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的哲學觀

(2019-12-02 09:43:57) 下一個

爭取世界和平係列文章1/12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萬家墨麵沒蒿萊 敢有歌吟動地哀 心事浩茫連廣宇 於無聲處聽驚雷

我的哲學觀                 

科學論據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科學就是客觀存在的時間、空間和包括生物在內的各種物,它們的特性和相互之間的影響。

時間、空間和空間中所存在的各種物及各種物的本性與相互影響,是沒有開始時間的,是一直存在的,且永無休止。但各種物的本性卻會因相互影響而不停地發生變化,變化分為內質的變化和外形的變化,內質的變化是由組成物質的各個個體相互影響而產生的,外形的變化是由物質和其它物質相互影響而產生的。物質的變化有一定的規律性,生物們力求掌握它們的規律性以利於自己。可以這樣說:整個宇宙時時刻刻都在變化著,時時刻刻都在由舊變新。

時間是無始無終的,但一定範圍內的時間是有始有終的;空間是無邊無際的,但一定範圍內的空間是有邊有際的。時間和空間兩者組成了宇宙。宇宙是指全部空間和時間。時、空都沒有中心點,任何一點都可以是它們的中心點。這裏的空間是指無邊無際的總空間,不是指總空間中的有一定範圍的空間;時間是指無始無終的總時間,不是指某一階段的時間。Stephen  W  Hawking所著《時間簡史》一書中的時間,僅指從“大爆破奇點”到“大擠壓奇點”中的一段而已,在地域中也僅限於銀河係。時、空一定可以用數字來表示。所以,空間、時間、數字三者合為一體,缺一則其它兩者皆不存在。數字可以說明很多問題。例如對於光速來說,有比光速每秒約30公裏大的數字,就應當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而且是沒有極限的。

時間永遠是往前運行的,決不會逆行。時間有自己的特性,生物隻能從物的變化中才能感覺到它的存在。在同一時段中,環境會給生物以在時間上長短不一的感覺:越大的生物會感到相同時段裏的時間越短。反之亦然,越小的生物會感到相同時段裏的時間越長。

空間裏包涵物。物,是有無限種的。至於一定範圍內的物是有限的。

包含物的空間可以這樣理解:假設以銀河係星群體為起點,銀河係星群體為a,巨量的銀河係星群體a所存在的第一個範圍為a1,億的億萬次方以上的(僅是說明這個數字極大極大)aI所存在的第一個範圍為a2。如此類推,空間A為aN+1,即a1、a2、a3……,趨向無限大。這個空間是立體形擴展。因空間是無邊無際的,所以,A空間可以趨向越來越大,但仍然是一個有限體。反之亦然,趨向無限小的空間。我們可以把各個大小空間都想像為一個球形體,一層包著一層,向外趨向無限大,向內趨向無限小。

各個大小空間中皆有與之相應的包括生物在內的物的存在。因之,地球外的生物肯定有。而且從很大到極小,千奇百怪,種類繁多,數量無限。我認為:我們所處的時空間往小處看有分子、原子、質子、電子等,它們是另一個時空間。同樣,有另一個大的時空間的生物把我們見到的恒星、衛星等看作類似於他們的原子、電子等在進行研究。——不論多大的時空間或是多小的時空間,它們都在一個總時空間的範圍內。                                            

宇宙間包括生物在內的各種物,它們之間的大小都是相對的,沒有最大的物和最小的物。大物,肯定有比它更大的物,小物,肯定有比它更小的物。但一定範圍內的物則有最大物和最小物。                                  

現在僅談點以地球為主的太陽係範圍內的事。  

目前所知的太陽係內,物有生物和非生物兩種。生物和非生物的區別是:生物有自身的感覺和思維能力,即活著,而非生物則沒有。所以用非生物永遠製造不出生物來;生物在任何情況下也不會轉變為非生物。就地球範圍來說,生物有動物和植物兩類以及介於兩類之間的一些生物;非生物則有“元素周期表”上的118種元素和它們的化合物。有些液體、氣體和矽土、岩石等是含有生物和非生物的混合物。任何生物都必須按照科學規律來求得生存發展,掌握科學知識越多的生物,力量就越強大。

地球外空間中普通低級的微小生物隨時有可能進入地球;至於高級外星生物是否已進入地球,尚在爭論。但從古到今有那麽多的疑是UFO的出現,就說明可能性很大。我是認同高級外星生物已進駐地球的,進駐地球的高級外星生物是我心目中崇拜的神 ,是我的上帝。如果高級外星生物早已進駐地球又沒被地球上的人類所發現而被證實的話,那他們肯定比我們早進化幾百(地球)年以至於千年以上,具有我們難以理解的神奇力量。我們不能以地球上現有的知識來看待這個問題。

對於生物能在極高溫下或極寒冷下乃能生存,我認為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他們有極小極小的身體;其次是他們有長期處於不發展變化的休眠靜止狀態的本事。生物體越小,休眠靜止的本事就越大。                               

