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A-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美利堅“聯盟國”總統傑斐遜•戴維斯,是美國曆史上唯一的一位“編外”總統。戴維斯因於美國內戰期間擔任“美利堅聯盟國”首任、也是唯一一任總統而知名。
在肯塔基西部的偏僻幽靜的小村落裏,戴維斯那世界上最高的紀念碑,令世人歎為觀止。它高聳入雲所能俯視到的,是大片原野之外的,再大片而無盡的原野…
美國第12任總統紮卡裏•特勒的“第二家鄉”及長眠地-肯塔基州,在美國獨立革命前曾是維吉尼亞殖民地的一部分。1775年始,大批來自賓夕法尼亞、維吉尼亞及北卡羅來納的移民穿過坎伯蘭峽穀(阿巴拉契亞山脈坎伯蘭山區的一條通道,它連接了田納西、肯塔基以及維吉尼亞。是美國拓荒史中著名“荒野之路”的一部份)和俄亥俄河到此定居後,迅速發展成為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第一個定居地。1792年,肯塔基脫離維吉尼亞,成為美國第15個州。在肯塔基州10萬平方公裏麵積的土地上,自東向西可分為:東南部的坎伯蘭高原區、中北部的“藍草”區、中南及西部的密西西比高原區、西北部煤區及西部的傑克遜購地等5個地理部分。肯塔基的官方綽號為Bluegrass State-“藍草之州”,這是因為在它中部地帶生長著大片茂盛的藍草。藍草區域也是19世紀奴隸製勢力大規模盤踞的基地,種植園主們種植的煙草和大麻,遠近聞名。美國南北戰爭期間,肯塔基州沒有宣布退出聯邦,但有幾個郡的代表開會通過“脫離聯邦條例”後,在群山環繞的鮑靈格林城(Bowling Green)組建了“聯盟國”肯塔基政府。時值今日,肯塔基州仍然保留並慶祝著“聯盟國紀念日”-每年的6月3日。這個日期,也是昔日“聯盟國”總統傑斐遜•戴維斯的生日。而戴維斯,就出生在肯塔基州西南部。
肯塔基州中南部與田納西州以水平緯度線為分界的密西西比高原區域,也是坎伯蘭河在田納西境內繞行後形成的盆地及“高地圈”地帶。在人口、經濟與地理概念上,坎伯蘭河流域下遊的肯塔基西南部分,基本上是以位於坎伯蘭河畔的田納西州首府-納什維爾為大都會中樞的。納什維爾同時亦是美國第7任總統安德魯•傑克遜及第11任總統詹姆斯•波爾克總統的長眠之地,以“總統尋蹤”係列的地理順序而言,從納什維爾前往肯塔基的傑斐遜•戴維斯出生地,是一條合乎常規的路線。而擔任這其間交通主幹道的,則是24號州際高速公路-它在納什維爾西北55英裏處即抵達肯塔基州的邊境。對於田納西和肯塔基這兩個擁有相近曆史與地緣關係的中東部州份來講,邊界線隻是一個行政管理範疇上的概念,它們沿途皆是晴空萬裏下一覽無餘的遼闊原野與滾動起伏的丘陵。24號公路在跨越邊界的“零”裏程牌處時,右手即是天藍色的大幅“歡迎來到肯塔基州”標牌。再前行稍頃,高速路邊又出現一塊棕色的大幅曆史標示牌,上麵寫著“傑斐遜•戴維斯紀念園-州立曆史遺址”。它所預示的路線,是肯塔基境內3英裏處的“彭布洛克-橡樹林”路出口,那條編號為115的鄉間公路,是通往“南國”總統傑斐遜•戴維斯出生地-費爾維尤的便捷路徑。
