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走進希臘

(2017-04-29 11:55:07) 下一個
3月27日至4月3日參加了去希臘旅遊的一個團,很久以前就對希臘,或者說是古希臘非常有興趣,這次終於成行也是了一項心願,而旅遊的行程又以伯羅奔尼撒半島和雅典為主,就更令我滿意。
沒有人不知道希臘,以前就有文章對於那些崇拜西方的人士,說他們為“言必稱希臘”。其實希臘被認為是西方文明和民主製度的起源,談到西方文明當然離不開希臘,這也沒錯,就像談到東方文明一定不會少了中華文明一樣,在希臘一個星期的旅遊中導遊也非常自豪地告訴我們,世界上隻有三大文明傳承下來,即希臘文明,中華文明,還有印度文明。
我們上中學時已沒有了世界曆史課程了,所以對於希臘等國家甚少了解,有的隻能是從課外書籍中去吸收這些知識了。 我很有幸在下鄉時得到一本修昔裏德寫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那是1969年,我到了黑龍江龍鎮農場,我去分場的辦公室,隻見一大堆書被堆在一小屋的牆角下,很多都已慘不忍睹,支離破碎,隻剩下很少幾本完好,其中就有這本《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我就撿了回來。 對什麽是《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我全然不知,打開看了才知道是有關古希臘的一場戰爭,是發生在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與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聯盟之間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打了近三十年(公元前431年至404年),結果是雅典被斯巴達的聯盟打敗了。《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是一本曆史書,它不像中國曆史小說,如《三國演義》等,可以有虛構的成分,但一樣引人入勝。 作者修昔裏德不僅是一位嚴肅的曆史學家,更是一位參加了這場戰爭的雅典將軍。 書寫的非常好,不僅敘述清楚,而且非常生動,我尤其喜歡那些書中人物的講話,不論是國家政府領袖的聲明,外交使節的闡述,還是將軍們陣前的動員,都是那麽的雄辯,絲絲在扣,使我感到古希臘人真是口才驚人。
近年來甚囂塵上的“修昔裏德陷阱”即是出自這段曆史,其主要思想就是指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來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爭變得不可避免。 當然也有人認為根本不存在什麽“修昔裏德陷阱”,而是美國智庫杜撰出來的,伯羅奔尼撒戰爭是由於雅典的擴張而引起的,相對於被迫應戰的斯巴達,雅典並不是什麽新崛起的大國。 至於今天為什麽“修昔裏德陷阱”和“中國威脅論”大行其事,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我以為所謂的“修昔裏德陷阱”其實沒有脫出動物的本能,這和獅群,猴群,或者鹿群中年輕力壯者挑戰原來的群主沒有什麽兩樣,和中國成語講的“一山不容二虎”是一回事,人類社會應該有智慧克服這種惡性競爭。
這次有機會可以親臨雅典和伯羅奔尼撒半島,瞻仰這片產生了希臘古文明,也發生過無數次戰爭,而最後被完全摧毀的土地,確實感慨萬千。  我們的導遊金發美女米歇爾告訴我,在發生了伯羅奔尼撒戰爭後, 希臘被耗盡了,而後就被馬其頓的腓力二世和亞力山大征服了。 希臘以後又被羅馬帝國統治,羅馬分裂後歸入拜占庭帝國,然後又被奧斯曼帝國統治了四百年,直至1832年才獨立,可謂曆盡千辛萬苦。另一位導遊告訴我們,希臘是一個小國,雖然被異族占領了很久,但還是保留了自己的文化和傳統。
由於長期的貧弱,希臘古代的璀璨文化隻留下了一片廢墟,大量的古代優秀文物都被一些西方大國竊取,不是在英國,就是法國,或者意大利等,這和我國有些相似。




希臘衛城google地圖

希臘衛城模型圖


到達雅典的第二天,我們在導遊的帶領下參觀了雅典城內的一些古跡,其中最令人驚歎的的便是雅典衛城。 看到雅典衛城和神廟遺跡,不能不令人感歎希臘古典文化的魅力,尤其是古希臘人物雕像的精美,對人體的精準刻畫,可以想象古希臘文化和技術的先進。
在2500年前古希臘人已有了雕刻和拋光大理石的技術,以及對人體解剖的深入了解。 我發現古希臘人雕刻了許多男性的全裸體雕像,但沒有看到有那麽多裸露的女性雕像,這和後來的西方美術發展好像不太一樣,可能是古代更追求男性力量的美。著名的文藝複興其實是對包括古代希臘和古羅馬文化的一種膜拜和回歸。從米開朗基羅的雕塑中可以看到古希臘雕塑藝術的影子。



