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的中秋前夜,89歲高齡的父親終於未能夠和家人一起過佳節而仙逝了。收到國內大哥半夜來電,我當時正在LAKE TAHOE渡假,手持電話發抖,立刻泣不成聲,真不知道是如何一邊開車一邊流淚,連夜趕路十個小時,好容易一清早熬到洛杉磯總領事館辦理加急簽證的。。。從此,中秋節對我來說,再也笑不出聲,中秋夜開始,均會成為自己祭奠最最親愛父親的哀思日子:不開電視娛樂,也不上網發帖,更不和網友互動。。。在中秋前夜,隻是和自己的至親好友發一個簡單的節日問候之後,就開始了靜穆寄思。除了日常生活和工作以外,就是將自己的思緒回到和父親在一起的歲月,搜尋著父親愛我的點點滴滴。希望明月秋菊帶去我的思念,超越時空陪伴著父親。兩個禮拜,雖然短暫,卻每年慢慢變成了個人的思苦憶甜獨處的習慣和日子。
今年中秋日中午時分,夫君陪同我去西來寺上香,用兩柱香和一盆康乃馨,遙寄對父親的哀思,那份刻骨的天人永相隔的苦楚,不禁使得自己又一次淚如泉湧。。。但每年這個時候,隔開外界紛擾,可以斷斷續續回想起小的時候,和父親在一起時一些有趣和甜蜜的事兒來。今年,記起了有一次和我爸爸一起蹣水田去外婆家十幾裏路上發生的長魚故事:
記得文革剛剛結束的夏天,我大概還在小學一,二年級。那時候,水田裏還沒有被大麵積使用農藥,螞蟥遊動,蟾蛙齊鳴,綠油油的稻田,縱橫交錯的田埂,土肥水清。
有一天,父親帶我去十幾裏路外的外婆家。他卷起褲腳拉著我的小手,蹣著水田行走。他的腰間挎了個小兜,裏麵有個塑料袋,裝著土和剛剛挖來的一大團粉紅色蚯蚓。手中拿了一根有一尺半左右長的竹篾,竹篾的一端用很細的銅線一圈圈地紮緊著沒有倒刺的魚鉤。爸爸讓我為他拎好一個蓋著木板的小椋(liang,入聲)子。小椋子,是我們那兒的土話,也就是個提水用的小木桶。我打記事時它好像就在我家了,這個小木桶上方,有個用竹子做的半圓狀拎手,和底部的木板箍在一起,而木桶裏裏外外都被桐油漆得油亮亮的,從不漏水。爸爸說,他釣到長魚,就放在這個小椋子裏,他一路走,一路釣,估計中午到了外婆家,會有滿滿一桶的長魚,就可以讓我們吃到噴香的韭菜爆炒長魚了。長魚,是我們當地的方言,也就是黃鱔。
確實,爸爸是好手,看到田埂下有一團氣泡,就將魚鉤伸進去,半支煙工夫就能釣出一條亮晶晶,滑溜溜的長魚。這十幾裏下來,不下釣了幾十條。而我拎著木桶跟在爸爸後麵,爸爸忙著釣,就在快要到外婆家時,我打開蓋子,想數一數有幾條,哪知道長魚勁道很大,我將蓋子一打開,它們就順著小椋子的桶壁,噝噝向上遊,轉眼之間就從桶裏鑽出,回到水田裏。我的一雙小手想按住,但力氣根本沒有長魚大,很快桶裏隻剩下一兩條了。我知道自己犯錯了,但是,難得父親讓我做點事兒卻沒有做好,怕爸爸責怪,所以不敢吭聲。。。到了外婆家天井時,當著外公的麵爸爸有點得意地打開小椋子蓋子時,爸爸的臉先開始有點綠藍色,眼睛看著我,隻看到他的喉結用力向下移動,胸口皮膚紅了一下,我正忐忑不安地站著等待爸爸的責備和詢問呢,而他卻什麽也沒有說,拉著我的小手走進外公外婆的堂屋。。。
多年後的今天,想起來也會啞然失笑。父親的仁慈體現在點點滴滴之中,爸爸釣魚,而我這個小女兒,卻無意中一路放生,成了真正的鱔魚了。
思念至親是常常伴著淚水,是苦的,而想起往昔和父母在一起的歲月,留在記憶中的卻又是甜蜜的,有趣的。苦甜交織,這,也許就是人生的真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