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玉米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南北朝北齊北周的生死博弈和殘酷殺戮的政權更替(七十)

(2025-04-29 08:06:47) 下一個

   北齊皇帝高洋立之前被俘的貞陽侯蕭淵明做梁主,派上黨王高渙率軍護駕送他回健康。高洋給王僧辯寫信說:“繼承王位的梁主晉安王(蕭方智)太幼弱了,不能擔當國家重任。貞陽侯,是梁武帝的侄子,長沙王蕭懿的兒子,以年齡聲望而論,可以保全金陵,所以安置他做梁主,送他回到你們國家去。卿應該分派舟艦,迎接現在的梁主,同心合力,好生規劃將來的藍圖。”貞陽侯蕭淵明也給王僧辯寫信請求他來迎接。王僧辯回信給蕭淵明說:“嗣主晉安王是孝元帝(蕭繹)的兒子,受帝位於文祖廟,名正言順,如果明公您能回到朝廷來共同獎掖讚助王室,效法伊尹,呂尚之重任,眾人都會仰慕歸服於您;但如果明公您的心意是要回來做盟主,就不敢聽命了。”北齊看王僧辯敬酒不吃吃罰酒,於是讓上黨王高渙進攻南梁,二月,甲戌日(二十三日),攻克了譙郡。數日後,蕭淵明再次給王僧辯書信,王僧辯不理睬他。

 

   三月,貞陽侯蕭淵明到了東關,梁朝散騎常侍裴之橫去抵抗他。丙戌日(初六),北齊攻克了東關,殺掉了裴之橫,俘虜了幾千梁軍。王僧辯大為恐懼,一邊出兵駐守姑孰,一邊在被迫之下商議接納蕭淵明。王僧辯派遣使者呈奉啟奏給貞陽侯蕭淵明,以明定君臣禮節,又派遣別使呈奉奏表給北齊,用兒子王顯和王顯的母親劉氏,弟弟的兒子王世珍到蕭淵明那裏去做人質,派遣左民尚書周弘正到曆陽去迎接蕭淵明,順便請求讓晉安王蕭方智做皇太子,蕭淵明答應了。庚子日(二十一日),王僧辯派遣龍船和天子的車駕去迎接蕭淵明。次日,蕭淵明從采石渡江,梁朝車馬南渡,北齊的軍隊回北方。癸卯日(二十四日),蕭淵明進入健康,望著朱雀門痛哭,迎接他的人們也相對而哭。丙午日(二十七日),蕭淵明即皇帝位,改年號為天成,冊立之前被王僧辯和陳霸先共同立為梁主的晉安王蕭方智為皇太子。封王僧辯做大司馬,陳霸先做侍中。如此,江陵有西魏樹立的後梁主蕭詧,健康有北齊樹立的梁主蕭淵明,兩個後梁政權相互對立。

 

   北齊將軍慕容儼率軍進入郢州,梁朝王僧辯屬下將軍侯瑱率軍攻擊他。兩軍苦戰多日,梁軍攻城不下,但圍困之下,城內糧食都吃光了,軍士和居民都隻能煮草木根葉,靴子皮帶之類充饑,然而慕容儼與士卒同甘共苦,在他激勵之下,士卒們苦苦支撐了半年,大家誓死守衛郢州的意誌都沒有動搖。到了貞陽侯蕭淵明即位後,下令侯瑱解除圍困,回守豫章。而北齊卻因為郢州地處江外梁朝境內難以防守,因此就割讓還給了梁朝。慕容儼回到北齊,見到皇帝高洋,望著他,想起自己率領屬下士卒曆經千辛萬苦浴血奮戰堅守下來的郢州最終竟然不戰而拱手交還給了梁國,悲哀得無法克製自己,高洋把他叫到自己跟前,牽著他的手,脫下他的帽子看著他的頭發,心痛歎息了良久。

 

   北齊皇帝高洋因為梁國已稱藩屬,下詔令,凡是梁國的百姓都遣送回南方。

 

   北齊皇帝高洋回到鄴都,因為佛,道二教不同,想要去掉其中一教,就集合了兩教的學者在自己麵前相互辯論詰難,結果判定佛教勝出,於是下令道士都必須剃去頭發做和尚;有不服從的,被殺掉了四個道士,其餘的道士懾於高壓,被迫奉行改信佛教命令。於是,北齊境內道士就絕跡了。

 

   當初,王僧辯和陳霸先同心合力一起滅掉侯景,兩人交情深厚,王僧辯還為兒子聘娶了陳霸先的女兒,隻是因為王僧辯的母親去世,而尚未完婚。王僧辯據守石頭城,陳霸先據守京口,王僧辯對陳霸先事事推心置腹,他的兒子王????屢次向父親勸諫要提防陳霸先,王僧辯不聽。等到王僧辯改變心意放棄之前與陳霸先共同迎立的晉安後蕭方智轉而接納了貞陽侯蕭淵明後,與陳霸先的分歧和嫌隙就凸顯出來。陳霸先派遣使者來回數次去苦苦規勸王僧辯改變心意,王僧辯終是不肯回心轉意。陳霸先感歎說:“梁武帝(蕭衍)的子孫那麽多,隻有孝元(蕭繹)能夠為梁複仇雪恥,他的兒子(晉安王蕭方智)有何罪過,為何要忽然間廢掉他呢!我和王公(僧辯)一起處在被托孤的地位,而王公竟然突然改變心意,向外去依附戎狄,去迎立名不正言不順的人即位,他到底是想要幹什麽呢!”於是,開始秘密做攻伐王僧辯的準備。(待續)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