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才子 (1): 柳七
1.
“寒蟬淒切, 對長亭晚, 驟雨初歇, 都門暢飲無緒. 留戀處, 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 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 千裏煙波, 霧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 應是良辰美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 更與何人說.”
柳七的<<雨霖鈴>> , 催人淚下, 為離別之千古絕唱; 誰能想到, 柳七之多情, 竟然是對著一個歌姬的;
無怪乎北宋歌姬們大聲呼喚 “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不願千黃金,願得柳七心;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麵。”
於是, 提起中國文學史上首屈一指的風流才子-----人們想到的: 不是“鳳歌笑孔丘”的李白, 不是“把酒問青天”的蘇軾, 而是“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的柳永, 柳七, “奉旨填詞柳三變”;
柳永 , 生性放蕩不羈. 據說赴汴京預備科舉考試時, 流連花街柳巷, 留下名句 : 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 忍把浮名, 換了淺斟低唱.
“忍把浮名, 換了淺斟低唱”, 流傳坊間, 最後竟然傳至宋仁宗耳朵, 以至於宋仁宗在他的考卷上毫不客氣批示: 且去填詞,要此浮名何為!! 於是柳永落第, 隻好自嘲為 “奉旨填詞柳三變”。
落第失意之後的柳永, 便在“煙花巷陌”中尋訪 “意中人”, 尋訪 “知己”; 從中原到江南,從東京到錢塘----哪裏有美人佳釀哪裏就有柳七郎; 意中知己煙花巷, 同是天涯淪落人;
流連於坊曲間的柳永, 與歌妓舞女感情糾葛不清, 過著縱情遊冶的生活; “在仕途阻塞的時候, 選擇了愛情與溫情來對抗現實體證生命.”
所以柳詞中寫風月的, 多為男女閨房生活-----濃豔, 如驕陽下爭芳鬥豔的牡丹;
宋之豔詞, 因了柳七而流芳後世, 常豔不衰; 柳永成為了宋代著名的豔詞專家!!
一首 <<鬥百花>>, 可見一斑:
“滿搦宮腰纖細。年紀方當笄歲。
剛被風流沾惹,與合垂楊雙髻。
初學嚴妝,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雲情意。
舉措多嬌媚。
爭奈心性,未會先憐佳婿。
長是夜深,不肯便入鴛被。
與解羅裳,盈盈背立銀扛,卻道你先睡”。
柳七, 風流才子乎? 流氓乎? 流氓才子乎??
是也! 非也!!
*****舊貼存檔,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