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二十六年;美國第二十五任總統威廉•麥金利時期,卡耐基鋼鐵公司成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國曆史》課本中提到1900年進攻北京的“八國聯軍”,又稱“八強遠征軍”,是由奧匈(奧地利-匈牙利)帝國,法國,德國,意大利,俄國,英國這六個歐洲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和東亞的日本,以及美洲的美國這八個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組成的五萬四千多人的多國聯軍。在與這個東方古老國度貿易互動一個多世紀後,新興的美國第一次對清朝中國實施了帶有侵略性的真正軍事行動。
美國之所以能在之前的鎮壓義和團運動中表現突出,主要是由於1898年美國與西班牙戰爭勝利後,美國吞並了中國南麵菲律賓群島,使他的軍事力量可以就近派自菲律賓,而非從本土越洋而來。在“八國聯軍”共54艘軍艦裏,美國有兩艘:“俄勒岡”號和“紐瓦克”號,美國的軍隊主要由第9和第14步兵團,第6騎兵團,第5炮兵團和一個海軍陸戰營組成。美軍總共兵力3410人,其中海軍285人,陸軍3125人,軍事力量在八國聯軍中排第五位(下表)。
八國聯軍武裝構成
排名 國家 軍艦/艘 海軍/人 陸軍/人
1 日本 18 540 20300
2 俄國 10 750 12400
3 英國 8 2020 10000
4 法國 5 390 3130
5 美國 2 285 3125
6 德國 5 600 300
7 奧匈 4 96
8 意大利 2 80
八國聯軍總共: 軍艦 54艘 海軍 4971人 陸軍 49255人
美國曆史上將美國的這次軍事行動稱作“中國遠征解救行動”:為了拯救義和團運動期間在華“受威脅”的美國人,歐洲國家人和其他外國人。1900年8月初,包括美國軍隊在內的八國軍隊19000人已準備從天津開往北京,8月6日,美英軍隊在楊村遭遇清軍作戰。8月12日抵達北京城門,準備進攻外城,由於缺乏有效的進軍路線,美軍的“解救”行動未能如願。俄羅斯軍隊突進,卻被守城的清軍痛擊後敗退下來。美軍人員丈量了外城後,插下一麵旗子,指引英軍解救使館營地。8月15日,美軍第五炮兵團轟開城門,隨後各國軍隊潮水般湧入了北京城。美國軍隊的損失相對較少,約有200人死傷-他們沒有繼續參與接下來鎮壓義和團的軍事行動和到各省解救外國人的行動。大部分美國軍隊在冬季來臨之前撤回了菲律賓,一小部分人員留下來保衛美國的在京使館。
美國參加由義和團引起的聯軍入侵中國行動,標誌了自美國內戰以來第一次與他國的聯合軍事行動,也透漏出美國對世界傳統的國家政策開始朝向帝國主義方向發展。大部分美國人相信,美國自20世紀初期,已開始顯露其在世界範圍內的實力與擴展,在其長期的孤立主義心態下,也逐漸調整其在長遠策略的政策,以適應作為世界霸權的需要。
負責指揮的美軍總司令阿德納•沙飛(1842-1914),是俄亥俄州奧維爾-Orwell 人,美國陸軍軍官,曾參加過南北內戰﹑對印第安人戰爭和美西戰爭。1900年,義和團起義爆發,沙飛被任命為“中國解救遠征軍”總司令。1904-06年任西奧多•羅斯福總統政府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1914年,72歲的沙飛在洛杉磯去世,安葬於維吉尼亞的阿靈頓國家軍事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