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斯”號是在“老中國貿易”時期航行於美國東海岸和中國通商港口-廣州之間的貿易船隻,約翰•歐當奈是“帕拉斯”號的所有者。他自稱出生於愛爾蘭,原是英屬“東印度公司”的一名船長,1780年他在巴爾的定居,利潤豐厚的“老中國貿易”使他成為那個時期最富有的商人之一。他也是巴爾的摩城市曆史上著名的“創建者”之一。
歐當奈沒有事先告知那三位中國人這是他準備結婚和退休前的最後一次航行,便將水手們扔在那裏了。一同被“帕拉斯”號船隻拋棄的,還有三十二位招募自亞洲東南亞地區﹑也門﹑印度及今天的巴基斯坦,和歐洲地區的船員及水手。按照當時的航海環境,那是一趟往來往來至少一年的遠洋商旅,勞務費用自然不菲。三位中國人水手有寫下陳情書,希望美國政府能夠發些錢資讓他們返回到自己的國家去。
首都華盛頓的“國家檔案館”保存了三人在陳情書上的簽字,陳情書當時被提交給了“大陸會議”(Continental Congress,1774-1789年,聯邦憲法誕生之前,相當於美國的臨時政府)。上麵記載的三位中國人的名字為:Ashing-阿勝,Achun-阿春和 Aceun-阿寬(以上中文名字皆為譯音),從“阿”的稱謂習慣上判斷,他們應該是來自中國廣東沿海地區的人。依彼時情形來講,從“大陸會議”得到些路費是件漫長而遙遙無望的事情。他們很可能沒有任何收獲。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那位“黑心”船長歐當奈退休後購置的一千九百英畝地產,位於現在巴爾的摩的東北部靠海港區域,過去和現在一直叫作 Canton-廣州,也就是當年他漂洋遠航尋求財富的地方。美國維基百科網站的資料顯示:“Canton” 一名來源於巴爾的摩第一位到廣州做生意的海員約翰•歐當奈。19世紀後期,他買下了當地的種植園,將該地依中國南方港口城市廣州為取名“Canton”,後來他的兒子繼承並加以開發。以他名字命名的“歐當奈大街”現在是“廣州區”的最主要街道,大街南麵“歐當奈公園”裏的歐當奈“黑”雕塑前的銘文也講述了這些曆程。從州際95號高速公路經過巴爾的摩時,會有“廣州”及“歐當奈大街”的出口標示路牌。
(文獻資料)1785年8月12日巴爾的摩的 Maryland Journal-《馬裏蘭日報》)刊登的新聞:“星期二傍晚(即8月9日),船長歐當奈所擁有的“帕拉斯號”從中國直接抵達了!船上裝滿了各種有價值的物品-茶葉,瓷器,絲綢,緞子,南京棉布等。我們極度高興地發現這座城市的商業魅力大為增長了﹒﹒﹒吸引了紳士們的注意﹒﹒﹒同時也很開心看到了很多船員-中國人,馬來人,日本人和摩爾人等,也有幾個歐洲人﹒﹒﹒所有這些來自地球上不同國家的人,通過一條商業的‘黃金鏈條’聯結到了一起”。
在早期美洲與亞洲地區的航海貿易中,或許有更早來到過美國地區的中國人船員,但已無法證實。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的項目研究中表明,在更早於此二百多年的16世紀60年代,西班牙殖民地的菲律賓人和鄰近的中國人都有做為水手或航海員涉入到與墨西哥的航海貿易中,有的中國人甚至在當時的墨西哥港口阿卡普爾科(Acapulco)開設小商店;另外,他們也有在今天美國南部墨西哥灣沿岸地區活動過。但是,也沒有任何名字記錄保留下來。
那三位中國人水手,以及那些中東﹑印度人水手後來怎麽樣了,也沒有記錄。他們也是記載中的最早到達北美洲甚至整個美洲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