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閑談婆媳關係

(2004-11-03 15:52:01) 下一個


有資格談論婆媳關係的應是那些有親身體曆的人:或是婆媳共居一戶,朝夕相處多年,甜酸苦辣,個中味道都嚐盡;或是婆媳同甘苦,共患難,在廚房廳堂長期並肩作戰,略盡家庭冷暖;或是婆媳相互之間有過滴水之恩的情義,針尖對麥芒的衝突,嚐遍世態炎涼。經曆了種種磨難之後,她們當然有一肚子的故事可說,不論是上升到理論的高度,還是碎嘴嘮叨的家長裏短,都會是非常精彩動人的。
從這種意義上講,我不是很有資格談論婆媳關係的,沒有理論上的專修,缺少高屋建瓴式的分析,沒有長時間的具體實踐,不能從日常生活的角度生動地探討。 不過,所謂閑談,又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無事嚼舌頭。從這個角度看,我是舌頭也有,又正趕上無事,當然可以瞎白乎一通了,至於對還是錯,誤不誤人子弟,那就由不得我了。
毋庸置言, 婆媳關係曆來被認為是家庭人際關係中最難處理的一種,難度之高,居於各類家庭關係之首,在母女,父子,丈母娘和女婿的關係之上。對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常有一些美好的描述,如常說的女兒是母親的小棉襖,知子莫若父,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歡等等,但對婆媳關係,我還真想不出有什莫高度讚美的話,記得最高的一句評價是,婆媳處得像母女一樣親,你看,到了,還是排在母女之後。
倒是常常看見對婆媳關係的另類描寫。古史中,婆媳關係如同男女愛情一樣,是永恒的話題,對她們之間親密無間的描寫不能說沒有,但不是很多,而她們之間的怨恨倒是比比皆是。常見的模式是,凶悍的婆婆和受氣的小媳婦。記得小時候,看孔雀東南飛,惹得我淚水漣漣,還有陸遊和唐琬的詞,也是十分的悲戚婉約,使我對惡婆婆的印象很深。
現代生活中,婆媳關係倒沒有那末恐怖,惡婆婆和受氣的小媳婦的事例倒是不多見,估計和世事的變遷,人們的修養素質得到根本的提高有關:因為不提倡三從四德,婆婆就不能每日一指一令將小媳婦驅使的疲於奔命;因為婦女參加工作,小媳婦有了經濟上獨立的資本,就不用仰仗婆婆和丈夫的鼻息過日子。一般而言,婆媳關係水火不相容的不多見,但親如母女的也不是很多,絕大多數的婆媳,始終處於一種不太好也不太壞的中間狀態:相互禮讓,平安度日。不過,過來人都感歎道,個中滋味隻有自己知道。
舊時,從小媳婦熬到婆婆是一個艱辛地人生曆程,有人成功,有人失敗。傳統上,女子要三從四德, 好像婆婆也位居其列,即使不是正冊也是另冊。那時,昂首挺胸地走進婆家的小媳婦還真是不多,相反,很多小媳婦從邁進婆家門的第一天起,就低眉順眼地熬日子,小心翼翼地伺候丈夫,孝敬公婆。如果不幸一味地弄瓦,遇上一個封建思想嚴重,整天想傳宗接代的婆婆,那就永無出頭之日,隻能一輩子在苦海中拚打。如果有幸弄出個璋來,有個一兒半子的,就可以終成正果,揚眉吐氣了,用不了多久,小媳婦就會坐上婆婆的寶座。
