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王安早年應聘IBM,遭惡拒,恨然
1951年離開哈佛創建“王安實驗室”,後更名“王安電腦”
80年代“王安電腦”達到頂峰,他成為華人首富,並一度登上美國五大富豪榜
Cisco總裁錢伯斯,曾為王安電腦公司的一名地方部門主管
格羅夫攜新開發的Intel芯片拜訪,被王安冷待而羞憤離去
子承父業,科技執繆,“王安電腦”帝國驚人地衰落
王安複出,欲與年輕的比爾•蓋茨聯手,被婉拒
斥資6000萬美元興建的“王安大廈”,被以50萬美元的低價拍賣,電腦“巨人”轟然倒地
如果王安能夠完成他的第二次戰略轉折,世界上或許就沒有今天的微軟公司。。。
“我可能就在某個地方成了一位數學家,或者一位律師”。
-比爾·蓋茨
從美國東北部重鎮-波士頓市中心向西北方向,經過哈佛大學及麻省理工學院所在的著名“劍橋”城後,走上了麻省2號公路-又名“康科德公路”。康科德公路繼續向西北約四英裏處,與南北貫穿的州際95號高速公路交叉,此時的北側,即是美國最有名的城鎮,即獨立革命戰爭打響“第一槍”的地方-列克星頓。康科德公路西出95號公路後,卻“出爾反爾”地更名為“劍橋公路”,繼續通往美國獨立革命的另一著名戰役地-打響“第二槍”的康科德鎮。在位於“列克星頓”和“康科德”這兩個赫赫有名曆史名鎮正中間的,是一座默不動生色卻優美恬靜小鎮,它的名字是“林肯”。林肯鎮,就是20世紀70,80年代聞名於世的華裔計算機科學家,被全世界華人譽為“電腦大王”的“王安電腦”公司創始人-王安的生前居住之地和逝後長眠之地。
林肯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小鎮,它的殖民定居最早始於17世紀中期。林肯原是康科德的一部分,18世紀中期,由於“距離禮拜地太遠造成不便”,林肯從康科德分離了出來。Lincoln-林肯,與美國其它同名城市不同的是-它並非取自美國偉大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而是淵源於英格蘭的林肯郡。它是一個麵積不到40平方公裏,人口超過6000的普通規模村鎮。由於其身處波士頓郊區便捷的地利和深幽寧靜的環境,林肯鎮裏居住著很多來自劍橋名校城及附近“麻省矽穀”企業的著名教授,工程師及電腦科學家等。統計資料顯示,林肯鎮的家庭年收入約22萬美元,屬富裕級別。該鎮87%的人口為白人,亞裔人口則占4%多,約有200多人-其中不乏高學曆的華人。包括王安,“王安實驗室”早期共同創始人等在內的諸多華人都曾經在這裏生活達數十年之多。位於林肯鎮中心北部林深水寂處的林肯墓園,則更是王安這位具有傳奇色彩的優秀華人,於上世紀90年代初去世後之永久安息之所。
2號“劍橋公路”穿越95號高速路橋,經過一片小水庫水域,便看到位於路肩白底黑字的“進入林肯”鎮標牌。此時公路兩側密布的樹林中,有散落的時隱時現的房屋。公路也由之前“康科德公路”的三線減為二線,中間寬闊的草地隔離帶也變成了窄條水泥墩。再行進不到2英裏,是一條交叉的,名為“貝福德”的鄉間公路,它南去通向一英裏外的林肯鎮中心。根據美國個人查找網站-“白頁”顯示的信息,自此路口向南約300英尺處的樹林中,即坐落著王安博士的私家宅邸。那是一處建造於1941年,占地2.6英畝大的獨棟大宅院。它的交通位置極為便利:出門即是2號公路,東15分鍾可達“劍橋”城及波士頓;北駁3號路20分鍾可至“羅威爾”(昔日王安電腦公司總部所在地)。1990年3月“電腦大王”王安去世後,他的夫人還一直住在他們位於這裏的家中。
自貝福德路口沿2號公路向東,返回約一英裏,右側出現一條斜向的坡度路,它的名字為“列克星頓”路-名稱來源顯而易見。列克星頓路是一條窄小順暢,蜿蜒遊走在密林丘地中的雙向單線鄉間公路,在它的路途裏,除了圍繞在林蔭天幕及四周原始蒼然的萬籟之寂,還看到寥寥坐落於林間低地的漂亮殖民式房屋。稍頃,路右手豁然出現一片空地,高大鬱蔥的鬆柏樹下是一個簡單的石砌大門,若一處隱匿在林深處深宅大院的入口。那敞開的入口兩側,是兩堵低矮的石墩門護,上麵分別寫著“林肯”和“墓園”。林肯墓園,這座幽然於世外,渾然於自然的優美園林式墓園,就是一代著名計算機科學家王安博士的長眠之地。
