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淡泊宗

破浪衝濤到碧灣, 插玉屯雲滿渭川. 不戀榮華不慕仙, 每日江邊理釣竿.
正文

舊日遊記 之樂山

(2005-10-20 11:07:17) 下一個

在車上我們幾個談笑風生, 連司機都被我們的說笑所吸引, 時不時地也插嘴和我們聊天, 車上的乘客不多, 他也給我們講一些風土人情, 在到達樂山終點站之後, 這哥們居然還談興不減, 自告奮勇地說現在就帶我們去看大佛, 還說讓我們看一個一般人所不知道的更大的巨形睡佛. 他開車來到在樂山古城東迎春門碼頭一帶, 在此處往南望去“巨佛”一收眼底。那巨大的身影,伴隨著三江流水,與山水渾然一體,給人一種妙趣天成的熏陶和享受.

 巨形睡佛是由烏尤山、淩雲山、龜城山構成的奇觀“巨佛”頭南腳北,臥於眠江東岸,南北直線距離約千餘米。烏尤山為“佛頭”:山嘴是“肉髻”,景雲亭如同“睫毛”,山頂樹冠各為“額、鼻、唇、頜”,維妙維肖,最富神采;淩雲山棲鸞、集鳳兩峰為“佛胸”,靈寶峰是其“腹和大腿”,就日峰是其“小腿”;龜城山南坡則為其“腳”。樂山大佛位於“肩”、“胸”內,寓“心即是佛”、“心中有佛”之意,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觀

 看完巨形睡佛, 著個熱情的司機順路把我們送到大佛寺, 夜幕已快降臨, 進寺之後我們才發現我們又麵臨困境, 這裏前不著村後不著店, 附近一個旅館也沒有, 而寺裏的床為早已滿位, 和尚不近人情, 要我們到市區去找旅店, 而這時候這個小城市的公交末班車早就過點了, 走到市區大概至少要一個小時. 看來我們隻能路宿寺外了.

天有不絕人之路, 走出寺門, 我們看到有一建築孤零零地在此寺隔壁,廟走近一看原來是樂山地委黨校, 這下我們所帶的空白介紹信又有用武之地了, 那年頭大學生還挺吃香, 走到哪裏一亮學校介紹信, 都很管用. 果然, 值班人員看了我們自己在門外填好的介紹信後非常熱情, 二話沒說就給我們安排了兩個房間, 五塊錢一張鋪, 還不好意思地告訴我們, 晚飯已經過點, 她隻能請大師傅給我們熱一下剩菜, 但不收錢, 明天早上六點半開飯, 五毛錢一個人, 饅頭稀飯鹹菜管夠, 再加兩包子.

第二天一早, 還沒到開飯時間, 我們又進了大佛寺, 時間太早, 收門票的和尚還沒上班, 他們還以為我們也是入住寺內的香客, 任我們自由出入, 除了我們大佛邊一個人也沒有. , 那時候好象在整修大佛, 九曲棧道攔著不讓下, 不過這麽早沒人看著, 我們可不管, 跨過欄杆下至大佛身邊和腳下

從大佛腳下回來已經過了七點, 我們回黨校吃完早飯, 收拾行李後又進了趟大佛寺.

 遊完大佛寺, 我們離開樂山, 乘車前往位於眉縣的三蘇祠, 到了蘇東坡的家不能不吃一下東坡肘子, 正好時間也是中午了,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這“東坡肘子”傳說是東坡當年謫居湖北黃崗閑暇時親自燒菜與友人品嚐,曾有詩曰“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侯足時它自美!”這裏的“東坡肘子”是選用優質蹄膀作原料,配以二十多種名貴佐料,按東坡的“少水慢火”烹調方法烹製。具有鮮、嫩、酥、香、肥而不膩,耙而不爛之特點 .甜皮鴨 又稱"貢鴨",沿用的是清朝禦膳工藝。由民間發掘、改進,其鹵水別具特色。 鹵鴨色澤紅亮、人口鹹甜、味道也很是不錯. 

 

三蘇祠位於眉山城西南, 整個祠堂紅牆環抱,綠水縈繞,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形成了“三分水二分竹”的島居特色. 有正門,前廳,正殿,啟賢堂,來鳳軒,東西廂房,雲嶼樓,披風榭,瑞蓮亭,百坡亭,碑亭,抱月亭,快雨亭,式蘇軒,景蘇樓,綠洲亭,半潭秋水一房山,彩花舫,南堂,疏竹軒,綠筠軒等.  

 

 

遊完三蘇祠, 時間也不是很早了, 我們得趕回成都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