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兩幅名畫

(2014-08-21 09:52:31) 下一個
                很少有一幅山水畫能這麽吸引我,可以對著她久久地凝神細看,雖然這些僅是她的印刷品,真真的細節並不能看清,我真希望有一天能看到她的真貌,這幅畫就是範寬的《雪景寒林圖》。
範寬的《雪景寒林圖》

 
崇山峻嶺被籠罩在一片白茫茫的風雪中,仿佛可以聽到山穀中寒風的呼嘯,湖麵似已冰封,不見波瀾,右邊的小橋橋麵也被積雪覆蓋,沒有行人,也不見飛鳥,整個畫麵帶給人的是極度的嚴寒,世界仿佛凝固了在這一瞬間。據言畫中有一人在屋簷下觀望,可惜在照片中不能分辨,不見人絲毫不影響整幅畫的氣氛和觀感。 
雖然這不是一幅寫實的作品,中國的山水畫好像也沒有寫實的傳統,可我還是感到她很真實。最起碼畫中所營造的寒林雪景使我仿佛身曆其境,這種感覺隻有過去在觀看油畫作品時才會產生。不可否認,油畫比國畫更能表現真實的山水,由於有色彩和光線的結合,油畫更有時空感,更立體。  但《雪景寒林圖》好像也給了我同樣的感覺,這可能因為表現的是寒冬雪景,沒有這麽多色彩,光線在這裏也變得不是那麽重要,水墨畫對於雪景的表現一點不比油畫差,所以我認為《雪景寒林圖》是一幅真實的山水畫。
範寬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山水畫家,他的山水畫氣勢磅礴,尤其是他的雪景畫更是造詣深厚,能很好地刻畫出山區隆冬時節那種寒冷,蕭殺的氣氛。範寬長期居於關中秦嶺地區,那裏的雄渾景象是他創作的源泉,所以《雪景寒林圖》中所描繪的山景並不是憑空而來的。範寬和關仝,李成合稱為北宋初年的三大家,他的作品留下的很少,主要在台灣故宮博物館,這幅《雪景寒林圖》可能是唯一一幅留在大陸的範寬畫作。在宋代出版的《宣和畫譜》中對此畫已有記載,由於這幅畫在曆史上沒有很好的記載,從畫上能見到的最初收藏者是清初的梁清標安岐, 乾隆時被送入內府。 由於八國聯軍入侵,使得國寶流失至民間,《雪景寒林圖》盡然被一個英國士兵搶來在市場上兜售,好在被當時的收藏家張翼購得,之後一直被張家視為瑰寶,秘不示人。  直到1981年,張翼之子張叔誠先生將這一國寶捐給了天津博物館,使之成為該館的鎮館之寶,讓大眾得以欣賞。
宋代《宣和畫譜》對範寬的介紹,《雪景寒林圖》列在其中
雖然對於《雪景寒林圖》是否是範寬真跡仍有爭議,但認為它是宋代範寬畫派的重要作品是無異議的。曆史上許多藝術作品都有類似的情況,專家們可以為此一直爭議下去,但不妨礙我們對此畫的喜愛。
  範寬的《溪山行旅圖》
範寬最著名的一幅畫是現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館的《溪山行旅圖》,備受徐悲鴻先生稱讚,譽為千年山水畫第一。我個人覺得《雪景寒林圖》並不遜於其,從氣魄,深度,情景的刻畫均不落其後。

可以想見這幅範寬名畫帶給中國美術界的衝擊,整個大陸就隻有這麽一幅,多年來就沒有見過範寬的真跡,而且是這麽一幅宏篇大作,說他是國寶一點不假。這就有了我們要談的第二幅名畫,她就是靳尚誼先生的油畫人像“青年女歌手”這是靳尚誼先生1984年創作的。據說靳先生那時正好探索肖像畫的技法,他希望能在表現東方女性的描繪上也獲得成功。在這幅畫中,年輕的女歌手雙手放在膝上,眼睛凝神平視,臉上略顯矜持,穿一身深色的連衣裙,很有那個時代的特點。這幅畫最大的一個看點是幾乎整幅畫的背景就是上麵提到的《雪景寒林圖》,在肖像油畫中使用一幅中國山水畫作為背景,而且是這麽一幅堪稱國寶的古代山水畫,實在是既大膽,且富有想象力,當然這也說明畫家對這幅《雪景寒林圖》的喜愛。把一個年輕的現代女性放在具有上千年曆史的古畫前,用藝術的手法把他們融合在一起,構成一幅嶄新的油畫創作,我們不得不讚歎畫家的奇妙構思。  千年的曆史在這裏得到了體現,傳統的中國水墨山水畫在這裏被西方的繪畫方式進行了再創造,這仍然是一幅現代的油畫,表現的是當代的年輕女性。  整幅畫處在一種冷色調中,這和背景畫相一致,畫家用了平麵光來刻畫年輕的歌手,這也使背景畫和歌手渾然一體,不可分割。
靳尚誼的油畫——《青年女歌手》
據說這幅畫現在價值連城,有外國人更要高價購買,這當然和這幅畫上的女歌手有關了,因為她如今已是中國的第一夫人了。但我想這不應該影響這幅畫的藝術價值,畫家進行藝術創作時並沒有那些政治的考量,他所進行的隻是藝術創造,而他的這幅肖像畫本身就是一幅非常成功的作品,與女歌手的身份沒有太大的關係,當然客觀上她使這幅畫增值了。  這幅畫現已被畫家捐給中央美院了,希望國寶級的藝術品能永留祖國,供後代欣賞。

一古一今,一中一西,兩副名畫都是中國繪畫的瑰寶,是千百年來我國藝術家對繪畫藝術的不倦追求,對美好自然和生活的再創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