24號高速公路下到115號鄉間公路之時,又有另一塊較小的棕色標牌向北指示傑斐遜•戴維斯紀念園的方向。115號公路是一條肯塔基州級公路,它南起田納西邊境的橡樹林鎮(肯塔基稱為Home-Rule“自治城”),向北斜穿24號公路5英裏後到達彭布羅克鎮(肯塔基列為6級城市),再向北5英裏到達傑斐遜•戴維斯總統出生地的費爾維尤“傑斐遜•戴維斯路”結束。在這條17英裏(約27公裏)長的雙向單線小公路的沿途,是除去車輛、電線杆及路牌這些現代標誌物之後,仍然保留著的19世紀初期美國“西部”移民拓荒的舊風原貌。代表著更現代化的移動通信及Wi-Fi網絡,在這裏也瞬間跳到了難得一見的“漫遊”狀態。挾帶著紐約大都會塵囂之氣奔走在這極具殖民淳樸的穹空原野中,是脫離虛浮後回歸自然的耳目一新。115號公路中途的Pembroke-彭布羅克,有800多人口,它是距費爾維尤最近的一座“城市”,通常在概念裏也會作為傑斐遜•戴維斯出生地的地理坐標。彭布羅克以北,路段又更各為“彭布羅克-費爾維尤”,它在曠野間稍作蜿蜒之餘,即到達一處樹木茂盛的村落地帶。費爾維尤,即是美國曆史上唯一的一位編外總統、標刻著美利堅合眾國曆史上最驚心動魄一幕的美利堅”聯盟國“總統-傑斐遜•戴維斯的出生之地。
Jefferson Davis-傑斐遜•戴維斯於1807年(有說1808年)6月3日出生在肯塔基州克裏斯蒂安郡費爾維尤村的戴維斯家宅。其Davis“戴維斯”一姓,源於英國威爾士名字係統中的教父之名:Son of St.David,意即“聖大衛之子”(注:這裏的“聖大衛”,是6世紀時威爾士的一位著名大主教)。戴維斯的祖父伊萬•戴維斯,祖居威爾士北部的史諾多尼亞(Snowdonia,現為國家公園)地區。他於18世紀初移居北美後,從費城前往喬治亞定居,並與莉迪婭•威廉姆斯結婚。與美國早期重要曆史人物(尤指總統)皆祖源於“四蘭”之地(指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及荷蘭)相比,傑斐遜•戴維斯的這一“威爾士”背景也是絕無僅有的。戴維斯的父親塞繆爾•埃默裏•戴維斯出生於1756年,美國獨立革命期間曾在“大陸軍隊”中任職。1783年戰爭結束之後,塞繆爾與來自肯塔基州克裏斯蒂安郡的簡•庫克結婚,他們隨後在克裏斯蒂安郡邊界的費爾維尤安家。塞繆爾在1776年湯瑪斯•傑斐遜起草《獨立宣言》時還是個年輕人,當他的第10個孩子出生時,湯瑪斯•傑斐遜又在擔任美國第3任總統。塞繆爾十分敬慕傑斐遜之偉大,就給自己的兒子取名為傑斐遜•戴維斯。戴維斯的出生年份無法確認`,他早年一直稱自己出生於1817年,後來又固定為1818年,但到了晚年卻又更正回1817年。
Fairview-費爾維尤,位於橫貫肯塔基州南部的80號公路-此段稱為“傑斐遜•戴維斯公路”以南的傑斐遜•戴維斯路上。它是一個不到300人口的社區小村鎮,在建製上則是一個位於克裏斯蒂安郡與托德郡交界處的“普查規定居民點”(census-designated place,是美國人口普查局為了統計需要所劃定的人口調查點。這些地方並不擁有獨立的地方政府單位,卻因為人口較為密集而被指定為一個個別的調查統計範圍)。費爾維尤社區的創建者及第一個定居者,即是傑斐遜•戴維斯的父親-獨立革命軍人塞繆爾•戴維斯。他大概在1793年左右安置於此,1802年時他開了一間郵局,並把此地命名為“戴維斯堡”,直到1810年他們再次搬走。1846年初此地正式並建改名為“費爾維尤”至今,已作為地標出生地被設置在“傑斐遜•戴維斯州立公園”及“傑斐遜•戴維斯州立曆史遺跡”的雙重管理保護之下。當115號“彭布羅克-費爾維尤”公路接近費爾維尤外圍時,前麵的樹木叢中就會看到一座筆直衝天的白色紀念碑。而此時路邊則矗立著一個“JW 羅爾斯頓將軍出生地”-“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棕色曆史標牌,它先聲奪人所記述的,是一位同樣出生在附近的前比爾•克林頓總統時期的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及小布什總統前期的NATO總司令約瑟夫•羅爾斯頓(1943年出生,仍在世)。
