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阿以衝突的發端
一、猶太人的曆史和猶太複國主義運動
公元2世紀,被羅馬帝國逐出巴勒斯坦的猶太人,流散於世界各地,遭受到種種的種族迫害。這種迫害始於羅馬帝國把基督教當作國教之日,到中世紀愈演愈烈。 1789年法國革命後,對猶太人的迫害有所緩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納粹大肆屠殺猶太人,這種迫害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在中世紀的歐洲,猶太人為什麽會遭到種族迫害呢?這是由於他們認為自己是“神所選擇的子民”,執著地信奉猶太教和堅持其生活方式,難以同化於其他民族之 中。中世紀基督教社會把猶太教視為邪教加以取締,並確立了“隔都製”(把猶太人圈在某一地區隔離起來的製度)的基礎。後來,在1215年又引進了給異教徒 佩帶特別徽章的製度。決定把猶太人驅逐出境的國家接連不斷地出現。1290年英國公布了驅逐令,1306年法國也宣布驅逐猶太人。此外,猶太人在職業上也 受到種種限製,因為基督教禁止放高利貸,所以他們被迫從事當時最受人鄙視的放債事業。正因為如此,有錢的猶太人更加引起基督教徒的反感。
到16世紀,由於文藝複興和宗教改革,天主教教會的絕對統治動搖了,與此同時,對猶太人的迫害也逐漸緩和下來。1789年法國革命使猶太人解放的空氣高 漲起來。拿破侖正式承認猶太人共同體的自治權,1808年恢複了古代猶太人會議。拿破侖下台後,歐洲掀起了複辟浪潮,特別是德國,在俾斯麥時代出現了根深 蒂固的反猶太主義。
1881年俄國對猶太人的迫害又開始了。於是,大批猶太人從俄國、東歐各國向外遷徙,移居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南非等地。從1881年開始到19世 紀末,有60餘萬人踏上了美國土地。猶太人認為逃脫種族迫害的唯一出路是離開歐洲,創建自己的國家,然後移居到那裏去。1896年西奧多·赫茨爾[①
西奧多·赫茨爾是世界猶太複國主義組織的創始人,於1860年生於布達佩斯,1905年逝世。譯者注]在他的小冊子《猶太國》中明確地提出這個主張。不久,這本小冊子便成了猶太複國主義的經典,
一個“返回耶路撒冷錫安山[②
錫安山是耶路撒冷附近的一座山《聖經》上有關於猶太人將回到錫安山聚居的記載。猶太複國主義者利用這段記載,提出了複國的政冶主張。譯者注],創建國 家”的猶太複國主義運動從此興起。移居美國的猶太人1903年是150萬,而1928年則達到300萬。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猶太人大部分居住在歐洲。據 馬丁·吉爾伯特統計,1941年至1945年期間被希特勒屠殺的猶太人超過600萬,其結果使歐洲的猶太人社會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希特 勒對猶太人的大屠殺導致猶太複國主義運動蓬勃地發展起來,促進了猶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從1939年至1944年期間,從歐洲遷居到巴勒斯坦的猶太人約 44,100人。遷居到南北美洲的有37萬人,其中遷居美國的為24萬人。猶太複國主義運動中心從英國轉移到美國。1942年5月美國猶太複國主義者組織 在紐約的比耳特莫爾飯店召開緊急理事會,通過了“比耳特莫爾綱領”,把目標由建設“民族之家”改為建設“國家”。1944年2月,事情發展到把要求無限製 向巴勒斯坦移民和在該地建設猶太國家的決議案提交給美國參眾兩院。
二、委任統治時期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的對立
1917年12月11日,阿倫比將軍指揮的英軍追擊土耳其軍,進入了“大衛之都”——耶路撒冷城
[①大衛是基督教《聖經》中記載的古以色列國王,童年時殺死勇士歌利亞,他深受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尊崇。——譯者注],並在這裏實施了軍事管製。巴黎和會決定,從1923年9月起,把巴勒斯坦置於英國的委任統治之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生的四次中東戰爭的間接原因可以追溯到 1915年的“麥克馬洪[②
麥克馬洪是當時英國駐埃及高級專員。——譯者注]書簡”和1917年的“貝爾福[貝爾福是當時英國外交大臣。——譯者注]宣言”。眾所周知,第一次世界 大戰(1914—1918年)是在英國、法國、俄國和美國等協約國與德國、奧地利、匈牙利和土耳其等同盟國之間進行的,