小媳婦榮升為婆婆後,麵臨著如何行使婆婆的權力,和後輩小媳婦相處的問題。如果是心地善良的主,想到自己多年的苦難曆程,將心比心,就會善待後繼而來的小媳婦,再遇上一個知書達理,善解人意的小媳婦,婆媳關係就不那末緊張了,如果兩人再投緣一些,沒準婆媳還相待如母女。相反,如果婆婆的心地不那末開闊,俗話說,多年的媳婦熬成婆,頗有點多年怨婦的味道,好不容易有了出頭之日,那還不是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婆婆的架勢也要拿的足些才對的起這麽多年的苦撐苦打,那小媳婦可就倒了大黴了。如果遇到個劉麗芳式小媳婦,一味地忍讓,婆媳關係還不會太緊張,日子也會不鹹不淡地熬下去,若是小媳婦是婆婆的現世翻版,就有熱鬧可看了:針尖對麥芒,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打,雞飛狗跳,家無寧日。最後的結果多是,一山不容二虎,總有一傷。當然,最倒黴的還是那塊夾在婆媳之間的璋,那邊都舍不得,隻好舍身飼虎,最後要不落個缺邊少牙的結果,那才怪呢。
在現代,小媳婦的日子要好過得多了,有的能順順當當地地混成婆婆。如果經濟上許可,年輕人結婚時常常選擇分開單住(不是和父母,多是和公婆)--據推測,這多半是小媳婦在背後的指使,除非有了小孩要帶才會想起婆婆,那又另說著。小媳婦常常也有工作,在家裏不是半邊天就是領導,有的小媳婦更牛到家裏的政治經濟大權一把抓,揚眉吐氣,哪裏來的受氣。婆媳關係即使處得不太融洽,也不會太惡化,一是婆媳住的遠了,遠香近臭,矛盾不易激化,日子也能得過且過,二是,現代男人患氣管炎的多,婆媳發生衝突時,兒子多是明著裝著幫老媽,暗地裏則偏袒媳婦,小媳婦受的氣也不會太多。
不過,有的小媳婦就不那末走運,即使終生努力,也隻能望著婆婆的寶座興歎。我國的獨生子女政策使家庭的傳宗接代如同輪盤押寶,蹦出來的是小子還是丫頭全看機遇,當的成當不成婆婆也要撞大運,許多人最後是婆婆沒熬成,倒成了丈母娘,應了那句,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歡—看過一篇文章,據說 這種喜歡還有醫學上的理論依據。
即使那些好不容易熬成婆婆的也沒有多少得意之處可談,相反,常慘兮兮的感歎自己生不逢時,因為昔日的風光已不再。如果婆媳分開住還好些,婆婆眼不見心不煩。如果是同住,婆婆時時麵對不甘俯首為孺子牛的小媳婦,由不得日日心痛,隻能將懷念舊時大好時光的念頭藏在心裏,在夢裏過過婆婆特權的幹癮,表麵上還要對小媳婦禮讓有加,偶爾露崢嶸的想變天複辟的苗頭常常會讓親生兒子鐵麵無私地給鎮壓了。
因此,婆媳之間處得非常好的不多,處得不好的也不多,大多數家庭的婆媳關係不過而而,一般也就是,婆媳雙方都明白事禮,凡事心裏有數,表麵還過得去,在日常生活中,無傷大雅地君子風範,出門囑咐,進門問安,身體欠時相互照應,重大節日不忘行賄受賄,日子過的平靜如水。當婆媳之間有了隔閡,也不會鬧得雞飛狗跳,最多是小媳婦有了委屈向丈夫吹耳邊風,婆婆有了惱怒向貼身小棉襖抱怨。
現代婆媳關係趨於平淡的好處是,家裏不會硝煙彌漫,後院起火,給家人提供了一個溫暖的心靈避風港,不過,稍有遺憾的是,沒有了波瀾起伏的情感經曆,缺少奪人心肺的悲歡離合,文人墨客又少了許多創作的靈感和素材。
有人講,婆媳關係其實很簡單,視婆為母,以媳當女,不就容易相處了嗎。聽起來不錯,但其實上不那末簡單。有時照此辦理,反而適得其反,婆媳之間矛盾叢生。試想,老媽可以不挑言詞地嘮叨女兒,女兒可以毫無緣由地對媽媽耍脾氣,結果是沒事;但你試試,即是讓婆婆十二分小心地指責兒媳婦,讓兒媳婦對婆婆使五分的性子,其結果肯定是婆媳結怨,家無寧日。