傑斐遜•戴維斯的幼年是在費爾維尤度過的。在他3、4歲的時候,他們一家搬到了路易斯安那南部的聖瑪麗堂區(St. Mary Parish),不到一年後又搬去了密西西比西南的威爾金森郡。“1812年戰爭”期間,戴維斯有三個哥哥從軍參戰,其中兩位並在新奧爾良戰役中英勇作戰而受到指揮官安德魯•傑克遜的稱讚。1813年,6歲的戴維斯在靠近家族棉花種植園的威爾金森學院開始接受教育。1818年,他又進入到華盛頓(密西西比西南部的一座小鎮)的傑斐遜學院學習。期間,戴維斯曾兩度返回肯塔基州就讀,包括1821年他去到列克星頓的特蘭西瓦尼亞大學。1824年美國“獨立日”當天,他的父親塞繆爾去世(塞繆爾的偶像湯瑪斯•傑斐遜,也在2年後的同一天去世),戴維斯年僅16歲。同年稍後,戴維斯進入到西點美國陸軍軍官學校學習。1828年6月,他以全班第23名(共33名學生)的成績完成四年的軍校生學業,授上尉軍銜。畢業後,戴維斯被分配到美國第一步兵團駐守在威斯康新地區的克勞福德堡。而紮卡裏•特勒-未來的美國第12任總統,正好受任這裏的指揮官不久。在著名的1832年“黑隼戰爭”結束後奉特勒之命押送黑隼本人時,戴維斯施以保護避免身為戰犯首領的黑隼遭致好奇者的騷擾,後來被黑隼在自傳裏讚賞為“友善之人”。
115號公路在行至費爾維尤中心的終點位置時,與東西向的傑斐遜•戴維斯路相交接。傑斐遜•戴維斯路長約2英裏,它是原80號-傑斐遜•戴維斯公路擴建北移後留下來的村鎮“主”街-傑斐遜•戴維斯州立公園就坐落在它的南麵。這座傑斐遜•戴維斯總統出生地的公園,占地約20英畝,呈南北走向長方形,四周用舊方石塊築成低矮的牆壘,頂部並搭建做中國古代城垛狀。在公園的入口處,分別佇立有兩根不同風格的標牌。左側是一塊白色尖頂的小木牌,上麵用紅色的字寫著:傑斐遜•戴維斯州立曆史遺址。右側是一塊古舊凝重的黑銅曆史標示牌,它頂部是肯塔基州的圓形“友誼”徽標,裏麵寫著:合則立,分則敗(United we stand,Divided we fall);標示牌上的正文鐫刻著:傑斐遜•戴維斯出生地:唯一的一位美利堅聯盟國總統於1808年6月3日出生於此。(他是)塞繆爾與簡•庫克•戴維斯之子。他們家庭在他幼年時期搬去了密西西比。標牌的落款是肯塔基州公路局。曆數之前的美國總統經曆,在早年時隨家遠遷者不乏其人-如詹姆斯•波爾克及紮卡裏•特勒等,而傑斐遜•戴維斯卻是出生地與成長地跨度最大的一位。不僅如此,戴維斯在逝後再度遠葬維吉尼亞,使其出生地、成長地及長眠地三點之間構成地理大三角布局,更是曆任美國總統生態中絕無僅有的。
戴維斯在軍中時,與司令官紮卡裏•特勒的女兒莎拉•諾克斯•特勒陷入了熱戀。由於不希望女兒在未來擁有的艱難的軍旅家庭,紮卡裏•特勒拒絕了這樁婚姻。戴維斯表示尊重特勒的態度,他在與長兄約瑟夫•戴維斯一道評估了軍事生涯的價值後,最終為了愛情放棄了軍職。戴維斯的哥哥約瑟夫比戴維斯大23歲,他在密西西比河沿岸擁有1800英畝大的“颶風”種植園,是一位極為成功的律師及大奴隸主。他們的父親去世後,也是約瑟夫一直在撫養和照顧戴維斯,並把他送到西點軍校學習。戴維斯和莎拉於1835年6月在路易維爾結婚後,他們一同南下路易斯安那的姐姐家中度假。期間兩人感染瘧疾(或黃熱病),沙拉•諾克斯•特勒於9月中去世,年僅21歲。戴維斯也因為病情嚴重,於1835年底從新奧爾良前往古巴修養。他的第一次婚姻僅三個月就以悲劇告終。戴維斯康複後,從哈瓦那乘船遠遊了紐約及華盛頓,最後又回到了密西西比。莎拉去世後的幾年裏,戴維斯一邊經營哥哥送給他的“布賴爾菲爾德”種植園,一邊研讀政治學。隨著種植園的發展和奴隸數量的增加,戴維斯從1840年開始嚐試涉足本地的民主黨政壇,並隨後被選為民主黨全國大會代表。1844年的總統大選中,戴維斯第三次作為代表被推選為詹姆斯•波爾克總統大選的助選人。
