧深入研究那些無量無數的法典。得到大智慧,入諸法寳藏,成就種種善根門。他心中常常憶念十方諸佛,入於佛的境界,深切了達一切法的眞實義理。能夠以如同佛樣的微妙清淨梵音,於十方界興大法雲、雨大法雨、擊大法鼓、轉大*輪,為眾生演說妙法。菩薩勇猛無畏任運自如,作大師子吼,分門別類,有條不紊對眾生解說十方三世的智人——諸佛、諸大菩薩、諸大善知識等,他們之所以能成為世間第一,到達崇高的果地,必須具有的因素。他們都曾經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圓滿了六度萬行,才具足成就了薩婆若乘——即佛究竟圓滿果位的智慧,世出世間種種品類,無一不明白瞭解的大聖佛道之智。這種智慧是從無量百千億那由他的大法中,才能把種種善根修到圓滿具足的。

佛子。菩薩摩訶薩於諸佛所。聞如是法。歡喜無量。安住正法。自斷疑惑。亦令他斷。心恒怡暢。功德成滿。善根具足。意恒相續。利益眾生。心常不匱。獲最勝智。成金剛藏。親近諸佛。淨諸佛剎。常勤供養一切如來。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在十方三世諸佛的道場,聽聞到無上甚深微妙法,心生無量歡喜,安然住於正法永不生退轉心。將過去曾有不明白的經典義理及有疑惑的地方,一聽到諸佛開示後,就豁然通達,斷除了所有的疑惑,同時也令其他心存猶疑的人,也得到了通達無礙。因之,心中常常是怡然暢快的,一切功德也很順利成就圓滿了,所修的善根也具足了。這種樂於聽聞見法的心,仍然是相續不斷,沒有自滿的心,也不會生出覺得我已瞭解無疑,不須再聽了的高傲心。菩薩聞法自利之心不輟,而利益眾生之心,亦常不會匱乏。菩薩自修與利他,總是齊頭並進,且常以眾生第一為修行的目的所以他能獲得最殊勝的智慧,成就金剛藏堅固的身體。又常能親近諸佛,莊嚴諸佛的佛土,常勤供養十方諸佛。

菩薩爾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皆得圓滿最勝之身。一切諸佛之所攝受。願一切眾生常近諸佛。依諸佛住。恒得覲仰。未曾遠離。願一切眾生皆得清淨不壞之身。具足一切功德智慧。願一切眾生常勤供養一切諸佛。行無所得究竟梵行。願一切眾生得無我身。離我我所。願一切眾生悉能分身徧十方剎。猶如影現而無來往。

菩薩在這時,以他所修積的種種善根,給眾生作這樣的廻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都得到圓滿殊勝的身體,蒙十方諸佛所攝受。又願一切眾生,常常能夠親近諸佛,依止於諸佛所,得佛的護蔭。恒常覲謁諸佛,仰慕諸佛的福德智海,不願遠離。又願一切眾生,都得到清淨不壞的身體,具足種種智慧和無量的功德。又願一切眾生,常常殷勤供養諸佛,從不間斷。亦不著供佛之相,或有所乞求。行所無事,全出於眞誠之清淨心。又願一切眾生得無我身——不執著於我和有我相的身,捨離我和我所執著的,開拓心地。又願一切眾生,能有分身的神通,徧十方國土隨意而往,自在影現無有來往。猶如「飛鳥行空不見痕,抽刀斷水水仍流」這種的形像。

願一切眾生得自在身。普往十方。無我無受。願一切眾生從佛身生。處在如來無上身家。願一切眾生得法力身。忍辱大力無能壞者。願一切眾生得無比身。成就如來清淨法身。願一切眾生成就出世功德之身。生無所得清淨法界。是為菩薩摩訶薩以身供佛善根廻向。為令眾生永住三世諸佛家故。

菩薩又願一切眾生,得任運自在的意生身,普徧到十方世界教化眾生,沒有我執和我受的思想。又願一切眾生,好像從佛的身上生出的一樣。法華經上譬喩品第三內有幾句經文,是舍利弗聞佛說的未曾有法後,他斷了一切疑悔,身心泰然而說:「今日乃知眞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為佛子的勤修諸法門,圓滿六度,具足了一切善根功德,自然都常同佛住,添列於諸佛的家族,將來必定成佛。又願一切眾生得著因地修行功行圓滿,證得與虛空同在的法身。忍辱所生的無形力量,任何的東西都不能破壞他的心。縱然毀了他的形體,但他的精神仍然長存。俗語說某人精神不死,就是說他的善行美德永留在人心。又願一切眾生得到最好的身,世上再找不出比他更好的身了,而且能成就如佛一樣的清淨法身,能徧滿一切處。又願一切眾生,能夠修行圓滿六度萬行,成就出世的功德,證得三身十身,常住於諸佛的無所得的清淨法界——常寂光淨土。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以自身供養諸佛,所積聚的種種善根,為眾生所作的廻向。為了使令一切眾生,能永遠安住在十方三世諸佛之家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身布施一切眾生。為欲普令成就善根。憶念善根。菩薩摩訶薩。自願其身。為大明燈。普能照耀一切眾生。為眾樂具。普能攝受一切眾生。為妙法藏。普能任持一切眾生。為淨光明。普能開曉一切眾生。為世光影。普令眾生常得覩見。為善根因緣。普令眾生常得值遇。為眞善知識。令一切眾生悉蒙教誘。為平坦道。令一切眾生皆得履踐。為無有上具足安樂。令一切眾生。離苦清淨。為明淨日。普作世間平等利益。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以他自身布施給一切眾生,他的目的是想能普徧令一切眾生,成就他們所修行的善根,和常憶念往昔積聚的善根。菩薩中的大菩薩,他也願自己能成為一盞碩大的照明燈,普照十方世界的眾生,為他們破除黑暗,迎接光明。又願能成為眾生所喜愛的樂具,以美妙的樂音,普攝一切眾生,令他們都感到無上法樂。又希望能成為一座微妙正法的寳藏,普徧領導一切眾生,深入妙法之經藏。又希望自己能成為清淨光明的智慧之光,普徧為眾生演說妙法,開示妙法的眞實義理。又希望能成為世間的光和影,普令一切眾生常常見到光影,永遠不會蒙受陰暗的危厄。又希望能作眾生的善根因緣,普徧令眾生因常遇見這種善業因緣,而積聚種種善根。又希望自己能做個眞正有大智慧的善知識,教誨眾生、領導眾生,令他們都能蒙受到法益。又希望自己能像一條平坦的大道,令一切眾生都能平平安安的走在這條道路上,不受任何坎坷。又希望自己成為世上第一安樂的人,具足一切智慧,能接引眾生離苦得樂,明白世間一切是苦空無常,到達清淨無為的境界。又希望自己能像光明潔淨的太陽,普徧利益一切世間,平等惠施世間一切眾生,沒有偏差的歧視心。

菩薩爾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常親近佛。入佛智地。願一切眾生得隨順智。住無上覺。願一切眾生常處佛會。意善調伏。願一切眾生所行有則。具佛威儀。願一切眾生悉得涅槃。深解法義。願一切眾生具知足行。生如來家。願一切眾生捨無明欲。住佛誌樂。願一切眾生生勝善根。坐菩提樹。願一切眾生殺煩惱賊。離怨害心。願一切眾生具足護持一切佛法。

這位以身布施給一切眾生的大菩薩,當他為自己發完以上諸願以後,接著又以他修積的無量善根對眾生廻向:他願一切眾生能常常親近諸佛,因而可以得到佛的智慧,深入佛的智海之中。又願一切眾生得著隨順智,能隨順一切眾生的機緣,觀機逗教,攝受眾生趣向佛道,到達無上覺的境界,永不退轉。又願一切眾生能常常到佛的法會中,聽聞正法,使心意受到正確的薰習,不生煩惱,不為境界所轉移,恒住正念、意識勝善安然調伏。又願一切眾生心有法則、行有軌則,待人接物都不逾矩,學佛的威儀,具足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又願一切眾生,都能證得湼槃,享受到常樂我淨的寂滅之樂,因為深深明白了諸法的眞實義理的緣故。又願一切眾生,能領受知足常樂的道理,諺雲:「知足常樂,能忍自安」。有如此的通達和覺悟,將來一定成佛,焉得不生如來的家族中!又願一切眾生,能夠捨卻一切無明的貪欲。凡夫信解佛教的人,有如塵沙之多,何以至今完成佛果的人,寥寥無幾呢?這就是因為沒有人把無明貪欲捨盡的緣故。無明就如眼翳,把眞性密密的遮蓋著了,令人在幽暗中摸索,受貪欲的指示,終其一生顚倒造惡業,六道中打滾,三惡道裡徘徊流連,這就是無明欲給予眾生的果。我們如果不願在生死海中漂浮,三惡道裡為家,就必須捨卻這個無明欲,勤修佛道,誌求法樂,長住久安,依止三寳。又願一切眾生,能夠出生殊勝的善根,要怎樣才能捨無明欲生勝善根呢?最簡單的八個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在身口意上根據這兩句話隨時隨地下工夫,就可以出生殊勝的善根,無明欲也無形消除了,當你一切功德圓滿具足時,自有天人為你在菩提樹下舖上吉祥草,等著你坐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

又願一切眾生能夠殺滅煩惱惡賊,甚麼是煩惱賊?如何殺這煩惱賊?諸位:人人都有三個煩惱賊,它們的名字叫貪瞋癡。我們不要殺滅它,把它轉變過來成為菩提種。我們對任何事物不起貪心,而且盡其所有、盡其所能行布施,完成布施的最上善根。我們對任何人不生怨害心、妒嫉心,轉瞋心而為慈悲心、平等心,盡己所能幫助人,完成普救眾生的無量善根。我們一心專注修學正道,不生邪念妄想,轉癡心為正知正見,完成利人利己的法布施善根。如果能夠這樣修學,煩惱賊成了菩提,那兒還會有怨害人的心?又願一切眾生,都能獲得一切的正法,都能修持一切正法,也能維護一切的正法和佛的道場。

是為菩薩摩訶薩。以身布施一切眾生善根廻向。為欲利益一切眾生。令得無上安隱處故。

以上諸願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以自身布施給一切眾生時,所作的善根廻向。菩薩的目的,是想利益一切眾生,令他們都能得到安身立命的好地方。

佛子。菩薩摩訶薩自以其身給侍諸佛。於諸佛所。念報重恩。如父母想。於諸如來。起深信樂。以清淨心。護佛菩提。住諸佛法。離世間想。生如來家。隨順諸佛。離魔境界。了達一切諸佛所行。成就一切諸佛法器。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自願捨身為諸佛的侍者,服一切的勞役。在諸佛的道場中服務時,他心中想到:能為諸佛奉獻一點勞力,藉此報答諸佛的深恩,猶如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一樣。又想對於諸如來,應該生起眞誠的信心,受到信解之樂。用最清淨無染的心,保護佛的菩提覺道,一心不二,安祥的安住在一切佛法中,離開世間上一切不清淨的無明、貪欲、情愛、種種癡想妄念。生到佛的家族裡,隨著諸佛修習梵行。遠離邪魔外道的境界。明白諸佛所修的一切行門,通達諸佛所說的諸法妙義。成就諸佛所讚歎的法器。

菩薩爾時。以此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清淨心。一切智寳而自莊嚴。願一切眾生住善調伏。遠離一切諸不善業。願一切眾生得不可壞堅固眷屬。普能攝受諸佛正法。願一切眾生為佛弟子。到於菩薩灌頂之地。願一切眾生常為諸佛之所攝受。永離一切不善之法。願一切眾生隨順諸佛。修行菩薩最勝之法。願一切眾生入佛境界。悉皆得授一切智記。願一切眾生與諸如來皆悉平等。一切佛法無不自在。願一切眾生悉為諸佛之所攝受。常能修行無取著業。願一切眾生常為諸佛第一侍者。一切佛所修智慧行。

當菩薩的心中生起如上的種種思想時,即刻就以所修積的善根,對眾生作如下的廻向:他願九法界的眾生,都得到清淨心,沒有染汚,也不愚癡,以一切如寳的智慧來莊嚴自己的法身。又願一切眾生安住在菩薩的智地,善於依法調伏自己的諸根,遠離一切不善的惡業,成就種種善業。又願一切眾生都能得到殊勝的眷屬,敦親睦鄰,內外和順,平安自在沒有煩惱。每個親族都能攝受諸佛的正法,也能輾轉傳揚諸佛的正法。又願一切眾生都能做佛的弟子,皈依三寳,發菩提心,修學菩薩行,學行菩薩道,到達菩薩最高次第之位,受諸佛灌頂,入後補佛位。又願一切眾生,常常被諸佛所攝受,眾善奉行,諸惡莫作,嚴持淨戒,發大菩提心,永遠離開那些惡劣的環境。又願一切眾生能夠追隨諸佛,順佛所說,學習修行諸大菩薩所修的大乘佛法,無上甚深的微妙法。又願一切眾生,修行圓滿六度萬行,具足種種善根和一切道種智,入佛的境界中,得到十方諸佛為他授一切智慧之記。又願一切眾生能夠達到與佛平等的時候,所有諸佛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三藏十二部經典,都能通達無礙,運用自如,深入智慧之海。又願一切眾生,都能被諸佛所攝受,常能修行無取——不貪、不執著於五欲,不起惑造業,一心修持淨業。又願一切眾生,常能做諸佛的侍者,在諸佛的道場,修習大智慧的行門。

是為菩薩摩訶薩給侍諸佛善根廻向。為欲證得諸佛菩提。為欲救護一切眾生。為欲出離一切三界。為欲成就無損惱心。為得無量廣大菩提。為欲成就照佛法智。為欲常蒙諸佛攝受。為得諸佛之所護持。為欲信解一切佛法。為欲成就與三世佛平等善根。為欲圓滿無悔恨心。證得一切諸佛法故。

