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美國轉眼就二十多年了。雖然從小就在這兒長大,
但家教比較傳統,如許多亞裔家庭一樣。為父母的,做人本分, 奉公守法,兢兢業業,每天辛勞工作, 為了我們課餘能去學鋼琴學寫作學微積分, 寧願自己累點兒攬下所有家務,隻為了給孩子們省下時間念書。 我們為子女的,自然扛著要替父母爭氣的責任,考上加州名校,為 在這片土地上紮根,開枝,出葉,結果, 而奮鬥。希望畢業後有工作,有前途,能幹出個名堂。 周圍的亞裔朋友也不外乎如此。在這種辛勤耕耘之下, 效果也是相對不錯的。現在周圍的朋友個個都在工作上表現出色, 為公司重用,生活也相對來說安定美滿,而自己延續著身為父母的角色。 至於政治, 來自中國家庭背景的的同學們一向隻是把它作為茶餘飯後的閑話, 最多發發牢騷,但從不覺得關乎於己,也不覺得能改變得了什麽。
直到某一天傳來了SCA5的消息,瞬間產生了威脅感, 而且威脅到的是我們孩兒奔向成功的道路。大家的反應都很激烈, Mama bear的護子之心表露無遺。有的熱血沸騰, 打著口號要去市政府遊行, 有的寫聯名信聲討那些靜悄悄通過此法案的參議員們( 其中包括了三個華裔),更有的直接跑去此法案發起人Ed Hernandez的門口去罵街。 但是由於加州這片深藍色的土地已在民主黨完全的控製之中, 讓我們覺得無從下手,很是泄氣。
在這個時候,我參加了人生第一次的政治座談會,遇見了楊承誌, George。來自廣州,他是個矽穀的工程師。從外表來看, 他和藹可親,臉上總是掛著謙虛的笑容。但聽了他的談吐之後, 我對他開始有點刮目相看了。首先,他的邏輯性很強。一開始, 他先替我們解釋,這個法案想達到的效果是什麽, 分析民主黨為什麽要在這個時候推出這個法案, 他們真正的目的又是什麽。他的分析很客觀,也很透徹,取信度強。 接著, 他又表明了他自己作為一個和我們許多人一樣從零開始打拚的同胞對 這個不公平的法案的看法和立場。我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的由衷。 然後,他再給我們分析形勢和提議短期,中期和長期反撲的方案。 雖然他自身曾受到過affirmative action負麵的影響, 但他仍然能夠客觀的意識到政府有需要用資源的重新分配來維持社會 的平衡。所以, 他中肯的提醒我們不要一味地與別人爭論此法案是否公平, 因為各人都有自身的利益與立場而振振有詞。 試想如果美國媒體問民眾:如果是你, 你願意把一個機會給一個出生貧窮, 一家六口擠在800平方尺的小屋,全家收入才兩萬五,但成績很好( 雖不是最好)的學生; 還是一個出生優越,父母雙薪超過十五萬, 住在3000平方尺的大屋裏成績出色的學生? 估計美國的民意會一邊倒。那時我們又該如何反駁民意呢? 楊建議大家關鍵是應該如何提出更好的方案來達到維持社會平衡的目的, 譬如設置專門為西裔和非裔的獎學金或者輔導機構來幫助他們達到更 高的指標更好的成績。 這樣才能更有效的與其他立場的議員同僚溝通談判。
聽了這個座談會後,我覺得受益不少。 George看事物很客觀而透徹, 而處理棘手並且煽動性強的法案,他依然淡定, 並提出建設性的方案,誌在有策略性地解決問題, 而沒有被情緒蒙蔽了判斷力或亂了陣腳。最重要的由此至終, 他的提議都很中肯,原則很分明,沒有政治家的閃爍其詞。
要知道當時他剛決定要競選副州長,每分每秒都那麽珍貴, 然而他還是應邀前來這個座談會,並且隻字不提他的選舉或拉票。 為的隻是因為他覺得這個issue對他來說是重要的, 作為華裔對次法案充滿著焦急, 顧慮和疑問的我們對他來說也是重要的。
如果說這一路打拚過來能在這片異土上成功不容易, 那在關鍵時刻在乎選民多於自己的利益又何嚐不難。 難怪現在他有了那麽多的endorsement。 如果加州多幾個類似的政治家, 或許我們往年的財政預算和其他很多法案也不會如此糾結, 隻顧黨派之爭,而不顧選民之苦。
所以,George,無論如何,你有了我的一票!如果有興趣, 也有誌為了孩子能有一個更公平更有效更欣榮的加州而出力的朋友, 請隨時到
www.goyanggo.org了 解情況。另外, 這個星期六在San Ramon 的 Picadilly Square, George Yang會在場和大家見麵。時間是12-2點。 大家可以親自去了解這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誌願者。 If you have facebook, check this out too.
https://www.facebook.com/Yang4LG.
政治從來不是純潔的。但在這一黨專政下,我們如果再不參政發聲, 那我們對失去的未來隻能自責與歎息了。如今, 華人需要有自己的代表為我們發聲, 而政治舞台上更需要一個有原則而建設性的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