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與河醫西樓文壇問的同窗們相動,大家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興趣。多種形式的作品接踵而出,既豐富了生活,又增添了樂趣。大家也因此拉近了距離,加深了了解,強化了聯係,推進了友情。鑒於有人要求對古詩詞進一步了解,本人將自己所學並參考書本、網絡所述,整合出此文,對唐詩之格律作一簡介。
王力先生在《詩詞格律》一書中把唐詩的特點概括為字句、用韻、平仄、對仗四個方麵。本文依此作一簡介。
一:字句
唐詩根據其句數和每句的字數而分類。 最常見的有四種;
1. 五言絕句(五絕)- 共四句,毎句五字。
2. 七言絕句(七絕)- 共四句,毎句七字。
3. 五言律詩(五律)- 共八句,毎句五字。
4. 七言律詩(七律)- 共八句,毎句七字。
超過八句的律詩稱作排律。
二:用韻
詩歌要押韻,這是詩歌與散文最大的區別。唐詩押韻有如下要求:1、一般押平聲韻(即現代漢語四聲中的第一聲和第二聲)。2、偶數句押韻,奇數句除了首句(可押可不押)外不押韻。3、押韻時隻能用同一個韻部的字,不能混用其它韻部的字。4.同首詩中,通常是一?到底,中途不轉?。
三:平仄
平仄是構成唐詩最重要的因素。在現代漢語四聲中,第一聲、第二聲是平聲;第三聲、第四聲是仄聲。平仄必較難掌握,願探討者可點擊鏈接網頁。有句口訣頗為有用:“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是指每句的偶數字必須要合乎平仄要求。
四:對仗
對仗是唐詩區別於古體詩的重要標誌。它展現出一種整齊大方、平衡穩定的美。它隻要求五律和七律的頷聯(三、四句)和頸聯(五、六句)必須對仗。常見的有“工對”- 同類詞中同一小類同相對;“鄰對”--鄰近的亊類相對;“寬對”--同類詞相對。
綜上所述,在了解唐詩字句構成後,注意二點(偶數句押平韻;七律和七絕的三、四句和五、六句需對仗),便奠定了古詩寫作的基礎,其餘的慢慢掌握。
任何規則都有它的靈活性,詩詞的格律也不能例外。處處拘泥格律,反而損害了詩的意境,同時也降低了藝術。杜甫和毛主席均精於格律,但並不拘守之。他們的作品中屢有突破平仄對仗之處,絲毫無損其作品的偉大及藝術感染力。
舊體詩詞的好處在它的音韻優美,但格律是適應藝術的要求而產生的,目的是使詩詞更加具有可讀可觀賞性。要把握格律的內涵,做到以文意為先,格律為次,從而才能做到得心應手地驅遣格律,而不為格律所束縛。
http://heartwen.myweb.hinet.net/librarys/china/c_61.htm
http://www.shiandci.net/wangzan/cjg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