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三國演義》的開場對歐州隻對一半。
歐洲 最後的一次統一在羅馬帝國(秦代)。從那時起,一直分為許多諸侯。現在雖有歐盟, 實是戰國。諸侯們合出了幾強後就再難合下去,誰合誰挨打。君主時代 合的辦法除戰爭, 還有聯姻。 血緣關係的好處是可以不戰而合,或師出有名, 如法國波旁王朝為孫子爭西班牙王位而戰。所以歐洲王朝換姓是常事, 這也是法國波旁王朝的由來。
16世紀(明末)法國王亨利三世無後, 身後托國與親戚納瓦拉國王亨利三世兼法國王亨利四世,開始法國波旁王朝。亨利四世初來巴黎創業,內爭民心,外樹威望。油畫裏常見他輕騎簡隨,和農民談心。他說每星期天每個農家燉鍋裏該有一隻雞,很懂農民。 不光農村,亨利四世在巴黎建橋將左岸右岸連成一片, 沿河建宮殿,擴建盧浮宮,並將宮殿低層免費給藝術家工匠住。巴黎向大都市邁開了第一步。 亨利四世也會打勝仗。他的努力,熱情贏得了威信和愛戴,但沒能消滅仇人。亨利四世兩次死裏逃生後第三次被刺殺於宮城門口。九歲的長子繼位,是 路易十三, 太後攝政。
路易十三十三歲親政, 十四歲結婚。 娶的是早就定親的西班牙公主。為了獨立他流放了戀權的母後,奪權後他 倒是放手臣下。也許他明白他沒有父王的精力。但他有一點超過了父王, 生了個了不起的兒子:未來的太陽王路易十四。如同偉人出場,路易十四的出生也是奇跡。路易十三王後14歲嫁來法國,和路易十三開始和睦。可是連續流產四回後,路易十三怪王後不穩重,保不住兒子,與王後日愈冷淡以至不來往。有一天天氣不好,路易十三沒出宮,神使鬼推地去了王後處。使37歲的王後在結婚23年後懷孕生了個健康的兒子路易十四。五年後路易十三去世。 長達72年的路易十四時代開始了。
路易十四四歲登基,由母後攝政和大主教輔政。他和母後感情非常好,繼承了母後的愛好。除了幾次貴族叛亂,路易十四的日子貌似很幸福:美食,芭蕾,看戲—直到22歲那年首輔去世。路易十四正式登場。他好象早準備好了這一天。首先廢除了紅衣主教輔政的傳統。自己總理。然後收服那些目無王室的貴族們。小時候躲叛亂的日子記憶尤新。就是不叛亂的貴族們也很狂,府邸聚會比國王家還氣派。路易十四開始親自規劃造凡爾賽。皇宮在最高最中心,遠看金光閃耀,走過大廣場巍峨的宮殿上雕了巨字:光榮屬於法蘭西。王宮廣場周圍眾星捧月般的林蔭大道旁公寓樓是給貴族們準備的。路易十四說任何人都可以順著大道來見他。他確實見了許多人包括農民,他讓任何客人,不論貴賤,感到賓至如歸。路易十四的宮廷宴會發明,發展了法國美食文化,而且宮廷政治。他記性驚人,宴會上他瞄兩眼就知都誰來了,和誰說話,說了什麽。觀察的結果任命時參考。凡爾賽成了貴族們甚至他國王們羨慕的地方。貴族們離開了領地,在路易十四眼皮下,串聯造反不方便了。路易十四又改革了稅收,改善了國家財政。巴黎城裏建下水道,供養傷殘軍人的榮軍院建得象宮殿一般高大。曆來變革不易,路易十四舉重若輕,順利達成。幾次對外戰爭的勝利使 法國勢力達到萊因河邊,版圖達到曆史最大。路易十四熱心各種藝術,工廠裏聚集了許多意大利來的能工巧匠。自己練芭蕾刻苦得讓臣子擔心他的健康。他太陽王別稱源於在笆蕾舞劇中扮演阿波羅。法國各方麵都領先歐州。從芭蕾,法餐,到高跟鞋今天法國的時尚,品味多從路易十四時開創。 天時,地利,人和,使路易十四個人的能力發揮到極致,而且他也不缺運氣。 輝煌的路易十四時代使法國成為強國。法國王都有綽號, 象"肥胖的“,“口吃的”,“討喜的”,“英俊的“。太祖亨利的是“好王”,路易十四的號毫無疑問是“偉大的”。
可惜曆史不會停在頂峰。頂峰後必然是下坡路。搶打出頭鳥。英國開始和法國作對。路易十四最後一場戰爭是由西班牙王位而起。西王查理二世無後。當時西班牙外嫁公主的子孫有倆家侯選:法國路易十四的孫子和奧地利皇子。法國認為嫁法國的公主是長女而且西班牙王也中意法國王孫。就宣布法國王孫為新西班牙王。可英國不願意。西班牙法國這麽好,要合並了就太強了。於是借奧地利皇子爭西班牙王位的名義和法國打仗。法國這仗打的不順。還遇上饑荒,路易十四準備認輸了不惜一切代價要停戰,隻是英國人逼他和孫子打仗。他實在不能答應。戰爭又拖下去。幸虧奧地利皇帝和皇太子先後去世。爭西班牙王位的奧地利王子回國繼皇位,自然退出西班牙王位之爭。英,法講和。法國割讓大部加拿大給英國,但本土未失, 法國王孫穩坐了西班牙王位。今天路易十四的後代都出自這位西班牙國王。這場戰使法國大傷元氣。兩年後路易十四去世。 此時太子,太孫,曾太孫都因天花先他而去。王位由五歲的次曾孫路易十五繼承。