從傑斐遜•戴維斯州立公園全開放式的大門入內,是一條筆直而寬闊的瀝青麵道路。公園內除了大片平整的草地,還有散落其間的一些大小樹木。道路行約500英尺,即到達傑斐遜•戴維斯紀念園的終極地標-戴維斯出生地紀念碑。這是一座須仰視彌見的灰白色“方尖”式紀念碑,它筆直而上高達351英尺(107米),也是一座全混凝土結構的超級高大紀念性建築物。戴維斯紀念碑的方案是在1907年-即他去世後近20年時,由前“聯盟國”將軍及肯塔基州州長西蒙•玻利瓦爾•巴克納在“孤兒旅”( Orphan Brigade,又稱“第一肯塔基”旅,內戰中同盟國的軍隊一支)重聚時提出的設想,並於1917年開始建造。工程在1918年建至157英尺高時,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政府實行建築材料限量分配而被迫中斷。1922年又繼續施工,1924年最終完成,耗資約20萬美元。紀念碑的底基是安放在地下石灰岩層之上,開挖出來的岩石則留作建造使用。紀念碑基座的混凝土牆壁厚為8.5英尺(2.6米),碑身由下及上逐漸變細,至頂部時的壁厚為2.5英尺(0.76米)。根據NRHP-美國《國家史跡名錄》提供的數據,戴維斯紀念碑采用了一注至頂的澆鑄式建造,它是目前世界最高的無骨架混凝土建築物,同時也是世界最高的混凝土“方尖”紀念碑。
隨著戴維斯政治生涯的蒸蒸日上,他也迎來了他的第二次婚姻。1844年末,即戴維斯作為助選人在密西西比為詹姆斯•波爾克贏得總統大選之後。他在哥哥約瑟夫於“颶風”種植園舉行了聖誕年會上,認識了應邀前來的新澤西州長17歲的孫女瓦麗娜•班克斯•豪威爾。經過一個月的交往,戴維斯向瓦麗娜求婚,並不顧對方父母的反對(年齡相差19歲)於1845年2月舉行了婚禮。1845年10月,戴維斯母親去世。他在參加完葬禮後驅馬奔赴演說現場,獲選為國會眾議員。1846年詹姆斯•波爾克總統上台後,美墨戰爭迅速爆發。戴維斯辭去眾議員席位,以上校之稱帶領自己組織的誌願性“155步兵團”,加入到前嶽父紮卡裏•特勒將軍的麾下開赴前線。在同年9月的蒙特雷戰鬥及第二年2月的布埃納維斯塔戰役中,戴維斯率領的密西西比士兵英勇作戰,並因配備先進的來福槍被譽為“密西西比步槍兵”(當時步兵以滑膛槍為主要武器)。戴維斯在後者戰鬥中腳部中彈受傷,紮卡裏•特勒稱讚道,“我的女兒,先生,比我更會判斷一個男人”。詹姆斯•波爾克總統也一度準備任命他為陸軍準將,統率民兵旅,但被戴維斯拒絕了。與另一位也曾經參加過美墨戰爭的日後總統-富蘭克林•皮爾斯在戰場上被斥為“混帳將軍”的表現相比,戴維斯無疑是真正的英雄。
在戴維斯紀念碑底部入口(位於北側)的外麵,佇立有另一塊較大版麵的肯塔基州曆史標示牌。它的標題及內容是:傑斐遜•戴維斯向肯塔基致敬:“肯塔基,我的、我出生的土地。上帝賜予的安寧和富饒將永遠充滿著這塊大地;上帝賜予你的兒女將永遠成長及展示-他們死去父親們和肯塔基名字被提及時的盛名。麵對這所有的恩賜、所有的榮耀、所有的美德、所有的驕傲與氣概,每一隻手都應該舉起來,每一個頭都應該低下來”。標示牌下方的注解,這是戴維斯在1886年11月最後一次訪問他位於這裏的出生地時發表的演說。