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有魚
(2006-09-30 07:16:01)
下一個
學古詩,古人抱怨待遇,行無車,食無魚,估計那時,車和魚都是奢侈品。
過去,食品供給,魚也定量,多是帶魚,黃花魚等海魚,數量不多,質量很好,帶魚有一掌寬,黃花魚有大小之分,有時,魚肚子裏有很多魚籽,燒熟後很好吃。後來,海洋捕撈,狂捕亂抓,帶魚黃魚瀕臨滅絕,北京市場上,很少見到好海魚,小的像布帶子。現在,到處可見幾乎2掌寬的帶魚和很大的長相麵生的黃魚—據說是西非黃魚,無論看著還是吃著,總有點魚被打了激素的感覺。
改革開放後,北京發展菜籃子工程,市場上河魚漸多,受歡迎的是鯽魚,鰱魚,胖頭,草魚。一般人不太喜歡鯉魚,可能是那股土腥味---後來,人家教給一個竅門,洗魚時,將魚身旁2條筋抽掉,就沒土腥味了。我家買來鰱魚,炸一下紅燒,胖頭多做湯。有陣子,我分不清鰱魚和胖頭,老媽說,看頭,胖頭的頭很大,幾乎占全身的1/3。草魚做蔥油魚:先蒸一下,放盤中,擺上蔥薑絲調料,澆上熱油,省事,好吃。市場上不常見的是黑魚,黑不溜秋,一身粘液,不好收拾,肉也很死,但除一條脊骨,沒刺。據說,黑魚專吃其它魚類,是養魚池大害。老弟釣魚,總能調來一大堆鯉魚,鰱魚,偶爾有草魚。不得已,開始吃鯉魚,後來吃傷了,連帶著對其他魚也不感冒,很長時間不吃魚。
因北方長大,不喜吃魚,覺得腥氣,挑刺太麻煩。會吃魚的,多是南方人,他們還說,刺越多的魚,越好吃。南方人吃魚是一大景觀,抿一抿嘴,刺肉分離。這個技術活,我始終沒學會,搗鼓半天,一嘴的刺肉,最後隻好全吐出去。吃過有名的武昌魚,沒覺得好,人都推崇的石斑,味道不錯,價格昂貴的虹鱒魚,我如豬八戒吃人參果,比較喜歡的,都是一些刺少的魚,盡管肉比較死,如鰻魚,味道醇厚,帶魚,油性很大。
魚的價格,除美味,也和需求有關。在兵團時,我們去的地方,盛產黃河大鯉魚。當地人不吃魚,湖裏魚多的不說用棒子打也差不多,價格便宜的如白檢。幾十萬知青開來,又都是吃魚的主,湖裏的魚日漸稀少,價格一路上揚。住在湖邊的連隊,可以自己去打。我連隻好去買,隻有在重大節日改善夥食時,才有魚吃。那是覺得,鯉魚也好吃的不得了。
在國外,曾同一些人去釣魚,開車出去半小時,見一很小的湖---比3個籃球場大不了多少。同行的人說,幾年前,湖裏的魚多的不行,自中國人多了以後,魚少了。我們那天釣了不到10條魚,長相我都不認識,呲牙咧嘴的很猙獰。回家收拾時,還將一人的手紮破了。那時,中餐吃得不多,那人女友做的飯,她是上海人,很會做菜,手藝不錯,魚的味道很好。
現在,魚到是有,死得居多,店裏可見各種冷凍魚排,整魚。活的也有,在水裏,看到許多人釣魚,但不是為吃。有年,一個湖,因幹旱湖水過淺,魚都被憋翻到岸邊。因魚不好吃,吃魚的興趣還是不大,最多也就是魚排。買過有名的三文魚,怎末做也覺得不好吃,肉死,有腥氣,貓魚也有股土腥味。
網上,見許多人釣到鰣魚,鯉魚---還沒找到其他魚的英文名字,鰣魚沒吃過,但知道,古詩裏有,味道鮮美,也想釣魚,是為了吃。丈夫問,釣什麽魚,我說,鰣魚,鯉魚,他說,現在水質不好,魚保不齊就汙染,不如買著吃。他曾隨父親到湖區釣魚,看到有人釣到的貓魚之大,取鉤時,半條胳膊被吞進,還差點被拖到水裏。當然,這莫大的老妖精貓魚也不好吃。
現在,國內市場上,各種活魚多得數不清,食有魚,不再是特殊待遇,是尋常百姓的家常菜。 但我更喜歡吃那些準魚類,如魷魚,墨鬥魚,海蜇,蚌類等,盡管膽固醇高,喜歡吃它們的韌勁。當然,龍蝦更好,不用吐刺。嘿嘿。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