當時置於土耳其控製之下包括巴勒斯坦在內的中東地區也變成了戰場。英國為了牽製該地區的土耳其軍隊,與伊斯蘭教的統治者侯賽因締結秘密條約,支持他們起 來造土耳其的反,允許他們戰後建立“阿拉伯國”以作為報償。這就是“麥克馬洪書簡”的主要內容。另外,英國為了換取美國猶太人對協約國的支持,應允“讚成 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之家,並將盡最大努力促使這個目標實現”。這就是“貝爾福宣言”。戰後,英國無視“麥克馬洪書簡”,但卻實踐了“貝爾福宣 言”[是英法瓜分中東地區,沒有建立統一的阿拉伯國家,而是分別建立數個小國。——鬆鼠妖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遷居巴勒斯坦的猶太移民增加,人們開始 擔心,形勢這樣發展下去,遲早猶太人在數量上要超過阿拉伯人,其結果必將造成阿拉伯國土被搶占的局麵。進入30年代後,希特勒迫害猶太人的政策使遷居巴勒 斯坦的猶太人迅速增加。在這種情況下,1936年5月至9月,要求猶太人停止向巴勒斯坦遷居的巴勒斯坦人,在猶太人遷入的拓荒區全麵發動了暴亂。同一年, 阿拉伯人遊擊隊的活動也達到了一個高潮。繼之,從1938年至1939年和從1946年至1948年,遊擊隊活動愈演愈烈。阿拉伯人的暴亂使英國意識到事 情的嚴重性,於是在1940年斷然采取了限製猶太人移民的政策。1938年巴勒斯坦總人口是141萬,其中伊斯蘭教徒為98.9萬,而猶太人達到40萬以 上。
與1919年相比,猶太人有了顯著的增加,
當時人口總數為70萬人,猶太人隻有5.6萬。在1936年至1939年的阿拉拉伯人與猶太人的衝突中,猶太人死亡329人、負傷827人,英軍死亡 135人,負傷386人,阿拉伯人死亡3,112人、負傷1,775人。而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巴勒斯坦是很平靜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在巴勒斯坦問題上對立的阿拉伯人與猶太人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戰時,針對納粹大肆屠殺猶太人,救濟猶太人作為一個國際性問題被提了出 來,猶太複國主義中心由歐洲轉移到美國。猶太人反對英國限製猶太移民的鬥爭愈演愈烈,美國政府也施加壓力,使英國政府進退維穀。結果,英國於1947年4 月把巴勒斯坦委任統治問題提交聯合國。為了解決巴勒斯坦問題,聯合國大會設立了由11個國家組成的巴勒斯坦特別委員會;該委員會親赴巴勒斯坦調查之後,於 1947年秋向聯合國提出了兩種方案[①加拿大,捷克等國主張把巴勒斯坦劃分成一個猶太國和一個阿拉伯國,耶路撒冷實行國際化,印度,伊朗和南斯拉夫主張 成立巴勒斯坦聯邦,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分別實行地方自治,並限製猶太移民。——譯者注]。最後加拿大、捷克等五國代表提出的方案在1947年11月29日的 聯合國大會上得到通過,即把巴勒斯坦分割成阿拉伯和猶太兩個國家,鑒於耶路撒冷及其郊區在宗教上的重要作用,由聯合國管理。這個分治方案是以30年代猶太 人拓荒地的分布情況為基礎研究出來的。為了使聯合國通過這項決議,美國總統杜魯門作出了巨大的努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東西方冶戰的高潮中,蘇聯同美國 共同支持了這項議案,出現了美蘇結成共同戰線的異常現象。這種異常現象背後的目的何在,已被後來的曆史所揭示。
1948年5月14日,英國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結束,英軍從巴勒斯坦撤走。過去英軍的存在對阿拉伯人起了一種遏製作用,現在這種遏製力消除了。1948年5月15日[②
根據世界知識出版社的1982年《世界知識年鑒》和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以)摩西·達揚著《達揚自傳》等資料,以色列宣布建國是在5月14日。——譯 者注],就在以色列總理本·古裏安宣告以色列國家成立的那天,阿拉伯國家軍隊高呼著消滅以色列的口號,進入了以色列的領土,巴勒斯坦戰爭由此而爆發了。
曆史就是這樣——以色列靠英國的保護得以建國,借助於聯合國特別是美國和蘇聯的支持迎來了國家的誕生,由於英軍的撤退而陷入戰火之中。在此之後的幾次戰爭中,以色列不斷加強與大國的聯係,
同時也更加受其掣肘。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政治、外交和軍事的各個領域必須與大國加強聯係的小國以色列,由於處於地緣政治的重要位置上,而被納入超級大國的世界戰略之中。
第二節 中東戰爭的國際政治背景
在戰後東西方冷戰的條件下,阿以衝突然起的每次戰火都被大國所利用,成為他們推行其世界戰略的一環,特別受到超級大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巨大影響。