之所以會如此,倒不是人品的差異,而是血緣的不同,婆媳是姻親,母女是血親,血濃於水。以血緣連接起來的家人之間,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間,一哀一怒都無礙大事,再大的衝突最終也會化解(我總懷疑其中有些生理上的原因)。比如,母女之間的誤會和矛盾,鬧別扭也就是幾小時甚至十幾分鍾的事,過後,雙方很快會忘掉前嫌,和好如初,老媽的小棉襖照樣穿得好好的。
但是,非血緣的家人之間就不同了(夫妻關係除外),如果言談行事不注意,常常會引發矛盾和誤會,由此而結怨。婆媳關係就是如此,那些母女之間不是事情的事情,到了婆媳那裏常常成了事情。有時,即使當時不說,也會留下心結,以後不定何時,老賬重提。如果矛盾大發了,再由婆媳之間的兩軍對壘發展到群毆,將那塊寶貝璋和各自的親家也攪進來的,事情就更複雜了。而非血緣家人之間的良好關係一旦遭到破壞,要想修複如初,雖說不上是難於上青天,也會難的您老夜不能寐,長籲短歎。
由此,要保持婆媳之間良好的關係,就要既像母女又不像母女。從兒媳婦方麵講,應該像孝順親媽那樣善待婆婆,但不要像對親媽耍脾氣那樣對婆婆使性子;從婆婆方麵看,要像對女兒一樣地心疼兒媳,但是不能像嘮叨女兒那樣數落兒媳婦。這樣,可以多些理解,少些矛盾,和睦相處,相安無事。
此外,還應該看到,婆媳不是母女,婆媳關係遠也不如母女關係那樣鐵硬,禁得住折騰和摔打。如果將母女關係比做田野裏的莊稼,婆媳關係不過是溫室裏的花草,稍不留心,多日努力也會前功盡棄。因此,奉勸各位為婆婆者或者為兒媳婦之人,即使目前婆媳關係不錯,也不可以掉以輕心,要居安思危,隨時關注任何可疑的動向,防患於未然,將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中,不要等到窟窿變大了在找補,那就晚了,再作揖磕頭上供行賄聯絡感情都是無濟於事,瞎耽誤工夫,白糟蹋銀子,得不尚失。
同時還要善於識別假象,透過潛流發現漩渦。在日常生活中,婆媳之間無論是善意還是惡意的偽裝大大的有,兵不厭詐,正話反說,生活的陷阱無處不在。要善於聽話聽音,每日三省吾身,以心換心,對照參考坐標,看看是否達標:婆婆就要看看,心疼兒媳婦是否達到心疼自己女兒的程度,無微不至,兒媳婦要看看,孝順婆婆是不是真像孝順老媽那樣不惜血本,任勞任怨。
應當承認,再好的婆媳關係也不會永遠堅如磐石,在時間的侵蝕,家庭瑣事幹擾的幹擾下,也會日漸風化,脆弱的不堪一擊。為了家庭的江山永固,日常的維護和小修小補是十分必要的。從投入產出的經濟效益考慮,此任務由小媳婦來承擔比較合適,投資少,見效快,因為婆婆收買媳婦常需破費重金,而媳婦行賄婆婆隻用支付小費。其實,老人好哄,平日甜言蜜語的作用不可小視,定時行賄的效果常常出人意料,遇到重大節日,抓住時機略表忠心也是一個不錯的招數。估計絕大多數的婆婆在這種攻勢下都要中著。
總之,好的婆媳關係是可遇不可求,如果有幸攤上一個好婆婆,好媳婦,那正是前生行善,上天的憐憫,此生的大幸。如果婆媳關係不是很好,但是通過雙方不斷的努力,還能夠相容一生,平安度日,也算是今生有緣。如果婆媳關係很不好,縱使使出吃奶上吊的勁,也扭轉不了大眼瞪小眼的難堪局麵,隻能算您老倒了大黴,前世不知道造的什麽孽,今生中了負彩,成了冤家對頭,這就如同托生入錯了人家,修行進錯了廟,您老隻好認命了。隻有看開一些,最不濟的結果,不過是苦撐苦熬,咬牙硬抗,看誰挺得過誰了,最後是,劫後餘生者為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