以上所說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把自身奉獻諸佛,作諸佛的侍者,將所得的善根給眾生所作的廻向。菩薩對眾生廻向的目的,一則為欲證得諸佛的覺道和覺果,早成道業。二則為的能救護一切眾生,利己亦不忘利眾生。希望自己完成佛果,才能拔救一切眾生出離三界。一切三界是包括諸天,因為諸天還沒有出三界,還沒有脫離輪廻之苦,所以修行人是不修人天福報的,要修出離三界的究竟法——六度萬行,才能永離三界。又為能成就不損惱他人的貪欲心,侵害眾生,惱恨別人,這都是損惱心,就是不慈悲的殘酷心。又為了能得到無量而廣大的菩提覺果——成正覺佛果。又為能成就佛法的大智慧,通達諸佛的緣起性空之妙理。又為了能常蒙諸佛所攝受護佑。又為能得依持諸佛,受到諸佛的愛護。又為了能深信諸法,瞭解一切佛所說的法。又為能成就和三世諸佛同樣的善根,證得平等的佛果。又為了圓滿六度萬行具足福慧,沒有欠缺遺憾悔恨之心,究竟證得諸佛所說的種種法門。為了以上所說的因緣,所以菩薩發願捨自身為諸佛的侍者,樂於承事一切勞役。

佛子。菩薩摩訶薩布施國土一切諸物。乃至王位。悉亦能捨。於諸世事。心得自在。無繫無縛。無所戀著。遠離惡業。饒益眾生。不著業果。不樂世法。不復貪染諸有生處。雖住世間。非此處生。心不執著蘊界處法。於內外法。心無依住。常不忘失諸菩薩行。未曾遠離諸善知識。持諸菩薩廣大行願。常樂承事一切善友。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布施他的國土和一切的財產物資,甚至連他最尊貴的一國之王的地位,也能施捨給人。對於世間上一切的富貴榮華,名譽地位都視之如浮雲,能看破放下而且非常自在,沒有一點牽掛,沒有繫縛,沒有貪惡和執著。遠離了一切惡業,一心一意從事利益眾生的工作。堅定為善最樂的宗旨,不存受報的思想。也不樂於在世俗中隨波逐流,享受五欲。更不會去貪圖不正當的財富和地位,也不涉身到那些造罪業的地方去,一切染汚的惡業,如殺盜淫妄酒等事,絕不沾染。身雖與眾生同住在人世間,但他的心等於「非此處生」。因為菩薩的心不像凡夫樣執著五蘊——色受想行識。不執著於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不執著於十二處——六根、六塵。蘊界處三科都是凡夫所迷執的染汚法,菩薩由心不執著此等法。有關於內法的無漏法及外法的有漏法,都不生依住心,所以他能內施頭目腦髓,外施國城妻子。菩薩在一切時一切處,都不會忘失他所修的六度萬行,是要捨己為人,大公無私,要利益一切眾生。他也不曾一時一刻離開過諸位大善知識,親近供養,承事一切給侍,行持諸大菩薩所發的廣大行願,並非常樂意幫助一切同修共參的善法友。

菩薩爾時。以此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為大法王。於法自在。到於彼岸。願一切眾生成佛法王。摧滅一切煩惱怨賊。願一切眾生住佛王位。得如來智。開演佛法。願一切眾生住佛境界。能轉無上自在*輪。願一切眾生生如來家。於法自在。護持佛種。永使不絕。願一切眾生開示無量法王正法。成就無邊諸大菩薩。

修廻向法的大菩薩,他將國土王位及一切諸物布施給眾生,又發菩提心修無上道救度眾生,這時他又以布施的善根對眾生廻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都能做大法王——成佛,對於法的如實空義實相,都通達無礙,運用自如,不加造作,很自在到達湼槃彼岸。又願一切眾生成為佛教中的法王,獲得法的正知正見,常樂法喜。因之,一切煩惱怨賊,悉皆摧毀消滅了。又願一切眾生能住到佛的法王之位,得到如佛的一切種智,又能開示演說諸佛所說的法。又願一切眾生能到達諸佛的境界,能夠大轉無上正*輪,任運自在不受一切阻礙。又願一切眾生都能生到佛的家族中,對於一切法都能瞭解,運用自如,全心全力保護發菩提心的眾生,令他們承佛家業,續佛慧命,使佛種永遠不致於斷絕。又願一切眾生,能夠開演指示諸佛所說的正法義理,因而可以成就無量數的大菩薩。

願一切眾生住淨法界為大法王。現佛出興。相繼不斷。願一切眾生於諸世界作智慧王。化導群生。無時暫捨。願一切眾生普為法界虛空界等諸世界中。一切眾生作法施主。使其鹹得住於大乘。願一切眾生得成具足眾善之王。與三世佛善根齊等。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王位善根廻向。為欲令彼一切眾生究竟住於安隱處故。

菩薩又願一切眾生,住在清淨的法界,作最大的說法之王,示現佛身,出興到人間,一位一位佛接連著出興世間,絡繹不絕。又願一切眾生,在一切世界都作最有智慧的頌導者,教化眾生、輔導眾生,做淨化社會的佛事,不輟不息。又願一切眾生,普徧為盡虛空徧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世界中的眾生,開演正法、普施法雨,作法施主,令一切眾生都能信受大乘佛法,安住在大乘法益的境界。又願一切眾生都能眾善奉行,具足種種善根,為眾善之王,與三世諸佛的善根並駕齊驅。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把九五之尊的王位布施給人,所修積的善根,為眾生作的廻向。他為的是想令一切眾生,眞正能安住於安隱之處的緣故,也就是能安住於諸佛的道場裡。

佛子。菩薩摩訶薩見有人來乞王京都嚴麗大城。及以關防所有輸稅。盡皆施與。心無吝惜。專向菩提。發大誓願。住於大慈。行於大悲。誌意歡悅。利益眾生。以廣大智解了深法。安住諸佛平等法性。發心為求一切智故。於自在法起深樂故。於自在智求證得故。淨修一切諸功德故。住於堅固廣大智故。廣集一切諸善根故。修行一切佛法願故。自然覺悟大智法故。安住菩提心無退故。修習一切菩薩行願。一切種智盡究竟故。而行布施。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見到有人來向他乞求國王所住的京城——國都,最莊嚴而富麗的大城,以及國防要塞邊地關卡,進出口的海關稅收機構等,諸如此類尊貴的重要的地方,他都毫無吝惜的,一概施捨給來乞求的人。菩薩為什麼這樣慷慨呢?因為他是一心來求菩提覺道,發廣大的誓願,普度一切眾生出生死海。待人接物,事事本著慈愛心,對眾生隨時拔苦予樂為宗旨。一切行事,都在利益眾生,以此為他做人的目標。所以說菩薩住於大慈、行於大悲。他的誌願和心意,充滿了能利益眾生的歡悅。用他廣大的智慧,通達瞭解甚深微妙的法義。因之,菩薩就能有不退轉的睿智,和諸佛的法性是平等的。菩薩發菩提心的目的,就是為求得明白一切的智慧。對於能解脫身心,得到任運自在的妙法,生出一種深信愛樂的心。對於能神通妙用,任運自如的智慧,也希望能證得。勤修一切清淨的功德,安住於最堅固廣大無邊的智慧中,平等廣大普修集種種的善根。修行諸佛所說的法門和諸佛的大願,自自然然到達功行圓滿的時候,就會開大悟,照了諸法的實相,得大智慧,了無所得。安住於菩提心上,勇猛精進、無間精進,永不會生退轉心。修習諸大菩薩所修的行門和大願,希望獲得如佛所有的一切通達的種智,而都能眞實獲得。菩薩為了完成以上種種願望的緣故,所以他要修行這種難能希有的大布施。

以此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悉能嚴淨無量剎土。奉施諸佛以為住處。願一切眾生常樂居止阿蘭若處。寂靜不動。願一切眾生永不依止王都聚落。心樂寂靜。永得究竟。願一切眾生永不樂著一切世間。於世語言。常樂遠離。願一切眾生得離貪心。施諸所有。心無中悔。願一切眾生得出離心。捨諸家業。願一切眾生得無吝心。常行施惠。願一切眾生得不著心。離居家法。願一切眾生得離眾苦。除滅一切災橫怖畏。願一切眾生嚴淨十方一切世界。奉施諸佛。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王都善根廻向。為令眾生悉能嚴淨諸佛剎故。

菩薩以布施京都大城市所修積的善根,給眾生作如下的廻向:如他所說的我願一切眾生,都能以他們所修的功德,莊嚴無量無邊的塵刹國土,用這些清淨的刹土,奉獻給諸佛,作為諸佛宏法利生的道場。又願一切眾生,樂於遠離鬧市,居止於清靜山林,靜靜修習梵行,不隨意到處遊行。又願一切眾生不要依止在國王的都城和通商的中心區,或者人口最密集的大市鎮。因為這些繁華的地方,即是造業的汚穢地,容易使人墮落,所以菩薩不願眾生去沾染惡業,而要眾生懂得心樂寂靜,可以得到清淨的究竟智慧。又願一切眾生,永遠不要執著世間上一切虛幻的名聞利養、榮華富貴、妻財子祿等無常的享受。對於世間上那些好聽的阿諛諂言,要遠遠的離開不聽不見,因為這些好看好聽的言語享樂,都是引導人走向惡趣的毒餌。又願一切眾生,得著知足常樂沒有貪欲的心。不貪求,更樂於布施,盡其所有布施給人,而不生後悔的心。又願一切眾生得著出離世俗之家的心,能夠把妻子財產名利都捨掉,把這個無形的障礙枷鎖打破。又願一切眾生得著沒有吝嗇的心,常常能夠對眾生慷慨惠施。又願一切眾生得著不拘泥的心,對於世法所說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說法,不必看得太嚴重,因而阻礙了出家修道的無上誌願。倘若能以清淨的身心向道,儘可以勇敢的離開傳宗接代的世俗家法。俗語說:「一子成佛,九族昇天」,甚至於家中的雞犬都隨著昇天,這不是較男女婚傳宗接代更大的孝道?又願一切眾生,能夠脫離一切苦痛的遭遇,把那些飛災橫禍,令人恐怖懼怕的事,才能險滅掉。又願一切眾生,能夠供養上妙莊嚴之具,嚴淨十方一切世界,奉獻給十方諸佛。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王都時對眾生所作的善根廻向。為的是能使令眾生,都能完成莊嚴清淨諸佛的刹土之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所有一切內宮眷屬。伎侍眾女。皆顏貌端正。才能具足。談笑歌舞。悉皆巧妙。種種衣服。種種華香。而以嚴身。見者歡喜。情無厭足。如是寳女。百千萬億那由他數。皆由菩薩善業所生。隨意自在。敬順無失。盡以布施諸來乞者。而於其中。無愛樂心。無顧戀心。無耽著心。無繫縛心。無執取心。無貪染心。無分別心。無隨逐心。無取相心。無樂欲心。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把王位京都布施出來以後,現在他又要把所有的內宮眷屬包括後、嬙、嬪、子、女等,和歌舞伎樂的侍女們。這些婦女們,個個都是容顏品貌端正出眾,文才技能具足,談笑風雅超群,霓裳歌舞絕倫。種種式樣的彩色衣衫,配上種種釵鐶釧鈿,名華妙香以莊嚴其身。令每個見到的人,都生歡喜心,情無厭足的時候。

像這樣的寳女有百千億那由他之多,這都是菩薩累劫所修的善業生出的福報。她們也都很安祥自在,生活得很自由,對於長上極盡恭敬順從之心,從來不犯一點過失。菩薩把這些好女孩子,都布施給來乞求的人。菩薩決心把她們布施給人的時候,沒有愛樂不捨的心,沒有留戀的心,沒有優柔寡斷的心,沒有被女色所綑綁的心,沒有放不下的執著心,沒有貪欲染汚的心,沒有愛惡的分別心,沒有隨波逐流的心,沒有取著於相的心,沒有樂欲的心。

菩薩爾時。觀諸善根。為欲令一切眾生鹹得出離故廻向。得佛法喜故廻向。於不堅固中而得堅固故廻向。得金剛智不可壞心故廻向。入佛道場故廻向。到於彼岸故廻向。得無上菩提心故廻向。能以智慧了達諸法故廻向。出生一切善根故廻向。入三世諸佛家故廻向。

修布施的大菩薩,這時他仔細思惟,觀察一切善根,考慮為眾生廻向的意趣,於是在他心中立下十個目標為眾生廻向:①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出離三界,了脫生死。②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得著佛法之法喜充滿。③希望一切眾生,明白世事無常虛幻無主的道理,在不堅固無常的生死歷程中,修學佛法,得一個堅固的永恒的法性身。④又希望一切眾生,得到金剛般堅強的殊勝智慧,和不可被破壞的卓絕心。⑤希望一切眾生,都到佛的道場中聞法。⑥希望一切眾生,都能登上湼槃彼岸。⑦希望一切眾生,得到無上的菩提覺道之心。⑧又希望眾生用金剛智慧,了達諸法的實相理體。⑨又希望一切眾生,勤修菩薩道的種種法門,因而出生一切善根。⑩又希望一切眾生,修行圓滿,具足種種功德,得生入三世諸佛的家族。入佛種性,得成佛果。菩薩根據這十種緣故,而為眾生作如是廻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如是法。生如來家。增長諸佛清淨勝因。出生最勝一切智道。深入菩薩廣大智業。滅除一切世間垢惱。常能供施功德福田。為諸眾生宣說妙法。善巧安立。令其修習諸清淨行。常勤攝取一切善根。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的身心時時都薰陶在無上的大乘佛法中,所以他能成為佛種,生在佛的家族中。目染諸佛的勝妙福德,成了增長菩薩清淨善業的最勝因素,而能生起最殊勝的種種智慧之道,深入菩薩廣大的智慧,依智行一切善業。滅除了世間上無量的塵垢和苦惱。知道應該常常供養三寳,普行布施,廣濟貧窮孤露的眾生,修善功德,成為眾生所種的福田。又能為諸眾生宣講解說諸佛所說的妙法,用善巧方便的法門,安撫一切眾生,令他們都能學習修持清淨的行門。常護念眾生,教化眾生,勤修善業,攝取一切善根。

