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冬遊伊比利亞半島(2)

(2018-12-31 07:04:33) 下一個

D8: 馬拉加-塞維利亞

塞維利亞路過馬拉加。這裏是畢加索的出生地。

 

馬拉加城堡

 

 

 

 

 

塞維利亞是西班牙的第四大城市。曾經是哥特人和摩爾人所建王國的都城。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來自新大陸的財富經由塞維利亞源源不斷的進入西班牙。塞維利亞成為西班牙的經濟和文化中心。

法國作曲家比才寫的著名歌劇《卡門》發生地就在塞維利亞。卡門工作的卷煙廠,現在是塞維利亞大學所在地

 

塞維利亞大教堂是歐洲第三大教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前在這裏舉行祈禱儀式後出發。

 

 

 

 

哥倫布去世後,棺樽先是被送往南美洲安葬。南美各國相繼獨立後,幾經輾轉,最後還是被送回塞維利亞大教堂。西班牙四古國(卡斯蒂爾、萊昂、納瓦拉、阿拉貢)的國王為他抬棺,可謂極盡哀榮。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使西班牙國力大升並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但他致死都認為那是亞洲的印度。而一個叫亞美利加的佛羅倫薩人通過觀察美洲當地的星空、氣候、動植物和風土人情,認為那是新大陸,引起轟動。1507年,德國人繪製了世界地圖,第一次以亞美利加為新大陸命名。直到一兩百年後,曆史學家才給了哥倫布公正的評價。

 

塞維利亞的西班牙廣場是西班牙最美的廣場

 

 

D9:裏斯本

 

距離裏斯本40公裏處有個懸崖,崖上有座燈塔和一個十字架。十字架下的石碑上用葡萄牙語寫著:陸止於此、海始於斯Onde a terra a caba e o mar começa)。這裏是羅卡角,曾經歐洲人眼中的世界盡頭。

 

 

 

 

 

 

當佛羅倫薩人還在寫詩畫畫,英法兩國還在進行百年戰爭,西班牙正從摩爾人手中收複失地,葡萄牙率先成為歐洲的第一個民族國家,在歐洲一隅默默地開始探索非洲海岸,在隨後而來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占盡先機。

裏斯本的地標發現者紀念碑1960年恩裏克王子逝世500周年時為紀念大航海時代葡萄牙的英雄們建造的。

 

 

 

紀念碑上站在最前麵的就是恩裏克王子。他是國王若望一世的第三子,終身未婚,把一生都獻給了航海事業。他建立了航海學校,雇傭優秀的水手和地理學家,改進造船和航海儀器,修建天文台、圖書館,不斷地派船隊探索非洲海岸,雖然他從未隨船隊出海過,但後人送他航海家亨利的稱號。

在他身後,東西兩麵各有16名為大航海做出重要貢獻的葡萄牙人。其中耳熟能詳的有第一個到達好望角的迪亞士、第一個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的達伽馬、第一個環球航行的麥哲倫。

麥哲倫是葡萄牙人,卻是代表西班牙人出航的。1516年,他向葡萄牙國王提出繼續向西經過美洲尋找印度的想法,像哥倫布一樣,又被葡萄牙國王否決。葡萄牙在錯過發現新大陸後,再次錯過首次環球航行的榮譽。

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接受了麥哲倫的計劃。麥哲倫船隊於15198月啟航,曆時三年,約270人出發,活著回來的隻有35個。麥哲倫本人在菲律賓與當地人的打鬥中死亡,沒有親自完成環球航行。首次環球航行的成功,證明了地球果然是圓的,其意義堪比人類首次登月。

 

 

 

 

站在“發現者紀念碑”邊,不遠處的左邊可以看到4月25日大橋。1966年,橋剛建好時是歐洲最長的吊橋,當時以當政的獨裁者Salazar命名, 直到獨裁者被推翻,才改名為革命的日期“4月25日大橋”

 

“4月25日大橋”看起來像北加州的Bay Bridge。實際上,建造這座橋的公司就是來自美國。該橋以Bay Bridge為藍本,油漆也用金門大橋同樣的油漆。

 

 

 

在另一個方向,有貝倫塔Torre de Belem。這裏曾是堡壘,也是航海家們的起航點,後來作為地牢關押過重要的政治犯。從高處俯瞰,貝倫塔像一艘大船。

 

 

“發現者紀念碑”的馬路對麵是熱羅姆尼修道院。1755年,裏斯本發生了9級大地震,隨後而來的海嘯和大火幾乎摧毀了這個城市,9萬多人在這次浩劫中喪生,85%的建築被毀,包括達伽馬的航海日誌在內的諸多文獻都被燒毀。葡萄牙皇室當天正在熱羅姆尼修道院做祈禱,修道院奇跡般地沒有倒塌,皇室躲過一劫。本是歐洲土豪的葡萄牙,因而元氣大傷、一蹶不振,從此退出歐洲一流國家的行列。

