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代偉

政治|傳媒|曆史|詩詞|股票
個人資料
正文

【5】裏士滿城:“美洲主義”門羅總統長眠地

(2014-07-12 16:27:19) 下一個

   

 

   維吉尼亞 裏士滿:好萊塢墓園
 

   Richmond-裏士滿,是“老國土”維吉尼亞州的首府,美國南﹑北時期“南方同盟國”的首都。裏士滿市麵積約60平方公裏,人口不到20萬,其中黑人占60%弱,1/5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下。這座昔日南方赫赫有名的曆史重鎮(與同樣擁有豐富曆史的中國河南省的省會城市鄭州是“姐妹”城市),除了擁有無數的紀念館,紀念碑,博物館及古戰場遺址外,還有一些非常有名的陵園。其中一個就是位於裏士滿市中心西南詹姆斯河畔的Hollywood Cemetery-好萊塢陵園,好萊塢陵園裏長眠著諸多美國曆史上響當當的人物,包括“南方同盟國”的總統及大批將領﹑軍士,六位維吉尼亞州州長,和兩位美國總統-其中就有出生在維吉尼亞殖民灘鎮的美國第五任總統-詹姆斯•門羅。

與他的前任詹姆斯•麥迪遜一樣,門羅在新澤西戰場上被火槍打中肩膀受傷後退役,跟隨湯瑪斯•傑斐遜學習法律,成為傑斐遜的“門徒”。之後門羅作為代表參加“大陸會議”,在美國憲法修訂時立場反對中央政府權力過多。1790年,32歲的門羅進入新成立的美國參議院,並成為“傑斐遜派”。他在以後的維吉尼亞州長任職及駐法國外交官期間獲得大量的政治經驗,1803年,傑斐遜總統時期的“路易斯安那購地案”中,門羅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好萊塢陵園占地130英畝,南麵依詹姆斯河自然為界,北﹑東﹑西三麵則是低房屋民居,路過之時發現區內走動的多為西裔與非裔。這座麵積中等的陵園開放於內戰前的19世紀40年代末,因其內部小山丘上布滿了 冬青樹(Holly Trees,有稱“聖誕樹”),故名“好萊塢”(Hollywood)。好萊塢陵園的地址是:412 South Cherry St,Richmond,GPS直接帶領到兩尊厚重石塊砌成的大門前,黑色的花案鐵欄門敞開著。放眼望去,整個樹木鬱罩的墓園在陰沉的天氣中顯得深邃濃霾,陰霧繚繞。進入大門右側是一個小停車場,車頭處有一塊兒橫放的長方形石製墓園地圖,上麵繪有彎彎曲曲的路線圖,旁邊刻有知名人物的名字和墓位,第一個就是門羅總統。

繼“國父”華盛頓﹑傑斐遜﹑麥迪遜之後,門羅是在美國實行總統製不到30年來五位總統中的第四位來自維吉尼亞的總統。如果說,除去第二任約翰•亞當斯是因為新生美國鑒於曆史背景下“南北均衡”原則而成為總統的話,這個稱作“美利堅”的脫胎於大英帝國的國度,早期完全是維吉尼亞政治家的天下了。也是由此,維吉尼亞州這塊兒老牌殖民地,也赫赫然奠定了美國“總統之鄉”的至尊地位(之後相繼還有四位維吉尼亞州出生的美國總統)。

在位於大門左側的古堡式陵園管理辦公室內,坐著一位年輕豐滿的白人女接待人員,這真是份如她本人般靜秘的工作。簡單谘詢後出資一美元購買了一份青綠撲麵的墓園地圖,稍作研判即放棄了徒步遊曆的打算。那些包括詹姆斯•門羅總統在內的著名人物安葬墓地,都是位於陵園的最深處的小山丘上。門羅總統之墓位於President Circle-“總統環島”中,編號是第一,開車進去則幾分鍾即到。

在1812年英美“第二才次戰爭”期間,詹姆斯•門羅擔任詹姆斯•麥迪遜總統的國務卿及戰爭部長。1816年,門羅競選美國第五任總統,以超過80%的高票率當選,從1817年至1825年,門羅連任兩屆總統。門羅是美國兩黨製出現前的“第一政黨”體製下的最後一位總統,也是最後一位“假發國父”版(指美國早期的“開國元勳”們,都留著英國貴族象征的“假發”)的總統。

   

順著地圖上標示的方位與路線,從墓園東側小路向南直開進去。沿途鱗次櫛比地分布著各種樣式的墓碑,右邊的區域地勢較高,綠草覆蓋的地表上有不少高低錯落的常青鬆柏。小路逐漸彎曲並上升,稍後即看到左側下麵寬闊的詹姆斯河和對岸的高樓,右側則呈山丘高坡。依照陵園地圖上的標示,門羅總統墓所在的“總統環島”就位於上麵。一個帶扶手的20級石條台階由下麵通往坡上,坡上舊磚圍牆下長著一簇罕見的蘆葦。

1825年3月,門羅八年總統到任後,居住在“門羅山莊”(Monroe Hill,今維吉尼亞大學布朗學院),並與前總統傑斐遜和麥迪遜共同在維吉尼亞大學任職。像其他總統一樣,門羅在擔任公職的歲月裏因薪俸低乏積壓了大量債務,他不得不將一些莊園賣給了母校威廉與瑪麗學院。他曾寫信給現任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要求政府補償並請求國會援助讓他安度晚年,但無果。他不得不繼續賣掉土地,還無法償還債務。在債權人的追索下,門羅厚著臉向恩師﹑前總統傑斐遜求援,殊不知此時的傑斐遜比他更為貧困。門羅於是又聯合其他人向維吉尼亞議會請求救濟傑斐遜。。。


 