菩薩爾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常得無量三昧眷屬。菩薩勝定相續不斷。願一切眾生常樂見佛。悉入諸佛莊嚴三昧。願一切眾生成就菩薩不思議定。自在遊戲無量神通。願一切眾生入如實定。得不壞心。願一切眾生盡獲菩薩甚深三昧。於諸禪定而得自在。願一切眾生得解脫心。成就一切三昧眷屬。願一切眾生種種三昧。皆得善巧。悉能攝取諸三昧相。願一切眾生得勝智三昧。普能學習諸三昧門。願一切眾生得無礙三昧。入深禪定。終不退失。願一切眾生得無著三昧。心恒正受不取二法。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一切內宮眷屬時善根廻向。

菩薩這時,以他布施內宮眷屬所修積的善根,對眾生作如下的廻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常常得到很多的正定正受的眷屬,菩薩所修習的最勝禪定三昧,一個接一個永遠不斷絕。又願一切眾生,常常歡喜見到佛,也同樣能夠入於諸佛最莊嚴的三昧——正定中。又願一切眾生能夠成就菩薩不可思議的微妙大定,任運自在遊戲於十方佛刹,顯無量的神通。又願一切眾生,入於眞如實相之定,向金剛不壞之心。又願一切眾生,完全獲得菩薩甚深的正定,在四禪八定中而得自在的禪悅之樂,出定入定不須作意。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心解脫,無所執著,成就種種三昧,以三昧——正定為眷屬。又願一切眾生,在無量三昧中,都能得到善巧方便任運自如的三昧,能以一三昧演變成無量三昧,一切三昧均是互相攝取。又願一切眾生得殊勝智慧的三昧,普能學習一切三昧,都達到圓通無礙之門。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圓融無礙的正定,入於甚深的禪定之中,始終不會退失這種禪定的功能。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不著於空、不著於有的正定,心常在正定正受之中,不取其他的法門。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內宮眷屬時,所作的善根廻向。

為欲令一切眾生皆得不壞清淨眷屬故。為欲令一切眾生皆得菩薩眷屬故。為欲令一切眾生悉得滿足佛法故。為欲令一切眾生滿足一切智力故。為欲令一切眾生證於無上智慧故。為欲令一切眾生得於隨順眷屬故。為欲令一切眾生得同誌行人共居故。為欲令一切眾生具足一切福智故。為欲令一切眾生成就清淨善根故。為欲令一切眾生得善和眷屬故。為欲令一切眾生成就如來清淨法身故。為欲令一切眾生成就次第如理辯才。善說諸佛無盡法藏故。為欲令一切眾生永捨一切世俗善根。同修出世清淨善根故。為欲令一切眾生淨業圓滿。成就一切清淨法故。為欲令一切眾生一切佛法皆悉現前。以法光明普嚴淨故。

菩薩為什麼把他布施內宮眷屬的功德善根,悉皆廻向給眾生呢?一他不為貪圖世間的虛名,二不為貪圖別人的好供養。他一心祇希望一切眾生,都可以得到金剛不壞的清淨伴侶和眷屬。又為令一切眾生,都能得到不退菩薩為他們的眷屬。又為的令一切眾生,都明白諸佛所說的法,滿足他們的求法渴念。又為要令一切眾生,能切實修行諸佛所說法門,而成就種種智慧的神通力。又為了希望一切眾生,能證得無上殊勝的智慧,世上再沒有超過這種的智慧波羅蜜了。又為了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得著非常和睦的眷屬,互敬互愛,守望相助,彼此能隨順謙讓。又令一切眾生,隨處都可以遇到誌同道合的道友,同修共參,決不會有怨憎會苦的遭遇。又為令一切眾生,能夠具足一切福德和智慧,成就福慧具足的聖人的眷屬。又為了希望一切眾生,能成就同佛一樣的清淨法身,充滿虛空法界,與佛同體不二。又希望一切眾生,能夠成就眞實的辯才,得著四無礙辯的智慧。善於演說十方三世諸佛所說的無窮無盡的大寳法藏,有條不紊的、依著次第、譬喩解脫,合理的雄辯,令聽者深得法喜。又為令一切眾生,明白不種世俗因緣的善根,因為世俗的善根是有漏的,不究竟的,所以要永遠捨掉,要修出世的無漏善根,清淨的合乎正法的善根。又為使一切眾生,能夠把清淨的善業修積圓滿,就可以成就佛說的出世清淨正法。又為令一切眾生,得到諸佛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都能現前——圓滿成就,以法的智慧之光,普徧莊嚴十方國土,令十方國土都成為清淨的樂土。為了如是種種緣故,菩薩以他布施內宮眷屬的善根,為一切眾生廻向,希望眾生受到他迴向的利益,滿足他的願望。

佛子。菩薩摩訶薩能以所愛妻子布施。猶如往昔須達拏太子。現莊嚴王菩薩。及餘無量諸菩薩等。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能把人人求之不能得的王位和莊麗城池布施給他人,他也能把人人都難捨難分的愛妻和愛子布施給人,他的目的祇是為了求法,所以說菩薩為法能捨,為法忘軀。能割捨愛妻和愛子的菩薩,好像從前有位須達拏太子,現在如莊嚴王菩薩,以及還有許多許多這樣的菩薩,他們並不是不愛他們的妻和子,而布施給人。他們是把自己最喜歡的最寳貴的布施給人,這才叫難捨能捨、難行能行,所以才被稱為菩薩。

這兒講一段有關須達拏太子捨妻子求法的公案:太子已是灌頂王子,即將繼承王位的人,可是他深愛佛法,又愛作大布施。向他求布施的人,不計其數,他不但把一切的物資,和他未來的王位都布施給人了,最後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了。他的父王看到這種情形,就給了他一輛老牛車,叫他帶著妻子到深山無人的地方去住。這時天帝釋因見他一切能捨,身邊僅剩下妻和兒子,便想去試試他的捨心徹底究竟如何?於是化身為一個相貌非常醜陋的婆羅門,來到太子處,對他說:「我會說很微妙的法,不過現在我很饑餓,你如捨得把你的妻子供我飽食,我就為你說法。」

太子立刻應允了,可是他的妻子不忍心自己的孩子給人吃,就痛哭起來。太子說:「你當年要嫁給我時,我就說過怕你阻礙我求法的心,所以我不願結婚。後來你發願不阻礙我,並且願助成我修道。你當時所說的偈,難道你忘了嗎?你不是說:『無量劫頂戴,廣大金剛山,若能眷納我,甘心受此苦。無量生死海,以我身肉施,汝得法王處,願令我亦然。若能眷納我,與我為主者,生生行施處,願常以我施』。」太子妃聽了,也就含歡喜的心,與子同時要讓醜婆羅門吃。然後婆羅門對太子說法偈雲:「一切行無常,生者皆有苦,五陰空無相,無有我我所。」太子聽了,非常歡喜,一點不後悔,並書寫流布於後世。

這時帝釋天知道太子有如此的堅固心求法,非常感歎,於是踴身虛空,顯出本來的身份,對太子很恭敬的說:「你踴是個了不起的大修行人,將來一定會成佛果。」說完這話隱身不見,這時太子卻發現他的妻和子仍在他的身邊。一個修道的人,常會受到諸天、菩薩、或者諸佛的考驗。尤其在逆境中時,就看到你是否眞心誠意修行。所以修行人一定要有百折不撓的堅強意誌,否則,經不起考驗,就會墮落,或生退轉心。

菩薩爾時。乘薩婆若心。行一切施。淨修菩薩布施之道。其心清淨。無有中悔。罄捨所珍。求一切智。令諸眾生淨深誌樂。成菩提行。觀菩薩道。念佛菩提。住佛種性。

菩薩這時全心全意的本著他證得的一切智慧,來做各種的布施,專一其心修行菩薩所修的清淨法,實事求是的做,其心清淨,從不中途生後悔心,而停止布施的善業。菩薩布施,他不是把剩餘的物資給人,也不是把不歡喜的給人,更不是把破的爛的壞的給人,而是盡其所有的,最珍貴的最愛的一切布施給人。他為的是要求得一切的智慧。他同普通凡夫的思想不同之處就在這兒。凡夫追求的是有形無實無常的物資,菩薩求的是至高無上的、永恒的智慧,和甚深的微妙的佛法。菩薩求一切智,不僅為利己,他希望眾生得到他廻向的利益,同時也能生清淨心,深信諸佛所說的一切正法,立大誌發大願,以法為樂,歡喜行布施。勤修六度,成就菩提覺道的行門。觀察菩薩應修的大乘佛道,常常憶念諸佛修證的正等正覺的菩提覺道。安住於佛的種性之中,永不退失,得佛加被。

菩薩摩訶薩成辨如是布施心已。決定誌求如來之身。自觀己身。繫屬一切。不得自在。又以其身普攝眾生。猶如寳洲。給施一切。未滿足者。令其滿足。菩薩如是護念眾生。欲令自身作第一塔。普使一切眾生歡喜。欲於世間生平等心。欲為眾生作清涼池。欲與眾生一切安樂。欲為眾生作大施主。智慧自在。了知菩薩所行之行。而能如是大誓莊嚴。趣一切智。願成無上智慧福田。普念眾生。常隨守護。而能成辦自身利益智慧光明。普照於世。常勤憶念菩薩施心。恒樂觀察如來境界。

菩薩中的大菩薩,堅毅了如上所說的布施心之後。他決定立誌上求佛道,欲得如佛的法身。他反觀察自己這副身體,無形中被許多塵勞所繫,不能得到自在。譬如寒熱饑渴,都不能自主,為了適應生存,就必須遷就身體。雖然感到色身是個繫累,但不藉這個色身來修眞,又不能成就道業,所以為了要普徧攝化眾生,仍然還是要用這個身體。說個譬喩:這身體就像一個深藏眾寳的寳洲,能出產各種的寳物,以這些寳物,用以作大布施,令那些貧乏的眾生,都能滿足他們的需要,令他們都生活得安穩愉快。菩薩像這樣常常護念著眾生,不捨眾生,於是他就希望自己能成為世間上第一的寳塔,普徧使令一切眾生,見著他都生大歡喜心。又覺得自己對世間上一切的眾生,應該慈眼平等看待,不要有愛惡的分別心。又覺得自己應該做一切眾生的清涼池,能夠洗除他們無盡的塵垢和熱惱。又希望能給眾生一切的安樂。又想到應該作眾生的一個大施主,普施給他們最需要的、最歡喜的資生之具,和無上的法益。

菩薩所得的智慧,是任運自如的,因為他已經了然貫通菩薩所應修的一切行門,都已圓融無礙了。而且更能發大誓,度一切眾生出生死海,以此宏願莊嚴佛土,莊嚴自己的法身。他的目標是趣向成佛的一切種智,願意自己成為眾生的無上智慧福田。普徧湣念一切眾生,隨時隨地守護著他們,不令他們受到意外的災難怖畏。菩薩雖然不時都在為利益眾生而辛勞,但他並未荒廢自己的修持。他做到了利人利己,他的大智慧光芒,普照耀到十方世界。他常常憶念不忘的,是作一個大菩薩應有的布施心。因為布施為六波羅蜜之首,能究竟圓滿布施度的菩薩,其他五度一定也可以圓滿具足的。況且六度之中的智慧度,更是其餘五度的眼目。菩薩任何行事,都是以智領行,不像凡夫是以意行事。以意行事則是愚癡的思想,顚倒的行為。所以菩薩常勤憶念施心,為的免於失壞布施的善根。菩薩也非常喜歡靜坐思惟諸佛的境界,觀想諸佛所居的常寂光淨土。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無縛無著解脫心布施妻子。所集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住佛菩提。起變化身。周徧法界。轉不退輪。願一切眾生得無著身。願力周行一切佛剎。願一切眾生捨愛憎心。斷貪恚結。願一切眾生為諸佛子。隨佛所行。願一切眾生於諸佛所。生自己心。不可沮壞。願一切眾生常為佛子。從法化生。願一切眾生得究竟處。成就如來自在智慧。願一切眾生證佛菩提。永離煩惱。願一切眾生能具演說佛菩提道。常樂修行無上法施。願一切眾生得正定心。不為一切諸緣所壞。願一切眾生坐菩提樹。成最正覺。開示無量從法化生諸善男女。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妻子善根廻向。為令眾生皆悉證得無礙解脫無著智故。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以沒有束縛,沒有執著,而眞正能放下自在的解脫心,布施他的妻和子給乞者,所集的善根為眾生作如是的迴向:如他所說願一切眾生能安住於佛的菩提覺道,得到千變萬化的意生身,周徧遊行於十方法界,轉不退*輪,弘揚正法,教化眾生。又願一切眾生得無著無依的智慧身,本著所發的大願之力,到十方諸佛的佛刹,親近諸佛,供養禮拜諸佛。又願一切眾生能夠捨去情愛和憎恨的心,因為私情欲愛,是令眾生在無量劫中沉淪生死之流的主因。憎恨能矇蔽本有的智心,牽繫人走入惡道,顚倒是非造惡業。如能把這兩種心捨掉,就可以斷除貪戀的結習,出生死海,入法性流。又願一切眾生,都皈依佛作佛的弟子,隨著佛修行,學佛修行的方法,學佛的行儀,學佛的慈悲行道。又願一切眾生,在諸佛的道場,好像在自己家中,好像依止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心中沒有沮喪,也不會受外道異論的搖惑。又願一切眾生,常為諸佛的長子,如同佛的口生,從法化生。又願一切眾生,得到眞實的皈依處,成就如同佛的自在智慧。又願一切眾生,能修正如同佛所證的菩提覺道的佛果,永遠離棄了無明煩惱。又願一切眾生,能夠具足演說佛的菩提覺道四無礙智辯,常常樂於修行無上布施的法門。

