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與日本,哪國的科技更強一些呢?ZT
(2008-12-01 22:20:21)
下一個
個人認為德國在基礎機床機械上是強項。日本是消費電子民用科技是強項。
但上網一搜索,還真發現了我真不願承認的事實,應該是小日本強點。
首先看小日本的資料:
日本把電子技術、生物技術和新材料技術視為國家的3大支柱產業技術。在這3大領域中,網絡、軟件、計算機製造、自動化高速公路係統等技術已經或正在實用化。除此之外,日本把3大支柱產業技術細分為16項,即直噴式馬達汽車、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新型移動電話、兆兆位光通信、兆兆位光纖、超級智能芯片、並行計算機、半導體超級晶格元件、高清晰度彩電、超級氣墊船、超大型客機、新型玻璃、生物降解塑料、二氧化碳處理及地下物流網絡技術。
目前,世界國際競爭力評價中心(IMD)將日本的綜合國力從國際排行第4位降到了第16位,但其科技單項地位一直保持在第2位,僅次於美國。在上述16項中,日本的直噴式馬達汽車、新型移動電話、兆兆位光通信,超級氣墊船、高清晰度彩電、兆兆位光纖、新型玻璃、地下物流網絡等技術是世界領先的。
為了迎接21世紀的科技挑戰,日本正在修訂科技基本計劃、宇宙開發大綱,調整原子能發展計劃,進行政府省廳(部委)再編,出台了“為變革經濟結構和創新的行動計劃”,在生物生命科學領域製定了一係列新法規,這些都為21世紀日本科技的再騰飛打下了必要基礎。美國競爭力評議會(COC)1999年發表的“技術創新能力變動表”的技術創新能力排序顯示,日本在1999年以前是排在美國、瑞士之後,但自1999年至2005年將排在首位。與此相反,美國1995年排序第一位,1999年退居第3位,2005年將跌至第6位。日本產業技術競爭力委員會的問卷調查對14個領域239個項目綜合評判,結果表明,21世紀日本在家電信息、生產技術及其體係、新材料、電子元件等4項上將領先美國,隻在生物技術、軟件技術、通信係統、醫療技術、經營人才等5項上落後美國,其餘將與美國難分伯仲。
20世紀90年代雖然日本經濟處於長期低迷之中,但日本從未放鬆對科技的重視,特別是企業界整體沒有減少對研究開發的投入,再加上日本已有的雄厚科技實力和近年來興建的基礎研究設施,21世紀的日本科技是不容忽視的。
====================
(本段是從另外網站搜索來的。小日本對教育及科研接近變態的重視真是令我心裏不是滋味,相對我國來說,我覺得我們老是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但我真的覺得我們沒出什麽東西。讓我一點都感覺不到我國是以教育為本的。對比這位曾經的學生,二戰的敵人,不知該寫些什麽:)
第二,注重加強國民教育工作。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大批高質量的科技人才,他們是產生新思想、新概念、新理論和新發現的源泉。培養和造就科技人才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關鍵,教育則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正因為戰後曆屆日本政府意識到發展教育與科技騰飛的關係,因此戰爭剛剛結束,日本就著手進行教育改革。廢除軍國主義教育,鼎新教育體製,實行學校教育自由主義化、教育行政民主化等措施,不斷擴大教育投人。日本教育經費從1950年的15988億日元,增加到1972年的722439億日元,增長了近50倍。在政府行政費用中,教育經費長期保持在20%左右,高出美國((15 Yo)、前蘇聯((160o);英國(1300)、前西德((1200)。由於高度重視教育,日本培養了大批掌握了現代科學技術知識的熟練工人和技術人員。60年代,大約近800萬畢業於初、高中的初級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服務於各個部門,主要是工業部門。高等院校更是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中高級科技、管理人才。從1951-1973年,各類短期大學畢業生增加了近150倍,正式大學畢業生增加了15倍,碩士學位研究生從3000人增加到12000人,每1000。人中有26人從事各種自然科學的研究工作。高度重視教育的結果,使日本國民的文化素質和科學意識得到極大提高。所有這些,都為日本科技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從發展科技的角度看,日本的教育至少有這樣兩個特點:其一,重視學校教育和技術教育。表現在重視教育普及率,大力發展高等教育,形成了由低到高完整的學校教育結構和體製,從而促進了全民文化素質的提高。其二,注重在全民中進行科技意識教育,不斷健全“技術突破型人才”的教育、培養體製,通過學校、企業、社會等各方麵共同培養各行業所需要的專門人才。
========================
再來看看德國的資料:
此外,在新的世界百強企業排名表上,德國除了汽車行業繼續獨占鼇頭、醫藥和醫療行業處於領先地位外,其他重要行業均不敵美國,在通訊、石化行業甚至不敵英國和日本。
在世界100個最著名品牌中,德國隻有6個,美國為65個,其中德國奔馳、寶馬、大眾、SAP、阿迪達斯、妮維雅6個品牌價值總和還不及美國的可口可樂或微軟。
在高技術領域,德國的生物技術和納米技術雖然擁有雄厚的研究基礎,但由於缺乏政府資助和風險投資,以及公眾輿論的支持,這兩個領域的發展一直沒有形成規模。德國在衛星和飛機製造方麵有一定的技術優勢,但還不能與美、俄相提並論。在信息和通訊技術領域,德國擁有世界先進技術,但在開發新產品和拓展市場方麵明顯慢於日本、韓國甚至亞洲其他地區。總體說,在多數領域,德國的技術創新能力正在受到嚴峻挑戰。
德國基礎研究非常發達,曾是許多科學發明和技術成果的發源地,但許多科學的種子在德國都變成了無花果,但移植到美國、日本後卻結出了豐碩果實。液晶技術最早由德國發明,而液晶電視屏、液晶石英表卻是由日本、韓國等生產的。生物技術原是德國的強項,其發明專利一直名列前茅,但由於從政黨到民間有一批反對基因技術的勢力,加上相關政策的不配套,使德國在基因技術的研發上一直雷聲大、雨點小。
教育與創新能力密切相關,德國的教育體製曾經是許多國家學習的楷模,如今卻問題重重,越來越顯得缺乏活力。德國大學生沒有入學考試這一關,所有文理中學的畢業生都能進大學。注冊後的大學生沒有嚴格的畢業時間,通常一個大學生拿到畢業文憑要6年,但學了8―10年沒畢業的大有人在。上大學不用交學費,可以從政府得到貸款和助學金。學生可以享受住房、乘車、醫療保險等各種優惠,這種寬鬆的教育體製恐怕是世界上絕無僅有。因此,一些大學生把校園當作避風港,無形中造成了學生缺乏社會競爭意識和創新能力。
高等教育的不振使德國麵臨嚴重的人才短缺。據德國工程師協會(VDI)統計,德國每年缺少合格工程師約20000名,一些關鍵專業領域如物理、化學專業的畢業生人數減少了1/3。科研人才短缺的直接後果是導致企業的創新能力減弱,現在德國60%的企業難以招聘到新產品和工藝開發的急需人才,而相對工資待遇更低的研究機構和高校情況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