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喜歡美國一部著名的音樂劇,名字叫《音樂之聲》。劇中女教庭教師瑪麗婭帶著孩子們唱歌,遊戲,教孩子們識字。她用音樂開啟孩子們的心智,也借著音樂之聲走進孩子們的心裏。
由此常想起把音樂帶給我們的那些老師們,雖然很多年以前的事了,可他們的形象好像沒有因為歲月鏽蝕而模糊,反而越來越清晰了。
我的第一位專門上音樂課的老師,是在小學一年級遇到的。記得老師姓楊,他的聲音很特別,現在說來,就是很有“磁性”的那種。他說話的時候,聲音不大,甚至說很輕,可聲音好像不是從喉嚨裏出來的,而是從很深地方。已經不記得他都教我們唱了些什麽歌了,大約都是些兒童歌曲吧。而讓我至今難忘的,卻是他給我們上的一堂沒有教我們唱歌的課。
那天,老師帶來一台留聲機和一些唱片讓我們聽藏族歌手才旦卓瑪唱的歌。其中有“唱隻山歌給黨聽“,”翻身農奴把歌唱“等等。才旦卓瑪的聲音清澈,幹淨。歌的曲調舒緩,悠揚。每天課堂上總是嘰嘰喳喳的同學們此時此刻鴉雀無聲。聽了幾首歌之後。老師深情地說,“聽了才旦卓瑪的歌聲,我好像年輕了二十歲“。直至今日,我還能清楚地記得他說這番話時沉醉的表情,他眼睛熠熠地發著光,似乎有淚水在閃動。老師平日裏穿一身帶補丁,說不出顏色的製服,從來不苟言笑,眼睛很黑,很亮,但有些深不可測,總是鬱鬱寡歡的樣子。我這是第一次看到他這麽感情外露,這麽激動。那節課可以說是我有生以來上的第一次音樂欣賞課,是我第一次全身心地聆聽一個歌手的歌,也是第一次感到音樂給人帶來的心靈觸動。
後來大些了才知道,這位老師五七年被劃為右派,文革中也受到衝擊。我都不記得他後來去了哪裏,反正直到小學畢業也再沒見到過他的身影。老師走了,卻把那節音樂欣賞課長久地留在我的記憶裏。
進了中學,教我們音樂的是位三十多歲的女老師,姓王。她中等身材,胖胖的臉龐,平常模樣,梳著兩條當時流行的短辮子,說話慢條斯理,直到看到她揮灑自如地在黑板上寫著五線譜和彈鋼琴的時候樣子,才把她和音樂,和藝術聯係起來。我們雖然不是音樂專科的學生,可她卻認真地從五線譜教起。至今還能清楚地回想起在她的課上被叫起來“視唱練耳”的情景。記得當時每次都是小心翼翼,磕磕絆絆地把那些爬在線譜上“小蝌蚪“唱下來,還被表揚“音準不錯“。老師還常常用幾個手指同時按下幾個琴鍵,然後讓我們告訴她是那幾個音。說得不對的時候,老師從來都是微笑著鼓勵我們再來。。。。。
後來才知道,老師出身在一個熱愛音樂的大家庭,雖不是音樂世家,可兄弟姐妹大多都從事音樂藝術方麵的工作。教我們之前,她是音樂學院教聲樂的老師。後來音樂學院撤銷了,她被就近分到我們學校教我們。不久,音樂學院重新開張,她又回到聲樂係執教,退休前擔任聲樂係主任數年,培養出許多優秀歌唱家,有些還得了國際大獎。不久前在新浪看到老師弟弟的博客,我留了言,告訴他我是曾是王老師的學生,雖然沒有專門從事與音樂有關的工作,老師教我知識卻使我終生受益。老師的弟弟回複說,王老師從聲樂係主任的職位上退下來有幾年了。因為腿腳不好,很少出門。當年脖子上掛著鑰匙跟在她身後的小女兒也已經是教學生視唱練耳的聲樂教師了。
到大學裏,我不知怎麽成了音樂絕緣體。每天忙著讀書,很少顧及別的東西。當時社會上流行港,台音樂。校園裏也常有“靡靡之音”在空氣中飄蕩。我卻一直沒感覺,以至於近年來呼朋喚友,聚眾K歌的時候,發現很多別人口裏的“老歌”都是第一次聽到。
音樂之聲再次走入我的生活是在混研的時候。當時學校為了培養學生全麵發展,請了許多藝術家,作家給我們開講座。其中,給人印象比較深的是著名女指揮家鄭小瑛帶領中央歌劇院的一群青年演員所做的歌劇《卡門》的專題講座。鄭指揮先簡單介紹了故事情節和主要人物。然後講了每個主要人物的主旋律,又講了 “序曲” ,“幕間曲”,主人公卡門和鬥牛士的主要經典唱段。鄭小瑛看上去即有大家風範又平易近人。她一邊深入淺出地講解,一邊放錄音,並請和她同來的演員們唱了歌劇中的一些著名段子。我們既學了知識,又看了演出,十分享受。直到講座結束,我們還久久地不願離開。
後來學校還從藝術學院請了個老師給學生們開了門《西方音樂賞析》的選修課。據說老師在他們學院舞蹈係專教音樂欣賞。老師穿軍裝,小平頭,戴副大眼鏡,中等偏下的個子,年紀不大,背卻有些駝。第一眼看上去,即不像軍人又沒有我們想象中的藝術家的氣質,反正覺得有點另類。大概知道我們這些學生比較”棒槌“,老師上第一節課時,身體斜挎著坐在講桌上,先說,咱們這個課就講點比較好懂的東西,就從“標題音樂”講起。
上他的課,沒課本教材,也不做作業,不考試。課外也不用花時間複習。完全是老師講了就聽音樂。在他的課上,第一次了解到交響樂的結構,第一次聽到浪漫時期許多著名的交響樂,協奏曲。。第一次知道,許多曲子裏其實是有故事的,第一次聽到俄羅斯五人樂團,斯梅塔那,德沃夏克,比才等曆史上著名作曲家的名字和他們的代表作品。印象最深的有,老柴的《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1812序曲》,舞劇《天鵝湖》,穆索爾斯基的鋼琴套曲《圖畫展覽會》, 《荒山之夜》,鮑羅丁的管弦樂《在中亞細亞的草原上》,《韃靼人舞曲》,斯梅塔那的《我的祖國》,貝多芬的幾個交響樂作品《命運》,《田園》,《第九交響曲》,比才的《阿萊城的姑娘》,《卡門》,聖。桑的《動物狂歡節》,。。。。因為選課的人多,這門課是在學校一個有很好的音響設備的大階梯教室上。老師放所講解的曲子的時候,聽得我們如醉如癡,好像整個人都被音樂融化了。
柴可夫斯基 1812序曲
柴可夫斯基 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亞曆山大 鮑羅丁(Borodin) 中亞細亞草原上
穆索爾斯基 圖畫展覽會
BEDRICH SMETANA 我的祖國
喬治 比才 阿萊城姑娘
喬治 比才 卡門序曲
聖 桑 動物遠動會
福藍茨 封 蘇佩 輕騎兵序曲
音樂是什麽?有人說, “是思維的聲音”,“是靈魂的直接語言“。“音樂是聲音的藝術,是把聲音按著一定的規律組合起來”表達藝術家思想的藝術。我的音樂老師們上課的時候從來沒講過這些道理。但他們卻讓音樂之聲走進我的心裏。
謹以此文紀念那些音樂給我帶來的感動,並感謝教我如何感受音樂和生活中一切美好事物的老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