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麥卡錫主義---維基百科

(2016-04-28 13:43:37) 下一個

麥卡錫主義英語:McCarthyism)是在沒有足夠證據的情況下指控他人不忠、顛覆、叛國等罪。它也指“使用不公正斷言、調查方式,特別是對持異議者和批評者進行打擊。”[1]

在麥卡錫時代,不少美國人被指為共產黨人或同情共產主義者,被迫在政府或私營部門、委員會等地接受不恰當的調查和審問。被懷疑的主要對象是政府雇員、好萊塢娛樂界從業人士、教育界、工會成員。雖然沒有足夠證據能證明任何事實,但嫌疑人依然被定罪,而個人的真實或可疑的左派組織或信仰都被大肆誇張。許多人因此失去工作,事業遭到了毀滅性打擊;有人甚至被監禁。絕大多數被定罪者事後都得到了平反,[2]法案被判違憲,[3]解職令被判非法[4]或準許申訴。[5]

麥卡錫主義最著名的例子包括參議員麥卡錫自己的演講、調查和聽證;好萊塢黑名單,以及眾議院非美調查委員會(HUAC);以及J·埃德加·胡佛領導的FBI所做的形形色色反共運動。麥卡錫主義造成了廣泛的社會和文化影響,觸及了社會各個層麵,成為美國大摩擦和大爭論的來源之一。

 

麥卡錫主義的受害人數難以估量。數以百計人被囚,約有1到1.2萬人失去工作。[77]很多情況下,僅僅是因為被眾議院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或其它委員會傳喚就足以開除某人。[78]很多被囚禁的、失去工作的或被審問的人在過去或某一時間的確和共產黨有些許關聯。但就大多數人來說,這根本是莫須有,他們與共產主義毫無瓜葛。[79]在“劍橋五間諜”醜聞後(伯吉斯、麥克萊恩、菲爾比、布倫特等人),同性戀也成了麥卡錫主義攻擊的對象。對“性反常者”的追捕通常是異想天開,導致上千人被騷擾,或是失業。[80]很多人將麥卡錫主義稱之為“薰衣草恐怖”。[81]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同性戀被定為精神障礙。[82]然而,在高度政治化的冷戰背景下,同性戀成了危險的、可傳染的社會疾病,會威脅國家安全。[82]家庭被認為是美國力量與團結的基石,[83]對同性戀的歧視,認為其實“性反常”的觀點使得他們既無法在家庭單位中正常活動,也被視為是毒害社會的潛在威脅。[84]這一時期,聯邦調查局也在政府雇員中篩查同性取向人士。[85]

麥卡錫聽證會和根據“性反常”調查可以被視為個人在盡忠國家上拖了後腿。[84]約瑟夫·麥卡錫利用美國傳統價值,粉飾並自封為社會道德的捍衛者。[86]矛盾的是,對同性戀行為的指控標誌著麥卡錫政治生涯的終結。[87]

 
道爾頓·特蘭波和妻子克利奧在眾議院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上,1947年

在電影業,由於非官方的好萊塢黑名單,超過300名演員、作家和導演在美國遭到解雇。黑名單影響到了娛樂業、大學和學校的各個層麵、司法及其他各個領域。在朝鮮戰爭爆發不久後,海岸警衛隊發起了一項邊防安全項目,要求所有美國船隻上的船員都要接受檢查,無論貨物或是目的地。作為麥卡錫主義的另一項忠誠安全審查,原告的身份、甚至是指控的本質都受到保密,被告無法查閱。近3,000水手和碼頭工人因此失業。[88]

以下是被認為受到影響和迫害的知名人士:

賓夕法尼州立大學年輕的曆史學教授羅伯特·K·默裏曾在二戰期間擔任情報官員,1953年他正準備修改論文,就第一次紅色恐慌一提著書出版,但利特爾和布朗出版社認為“在這種背景下 ... 拿出此書不明智。”他得知調查員正在盤問他的同事和親屬。明尼蘇達大學在1955年發布了他的著作《紅色恐怖:全國發瘋研究,1919–1920》[9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