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耶貝爾和他的歌劇《非洲女郎》
賈科莫·梅耶貝爾(Giacomo Meyerbeer),德國作曲家,雖然出生於德國的柏林,但卻是十九世紀法國式大歌劇的創建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梅從小學習鋼琴,後師從克雷門蒂學習作曲。十九世紀初開始涉足歌劇領域。
老梅早期寫作的是德國式歌劇,後以羅西尼為楷模,創作了一批意大利式的歌劇。這些歌劇上演後,迅速流傳到各國。到巴黎生活後,他才明白新生的資產階級社會對歌劇的要求是什麽。經過苦心鉆研,他把意大利的優美、德國的精巧、法國的機靈熔於一爐,創造了以宏大場麵為特征的法國大歌劇形式。一八六四年,老梅創作了最後一部歌劇《非洲女郎》,這是他用二十五年時間創作的。正當他監督這部作品排練時,因積勞成疾在巴黎逝世。
老梅一生作有十來部部歌劇。他的大歌劇通常取材於歷史上的重要政治事件和宗教沖突,充分展示了進步與嚴肅的思想主題。他對劇場的各種效果非常熟悉,也知道如何滿足聽眾需要。他把德、法、意的歌劇傳統和自己的構想柔為一體,創作出新的形式。他的歌劇故事發展緊湊,情節動人,人物情感鮮明,在戲劇結構上,他註重幕與幕之間的對比。他重視聲樂的感染力,精心挑選演員。在樂隊寫作方麵,他強調戲劇效果,配器色彩,因而名噪一時。
由於他在不同時期創作過不同風格的歌劇,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各國的歌劇風格融會其中,既有意大利式的優美旋律,也有德國式的豐滿和聲,還有法國式的機智樂匯和多變節奏。更重要的是,梅耶貝爾把這些有機地組合為壹個整體,形成了獨特的風格,這對相當長的壹個時期內的歌劇藝術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但梅耶貝爾的歌劇在內容上往往拘泥於寫實和激烈的外在效果,這種虛飾浮誇的作風在盛行二三十年之後終於銷聲匿跡,如今世界各國很少上演他的作品。
《非洲女郎》初演於法國巴黎。說的是海軍中將唐 迪埃裏的女兒伊奈絲與年輕的海軍軍官伐斯科相愛的故事。迪埃裏希望女兒能嫁給國王的顧問官唐 彼得羅,故編造了伐斯科在海上遇難的謊言。伊奈絲聞迅後悲痛異常。這時伐斯科遠航新大陸後突然歸來並帶來俘獲的印第安女王賽麗卡和她的仆人尼路斯闊,但迪埃果反將伐斯科和兩名印第安人關進了監牢。賽麗卡自己從見到伐斯科,就深深愛上了他。為了將發現新大陸之功據為已有,彼得羅準備殺死伐斯科。而伊奈絲為了搭救伐斯科,以釋放伐斯科為條件答應嫁給彼得羅。
伐斯科出獄後,得知彼得羅的船已開走,便立即追上彼德羅的船。船受到印第安人的襲擊,婆羅希摩教長老要賽麗卡女王將俘虜來的人全部處死,賽麗卡宣布了和伐斯科的愛情,伐斯科得以幸免。當伐斯科和賽麗卡舉行婚禮時,他聽說伊奈絲仍然活著,便扔下新娘去尋找。賽麗卡便把他們兩人抓了起來。但看到他倆的愛是那樣的純真時,十分感動,決定作自我犧牲,讓他們乘船逃走,自己則來到一棵毒氣樹下自殺了。尼路斯闊也痛不欲生,自殺在賽麗卡的身邊。劇中最著名的唱段就是第四幕伐斯科的詠嘆調《 啊,天堂》Oh Paradiso 。
東雲子
賈科莫·梅耶貝爾(Giacomo Meyerbeer)
老帕版的《 啊,天堂》Oh Paradis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Y_NaSEE8-M
老牌歌王吉利版的 《 啊,天堂》 Oh Paradis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MyAGVmLY1Q
就像一桌盛宴,有人喜歡鮑魚,有人喜歡魚翅,每個人都能在這桌佳餚中得到滿足。何況這觸動心靈的藝術。謝謝來訪留言。
不懂歌劇。但如果說歌劇是用歌唱和音樂來交代和表達劇情的戲劇,我還是喜歡劇情美的劇目。當然還要看誰是 “角兒”。因為東兄推薦,在網上看了歌劇《非洲女郎》,又是一個淒美的愛情故事。Pavarotti唱的詠歎調“啊,天堂”伴著抒情的音樂旋律,讓人除了欣賞音樂,更是讓人對這個最偉大的男高音的懷念。
真的很在懷念這位無人替代的美高!
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