1943至194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已渡過軍事鬥爭的高峰,政治占有更大比重的時期。在這個時期,美國所設計的戰後世界藍圖是:“在世界範圍內建立 起自由貿易主義體製。這項重大政策目標的障礙是,戰後洪水般的社會革命浪潮和蘇聯勢力範圍的擴大。”(引自加布裏埃爾·科爾克所著《戰爭的政治學》)中東 是美蘇冷戰全局中的一部分。戰後,中東戰略結構的形成,可以說是蘇聯染指中東和歐美采取對策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由1945年 至
1949年;第二階段由1955年至1958年(包括蘇伊士運河戰爭在內),第三階段由1963年至1967年,即古巴危機後至六天戰爭前;第四階段由
1967年至1973年。1948年至1949年的巴勒斯坦戰爭和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戰爭,是在英法對美蘇的戰略結構中進行的。蘇伊士運河戰爭使中 東地區的霸權由原來在英法手中而轉至美蘇手裏。六天戰爭和第四次中東戰爭背後潛藏著美蘇爭奪霸權的性質。下麵回顧一下中東戰略結構形成的過程。
一、第一階段;早有南進企圖的斯拉夫民族染指中東和歐美加強防務體製(1945——1949年)
1945年,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前後,蘇聯已經計劃要在
1945年6月至1947年初對中東進行一次大的突破“作戰”。由此,美蘇開始了一場特殊形式的“戰爭”。對這場“戰爭”感覺遲鈍的美國在大戰結束一年 半之後才發現蘇聯的企圖,於是在1947年3月12日發表了“杜魯門主義”聲明,宣布奉行對蘇封鎖戰略。勿庸置言,構成“杜魯門主義”的理論基礎是當時首 席蘇聯外交問題專家喬治·凱南的研究成果。他認為,克裏姆林宮政策的特點是變化不定,到處鑽空子,乘虛而入,企圖填補權力真空,有鑒於此,對蘇聯必須進行 “長期的、有耐性的、毫不動搖的無隙可乘的封鎖”。美國當時應該首先對付的是出現於東地中海的危機。
美國對土耳其和伊朗的政策取得了暫時的成功。1946年秋,蘇聯施加壓力的重點集中到希臘。如果希臘崩潰,那麽土耳其和伊朗的垮台也隻是時間的問題。在 這種情況下,杜魯門總統采取了封鎖蘇聯的第一項新政策。他說:“在這決定命運的關鍵時刻,如果不援助希臘和土耳其,它所產生的影響將不限於東方,也將波及 西方,我們應當立即采取果斷的行動。”在1946年至1948年期間,美國向希臘提供了5.25億美元的經援和2億美元的軍援。根據1949年至1952 年的“馬歇爾計劃”提供了經濟援助,實施了柏林空運,進而在1949年4月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歐洲正麵的對蘇封鎖大體上完成。
1947年11月,在美蘇這種冷戰形勢下,聯合國通過了巴勒斯坦分治的決議案。翌年,即1948年5月15日,猶太人宣告一個猶太人日夜盼望的獨立的國 家建立了。以色列獨立宣言發表11分鍾後,美國宣布承認以色列國。蘇聯是第二個承認以色列的國家。對以色列這個新生國家,當時美蘇的利益是一致的。在 1948年巴勒斯坦戰爭停火期間,以色列從捷克共產黨政權(1947年2月剛剛誕生)那裏獲得了大量的輕武器、火炮和彈藥,就是一個佐證。甚至還組織了從 布拉格到雷霍沃特的定期空運。飛機是從美國和英國秘密購進的。在巴勒斯坦戰爭中,美蘇共處外交明顯地表現出來,它削弱了英法在中東地區的霸主地位。
以色列在戰爭的善後工作告一段落之後,從1952年至1953年期間開始,積極展開外交活動,向國際上尋求遏製保障。正巧,1953年英軍總參謀長約 翰·斯萊塞空軍元帥正式使用了“遏製”這一概念。翌年,美國國務卿杜勒斯也在“大規模報複理論”中引用了遏製概念。當時以色列甚至試圖成為北約的正式成員 國或準成員國,提出了與歐洲防務共同體進行合作和加入英聯邦的要求。但是,以色列的努力都失敗了。其原因很多,借用西蒙·佩雷斯[①
以色列軍事評論家,曾任以色列國防部長。——譯者注]的話說,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國和歐洲各國政府怕惹怒阿拉伯人。當時,歐美各國政府還正在忙於朝鮮戰爭 的善後工作,組建東南亞條約組織(1954年9月),與伊拉克簽訂軍事援助協定(1954年),締結巴格達條約(1955年)等,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建立 世界性的封鎖蘇聯體製。
二、第二階段:朝鮮戰爭結束後蘇聯重進中東和蘇伊士運河戰爭 (1955-1958年)
