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十六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上任第二年,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清朝入關後第八位皇帝,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即同治,元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的二十多年來,美國以及其他外國駐華使節代表一直駐在廣州或上海兩個城市。《天津條約》簽訂後,外國使館最終落戶於大清國的權力心髒-皇城北京。1861年6月14日,亞伯拉罕•林肯總統就職後不久,即任命安森•伯林蓋姆(Anson Burlingame ,舊稱“薄安臣”)為美國第十三任駐華公使。1862年7月,伯林蓋姆進駐北京,成為第一位常駐北京的美國大使,他的駐地緊靠著紫禁城。
19世紀中期,本著1844年的中美簽訂的《望廈條約》中“和平,友睦和貿易”的原則,美國開始在上海建立外交使節駐地。但美國政府並沒有派駐使官駐員,來自波士頓的大型貿易公司代理人亨利•沃考特在駐地旁升起了美國星條旗,成為第一任美國駐上海的執行外交官。
1854年,隨著美國與中國在港口城市的貿易和往來的逐步增多,美國政府指派羅伯特•默菲為第一任駐上海外交使官,他的辦公室設在蘇州河北岸的黃埔路36號,那個區域很快發展成為美國人定居的地方。
1861年,林肯總統任命喬治•蘇沃德(George Sward)為上海駐華使官,兩年後提升他為總領事。蘇沃德在上海呆了十五年,大力擴展了美國人區域。到20世紀初,超過一千五百美國人在上海安家落戶。美國人社區對上海的經濟和生活都作出很大貢獻,他們建立生意,醫院,學校,和教育交流。
1861年,林肯總統委任安森•伯林蓋姆為駐清國大使。第二年,柏林蓋姆抵達北京,他的外交活動與英法俄等國截然不同,他積極倡導林肯政府對清朝的“合作策略”,不讚成西方列強傳統的“武力外交”。伯林蓋姆推動公正的“外交政策”,他向困境之中的清廷承諾“在條約口岸既不要求也不占領租界”,“也永不威脅中華帝國的領土完整”。
在他任公使期間,有一次,一位美國人在中國為非作歹,給當地老百姓帶來不少危害。伯林蓋姆在聽取了中國受害人的證詞後,立即以公使身份命令將那位美籍犯人處以死刑,拖出去吊死
安森•柏林蓋姆的對華政策和態度得到清政府的感激和信任。在當時清政府眼中,與英法俄諸國相比,美國人算是比較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