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給孩子讀書

(2014-02-26 09:29:05) 下一個

給孩子讀書

生完孩子的第二天, 正在醫院的病床上休息, 一個瘦小精幹的老太太提著許多塑料袋走過來. 寒暄之後問道: "你要參加兒童讀書俱樂部(Children's Book Club)嗎?" 我不禁暗暗地惱火, 心想這出版商的推銷做的逼人太甚了,剛生完孩子的產婦亦不放過. 我努力微笑著, 保持positive的姿態說: “謝謝, 我不需要.”老太太繼續說:“你應該給孩子讀書.”以為自己聽錯了, 我問道: “給剛出生的嬰兒讀書? ”老太太說: “是的, 大聲朗讀, 對孩子很有益處.”我心裏暗自譏諷道, 這不是對牛彈琴嗎?我搖了搖頭, 保持著微笑. 老太太並沒有堅持說服我參加俱樂部, 遞給我一個塑料袋以後走了.

幾個月後的一天, 抱著孩子閑坐著, 就打開塑料袋, 在一堆廣告裏發現兩本幼兒讀物, 其中一本就是翻翻書 Where is Spot? 我一邊翻著書裏的小紙片, 一邊念道 Where is spot? Is he behind the door? 轉過頭來看看孩子, 我驚訝的發現, 六個月的嬰兒好象聽的非常專著, 微微的皺著眉, 她的眼神看起來像是在很努力地試圖理解發生了什麽事情. 這翻翻書裏的小紙片一開一合, 也許對她像是一個躲躲貓遊戲 (Peekaboo), 一會兒有, 一會兒又沒了. 於是我開始天天給她讀Where is Spot. 幾個月下來, 小Baby開始懂了, 眼神也變得心不在焉了. 我又去買了別的書來讀. 慢慢的, 翻翻書變得太簡單了, 孩子失去了興趣, 我開始給孩子讀故事書Picture Books. 小孩子也喜歡翻書. 兩歲大的孩子常常躺在搖椅裏, 一手握著書脊, 另一隻手嫻熟的翻著書頁, 非常有趣. 開始一個故事可以連續讀好幾天. 後來每天都要讀不同的故事. 我就去圖書館. 一袋袋的書拎來拎去, 一個個的故事讀得孩子興趣盎然.. 美國的兒童書籍真是又多又好, 我也很喜歡讀, 孩子上小學前和她讀了六、七百本書. 作者巧妙的構思和詼諧的故事情節常常讓我擊節稱歎. 人生的哲理似乎在不經意間娓娓道來, 生動, 形象, 簡單, 又很有趣. 這裏說說我最喜歡的幾本書.

The Three Little Pigs 三隻小豬是美國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 故事是說三隻小豬長大了, 離開家自己出去謀生. 老三急急忙忙的蓋了一間草房子, 老二也很快地用樹枝蓋了一間房子. 隻有老大辛辛苦苦花了很多時間蓋了一棟堅固的磚頭房子. 不久老狼來了, 老三的草房子被老狼一吹就破了, 老二的樹棍房子也被老狼吹倒了, 老三和老二都逃到老大家裏. 老大的磚頭房子很堅固, 老狼進不去. 於是老狼從屋頂的煙囪裏鑽進去, 機智勇敢的老大在煙囪底下放了滾燙的開水, 老狼掉進了滾燙的開水鍋裏, 從此完完了. 有一次在電視上看到一個爸爸一邊讀故事, 一邊假裝是那隻老狼,對著孩子吹氣, 逗得孩子哈哈大笑. 於是我也跟著學, 對著孩子吹啊吹, 孩子就假裝躲啊躲, 笑個不停. 這本簡單的故事書為我和孩子帶來的很多快樂. 也是從這本書開始, 我在讀故事時加入了肢體語言, 故事裏麵的人是這麽坐著的, 或者他是那樣躺著, 或者他這麽掉下去了, 所以就怎麽怎麽了.