美國於1954年1月改為大規模報複戰略,翌年(1955年)與英國、土耳其、伊拉克和巴基斯坦簽訂巴格達條約,把北約的範圍從土耳其延伸到印度。這個 沿蘇聯三千英裏邊境展開的同盟遭到蘇聯強烈的反對。蘇聯於1946年被迫從伊朗撤退後,並未放棄對該地區的野心。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同一年斯大林逝 世。蘇聯外長於1955年4月發表談話說:“中東是蘇聯的近鄰,蘇聯對該地區所發生的事情不能不表示關注。”1955年9月,蘇聯通過捷克向埃及提供武 器。這是蘇聯第一次向第三世界國家提供武器。1956年以及1958年,又先後向敘利亞、也門、阿富汗以及伊拉克、印度尼西亞提供武器。蘇聯向埃及提供武 器的戲劇性變化,是把納賽爾當作當代的撒拉丁[②撒拉丁(1138-1193)埃及的蘇丹(1174-1193)。艾猶比特朝的創建者。征服敘利亞和美索 不達米亞大部。1187年占領耶路撒冷。歐洲為此震驚,舉行第三次十字軍東侵,但被撒拉丁擊敗。——譯者注,鬆鼠妖注:撒拉丁素庫爾德人的說。]使他與歐 美對立,進而成為一個阿拉伯民族主義的推崇者,與此同時,將自己扮成阿拉伯人的最大盟友。這個莫斯科——開羅軸心不僅使以色列,而且也使美國和英國大吃一 驚,他們深深感到事態的嚴重性;如果蘇聯和埃及控製中東,歐美各國的石油供應將被切斷,北約將陷於被包圍之中,蘇聯不費一槍一彈,歐洲就得實行中立。
這種局勢,隻要有個導火索就足以引燃熊熊戰火。1956年7月
19日,美國通告中止提供阿斯旺水壩建設的援助資金,這就成了導火索。遭受這個通告打擊的埃及,於數日後的7月26日宣布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用其收 入充作建設水壩的費用。納賽爾總統這項聲明是他政治生涯中的光輝頂點。10月29日至11月6日,在蘇伊士運河戰爭中,埃及在軍事上吃了敗仗,但是蘇聯的 大規模的軍事、經濟援助緩和了這種軍事上的敗績。
蘇伊土運河戰爭在本質上是由兩個戰爭組成的。一個是英、法、以與阿拉伯國家之爭,另一個是英、法與美、蘇爭奪中東霸權之爭,它表現出雙重戰爭的性質。美 國反對英法進攻蘇伊士運河,威脅說,如果英國不停止進攻,就要以石油進行經濟製裁。另一方麵,蘇聯也同樣向英法發出警告,說將不惜動用原子彈,第一次公開 地以核威攝力量對英、法進行威脅。甚至在停戰以後,蘇聯與中國還宣稱要派遣誌願軍,企圖援助在軍事上吃了敗仗的納賽爾總統,同時趕走英國和法國。美、中、 蘇一起對英、法、以進行的這種威脅,製止了戰爭的擴大,是戰爭很快結束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美國的強硬態度,是以色列不得不下決心從西奈半島撤退的最重要原 因。這裏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蘇聯的核威脅和派遣誌願軍的聲明,實際上是在了解到美國不支持英、法之後發出的,它估計到不會與美國發生核攤牌後才這樣做 的;二是美國之所以不支持英、法、以和袒護阿拉伯國家,據說是因為它認為如果援救納賽爾,就可以把阿拉伯民族主義國家拉到自己的方麵來,還能確保石油資源 的穩定供應,而如果支持英、法、以,就使蘇聯一家成了阿拉伯世界的主宰者。在1973年的戰爭中,美國也采取了限製向以色列提供武器,援救埃及第3集團軍 等拉攏埃及的策略。
與在1948年巴勒斯坦戰爭中的協調情況不同,美蘇在蘇伊士運河戰爭中的關係一直保持“在對英法問題上協調,在爭奪霸權上對立”的基本立場。
這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阿拉伯民族主義浪潮迅猛高漲的背景下,英法在中東的勢力後退了。而且,北約各國(這些國家地處美蘇之間)背後的要衝——埃及,加強了與蘇聯在軍事、經濟和政治上的合作,發揮了阿拉伯民族解放的先驅者的作用。對此,美國於
1957年1月發表了“艾森豪威爾主義”,宣稱:“為了填補由於英法地位下降所產生的真空,應進一步發展封鎖共產主義的杜魯門主義;為了對付共產主義的侵略,即使訴諸武力也在所不惜。”但是,在1957和
1958年,約旦、敘利亞和巴格達條約的成員國伊拉克先後燃起了民族運動之火。特別是1958年7月的伊拉克革命,給了美國和歐洲以沉重的打擊。為了與 此相對抗,在英國派兵去約旦的同時,美國出兵黎巴嫩。這次出兵黎巴嫩和後來的古巴危機一樣,是造成蘇聯加強海軍力量的直接原因。蘇聯海軍逐步把它的勢力擴 展到地中海。
三、第三階段:蘇聯在古巴遭到挫折後向非洲和中東擴張,六天戰爭爆發(1963-1967年)
用西蒙·佩雷斯的話來說,在60年代的整個十年中,美國對中東的政策是建立在兩個前提上的。其一是,美國介入中東衝突應是為了這個地區的總體利益,而不 是為了某一國的利益;其二是,應針對世界上的其他勢力(蘇聯),而不應針對中東的任何國家。“艾森豪威爾主義”是為對付共產主義威脅提供保障,而不是為對 付其他威脅提供保障。肯尼迪總統采取的立場與此也無差別。就是說,如果對以色列的援助事先做出具體承諾,那麽將可能招致蘇聯針鋒相對地向阿拉伯國家做出同 樣承諾的不幸後果。另外,以色列以西蒙·佩雷斯為首的一些人企圖與法國締結同盟關係的努力也以失敗告終。這樣,以色列成了與任何一個國際防務組織也沒有建 立關係的為數不多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一個少有的不是任何一個地區性的經濟、政治共同體成員的國家。