1830年門羅夫人去世後,門羅就搬到女兒瑪麗婭紐約的家裏,門羅的健康狀況從20年代末已開始惡化。1831年4月,門羅的老部下﹑前國務卿-現任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看望了他,發現他已病入膏肓。1831年7月4日,73歲的詹姆斯•門羅因心髒衰竭和結核病去世於紐約市,他是繼傑斐遜和亞當斯之後第三位逝於“獨立日”的總統,建國伊始的五位總統中竟然有三位在國慶之日死去,這著實是件驚人而奇謐的巧合。

詹姆斯•門羅的遺體被安葬在了位於曼哈頓“東村”女婿家的家族墓園-紐約市大理石墓園(New York City Marble Cemetery,位於曼哈頓東2街和第2大道,是門羅女婿-政治人物塞繆•古維諾爾家族的墓園。現為美國國家曆史古跡)。這位以“美洲主義”聞名的總統,逝後也如他的前幾任一樣,自行“了斷”了自己的天國歸宿。1858年,門羅總統的遺體又被從紐約市運到了維吉尼亞裏士滿,長眠於詹姆斯河畔的“好萊塢”陵園內高坡上。
 

從石階登上山丘,滿山遍野都是墓碑。最近處有一個單獨的環島形小墓地,環島中心矗立著一座烏黑的鐵製大“鳥籠”,與周遭林立的各式石碑成“鶴立雞群”之勢。門羅總統這座造型與眾不同的華麗“籠”體陵墓,有點兒像四方形的宮燈,也有點兒像四麵封閉的皇家亭閣。與他的前幾任總統相比,門羅的墓葬設計算是“突破性”的,他已不再沿襲華盛頓﹑傑斐遜和麥迪遜的傳統“方尖”碑式建製。門羅之墓被昵稱為“鳥籠”(Birdcage),為“歌特式”複興風格設計,是由費城一家鑄鐵廠鑄造而成的,它實現了同等尺寸的石材不可能完成的精美與複雜。

19世紀50年代,隨著“好萊塢”陵園的開發,時任維吉尼亞州州長亨利•衛斯希望,“將所有維吉尼亞出生的總統都重新安葬在這裏”(亨利•衛斯本人逝後也安葬於這座陵園)。1858年,詹姆斯•門羅誕辰100周年之際,維吉尼亞州和地方官員決定,門羅應該回到他的家鄉州安葬,州議會並撥出專款。7月4日,在紐約第七國家防衛隊的護送下,門羅的遺體搭載“詹姆斯號”汽船抵達裏士滿。維吉尼亞政府在好萊塢陵園一處可以遠眺詹姆斯河的高地為門羅總統舉行了隆重的安葬儀式,州長衛斯並親自發表演說(門羅生前也曾兩次擔任維吉尼亞州長)。

“鳥籠”的四角是是四根頂部帶有蓬龕的小圓柱,四個麵是“銳尖拱”的教堂式窗戶設計,每個拱尖內有一個玫瑰形花飾格窗,每個格窗下麵是三個圓拱。鐵“籠”放置在一個結實而裝飾精致的底座上,頂部則是一個大的花飾窗格尖拱穹蓬。在這座長方“鳥籠”裏,放置著門羅總統簡單的花崗岩石棺,石棺衝向河詹姆斯方向。常年的風吹雨打,白岩色石棺周身已出現斑斑浸痕,密封的石棺蓋也呈現微微的青苔生跡。

在石棺的兩頭麵上,各有一快銅質銘牌,上書:詹姆斯•門羅,1758年4月28日出生於威斯特摩蘭郡;1831年7月4日逝世於紐約市。遵照議會的命令,身為維吉尼亞情深的居民,和她優秀而驕傲的孩子,他的遺體於1858年7月5日被重新安葬在這個陵園。

從這錚錚鐫秀刻文字句裏透露出來的隱語看,一度客死“他鄉”的詹姆斯•門羅總統,這算是就此真正“葉落歸根”了。

門羅總統期間,美國用500萬美元強行從西班牙手裏“購買”了佛羅裏達,史稱“左輪手槍下的買賣”。通過1818年和1819年兩次與英國人簽訂的條約,美國領土的實際控製範圍已從大西洋延伸到太平洋,初步展露出“兩洋疆域”藍圖下“美利堅全球帝國”的鋒芒。1815年“拿破侖戰爭”結束後,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南美的殖民地紛紛宣布獨立,門羅與國務卿約翰•昆西•亞當斯積極支持南美國家的獨立運動。1823年底,門羅並在美國國會發表國情谘文,呼籲歐洲國家不要再幹涉南美及美洲事務,“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是為著名的“門羅宣言”或“門羅主義”。“門羅宣言”中“America is American's America”一句,被南美諸國理解為“拉丁美洲是美國人後院”(American,同時為美洲人和美國人),對其隱寓思維感到憤怒。“門羅宣言”同時具有“孤立主義”的內涵。後來的西奧多•羅斯福總統認為,“門羅主義”是“說話客氣,但帶根大棒子”。昭昭天命的美國已邁向帝國之路。

門羅墓的地基是一塊四方大石頭,周圍是圓形草坪。草坪裏嵌著幾個小銅銘牌和兩塊墓碑,其中一個是1933年維吉尼亞“美國革命女兒”協會(Daughter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DAR,以美國為基地的國際組織,旨在推廣﹑保護和教育參加過美國獨立革命的先驅者的後人)頒發給門羅的“獨立革命軍人”勳章證明,旁邊有一個大羅盤麥穗十字勳章造型植於草坪,以表彰他在1775-1778年參與獨立革命時期做出的貢獻。還有兩塊兒是門羅夫人伊麗莎白和女兒瑪麗亞的墓地紀念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