May I Please Have A Cookie? by Jennifer E. Morris
  這本書是孩子在幼兒園聽老師講故事時知道的. 孩子非常喜歡這個故事, 在WalMart看到這本書非要買. 在家裏讓我給她讀了好多遍, 自己又翻了好多遍. 這本書很生動的教育孩子要講禮貌. 小主人公阿爾菲非常喜歡聞媽媽烤餅幹時的香味, 喜歡看著餅幹, 當然, 他最喜歡的還是吃餅幹.媽媽烤完餅幹, 阿爾費抓起來就吃. “阿爾菲,  別抓.你要想個更好的辦法來要餅幹.” 阿爾菲想啊想啊,有了. 他裝成一個壞蛋的樣子, 凶巴巴的說: “給我一塊餅幹.”媽媽沒給他. 他又用釣魚的辦法試圖釣到餅幹, 媽媽還是沒給他. 他隻好自己在紙上畫了五顏六色的餅幹剪下來, 可是那不能吃, 阿爾菲哭了. 媽媽走過來抱抱他說: “你畫的餅幹很漂亮, 請問能給我一塊嗎?”阿爾菲給了媽媽一塊他畫的餅幹. 突然, 他有主意了, 他對媽媽說, “媽媽, 請問我可以吃餅幹嗎?”媽媽說”可以.”媽媽把餅幹桶給了他. “謝謝.”阿爾菲說. 然後阿爾菲和媽媽一起高高興興地吃餅幹. 自從讀了這本書後, 小女兒在家裏要東西都會說請字,Please. 家裏已經是teen的大女兒發難了, 她說中國人要什麽東西就說給我這個, 那個, 從不說請字. 我怔了一下, 以前也聽人這麽評論過. 可是,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 文化的基本道德準則都是相似的, 難道美國人這麽彬彬有禮, 中國人就吝嗇幾個敬辭嗎?不可能, 趕快想. 啊, 有了. 在口語中, 中國人用語氣來表示盡敬意. 中國人會說把這個給我好嗎?那個給你要不要?這樣說就有敬意, 而說把這個給我, 這個給你, 就沒有敬意, 是命令式的. 女兒聽了我的解釋表示同意. 和teen女兒的智鬥, 我又贏了一場.

Marc Brown 是著名的兒童作家. 他的阿瑟和D.W. 的係列故事家喻戶曉, 很多還拍成了電視. 我很喜歡他的 D.W Thinks Big. 故事裏D.W. 的阿姨要結婚了. 哥哥阿瑟是男花童, 表姐卡蘿是女花童. 阿瑟和卡蘿都穿了新衣服照相. D.W. 什麽也不是, 她很生氣. 在教堂裏, 音樂響起, 婚禮開始, 阿瑟捧著婚戒緩緩走進婚場. 他向D.W. 招手, 一不小心, 婚戒掉下來, 滾到地板暖氣口裏去了. 全場的人都著急了, 叔叔打開暖氣口伸手進去摸, 太深, 夠不著. 阿瑟自告奮勇要爬進去, 讓叔叔抓著他的腿. 可是阿瑟身體太大, 爬不進去, 卡在暖氣口了. 表姐卡蘿也試著鑽進去, 也不行. 這時D.W. 大聲說, 讓我來. 叔叔抓著她的雙腳, 她身子不大不小, 正好可以爬進暖氣口. 就聽見叮鈴當啷幾聲, 戒指找到了, 於是婚禮又重新開始. D.W. 一支手舉著婚戒, 另一支手提著裙角, 在樂聲中緩緩走到新人麵前. 阿姨悄悄地對D.W. 說, 太謝謝你了. D.W. 自豪地說: 雖然我是小孩子, 可是有時候我能幫大忙. 故事結尾一句很精彩, 鼓勵小孩自信和樂於助人. 每次讀完這一句, 孩子總是躊躇滿誌, 手舞足蹈, 好像她自己變成了D.W.一樣. 不知道是不是讀了這本書的緣故, 孩子從此常常會說, Mommy, can I help you?