另一方麵,蘇聯在1962年的古巴危機中敗下陣來之後,將其支持民族解放鬥爭的重點改放在非洲大陸和中東地區。60年代非洲大陸誕生了許多獨立國家,這 個時期甚至可以稱作非洲年代。新獨立的國家多達15個。1963年,蘇聯將其矛頭指向中東地區。這與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後第三年打入埃及的情形是一樣 的。從1963年開始,蘇聯第二次向埃及提供武器。與1955年提供的二流武器不同,這次提供的是米格-21、圖-16、T-54、T-55和薩姆-2等 一流武器。
蘇聯提供武器一直持續到1967年的六天戰爭。埃及被蘇聯的大批新武器搞得忘乎所以,思想深處認為武器可以決定戰爭的勝負。蘇軍提供武器與爆發中東戰爭 之間的內在聯係是不容忽視的。萊因霍爾特·蓋倫在其回憶錄中寫到,對蘇聯來說,阻止它進入中東的是以色列和地中海的美國第六艦隊。在美國陷入多米尼加和越 南而無暇他顧期間,蘇聯在地中海建立了永久性的立足點。至1967年美國終於醒悟過來,但那時蘇聯已經取代了西歐,在中東地區擁有了軍事影響力。
六天戰爭時間很短,它是在蘇聯從1963年開始重新向埃及提供武器之後發生的。由蘇聯新式武器武裝起來的埃及,它致命的弱點是國內存在著經濟問題。用溫 斯頓·丘吉爾的話來說,埃及在蘇聯的挑唆下,於1967年5月22日宣布封鎖蒂朗海峽,在沒有定下開戰決心的情況下,就匆忙地投入了戰爭。埃及宣布封鎖蒂 朗海峽,對以色列來說是明目張膽的挑釁行為,它給以色列實施先發製人的進攻提供了借口。
阿拉伯各國普遍存在的經濟問題,是蘇聯支援民族解放鬥爭順利開展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說,1967年促使納賽爾總統匆忙進入戰爭的重要原因,是他的國內政 策碰了壁。1958年初成立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推行工業國有化和沒收土地的政策,禁止國內私人投資,也妨礙了國外向埃及投資。十年過後,國家的經濟仍未 走上軌道,資金嚴重不足,生產停滯不前,第二個五年計劃被束之高閣。購買糧食受到限製,失業人口增加。國營工業生產力的30—50%,由於缺乏資金購買零 部件而停產。60年代初期的年經濟增長率為6-7%,到1966年下降到2-3%,年通貨膨脹率達到15%。節製生育也未能奏效,
3千多萬人口每年增加80萬人。占國家預算1/3的軍費也因部分被挪用於發展經濟而難以維持20萬人的軍隊。在這種狀況下,人民的不滿情緒以反美鬥爭的形式表現出來,1964年發生了搗毀美國圖書館事件,並減少以至停止接受美國的剩餘農產品。
國內問題無法解決,走頭無路,必然迫使當政者向外尋找出路。溫斯頓·丘吉爾在《六天戰爭(1967年)》一書中寫道:六天戰爭是從蘇聯散布以色列要進攻 敘利亞的謠言開始的。其言外之意是說這次戰爭是在外國的唆使下進行的。六天戰爭,埃及和以色列都有通過對外戰爭解決國內問題的一麵。當時,軍事遏製力量絲 毫不能起到解決這種國內問題的作用,所以提出報複性遏製等多角遏製政策。
六天戰爭的結果是阿拉伯人失敗了,同時蘇聯人也失敗了。從蘇聯的角度來總結六天戰爭失敗的重要原因,可得出這樣的結論:在戰略上,對以色列的開戰決心作 了錯誤的判斷,在戰術上,阿拉伯國家的防空體係不完善。蘇聯之所以對以色列開戰決心作出錯誤判斷是有其原因的,那就是以色列1966年12月曾發生危機。 當時,以色列在社會、經濟和意識形態方麵都麵臨著極其深刻的危機。黨內分裂,艾希科爾政府優柔寡斷,缺乏領導能力,對蘇聯采取兩麵外交,民眾對政府缺乏信 任,貧富差距增大,有10萬多人的失業大軍,工人掙紮在饑餓線上,整個社會毫無生氣,越來越多的人由於對新生的以色列喪失信心而移居國外。然而,真正的危 機是在艾希科爾政府和人民的心理上。當時,唯獨國防軍保持著矜持,沒有忘記自己所擔負的使命。用約翰·金奇的話來說,六天戰爭與其說是一場危機,毋寧說更 具有作為解救1966年12月危機的一種手段的性質。同時,六天戰爭還是國家危亡之際猶太民族的危機感使達揚當上國防部長並打開危局的曆史。第四次中東戰 爭的情況則相反,以色列過分自信,而不再抱有危機之感。
在此之前,1965年6月,也就是美軍開始轟炸北越5個月之後,艾希科爾總理訪問了美國,同美國總統舉行關於如何加強以色列軍事力量的會談。會談取得了 超出預料的成功。這次會談的最重要成果是以色列和美國打破了單純交換情報的框框,決定雙方共同定期地對中東的軍事形勢進行調查。這項決定具有美以共同對付 突發事態的軍事計劃的性質。美國曾以國防部和中央情報局為中心,詳細地研究過阿拉伯國家在中東地區的軍事能力和美以作戰綱要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它們決定 同以色列進行全麵的討論,以便準確地把握自己能做些什麽。另一方麵,蘇聯和美國也充分考慮到在中東和地中海如何避免彼此間發生全麵衝突的問題。
從1965年6月到1967年春,以色列對美國來說,無論是在外交上、軍事上還是經濟上都是一個沉重的包袱和累贅[50-67年期間,美國政府直接經濟 援助不多大概是3.2億,以色列主要靠公債12.6億、德國賠款19億。世界猶太人捐款17.3億,見《以色列現代史》,鬆鼠妖注]。但是,在1967年
