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世界,我似乎一直是隻菜鳥。
今年初,在一個微信群裏聊翻牆,都是值得信賴的人,我便弱弱地問了句:請問各位怎麽翻牆?於是,那晚我便成了群裏重點幫扶對象。一直到淩晨2時過,一位朋友終於出離憤怒,直接遠程接入我的電腦,幫我完成了眼花繚亂的設置,成功翻牆,進入Twitter。大夥都四散睡去。我自己申請了一個gmail郵箱,完成了Twitter的注冊。一個人在牆外不知道去哪裏,漫無目的遊蕩到天亮,真心覺得沒意思,隻好斷電迷眼。好歹第一次翻牆有了個實實在在的成果,就是注冊了第一個境外郵箱。
說來蹊蹺,第二天我重啟電腦,發現牆還在那裏,代理服務器沒了。我隻好繼續玩國內的微博和博客。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我下載了一個專用翻牆包,解壓一看,裏麵有自由門、無界瀏覽等好幾個專用翻牆軟件,隻要雙擊運行,代理服務器它幫我去找。這下翻牆可方便多了。但我卻對翻牆本身失去了興趣。
在國內用電腦翻牆並不件輕鬆的事。首先隻能用家裏的電腦,然後,還得安排出整塊的閑暇時間,因為翻牆的時候基本幹不了通常上網那些事,網速超慢,經常一個網頁要刷幾次才出完整的內容。我對翻牆的印象就是:既無聊,又痛苦。當然,這都是當局那撥SB給害的。
7月,一位移居美國的高中老同學向我推薦文學城網站,說她回憶故鄉、童年、親友的文章在這裏特別受青睞,她還因此聯係上了幾位同樣移居美國的老朋友。評論鋪天蓋地,點擊成千上萬——在這紙醉金迷的時代,純私人的寫作還能得到如此熱烈的關注和回應?這對於貪慕虛榮的我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誘惑。於是,我決定立刻翻牆,投奔文學城!
昨天下午2點過,我打開無界瀏覽,進入文學城主頁,開始注冊“筆名”——多麽熟悉而又生疏的稱謂嗬,打我98年開始使用互聯網之後,十幾年來做過無數次各種注冊,從來沒有遇到這樣的稱謂(一般都是“注冊名”或“ID”)。那是久遠的紙麵書寫時代曾令我倍感莊嚴而糾結的儀式:為自己的作品署上一個筆名,以挽回父母無意間留給自己的一大敗筆,傳遞自己最在意的某種意象信息。一個筆名,意味著你可以讓別人用你希望的圖騰符號看待你、了解你。而一個ID,則表示你必須按“係統”能夠讀懂並允許的方式代表你,然後在此基礎上,你可以花樣翻新地排列組合,目的隻為吸引眼球、爭取利益,不管這個ID是否代表真實的你。我必須承認,我喜歡“筆名”這種注冊方式,它使我覺得正在與文學發生關係,而不是一個遊戲。當然,可能本質上二者並無不同。
然而,事情進展並不順利。為了保持一貫的“品牌效應”,我仍用國內的微博ID注冊筆名(OK,可以用),用第一次翻牆注冊的境外郵箱進行確認(確認成功),但在跳出的登錄窗口登錄時,卻被反複提示:你注冊的筆名未通過審核。我傻眼了。最後隻能給高中同學發微信訴苦:確認成功了,但還是無法登錄。忘了我們下午5點,她那裏還是淩晨時分……
終於等到傍晚6點過,她回信了:要不我幫你注冊?事情一下又變得極為順暢,十多分鍾後,她告訴我:注冊好了。筆名用的是我紙麵手寫時代最喜歡的名字:冉燃。這真的是某種天意?!
我終於進入文學城,在首頁發現了一位疑似90年代的成都故友“幸福劇團”。因為這正是我們當年一起創辦的詩社的名字!文學城的“幸福劇團”是當年詩社中的哪位呢?20多年了,當年的詩社已煙消雲散,幸福劇團,你在他鄉還好嗎?
或許,曆經漫長歲月,越過重重阻隔,我們終將重逢,於大洋彼岸的文學之城?
咳咳。
幸福劇團妹妹人在北歐,喜歡讀她的北歐紀事,北歐遊記和北歐生活的點點滴滴。祝賀兩位老友城中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