根據費爾維尤地方誌,18世紀80年代,在谘詢了居住在密西西比州比洛克西的傑斐遜•戴維斯的意見之後,本地伯特利(Bethel)浸信教會的成員門購買了他家的這塊老宅地,然後再禮儀性地轉讓給了戴維斯。1886年3月,戴維斯又把它捐贈回給教會作建造教堂所用,戴維斯出生時的木屋家宅(上圖)隨後也被拆毀。1886年秋,晚年的戴維斯以78歲高齡專程回到自己闊別多年的家鄉出席這一紀念活動,並參加了教堂的聖餐儀式。1900年夏季,伯特利浸信教會興建的哥德複興式教堂建築遭雷電擊中,被一場大火燒毀。第二年在原址又修建了一座相似的教堂,現在仍坐落於戴維斯紀念碑的南方。
傑斐遜•戴維斯在美墨戰爭中的優異表現,使他在他的“第二家鄉”-密西西比也受到特別的表彰。州長阿爾伯特•布朗(也是戴維斯的傑斐遜學院校友)親自指任他遞補1847年5月份去世空缺的一個參議院位置。在任參議員期間,戴維斯曾出資捐助古巴獨立運動的領導者-委內瑞拉冒險家納西索•洛佩茲,並向他推薦由羅伯特•李率領遠征軍“解放”古巴,後被李將軍婉拒。1851年9月,因反對“1850年妥協法案”,戴維斯辭去參議員席位參加密西西比州長競選,結果落敗。1852年美國總統大選開始前夕,他為民主黨候選人富蘭克林•皮爾斯與威廉•金在南部數州作助選造勢。1853年富蘭克林•皮爾斯就任總統後,戴維斯被任命為戰爭部長。其任內,為了調查橫跨北美大陸鐵路線路的可行性,戴維斯主導了太平洋鐵路的測量工程。基於鐵路線路便利方案,他還推動了亞利桑那南部的“蓋茲登購地”,並得到皮爾斯總統的讚同。戴維斯還把自己在美墨戰爭中試用成功的“萊福槍”(M1841萊福鳥銃)推廣到軍中,提升了士兵們的戰鬥力。1857年,富蘭克林•皮爾斯總統即將任滿時未獲民主黨提名,詹姆斯•波爾克總統時期的國務卿-駐英公使詹姆斯•布坎南成為新總統候選人。戴維斯的戰爭部長一職也隨之終結,他再次投入參議員選舉,並於次年進入參議院。
戴維斯紀念碑北麵入口前的下方,是寬大的灰石台階,由地麵及正門共有16層。依據常規性的概念,階梯的層數大都代表一個標誌性的紀年,譬如總統的任數等。不知戴維斯的這個“16”是否也在暗示著一個既成事實:他是在第15任總統詹姆斯•布坎南之後的另一位美國總統-一位與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時代並行、成敗亦然的曆史性總統。拾級而上,是處在紀念碑巨大遮光下的清靜與涼意。由於紀念園僅在每年5至11月開放半年,其它相對較冷的很長時期內幾乎都是滿眼的荒涼空曠。紀念碑的基座是由十餘層方石條砌成,灰舊而敦實。入口算是寬敞,兩扇黑鐵欄杆門擔負著守衛的使命。門口頂部有一塊紫銅銘牌,上麵鐫刻有傑斐遜•戴維斯紀念碑的設計工程師、建築承包商及建造年份。銘牌的最後還標注:位於肯塔基州路易維爾的“美國電梯與機械公司”,負責安裝了紀念碑內的電梯。原來在1924年紀念碑落成時,遊人僅能通過攀援內部樓梯到達頂部的觀景塔-那裏有朝向四麵的四扇小窗戶。1929年,紀念碑裏麵安裝了電梯之後,來訪者可以乘坐電梯直達觀景塔。細思品來,這座與紐約帝國大廈同時采用現代化直升運載設備的肯塔基鄉下高點,可眺之景除了無盡的淺丘原野,應該還是無盡的淺丘原野。