大地震催生了現代地震學。城市重建時,率先在歐洲實施了嚴格的抗震設計,在磚石牆壁裏嵌入木樁支架,以分散地震的能量,阻止牆壁倒塌。

 

 

離修道院不遠有個Bakery,以酥皮蛋撻出名。隨便問個路人Bakery在哪裏,都會給你指路。店門口天天排著長隊。

 

 

酥皮好幾層,酥脆可口,加州蛋撻厚厚的麵粉皮真是不能比。

 

 

 

D10: 托萊多Toledo

托萊多是羅馬帝國時期的城市,有兩千多年的曆史,曾經是西哥特王國和卡斯蒂亞王國的首都。隨著西班牙國力的提升,因為此處三麵環水,沒有擴建的空間,不能彰顯西班牙的輝煌,1563年國王腓力二世(Felipe II) 遷都至馬德裏。由於穆斯林,猶太人以及基督徒都曾在這裏和平相處留下印記,托萊多又被稱為三個文化交融的城市198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先在城外來一張全景照,再進城

 

 

塔霍河上的聖馬丁橋建於13世紀

 

 

 

 

托萊多大教堂

 

伊薩貝拉女王像

 

 

在城市最高處的城堡,現在已是軍事博物館

 

 

城堡外的觀景台可以看見山穀中的美景

 

 

 

D11: 阿維拉Avila - 塞哥維亞Segovia

 

離馬德裏越1小時車程的地方有個世界文化遺產阿維拉古城。這裏是女聖人特蕾莎的出生地,所以也叫“聖城”。

 

阿維拉城外的公路邊可以一覽阿維拉古城全貌

 

古城牆於阿方索六世時期為抵禦摩爾人修建的,牆體采用花崗石砌成,長2550, 高約12米,厚3米,有9座城門、88個圓形碉堡和2500城垛,是歐洲中世紀城牆中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

 

 

 

城牆邊的聖文森特大教堂Basilica de San Vicente建於12世紀,是古羅馬式的教堂,保存完好。裏麵埋葬著羅馬時期在此地被處死的基督徒殉道者聖文森特及家人的遺骨。據說當時有個富有的猶太人嘲笑被處決的聖徒,卻被奇跡般從岩石中出現的蛇差點纏死。他悔過並改信基督教,並在此處修建了大教堂。

 

 

 

 

 

阿維拉大教堂是西班牙第一座哥特式主教座堂。(一路上看了太多教堂,入內參觀時都沒了拍照的欲望)

 

 

 

 

 

特蕾莎修道院

特蕾莎修女是16世紀西班牙著名的宗教人士。她把一生都奉獻給基督教。據說她有癲癇病,發作時產生幻覺,能看見神跡。她的自述流傳甚廣,死後被封聖。她的部分遺體被信徒取走供奉。這家修道院供奉著她的一根手指。

著名雕塑家貝尼尼的作品《聖特蕾莎的狂喜》主角就是這個特蕾莎(不是得諾貝爾和平獎的那個特蕾莎)

 

 

塞哥維亞Segovia 建於公元80年的羅馬統治時期,是西班牙保存最好的古城之一。

 

塞哥維亞大教堂氣勢不凡,號稱教堂中的“貴婦”,是西班牙的最後一座哥特式教堂。

 

 

塞哥維亞古羅馬引水渠高30米,長800多米,全部用花崗石砌成,沒有使用泥漿。雙層拱券頂部就是水渠,它把18公裏外的水引入城中。屹立千年而不倒,古羅馬的建築水平令人印象深刻。

 

 

 

塞哥維亞城堡原來是個防禦工事,後來改建成城堡,卡斯蒂亞幾代國王都居住於此。伊薩貝拉女王加冕後也住在這裏。該城堡後來成為白雪公主裏的城堡原型。

 

D12: 馬德裏

馬德裏是此行中最年輕的城市,隻有幾百年的曆史,地理位置幾乎是西班牙的中心。

 

東方廣場

 

 

皇宮外的廣場

 

 

 

正值聖誕節,皇宮不開放,隻能在外麵拍張照

 

 

太陽門廣場

 

零公裏標誌。西班牙所有的公路裏程都從這裏開始計算。

 

 

馬約爾廣場

 

 

聖米格爾市場各種Tapas和甜點,人氣極高

 

 

 

 

 

 

Santiago Bernabeu Stadium 班拿貝球場

 

D13:馬德裏

 

阿爾卡拉門

 

麗池公園

 

普拉多博物館外戈雅像

 

維拉斯奎茲像

 

 

德波神廟

 

德波神廟邊的平台是看日落的好地方,還可以看見皇宮

 

西班牙廣場的塞萬提斯和他筆下的堂吉柯德及仆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