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代偉

政治|傳媒|曆史|詩詞|股票
個人資料
正文

派恩維爾:“黑馬總統”波爾克出生地

(2015-03-06 07:17:10) 下一個

     詹姆斯•波爾克(James K. Polk)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黑馬”總統。在他的“一任奇跡”(One Term Wonder)裏,波爾克與英國瓜分了西北地區,並成功領導了“美墨戰爭”,使美國的疆域擴大230萬平方公裏,占今天美國領土總麵積的1/4。

     美國第11任總統(1845年-1849年)詹姆斯•波爾克美國總統偉大指數9-屬“傑出總統級別”美國總統曆史排名居於8~12位。他被認為是美國南北戰爭之前的最後一位“強勢”總統。

     從南﹑北卡羅來納州交界處的美國第7任總統安德魯•傑克遜出生地往北18英裏,是位於南卡羅來納州邊境東北的北卡羅來納州梅克倫堡郡(Mecklenburg )。1762年,“卡羅來納省”向西拓展時,為紀念英國喬治三世國王(也是美國獨立革命及拿破侖戰爭時期的英國國王)迎娶的夏洛特王後-梅克倫堡-施特雷利茨,將這一區域命名為“梅克倫堡”郡,而其郡府駐地則為“夏洛特”-也即今天的北卡夏洛特城。1775年5月中,“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槍”-列克星頓戰鬥的消息傳來後,梅克倫堡郡隨即發表“梅克倫堡獨立宣言”,成為美國獨立革命13州中第一個宣布獨立的地方,這也成為一年後美國宣布獨立的前奏。梅克倫堡郡的地理範圍是以夏洛特城為中心,在它的西南部,有一處與南卡羅來納州成90度“直角”的邊界,那裏坐落著一個名為“派恩維爾”(Pineville)的小鎮。派恩維爾鎮位於夏洛特城以南10英裏處,它在地域上仍屬於安德魯•傑克遜總統出生的“瓦克斯霍”地區-這塊有著悠遠印第安人生活曆史的邊塞土地上,曾經還孕育了另一位傑出的美國總統,他即是被譽為“黑馬”總統的美國第11任總統詹姆斯•波爾克(James K. Polk)。

     1799年,夏洛特附近有一位名叫康拉德•裏德的12歲小男孩,在自己家發現了一塊重達17磅的“擋門”石。三年後,一位珠寶匠花了3.5美元(這是一個實際價值千分之一的價格)從這家人手裏買下了那塊兒石頭-它竟然是一塊純金!這也是記載中美國第一次發現黃金,隨之而來的是美國第一個“淘金熱”。後來裏德家族在自己的土地上開發了第一座金礦並因此致富,“裏德金礦”也被列入了美國曆史遺產名錄內。“黃金熱”時期,由於派恩維爾處在兩條主要的印第安人貿易路線的交叉位置,並且有大片的草地方便那些運輸來往的牲畜中轉食草補給,它就逐漸發展成為了有名的騾子交易中心。派恩維爾之後則經曆了近兩個世紀的平淡無奇,直到20世紀90年代,環“夏洛特城都會區”的州際485號高速公路初級路段從這裏開通後,派恩維爾小鎮的命運才被永遠地改變了。它便利的交通加上所處於的南﹑北卡羅來納兩州邊境獨特的地理位置,使這一邊緣之地迅速發展成為北卡羅來納州最大的購物地區-有近74萬平方米的零售業麵積被開發,人口也由3000人猛增至7500人,翻了一倍多。派恩維爾的商業“奇跡”,曾一度作為“都市蔓延”(Urban sprawl)現象的經典例子被列入教科書裏。

