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夫勒的理論無視意識形態和政治製度,以三個浪潮概念重寫了整個人類史,為共產主義國家改革開放另劈徑遙。據說戈爾巴喬夫和趙紫陽都曾經請教過托夫勒。趙紫陽公開推薦《未來的衝擊》後,這本書在1985年成了中國第二大暢銷書。趙紫陽將巜第三次浪潮》定為國務院司局級幹部的必讀書。遲浩田上將在回憶錄中也談到曾在趙紫陽的書房裏聽趙紫陽詳細介紹這兩本書。
中國八十年代文化熱中,沒有讀過阿爾文.托夫勒的著作幾乎可以說是沒有文化的人。中國用短短幾十年時間完成了工業化革命,並且在第三次浪潮中乘風破浪抓住機遇趕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之前享受了信息化的成果。筆者認為托夫勒對此功不可滅。
筆者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巜第三次浪潮》一書的三位中文譯者,兩人移居美國。巜未來的震蕩》一書譯者也消失在美國了。在巜未來的震蕩》一書出版中起了很大作用的四川師範大學七七級陳樸先生是這幾人中最先移民美國的。八十年代中期陳樸先生在四川成都是風雲人物,與巜未來的震蕩》的譯者等人成立了四川青年翻譯家協會,創辦了中國首所民辦大學四川青年自修大學,學校被團省委收編後投奔美國幾乎消聲匿跡,最後英年早逝。
據說陳樸在北京看到巜第三次浪潮》後第二天立馬乘飛機趕回四川去找他一位同學。當年門諾教會在四川師範大學教授英語傳教時給他的一位同學送了一本Future Shock英語原著。這位同學讀罷此著,感歎不己,但是怕沒有讀懂原文,就笨鳥先飛一字一句將其譯為中文。陳樸將這個笨同學介紹到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社發現譯文流暢,文筆不錯,但是譯者膽大敢譯,自譯之處甚多。出版社編輯,以及川大外語係教授,封官許願動員這位同學與他們重新合譯此著。甚至將書名改譯為巜未來的恐懼》。陳樸這位同學腦筋不轉彎死活不幹,堅持一人譯著。最後川大學霸特意在譯著上注明校正。並以此申請了教授職稱。而該譯者事業不順,幾經波折,最後調入廣東商學院移民美國。
清朝時期魏源所著《海圖誌》,日本人如獲珍寶,人人爭相閱之,幾十年後造數十?航空母艦幾乎打遍東亞,太平洋。同樣托夫勒的著作在美國反響並不是很大,但在中國卻是非同尋常。筆者三年前回中國去的感受是中國的工業化程度已經超越美國。四川一些縣政府大樓比大多數美國州政府大樓還壯觀。在中國已經看不見第二次浪潮的象征電線杆了,已經信息化建設埋在地下了,而美國四處林立的電線杆還在提醒我們第三次浪潮在美國還沒有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