阿提卡斯劇場(Atticus Odeon)


衛城山門



伊瑞克提翁神廟,這六位女神立柱均為仿製品



在衛城博物館裏安放著五位女神塑像真身,其中缺失的那位被大英博物館拿去了


帕特農神廟(Parthenon Temple),為最著名的古代原始神廟



狄俄尼索斯劇場




衛城博物館內珍藏的古希臘騎士浮雕,奔跑的戰馬比我們的昭陵六駿好像要生動,年代也早許多


接下來的一天我們開始了在從雅典至伯羅奔尼撒半島的環遊,我們的旅程就是從科林斯運河橋進入伯羅奔尼撒半島,再由裏約安東尼昂大橋回到希臘的大陸部。著名的科林斯運河,這條建於19世紀末的運河把伯羅奔尼撒半島和希臘本土徹底分開,然後要通過加在運河上的橋來聯通。 運河的開通也使伯羅奔尼撒半島最終成了“伯羅奔尼撒島”。



遊程圖


著名的柯林斯運河


在伯羅奔尼撒戰爭時期,科林斯是一個重要的城邦,它是斯巴達的盟友。 在科林斯附近的山頂上我們可以看到古代希臘的城堡,它們依山而建,易守難攻。 看到這些古老的城堡,仿佛還能聽到古戰場上慘烈的廝殺聲。



Nafplion
是伯羅奔尼撒半島的一個海港城市, 這裏不僅有俯瞰海灣的山頂城堡,還有在水中的要塞,整個城市非常美麗,我們沿著城區的小道一直登上了山頂,領略了小城的風貌。

孤懸海中的要賽


海邊的風還挺大,但陽光燦爛


在山頂俯瞰城市和海灣


在奧林匹亞我們參觀了古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比賽場地,恢弘的競技場即使放在今天也一點不遜色,加上場內的宙斯神廟等建築,整個運動場地的建築群非常壯觀。同行的幾位MD Anderson的醫生朋友還在200米的跑道上角逐了一番,當然誰不想在這個體育場上留下一份風采呢?


奧林匹亞古運動場的google地圖



運動場的紀念碑


奧林匹亞運動場的 早晨



宙斯神廟遺跡


赫拉神廟遺址




我們也要嗨一番。



210米的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競技場,不少遊客都要在1這裏奔跑一番



Olympia博物館中的雕像,對人體刻畫的精準令人歎服。

在伯羅奔尼撒半島最北部,2004年竣工的裏約安東尼昂大橋(Rio-Antirion Bridge) 把半島上的裏約和大陸上的安東尼昂兩個城市連在一起,這座大橋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和歐洲大陸的聯係至關重要,而她美麗的身影也為路程帶來一絲激動,我們在車裏都爭相把她定格於相機中。 

連接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裏約市和希臘大陸本土安東尼昂市的大

在去
Delphi 的路上,我們還遊覽了海邊小城Nafpaktos, 希臘的住房一律都是紅瓦白牆,在藍天碧海的陪襯下顯得分外靚麗。

Nafpaktos的海灣



Nafpaktos海邊的城牆

離開伯羅奔尼撒半島後我們在海拔600米的德爾菲(Delphi)住了一夜,這是一座深山裏的小城,但它卻被古希臘人認為是世界的中心,稱之為地球的肚臍。 這裏有古代阿波羅神廟和雅典女神廟的遺址,希臘神話中俄狄浦斯殺父娶母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 我們參觀了古廟遺跡和博物館,再一次領略了燦爛的古代希臘文明,但也感歎一種古代文明要延續下來是多麽的不容易,相比之下中華文明的傳承要完整的多。


Delphi的小教堂,我們去時正好教堂鍾聲響起,其聲音之嘹亮我想幾十裏外都能聽到。


4月的Delphi仍然可以看到積雪的山峰


和導遊米希爾小姐合影

旅程的最後一天我們坐遊船(cruise)遊完了雅典附近的三個小島,其中Hydra和Poros兩個島環境優美,同遊的幾位女士登上了Poros島上的最高點,頗顯英雄本色。


美麗的希臘海濱城市



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