布施法門中以法施為最上,財施是助人改善生活,法施是續人的慧命,所以法施為最上。又願一切眾生得正定的心,對任何事都有正確的認識,有一定不移的宗旨,不因為外道的異論,就拿不定主意,搖擺不定。譬如遷就人事環境,官僚鄉願事事推拖拉,因循苟且,這都是沒有正信正定宗旨所形成的現象。菩薩希望眾生有正定心,就不會被那些外緣破壞正當的成就。又願一切眾生,能夠坐在菩提樹下成正等正覺,證得佛的果位,然後轉大*輪,開示無量正法,教化眾生,令一切眾生受到正法的饒益,都成為最完美、才德兼全的好男子好女士。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他的妻和兒子時所修積的種種善根,對眾生所作的善根廻向。為了能夠使每個眾生,都可以證得沒有障礙的,眞正解脫的,大智慧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莊嚴舍宅及諸資具。隨有乞求。一切施與。行布施法。於家無著。遠離一切居家覺觀。厭惡家業。資生之具。不貪不味。心無繫著。知家易壞。心恒厭捨。都於其中無所愛樂。但欲出家修菩薩行。以諸佛法而自莊嚴。一切悉捨。心無中悔。常為諸佛之所讚歎。舍宅財物。隨處所有。悉以惠施心無戀著。見有乞求。心生喜慶。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最富麗堂皇的陳設,美輪美奐的住宅,以及種種精美的資生之具。如是眾多珍貴的物資,倘若有人來向他乞求,菩薩毫不猶豫的立刻贈送給他。菩薩修布施法門,對於家庭的一切他都沒有執著心;他的心目中,早已遠離了家族觀念。他明白家本來就是個空的,因緣和合而組成的,緣盡就各自分散了,有甚麼值得執著呢!他根本就厭惡家中所有的動產和不動產,以及那些資生的工具物資。在日常生活中,不貪取華服美食五欲的享受,所以他的心不會被那些物質所繫縛。知道這個家終會離散,不會永遠存在,所以他的心對家庭觀念很淡薄,常常都想捨棄這個世俗的家,出家修道,更求出離三界的家。至於家庭的份子如妻子,等於是個脖鎖,把人的頸脖子扣得牢牢的。兒子就是腳鐐,拖得動不了腳步。女兒就如手銬,手都不能動一下。一個人像這樣周身都被綑綁著,連呼吸都沒有自由,還談得到自在嗎?又有甚麼可以愛著的呢?菩薩看破了這些,放下一切,為了免受家的逼迫,所以他但求出這個世俗家,去學修菩薩行。用修習諸佛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而證得的菩提道果,來莊嚴自身。把身外的資財完全捨掉,都不會生悔心。菩薩這種作風,常常受到十方諸佛的稱揚讚歎:善哉!善哉!善男子!你眞精進,發如是的大菩提心,做人所不能做的事,捨人所不能捨的家財捨宅,一切所有,都能惠施給人,而不悔、不留戀、不執著,眞心難能可貴。菩薩見到有來乞求的人,心中無限歡喜,無盡的慶幸自己有行大布施的機會。

菩薩爾時。以此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捨離妻子。成就出家第一之樂。願一切眾生解脫家縛。入於非家。諸佛法中。修行梵行。願一切眾生捨離慳垢。樂一切施。心無退轉。願一切眾生永離家法。少欲知足。無所藏積。願一切眾生出世俗家。住如來家。願一切眾生得無礙法。滅除一切障礙之道。願一切眾生離家屬愛。雖現居家。心無所著。願一切眾生善能化誘。不離家法。說佛智慧。願一切眾生身現在家。心常隨順佛智而住。願一切眾生在居家地。住於佛地。普令無量無邊眾生發歡喜心。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捨宅時善根廻向。為令眾生成就菩薩種種行願神通智故。

修布施行的大菩薩,這時又將他布施捨宅所修積的善根,為眾生作如下的廻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把束縛身心的枷鎖——妻和子,決心捨離自求解脫,去修學菩薩道的梵行,成就出家的自在安樂。出家是件不容易的事,並不是說剃除了鬚髮,穿上袍搭件袈裟,說幾句機鋒話,滿口佛呀、法呀的說一大篇好聽的道理,坐在那兒閉眼參禪。這隻可算為穿佛的衣,吃佛的飯,表演一個出家人的樣子。如果能言行一致,苦口婆心,慈悲平等待人接物,人前人後不違正道,這才能說是位本份的出家人。出家人有三種:①出世俗的家:這就是一般的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②出煩惱無明的家:出家後各人修持的進境,祇有自己知道,不過在個人的語默動靜中,旁人也可以看得出來。一個出家人的習氣毛病,一天天減少,貪瞋癡的表現,日日在消減,那就是古德說的「無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證」的現象。這位出家人,他正努力衝出煩惱無明的家,向菩提大道上走。③出三界的家:這就是出了家而仍沉溺在家法中的人,開示家屬的組合,都是因緣所成,不要太執著。他引用大智大慧佛所說的人生道理,指導那些迷誤者,即使不離世俗的家法,也要信仰佛法,修學佛法,明白佛法,不受家法的束縛。又願一切眾生,雖然現身在世俗的家族中,心卻是隨順著諸佛的智慧,修行辦道安住不動。又願一切眾生,現在雖然沒有出家,還是個在家的居士,但他們的心願卻已住在佛的地位,能夠普徧令無量無邊的眾生,發起歡喜心,發大菩提心。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舍宅時,對眾生所作的善根廻向。為的是使令眾生能夠成就猶如菩薩的種種大願和修行的法門,以及任運自在的神通智慧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布施種種園林臺榭。遊戲快樂。莊嚴之處。作是念言。我當為一切眾生作好園林。我當為一切眾生示現法樂。我當施一切眾生歡喜之意。我當示一切眾生無邊喜樂。我當為一切眾生開淨法門。我當令一切眾生發歡喜心。我當令一切眾生得佛菩提。我當令一切眾生成滿大願。我當於一切眾生猶如慈父。我當令一切眾生智慧觀察。我當施一切眾生資生之具。我當於一切眾生猶如慈母。生長一切善根大願。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又布施各種式樣的第一個目標,也是一切修學佛道的七眾弟子的第一個目標。這時就永斷生死,以後隨自己的願力,自由來去九法界中度化眾生,成就了出家的第一快樂。

菩薩又願一切眾生,能夠解脫家庭的束縛,入到諸佛的家族,修學諸佛所說的法門,勤修清淨梵行。又願一切眾生,把慳貪的汚垢的心丟掉,轉變成歡喜布施的喜捨心,樂於施捨所有的資財,永遠不生退轉心。又願一切眾生,永遠離開世俗的家庭觀念,甚麼陞官發財、揚名顯親、傳宗接代等世法。更不要貪圖不義之財,聚歛囤積、收藏珍寳,這種事都是造業惹禍的根苗。古人說「多藏必厚亡」,藏得多,丟得慘。又說:「身邊無愛物,自無煩惱生」。古人說得一點不錯,身邊愛戀的東西多了,煩惱不停的纒繞著,這也愛那也捨不得,死都不閉眼,最後還是兩手空空而去。菩薩教化眾生,要懂得少有欲望,滿足現實,自然樂在其中。

又願一切眾生,趕快出離世俗之家的煩惱束縛,學佛法,修學清淨行,將來住到佛的家裡,與佛同住。又願一切眾生,得著圓融無礙的究竟法,把一切障礙人的染汚法都滅除掉,清淨自在。又願一切眾生,離開家屬的私情溺愛,雖然現的是在家身份,但是心中並不執著在家屬愛中。又願一切眾生,善於勸化誘導大小花園、名貴的林木、設計精巧美輪美奐的樓閣,水榭涼亭,遊戲場所的歌臺舞榭,處處布置得很豪華,陳設也很新穎,眞是盡善盡美,令人樂而忘返。菩薩布施如是高級的地方給眾生,他還覺得意猶未盡,因之,他心中想:我本身就應該作眾生的一個好園林,讓眾生從我的行為上得到感染,完成健全的人格。我應當為眾生以身作則,示現八正道的正確人生,令眾生知道以法為樂,才是眞正的快樂。我應當給一切眾生,布施隨時都能生歡喜心的方法和心意。我應當指導眾生,如何去追求無邊無盡歡喜快樂。我應當對一切眾生開示演說種種清淨的法門。我應當令一切眾生,隨時都很自在的發歡喜心。我應當令一切眾生都得到佛的菩提覺道之果。我應當令一切眾生,都能圓滿成就他們所發的大願。我應該對所有的眾生,猶如他們慈愛的父親。我應當教化一切眾生,令他們都能開大智慧,用智慧之眼,來觀察世間上一切善惡是非的因緣,循環之業報。我應當布施給一切眾生,資養生命的物質,長養慧命的佛法。我應當對一切眾生,就像他們的慈母一樣,培養他們能生長種種善根,輔導他們發大願心,種菩提種子。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修行諸善根時。於惡眾生。不生疲厭。亦不誤起棄捨之心。設滿世間一切眾生悉不知恩。菩薩於彼初無嫌恨。不生一念求反報心。但欲滅其無量苦惱。於諸世間心如虛空。無所染著。普觀諸法眞實之相。發大誓願。滅眾生苦。永不厭捨大乘誌願。滅一切見。修諸菩薩平等行願。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好像前文所說,修行種種善根的時候,對於那些十惡不善的眾生,他都不生討厭的心,也不會偶然不假思索,而生起一點棄捨的心。假設充滿世間一切的眾生,都不懂得知恩報德,對善知識忘恩負義,菩薩對於這一類的人,自始至終也不會嫌棄他們,瞋恨他們,絕不生一念的報復心,認為我布施給你們很多東西,待你們有恩,你們應該報答我,作我的奴隸。菩薩不作這種庸俗的思想,但願能夠替眾生滅除無量的痛苦煩惱。對於世間上一切的富貴榮華,五欲的享受,他都視之如浮雲。他的心像虛空樣能容萬物,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一無所染,一無所執著,無限的自在。普徧觀察諸法的實相,明白眞實之相就是無相,無相才是實相。有相就有生滅,無相就無生滅。所以菩薩自己覺悟了這種道理,就發大誓願救眾生出於有相的迷境,滅除眾生追求、執著、有相的痛苦。他永遠不會捨棄一切眾生,也永遠不會捨離大乘菩薩救眾生的誌願。他已經滅除了邪知邪見的見惑、思惑、無明惑。本著正知正見,修行諸位大菩薩應修的平等無私的大願大行,教化一切眾生。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察已。攝諸善根悉以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念念滋生無量善法。成就無上園林之心。願一切眾生得不動法。見一切佛。皆令歡喜。願一切眾生樂法園苑。得諸佛剎園苑妙樂。願一切眾生得淨妙心。常見如來神足園林。願一切眾生得佛戲樂。常善遊戲智慧境界。願一切眾生得遊戲樂。普詣佛剎道場眾會。

諸位佛的弟子!修廻向法門的大菩薩,好像前文所說的,觀察世間眾生根性之優劣後,菩薩湣念眾生愚癡,思欲拔救眾生出生死海,於是他攝取自己修積的各種善根,悉皆廻向給眾生。他說我願一切眾生,在念念之中,都能滋生無量的善法,成就像最美好的園林一樣的心。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三昧正定的不動法,在定中能見到諸佛,每位佛對菩薩都生歡喜心。又願一切眾生,歡喜如理如法的花園和鳥獸群集的動物園,人與鳥獸和平共處,充滿了歡樂和愛。祇有諸佛刹的園苑,才可以得到這種妙不可思議的樂趣。又願一切眾生,都得到清淨上妙的法心,常常可以見到佛的神足園林。這種園林宅自然千變萬化,有不可思議的奇妙神力,所以譬喩它有神足通。又願一切眾生,得到遊戲神通之樂,於一念中能徧往十方諸佛的佛刹,參加諸佛道場中說法的大法會,聽聞正法。

願一切眾生成就菩薩解脫遊戲。盡未來劫行菩薩行。心無疲倦。願一切眾生見一切佛充滿法界。發廣大心。住佛園林。願一切眾生悉能徧往一切佛剎。一一剎中供養諸佛。願一切眾生得善欲心。清淨莊嚴一切佛剎。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一切園林臺榭善根廻向。為令眾生見一切佛。遊戲一切佛園林故。

又願一切眾生,成就如諸大菩薩樣的解脫無礙,能任運自如遊戲塵刹中,盡未來無量劫,都修菩薩行、行菩薩道,而其心永無疲倦。又願一切眾生,能見到充滿虛空法界的諸佛,每個眾生都能發廣大菩提心,大家都住到諸佛的園林去。又願一切眾生都可以得到十方諸佛的刹土,到每位佛的道場去供養佛、禮拜佛、親近佛。又願一切眾生,都得為善最樂的心,從事一切事業,以清淨三業所成就的善根,莊嚴諸佛的佛刹。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園林臺榭時所作的廻向。他為能令一切眾生,都可以見到十方諸佛,又能非常自在的遊戲於諸佛的園林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作百千億那由他無量無數廣大施會。一切清淨。諸佛印可。終不損惱於一眾生。普令眾生遠離眾惡。淨三業道。成就智慧。開置無量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清淨境界。積集無量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資生妙物。

諸位佛的弟子!修布施法的菩薩中的大菩薩,他曾作了百千億那由他無量無數次的廣大布施法會。這幾次法會,每次都作得圓滿清淨,受到十方諸佛的讚歎印可。自始至終沒有損害惱亂過一個眾生。普徧令一切眾生都遠離種種的惡業,得到清淨的三業道果,成就了智慧的心意。開拓安置了無量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處的清淨境界。堆積所收集的資生上好物資,同樣有無量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所有各次布施法會,沒有一次不是這樣應有盡有,滿足眾生的歡喜心。

發甚難得菩提之心。行無限施。令諸眾生住清淨道。初中後善。生淨信解。隨百千億無量眾生心之所樂。悉令歡喜。以大慈悲救護一切。承事供養三世諸佛。為欲成就一切佛種。修行布施。心無中悔。增長信根。成滿勝行。念念增進檀波羅蜜。