  地球自漸冷卻後,慢慢地有了水。(H2O)生物開始在水中生長。接著陸續地上了陸地。地球上的生物離不開水。地球本身的生物逐漸滋長,地球外空間中的生物逐漸進入,經過長期的發展,逐步形成了地球上生物的現狀。在地球範圍內,人類決不會來自於同一個祖宗,而是有許多各自不同的祖宗。任何生物都在為適應生存而奮鬥不息和使自己的身體素質及體形不停地作有利於自己生存的變化,人類也一樣。

任何物,都有生有滅。當然,生物也是如此。

在目前已知的太陽係內,任何生物都是以其它生物為維持自己生命的食物。活命和延續後代及令生活更舒服是生物的本性。

生物都有一個產生、壯大、和死亡的過程。產生來源於孕育他的生物。(望上追溯是無止境的)本身死亡後,作為一個整體生物來說,便永遠消滅,不再存在。但他的遺體中的非生物的部分還是非生物;生物部分會成為分散的相對於他本身來說極小的各種生物。這些各種生物或是成為其它生物的食品,在此新生物體內繼續生存;或是在自然界中生長、繁殖、死亡,進行生命循環。這種極小的生物死亡之後,他遺體中更細小的生物會重複上敘的情況,如此無休止的進行。所以,從廣義上來看,生物永遠是生物,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變成非生物的。至於:(1)生物形成的化石、煤、琥珀等為何能億年以上長久地維持現狀。(2)一些化學品按理應該是非生物質,為何能助生物生長?等等,有許多問題還須請科學家指教,本處無能為力。                                                                                                                                        

生物體中含有非生物質,生物體在高溫下會分化成各個極小極小的生物體,形成氣體狀態和極少量的非生物質;非生物質在高溫下,除了少量含在體內的生物化作氣體形態外,本身也會液化以至於氣化,飄浮在空間。但它仍然是非生物質。生物在高溫下所化成的氣體會四散飄浮,離開高溫,在適合生物生長的環境中,繼續自己的生存發展。在持續極高溫的情況下,物的變化達到一定的極限時,原物會起到質的變化,變成別一種物。但非生物仍然在非生物範圍內變化,不會變成生物;反之亦然。

來源於地球內外我們人類早期的祖先,要和環境作艱苦的奮鬥,才能使自己以及整個人類成長、壯大。現在,人類已發展到為自己創造出了美好的環境,不須像以前那樣為生存而十分艱苦地奮鬥了,再加上享用的物質多樣、富裕。因之,人的精神境界起了變化,舒服享受漸趨多而艱苦奮鬥日益少。人類已經開始走下坡路,往人類的滅亡點邁步了。這個趨勢隻能延長時間,而不可能逆轉。很明顯,現在叫人赤身在冰天雪地中去追逐野獸維生,誰也不會去。

在人類的發展史上,人類的智商會漸漸變高,性格會漸漸趨向善良,體質則會越來越差。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進化的程度不同,並不是齊頭並進。在往前進化中的同一個時期內,人類互相之間在這三方麵上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生物有思維能力,有主觀能動性來使自己的身體更適合環境。生物的生理狀況影響著生物的心理狀態;生物的心理狀態同樣能使自己的生理狀況發生變化。當然,這需要一定的時間,有時甚至於需要在傳宗接代中幾十代以上的時間。這種狀況,在現實中,我們稱之為“精神作用”或是“心理作用”。    

人類在成長發展過程中,這種情況可以這樣理解:初時,人類思索著怎樣更好地向生活舒服的方向進展,並會努力奮鬥以達到目的;男女會對異性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愛欲望並思索著怎樣使自己健壯、美麗以取悅於異性。在現代社會中,尤其在先進、富裕的地區,這兩種人類主要的欲望已在實際生活中逐步減弱,並在逐步走向消失過程中。

蜜蜂的目前狀況可以提供我們參考。由於性生活越來越自由,而兩性由於自己身體的特性,就使得男性性能力越來越衰弱,(這點在先進、富裕的地區已經很明顯。)會漸漸地像雄蜂一樣,成為女王的傳宗接代的工具,慢慢地走向滅亡。女性則因逐漸減少男性的性配合而逐步演變成類似工蜂的身份。人類慢慢地走向了自然滅亡,由於人類的智慧,可以延緩這個過程,但不可能停止甚至於逆轉。

由於科技的發展,人類通過各種形式看到了大量的生物死前掙紮的慘狀,因而對生兒育女沮喪灰心。這在生活富裕及思維能力先進的地區已有著明顯的跡象。這也是人類逐步減少的原因之一。
    另外,性機器人的日趨完善,男女都會因自己的性因素而期待、需要,這就不可避免地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影響,促進了整個人類過早的滅亡。——且拭目以待。                      

(2017-12-2)(2018-12-2)(2019-12-2) 

(下接2019-12-7《對當前世界形勢的看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