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唐詩品匯》中不一樣的“靜夜思”

(2015-06-17 11:26:54) 下一個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這首“靜夜思”是李白的五言絕句名篇,短短二十個字寫盡了對故鄉的思念,我們小時候長輩們就要求我們背誦這首短詩,而且這首詩也非常簡單易懂,孩子們一念就會背,終身不會忘。可以說幾乎每個上過學的人都知道這首詩。即使在國外長大的孩子,一旦他們學習中文,大概這首詩也是必學的。 不過有時也會有疑問,為什麽才二十個字,就有兩個“明月”,是不是重複了,學語文時知道要避免重複,這當然也不是鐵律,有時候重複是為了強調語氣,或者重要性。

 

     成年後才知道原來“靜夜思”有許多版本,我們背的大多是《唐詩三百首》中的“靜夜思”,這是明清時為了普及唐詩而選編的。 我這裏有一套《唐詩品匯》,這是明代著名學者高棅編選的一部唐詩集著,該書正集九十卷,成書於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收集了唐代六百二十位詩人的五千七百餘首詩,後又於洪武三十一年(1398)增補了六十一位詩人,九百五十四首詩 , 為《唐詩拾遺》十卷,合計681家詩6725首。 《唐詩品匯》付印後出現過三種校訂本,這一套是陸允中校訂的。有意思的是,《唐詩品匯》隻有明版本,而沒有清版本, 也就是說在清代沒有複印過, 因此現在能見到的都是明代的書籍,隻到解放後國家才影印出版過。


 

 





     我們可以看到在《唐詩品匯》中“靜夜思”和我們熟悉的那一首有許多不同: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在《唐詩品匯》中我們看到李白的五言絕句被放在“正宗”中,而杜甫則被分類在“羽翼”中,也即不是主要的,顯然高棅對李白的五言絕句更看重, 當然杜甫的七言詩是列在“正宗”裏。 據考證李白的這首“靜夜思”寫於公元726年(唐玄宗開元十四年)舊曆九月十五日的揚州旅舍,時年26歲。他同時還寫了另一首詩《秋夕旅懷》可謂是《靜夜思》的續篇。太宗時揚州正式定名至今。 揚州周圍是有幾座小山,因此可以望山月。 專家們認為改編後《唐詩三百首》中的“靜夜思”讀起來更朗朗上口,而且更易被大眾接受,雖然可能改編前的詩更接近於李白原作。 不過沒關係,我們且將它看作是再創作吧.  而且改過後的詩不再局限於山月,顯然更容易引起人們心靈的共鳴。 一首二十字的小詩流傳了上千年,感動了無數的人,而且還會讓我們永遠的記在心裏,那是一首怎麽樣的詩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