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頓和他的《戰爭彌撒》
今天是奧地利作曲家約瑟夫·海頓 (Franz Joseph Haydn) 二百八十二年誕辰。所謂名師出高徒,老海的高徒就是那大名鼎鼎的樂聖貝多芬。老海是繼巴赫之後的第一位偉大的器樂作曲家,是古典主義音樂的奠基人,生前創作有100多首交響樂曲,被譽為交響樂之父和弦樂四重奏之父。後人將他同莫紮特和貝多芬三人為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傑出代表,綽號為"海頓老爹"。
老海從小家境貧困。但他自幼時就喜愛音樂,六歲學習小提琴,並參加唱討班。離開學校之後,因生活沒著落、到處流浪、加入街頭樂隊,賣藝為生。後來被匈牙利埃肆哈齊公爵聘為宮廷樂隊指揮兼作曲。他的歌劇《阿契德與加拉泰》公演,反響很大。不久,他的歌劇《阿密達》及《牛津交響曲》、《戰爭彌撒》,《陶斯特四重奏》先後問世。一七九零年,他辭去王府職務,前往維也納。這期間,他在音樂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的《創世紀》和《四季》先後上演,聲譽大振。此後,海頓生活安定,直到晚年。他的絕大部分作品都是這一時期創作的,由於他性格開朗,生活上又有了保障,在人格上也受到了人們的尊敬,因此他的作品聽起來總有一種寧靜、樂觀的感覺,而不象貝多芬的音樂那樣具有強烈的鬥爭性。
老海的音樂風格熱情、典雅,充滿了歡樂、幸福、和平的氣氛。他是位多產的作曲家,作品涉及的範圍也十分廣泛。他的音樂就象優美的田園詩壹樣。他總是用這種筆調來歌頌大自然,歌頌生活。在他的作品中,還經常可以感受到鮮明的奧地利民歌風格。海頓作品的另一個特點是具有巧妙的幽默感,樂曲中充滿了愉快而別致的情趣。
老海的《戰爭彌撒》Mass in time of war 確是驚恐呼喊之作。海頓在其樂譜的開頭親筆題寫了“戰爭時代彌撒”,並註明“埃森斯塔德,1796年”。盡管1529年和1683年土耳其人的兩次進犯,使其故鄉奧地利陷於被肢解的威脅之下,但奧地利的敵人,更準確地說是哈布斯堡王朝、英國及其他歐洲國家的敵人,是那個不顧一切想要征服整個地球的拿破侖·波拿巴。
通常的彌撒曲的格式包括五個樂章,分別是 Kyrie《慈悲經》,Gloria《榮耀經》,Credo《信經》,Sanctus《降福經》,Agnus dei《羔羊經》。老海的《戰爭彌撒》開始的四小節,合唱與管弦樂隊的演唱演奏寧靜舒緩,定音鼓在第一和第三拍的敲擊亦同樣輕盈,第五小節處有一個休止,隨後,鼓聲經由瞬間的“很強”轉為全奏的“強”。樂譜上的註釋亦同樣的明確:兩個半音符呈兩條短的平行線,傾斜著貫穿於開始部分的每個音符。毋庸置疑,老海用這些強烈的十六分音符來表現恐懼。
《榮耀經》中低音聲部的“象征性”亦沒有絲毫的減弱,“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Miserere nobis,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suscipe deprecationem nostram”,“洗清了塵世罪孽的妳,對我們展示慈悲吧;洗清了塵世罪孽的妳,接受我們的祈禱吧”。這些經文構成了《榮耀經》中緩慢部分,而其餘部分則節奏較快。老海在這段A大調柔板中表現“震驚”的方法是:在整個音樂的行進中隻用一把大提琴與男高音相伴。
《信經》由四部分組成,其中心是一段C小調柔板,覆蓋了從“Et incarnates est”(“化成肉身”)到基督之死以及葬禮的內容。《降福經》能感覺到一種很強的矛盾情緒。在經歷了開始部分一段陰鬱的C小調之後,音樂轉到降E大調;而在強勁的大調再現部出現之前,音樂又回到了原來的小調。配合經文的展開,悲觀主義似乎轉為樂觀主義。在最後六小節之前,老海一直都讓合唱隊沈默著,而給獨唱演員大放異彩的機會。
《羔羊經》是一篇充滿戰鬥氣氛的樂章,也是這部彌撒中“靈感地控製浩繁素材和眾多興奮點”的代表作。堅定明確的震顫是開篇柔板的興奮點,《慈悲經》中的警示又以另一種形態回到音樂中,這次是銅管樂器吹奏伴著“法國軍鼓樂放慢了的版本”,因此,用老海自己的話說,鼓點應該“聽起來好像人們聽見了敵人在從遠處漸漸逼近”。
彌撒並未在失望中結束,新找到的信心,透過最後鬥誌昂揚的C大調快板洶湧澎湃地迸發出來,戰爭的樂器,代表不同的立場和思想節節上升,最後在“Dona nobis pacem”(“賜予我們和平”)聲中,老海將他的友善訊息傳播出來。
本叟所在的合唱團曾在幾年前唱過這部作品,所以對作品感受頗深,深感作品的震撼,五個樂章分別描繪了人民的苦難,戰爭的殘酷,上帝的憐憫,榮耀的降臨。作為歌者之一強烈感受音樂對心靈的衝擊。
東雲子
約瑟夫·海頓 (Franz Joseph Haydn)
伯恩斯坦演奏的 Mass in time of wa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pDE0Qr49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