路易十五是個病秧子。為了消除別國,別人對王位的掂記,路易十五的第一任務是造個繼承人。路易十五已和小八歲的表妹西班牙公主定親,為了快生兒子十五歲時改娶年長六歲的前波蘭公主。波蘭公主不辱使命立刻生育。三個公主後,一個王子誕生。法國上下一片歡騰,感謝年紀輕輕的路易十五為法國消除了王位繼承戰爭的隱患。路易十五年輕時由自己的大主教老師為首輔。首輔在國王的支持下采取休生養息,恢複的政策。建了當時最好的公路網。這是路易十五最好的時期,他的威望下降始於首輔去世後。法國卷入奧地利皇位戰。法國和普魯士對奧地利和英國。戰爭進展順利,路易十五沒什麽好操心的。偏他看了路易十四的事跡深受教育,便親臨前線,但他卻偷帶情婦。將領們心裏不以為然。路易十五在軍中大病一場,臨終懺悔時被神父逼著坦白情婦事。他病好了後發現他的病中罪己詔被公眾知道了。這場戰爭法國勝了但路易十五簽約時做了讓對手高興,自己人沮喪的事:將占領區都還給對手。法國因此有個歇後語:和普魯士王一起打仗--白忙一場。他說他是四四方方的法國的王,不想做征服者。可是英國不讓他安穩地做法國王,又挑起七年戰爭,法國這回慘敗,海外領地盡失,國內財政赤字猛增。唯有實行稅改給所有人加稅。但貴族們抵製,要求領地換稅。稅改貫徹不下去。軍隊,議會,連太子都和國王不和。而王後早因為沒再生兒子被冷淡了。路易十五從情婦那裏找安慰,友情, 如篷巴杜夫人。她其實更是紅顏知己。他忙著給自己找關心,卻沒能關心水深火熱中的子民。他很聰明,不是昏君,曾推動成立了巴黎大學的物理係,機械係。可惜他不是時代需要的政治家,更何論改革家。在位64年後,他丟下一個危機四伏的國家和一句:“我後麵是洪水”,患肺結核而撒手。路易十五的外號叫“被愛的“—可惜這“愛”字指的是外國人和情人。王孫路易十六接手這個爛攤子。
路易十六是個好人:聰明,善良,溫和,學問,藝術修養都好。可偏生在亂世, 少了決斷,太多了不忍心。他把路易十五未竟的稅改全部取消。法國上層還是短視,愚蠢,最後葬送 自己賴以生存的王朝。路易十六在危局中沒有辦法,還誤判民情。造反標語裏的錯別字比標語本身更使他難過。出於對英國的恨而支持美國獨立戰爭使法國財政雪上加霜。經濟滑向崩潰。路易十六招開三級大會(主教,貴族,平民)試圖團結卻使分歧更大。民眾絕望而決裂,成立國民議會。公開分庭抗禮。國王至此也沒鎮壓。王公貴族自己逃往外國,沒人管國王。法國大革命爆發。民眾把不滿都發泄在國王一家身上。巴黎婦女因為麵包漲價,走到凡爾賽將國王一家押回巴黎軟禁。凡爾賽宮後來被洗劫一空。革命越來越瘋狂,失控。一群人在巴黎王宮找國王撲了空,就把氣出在守王宮的瑞士衛隊身上,把他們殘忍地撲殺了,無人敢管。目睹這一切的包括年輕軍官拿破侖。如今瑞士盧賽恩的獅子雕塑就是紀念這事。那哀傷的獅子被逼進死洞,無處可躲。中箭的獅子爪下是護不住的法國王徽。最後國王因試圖逃亡被判叛國罪。悲慘,殘忍落在路易十六一家身上。七歲的王子被逼指控王後猥褻。王後抗議:你們不能汙辱一位母親和婦女。國王王後相隔幾天被斷頭。王子隨後被虐待死。國王在斷頭台上最後的話是“我原諒你們,願我的血撲滅上帝的怒火”。王後留下一封信說她不怕死,唯放不下孩子們。不久,送國王上斷頭台的人自己也上了斷頭台。隨著拿破侖的崛起,法國再次歸於權威。
拿破侖一世和三世中間是波旁王朝複辟。拿破侖一世的獨子本該是二世的早夭,拿破侖侄子稱三世,是法國最後的君主。拿破侖叔侄都是從底層奮鬥上來,又都終於對外戰敗。一世敗於英國,三世敗於德國前身。拿破侖一世武功蓋世,文治也有創新。如拿破侖法典沿用至今。拿破侖三世年輕時陰謀推翻國王流亡國外並考察多國。國王退位後回法國竟選議員,總統,稱帝。他推動法國現代化建設,如大規模重建巴黎。今天的巴黎成形。對外他和英國修好,和英國一起打第二次鴉片戰爭,擴張印度支那。在意大利打贏了俄國,使法國重獲歐州發言權。這時啤斯麥開始統一德國,引起很多人不滿,嚷嚷阻止他。這任務落到拿破侖三世頭上。他那時65歲了,還有病,本不同意打啤斯麥可說服不了輿論,力不從心地出征了。這回他再也沒能回來。他戰敗被俘,退位,流放英國,又回到他年輕時的流放地。而法國又出了個新事物:巴黎公社,舉世注目。引得馬克思寫了“法蘭西內戰“,說這是無產階級專政。然後這學說帶著國際歌迅速傳播開來。而法國終於走向共和,一直到現在。
謝謝鼓勵!歐州好象隻認嫡子女,情婦生的一概不承認, 不象中國妃子生的也能繼統。
謝謝鼓勵!以中國的朝代為參照比較容易記。
謝謝老姐鼓勵!歐州曆史太精彩,寫得實在是力不從心!
英法之爭我定幫著法國。明知不管我的事,就象看球賽總要選擇一方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