林肯墓園位於林肯鎮中心以北半英裏處,它的最早曆史可追溯到林肯鎮成立以前18世紀中期。從穀歌衛星地圖上觀察,林肯墓園坐落於一處植被茂密蔥盛的平坦地帶,附近並有一條小溪及零星的幾個小池塘,可謂風水相映之寶地。從敞開的門口入內,見左手立有墓園標牌,上麵注有墓園的開放時間及訪問注意事項。再往前去,看到右側有一池塘,岸邊也立有一塊木牌,那上麵畫的是墓園的平麵圖:回曲環繞的道路形成一隻仰頭的龜狀。平麵圖上除了墓園路名的標注外,其它空間皆空空如也,並無任何安葬者的墓位指示。林肯墓園始建260年來,曆經不同時代已擴展為七個區域,安葬的逝者也達九萬之多。在如此空曠而渺無人跡的墓海碑林中尋找王安之墓,看來應該是一件頗有挑戰的事情。
來之前,曾經在美國著名的“尋墓”網站(Findagrave)上查看了王安安葬地的信息。那上麵除了王安生平的簡單介紹及兩張王安本人近照外,僅有一張王安墓碑的照片,那是一塊兒灰色的,質地細膩的不太大的長方形花崗岩(注:在這次探訪之後,本人為“尋墓”網站“貢獻”了三張王安墓的照片,並被該網站迅速采用。算作從另一角度給這位華裔科學家的懷念人生做以補充吧)。帶著這僅有的“一手資料”沿“樺樹”道(林肯墓園裏的道路都是以植物命名)徐徐進入墓園內,放眼望去,仿若無人公園般的幽靜墓園內,天闊地悠林閑,果然優美宜人。墓園裏麵除了一些略顯別致的墓碑外,沒有其它墓園常見的那種誇張宏大建築。大部分都是如王安墓碑那樣風格的小墓碑,看來那種墓碑是這座墓園裏最為“大眾化”的款式選擇。
樺樹道長約300米,將至終點時左側分出一條“楓樹”道。前麵繼續延伸則地勢略低但更加平坦,偏左行則有“山楂樹”道和“棶樹”道。其實,在楓樹道口時,眼前的環境已經一覽無餘了。那是由這三條小道環繞形成的橢圓形地帶,在棶木道與山楂道交接的位置,顯眼地坐落著一塊兒墓碑,兩側伴有低矮厚實的常青樹。那墓碑坐東朝西,獨自享受著大片的草地空間。看著墓碑在朝陽揮灑下的背影,竟然湧上一種莫名其妙的預感:那可能就是我要拜訪的王安之墓!盡管仍身在看不到墓碑後麵微小刻字的距離。懷著這種惴惴的興奮,循循繞到墓碑的正麵,果然看到上麵刻著一個熟悉的大的中文字:“王”。這就是王安之墓,王安博士安息近四分之一世紀的地方。
在“王安電腦”最巔峰期的1986年,王安曾經前往中國訪問,受到國家最高領導人鄧小平的會見和讚賞。他返回美國後,即任命長子王烈為公司的總裁,自己則退居到了二線。然而意外的是,從1986年底到1988年王安修養的短短一年多裏,“王安電腦”竟然由強盛急劇走向了衰落,並且出現巨額的虧損。1989年初春時,69歲的王安出現進食阻塞,經診斷為“食道腫瘤”並隨後在波士頓醫院作了切除手術。康複後在家療養的王安,麵臨公司愈加惡化的勢頭,不得不再度複出。但不到半年,1990年3月,王安由於舊病複發倒在了辦公室,再度入院。24日,王安便因食道癌在麻省總醫院逝世,終年70歲。一代“電腦大王”的人生就此劃上了句號。兩日後,王安的葬禮在他的母校-哈佛大學的教堂裏舉行,隨後被安葬在了他生活30多年的林肯鎮的林肯墓園內。
王安墓的地麵表征,主要有墓碑,墓碑兩側的兩棵常青樹,墓碑前麵的一棵盆栽,及墓碑正麵一丈開外的一塊兒名字碑石四部分。王安墓碑正麵上部是一個圓形,裏麵凸刻著他大大的漢字姓:“王”;“王”字下方,是它的大寫拚音“WANG”,WANG同時也是昔日“王安電腦”的企業徽標主體。墓碑兩邊緣,是精雕細刻的相互對稱的三朵連枝花頭。而王安的生卒日期,1920年2月7日-1990年3月24日,則以細小的字體按英文格式刻在墓碑的背麵。墓碑兩邊高出半頭的常青樹,青鬱茂實,仿佛兩個護衛一樣靜靜地佇立著。“尋墓”網站裏的那幅墓碑照片,上傳日期是2009年-即王安逝世第19年,那時這兩棵樹與墓碑等高,形體也較小一些。如此算來,這兩株年幼的“護衛樹”在“電腦大王”長眠之日,就開始進入了它們永久守護的角色。