If You Give a Mouse a Cookie, by Laura Joffe Numeroff. 如果你給老鼠一塊餅幹, 他會再要一杯牛奶. 給他一杯牛奶, 他還要一根吸管. 喝完了, 他要餐巾紙擦嘴, 然後要照鏡子, 看看擦幹淨了沒有. 一照鏡子, 發現該理發了,於是他還要一把剪子. 自己煎完頭發, 他要掃地, 還要拖地板. 打掃完了要睡覺. 他要睡在一個盒子裏, 還要一個枕頭, 一條毯子. 然後他要你給他講故事. 講完故事, 他要看書上的圖畫. 看完了他自己也要畫. 他要紙和蠟筆. 畫了一幅畫, 他要你把它貼在冰箱上. 你要去拿膠帶紙, 幫他貼好. 然後他又渴了, 要喝牛奶, 然後又要吃一塊餅幹. …這本書的故事情節好像很有邏輯, 卻又非常淘氣和荒唐, 很適合兒童的心理. 哪一個小孩不是這樣長大的呢?對孩子這樣那樣的要求, 幾乎所有的母親都有共鳴. 這本書成為暢銷書也是毫不奇怪的了.

名作家往往多產, 圖書館裏找到一本得獎作家的書時, 往往並排放著好幾本同一個作家的書, 通常我都一起拿來. Eve Bunting 的Smoky Night和The Wall 我都很喜歡. The Mother's Day Mice 則是孩子的最愛. 故事說的是母親節這一天, 三隻老鼠躡手躡腳的清早起來去準備母親節的禮物. 他們躲過了毒蛇, 狐狸和貓頭鷹. 鼠老大給媽媽采了一朵蒲公英花, 鼠老二給媽媽摘了一個紅紅的大草莓. 鼠老三想給媽媽一朵金銀花. 可是金銀花的旁邊坐著一隻凶狠的大黑貓. 鼠老三等了好久也沒機會下手. 金銀花旁的小屋裏有人在彈鋼琴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一閃一閃亮晶晶, 滿天都是小星星. …”聽著聽著鼠老三突然有了一個好主意, 他興奮極了. 回家的路上, 鼠老大建議他采一朵雛菊給媽媽, 他沒理睬. 回到家裏, 鼠老大給媽媽一朵美麗的蒲公英, 鼠老二給媽媽一個甜甜的大草莓. 鼠老三激動的跳到凳子上, 給媽媽唱了自編的小星星歌: 我們帶來一首歌, 快快樂樂母親節. 世上媽媽是最好, 老鼠的孩子愛媽媽. We have brought a song today, Happy happy mother's day. No one's mother is so nice. Love from all your little mice. 鼠老三聰明的禮物讓大家都非常驚喜. 鼠媽媽把草莓一切四份, 大家邊吃草莓, 邊享受著溫沁的一天. 孩子非常喜歡聰明的鼠老三, work smart的道理也深深的浸入的孩子的心裏.

圖書館的一些書架上總是象展品一樣放著一些書. 這些書可不隻是樣子貨, 通常是圖書館員推薦的好書. 我總是順手拿好幾本, 不好意思全部拿走. Ellworth, by Jon Agee 就是這麽看見的. 成人不自在, 自在不成人. John Agee 的Ellsworth把這個人生哲理講述的維妙維肖. 故事裏的Ellsworth 可不是一條普通的狗. 他是大學裏經濟係的教授, 每天都不忘買一份金融時報. 他參加很多社交活動, 在學校裏非常受人尊敬. 可是狗總有難改的本性. 每天一下班回到家裏他就原型畢露, 上竄下跳, 聞來嗅去, 在樹上撒尿做記號, 在地上打滾. 他喜歡追貓, 衝著往來的汽車大叫, 還喜歡盯人, 等等. 終於有一天他的劣跡被同事發現了, Ellsworth被學校開除. 在失業低收入的窘境中度日, 他不知道這輩子應該做什麽. 一天他躺在公園的長椅下, 做了一個奇怪的夢, 先是夢見自己變成救火員在救一隻貓, 這絕不可能. 然後又夢見自己變成賣肉的, 把好吃的骨頭賣給別人, 這簡直是噩夢啊. 昏沉中, 突然, 一隻漂亮的獅子狗喚醒了他. 那獅子狗又叫又跳, 又滾又鬧, 無比開心. Ellsworth明白自己要幹什麽了, 他就要做一隻開心的狗. 於是他跟著獅子狗去了. 這本書非常不popular, 但是我很喜歡作者的冷幽默.