     從夏洛特城沿州際77號高速公路向南,約10分鍾後便接駁環都市區的485號高速公路。此時,公路旁邊除了“卡羅來納購物中心”(Carolina Place,位於派恩維爾的大型購物中心)的巨大招牌外,還有棕色的“詹姆斯•波爾克曆史遺址”大幅指示牌。從485號公路的65號出口出來,是去往派恩維爾鎮的“北波爾克”路,很顯然這是一條以詹姆斯•波爾克總統名字命名的主要道路。北波爾克路沿途散布有各種商家,甚至有知名連鎖酒店。它在南行約一英裏﹑與東西向的北卡51號公路-派恩維爾段“主”街相交叉後,更名為“南波爾克”路。十字路口坐落有兩間加油站和一家連鎖藥店,這裏也是派恩維爾鎮的交通中心。南波爾克路繼續南行約半英裏,經過一條“小糖溪”橋後,路東側出現一片整齊的樹林公園,入口處有一座木製的標牌,上麵寫著:北卡羅來納州曆史遺跡-詹姆斯•波爾克總統訪問中心。而在入口的另一側,則是北卡羅來納州設立的鐵質曆史標識牌,上麵標注著:“詹姆斯•波爾克(生卒1795-1849),美國總統(任期1845-1849),出生於附近。房屋已不複存在,土地及重建房屋為(北卡)州曆史遺跡”。

     詹姆斯•波爾克總統出生於1795年11月2日,是家裏十個孩子中最大的。波爾克的全名為James Knox Polk-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他的Polk-“波爾克”姓氏,來自蘇格蘭蓋爾語中“生活在波洛克的人”。Pollok-“波洛克”則是一個位於格拉斯哥城西南部的地區,它的名稱出自蓋爾語中的“普爾”-Pool(水池)。詹姆斯•波爾克的父親塞繆爾•波爾克是蘇格蘭-愛爾蘭人後裔(Scotch-Irish American,這也是一個包括安德魯•傑克遜﹑“貓王”﹑格蘭特﹑西奧多•羅斯福及理查德•尼克鬆在內等人的共同祖源),他是一位成功的農場主,並擁有奴隸,同時也是一位土地測量員(殖民時代,土地測量員是一個對“土地”擁有至觀權力的不俗職位)。詹姆斯•波爾克出生時,他們一家住在位於派恩維爾現在“南波爾克”路東側這處農場內的一間農舍裏(當時可能是伐木小屋)。波爾克幼年的時期,是田納西興起“西部大開發”的時代。在他8歲的時候,他的大部分親戚都移居去了田納西中部的杜克河地區(Duke River,現在的Maury-摩利郡),波爾克一家人則是到3年後的1806年才搬去。1807年當地設立摩利郡,波爾克的父親在獲取到大量的印第安人遺留土地後,還擔任了郡法官,他的家族也開始繁榮起來。而此時,也是詹姆斯•波爾克的同鄉“先驅”-比他長28歲的安德魯•傑克遜,在田納西離任大法官後經營“赫米特吉”的時間。與同樣來自“瓦克斯霍”的傑克遜相比,詹姆斯•波爾克無疑多了些幸運的家庭背景眷顧。

      位於派恩維爾鎮南的詹姆斯•波爾克曆史遺址,是波爾克總統父母在19世紀前後曾經擁有的土地。波爾克童年的大部分時光,也都是在塊有150英畝大的麥克倫堡郡淺丘農場裏度過的。1806年他們舉家遷往田納西中部時,已擴張至450英畝大的這處種植園宅邸亦被出售了。作為美國第11任總統的出生之地,詹姆斯•波爾克生活過的這片農場如今已縮減到僅20英畝小。北卡羅來納州“檔案及曆史”部門將之列入曆史保護地後,並在1967年重建了小木屋及外屋,供人免費參觀和瞻仰。但近兩年來,由於麵臨財政緊張,詹姆斯•波爾克曆史遺址又被關閉了。這就是當我一大早準時來到這裏時,通往小木屋所在的農場木柵欄門仍然鎖著的原因。站在入口處的波爾克路旁,看到交通高峰期的車輛來往不斷,給坐落於寂靜林草間﹑尚彌漫著繚繞晨霧的波爾克農場增添了無限生機。這些每日駕車路經此地的人們,或許早已(也許從出生之時)習慣了這裏有個波爾克總統遺址的存在,熟視無睹者應屬絕大部分。我曾經羨慕那些生活在“明十三陵”的人們:可以隨時欣賞那些幽處的輝煌,然而在他們眼中,皇寢的金碧早已歸入雲淡風清而無覺。正如偉人與我們同在時欣然,他們離去後我們才發現曾經與這樣的偉人生活在一個年代。而這其間擁有的追思及探索,都留給了後人及外來者。