菩薩發最難得的無上菩提心,行難捨能捨的大布施——內捨頭目骨髓五臟六腑和整個的身心。外捨國城妻子及一切珍藏七寳。法施無畏施,行無有限度的布施。令一切眾生都安住於清淨的佛道。初善中善後善晝夜六時,無一時不在滋生清淨的信心,以及對佛道種種法門通達瞭解的覺悟智心。隨順著百千億無量眾生,各個所歡喜的,菩薩都令他們滿足各人的歡喜心。用大慈大悲的心,來救拔一切眾生,令脫離苦海,以救苦救難的願力,來保護一切眾生,令他們都得到安穩快樂。承事十方諸佛的役作,以最上妙品供養十方諸佛。菩薩如此誠懇修行的目的,為了希望能成就佛種具有的德行,修行難行能行的大布施。任何犧牲,都是行無所得,心中從不計較,也不中途生懊悔心。善根增長、信根日堅,圓滿成功了種種殊勝行門。

菩薩爾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發大乘心。悉得成就摩訶衍施。願一切眾生皆悉能行大會施。盡施。善施。最勝施。無上施。最無上施。無等等施。超諸世間施。一切諸佛所稱歎施。願一切眾生作第一施主。於諸惡趣。免濟眾生。皆令得入無礙智道。修平等願如實善根。得無差別證自境智。願一切眾生安住寂靜諸禪定智。入不死道。究竟一切神通智慧。勇猛精進。具足諸地。莊嚴佛法。到於彼岸。永不退轉。願一切眾生設大施會。終不疲厭。給濟眾生。無有休息。究竟無上一切種智。願一切眾生。恒勤種植一切善根。到於無量功德彼岸。願一切眾生。常蒙諸佛之所稱歎。普為世間作大施主。功德具足。充滿法界。徧照十方。施無上樂。

當菩薩成就了勝行,邁向布施彼岸的時候,他即以所修積的諸善根,給眾生作如是廻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都能發大乘菩薩心——大乘是圓滿乘,也就是佛乘菩薩乘。菩薩希望成佛,所以必須發大乘心,發大菩提心,普度眾生出生死海。都能成就摩訶衍施——大乘的布施。又願一切眾生,都能舉行無遮大會,盡其所有拿來布施,盡善盡美以善心作布施,最殊勝的布施,最好的布施,最無上的布施,沒有與他相等的布施,超過世間一切的布施,被十方諸佛所稱揚讚歎的大布施。又願一切眾生,做全世間上第一的布施主人,到四惡道去對惡道的眾生,平等布施,並且勉勵他們改惡向善,救濟他們出諸惡趣,希望他們將來都能得著圓融無礙的智慧,入於佛道,修行平等大願,成就眞實的善根,得沒有分別心的平等智慧,證得自己實修的智慧境界。又願一, 切眾生,安住於寂靜的四禪八定之中,以智滅生死苦,入於了生脫死的湼槃道。得著眞實的神通和智慧,勇猛精進修行佛道,圓滿具足十地每一地的功德,成就十地菩薩的果位。以所修積的善根來莊嚴佛法,到達湼槃彼岸,永不會退轉菩提心,也不會囘轉到凡夫位,除非乘願再來,復還生死普度眾生。又願一切眾生也能常開設大布施的法會,不要厭煩,要常常救濟一切眾生,不要中途停止布施的願心。這樣念念不息行布施功德,最後就會得到眞實的、無上的一切種智。又願一切眾生,常常勤於種植一切的善根,時時培養善根,令善根增長,到達無有限量功德彼岸。又願一切眾生,常常蒙受諸佛的稱揚讚歎,普徧到十方世間中,都做眾生的大布施的主人,種種功德具足圓滿,充滿虛空法界,布施的恩惠徧及十方國土,給予眾生無上的快樂。

願一切眾生設大施會。廣集善根。等攝眾生到於彼岸。願一切眾生成最勝施。普令眾生住第一乘。願一切眾生為應時施。永離非時。大施究竟。願一切眾生成就善施。到佛丈夫大施彼岸。願一切眾生究竟常行大莊嚴施。盡以一切諸佛為師。悉皆親近。興大供養。願一切眾生住清淨施。集等法界無量福德。到於彼岸。願一切眾生於諸世間為大施主。誓度群品。住如來地。是為菩薩摩訶薩設大施會善根廻向。為令眾生行無上施。究竟佛施。成就善施。不可壞施。供諸佛施。無恚恨施。救眾生施。成一切智施。常見諸佛施。善精進施。成就一切菩薩功德諸佛智慧廣大施故。

又願一切眾生,開最大的布施法會,物資堆集如山,凡是人間天上所有的東西應有盡有,任隨眾生的歡喜,都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平等攝受一切眾生到湼槃彼岸。又願一切眾生,成就最殊勝最特別的布施,講經說法,開示種種法門的秘奧,指導眾生修無上佛道,普令眾生都能住到第一的佛乘。又願一切眾生,作應時的布施——如天旱望雨,就下雨。如饑時施食,渴時施飲。當人正急於需要時,即刻滿足他的願望,這就是應時的布施。假使別人已不需要而你卻去布施,反惹人麻煩,認為你是個偽善者,這就是不對時機而離了時。菩薩希望眾生不要作這種非時施,要頭腦清楚,知道何時布施最適宜,才能與眾生結歡喜緣。大布施的法會,要做得實在,所施的物品要最好的,主持布施法會的人員,要謙和誠懇,施東西給人時,態度要恭敬。若這樣,施者沒有憍慢心,受者沒有自卑感,皆大歡喜,則能究竟圓滿了大施法會。

又願一切眾生成就為善最樂的布施,達到如佛所作的大丈夫的大布施,功德具足圓滿,成就了布施波羅蜜。這種布施祇有佛菩薩才作得到,因為必須能捨內外財,凡夫是沒有這種境界。又願一切眾生,眞正能夠常常作很大很莊嚴的布施,十方諸佛都來做他們布施法的導師,一切眾生也都知道親近諸佛,都會發起大大的供養諸佛。又願一切眾生能以清淨三業,常常作布施,積聚相等於法界無量的福德,到功德的彼岸。又願一切眾生,在十方世間都作大布施之主,發大宏願,一定要普徧救度一切眾生,都住到佛的淨樂土中。

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開設大布施法會時,以所得的種種善根對眾生作的廻向。為的是令眾生實行無上的布施,如同諸佛所行的眞正完美的布施,成就最善業的布施,不可能被外道破壞的布施,供養十方三世諸佛的布施,沒有瞋恚怨恨的布施,平等救濟一切眾生的布施,能成就一切智慧的布施,能夠因布施的功德,可以常常見到諸佛的布施,勇猛精進勤修善業的布施,成就一切菩薩的功德,和諸佛的智慧,作廣大的布施。因為以上種種的因緣,所以菩薩要修布施法、行布施道。

佛子。菩薩摩訶薩布施一切資生之物。心無貪惜。不求果報。於世富樂。無所希望。離妄想心。善思惟法。為欲利益一切眾生。審觀一切諸法實性。隨諸眾生種種不同。所用所求各各差別。成辨無量資生之具。所有嚴飾。悉皆妙好。行無邊施。行一切施。盡內外施。

諸位佛的弟子!修布施法門的大菩薩,他布施各種的資助生命的生活必需物品——錢財珍寳飲食湯藥,不計多少貴賤,他都不生慳吝的心,也不求別人對他的報酬。對於世上的名聞利養富貴爵祿,他一點也不希求。他早已遠離了妄想心,祇是常常思惟諸法。他為要利益一切眾生,所以他仔細審辨觀察一切法的實性、實相和眞性。隨著一切眾生根性不同,他們所需用的、所要求的,也是各個不同。菩薩採辦無量的資生物品,樣樣具備周全。一切用以作莊嚴的飾品,件件都是最上最妙的稀世之物。菩薩行這種無邊的布施,一切都布施,把內外財盡量施捨。

行此施時。增誌樂力。獲大功德。成就心寳。常能守護一切眾生。皆令發生殊勝誌願。初未曾有求反報心。所有善根。等三世佛。悉以圓滿一切種智。

菩薩這樣作布施時,他滿心歡樂,精神旺盛,願力無形增長,獲得大大的功德,這就是無所求的感應。不僅獲得無窮無盡的功德,更成就了最殊勝的智慧心寳。並且常常保護著一切眾生,令他們也能立大誌發大願力。菩薩從發願普徧布施開始,他就不曾希望過眾生有報酬的心。他修積的種種善根,已經相等於三世諸佛了。所修的法門和所積的善根都已圓滿,種種智慧也已具足。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此布施所有善根迴向眾生。願一切眾生清淨調伏。願一切眾生滅除煩惱。嚴淨一切諸佛剎土。願一切眾生以清淨心。於一念中周徧法界。願一切眾生智慧充滿虛空法界。願一切眾生得一切智。普入三世調伏眾生。於一切時常轉清淨不退*輪。願一切眾生具一切智。善能示現神通方便。饒益眾生。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菩薩,用他修布施所積的無量功德善根,廻向給一切眾生。願一切眾生身心調順,六根清淨。願一切眾生消滅種種煩惱,以清淨的功德莊嚴十方諸佛的刹土。願一切眾生以清淨心,在一夜之中就能周徧遊行十方法界。願一切眾生的智慧,能充滿盡虛空徧法界。願一切眾生都能得到一切的智慧,普徧深入三世,教化眾生調伏眾生。在所有的時間都轉清淨*輪,弘揚正法,永不疲厭,永不間斷,永不退轉。願一切眾生具足種種智慧,善於運用神通,觀機逗教,隨順眾生方便攝受,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

願一切眾生悉能悟入諸佛菩提。盡未來劫於十方界。常說正法。曾無休息。令諸眾生普得聞知。願一切眾生於無量劫修菩薩行。悉得圓滿。願一切眾生於一切世界。若染若淨。若小若大。若麤若細。若覆若仰。或一莊嚴。或種種莊嚴。所可演說。在世界數諸世界中。修菩薩行靡不周徧。願一切眾生於念念中常作三世一切佛事。教化眾生。向一切智。

菩薩又願一切眾生都能開智慧,悟入諸佛的菩提覺道,盡未來劫常到十方世界,講解正法,永不疲倦,普令一切眾生都能聽到正法,也入於菩提覺道。願一切眾生在無量劫中,生生世世都修菩薩行——六度萬行,都能修行圓滿。願一切眾生在種種的世界:或清淨的世界、或小的世界、或大的世界、或粗的世界、或細的世界、或覆的世界、或仰的世界、或是一種莊嚴的世界、或多種莊嚴的世界,有名目可以說出的世界,在無量數世界中的種種世界。祇要是一個世界的地方,都能在那兒修菩薩行,行菩薩道,沒有空過的地方,處處都有這樣發菩提心的眾生。願一切眾生常在念念之中,都在十方三世的世界,做各種佛事——弘揚佛法,普度眾生,教化一切眾生,向追求清淨智慧的路上前進。

佛子。菩薩摩訶薩隨諸眾生一切所須。以如是等阿僧祇物而為給施。為令佛法相續不斷。大悲普救一切眾生。安住大慈。修菩薩行。於佛教誨。終無違犯。以巧方便。修行眾善。不斷一切諸佛種性。隨求悉與。而無患厭。一切悉捨。未曾中悔。常勤廻向一切智道。

諸位佛的弟子!修布施法的大菩薩,隨順著眾生的需要,以大喜大捨的心,把無量數的物資布施給一切眾生,滿足他們的需要。菩薩為什麼這樣作呢?為令一切佛法,永遠綿延不斷。本著大悲心,普救一切的眾生,令他們都能很安穩的,很自然的,發大慈心,勤修菩薩乘應修的六度萬行。對於諸佛指教開示的良言善行,虔心依教奉行,力行實踐,從不稍有違犯之處。依善巧方便的法門,修行各種善業,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遠離惡知識和惡業,成就佛種性的善根,使令諸佛種性不斷。隨來乞者的希望,一一令其隨心滿願,絕不厭煩,亦不覺得他求之不厭而生鄙視心,還是所求悉捨。更不至於中途後悔。常常都把自己所積的善根,廻向給一切眾生,希望他們都能趣向於求一切智慧,早成道果。

時十方國土種種形類。種種趣生。種種福田。皆來集會。至菩薩所。種種求索。菩薩見已。普皆攝受。心生歡喜。如見善友。大悲哀湣。思滿其願。捨心增長。無有休息。亦不疲厭。隨其所求。悉令滿足。離貧窮苦。

這時有十方種種不同形狀的國土,其中種種不同類別的眾生,六趣四生的眾生,和種種的福田——十方的佛的菩薩、二乘聖者、諸大善知識,眞是海會雲集,都來到菩薩的大布施會所,各自隨心所需,向菩薩化緣求索。菩薩見到這份熱鬧的場麵,他滿懷興奮,普徧攝受這些眾生。他心中歡喜得好像見到了久別的善友。以大悲心哀湣這些眾生,思想用最完善的方式,來滿足他們的願心。大捨之心油然增長,無輟無息,亦不感到疲倦。隨著他們所需求的,樣樣都令他們心滿意足,離開原來的貧窮困苦境況。

時諸乞者。心大欣慶。轉更稱傳。讚揚其德。美聲遐布。悉來歸往。菩薩見已。歡喜無量。

在這個時候,向菩薩乞求一切的眾生,生一種大欣慶的心,而輾轉宣傳稱揚讚歎菩薩的德行。菩薩為救眾生的苦,寧願自己受苦。將所有一切的物品統統布施給眾生,所得的功德又廻向給法界眾生,這就是菩薩的精神。

由此觀之,菩薩也歡喜人的讚歎。可是這種讚歎不是菩薩求來的,是不求而得的。這種好的聲名,無論遠近的人都知道,所以都來崇拜他,都來皈依他。菩薩見到這種境界之後,心生無窮無盡的歡喜。

假使百千億那由他劫受帝釋樂。無數劫受夜摩天樂。無量劫受兜率陀天樂。無邊劫受善變化天樂。無等劫受他化自在天樂。不可數劫受梵王樂。不可稱劫受轉輪王王三千樂。不可思劫受徧淨天樂。不可說劫受淨居天樂。悉不能及。

假使經過百千億那由他那樣多的劫,享受帝釋天的快樂。帝釋天又叫釋提桓因,譯為能天主。就是外道的天主、上帝、玉皇大帝等等。帝釋天住在忉利天(三十三天),在那裏作天主,管理其他三十三天。