圖書館會經常清理藏書. 沒有人喜歡的書常常就賣掉, 處理掉. 留下的都是好書. 越是越是舊書, 越可能是好書. The Biggest Nose, by Kathy Caple 就是被我這麽發現的一本舊書. 艾麗諾是一隻小象, 同學們都笑她有一個長鼻子. 她很難過. 她試著把自己的鼻子打個結, 看起來短一些, 結果悶的很難受. 後來她想出了一個主意. 上學去時, 河馬貝蒂說要量量艾麗諾的鼻子有多長. 艾麗諾說, 我想知道誰的嘴巴最大. 貝蒂一下就閉上了她的大嘴. 蜥蜴麗莎和袋鼠海羅都哈哈大笑. 艾麗諾接著又問: 誰的尾巴最長? 誰的腳最大? 誰來量量看? 這下沒人說話了. 艾麗諾從此可以安安靜靜的讀書了. 這個故事不僅非常幽默, 而且鼓勵孩子在生活中動腦筋, 用機智的的辦法來尋找答案. 有意思的是這本書體現了20多年前美國教育對於Bully的態度, 以牙還牙. 而現在的新書則教育孩子要理解Bully的同學, 因為這些同學往往是內心孤獨, 所以才行動怪異. 如果他們能夠有愛的話, 他們也會成為友善的朋友. 比較20年前後類似題材的書可以明顯看出, 現在教育鼓勵包容和理解.

幼兒園裏組織的Scholastic Book Sale很好. 那裏有很多平裝(Paper Back)書, 價格比當地的書店和網上要便宜得多. 我就是在那裏買了Leo Lionni的經典係列. Leo Lionni 是個多產的著名作家. 他的Alexander and the Wind-Up Mouse是我的最愛.書中的亞利克是一隻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常常為了一點麵包屑和剩菜險遭毒手. 有一天, 他在小主人安娜的床上發現了威廉, 一隻玩具機器鼠. 威廉自己不會動, 要被人擰動發條才會走. 但是威廉很幸福. 他睡在小主人安娜幹淨柔軟的枕邊. 備受寵愛. 亞利克非常羨慕和嫉妒威廉. 他希望會魔法的蜥蜴把自己也變成一隻玩具鼠. 但是有一天, 亞利克突然發現威廉被扔到垃圾箱裏去了. 原來安娜昨天過生日, 受到很多新禮物. 一些舊玩具就被她扔掉了. 亞利克非常難過. 他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他辛辛苦苦的又找到蜥蜴, 請求蜥蜴把威廉變成一隻真的老鼠. 蜥蜴念了魔咒. 電閃雷鳴之後, 亞利克飛奔到垃圾盒. 可是垃圾盒已經空了, 也許太晚了. 亞利克沮喪的回到自己的老鼠窩, 卻聽見裏麵有聲音, 竟然是威廉. 蜥蜴的魔咒顯靈了!威廉也變成一隻自由自在的老鼠了. 亞利克和威廉跳啊, 笑啊, 一直玩到天明.

每當我讀完一個故事, 合上書本和孩子說Good night時, 心裏常常想起那個老太太, 對她充滿了感激, 她仿佛是孩子的Fairy Mother. 她給我的兩本書總共不到10塊錢, 可是這兩本書卻把我和孩子引到了一個廣闊的世界. 在這裏, 孩子學到了智慧, 學到了幽默, 學到了正義, 學到了勇敢, 學到了禮節和很多人生的哲理, 學得那麽生動有趣. 感激之餘, 我也開始捐款, 這一點, 那一點. 不多, 但是不斷. 心裏也總是默默的許願: 但願有一天, 我的微薄之力也能送到一份溫暖, 點燃一個微笑, 播種一粒啟蒙, 或是打開一扇心靈的窗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孟西 回複 悄悄話 My pleasure. I've had the thought for a long time to write an article and thank the lady at the hospital.
江南茶花 回複 悄悄話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sharing.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