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科菲耶夫和他的《彼得與狼》
俄國鋼琴家和作曲家普羅高菲夫 Sergey Prokofiev,是俄國最偉大和多產的作曲家之一。一八九一年生於南歐俄屬的鄉下宋所夫卡Sontsovka;一九五三年逝於莫斯科。在他六歲時就已經顯露出極高的音樂才華,那時候就能夠作曲並且舉行全場的鋼琴獨奏會。九歲時已經開始創作歌劇 即三幕歌劇《巨人》。
後來進入聖彼得堡音樂院主修鋼琴和指揮,師事林姆斯基-高沙可夫、李耳道夫 Liadov、維多 Wihtoe 及尼克拉才利普寧 Nikolay Tcherepnin 學習理論與作曲。他同時也是當時著名鋼琴家艾希波夫 Annette Essipov 的得意門生。 他學生時期的作品喜歡用一些不諧和音,非常刺耳,旋律也會突然不合理的轉調,似乎是開玩笑一般,使老師們感到頭痛,因此以音樂叛徒而出名。但是大家還是不得不承認他是個音樂的天才。
不久俄國大革命擾亂了他的生活,他離開俄國旅行到倫敦、巴黎和日本再轉往美國,這期間他以開鋼琴演奏會、寫作芭蕾舞曲和歌劇來維持生活。後定居巴黎。
一九二七年遷回俄國定居直到逝世。當他回到俄國時政府當局和音樂家都熱烈的歡迎他,使他成為最受尊敬、待遇最高的首席作曲家。他的性格這時也漸趨成熟,作品的旋律已較抒情化,風格也不似以前那般嘲諷、淘氣和尖銳了。雖然俄國政府控製人民出入國境很嚴格,但對普羅高菲夫特別的優惠,因為他仍然可以自由的的進出訪問歐美各地。
二次大戰時他做了很多充滿愛國熱誠的進行曲、清唱劇與交響曲等,但卻在戰後被俄共當局與樂評家攻擊他的音樂落後腐化,嚴厲的清算他,要他改變曲風,可是他卻堅決的拒絕了,仍然以自己的風格作曲,直到去世。五年後俄共轉變了態度並追贈他最高榮譽的列寧獎章。
音樂史中專為青少年或小朋友譜寫的樂曲並不多,重要者五根手指頭數得出來,聖桑的《動物狂歡節》、布列頓的《青少年管弦樂入門》、以及老普的這首《彼得與狼》。老普作為俄國音樂指標人物,能夠以童話題材創作介紹型的音樂,實屬不易。因老普在該曲中揚棄了現代作曲手法,淺顯易懂而平易近人的風格讓這首樂曲在當時也得以突破了共黨鐵幕,在西方世界受到相當歡迎。
樂曲除了採管弦樂編製外,還必需有一旁白者,串連故事的發展。故事開始之前,各種樂器各自先出場,並演奏所代表之角色主題。依序,主角彼得是由弦樂四重奏擔任,長笛扮演小鳥角色、雙簧管扮演鴨子角色、單簧管扮演貓、低音管扮演彼得的祖父、三把法國號擔綱大野狼角色、定音鼓則代表獵人的槍聲。
老普另外的一個代表性作是芭蕾舞音樂《羅密歐與茱麗葉》,這是他在闊別祖國十六年後的晚期作品,對當時已經厭倦巴黎生活的普羅科菲耶夫而言,對於實驗性強的現代主義風格已心生厭煩,濃烈的遊子鄉愁,讓他期待熱情的擁抱俄國的故鄉土,並以異於以往現代樂創作的簡單音符傳達意念。此時,前衛的戲劇製作人拉德羅夫正好邀請普氏譜寫一首芭蕾舞音樂「羅密歐與茱麗葉」,在和編舞家拉夫羅夫斯基密集討論後,以兩個月飛快的速度完成這首曲子。而在風格上,徹底回歸到單純的晚期性格,旋律平易而近人。
以音樂來詮釋這莎士比亞的悲劇,老普強調的是重要角色的掌握,透過音樂來賦予每一位要角生命,也透過音符來述說各個角色的形象與性格。除了羅密歐與茱麗葉穿插於劇中各處的主題之外,還有傲慢粗野的堤巴特主題、開朗而活潑的莫枯修主題、以及富有人道思想與宗教情懷的勞倫斯主題等。
東雲子
普羅高菲夫 Sergey Prokofiev
《彼得與狼》Peter and the Wolf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fM7Y9Pcdzw
《羅密歐與茱麗葉》中的騎士舞曲 Romeo and Juliet, No 13 Dance of the Knight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_hOR50u7ek
沒錯,音樂可以陶冶情操,可以抒發情感,可以激發鬥誌,感謝這些偉大的作曲家們寫下這些傳世的佳作讓後人亨受。謝謝嘟嘟來訪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