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尼庫和他的《雲雀》
昨天寫了一位羅馬尼亞的作曲家伊凡諾維奇,今兒個再說一位生活在上半個世紀,他的同族,羅馬尼亞小提琴及作曲家,格裏高拉斯·迪尼庫 (Grigoras Dinicu)。
老迪生於布加勒斯特,土生土長的羅馬尼亞人,上世紀初在布加勒斯特音樂學院從名師學習小提琴。曾先後在羅馬尼亞文化部的管弦樂團、布加勒斯特愛樂管弦樂團和布加勒斯特專業音樂演奏團擔任小提琴手。其大部分作品借鑒了羅馬尼亞民間音樂的旋律,因而他的創作風格屬典型的羅馬尼亞民族風格,節奏明快、旋律連貫,具有較強的民間舞蹈特色。代表作品為雅俗共賞的世界名曲《霍拉舞曲》,原為羅馬尼亞民族器樂曲,後被改編為管弦樂曲和小提琴、小號、長笛等樂器的獨奏曲等,流傳很廣,曾被改編為爵士樂,還有被中國聽眾所熟悉的《雲雀》。
《雲雀》是一部獨具特色的小提琴作品,在小提琴高音E弦上絕無僅有的顫音名曲。樂曲巧妙地運用了小提琴上下滑指的顫音技巧,以極為明快歡騰的旋律,簡練而富於動感的鋼琴伴奏,表現了山林中雲雀爭鳴、陽光明麗、風景如畫的一幕。在小提琴E弦亮麗清悅透明的音色表現下,高超的顫音絕技一氣嗬成。在歡快強節奏的伴奏下,十分動聽迷人,打動了不少小提琴愛好者,尤其是一般的聽眾,更是為之傾心。這首曲子十分適合在類似廣場宣傳,助興的場合演奏,效果極佳。因而眾多小提琴愛好者非常想拉好此曲,然而由於此曲旋律必須在強勁激情的伴奏下才能出彩。並且需有清晰穩健的快弓功底,及高把位的左手基礎,準確無誤的快速換把,和快速旋律節奏弓法靈活運用。以上原因使許多小提琴愛好者望而興嘆。
本叟記得好像是在七十年代看過羅馬尼亞什麼藝術團來華演出,有小提琴雲雀一曲,印象極深。大概也是為了“炫技”,演奏者居然在碼子後麵拉來模仿雀鳴。
老迪的《霍拉舞曲》為流行於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等地區的一種民間歌舞曲,又稱多伊那,產生於牧民地區。通常分為兩種形式,一類為悠長的歌調,猶如牧人的悲歌,另一類則為活潑的輪舞,常用2/4拍。老迪把它改編成小提琴曲更是獨具匠心,且多用裝飾音和顫音,本曲具有輪舞類型的霍拉舞曲體裁特征。
《霍拉舞曲》為bE大調,曲子一開始即以明快、活潑的伴奏引出小提琴以斷弓技法奏出的頓音主題,如同鳥鳴般婉轉的顫音和飛泉般奔瀉的快速的頓音,形成了一個歡騰的鄉村舞會場麵,充滿了熾烈的歡樂氣氛。主題素材的不斷展開,使樂曲逐漸形成高潮,最後再現主題,突然結束,回味不盡。
東雲子
格裏高拉斯·迪尼庫(Grigoras Dinicu)
迪尼庫的 Lark《雲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V3AAniGYMg
迪尼庫的 hora staccato《霍拉舞曲》,老迪自己拉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FbPLEW2oaM
俄羅斯(蘇聯)這個民族是同中國完全不同,尤其是知識份子階層,雖然從歷史上講,他們也受蒙古人統治,甚至有不少蒙古人血統,但深入骨髄的基因還是歐羅巴文化。不管是沙皇時代還是紅色列寧斯大林時代,都出了不少世界級的優秀作曲家。漢民族還是太民族,太區域化了,這是文化積澱的結果。
謝謝東兄回言。是的您大概比我年長7-8歲吧,兄長生活經曆很豐富啊,我讀小學的時候你已經當知情上山下鄉了。
非常理解你談到在中美兩國的音樂愛好感受,我很記得文革剛結束不久第一趟聽到圓舞曲的情形,是文革前的《青年圓舞曲》,聽完後真有些心花怒放的感覺,那時侯西洋音樂還沒有解禁,斯特勞斯等的圓舞曲還能在中國播放。
說起來也悲哀,同樣是頑固不化的共產國家,當年的蘇聯和北朝鮮都可以在電台播放貝多芬交響曲,可在中國文革年代西洋音樂就完全被趕盡殺絕。是的,今天國內的經濟形勢強了很多,但不少東西很是很壓抑很無奈。
看來我要比康兄年長一些,在國內兒時就喜好音樂,但沒想以後把它當職業。你說的那個時候我已在美國,剛從一個文化禁錮的地方,一下子進入這樣一個想聽什麼音樂都有的世界真是像到了天堂。文革前也接觸過一點西方古典樂,畢竟有限,所以我十分珍惜在這邊真正自由的生活。國內現在雖說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但是限製還是滿多的。謝謝來訪留言。
看來您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喜歡音樂的人了,你介紹的《雲雀》和《霍拉舞曲》都是當時音樂演出的熱門曲目,那時候專門的西洋音樂會很少,基本都是歌舞團文工團的音樂歌舞綜合晚會為多,就算是專業樂團的音樂會也是綜合性地包括了獨唱合唱獨奏合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