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順兒姓什麽,記憶裏似乎從未聽人提過,隻記得大家都叫他海順兒。
認識海順兒的那年我好像正在上初中,春末或者夏初的時候,村裏來了個給大家編席子的人。那時候村裏人家睡的還是土炕,用蘆葦篾片兒編成的席子鋪在土炕和上麵的毛氈、毯、褥中間,有隔塵和隔潮之用,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席子於農家當然還有很多其它的用處,比如用來晾曬或者遮蓋收回家裏的農作物等。
頭一回見到海順兒時,他正在一間屋裏編席子。一個顯得有些發胖的年輕男子,圓圓方方的臉上盡是開心的笑容。他的胳膊比常人要粗壯許多,兩條腿卻出奇地細,屁股坐在一個方方的木墩兒上。木墩兒的側麵釘著幾段帶子,分別係在腰間和大腿上。他的兩隻手邊各有一個小些的木墩兒,上麵有一段兩端被釘住、可以將手伸進去的帶子,木墩兒的表麵已被磨得光滑油亮。據說海順兒小時候因為打針不當而導致腿部肌肉萎縮,便再也無法站起來……幹活兒的時候他或者席地而坐或者坐在那個木墩兒上,需要移動時,先將細細的兩腿像念經的和尚一樣盤起來,兩手伸進小木墩兒的帶子裏,用手背將兩個小木墩兒提起往前挪一下,然後雙臂用力一撐,整個身體便騰空往前挪動。
……海順兒在村裏待了大約幾個月的時間,給人的感覺是他從來不知道世界上還有艱辛和憂愁。你能聽到的永遠是他洪亮的嗓音和開懷的笑聲,你能看到的永遠是一幅孩童般絢爛無暇的笑容――即使在他因為走不迭而被突如其來的雨水淋了個落湯雞的時候。一個人幹活兒時,你總能聽到他哼著歡快的小曲兒;有人的時候,他又總是談笑風生,隨口道來的幾句話、一個動作或表情,便逗得周圍的人哈哈大笑。海順兒還特別喜歡逗小孩子玩,有時候甚至愛搞些小小的惡作劇。就像小孩子眼中盛滿五顏六色糖果的自助售糖機一樣,海順兒圓圓胖胖的身軀裏似乎滿滿的都是甜甜的快樂。
山村裏的路麵坑坑窪窪,隨處可見凸起凹下的石塊、三級五級的台階,常人行走時都要小心看路,免得崴了腳脖子或者被絆倒。用三個木墩兒代步的海順兒每天就在這高低不平的路上來來去去,到他給編席子的人家家裏吃飯、或者上街找人聊天,跟隨他的永遠是街巷裏有節奏的“咯噠”、“咯噠”的響聲。
印象裏海順兒還能爬梯子上房頂。村裏人喜歡夏天的夜晚在房頂上待著,既涼快又幹淨。海順兒上房的時候先把木墩兒解下來,自己提著或者讓人幫著拿上去,然後側過身子,靠著他粗壯有力的胳膊一階一階順著木梯子蹭上去。
那時候村裏還沒有電視,過一、兩個月大家才能看上一次露天的電影,有時候還要走兩三裏路或者更遠到鄰村去看。記得那是個沒有月亮的晚上,大概因為看完電影後到親戚家去了一下,幾個人回家時沒有跟上大撥的人群。借著手電筒的光亮,大家小心地行走在莊稼地中間的小路上。拐過兩道彎,忽然聽到後麵有什麽“咕咚”、“咕咚”的聲音。大家感到有些奇怪,便停下來豎起耳朵細聽,覺得那好像是附近山坳裏有人砍樹的回音,又像是什麽東西在河灘上一遍一遍地夯打弄出來的,在漆黑、寂靜的野外顯得有點兒瘮人。稍微過了一會兒,“咕咚”、“咕咚”聲好像更近了一些,變得有些清晰,才有人突然想到會不會是海順兒,便隔著高過頭頂的成片的莊稼高聲喊道:“那兒是不是海順兒呀?”那邊馬上傳過來熟悉的洪亮的回答,讓大家忐忑的心落下的同時又添了些驚奇和慨歎……等海順兒人伴著笑聲走近,大家才發現在這黑洞洞的夜晚他連個手電筒也沒帶,卻沒有一絲膽怯、一絲怨艾。似乎他從來不知道什麽是害怕,渾身永遠有使不完的勁兒、用不完的精力、享不盡的快樂。
時光如白駒過隙,那些清晰而又模糊的場景都已經是那麽地遙遠。“少小離家”的我心靈深處關於家鄉的記憶裏總有一個身形、麵容和神態如彌勒佛般的年輕男子,有幾次他便成了女兒要我講述的關於我兒時和家鄉的故事的主角。有時候心中有向人打問他的衝動,但似乎又擔心什麽會浸漬了那個因年代久遠而定格的、簡單而明朗的記憶……三十多年前那個哼著曲兒編席子、那個用三個木墩兒敲打著歡樂的生命音符的海順兒,他――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