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05-12-29 06:47:10) 下一個
十月,正是賞菊的最佳時節。若說百花叢中最喜之物,除了象征“百年好合”寓意、清新純潔的白百合,便是這綻放於深秋、笑立於秋霜間的菊花了。
  看到菊花便聯想起了有關菊花的詩詞。“一自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至今。”大觀園才女林瀟湘這兩句詩,道出了菊花的命運:菊花栽培屬我國最早的花卉之一,卻是在彭澤先生之後,才出現大批的吟詠之作,佳篇盈什,不可勝計。駱賓王、杜甫、晚唐小李杜、陶淵明等曆代文人均有傳世名作,連那個鄙夷桃花的劉禹錫,也稱頌菊花是“寒蕊差池落,清香斷續來”,認為“桂叢慚並發,梅蕊妒先芳”。
   可以說,詠菊詩章,從屈原的“夕餐秋菊之落英”到秋瑾的“夭桃枉自多含妒,爭奈黃花耐晚風。”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賞菊、詠菊、讚菊。而各個賞花者心境和情懷各異,菊花也以不同的芳姿呈現於筆下:或為淡泊灑脫的隱逸君子,或為清麗冷豔的巾幗英俠,或為失意落魄的文人學士,或為矯矯不群的偉岸使者……均將菊花作為謙謙君子、作為自己的化身來歌頌,借物抒懷,借物詠人。
   有關菊花之詩詞眾多,對《紅樓夢》和花卉癡愛至極的我,尤喜《紅樓夢》中曹雪芹關於菊花的詩賦。曹雪芹先生為他筆下的大觀園內的詩社所安排的最熱鬧的一次聚會,便是持螯賞菊之會,那宴會催生了十二首吟菊佳作,從“憶菊”開始,訪、種、對、供、詠、畫、問、簪、影、夢而至“殘菊”,三秋妙景盡收其中,竟成菊譜了。曹老自己也認為這種“以菊花為賓,以人為主”的一虛一實寫法,“前無古人,不落俗套”,“又新穎又大方”。詩成之後,又借紅樓中諸才子佳人之口,彼此稱讚不絕,李紈總結“題目新,詩也新,立意更新”。的確,曹雪芹若非作家而是詩人,僅憑這十二首菊花詩也可獨步清代詩壇了。不過,在十二首菊花詩之中,我最欣賞林瀟湘的“問菊”一首:“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充滿理性的思索,遠勝“毫端蘊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的纖細嬌柔。
   說到菊花之詩,又看到了窗前的花兒。 每日沉浸於文山書堆中,在文字中追逐人生的價值,放飛自己的思緒。工作閑暇間隙,凝眸笑視窗前的花兒,心裏洋溢著一股幸福的溫馨和深深的感動,看著眼前的花兒,片刻間被一片白、黃、綠著了底色,耳邊回蕩著一曲“明天會更好”的歡歌,思緒便飄了出去。心中再也沒有白居易“獨坐黃昏誰是伴”的感慨。
   人常語,觀朝霞,能領略到五彩斑斕、燦爛如霞的生命;觀白雲,能欣賞到卷舒自如、自由自在的曼妙姿態;觀山巒,能體會到靈秀高拔、直聳雲宵的氣魄偉岸;觀雲海,能領悟到寬闊無邊、縹緲朦朧的境界。麵對綠竹時,能學習到竹之文靜高雅、虛心進取、樂於奉獻的美德;麵對菊花,能學習到菊之笑迎風霜雨露的堅強品格;麵對岸芷汀蘭,能學習到人的品格芬芳幽遠,給人以哲理的啟迪和人格的力量。
   眼前這兩盆秋菊,散發著淡淡的馨香,放於園中迎秋陽而綻放;置於室內獨自成芬芳,能在歲末百花皆竭盡殫時盛開,不正象人在晚年節操彌堅,在逆境時迎難而上?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古人觀萬物皆可抒懷,而我們涉身世上,誰都會對人生有深刻的感悟。
   俯身嗅一把菊香,心裏想到了“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染出幾痕霜”的畫境;和菊花默默對視,心中湧起了“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片語時”的心境;回首度過的人生歲月,心中升起了“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的感悟;舉手執筆寫讚揚菊花的文章,心中想起了“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流水皆文章”的詩句;回首曾經的挫折和苦痛,感謝生活的賜福,心中不再有“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誰憐我為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的慨歎了。
   又是一年菊花香,值此秋菊飄香的日子,望欣然小文能引出朋友們的詩文佳句,全當拋磚引玉之舉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