     詹姆斯•波爾克早年體弱多病,這嚴重影響到了他接受初期的教育。1812年他17歲的時候,病痛已到了無法忍受的地步。他的父親便帶他去到了肯塔基的丹維爾,求醫於著名的伊弗列姆•麥克道爾(Ephraim McDowell),在那裏他被取出了腎結石,纏繞多年的疾病終於得到了根治。然而從波爾克的餘生來看,那位後來被譽為“卵巢切除之父”的醫生為他做的手術,也可能同時導致了他的終生不育:詹姆斯•波爾克從來沒有過孩子-竟然也與安德魯•傑克遜總統一樣,後繼無人。波爾克在身體恢複正常後開始了正式的學業,他輾轉到了當時還是小學校﹑僅有80名學生的北卡羅來納大學學習。在那裏他接觸到社會,並練就了卓越的演說技能。波爾克在畢業後去到了納什維爾城,投奔到後來成為美國第13任司法部長的費雷克斯•格蘭蒂門下學習法律。1820年他25歲時,波爾克獲得了律師資格並開始執業。由於受父輩的影響,波爾克在年輕時就成為引領政治主流的“傑斐遜派”民主黨人的成員,並忠實支持田納西州當時最重要的政治人物-安德魯•傑克遜。詹姆斯•波爾克早期所履循的人生軌跡,基本上是一條美國政治家的典型“套路”,那就是接受高等教育﹑執業律師到踏入政壇。當然其間的“投名()師”,“拜(政治)名人”(今天說的“站隊”)的前瞻準確性也是至關重要的。

     詹姆斯•波爾克出生地曆史遺址的入口處,是一條可供車輛出入的瀝青麵道路。在它的北側,是附近的小糖溪流經的一處低窪地帶,裏麵生長著細高挺拔的鬆樹,形成一道天然的“圍牆”。道路在進入裏麵的農場之時,有木樁做成的大門攔護,並懸掛著一塊兒“不可擅自入內”的標牌。在木欄門的左手,是一片空地,裏麵有一座用石塊兒壘起來的小“金字塔”。在金字塔前麵的空地上,佇立著一幅介紹性的彩色平麵板,彩板上的文字記述了這座紀念“金字塔”的來龍去脈。在詹姆斯•波爾克去世半個多世紀後的1904年9月,“美國革命兒女”組織麥克倫堡郡分部在波爾克總統出生地揭幕了這座金字塔紀念碑,當時有四百多位熱情的民眾聆聽了兩位曆史學家對這位美國第11任總統任內重要性的演講評述。多年以來,這座紀念碑成為波爾克在麥克倫堡生活時光的唯一佐證。金字塔原本位於(農場內)木屋主體建築的位置,木屋重建之時為了騰出地方而搬遷到了此處。1968年“詹姆斯•波爾克總統州立曆史遺址”開放之日,時任總統林登•約翰遜的妻子﹑“第一夫人”“淑女鳥兒”(Ladybird,約翰遜夫人的綽號,有譯作“小瓢蟲”或“花大姐”)參加了幕禮儀式,來紀念這位出生在派恩維爾的前總統。

     1822年波爾克27歲的時候,他加入了田納西民兵,這是一個曾經令安德魯•傑克遜揚名的軍事組織。第二年的1823年,他從摩利郡獲選成為州立法會成員,期間他的演講口才大受歡迎,並贏得了“樹樁(演講台)上的拿破侖”的美譽。同年,波爾克投票支持安德魯•傑克遜成為田納西州的下一任美國參議員。傑克遜獲勝後,兩位同樣來自卡羅來納瓦克斯霍地區﹑有著28歲差距的政治家自此結下了牢固的政治同盟。1824年,安德魯•傑克遜競選總統失敗,詹姆斯•波爾克卻競選眾議員成功。這位被對手指責為“看起來太年輕”(波爾克當時29歲)的眾議員在上任的第一場演說中,就提議廢止“選舉團”(這被認為是傑克遜贏得普選卻落敗的主要原因),同時也認為眾議院選擇約翰•昆西•亞當斯為總統違背了大多數選民的意願。1827年,詹姆斯•波爾克再次當選國會議員,接下來的1828年,則是安德魯•傑克遜再次競選總統的時候。競選期間,波爾克和傑克遜保持通信來往,他給了傑克遜很多建議。傑克遜獲選總統後,波爾克堅定支持“傑克遜派”的民主政策,並被傑克遜總統任命為“美國財政委員會”的主席,成為傑克遜取消國家銀行的得力助手。波爾克與傑克遜的鼎力合作,使他獲得“小山核桃”的綽號(這是與傑克遜“老山核桃”綽號相對應的稱呼,指他們的“鐵腕”作風)。

