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顫抖吧,紈絝子弟們

(2015-03-08 19:41:00) 下一個

伯雄兒子郭正鋼被抓了!其他紈絝子弟們可好?

你可能知道溫家寶,但不一定知道溫雲鬆;你可能知道曾慶紅,但不一定知道曾偉;你可能知道賀國強,但不一定知道賀錦濤,還有我們以前不知道的周濱、令穀們。如果你深諳高層政治,自然會心領神會,在聽聞任何一個名字之後都會腦補出很多場景和故事。如果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也無妨,講故事者的成就感正在於此。


溫家寶之子溫雲鬆負麵傳聞早已車載鬥量

貪官的女人們我們已經在《北京觀察:紅顏如何成禍水?》 裏談過。輿論場不生產新聞,我們隻是新聞資源的搬運工。

先說溫雲鬆

中國前總理溫家寶之子,美國西北大學凱洛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除了廣為人知的中國衛星通信集團董事長的身份外,溫雲鬆被外界言之鑿鑿確認還涉足科技業和投資業。雖然在防火牆內,溫雲鬆還是禁搜詞,且在百度搜索過程中也有搜索結果自動消失的情況,但是在防火牆外,有關其負麵傳聞卻早已車載鬥量。

所有的傳言,被2012年10月25日出版的《紐約時報》以長篇幅的頭條報道集中展示出來,溫家寶家族27億美元巨額財富事件瞬間引爆世界。溫家在被戳中命門後的反擊和辟謠,即便言之鑿鑿,卻也淪為了蒼白無力的辯解。局外的民眾,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為表達情緒計,每遇主流媒體為當局反腐大動作鼓與呼,鍵盤黨和段子手們便群策群力,一邊呼喊著“27億咋辦”一邊靜靜等待著降低的槍口來臨。果不其然,很快“27億”也被毀了,成為官方嚴打的對象。

號外!號外!現在插播一條消息:新華社最新規定第一批禁用詞,其中就包括“影後”、“影帝”。言盡於此,個中槽點和醉翁之意,觀者大可天馬行空,信馬遊韁。

口說無憑,為溫家輸送巨額財富的核心管道究竟在何處?打著國務院總理的金字招牌,有時候家族成員不需要做什麽,財源亦會滾滾而至。據說關聯度最深的,一是因腐敗問題落馬的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一是在反腐颶風中倒下的華潤集團宋林。前者握有審批權,負責批項目給溫雲鬆;後者握有絕對資源,在收購過程中負責將價值數十億元的山西優質煤礦讓給溫雲鬆。當然,這些傳言有被官方證實真偽的機會,但還需要時間。

老子是老子,兒子是兒子。另一個廣為人知的傳言也在指稱著溫家寶對家庭管理的徹底失控。老婆、兒子根本不聽溫家寶的,我行我素。隻要不離婚,不斷絕父子關係,照樣借著老子的名號行走江湖。

再說曾偉

如果你看過央視曾經的名角沈冰自述,應該對曾家在央視遴選少奶奶的橋段印象深刻,也對作為太子黨且已經移民澳大利亞的曾偉在沈冰麵前的露底“演說”歎聲連連。

“曾偉後來私下裏跟我說過,他個人發跡之時正是曾慶紅擔任國家副主席一職期間,曾偉創業可謂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曾偉除了插手上海大眾汽車、東方航空、北京現代汽車等公司,獲取巨額傭金外,還在北京開了一家基金性質的公司,主要是通過內部管道獲知都有哪些公司欲‘股份製改造’並上市發行,然後其公司會主動鎖定那些公司,與他們聯係,‘協助’這些企業順利上市,同時通過獲取原始股獲得巨額回報。曾偉好幾次跟我說,你就待在央視做個主持人有什麽意思,你應該跟我出來做生意,中國有著無限大的市場,再加上老頭子的關係,隻有你想不到,沒有你做不到。”

雖然沈冰自述可信度的確存在疑問,但我們從中“嗅出”一種廣為人知的味道。曾偉這段“天下之大舍我其誰”、“我的中國我做主”的真情告白,確也道出了權貴階層如何借著獨特的政治資源坐著火箭往上飛,又是如何不費吹灰之力數錢數到手軟。

大樹底下好乘涼,著實一點也不假。不過橫看成嶺側成峰,樹大也易招大風。

以“一筆項目的進項少於一個億,免談”作為商業格言的曾家大少,除了招來防火牆外接連不斷的颶風外,也不出意外的地招來了體製內人員的意見反饋。其中就包括曾經擔任過新華社社長的田聰明。按照田的說法,“曾慶紅兒子曾偉賺錢的事情很神秘,一般外界很少知道,我們新華社駐各地的記者偶爾有內參匯報,但我一般隻給總書記看,不給任何人……曾偉暗中掌握的財富,那是江澤民、溫總理等任何家族都無法比擬的。很多海外媒體盯著溫總理,其實,曾慶紅家族才是最大財富壟斷者,已經富可敵國。”

此段流竄於坊間的意見反饋,至少有兩個待解的謎團:看了內參匯報的總書記,為何在曾家事宜上繼續保持緘默?富可敵國的曾家,是否已經到了如同《泰坦尼克號》巨輪那般,麵對近在眼前的冰山來不及轉向的地步?