4月,以色列的軍事存在壓倒了其他一切因素,美國必須進一步加強和以色列的軍事合作。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其他情報機關同以色列的軍事情報部部長亞裏夫準 將、諜報部部長邁耶·阿米特建立起密切的聯係。1967年5月22日,納賽爾總統宣布封鎖亞喀巴灣,形勢緊張起來。當時,亞裏夫準將和阿米特部長私下進行 了會晤,他們提到美國國防部和中央情報局對以色列沒有大國的介入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處理局勢是滿意的。這樣,在美國的默許下,以色列在六天戰爭中實施了先 發製人的進攻。以色列領導人對蘇伊士運河戰爭時沒有取得美國的同意就進行先發製人的進攻這個痛苦教訓至今記憶猶新。對美國來說,它既要維護自己的名聲,免 涉同諜之嫌,更要考慮自己曾做出許諾,如果阿以爆發戰爭,美國將把自己不介入一事及早通報蘇聯。六天戰爭就是在這些超級大國爭奪中東地區霸權的冶戰條件下 發生的。
第三節 聯合國的巴勒斯坦分治決議
在1919年2月的巴黎和會上,猶太複國主義者組織提出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家的藍圖,這是他們根據1917年11月2日“貝爾福宣言”研究出的建立國 家的設想,但這項提案被否決了。當時設想的猶太國家的地理範圍是包括現在的西頓——薩薩——德拉——安曼——馬安--—亞喀巴——臘法——海岸線這個範圍 內的地區。在“貝爾福宣言”發表30年以後,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通過了巴勒斯坦分治決議案。這項分治決議是促使阿拉伯國家走向戰爭的導火線。
1946年初,在巴勒斯坦的人口中,阿拉伯人為126.9萬人,其中伊斯蘭教徒占3/4,基督教徒占1/4;另一方麵,猶太人增加到67.8萬人。聯合 國分治決議案中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邊界主要是根據兩個民族的居住地域考慮確定的。根據分治決議,猶太人獲得了從海法到阿什克倫的海岸地帶、適宜農耕的加利 利東部、薩馬裏亞地區北部和未開墾的內格夫地區;耶路撒冷和伯利恒[①位於耶路撒冷南6英裏處,相傳是耶穌誕生地。—譯者注]由聯合國管理,基督教、擾太 教和伊斯蘭教等所有宗教勢力都被劃在圈外。阿拉伯國家對這項分治決議表示不滿。原因之一是猶太人原來在巴勒斯坦僅占有近
8%的土地,而根據決議案卻獲得了占55%[②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的1982年《世界知識年鑒》稱,“聯大分冶決議規定劃給猶太國麵積占總麵積的 57%。”譯者注。鬆鼠妖注:第一次戰爭結束後,猶太人控製的土地有一半是在當時被認為不可耕種的內格夫沙漠,而水源地加沙和約旦河西岸最肥沃的地帶劃給 了阿拉伯人,在評論分治土地麵積時,一定要同時注意土地本身價值。1964年以色列建設引水工程和節水農業才又開發了大批土地。]的領土;另一個原因是口 頭上說是在古代猶太王國的土地上建立國家,而分給猶太人的領土原來是屬於阿拉伯人的;再有一點使阿拉伯人對分治決議不能容忍的是,巴勒斯坦在此之前 1,800年期間一直是阿拉伯人的不可分割的政治共同體。在猶太人方麵,他們盡管對耶路撒冷由聯合國管理也心懷不滿,但是仍歡迎分治。50年黑暗的曆程走 到了盡頭,前麵出現了曙光。從1897年在瑞士巴塞爾召開第一次世界猶太複國主義者大會,通過“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家”的巴塞爾綱領時算起,已經整整過 去
50個年頭了。
第四節 阿拉伯國家的戰爭決心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猶太複國主義中心從英國轉到美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英國為了保持中東的穩定,花了很大氣力支援“阿拉伯聯盟”以滿足英國自身戰略防務的要求。在這個背景下,1945年3月22日,埃及、伊拉克、黎巴嫩、敘利亞、沙特阿拉
伯、外約旦、以及也門的代表在開羅舉行簽字儀式,結成了阿拉伯聯盟。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通過了巴勒斯坦分治決議案。阿拉伯聯盟反對這項決 議,於1948年2月9日在開羅召開會議,就堅決阻止建立以色列國的問題取得了一致意見。4月16日,阿拉伯聯盟再次在貝魯特舉行會議,決定英軍撤退後把 阿拉伯聯盟的陸軍派往巴勒斯坦。
4月25日,阿卜杜拉國王和其他領導人在安曼召開緊急會議,決定不惜訴諸武力阻止聯合國分治決議案的執行。同時還決定英國從巴勒斯坦撤退後,阿拉伯聯盟統治巴勒斯坦。