     波爾克曆史遺址地介紹性的平麵牌後麵不遠處,是“美國革命兒女”組織建造的“金字塔”形紀念碑(應該稱之為“紀念物”更合適)。在紀念碑的正麵中心,嵌有一塊四方形的白色花崗岩石板,上麵凹刻著:這裏坐落的房屋,即是美利堅合眾國總統(任期1845-1849)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於1795年11月2日出生的地方,落款為“美國革命兒女”麥克倫堡郡分部於1904年。這座由不規則石塊與粘土簡單堆積出來的三角形小建築物,基本談不上精致或美觀,甚至顯得有些草草和簡陋。即便如此,在它的介紹裏依然稱作是“北卡羅來納州唯一的一座總統紀念碑”。顯然,這是與詹姆斯•波爾克以前的安德魯•傑克遜(第7任總統)-北卡的出生紀念地是一塊兒大石頭,及之後的安德魯•約翰遜(第17任總統)-羅利(北卡州府)出生紀念地為一座舊木屋,相較而言的。從此角度而言,這已經“相當不容易”了。因為北卡羅來納州﹑麥克倫堡郡及派恩維爾鎮等三級政府並沒有參與到這項曆史性的“樹碑立傳”行動中來。它的設立僅是由非政府的“美國革命兒女”組織一家承擔,安德魯•傑克遜總統在瓦克斯霍鎮的出生地紀念石也是他們私下發起設置的。

     縱觀詹姆斯•波爾克的政治生命,是與安德魯•傑克遜這位田納西“軍政強人”的篤交分不開的。在傑克遜登上國家最高權力寶座後,波爾克的仕途更被強力推進而步入“飛黃騰達”。至1833年安德魯•傑克遜總統的第一屆任期結束之時,詹姆斯•波爾克已經連續五次獲選為國會議員。而在傑克遜的第二屆總統之任伊始,時年不足38歲的波爾克又成為權勢赫然的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主席(the House Ways and Means Committee,是美國國會眾議院20個專門委員會之一,負責稅收、貿易等事務,被認為是眾議院最有權勢的委員會之一)。1835年,詹姆斯•波爾克擊敗田納西州著名政客約翰•貝爾成為眾議院議長,作為傑克遜總統政策的代言人及其繼任者馬丁•範布倫總統政府的助力者,波爾克接連擔任了兩屆八年的議長職位。在波爾克領導眾議院期間,他所屬的“民主黨”與亨利•克雷新創建的“輝格黨”之間的分裂與矛盾充斥著國會,而他則最大限度地維持了兩黨傳統的正麵合作。從1825年到他離任的1839年,波爾克在國會盤踞達14年之久。在安德魯•傑克遜與馬丁•範布倫兩任總統的鎮護下,他已經從區區一位國會議員成長為民主黨的舉足輕重的實力派人物。

