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巴黎12月7日電 在巴黎氣候談判會場,中國對於南南合作的努力受到多方肯定。其中,中國國家發改委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共同舉辦的“第二屆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高級別論壇”雖然時間定在休息日,但依然有聯合國副秘書長吳紅波、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副執行主任易普拉辛·賽奧、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協調員納塞夫、全球環境基金首席執行官兼主席石井菜穗子等多位高官“加班”前來支持。
聯合國氣候大會巴黎會議中國代表團團長、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表示,南南合作是南北合作的重要補充,是發展中國家聯合自強、互利共贏、團結互助,實現共同發展的重要途徑。2011年至今,中國政府除對外援助外,累計安排4.1億元人民幣(約6500萬美元)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支持和幫助非洲國家、最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嶼國家等應對氣候變化。目前,中國已與20多個發展中國家開展了節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和產品推廣項目,對外贈送節能和太陽能燈120餘萬盞,節能空調2萬餘台,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1萬餘套,並幫助有關國家提高極端氣候事件的預警預測能力。在能力建設方麵,已舉辦40多期應對氣候變化與綠色低碳發展研修班,為發展中國家培訓了數千名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官員和技術人員。
解振華指出,氣候變化巴黎會議領導人峰會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全麵闡述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和行動,並宣布了中國支持發展中國家的新舉措。從2016年開始,中國將通過雙邊合作在發展中國家開展低碳示範區、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項目,繼續擴大氣候變化培訓名額,特別是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向綠色氣候基金等融資的能力。中國還將加強與有關國際組織和多邊金融機構開展合作,以更加有效的行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
聯合國副秘書長吳紅波表示,所有國家都是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受害者。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受氣候變化影響尤為嚴重。南南合作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中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能夠為彼此和全球提供很好的經驗和推動力。關於南南合作領域,他建議應關注四方麵內容:一是分享在設計和實施政策框架的知識和能力;二是技術轉移,包括向可持續能源發展轉型的技術;三是技術和機製能力建設;四是數據的獲取和分析。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副執行主任易普拉辛·賽奧在致辭中指出,每個發展中國家都有其獨特的經驗和優勢。南南合作已成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有效途徑之一。很多發展中國家已成為國際氣候政策的推動者,在實施綠色低碳發展、適應氣候變化和實現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發揮了重要的領導力。在資金、技術、經驗分享、生態適應等方麵南南合作可以成為南北合作的重要補充。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協調員納塞夫、全球環境基金首席執行官兼主席石井菜穗子等均在發言中高度評價中方為推動氣候變化南南合作作出的貢獻。石井菜穗子還指出,南南合作應將森林可持續經營、城市發展、生態適應和落實國家自主貢獻作為關鍵工作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