最後是賀錦濤

提到賀家,此處應有“彩蛋”。多維新聞曾經一度爆出王岐山約談賀國強,就其子涉嫌不法生意嚴正交涉,要求賀國強配合中央調查其子,並把涉及的巨額不法財產上繳。隻是令人未想到的是,錢收繳了,人更要抓,賀國強也被兒子坑的差點晚節不保。中共在堅決打擊紈絝子弟上的堅決也體現在“切割”上,兒子有事並不一定老子就有事,賀國強被他的兒子賀錦濤以及下屬們好好利用了一把。有消息稱,賀國強的責任是失察,本人的確沒有違反黨紀國法。這或許是中共在抓捕了賀錦濤後秘而不宣的原因。

一切都因華潤集團前董事長宋林而起。彼時,賀錦濤的名字還處於猶抱琵琶半遮麵的階段。黨媒在敏感時間點刊出的《誰是嚴查華潤董事長宋林的阻力》,一石激起千層浪,尤其是加注在阻力前的連串限定詞,“一定非同一般,或者是某個人,或者是一個團夥,總之是足以抗衡或甚至勝出高層批示的人”、“如果宋林是老虎,這個阻力就是大老虎”,引得外界揣度熱潮驟增:究竟阻力從何而來?黨媒所提的大老虎究竟是誰?

不經意間 ,帽子落定在了賀家身上。而在落定前,這頂帽子在半空中也是回旋了多次。

如果說新華社記者王文誌對宋林的舉報隻負責將其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那麽最先揭發華潤集團下屬華潤電力涉嫌百億元溢價收購山西爛煤礦事件的前《山西晚報》記者李建軍,則負責將宋林背後的常委故事鋪展開來。也這是源於這種鋪展,讓遮擋賀家的最後一層麵紗也被撕開。

同年5月19日,香港某周刊刊發以“謳歌”為主的報道,稱讚“賀國強誠實正直,重視與家人和朋友的情感。”更早前的1月,該刊還引述賀的前秘書之言稱賀國強“很清廉”,並要求家人遵紀守法,兩個兒子的婚禮都是在招待所簡單辦理。然此正能量滿滿,且放在黨報頭版都不存在政治問題的文章,人民網轉引後的相關鏈接卻在宋林案後徹底鏈接失效,具體原因至今無人說得清道得明。

“謳歌”還在空中飄揚,同樣來自香港的《南華早報》卻在英文版捧出高級猛料——習近平已批準調查賀錦濤,王岐山已在內部通報了對賀錦濤的部分調查結果。與此同時,海外媒體同步中文網上有關消息開始密集出現,然死屍遍野也在意料之中。路透社有關賀國強之子搞私募的舊文鏈接失效,《紐約時報》跟進阿裏巴巴上市背後的“紅二代”贏家,報道因選擇了討巧的表現形式而得以勉強存活。

千裏生死一線牽。這根線,就是咬定監管不放鬆的中共當局。

顫抖吧,兒子們

因為咬定青山不放鬆,所以處於傳言漩渦中的高層子弟們,比如那些尚能自由活動的溫雲鬆,曾偉……其“生死”這根線,也死死地牽在當局手中。如果當局以“法”作為唯一準繩,上不封頂,不設指標,該怎麽辦就怎麽辦,那麽該放開這根線的時候就要放開;如果處理決定是綜合考慮的結果,那麽就另當別論。畢竟,作為局外人是很難摸準現實政治和理想政治之間的分界線的。妄議中央不可有,揣摩聖意同樣可能“肇事”。

幸好!北京時下釋放出的有限信號,在向第一種情況靠攏。雖然中央在打虎、拍蠅的過程中,也遭遇了來自四麵八方的不同程度的輿論圍剿,比如為權鬥而反腐,自黑論,拐點論等等。但至少反腐不再是花拳繡腿而是開始動真格,已經在兩年多的反腐大潮過後達成基本共識。溫家族巨額財富是否摻雜水分?曾偉的富可敵國是否涉嫌違法?那些藏得更深的紈絝子弟是否能被一個個的繩之以法?這些問題回答過後,還需要繼續追問:名下無任何“罪證”的溫家寶能否徹底脫開幹係?曾慶紅對於其子的囂張跋扈是否負有責任?父親大人們真的兩眼一抹黑,任由兒子們欺騙戲弄?

兒子犯法,老子一定有罪。這是早已被撇棄的簡單線性思維,文革時期的家族成分論,就是再現成不過的例證。但是兒子犯法,作為監管者的疏於監督,又何嚐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犯罪?何況,目前不管是兒子問題,還是老子問題,都還不是“遲早”問題,而是原地踏步般地停留在“是否”問題上。

剛剛結束的人大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傅瑩對於反腐的講話也是頗有嚼頭。比如在提到預算法時強調,在修改過程中明確要求政府的所有收入都要納入全口徑預算,加強對權力的約束。在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中也加大了對貪汙、賄賂的處罰力度,比如把向國家工作人員近親屬行賄也納入犯罪。傅瑩這段表述也可以進一步推導——向親屬行賄被納入犯罪,那麽縱容親屬行賄,也應納入犯罪。

要知道,中國政治家族的腐敗,隻有公眾想不到,沒有其做不到。中紀委副書記趙洪祝在此參加福建省代表團會議時亦感歎:蘇榮家從老到小從男到女都有參與腐敗,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程度。上海此前主動請纓先行先試治理“家族腐敗”,也是紮牢製度籠子的關鍵一步。

在此我們不妨大膽猜測:不是不辦,隻是時候未到。

嗯。你懂的!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