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客

博客已經流行很久了,現在又微博,微信了。我這敢不上時髦的老土,隻能當超然客了。也好,就隨便寫寫,大家交流,豐富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香港深探2- 食品篇

(2017-05-26 20:35:04) 下一個

來香港已經月餘,忙於剛出生的外孫,沒有太多時間外出,主要在周邊(中環,上環和西環)買買東西吃吃飯,談談感受和體驗。
香港據說是世界美食城市,我是一個中國胃,對西方食物沒法體驗。即使中國菜,因為不是吃貨,也隻能感覺到好吃不好吃。大餐廳的食物當然沒說的,比如金鍾的夏宮(價格也夠檔次)。還是說說大眾的食物吧。吃過普通的香港早茶,我可以說,美國華府周圍中國餐館的港式早茶就不能再吃了。照片1,是上環一家有名的小餐館,午餐時間總是排隊。附近一家陳記叉燒店的蜜汁叉燒也是棒極了(第二張照片)。食品市場,選擇很多,價格差很大。大一點兒的超市,基本都是進口食品,價格都比美國貴多了。有些專賣店,貴的離譜。一個澳洲牛肉店,牛尾的掛牌價是50港元100克,一個專賣新鮮BAGLE店,一個就是25港元!合計3美元多一個!但街頭小店,蔬菜非常便宜,非常新鮮。菜市場的魚肉也都比超市便宜多了。小餐館,小麵點作坊,小蔬菜水果攤子,小肉鋪,小幹海貨鋪子,小日雜,小藥店,比比皆是,非常方便。所以低收入階層的民眾生活是沒有問題的。

香港是一個很包容的城市,看第六張照片,德輔大道上的路邊欄杆上掛著魚幹。現代高樓大廈的林立並不影響小當鋪和專售傳統葬禮用品商店的存在,還有路邊牆角處供奉的財神。網上有人說過,“看唐朝到日本京都,看明朝到韓國,看清朝到香港,看民國到台灣”,看來還有些道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超然看眾家 回複 悄悄話 糾正:曬魚幹的是第三張照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