今天講帝釋天的來歷。他在沒有作天主的時候,乃是一位貧窮的女人。有一天,她經過一所年久失修的破廟,佛堂的屋頂,破爛不堪,處處露天。佛像被風所吹,被雨所淋,實在不莊嚴。她看佛像如此的情形,乃發願重修寺廟,重新裝金。於是到處化緣,找親戚朋友大家共同發心,協力來做這件功德。日夜奔走,找到三十二位女人,她們都願做此功德,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不久便將廟建好,佛身裝金,煥然一新。因為有這種善功德,所以這三十三位女人往生時,即生各天作為天主。忉利天在中央,四方各有八天,共計三十三天。這是她們修廟裝金的福報。

經過其數量那樣多的劫,享受夜摩天的快樂。夜摩天譯為善時分。此天雖然沒有日月之光,可是晝夜有自然的光明。因為晝夜不分,所以用蓮華開合為標準。華開為晝,華合為夜,所以叫善時分。

夜摩天的快樂,一言難盡,無法形容。總之,思食食至,思衣衣至,恰到好處。食物不多不少,衣服不大不小。天人所住的房子,比人間的宮殿還要豪華,這種境界妙不可言。各位!誰想到天享受這種快樂?首先要把情情愛愛放下,否則,是沒有希望的。

今講個公案,作為大家參考。釋迦牟尼佛有個弟弟(同父異母),名叫孫陀羅難陀,譯為艶喜。他娶一位非常美麗的太太,名叫孫陀羅。二人的感情如膠似漆,行住坐臥,寸步不離。有一天,佛想度他弟弟出家修道,了脫生死。故意來到弟弟門前乞食。難陀一看哥哥來乞食,一定要供養齋飯。乃對太太說:「我要供養於佛,片刻即回來。」孫陀羅一聽,便吐一口口水在土地上,對難陀說:「不要等這口水乾了再回來!否則,不準你進我的房間。」難陀立即答應她的條件,於是給佛送齋飯去。

佛用神通的力量,令二人的距離始終有一尺多遠,難陀想把齋飯送到佛的缽中,可是總也辦不到。佛向後退,難陀向前追,追來追去追到祇桓精舍。佛即為他落髮,作為佛的弟子。可是難陀無心修行,時時想念家中的艶麗的太太。身在精舍,心在王宮。總想找機會回家,夫妻團圓,享受人間的快樂。

有一天,佛和所有的比丘出去乞食,隻留難陀一人在精舍,命他打掃清潔的工作。難陀認為這是回王宮的機會,不可錯過。於是無心工作,心在想:「佛向來是走平坦的大道,絕對不會走崎嶇小路。我走小路,一定遇不到佛。」乃決定走小路,豈知走到半途,竟望見佛從小路而來。難陀急中生智,將身藏在路旁小樹叢中,以為佛看不見。可是佛卻偏偏走到小樹叢裡,說:「難陀!你來這裡作什麼?」難陀打妄語:「我來迎接世尊。」佛說:「跟我回去吧!」難陀無可奈何,垂頭喪氣回到祇桓精舍,天天愁眉不展,悶悶不樂。

有一天,佛對難陀說:「難陀!你天天愁眉苦臉,不知修行。今天我領你出去散散心。」於是二人來到山中,看見漫山徧野是猴子,約有五百隻。佛問難陀:「難陀!你覺得猴子漂亮,還是孫陀羅漂亮?」難陀說:「當然我太太漂亮,她是最美的女人。」

佛又領難陀到天上去觀光。難陀看見天宮中有五百個美麗莊嚴的天女,在那打掃清潔,乃生非非之想,便偷偷去問天女:「你們在做什麼?」天女恭恭敬敬的回答:「我們將宮殿打掃乾淨,準備迎接佛的弟弟難陀尊者來住。他現在跟佛出家修行。等待他將來生天時,就住這裏,我們五百天女作為他的使女。」難陀一聽,心花怒放——將來可以享受如此的艶福,決定修行,再不想回王宮。佛知其意,乃問:「難陀!你覺得現在諸天女美麗,還是孫陀羅美麗?」難陀說:「當然諸天女美麗,我太太好像猴子一樣的醜陋。」又說:「世尊!我決定跟你修行。」,佛有他心通,知道難陀心中所打的妄想,為來天宮同諸天女同享快樂而要修行。

佛又領難陀到地獄參觀。走到油鍋地獄時,見兩個小鬼在油鍋旁打瞌睡,停止燒火的工作。難陀見之,覺得奇怪,為何這兩個小鬼不認眞做事?乃問小鬼:「你們為什麼不把油鍋燒沸,而在睡覺?」兩個小鬼睜開眼睛說:「因為佛的弟弟難陀尊者,現在跟佛修行,他希望升天作天主,能有五百個天女陪伴他作樂,隻能享五百年的天福。等天福享盡時,便墮落地獄,受油鍋煎熬之苦。不過離現在還有五百年的時間,所以我們不急著燒熱油鍋。」難陀被嚇得全身發抖,毛骨悚然,魂飛天外,急問小鬼:「請問鬼先生,能有什麼方法不下油鍋?」小鬼不耐煩的說:「除非修行出三界的法。那麼,我們就管不著了!」

難陀一想,還是不要升天享天福,將來也就不會隨地獄受油鍋被炸之苦。要專心一致修出世間法,這是根本解決生死之法門。於是勇猛精進,很快證阿羅漢果,為儀容第一。

我們聽了這個公案,要覺悟世間法一切無常,夫妻的感情也是無常,用美色來維持感情,是不會長久的,來日如果遇到再美的女人或男人,就很容易移情別戀,愛情起了變化,感情就會破裂。為什麼會這樣?因為自私心在作祟。好像難陀尊者,他的愛情不專一,見異思遷的思想太重。他太太那樣的美麗,他又愛天女的美麗,而忘了對太太的恩愛。當他見到油鍋的厲害,生出恐懼心,又不想再升天作天主,而忘了天女的美麗。這次的經歷,當頭棒喝,使他猛醒過來,決心修道,超出三界,永不受油鍋之苦。

我們修道的目的地,就是了生死,達到究竟湼槃的彼岸。如何修行?首先要斷欲去愛,要認清愛欲是生死之本。斷了愛欲,才能永離輪廻之苦。總而言之,不要自私,不要專為自己著想,要把自己布施給全世界,要發廣大心,以虛空為量,以法界為體。若能這樣就很快會成佛。

經文上說,經過無量那樣多的劫,享受兜率天的快樂。兜率天譯為「知足天」。此天的天眾,時時知足,沒有貪求無厭的心,所謂「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我們為什麼不能常快樂?就因為不知足的緣故,所以自找煩惱。

兜率天的內院,是候補佛位的菩薩所住處,將要成佛的菩薩,都來此天宮居住,等因緣成熟時,下降人間成佛,故此天又稱補處天。現在彌勒菩薩住在內院,等待釋迦牟尼佛退位時,他來作佛,名號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他專修忍辱波羅蜜,誰不能忍的,他能忍,誰見這種事情會生煩惱,他不生煩惱;不但不生煩惱,而且常生歡喜心。所謂「肚大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彌勒菩薩還在兜率內院等著成佛,到什麼時候才能成佛?據外道說,彌勒菩薩已降人間成佛。其實沒有那回事,彌勒菩薩出生的時間,離現在還有若幹年。

人的壽命有八萬四千歲。從減劫十歲開始,每隔一百年增加一歲,身材的高度加一寸(人壽十歲,身高一尺)增到八萬四千歲為止,然後再減。也是每隔一百年減去一歲,身材高度減一寸,減到十歲為止。這時候的人,一出生便有淫欲的思想,人人互相殘殺,用草葉作為殺人的武器。因為人心太壞,便有大災難的降臨,或是水災,或是火災,或是風災,把人類差不多全消滅了,隻剩下幾個有善根的人沒有死。這些人便生大慚愧心,共討論研究,為什麼遭受這樣的災難呢?於是趕快改惡向善。因為一念之善,壽命又開始增加。

現在是減劫六十多歲,減到十歲時為止。然後又開始增加,增到八萬四千歲為止。又開始減,減到八萬歲時,便是彌勒菩薩降生人間成佛的日期。各位注意!要認清外道的詭計,不可上當受其害。

這樣一增一減為一劫,一千個劫為一小劫,二十個小劫為一中劫,四個中劫為一大劫。釋迦牟尼佛修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我們若依佛教誨來修行,便不需要三大阿僧祇劫那樣長的時間。如果認眞修行,可以開悟,即刻成佛。為什麼這樣的容易成佛?因為釋迦牟尼佛將成佛的道路替我們打通了,修成一條平坦光明的大道,隻要我們勇猛前進,依教奉行,便能很快成佛,直達究竟湼槃彼岸。

地球的壽命是一個大劫,分為成住壞空四個劫。成時經過二十個小劫。住時經過二十個小劫。壞時經過二十個小劫。空時經過二十個小劫。所以共有八十個小劫。

地球有成住壞空四個中劫,人有生住異滅四個階段。生長時經過二十年,事業時經過二十年,變異時經過二十年,消滅時經過二十年。也就是生老病死四大苦。我們在世上,若要超出造化的力量,就要修行。修行才能得到究竟的快樂,不為成住壞空所變化,不為生住異滅所搖動。

經過無邊那樣多的劫,享受善變化天的快樂。此天之天眾,憑著自己所修的福報,得到自在神通之力,可以變化五欲的樂具,自己受用。也就是心想什麼音樂或什麼歌曲,便自動變現出來,令其欣賞而得無窮的快樂。

經過那樣多的劫,享受他化自在天的快樂。心想什麼音樂?不需要自己去變化,他天自動送來。此天雖然快樂,但是波旬魔王所住處。他常到人間擾亂修道人的心身,令其退轉菩提。修道人如果定力不足,對境界認識不清,以假為眞,便很容易入魔。

又經過不可數那樣多的劫,享受大梵天王的快樂。此天王修清淨行,名叫屍棄。他深信正法,在往昔曾經發願,凡有佛出世時,他是第一位請佛說法的人。他在行住坐臥的時候,有威可畏,有儀可仰。因為威儀不缺,戒定慧三無漏學圓融無礙,所以統治梵眾天和梵輔天的天眾。

經過不可稱那樣多的劫,享受轉輪聖王治理三千大千世界的快樂。轉輪聖王有四等:①金輪王,管理四天下。②銀輪王,管理三天下。③銅輪王,管理二天下。④鐵輪王,管理一天下。他們都享受七寳的快樂。何謂七寳?就是①輪寳②珠寳③象寳④馬寳⑤兵寳⑥臣寳⑦女寳。在轉輪聖王將死時,將七寳傳給太子,其他人不可繼承七寳。如果沒有太子,此七寳在七天之內,自動消失了。

經過不可思那樣多的劫,享受徧淨天的快樂。此天更為快樂,消滅一切歡喜心而得到純眞清淨的妙樂。此天雖然快樂,可是能令修禪人墮落,所以修禪人,不願在此天永住,而很快到四禪天去住。

經過不可說那樣多的劫,享受淨居天的快樂。此天又叫五不還天。因為生到淨居天的人,不會再回到欲界去受生,所以叫五不還天。這天的天眾,已斷盡欲界的見惑,尚未斷盡色界和無色界的思惑。

一切諸天雖有那樣的快樂,但是還有窮盡的時候,故不及菩薩所具有的快樂。所謂「六欲諸天具五衰,三禪天上有風災,任君修到非非想,不如西方歸去來。」六欲天就是欲界的六層天;也就是四天王、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善變化天、他化自在天。在六欲天的天眾,等到天福享盡的時候,發生五種衰相,證明死期將至。五衰現象發生之後,如果善業成熟,就到人間作國王或作大臣等尊貴的人,如果惡業成熟,就到三惡道中受苦。

何謂五衰?①花冠萎謝:天人所戴的帽子,用鮮花編的,永不凋謝。等到五衰時,花冠自然萎謝。②衣著塵埃:天人所穿的衣服,非常清潔,沒有塵埃。等到五衰時,衣服有塵埃了。③體發臭味:天人嚴守戒律,行十種善業,所以身體放出清香的氣味。等到五衰時,體臭如屍味,其他天人,掩鼻而過。④兩腋汗出:天人的身體非常清潔,永不出汗。可是到五衰時,兩腋流出汗水。⑤不安本座:天人常在靜坐,這時發現花冠也萎謝了,衣服也骯髒了,體味也臭了,腋汗也流了,知道自己要命終,所以坐立不安,不久即墮落在六道輪廻中,按業報去投生。或在三善道,或在三惡道。

菩薩摩訶薩見乞者來。歡喜愛樂。欣慶踴躍。信心增長。誌樂清淨。諸根調順。信解成滿。乃至增進諸佛菩提。

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見到向他化緣的人來時,生大歡喜和愛樂的心,欣慰慶幸而情不自禁的踴躍起來。菩薩的信心增長,誌願所愛樂的都很清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善良而調順,信心和瞭解的智慧,已成就圓滿。乃至增進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菩提覺道。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此善根。為欲利益一切眾生故廻向。為欲安樂一切眾生故廻向。為令一切眾生得大義利故廻向。為令一切眾生悉得清淨故廻向。為令一切眾生悉求菩提故廻向。

金剛藏菩薩又稱一聲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用前邊所說布施種種的善根,想要利益一切眾生,所以才為眾生廻向。想要安樂一切眾生,所以才為眾生廻向。為使令一切眾生得到大好處,所以才為眾生廻向。為使令一切眾生得到清淨本源,所以才為眾生廻向。為使令一切眾生髮心求菩薩,所以才為眾生廻向。

為令一切眾生悉得平等故廻向。為令一切眾生悉得賢善心故廻向。為令一切眾生悉入摩訶衍故廻向。為令一切眾生悉得賢善智慧故廻向。為令一切眾生悉具普賢菩薩行願。滿十力乘。現成正覺故廻向。