與19世紀40-50年代美國政壇所有的政治人物一樣,戴維斯也無可避免地卷入到了曠日持久的南北奴隸製度紛爭之中。1858年初,他再度的參議員新任期,因一場幾乎使他失去左眼的嚴重傷風而中斷。同年夏季,遠赴緬因州修養的戴維斯登上波士頓附近的一艘船,發表了反對脫離聯邦份子的演說。10月份,他又在波士頓著名的法尼爾會堂呼籲保護聯邦的完整。其後,戴維斯重返參議員職位。繼而如他在晚年所著的回憶錄-《同盟國興衰》一書中所述:他認為每一個州都是主權實體,都擁有著無可置疑的脫離(聯邦)權力。但他勸告南方人要延緩,因為北方不會對脫離行徑待以和平。他指出,在富蘭克林•皮爾斯總統時期擔任戰爭部長時,他已經看到南方缺乏戰爭必要的軍事力量和海軍資源。隨著1860年亞伯拉罕•林肯的總統當選,事態加速升級。南卡羅來納州於1860年12月20日宣布簽署“分裂條例”,密西西比州繼而在1861年1月9日宣布脫離聯邦。戴維斯早已期待這一天的到來,但還是要等至收到最後的正式通告。他隨即於1月21日-亦被戴維斯稱作“自己人生中最難過的一天”,向美國參議院發表了告別演說,然後辭職返回到了密西西比州。而彼時,戴維斯在密西西比河東岸的“布賴爾菲爾德”棉花種植園裏,已擁有113名奴隸。
戴維斯辭職後的第3天,即被密西西比州長任命為陸軍少將。1861年2月9日,南方諸州在阿拉巴馬的蒙哥馬利召開“製憲”會議。戴維斯以“奴隸製的代表和種植園主階級的象征”在7個州中獲得6個州的支持,輕而易舉地被推選為“美利堅聯盟國”總統,並於2月18日宣誓就職。戴維斯的夫人瓦麗娜在後來寫道,當戴維斯收到自己被選為總統的消息時,“讀著電報露出痛苦的表情,我害怕魔鬼已經降臨到我們家來了”。在維吉尼亞州加入“聯盟國”後,戴維斯便於1861年5月把政府搬到了裏士滿城。1862年6月,他任命羅伯特•李將軍為“聯盟國”東線主力-“北維吉尼亞軍團”的指揮官。曆史學界對戴維斯的軍事方針抱有強烈批評,他任用能力平庸的朋友擔任指揮官。當他最終在戰爭末期-1865年1月,把陸軍統帥一職交付給李將軍時,已錯過全盤戰略時機。戴維斯的“齊頭平等式”防禦戰略也稀釋了南方有限的資源,使聯盟國在麵臨聯邦各軍共同對西線戰場的心髒地帶作戰略性穿刺時,抵禦無力。戴維斯被廣泛評估作一位比林肯缺乏效力的戰時領導者,盡管他比林肯有著更多的軍事經曆。用一位曆史學家的話說:林肯靈活,戴維斯死板;林肯關注著贏,戴維斯關注的是做的正確;林肯視野寬闊,戴維斯較為狹隘;林肯找到好的指揮官,就放手讓他去領兵打仗,戴維斯任人唯親,甚至過度幹預-包括像羅伯特•李將軍這樣的指揮。
戴維斯紀念碑的東邊,是一處小停車場。停車場的對麵,是一座長的矮房屋,門前的牌子上寫著“傑斐遜•戴維斯州立曆史遺址及博物館”。博物館內有陳列著關於戴維斯、美國內戰及周邊區域的書籍和紀念品等,也有一些肯塔基手工藝品。從房屋與紀念碑間的小路走到紀念碑的南麵,可在陽光的照射下清楚地看到碑頂部觀光塔的小窗口,還有頂端“方尖”的形體。紀念碑高聳入雲的灰白色軀體,在晴朗的藍天下更顯挺拔有力。美國《國家曆史遺跡名錄》的數據還顯示,除了之前提到的擁有兩項混凝土建築的“世界之最”外,戴維斯出生地紀念碑還是僅次於聖哈辛托紀念碑與華盛頓紀念碑的世界第3高紀念碑。如果排除前二者的所具有的非出生地內涵(聖哈辛托紀念碑位於德克薩斯州東南部,為了紀念與墨西哥的聖哈辛托戰役;華盛頓紀念碑位於首都華盛頓,為了紀念喬治•華盛頓的功勳),美利堅聯盟國總統傑斐遜•戴維斯紀念碑將是整個美國、甚至全世界最高的出生地紀念物。那麽這是一個什麽樣的概念?我沿著紀念碑繞行了一圈,再次仰視那衝向藍天的尖頂,一位曾領導國家走向分裂的曆史性人物,沒有被淹沒在忌諱莫深的曆史迷霧中。他身後所去的,依然是那片他曾經奮力追求的自由天空。曆史再饒富趣味的不過,是曾經將他那“聯盟國”擊垮的那位偉人,就出生在這東北方共享藍天的不遠處……。
下篇請看:裏士滿城:“南國總統”戴維斯長眠地
附圖1:
附圖2:
附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