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唱歌都說走心,要走心首先要有心,有心了還要看怎麽走, 大致上歌手們在情感表達上有三個層麵,可以用我是歌手上麵的三個歌手來討論一下。
從小接受音樂培養的胡彥斌音樂素養不凡,編曲風格多樣,基本上什麽歌都編得來唱得出,他的歌從全能星戰到我是歌手聽了很多,都挺好聽,就是記不住,感覺這 個嘻嘻哈哈的上海小青年內心比較簡單,音樂形式大於內容。孫楠有時候也這樣,那南泥灣改得挺熱鬧,肢體動作表情豐富,可那些詞那麽唱誰也不明白是要幹嘛。 這類歌從情感上說算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吧。
韓紅和A-LIN聲線出眾,一個高亢清亮,一個厚實磁性,她們唱歌沒啥肢體動作,表情也隻是隨著歌聲而變化,但聲音抑揚頓挫,唱得酣暢淋漓,歌聲中的情感 傾訴給人一種壓迫式的衝擊,將人卷入歌中,這種情感的表達可謂“大江東去浪淘盡”。 這種唱法選對歌了顯然是受眾最大的,當然她們唱不同的歌曲也會表現不一樣,韓紅最動人的歌比如莫妮山天亮了都是和她的生活經曆環境有關的,如果選到歌詞意 境不適合她們內心情感的,表現力也會大大減弱。
李健如果單單隻是分析聲音的硬指標,當然不是最突出的,但是他是個心裏有事的人,細膩敏感的他捕捉到了生活中的每一個動人片段,從童年的木船到父親的離 別,從愛人的傳奇到異鄉的傷感,他是個內向甚至封閉的人,歌聲就是他表達的方式,他肢體和表情都很平靜,聲音溫暖深情婉轉,從編曲配樂到聲音眼神都和歌詞 渾然一體,像緩緩起伏綿長傾訴的配樂詩,在含蓄的敘述故事和心情,真真切切是“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他的歌沒情懷的人一句都聽不下去,但有情懷的 就會被引出種種往事情景情感而共鳴,隻要情懷不滅,就可以一直聽下去。李健根本不需要追求多樣性,上場的除了他都是唱得澎湃激烈的大嗓歌手,他隻要做好自 己,就是場上的多樣性。除了那些鐵杆支持他的“素食者”,一般觀眾麵對滿席的雞鴨魚肉也不會介意來盤果蔬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