菩薩為令一切眾生,完全得到成佛的平等法性,所以才為眾生廻向。又為令一切眾生,完全得到賢善的心,所以才為眾生廻向。又為令一切眾生,完全入大乘的法門,所以才為眾生廻向。又為令一切眾生,都得到賢善的智慧,所以為眾生廻向。又為令一切眾生,都具足普賢菩薩的行願。圓滿佛的十力,這種大乘法,能成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成佛,所以才為眾生廻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時。身口意業皆悉解脫。無著無繫。

諸位佛的弟子!修菩薩道的大菩薩,用所積集的一切善根,這樣來為法界眾生廻向的時候,菩薩的身口意三業,皆已清淨,皆悉解脫,也沒有執著,也沒有繫縛。

無眾生想。無命者想。無補伽羅想。無人想。無童子想。無生者想。無作者想。無受者想。

菩薩所行所作都是沒有思想。沒有一切想,就是去妄,去妄就是眞,眞實的理體。所以沒有眾生想,沒有命者想,沒有補伽羅(數取趣)想,沒有人想,沒有童子想,沒有生者想,沒有作者想,沒有受者想。總而言之,沒有一切想。

無有想。無無想。無今世後世想。無死此生彼想。無常想。無無常想。無三有想。無無三有想。非想。非非想。

菩薩也沒有一個有想,也沒有一個無想。也沒有一個今世想,也沒有一個後世想。菩薩在這個地方死了,又生到另外一個地方,沒有這些想。菩薩沒有常想,也沒有無常想。也沒有常見,也沒有斷見,斷常二見都沒有了。沒有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的想,也就是沒有一個有,也沒有一個沒有。為什麼這樣說?因為要除去眾生的執著。也沒有一個非想,也沒有一個非非想。

如是非縛廻向。非縛解廻向。非業廻向。非業報廻向。非分別廻向。非無分別廻向。非思廻向。非思已廻向。非心廻向。非無心廻向。

像這樣離一切執著,就沒有束縛,所以廻向給眾生,廻向給菩提,廻向給實際。也不是說沒有束縛就得解脫,也不是這樣的。乃是沒有一切心,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境界,而廻向給眾生。也沒有個業來廻向,也不會有個業報來廻向。為什麼?所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所以掃一切法,離一切相。也不是有分別來廻向,也不是沒有分別來廻向。也不是思慮一下來廻向,也不是思慮之後來廻向。也沒有一個心來廻向,也沒有一個沒有心來廻向。就要在非有非無,非斷非常這樣來修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廻向時。不著內。不著外。不著能緣。不著所緣。不著因。不著果。不著法。不著非法。不著思。不著非思。不著色。不著色生。不著色滅。不著受想行識。不著受想行識生。不著受想行識滅。

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為眾生廻向的時候,也不著於內,內無身心;也不著於外,外無世界。不著住在能緣的我相,不著住在所緣的境界。不著住在因上,也不著住在果上。不執著有法可說,也不執著到色蘊生上,也不執著到色蘊滅上。不執著到受想行識四蘊上,也不執著到受想行識四蘊生上,也不執著到受想行識四蘊滅上。

佛子。菩薩摩訶薩若能於此諸法不著。則不縛色。不縛色生。不縛色滅。不縛受想行識。不縛受想行識生。不縛受想行識滅。若能於此諸法不縛。則亦於諸法不解。

諸位佛的弟子!修菩薩道的大菩薩,若能對於一切法不執著,則不束縛於色蘊,也不束縛於色蘊生,也不束縛於色蘊滅。也不束縛於受想行識,也不束縛於受想行識生,也不束縛於受想行識滅。若能在一切諸法上沒有執著,就沒有束縛。既然沒有束縛,那麼對於諸法又有什麼不可解呢!

何以故。無有少法。若現生。若已生。若當生。無法可取。無法可著。一切諸法。自相如是。無有自性。自性相離。

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沒有一點法,或者是現在生,或者是過去生,或者是當來生。沒有什麼法可取著,沒有什麼法可執著。一切諸法的相是空寂的;既然是空寂,那又有什麼可執著呢!沒有自己的體性,自性相也沒有。

非一非二。非多非無量。非小非大。非狹非廣。非深非淺。非寂靜非戲論。非處非非處。非法非非法。非體非非體。非有非非有。

不是一,不是二。不是多,不是無量。不是小,不是大。不是一個狹窄,不是一個廣大。不是深,不是淺。乃是掃一切法,離一切相。也不是寂靜,也不是戲論。也不是有個處所,也不是有個不是處所。也不是有個法,也不是有個不是法。為什麼?因為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的緣故。也不是有個體,也不是沒有個體。也不是個有,也不是有個非有。

菩薩如是觀察諸法。則為非法。於言語中。隨世建立。非法為法。不斷諸業道。不捨菩薩行。求一切智。終無退轉。了知一切業緣如夢。音聲如響。眾生如影。諸法如幻。而亦不壞因緣業力。了知諸業。其用廣大。解一切法。皆無所作。行無作道。未甞暫廢。

菩薩徹底研究究竟,觀察一切諸法實相,是非空非有,亦有亦空,非斷非常。一切法都沒有自體,本來是空寂的。所謂「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凡是能說出來的,就不是法。在言語之中,是隨順世間的知見而建立一切法。可是這種一切法,非法為法。本來是沒有,而眾生執著有。一切的業道也不斷,還不捨離菩薩行。就在世間法來修出世法,不是離開世間法,另外有個出世法,也就是在世間裏來修菩薩道。不是離開世間,另外有個菩薩道。

菩薩在世間法中求一切智慧,不管求到或求不到,絕不退轉。菩薩明瞭知道一切業力的因緣,好像是夢。一切的音聲,好像是響。一切眾生,好像是影像。一切諸法,好像是幻化。一切的一切,都是虛妄不實。雖然如夢如響,如影如幻,但是也不壞這種因緣業力。明瞭知道一切的業,它的作用是廣大的。他瞭解一切法,皆無所作。就是修行無作用道,不加造作,自然之作用。一時一刻也不暫捨無功用道。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住一切智。若處非處。普皆廻向一切智性。於一切處。皆悉廻向。無有退轉。

諸位佛的弟子!這位菩薩中的大菩薩,常住在一切智的境界。或者有處所,或者沒有處所。隨時隨地普皆廻向一切眞實的智性。無論在任何處所,都是這樣的廻向,隻有向前精進,沒有向後退轉的時候。

以何義故。說名廻向。永度世間。至於彼岸。故名廻向。永出諸蘊。至於彼岸。故名廻向。度言語道。至於彼岸。故名廻向。離種種想。至於彼岸。故名廻向。永斷身見。至於彼岸。故名廻向。

用什麼義理來說明什麼叫做廻向?擧出十個意思來說明。①永遠度世間的生死,到達湼槃彼岸,所以名為廻向。②永遠出離色受想行識五蘊,五蘊皆空,到達湼槃彼岸,所以名為廻向。③超出一切的言辭,就是言語道斷,也就是離言說相,到達湼槃彼岸,所以名為廻向。④離開種種想,就是心行處滅,沒有一切想,到達湼槃彼岸,所以名為廻向。⑤永遠斷絕身見,也就是我見,到達湼槃彼岸,所以名為廻向。

永離依處。至於彼岸。故名廻向。永絕所作。至於彼岸。故名廻向。永出諸有。至於彼岸。故名廻向。永捨諸取。至於彼岸。故名廻向。永出世法。至於彼岸。故名廻向。

⑥永遠離開一切依賴處,到達無依彼岸,所以名為廻向。⑦永遠斷絕一切惡,到達一切善彼岸,所以名為廻向。⑧永遠出離三界二十五有,到達無三有彼岸,所以名為廻向。⑨永遠捨棄一切取著,到達無取彼岸,所以名為廻向。⑩永遠出離世間法,到達出世法彼岸,所以名為廻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廻向時。則為隨順佛住。隨順法住。隨順智住。隨順菩提住。隨順義住。隨順廻向住。隨順境界住。隨順行住。隨順眞實住。隨順清淨住。

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這樣廻向的時候,就是為隨順佛而住,隨順法而住,隨順智而住,隨順菩提而住,隨順義理而住,隨順廻向而住,隨順妙境界而住,隨順德行而住,隨順眞實理體而住,隨順清淨本源而住。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廻向。則為了達一切諸法。則為承事一切諸佛。無有一佛而不承事。無有一法而不供養。無有一法而可滅壞。無有一法而可乖違。無有一物而可貪著。無有一法而可厭離。不見內外一切諸法有少滅壞。違因緣道。法力具足。無有休息。

諸位佛的弟子!修菩薩道的大菩薩,這樣的廻向,就為明瞭通達一切諸法實相。就為承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一位佛而不承事,沒有一種法而不供養。因為菩薩已經證到無生法忍的境界,所以沒有一法可滅壞,沒有一法可生起。沒有一法而互相乖違,皆是互相隨順。菩薩修這種廻向,沒有因貪求一件寳貴物品而捨不得布施。沒有一種妙法而厭煩,想離開它。為什麼?因為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一切皆空。沒有一點可滅壞的法,也沒有一點法可違背因緣道。也就是沒有和因緣道理不相合的。八萬四千法門的法力,都具足圓滿,沒有休息的時候。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六隨順堅固一切善根廻向。

諸位佛的弟子!在前邊所說種種的道理,就是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所修第六種廻向,名叫隨順堅固一切善根廻向。

菩薩摩訶薩住此廻向時。常為諸佛之所護念。堅固不退。入深法性。修一切智。隨順法義。隨順法性。隨順一切堅固善根。隨順一切圓滿大願。具足隨順堅固之法。一切金剛所不能壞。於諸法中而得自在。

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住在隨順堅固一切善根廻向的時候,時常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保護和憶念。時時加持,堅固不退菩提心。入甚深法性之中,修行一切的智慧。隨順一切法的義理,隨順一切法的法性,隨順一切堅固的善根,隨順一切圓滿的大願,具足隨順一切堅固之法,一切金剛不能破壞這種法。在一切法中,得到任運自在,沒有一切的執著。

爾時。金剛幢菩薩觀察十方。觀察眾會。觀察法界已。入於字句甚深之義。修習無量廣大之心。以大悲心普覆世間。長去來今佛種性心。入於一切諸佛功德。成就諸佛自在力身。觀諸眾生心之所樂。隨其善根所可成熟。依法性身。為現色身。承佛神力。而說頌言。

在這個時候,金剛幢菩薩普徧觀察十方世界一切眾生的因緣,又觀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海會大眾的因緣,又觀察法界的因緣。觀察之後,入到字句甚深義理的三昧中。修行學習無量無邊這種盡虛空徧法界廣大之心,用大悲利物這種心,能解除眾生的苦惱,普徧覆護一切世間的眾生,生長過去諸佛種性心,現在諸佛種性心,未來諸佛種性心。入一切諸佛的功德,也就是菩薩自己的功德,自己的功德就是諸佛的功德,諸佛和菩薩是二而不二。成就諸佛所具有任運自在這種自在力身。觀察每個眾生心中所願意的是什麼?所希望的是什麼?隨順眾生的善根,看那種善根成熟,就用那種方法來教化。根據法性身為其示現色身而為說法。仰承著十方諸佛大威神力,而為眾生說下邊四十一首偈頌,來教化有緣的眾生。

菩薩現身作國王 於世位中最無等

福德威光勝一切 普為群萌興利益

菩薩觀察眾生的因緣,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國王身得度者,即現國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總而言之,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由此觀之,菩薩所行所作不為自己,而為利益眾生。菩薩為教化眾生,令其離苦得樂,乃心甘情願隨著眾生到地獄道去,或到餓鬼道去,或到畜生道去。這就是菩薩的精神。

菩薩示現色身,作為大國的國王,在世間的地位來講,是最尊最貴。其相貌也圓滿,福德也具足。威儀之光勝過一切,普徧為利益眾生而行仁政。所謂「愛民如子」,為老百姓做功德事。

其心清淨無染著 於世自在鹹遵敬

弘宣正法以訓人 普使眾生獲安隱

菩薩雖然示現國王身,可是其心非常清淨,沒有一切的汚染執著。不自私不自利,一切的一切皆為利益眾生。隻要對眾生有利益,能令眾生生出歡喜,就是粉身碎骨也願意去做,沒有個我相存在。於世間上是任運自在,所以受眾生的尊敬。他弘揚宣化正法,令正法久住,用正法訓誨世人。菩薩能普徧使令所有的眾生,都能得到安穩。

現生貴族昇王位 常依正教轉*輪

稟性仁慈無毒虐 十方敬仰皆從化

菩薩示現色身,生在貴族家中,將來可以升作國王,常常根據正法眼藏來轉大*輪,教化眾生,令眾生聞法開悟。菩薩的稟性很仁慈,心無瞋毒和虐待眾生的思想,所以十方世界的眾生,都來恭敬仰望而依從他的教化。

智慧分別常明了 色相才能皆具足

臨馭率土靡不從 摧伏魔軍悉令盡

菩薩雖然示現國土或大臣,但是他的智慧常明瞭,不會糊塗。善能分別一切諸法實相道理。菩薩所示現的色相非常圓滿,才能非常高超,樣樣都具足。作為國王時,臨朝執政,治理國家,時常駕車出巡。凡是所統治的土地,無論江河湖海等處,他都是親臨視察。所有的眾生,都聽從他的教化。他能摧滅降伏十大魔軍,把他們消滅殆盡。

堅持淨戒無違犯 決誌堪忍不動搖

永願蠲除忿恚心 常樂修行諸佛法

菩薩堅持淨戒,絕對不違犯。立決定的誌願,堪忍一切人所不能的,遇到一切境界,不動不搖。永遠發願蠲除一切忿恨和瞋恚的心。常常願意修行一切諸佛所說的法。

飲食香鬘及衣服 車騎牀褥座與燈

菩薩悉以給濟人 並及所餘無量種

所有一切的飲食,一切的香眾生,一切的衣服,一切的轎車,一切的騎馬,一切的寳牀,一切的被褥,一切的寳座,一切的寳燈,菩薩統統布施與所求之人,用種種物品來濟給眾生,並將所餘無量種的寳珠,也能布施,絕無吝惜。我們也要學菩薩的慈悲心,周濟貧窮的人。