但是,盡管阿拉伯聯盟擁有優勢的兵力和武器,而且在阻止建立以色列國問題上表麵上建立了合作體製,但在內部卻因長期不和以及爭奪領導權而存在著尖銳的矛盾。政治上的兩大競爭對手是外約旦的阿卜杜拉國王和侯賽因王室[①
指當時巴勒斯坦高級委員會的領導人候賽因。——譯者注]。阿卜杜拉國王夢想建立由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外約旦和巴勒斯坦組成的“大敘利亞”。這個舞 台上的另外一個人物是埃及的法魯克王。他雖被各方麵看成是阿拉伯世界的領導人,但卻遭到伊拉克的反對。伊拉克一直自命不凡,認為隻有自己才是阿拉伯世界的 盟主。
阿拉伯聯盟除外約旦、伊拉克和埃及的三足鼎立局麵外,1936—
1939年時考克吉與侯賽因的對立此時公開化了。侯賽因利用1947年11月聯合國通過分治決議案的機會,宣布對猶太人進行聖戰,與此同時,企圖接近阿卜杜拉國王。
在這種情況下,敘利亞、黎巴嫩、埃及和伊拉克的領導人,為了對抗阿卜杜拉和侯賽因的聯合,把昔日的英雄考克吉推到阿拉伯各國派出的誌願軍的總指揮位置 上。這支誌願軍就是阿拉伯解放軍。該軍的司令部設於大馬士革,武器和補給品主要由黎巴嫩和敘利亞供應。伊拉克由於對考克吉的領導能力持有懷疑,向這支軍隊 派去了最高監察官;敘利亞則派遣了行政軍官。考克吉隻有指揮作戰的權限。
另一方麵,侯賽因將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組織起來,建立了救世軍,由他從未指揮過軍隊的侄子卡德爾·侯賽因擔任指揮。卡德爾·侯賽因為了購買武器前往大馬 士革,但遭到拒絕。就這樣,侯賽因派和考克吉派雙方在仍然保持對立的情況下進入了巴勒斯坦戰爭。如果說兩派之間相互作了點妥協的話,那僅僅是決定考克吉軍 隊在巴勒斯坦北部方向作戰,侯賽因軍隊在東部方向作戰。考克吉軍隊有8,000人,其中各國派遣的人數如下:
敘利亞;1,000人, 1個75毫米炮兵營。
黎巴嫩;500人。
伊拉克:2,000人, 2個炮兵營。
約旦:500人, 1個炮兵營。
沙特阿拉伯;2,000人。
埃及:2,000人, 1個炮兵營。
另一方麵,侯賽因的救世軍由兩個分遣隊(每隊1,000人)組成,一個分遣隊進駐利達機場地區(現在的盧德機場),一個分遣隊擔任耶路撒冷的守備任務。 阿拉伯人居住地區的男子幾乎全被動員起來。開展遊擊活動和負責居住地區的警備。但是,侯賽因的控製還遠未達到基層。
第五節 “哈加納”[① 希伯萊語,意為“自衛隊”。譯者注]——以色列國防軍的前身
1948年至1949年的巴勒斯坦戰爭,是以色列軍隊從過去的警察部隊變成現代軍隊的轉換時期。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宣布獨立時,以色列有三個武裝集團,它們是猶太人社團的地下組織——“哈加納”和非正規部隊“伊爾貢·茲瓦伊·盧米”[②
希伯萊語,意為“民族軍事組織”。——譯者注]以及“羅哈米·黑爾茲·以色列[希伯萊語,意為“以色列自由鬥士’。簡稱“萊契”。—譯者注]3”。後麵 的兩支非正規部隊在巴勒斯坦戰爭初期被以色列國防軍改編接收。[鬆鼠妖注:伊爾貢和萊希是反對派的武裝,被稱為恐怖組織,後被哈加納強製繳械解散,見《以 色列現代史》]
“哈加納”的起源可以遠溯到土耳其統治時期。1920年12月,它作為猶太複國主義的地下軍事組織正式成立。最初按地方分權的方式分別負責各拓荒地區的 警備。隨著與阿拉伯人衝突的激化,“哈加納”逐漸得到加強,中央集權的色彩也多了起來。1936年阿拉伯人在耶路撒冷暴動之後,“派爾馬契”[①
希伯萊語,意為“突擊隊”。——譯者注]的創始人伊紮克·薩德在耶路撒冷建立了機動警備隊。此外,1937年為了警衛拓荒地,遷入拓荒地區的人們組織了 自衛團。機動警備隊最大規模是連,下麵編有排和班,1938年共有隊員1,000人。英軍情報軍官奧德·查理·溫蓋特上尉的遊擊戰術,為這支機動警備隊的 運用思想奠定了方向。溫蓋特上尉在本國政府的允許下,組織了一支由“哈加納”隊員和英國軍人組成的特種夜襲部隊,用來對付阿拉伯人的暴動。這支部隊的主要 作戰方式就是打伏擊和“打了就跑”的戰術。1939年,熱情的猶太複國主義者溫蓋特上尉根據本國政府的命令調往非洲,但是他的思想卻在“哈加納”中紮下了 根,1939年,機動警備隊、自衛團和特種夜襲隊三種常備警備部隊的總人數達到2,000餘人。同年9月,在特拉維夫猶太人社團下設置了“哈加納”總司令 部。雅科夫·多利就任司令,但因多利體弱多病,作戰部長伊蓋爾·雅丁代行其職務。總司令部下設技術、計劃編成、教育訓練和指揮四個組,1947年以前一直 在發揮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猶太人社團為必須擴大常備軍的形勢所迫,於1937年12月解散了原來的野戰連隊(FOSH),重新組建了野戰部隊 (HISH),並決定在周末和暑期對13歲至25歲的青年進行軍事訓練;後來,在1944年末,英國政府在意大利首次組建了猶太旅。猶太旅雖然沒有取得什 麽顯著的戰績,但卻為猶太人軍官提供了進行有組織的軍事訓練和體驗戰鬥生活的寶貴場所。在此之前,1941年,伊紮克·薩德(1890—1952年)將 “派爾馬契”部隊的野戰連隊和特種夜襲隊的隊員2,000人編成6個連,對他們開始了正規的訓練。1944年,在“派爾馬契”的組織中增設了航空小隊和海 軍中隊。
