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1年,又要去巴黎了,午夜時分找出林達的《帶一本書去巴黎》來複習。雖然已經讀過兩遍,卻仍然為作者的歐洲史知識之淵博傾倒,很多語句重讀之下方覺大有深意在:
“法國的教堂都是石塊砌成。雖然也有不少教堂,在漫長的歲月中,被自然和戰亂所毀。但是,它很難被徹底毀滅。隻要還剩個骨架,隻要人還在,宗教不死,他最終就還是會被修複起來。當然,人類的愚蠢不在這個考慮的範圍;假如橫了心要拆,憑著人的本事,不要說拆北京的城牆,就是要拆萬裏長城,也是不難的。”
這段調侃,輕鬆裏含著多少斥責和怨憤,讀者應該會心。
第一次去巴黎實為17年前赴西途中突發奇想。臨下機的倉促決定,卻得到了當時東航機長和空少的大力協助。不僅幫我們在Air France 搞定了一切手續,寄存了大件行李,還給我們指示了明確的去市區的路線。至今難忘兩位穿著白色製服的挺拔身姿,在我們告別轉身後仍殷殷地目送。每次感慨地說起,別人均驚歎不已:現在是想也不要想! 對東航的好感保留至今,無論網上有多少負麵的評論。
那次隻是去了埃菲爾鐵塔,都沒有登頂,然後就是在城裏閑逛,逛些啥都不記得。在那個手機網絡不普及的年代, 就1天半的時間,也是不錯的成績了。印象中拖著箱子找旅館,隨便進了一家,又破又舊,走在咯吱咯吱的樓梯上我就想逃,以至連房間的樣子也沒看清楚。也是無知者無畏,在8月中旬沒有預定的情況下,我居然找到了一家幹淨舒適,價格也合理的小旅館,第一次在早餐的時候吃到了croissant。 在埃菲爾塔底看人家吃長棍麵包夾肉,誤以為是跟上海靜安麵包房賣的一樣的,信心滿滿一口咬下去差點咯了我的牙,以致一直對bocadillo深惡痛絕,是對粗魯吃法的不讚同,以及被欺騙的傷心。
說到被騙,不得說我膽兒真肥,出酒店想去埃菲爾,路人都聽不懂我問路。來了一家越南人,主動提出開麵包車送我們去,他們要去開店,順路。我們居然就上去了!麵包車哦,換今天誰敢啊。人家把我們送到了,還抱歉說因為要開工,沒法給我們做導遊了,也不肯收我們意思意思的美金,就匆忙走了。我這一路盡碰到好人了,兒子後來一直責怪我為啥不留在巴黎。
第二次去是05年,朋友在巴黎留學,我去探訪順便一遊。那次把著名景點大概看了一遍,盧浮宮,凱旋門,巴黎聖母院,塞納河遊船,老佛爺百貨,蓬皮杜,協和廣場等等。最喜歡的還是奧賽博物館和塞納河兩岸信步。
這次準備在拉丁區逛逛,去高等美術學院看看,不做什麽特別的計劃,有時間就去凡爾賽,彌補上次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