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遠去的電影

(2014-10-20 13:12:20) 下一個

小時候很愛看電影. 那時候平常沒有什麽娛樂活動,也沒電視可看. 電視機這個家夥隻在小學同學家裏和父母親工作單位的工會俱樂部見過-還是黑白的--而且也不是什麽時候都有節目播出. 那個小學同學父輩什麽人在國外,經常有僑匯寄來,到她家常看到一些用這些錢從市裏”華僑商店”買的,當時鮮見的”奢侈”品, 記得有黑白電視機,精美絕倫,有真人一般頭發, 會眨眼睛的洋娃娃,還有一個可以彈出蛋殼的雞雛… 

當時父母親工作的地方每星期六都會放一場電影,天氣暖和的時候在露天,先是簡單的用幾根粗木樁支起一塊白幕布,每次放映電影前都得好幾個大男人拉動連著滑輪的繩子把幕布升起來.後來進化成電動升降的銀幕,尺寸也大了許多,落下來不用的時候,卷在固定在鐵架子上的鐵盒子裏. 冬季天氣冷了就搬進兼作飯廳的大禮堂. 電影有時要買票,可大部分時間都是免費的.就這麽著,幾乎所有當時電影院裏上演片子都看過了.每部影片開始的時候,都要播放”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 嘹亮的樂曲一響,熱鬧的人群就立刻安靜下來,有些孩子們還會因終於盼到開演而激動地鼓起掌來.那些年,每周隻有一天休息,每周六晚上的電影就是許多大人和所有孩子們的節日.現在想想,不記得父母親和我們一起去看電影.隻記得每到周六,鄰居的孩子們都草草吃點東西就抗著板凳,拉邦結夥地奔赴電影廣場.記得有一次,我周六放學回來晚了,是當年十來歲的妹妹為了晚上的電影而親自出馬主持做了晚飯:烙餅,稀飯.我回家的時候,她正站在小板凳上,一會兒揉麵,一會兒翻著餅鐺裏的餅,忙成一團.當然,餅烙得一塌糊塗。

文革中, 那裏還放映了許多被禁演的片子供廣大人民群眾”批判”. 其中有”武訓傳”,”清宮秘史”,"桃花扇“,”早春二月”,”舞台姐妹” 等等. 記得”清宮秘史” 是在大禮堂裏放的,控製很嚴,小孩子不讓進.正好我們鄰居當了中學紅衛兵的大哥和二哥在禮堂門口把門.我老爸帶著我和妹妹走過去說,”她們媽媽在裏頭呢”. 大哥和二哥把頭一扭,假裝沒看見我們,我們就他們手底下鑽進禮堂--那時覺得他們身材好高大啊. 

記得那個電影是配了字幕的.現在還依稀記得其中字幕上打出”…大好河山遭洋人蹂躪…”其中”蹂躪” 兩個字那時不認識,就一個勁扯著媽媽的胳膊問. 媽媽怕影響別人,說好好看,別說話.是旁邊一位素不相識的阿姨小聲告訴我這倆字的念法.後來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有一次上語文課,班主任趙老師把這兩個字當生字寫在黑板上,然後請知道的同學上前麵標上拚音.一位高個子女同學捷足先登,上去標了”JIAN TA” .老師又問, 還有誰知道?我二話沒說,上去改為正確讀音,然後”雄赳赳,氣昻昻”地回到自己的座位,引起底下同學們一片質疑的嗡嗡聲. 班主任老師高聲說,人家預先查了字典,當然能念對了.自此班裏使用新華字典成為當時的”班時尚”.—其實我一直想告訴趙老師,我早就知道這兩個字的,是電影裏看來的,可終於沒好意思說. 

”武訓傳”放映那天,孩子們聽到小道消息早早來到電影廣場.一直等到夜裏11點還沒開演.後來有人說,這部影片特反動,要限製在很小範圍內批判,小孩子們就別等了.我和妹妹熬不住就回家睡覺去了.而鄰居那紅衛兵哥哥們比我大兩歲的妹妹堅持到午夜,終於看到”武訓傳”.第二天把其中武訓說的話學給我聽”踢一腳,給倆錢….”讓我懊悔不以.

其實,看過的電影中還是革命戰爭題材的多. 有”南征北戰”,”上甘嶺”,”烈火中永生”,”紅色娘子軍”,還有很多.看得我心生感動,總想鑽進電影裏去,當個故事裏的英雄.看到”紅色娘子軍”的時候,好象才4,  5歲,頭發被老爸剪得象個男孩子.怎麽也不能長出”瓊花”她們那樣的齊耳短發. 沒辦法,隻好用一塊深蘭色的花頭巾把腦袋包起來,戴上別人送我的粉紅色八角帽, 就象下麵圖裏這個樣子:

 

 

我偷偷把老爸平時愛吹的洞簫當作長槍抗在肩上—這可比圖中娃娃的那根扁擔高級多了, 獨自一人在離我們住的筒子樓不遠的大操場上,冒著瑟瑟的寒風遛來遛去,心中感覺好不威武. 

除了戰爭題材的影片,還看了許多舞台劇拍成的片子,記得的有黃梅戲”天仙配”,” 越劇“柳毅傳書”,”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好象是滬劇.記得看電影”女附馬”回來,鄰居一位叔叔問,小丫頭,今天看的啥電影啊?我脫口而出, “馬附女”,逗得鄰居哈哈大笑,直到以後長成大人,老鄰居見了我還記得這段經典口誤.歌劇”洪湖赤衛隊”和”紅珊瑚”拍成的電影,使劇中的歌曲讓我熟悉起來.除了著名的”洪湖水,浪打浪”和”珊瑚頌”外,直到今天我還能幾乎一字不錯地唱出韓英的”為革命砍頭隻當風吹帽”和珊妹的”海風陣陣愁煞人”等插曲的全曲. 

國產電影電影看得不少,外國片也有一些,主要是蘇聯和阿爾巴尼亞,還有羅馬尼亞的影片.早期蘇聯電影看過的有”列寧在十月”,”列寧在一九一八”,”鄉村女教師”,”丹娘” 等. ”列寧在十月”中革命黨人”瓦西裏”那句名言”麵包會有的, 牛奶也會有的”給我印象深刻之極. 到如今遇到什麽棘手的事,還常用這兩句話安慰自己—一切都會過去的, ”麵包會有的, 牛奶也會有的”. 後來有機會看到其中一些原版的電影,才知道,不是電影中所有內容都翻譯成中文給觀眾聽的。比如,電影“列寧在十月”裏有一句話就跳過沒翻。這句話是電影裏壞人在謀劃刺殺列寧時形容他的特點時說的,說他說話時P,Л這兩個音不分(Картавить),說得通俗一點,即不會發大舌顫音,不會打嘟嚕。大概是因為中文沒有完全對應的詞,解釋起來麻煩,還涉嫌詆毀領袖形象,幹脆省略。 阿爾巴尼亞電影”第八個是銅像”看了好幾遍才弄明白故事的線索,並從此學會了一個詞:”倒敘”.  其它還有“海岸風雷”,”寧死不屈”及羅馬尼亞影片”多瑙河之波”都在我心裏留下抹不去的印記. 

2007-08年回國時,專門到電影廣場去看了一下.那兼做食堂的大禮堂還健在.而承載著許多童年回憶的電影廣場則化為花園綠地,一點放過電影的痕跡都沒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