探訪王安之墓,是無法回避掉它左側緊緊相連的一位“近鄰”的。因為那座墓碑兩側也有兩棵常青樹,並且更為高大茂實。那兩棵樹相交錯的枝葉已將那座墓碑掩蓋了起來,而兩座墓碑間一大一小兩株樹幾乎是零縫隙地並生著。與兩墓旁邊大片閑置的空地相對,這種“擁擠”的布局頗為令人不解。好奇地打量那位墓碑較小的“近鄰”,它名為 Frederick D S Chur,早王安30年逝世。這時忽然想到,王安博士的長子-即繼任“王安電腦”公司總裁的王烈,英文名字也是Frederick。更為巧合的是,兩座墓碑前擺放的盆栽-盆子與裏麵的植物也幾乎一模一樣。不知道王安與這位“庫爾”(Chur也是瑞士的一個城鎮名)在生前是否有過一段非同一般的交集。
王安墓前方臨近的是“棶樹”道,王安的名字碑石就平嵌於棶樹道邊。Dogwood-棶樹,亦即茱萸。茱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為人所熟知之出處,即是唐代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遍插茱萸少一人”詩句。王安與1200年前的王維,與更早時代的王羲之,甚至王莽,以及後來的王勃,王安石等曆史名人,皆出自衍脈太原的“三槐王氏”大支。王安生前也自認是“三槐王氏”的後裔,並有回國追蹤祖源的個人意向。但晚年的王安被企業變故和疾病痛苦雙重纏身,直至去世也無法實現他的尋根之旅。“獨在異鄉為異客”,斯人從此長眠在了這遙遠的它國之土。那微微恰合的“茱萸”情愫,或許帶有的是絲絲鄉音暖意。
王安的墓碑,微微呈坐東南朝西北勢。從“穀歌”衛星地圖上鳥視林肯墓園,可以清楚看到位於大片空地邊緣上的王安墓墓碑,因為它的長條形頂部泛著清晰的白色。將衛星圖逐漸向西北方向移動,越過茂盛鬱蔥的樹林,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坐落在貝福德路西側林中的王安宅院,甚至房屋的藍色前庭橫簷。竟然發現,王安墓碑正麵朝向的方位,正對的正是王安家宅院的正門口!如果用一條直線連接兩處,那將是一個中間2000英尺長的“工”字。在那一端的,是王安去世後仍然居住在家中的王安夫人-邱文藹女士。邱文藹原就讀於著名的衛斯理女子學院,1949年時與在哈佛做研究員的王安結婚,他們兩個有著超過半個世紀的婚姻。在衛斯理學院的網站裏,有顯示Lorraine C Wang(王安夫人的英文名字)在該校文學教師/教授名單裏。
在林肯墓園內,除了王安之墓,還安葬有“王安實驗室”及“王安電腦”的共同創始人-Chu GeYao博士。Chu GeYao是王安在上海交通大學的同班同學,來美後在麻省理工學院研讀電子工程學。1951年王安離開哈佛大學在波士頓南區租房創立“王安實驗室”時,邀請了Chu GeYao加入。“那時王安有12個雇員,我每月200美元新水”(Chu GeYao自傳語)。至1978年60歲退休之前,Chu一直擔任王安電腦公司的高級副總裁。Chu GeYao博士於2011年8月在位於林肯鎮的家中去世,享年93歲。
從林肯墓園出來,沿列克星頓路向南行約半英裏,即到達林肯鎮中心的五叉路口。那裏坐落著一幢城堡般的紅磚古舊建築,是為林肯圖書館。五叉路口北向的貝福德路西側,坐落著一間漂亮的白色尖頂教堂,那是新英格蘭地區著名的“一神普救派”聚會祈禱之地。貝福德路北出林肯鎮的沿途,散布著一些大型牧場,其中的一些莊園建築頗具曆史滄桑感。
及至“劍橋公路”前300英尺時,貝福德路左側出現一個小小的白色門牌標示,和一條帶有坡度的私家車道,車道兩旁布滿了常青矮樹。從延伸入內車道向裏望去,是若隱若現的靛藍色房屋建築和修剪整齊的景觀樹。根據地產網站記錄的資料,這處私家宅院占地麵積為2.62英畝,房屋的建築麵積有6000多平方英尺。上次的售房價格為3萬2千美元,時間是在1956年-即是王安將他磁芯存儲器的專利權賣給了IBM,獲得50萬美元的那一年。地產網站更標注出這處私家宅院目前的市場價值:167萬美元-幾乎每年漲一倍。
