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
勃蘭登堡
門周圍的柏林牆,應該是從西柏林一側拍的照片
柏林牆倒塌的前幾年,俺有一個到當時的民主德國大學學習的機會。現在有些年輕人可能不知道,那時有倆德國,一個叫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簡稱民主德國DDR,老百姓稱之為東德,但正式場合一定不能這麽叫,否則是政治錯誤。同時還有一個叫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官方簡稱聯邦德國BRD,民間習慣叫西德。我們這批人是交換生。據係領導說,是當時東德領導人ERICH HONECKER 的夫人MARGOT HONECKER--也是東德當時的教育部長--在不久前訪華時和中國簽訂了文化教育交流協定。根據這個協定我們這批人被派往東德一些大學學習。其中有去東德首都柏林的,也有人被派去大學城萊比錫和工業城市馬格德堡和其它一些城市的大學。和我在一起的有同學,還有上海來的兩個老師,過了不久還見到來自長沙什麽大學的帥哥小王。
東德大學很注重培養外國留學生對德國的感情。經常帶我們出去做學習深度遊,東德幾乎走遍了。帶隊的是HERR DIETER AHNER 和 FRAU SANDER. 當時的外國學生中人數最多的是前蘇聯,波蘭學生,其次便是朝鮮學生。朝鮮學生中沒有女生,清一色的都是身材,臉型/發型都相似的豆芽般的帥哥,顯然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他們相似還因為他們幾乎所有人穿的衣服都一樣:都是身著刻板的灰/藍色西服套裝,足蹬類似中國最簡單的網球鞋那樣的鞋子。一堆人都這種裝束,看上去有點不倫不類,走到哪兒都挺能吸引人們眼球。
朝鮮留學生的另一特點是每人胸前都佩戴領袖像章。我和一同學曾經試著跟朝鮮同學套近乎,說你們是不是被要求都戴領袖像章,不戴不行啊?那個小帥哥很狡猾,抬手一指他旁邊的一個同學,說不是的,你看他就沒戴。的確,一小群朝鮮帥哥裏,隻有那個人胸前沒有金太陽閃耀。我們又說,我們也想得一枚這樣的像章作紀念,買也行。帥哥的嘴搓成個圓圈Ou, NEIN,NEIN。這個是不能拿錢買的,而且我們每個人都隻有這一個啊。得,未遂。
至於那天為什麽有人沒戴領袖像章,我私下猜想,可能那天的活動是跟HERR AHNER出門遊覽,不是去本國使館政治學習,所以沒那麽嚴格吧。每到星期六,朝鮮留學生一個個都穿戴整齊一起回使館進行政治學習(POLITISCHE SCHULUNG),學什麽不得而知。我們這幾個中國來的個個都是“曾經滄海“的“過來人”,見過政治學習的大陣仗,對他們那個學習,真是有點”嗤之以鼻”。
每周末要去使館POLITISCHE SCHULUNG的不隻朝鮮同學,還有東南亞一帶越南,老撾,柬埔寨的留學生。這些同學德語都不好,特別是老撾和柬埔寨來的同學是所有外國留學生中德語水平最低的,聊天時聽他們說話象聽中國的廣西人或者泰國人說活,幾乎聽不大懂,但有一個詞組,他們說的很清楚,就是“POLITISCHE SCHULUNG”,說完指指自己的衣服。後來慢慢知道,他們每星期六也跟朝鮮留學生一樣得去使館政治學習。而且,必須穿民族服裝,女生要穿那種像中國傣族女孩子穿的那種長裙。
這些國家的學生顯然沒有國家配置的統一服裝。從他們的表情看,穿民族服裝和去政治學習並不是他們非常向往的事情。
東德本國的學生也有類似的學習,隻是他們並不跟我們提起這些事。當時中國和東德的關係其實很微妙。六十年代中蘇關係惡化後,東德一直是前蘇聯的重要的夥伴,前蘇聯從中國撤走專家時,所有東德專家也都走了。到那些年中德關係雖然有鬆動,兩國都試探著改善雙邊關係,但還是互存戒心。
所有照片來自網上
政治學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