     波爾克總統曆史遺址入口處給人印象最深的,當屬那一排齊刷刷挺拔林立的鬆樹了。思之,它所坐落的“派恩維爾”-Pineville(Pine鬆樹+Ville村莊)鎮一名稱的來源,也應與這些擁有強大生命力的樹木有關。從這些“圍牆”般的林木之間望去,可見空曠的農場裏孤零零地站立著一座小的舊木屋。那座用伐木做成的19世紀前後早期殖民典型的居住實體,就是1795年11月2日-詹姆斯•波爾克這位未來美國總統作為一個新生命呱呱落地的位置。翻開美國總統曆史的篇章,那刻畫著殖民拓荒艱苦環境的“小木屋”一直是一個不斷出現的生存原型。在代表“進入現代”的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總統(任期1901-1909年)之前,美國曆任總統中,除了華盛頓﹑亞當斯父子﹑麥迪遜,哈利森祖孫﹑泰勒及塔夫特等少數幾位是“大戶”人家出身外,其他的-包括詹姆斯•波爾克幾乎全部是出生於這種既無裝修﹑又無設計,極為原始簡陋的“鋸木”(Log)建造的“小屋”(Cabin)內。作為第一代殖民者賴以生存的空間,“木屋”所孕育的新生命或許早已潛移默化了它的儉樸﹑開拓與艱辛,而成為他們(傑斐遜﹑傑克遜﹑林肯﹑格蘭特…)未來至尊力量的揮發底蘊。

     波爾克的政治人生在他“不惑之年”經曆了考驗。1835年,民主黨人在曆史上第一次丟掉了田納西州長的職位。麵對該黨創始人﹑亦即現任總統的安德魯•傑克遜的“大本營”,同時也是自己政治起家之地的“失守”,波爾克審勢度勢離開了眾議院議長的大位,選擇返回田納西參選州長以挽救民主黨的頹勢。1839年,波爾克在競選中擊敗了現任州長-“輝格”黨人牛頓•坎農(Newton Cannon,也出生於北卡羅來納州,曾取代波爾克的“恩師”費雷克斯•格蘭蒂成為田納西眾議員,他後來加入到“輝格”黨),成為田納西第9任州長。雖然波爾克的出馬使民主黨在田納西州站住了陣腳,但他的局部勝利還是沒能阻止民主黨人在這個國家其它地方的政治下滑。1840年的總統大選中,威廉•亨利•哈裏森以壓倒性優勢擊敗馬丁•範布倫成為新總統後,“輝格”黨人占居上風。由於田納西議會在這次選舉中有提名波爾克為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他便失去了州長連任的資格。波爾克之後曾兩次競選田納西州長,均敗給了“輝格”黨人。19世紀40年代初,興盛十餘年的民主黨以傑克遜退居田納西“赫米特吉”養病﹑範布倫落敗返回紐約“林登沃德”老家,以及波爾克的政壇兩度失利暫時跌入有史以來的最低穀。

     波爾克總統曆史遺址的農場大門被木樁欄杆鎖著,無法開車入內。但大門兩側則沒有任何阻攔性設施,充當“圍牆”的鬆樹林間也有足夠的人行空間。盡管木欄門口掛著“禁止入內”的紅字小牌子,穿越七州一區﹑行程千餘公裏,長途跋涉“尋蹤”至此的我還是“非法侵入”了。其實農場內的一切在鬆林外已經一覽無餘了,剩下的就親臨其境的說。坐落在農場中間較高處的詹姆斯•波爾克總統出生地小木屋,並不是他出生之時的真正房屋,而是20世紀60年代-即波爾克出生170年多後,北卡羅來納州政府仿建的“複製品”,它的原型取自波爾克出生時的18世紀末期。波爾克總統出生地小木屋的意義所在,它是波爾克在之前的十位美國總統中-除去六位維吉尼亞總統﹑兩位馬薩諸塞總統及一位紐約總統外,繼傑克遜之後的第二位來自真正“南方”的總統(維吉尼亞在傳統裏被列入南方州,而北卡在地理上是“真正”的南方州),而波爾克又是唯一具有出生地小木屋遺跡的(傑克遜總統出生地的小木屋是刻畫在石頭上,沒有實體)。木屋主體分為兩部分:居住屋和廚房,它們是相連在一起的。將這座原始破舊的生活建築與那位未來攻城略地的“黑馬”總統聯係到一起,腦海裏著實需要曆史與空間的翻覆性轉換。