從貝福德路轉上2號公路向東,撲麵的是早上溫絢的陽光;2分鍾車程後即接駁95號公路北去,那上麵已是車流不息;3,4分鍾後再接上3號公路北上,約一刻鍾到達“羅威爾”出口時,路右邊的樹林後已逐漸浮露出一幢由三座聯棟高樓組成的龐大灰色建築物,裏麵有成千的員工匆匆地忙碌著;而那座大廈的上麵高高懸掛的,是巨大的,藍底白字的“WANG”,這就是“王安大廈”-王安電腦的總部所在地。20餘分鍾的路程,又是醞釀一天充沛精神的最佳時間。。。這一幕,或許就是上世紀80年代“電腦大王”王安大多數日子裏所擁有的第一段愜意時光。
坐落於環“大波士頓地區”的495號高速公路,與3號公路及“羅威爾連接道”三條快速路交接處的昔日“王安大廈”,現在的新名如同它所在的位置:“交點大廈”(Cross Point Tower)。1980年,處於如日中天中的王安公司投資6000萬美元(約合當今的1.5億美元),在波士頓西北25英裏的羅威爾興建了這三座相連的14層大樓,作為“王安電腦”公司的全球運作總部。這三座呈“W”形(“王”字的首寫字母)布局大樓組成的龐大建築物,也被命名為“王安大廈”。而此前“王安電腦”公司則曾位於羅威爾東南5英裏的圖克斯伯裏及波士頓南區。“王安大廈”是王安電腦“帝國”崛起的標誌,也是同時代“麻薩諸塞奇跡”的象征性地標(“麻薩諸塞奇跡”是指20世紀80年代,波士頓西北郊沿128號公路一帶崛起的高科技企業,代表公司還有DEC,阿波羅等。稍後的北京中關村“電子一條街”,也帶有同樣性質)。
1992年,隨著流星般的衰落,“王安電腦”宣布破產,“王安大廈”也被列入拍賣。1994年“王安大廈”僅以不到其建造投資百分之一的“地價”被出售,成為王安公司傳奇曆史裏最悲劇的一幕,王安電腦“巨人”也轟然倒地。僅四年後的1998年,該大樓竟然又卻以高達1億美元的價格被轉賣,這“天與地”財富間變幻裏麵,或許又隱藏著另外一個不為人知的傳奇故事。“王安大廈”變身“交點大廈”的後續故事,有2007年另一位“電訊巨人”摩托羅拉的遷入。“M”與“W”(摩托羅拉與王安電腦的首寫字母)形似殊途,天本同根。2011年,分拆後的摩托羅拉最終被聯想收購而步入末路。而如今總部位於美國北卡的聯想,則是在“王安電腦”強盛時期成立於北京中關村的一家電腦服務部。那昔日在海澱街路上與聯想大樓比肩聳立的“四通”,也有著與“王安”驚人的相似:它們都曾雄心勃勃地以IBM為標杆,卻都在PC開放的大趨勢下仍然固步使之成名的文字處理機。
從羅威爾返回,沿“交點大廈”西側的3號公路一直南下(勿需換路),可到達哈佛大學西校園外的查爾斯河北岸。在3號公路與巨大的奧伯恩墓園之間,有一條居民區路名為“柯立芝山”。在其中一座白色三層的殖民式住宅裏,運行著一家名為Wang And Associates的家庭公司。這家“王合夥人公司”的商業信息注寫到:私有商業管理與顧問公司,成立於2001年;雇員2人,年收入約19萬美元。總裁:Frederick Wang。
王安與邱文藹共有兩兒一女。1986年被王安任命為“王安電腦”總裁的王烈,出生於1950年,是王安的長子。王烈的英文名為Ferderick-菲利德裏克,故有稱王菲德。1989年,王安公司各路負責人匯集於林肯鎮王安的家中,“逼宮”結果是病危中的王安宣布王烈“辭職”。關於王烈“子承父業”與“王安電腦”的奇跡衰落,二十多年來一直被全球商界作為企業經營教訓的評析案例。王安的次子在達拉斯經營一家地區性互聯網服務公司;王安最小的女兒則是一位緊急醫療技術員。
王安公司1992年8月進入破產保護重組後,更名為“王安全球”。1999年,荷蘭電訊企業Getronics收購了“王安全球”。隨著Getronics北美部門於2007年和2008年被荷蘭KPN通訊公司及達拉斯的CompuCom相繼收購,“王安”作為一個品牌或部門就徹底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