為利益故而行施 令其開發廣大心

於尊勝處及所餘 意皆清淨生歡喜

菩薩為利益眾生的緣故,而修布施的行門,為使令眾生開廣大之心。住在最尊貴最殊勝的宮殿,或者其餘的屋舍,在意念之中,時時清淨,時時歡喜。

菩薩一切皆周給 內外所有悉能捨

必使其心永清淨 不令暫爾生狹劣

菩薩把一切的物品,都能周濟給眾生。內財是頭目腦髓,外財是國城妻子,內外所有統統布施出來。菩薩心中永遠是清淨,不會在暫時之間生出捨不得的心,令眾生一時一刻也不生狹劣的心。

或施於頭或施眼 或施於手或施足

皮肉骨髓及餘物 一切皆捨心無吝

菩薩或布施自己的頭,或布施自己的眼,或布施自己的手,或布施自己的足,或布施自己的皮,或布施自己的肉,或布施自己的骨,或布施自己的髓,以及其他的物品,一切的一切皆可布施,而心中沒有吝惜的思想。

菩薩身居大王位 種族豪貴人中尊

開口出舌施群生 其心歡喜無憂戀

菩薩示現種種身形來教化眾生,有時示現最尊貴的國王身,有時示現最貧賤的乞丐身。隨順眾生的機感而現其身。菩薩示現大國的國土,他是種族豪貴的人,受人尊敬。他能把口中的舌布施給眾生,心中非常歡喜而沒有憂愁和憂戀的思想。

以彼施舌諸功德 廻向一切諸眾生

普願藉此勝因緣 悉得如來廣長舌

菩薩用施舌的功德,廻向給法界所有的眾生。普徧願意一切眾生,借著這種殊勝的因緣,都得到佛的廣長舌相,能徧覆三千大千世界,為其他一切眾生演說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妙法。

或施妻子及王位 或施其身作僮僕

其心清淨常歡喜 如是一切無憂悔

菩薩或者將自己的妻子和王位布施於人,或將自己布施於人,作為人的僮僕。無論是內財或是外財,布施之後,沒有求報的心,所以心常清淨,時常歡喜。這樣的布施一切,也不憂慮,也不後悔。

隨所樂求鹹施與 應時給濟無疲厭

一切所有皆能散 諸來求者普滿足

菩薩隨順眾生所樂求的物都能布施,令眾生心滿意足。換言之,眾生需要什麼?菩薩布施什麼?正在眾生需要的時候,他就及時布施,可是心中沒有疲倦和厭煩的思想。所有一切的物品,皆能散捨給眾生。凡是前來乞求的眾生,不令其失望,都得到欲求的物品,皆大歡喜。

為聞法故施其身 修諸苦行求菩提

復為眾生捨一切 求無上智不退轉

菩薩為聞佛法的緣故,所以布施自己的身,修種種的苦行。為什麼修苦行?為求菩提覺道,早成佛果。菩薩又為眾生得利益,乃將所作一切功德捨與眾生。為求無上的智慧,所以永遠不退轉菩提心。

以於佛所聞正法 自捨其身充給侍

為欲普救諸群生 發生無量歡喜心

菩薩因為在佛所聆聽正法,所以把自己的身體布施於佛,作為佛的侍者。為想普救一切眾生出離苦海,乃發生無量慈悲喜捨心,以及無量歡喜心。

彼見世尊大導師 能以慈心廣饒益

是時踴躍生歡喜 聽受如來深法味

菩薩見到佛,能用慈悲心廣饒益一切眾生。這時候,菩薩見佛饒益眾生,歡喜之至,情不自禁跳躍起來,聆聽領受佛的深法味。

菩薩所有諸善根 悉以廻向諸眾生

普皆救護無有餘 永使解脫常安樂

菩薩所有一切的善根,完全廻向給一切眾生,普徧救度保護一切眾生,沒有剩餘的眾生,而得不到利益。永遠使令一切眾生得到解脫,得到安穩快樂。

菩薩所有諸眷屬 色相端嚴能辯慧

華鬘衣服及塗香 種種莊嚴皆具足

菩薩所有一切的眷屬,色相非常端正而莊嚴,又有辯才無礙的智慧。有種種的華鬘,種種的衣服,種種的塗香,種種的末香,種種的莊嚴,統統具足。

此諸眷屬甚希有 菩薩一切皆能施

專求正覺度群生 如是之心無暫捨

這一切的眷屬是很希有的,可是菩薩將自己的眷屬皆能布施。為什麼?因為專求正覺(佛),而來教化救度眾生。這種大菩提心,一時一刻也不捨離。

菩薩如是諦思惟 備行種種廣大業

悉以廻向諸含識 而不生於取著心

菩薩善於這樣審諦思惟,普徧修行種種廣大功德的善業。將此善功德廻向給一切眾生,而沒有一絲一毫的取相執著心。菩薩沒有這樣的想:「我現在作布施,有這樣多的善功德,我的功德太大了。」不像梁武帝見到菩提達摩祖師時,便問「我建了很多的廟院,度了很多的僧尼,這能有多少功德?」達摩祖師不客氣的說:「沒有功德」。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梁武帝執著心太重,故給他一個當頭棒喝,令梁武帝清醒,不要為有功德而布施。所謂「三輪體空」才是眞布施。

菩薩捨彼大王位 及以國土諸城邑

宮殿樓閣與園林 僮僕侍衛皆無吝

菩薩示現為國王時,或者把王位捨去,或者把國土捨去,或者把城邑捨去,或者把宮殿捨去,或者把樓閣捨去,甚至園林、僮僕、侍衛等等,統統捨去,而無吝惜。

彼於無量百千劫 處處周行而施與

因以教導諸群生 悉使超升無上岸

菩薩在無量百千劫以前,他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國土去周行,而且布施他所積聚的一切善根。因為有這樣多的善功德,所以教導一切眾生,使令眾生都超升到無上湼槃彼岸。

無量品類各差別 十方世界來萃止

菩薩見已心欣慶 隨其所乏令滿足

有無量無邊的眾生,品類各不相同。十方世界不同品類的眾生,皆來到菩薩所行布施處而萃止。菩薩見到這樣無量眾生向他化緣,心中非常欣慶,乃隨著眾生所缺乏而布施,令眾生得到滿足。

如三世佛所廻向 菩薩亦修如是業

調禦人尊之所行 悉皆隨學到彼岸

好像過去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修的廻向,菩薩也修這樣廻向的業。諸佛所行這種法門,菩薩跟佛學習到彼岸的法。彼岸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境界,也就是常樂我淨四德的世界。

菩薩觀察一切法 誰為能入此法者

雲何為入何所入 如是布施心無住

菩薩觀察一切佛法,思惟一切佛法。誰能入這個法呢?怎樣能入到寂滅法裏?一切法皆空,又有什麼可入呢!就是布施法也是空的,有什麼可以著住呢?

菩薩廻向善巧智 菩薩廻向方便法

菩薩廻向眞實義 於其法中無所著

菩薩廻向他所修的善巧智慧,令眾生也都有善巧的智慧。菩薩廻向給眾生,這是方便法。菩薩修行菩薩道,廻向實際,無論修什麼法?都是無所執著。

心不分別一切業 亦不染著於業果

如菩提性從緣起 入深法界無違逆

菩薩的心,不執著一切善業和惡業。也沒有起惑、造業、受報這種因果報應的思想。知道菩提法性是從因緣而生起,所以入甚深法界,也不違逆法的實際理體。

不於身中而有業 亦不依止於心住

智慧了知無業性 以因緣故業不失

菩薩不會說在自己身中造了什麼業?所以不執著業。也不依止在心住。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沒有執著住心。有了智慧,便明瞭一切業性恒空,沒有業性的存在。因為有種種因緣的緣故,所以業力也不消失。

心不妄取過去法 亦不貪著未來事

不於現在有所住 了達三世悉空寂

菩薩的心不妄取過去的法,也不貪求未來的事,也不在現在有所住。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皆空了,一切不執著。為什麼無所住?因了明瞭通達三世都是空寂的緣故。

菩薩已到色彼岸 受想行識亦如是

超出世間生死流 其心謙下常清淨

修行菩薩道的菩薩,把所有一切皆能捨,看一切皆空。所以對於色受想行識五蘊知道是空寂。因為是空寂,所以到色受想行識的彼岸。菩薩的知見和凡夫的知見不同,菩薩超出世間生死的苦海,菩薩的心是謙下而常清淨。

諦觀五蘊十八界 十二種處及己身

於此一一求菩提 體性畢竟不可得

菩薩審諦觀察色受想行識五蘊是空的。又觀察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以及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合為十八界,也是空的。又觀察十二種處(六根和六塵)和自己的身,也是空寂。在這五蘊、十八界、十二處中求菩提覺道,都是不可得。為什麼?因為它們的體性都是空寂的。

不取諸法常住相 於斷滅相亦不著

法性非有亦非無 業理次第終無盡

菩薩修行中道了義,也不偏於空,也不落於有。落於有就是執常相——墮落常見。偏於空就是執斷相,墮落斷見。佛法既不是常又不是斷,非斷非常是中道了義,所以說不取諸法常住相。菩薩不執著一切法有個常住相。那麼,沒有常有個斷嗎?斷相也不著住,所以不執斷不執常,這才是中道了義。法的本性,也不是有,也不是無,有無也是邪見。雖然非斷非常,非有非無,可是業的理體很有次第,不會沒有。

不於諸法有所住 不見眾生及菩提

十方國土三世中 畢竟求之無可得

菩薩修行諸法,而不住在諸法。即法非法,不在一切諸法相有所執著。不但一切法是空的,就是眾生和菩提也是空的,本來不應該執著。十方諸佛國土和三世諸佛所住的地方,究竟來講,求之不可得。為什麼?因為它本來是空的。

若能如是觀諸法 則如諸佛之所解

雖求其性不可得 菩薩所行亦不虛

若能知道諸法本來是空,還有什麼可執著呢!所謂「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不可以言宣。」若能觀一切諸法實相,則如諸佛所瞭解一樣。雖然求法的本性是不可能得到的,可是菩薩所行菩薩道的功德,不會沒有的。為什麼說不虛?因為「福不唐捐」的緣故,修行一定會有福德,不修行一定不會有福德。

菩薩了法從緣有 不違一切所行道

開示解說諸業跡 欲使眾生悉清淨

菩薩明瞭一切諸法是從因緣生起而有。所謂「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又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因為它是假名,所以說空也是假。不違一切所行道,就是中道。凡是有所修行,一定會有成就。菩薩開方便法門,示現眞實相,解釋甚深義,演說微妙法。開示解說一切業的果報這種道理。菩薩為什麼無事找事做?在無言說中而立言說,這是令眾生恢復本來麵目,得到清淨本源,妙眞如性。

是為智者所行道 一切如來之所說

隨順思惟入正義 自然覺悟成菩提

這個就是為有智慧的人所修行的道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法。若能隨順這個道理來思惟,而入正法之義,自然會覺悟,成就菩提覺道。

諸法無生亦無滅 亦復無來無有去

不於此死而生彼 是人解悟諸佛法

諸法是空寂,所以它不生也不滅。法是無來無去。在這個地方死了,又生到另外地方去,這些想都沒有了。這個人若能解悟這是諸佛的正法。那麼,就不會執著一切相。

了達諸法眞實性 而於法性無分別

知法無性無分別 此人善入諸佛智

明瞭通達一切諸法眞實的理體,對於法的本性沒有分別心。知道法性是空,不在空上生出分別。這個人善能契合諸佛的智慧。

法性徧在一切處 一切眾生及國土

三世悉在無有餘 亦無形相而可得

法性徧滿一切處,所謂「盡虛空,徧法界」,都有法性。所有的眾生和所有的國土。法性都存在。三世都有法性的存在,沒有無法性的地方。雖然是自然有法性的存在,可是法性是無形相而是空寂,不能得到。法性雖然無形相,但若能眞修行,也能得到眞正智慧。

一切諸佛所覺了 悉皆攝取無有餘

雖說三世一切法 如是等法悉非有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覺了法性徧一切處。法性雖然無形相,而能徧一切處。這是什麼道理?因為它有這種的力量。佛覺悟法的本性,攝取法性而無有餘。佛雖然演說三世一切諸法,可是不執著法相。法性雖然是有,可是法相是空。佛所說一切諸法皆是空的。

如諸法性徧一切 菩薩廻向亦復然

如是廻向諸眾生 常於世間無退轉

好像一切法性徧滿一切處,可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嗅之無味。菩薩修廻向的功德,也是這樣的情形,雖然無形相,可是功德不可思議。因為這樣,所以佛所修積一切功德廻向給一切眾生。他不但一天修菩薩行,而且是天天修菩薩行,月月修,年年修,生生世世在修菩薩行。把功德廻向給法界眾生,常在世間而不退轉菩提心。

佛說法沒有定法,有的經典上說有的道理,有的經典上說空的道理。為什麼說有說空?就因為眾生不執著有,便執著空;不執著空,便執著有。其實法是非空非有,非斷非常,所以佛為破眾生的執著,而用種種譬如來為眾生說法。可是眾生的本性愚癡,越為他說法,他越是糊塗。不是把這個拿起來,就是把那個拿起來,始終放不下。放下這個拿起那個,放下那個又拿起那個。好像妄想一樣,這個妄想停止,那個妄想生起,又好像大海的波浪,沒有停止的時候。所以佛說法為對治眾生的妄想,若能不生妄想,就是諸法的本源,眞實的理體。但是我們眾生不能停止妄想,所以諸佛才說一切法,對治眾生的一切妄想。妄想如果沒有了,一切法也用不著了。

德 

恩 

者 

身 

此經書全套24冊由尹國富(普覺)請,全套總共歷時三年,上海智誠法師發心打字並校對,有錯誤之處敬請大家體諒,並指點,讓大家共同研究佛法,共同精進,共勉。願把此經廻向給各人父母、師長,以及法界一切眾生,願生者消災免難,增福延壽,闔家平安,生活幸福,身體健康!社會和諧,大家都能了生脫死,百年以後都能往生極樂,各人各姓堂中亡者老祖宗、歷代宗親、各人過去七世父母、冤親債主齊超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