     波爾克在與“輝格”黨人在田納西的三次選戰期間,他一直關注著對手與自身民主黨人經濟政策之間的差異。在這些選戰中他適時攻擊“輝格”黨在經濟方針方麵的政綱(亨利•克雷的“美國體製”),使他站到了民主黨人的前沿,也最終幫助他贏得了1844年的總統大選。那次大選原本預定波爾克為副總統候選人,前總統馬丁•範布倫出馬競選總統。在1844年5月底召開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裏,競選政治爭議的要點涉及到1836年從墨西哥獨立的德克薩斯共和國。範布倫因為阻止奴隸製擴張而公開反對德克薩斯並入美國,這導致他喪失了許多民主黨人的支持而沒達到獲提名所需的三分之二票數。之後六輪投票的結果,範布倫還是無法贏得必要的票數,波爾克即作為“黑馬”候選人被推上了前台。這時,仍然保持著很大影響的前總統安德魯•傑克遜也轉而支持波爾克,他當麵稱波爾克是“自己最看好的人選”。對自己的被提名,波爾克這樣回應道:“我仔細地權衡過美國總統這個職位,它既不應去刻意追求,也不應放棄;我從未刻意追求它,也沒有理由拒絕它,如果追隨我的公民們將他們的選票自願投給我的話”。鑒於民主黨派已趨於派別分裂,波爾克許諾若當選隻任一屆總統,以期民主黨人為在四年後推選新的總統候選人而團結起來。

     1844年總統大選中,由於現任的“意外總統”約翰•泰勒已經被“輝格”黨開除了黨籍,成為無黨派人士,他也沒有了被提名的資格。“輝格”黨人一方推出的是第四次參加競選的該黨領導人亨利•克雷,與波爾克堅決支持吞並德克薩斯不同的是,克雷的態度則看起來很是曖昧。1844年大選的另一個重要議題,是西部擴張涉及到的美國與英國共同控製的“俄勒岡地區”,這與德克薩斯一樣對北方和南方的擴張主義者都具有強烈吸引力。波爾克在他的勝利之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對西部擴張的堅定支持-民主黨人後來稱之為“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是一個慣用措詞,指19世紀美國民主黨所持有的一種信念。他們認為美國被賦予了向西擴張至橫跨北美洲大陸的天命。“昭昭天命”的擁護者們認為,美國在領土和影響力上的擴張不僅明顯,且本著不可違逆之天數。“昭昭天命”一詞最初在19世紀40年代由“傑克森式”民主黨派人士所使用,19世紀90年代後改由共和黨支持者用以在理論上作為美國介入北美洲以外事務的理由),而輝格黨人的退縮政策卻令人憤怒,克雷通往總統之位的道路也出現了難以逾越的障礙。波爾克最終以170 票對105 票的多數擊敗了克雷,當選為美國第11任總統,時年49歲,是至他為止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總統。波爾克原本無意競選總統,但時局使他成為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最後又意外獲得勝利,這就使他成了美國曆史上第一個所謂的“黑馬”總統(President of Dark Horse)。

     站在波爾克出生地的小木屋前,腳下是初冬過後略泛青頭的枯黃草地,四周是寂靜無聲的鬆樹密林。“南方”小木屋最顯著的特征,是它側麵配備高大的磚築煙囪。這種煙囪的下半身很寬大,它的整體宛若一支豎立的大提琴,看起來與低矮的房屋有些不相協調。在之後,來自邊塞之地-肯塔基的林肯總統及另一位北卡羅來納總統安德魯•約翰遜等的出生地,我們都會看到這種木屋建造設計的典型。采自原始林間的堅硬木質被分鋸後楔合成遮風擋雨的生存空間,造就了早期殖民者堅忍不拔的內性和久遠耕耘的外哲。詹姆斯•波爾克在總統競選尚未起步之時,就已經諾定了四年後的大位離任。與久戀寶座不肯離去或如火如荼紛爭的其他諸公而較,他留下的是閃爍其光的﹑史無前例的“一任奇跡”(One Term Wonder,指波爾克一任之後堅決不再選)。雖然波爾克在政治生命中始終唯“前輩”安德魯•傑克遜是命,更有“大師”與“門徒”關係之噓。但在後期的曆次美國總統各項評比中,波爾克一直都居於他“恩師”之前。這其中固然有傑克遜對待印第安人手法遭質詬的因素,而波爾克本人更具有的,是他沉靜而悠遠的睿智,那是一種源自這座草間林中離世木屋﹑與生即來令人欽佩的氣度。

附圖1:

附圖2:

附圖3: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