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夫66的博客

傑夫的攝影作品和心得
正文

“傑夫流程”;高ISO,高速攝影噪點控製工作流程的分享

(2015-07-01 13:56:24) 下一個



  從去年8月我發的非洲貼。到今年一月的帖子:“青青翠羽繞枝上,淡淡黃衫捕魚忙--7D2實戰測評”;我提及了我的低光高ISO攝影的噪點控製技巧後,一直有攝友留貼或者發私信問我這個工作程序的細節。這個月初,在北京的國家動物博物館和鳥網舉辦的我的野生動物攝影講座上,我詳細的介紹了這個工作流程,但是看過這個錄像的朋友說,這個錄像片子的畫麵不是很清楚,所以我把這個過程用書麵的形式寫出來與大家分享,讓大家都可以用這個流程,來拍攝更多優秀的作品。必須指出的是,這個流程不僅僅適用於拍鳥;人文,街拍,室內低光環境都可以用這個方法來有效的控製噪點。

 先看看我用這個方法拍的一些作品: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高ISO我的定義是高於4000,高速是指快門速度1/60 S以上,主要是與長時間曝光產生的噪點(如大家拍星空時的熱噪點)區分開,因為那種噪點有一些不同,在此不做討論。
  從2011年我第一次去非洲時,我當時使用的照相機是佳能7D,用過7D的朋友都知道,隻要ISO過了1600就會噪點如麻,可是大多數野生動物最活躍的時候,是日出日落前後的半個小時,尤其是拍攝金錢豹這種全夜行的貓科動物,拍攝時間一定是在低光,它又喜歡潛伏在樹叢裏,所以拍攝環境總是非常暗;同行的好多攝影師,看了ISO1600拍的片子之後,就放棄了,說不拍了,反正這畫質也不能接受。但是我還是舍不得,所以我拚命拍了許多高ISO高噪點片子,當時我的想法是總有一天,科技發達了會有一種軟件,輕易的把這些噪點去除,而這些時刻如果我不拍的話就會永遠失去,所以去了幾次非洲後,我就積存了一大堆高噪點的片子。
  幾年過去了,這種軟件始終沒有出現,但是我一直在國外各個論壇裏麵,專門尋找了一大堆關於噪點控製的文章和討論,結合我自己拍片的經驗,慢慢摸索,反複實踐,總結出來的這個工作流程,到去年7月份,我第四次去去非洲的時候,對這個流程已經非常有信心,所以當我拍了P1這張ISO25600的片子之後



 我驕傲地把它貼到了加拿大佳能專業服務CPS的網站的臉書上。這張片子貼上以後,我收到了加拿大十幾個攝影俱樂部的邀請,希望我做高ISO攝影的噪點控製講座,這時我才意識到,原來還真的沒有人拍過一張這麽幹淨的ISO25600的片子,現在大家把這張片子戲稱為“傑夫的豹子(Jeff’s Leopard)”,而我的工作流程也被稱之為“傑夫流程(Jeff’s Workflow)”。

  下麵我就介紹一下這個流程的詳細過程。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噪點出現的原因,噪點產生的原因大致有三個:
  1.設備;幾年前的數碼單反的高感噪點控製能力較低,如佳能的7D,60D(我是佳能用戶,所以在本文中以佳能為例)或更早的T1i等等,基本上IS0過1600後,噪點會成幾何級數增長;就佳能來說,高ISO的噪點控製真正到可以接受的程度還是從5D3的出現以後,即所謂的第四代數碼單反:5D3,1DX, 6D,70D,7D2這些機種,在這些機種中,全畫幅的1DX,5D3,6D的噪點要小於窄幅70D和7D2,這是由於感應器尺寸的大小決定的。
  2.高ISO; 在ISO4000以上,到目前為止,即使是所有單反中高感性能最好的佳能1DX,即使測光對焦都準確還是會有噪點。
p9

 
3.後期不降噪又過度銳化產生的噪點,尤其是圖像的暗部被提亮的的部分,如圖
P10



也就是說,噪點的控製是一個綜合的工程,首先要選擇高感好一些的相機,(如上麵提及的幾種),然後在前期和後期控製和降噪,再在縮圖銳化過程中控製住噪點的進一步產生,用這個流程進一步的控製住噪點,保持住畫麵的質量。


                                                                              “傑夫流程”共分四個步驟:



   (ETTR—Expose To The Right即英語“向右曝光”)
   自從2003年攝影師麥克爾.瑞克曼(Michael Reichmann)的文章“向右曝光(EXPOSE RIGHT)”開始,12年來網上有無數文章討論“向右曝光”這個理論的科學依據,有興趣的攝友可以自己去搜一些回來看。限於篇幅,我隻在這裏做一個簡單的總結:向右曝光簡單的說就是在相機的正確測光值的基礎上再強製過曝,使得直方圖裏的數碼信號曲線在右邊垂直邊邊緣沒有被切斷的前提下(即高光沒有溢出),盡量的讓曲線的峰值靠向右邊。 這樣做的好處是被記錄的數碼數據中1.信號數據(即圖像數據)和噪點數據的比例更大,就是說圖像數據增加而噪點數據減少。2.暗部的噪點中,亮度噪點的比例對顏色噪點的比例更大,即噪點的組成中,亮度噪點比例增加,顏色噪點的比例減少。(對理論不感興趣的攝友可跳過這一段)。
  下圖中右上圈裏的噪點是均勻的灰色顆粒,這就是亮度噪點,是最容易除去的噪點,左下圈內的隨機出現的紅藍綠色顆粒是顏色噪點,比較難除去,由此圖也可看出,顏色噪點多出現在圖片最黑暗的部分。
P11


我們來看三張圖,這是我的工作電腦桌麵的三張不同的曝光(這三張片子的ISO是4000)

P12,在相機正確測光的基礎上低曝一檔 , 可以看到直方圖的信號峰值基本都在左邊

P13相機正確測光 可以看到直方圖的信號峰值向左邊發展





P14,在相機正確測光的基礎上過曝一檔


  可以看到直方圖的最高峰值在右邊邊緣達到頂峰,而且並沒有出現曲線被切斷的高光溢出現象。 然後把低曝光的圖P12的亮度加一檔,把過曝的圖P14亮度減一檔,然後把三張片子並排,那麽這三張片子遠看差不多
P15



  而當我們把羚羊的頭部放大到300%,噪點就原形畢露了
P16

 由這張片子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低曝圖噪點最高,而且在暗部有可見的紅綠顏色噪點,準確測光曝光的圖二噪點也很多,而噪點最少的,是過曝的圖三,而且基本無可見顏色噪點,絕大多數都是灰色均勻的亮度噪點。

  一句話結論:過曝可以大大降低噪點,同時大大減少顏色噪點與亮度噪點的比例。

  那麽在野外的拍攝的環境中我們應該過曝多少呢?
  這個問題很難給出一個固定值,但是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則:
  以直方圖為準,保證高光不溢出(直方圖右側曲線不被切斷),在此基礎上盡量向右邊過曝。
(有一個特別要注意的情況是順光拍白鳥,一定要守住直方圖,這是高光最容易溢出的情況,有時甚至不能過曝甚至減曝,還是這句話:一切以直方圖為準)。
  我到達一個拍攝環境時會先在可能拍攝的各個方向多拍幾張,找到一個曝光基數,在此基礎上再根據具體拍攝動物時的情況隨拍隨調。我要指出的的一點是:不要相信你相機的3寸液晶顯示屏,它會根據環境的亮度與實際圖像有很大差異,一切以直方圖為準!

   一般來說,光比高的拍攝環境要過曝多一些,如這張我過曝+1.33檔。
P17


  而豹子這張光比極低的環境下我過曝+0.33檔效果就很好,但是一定要過曝!

  另外一個要注意的地方是:在低光高ISO環境下,對焦一定要準,豹子這張對焦不準,噪點也會多很多。\



大家知道用任何方法降噪,都會影響到畫質,把噪點抹去的同時,往往把畫麵中一些我們需要保留的細節和紋理也抹去了。 “傑夫流程”的第二步是在RAW處理器裏的第一次降噪,為保持畫質,這一步的關鍵是:保留最小細節。
  重要提示:1.這一步應該是我們在RAW處理器調整了亮度,對比度,陰影,高光,顏色等等之後要打開到PHOTOSHOP精調之前                       的最後一步。因為除噪後再調整陰影提亮等等,又會產生噪點,所以要最後做。
                   2.不要增加RAW的預設銳化值(25),甚至要減少!過度銳化會產生額外噪點,一定要除噪後,在PHOTOSHOP裏精調時最後根據輸出方式再做相應銳化。
        以豹片為例,基本調整但沒做除噪的原片是這樣的
P18

但是放大到100%後你可以看到大量的噪點
P19

因為過曝,可見噪點大多為均勻灰色顆粒—亮度噪點。我們要做的第一步是不要動PHOTOSHOP的預設銳化值25,要動得話也是隻能減小不要加大,即:千萬不要在RAW文件裏銳化,銳化一定要在POTOSHOP裏最後在控製的過程中加銳,後文會說。
  下方綠框裏的5個調節欄就是除噪欄,其中上麵三個是控製亮度噪點的,下麵兩個是控製顏色噪點的。PHOTOSHOP的顏色噪點預設值是25,這是去除噪點與保留畫質性價比較好的設置,我一般不再做進一步的調節,因為顏色噪點的除噪很傷畫質,所以要非常小心。
  上麵三個亮度噪點的調節欄我一般隻調節第一個,下麵兩個的調節會改變畫質的影調(Tonality)和細節,要非常小心,所以我盡量保持不動它們,一般來說如果你過曝的話,原片的影調和細節信號會很好,無需調節這兩個項目。也就是說大多數情況下,如果你盡量向右曝光,則在RAW除噪這一步,你隻需要調節第一個標示為“明亮度”的調節欄。