正當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的戰爭危機日益加深的時候,猶太社團的領導人本·古裏安認為對付遊擊隊的警備部隊已不敷使用,便立即著手組建正規的野戰 軍。1947年中期,野戰部隊已達12,000人。為了提高進攻能力,將原來編為15個連的4,500名隊員改編成4個地區預備旅。其餘的5,000人仍 以連為單位,主要擔負地區守備任務。
第六節 阿拉伯國家軍隊的實力
1948年5月15日開戰時,阿軍隻有8個單位,總兵力達42,000人。其中考克吉指揮的阿拉伯解放軍為5,500人,候賽因指揮的救世軍
5,000人,黎巴嫩軍2,000人,敘利亞軍5,000人,外約旦軍7,500人,埃及軍5,000人,伊拉克軍1萬人,沙特阿拉伯軍兩個連。開戰前 人們判斷阿拉伯人的總兵力超過10萬人,但開戰後查明這個數字被誇大了。據說阿拉伯總人口約有3,000萬人,但由於阿拉伯各國內部對立和爭奪領導權,結 果一直到開戰前也未能把阿拉伯世界的力量集中起來。
本·古裏安在開戰前判斷阿軍的總兵力為15萬人,但實際參戰的兵力到1948年10月時才不過是5.5萬人。1948年5月初,據說埃及陸軍總兵力為5 萬人,但在開戰時能派出1萬人參戰已經很不容易。盡管這樣,在戰爭高峰時,他們還是把4萬人投入了戰場。沙特阿拉伯在開戰時隻派遣了兩個連與埃及軍隊一起 行動或受其指揮,後來增加到6個連,到1949年1月1日又增加到2個營。
以色列感到威脅最大的一支軍隊是由舊英軍軍官格拉布指揮的外約旦軍(阿拉伯軍團)。外約旦獨立於1946年3月22日並取得了英國的承認。它根據與英國 之間締結的互相援助條約(20年期限)引進了英國的裝備和訓練方式。在開戰時有37名英國軍官留在外約旦軍隊中進行指導。阿拉伯軍團的兵力約有6,000 人,由3個300人的營編成了1個機械化旅。此外,還有17個獨立步兵連,每連有200人;有2個野戰炮兵連,每連裝備87.6毫米加榴炮4門,另外還裝 備有50輛英製裝甲車。阿拉伯軍團的弱點是彈藥不足。阿卜杜拉國王在彈藥補給方麵受英國控製,通過蘇伊士運河的補給品要遭到埃及軍隊的扣押。
1946年4月,敘利亞從法國獨立出來,1948年5月敘利亞陸軍兵力達7,000-8,000人。敘利亞陸軍唯一的實戰部隊是2個步兵旅,裝備有若幹 輛法製坦克。從1945年開始,英軍顧問團指導敘軍的編組和訓練。敘利亞雖然還裝備有飛機50架,但能出擊的隻不過10架。
1945年5月,黎巴嫩陸軍總兵力為3,500人,步兵連5個,裝備有坦克和裝甲車。另外,還有2,000人的武裝憲兵隊。黎巴嫩能為阿拉伯軍隊做出的 貢獻不是提供兵力,而是為敘利亞和伊拉克空軍提供機場,為考克吉的軍隊和敘利亞軍隊提供基地。實際參戰的黎巴嫩軍是4個步兵營和2個炮兵連。
伊拉克陸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占領時期。當時雇用了大約2,000名營地警衛人員,1919年將這些警衛人員改編成軍隊,1921年人 數增加到5,000人,並在英國空軍的指導下改編成機械化騎兵連。同年創建誌願製的伊拉克國民軍,定員為3,500人。大部分士兵是庫爾德族人。後來又創 建了陸軍大學,並把伊拉克軍官派到英國和印度受訓。1934年委任統治結束,實行了征兵製。1936年編成2個步兵師、
1個騎兵旅,裝備了若幹架支援飛機。1941年發生反英暴動時,陸軍有4.1萬人,飛機120架,而這些飛機大部分在暴動中遭到了破壞。1948年1 月,英國和伊拉克締結了條約。條約規定英國繼續使用伊拉克空軍基地,其代價是英國向伊拉克提供裝甲車輛、高射炮、飛機和87.6毫米加榴炮等武器裝備。
1948年5月,伊拉克陸軍達到2.1萬人,飛機100架。但軍隊士氣低落,而且一年製的兵役期限使士兵難以掌握複雜的武器。伊拉克領導層把軍隊看成是維持權力的手段。
埃及在形式上於1922年2月28日從英國統治下獨立出來,但在
1947年英軍從蘇伊士運河地區撤離之前,一直是處於英國保護之下的地位。
1936年英國、埃及簽署條約,解除了對埃及陸軍的一切限製。埃及軍隊苦於缺乏財政力量和合格的兵員,新兵中有80%的人不合格,征兵是有其名而無其實。陸軍采用英國的編製和裝備,從1936年起至
1947年止一直接受英軍顧問團的指導。英國根據兩國之間的條約,承擔向埃及提供武器彈藥的義務。英國從1945年5月至1947年6月期間向埃及提供 了飛機40架、偵察車36輛、運輸車298輛以及大量的輕武器彈藥。在此之前,1939年埃及陸軍約有2.2萬人,裝備飛機30架,雖然製定了發展到 1,000架空軍支援飛機和10萬人軍隊的計劃,但到
1943年這項計劃被削掉了一半。
在開戰前阿拉伯各國宣布的兵力數字很大。按這個數字,它是占有絕對優勢的,但隨著戰爭的進展,其虛誇性逐漸為人們所識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