  那麽問題來了:調多少合適?
   ----原則是:保持最小細節---

  首先,我找一個最小的細節,在豹子片中,我找了一個比它的胡須還要小的下巴上的一根絨毛作為最小細節,以它做參照物來調節,即畫麵下方的紅色小方框裏的這一根。
我把這個局部放大到200-300%,直到可以看到基本的正方形像素為止。然後盯著這個細節把調節欄慢慢往右拉,當這根絨毛慢慢變軟,正方形的像素的邊緣開始模糊時停住,然後再把調節欄向左拉回5-8個刻度。如這張圖邊緣開始模糊是58刻度,我停下後在向左拉回到50,現在這張圖看上去是這樣的,
P20

圖中左是未除噪之前的局部(我把它放大到400%)
  我們現在可以看出:1那個細節還在,能看清楚那是根絨毛,就是說最小細節還保持著。
                                 2 與圖左相比,噪點明顯減少了60-70%,但是仍然有可見噪點。

  現在我們在PHOTOSHOP中打開進行下一步降噪。



    說明------本文以PHOTOSHOP作為後期工具,對於其他的軟件不做討論,因為我們要引入“圖層”的概念 ---

  剛才我們已經說過在RAW文件的處理過程中,RAW降噪是最後一步,而在PHOTOSHOP中我們第一步要做的是也是降噪--用軟件降噪。 ----原則仍然是:保持最小細節!---
  現在市場上的降噪軟件很多,作用也大同小異,如果我們把圖像信號看成大小不一的石頭而噪點看成沙子,則除噪軟件的作用就是一個篩子,我們用它篩去沙子隻保留石頭,那麽如果我們這一步做過了,就像篩子洞太大了,則一些小的圖像信號也會失去。所以這一步我們還是要保持最小細節。 我曾試著用PHOTOSHOP本身的降噪功能但是效果不太理想,我現在用的是NIK SOFTWARE中的Dfine2.0,這是一個PHOTOSHOP的插件,它最大的好處是不對圖像本身做修改,而是複製一個圖層,對這個複製圖層進行修改。 因為我們在RAW除噪中已經除去了60-70%的噪點,所以我們隻有30-40%的噪點需要解決,所以我一般是用Dfine2.0插件中的自動預設值來掃一遍,因為降噪軟件的默認預設值一般是選擇在對細節的影響最小的基礎上降低噪點,而我們要處理的噪點量已經在RAW降噪過程中被大大降低了。所以打開插件後我在“方法”裏選擇“自動”,然後點擊“OK”,

P21

注意到這個軟件給出的效果前後預覽圖裏,我放大到300%後,紅框裏的絨毛仍然清晰可見,而藍框裏的右邊的噪點已經基本消失,同時注意黃框裏,紅線左邊之前的畫麵裏有可見的紅綠顏色噪點,而右邊之後的畫麵裏幾乎完全沒有。 這是處理完的圖像:


P22

我覺得複製圖層降噪的細節保持稍稍不足,所以我調節了複製圖層的不透明度從100%到85%以此辦法來稍稍降低降噪的強度,這樣噪點還是不可見,但是絨毛的細節更清晰一些。注意這是300%的放大圖,原圖100%是這個效果(我的顯示器屏幕是2560X1440像素,原圖大小是5184X3456像素)

P23

我把這張圖裁剪一下到我需要的構圖,再做一些局部的調整後,最後的作品全圖是這樣的。

P24

到這一步我們的降噪過程就完成了,下麵我們需要做的是在輸出的過程中的兩步法控製銳化過程,使得銳化過程中不再產生額外的噪點。




這一步的關鍵是根據輸出的目的和尺寸決定銳化程度。
我們拍攝的數碼照片的用途無非兩種:一,在網絡上與別人交流,如發帖子,參加攝影比賽等。二,打印輸出,到不同尺寸成為印刷品,如在雜誌,報紙上發表,印招貼畫,或打印成照片掛在牆上。
         1.網絡輸出:一般我們的片子99%是用於在網絡上發帖,或者參加數碼攝影比賽,一般來說有兩個共性,一是尺寸不能過大,一般是800-1500像素的jepg格式。二是網絡通用的色彩空間是sRGB,所以網絡發片想要把照片的色彩空間轉成sRGB。
 
 網絡發片的縮圖過程會造成圖像銳度的損失,而過度銳化又會產生噪點,所以過程的控製特別重要。以下是我現在使用的網絡發圖的縮圖銳化的方法
P25


以豹片為例 ,比如我們要把這張片子所稱1000px(像素)在網絡上發表
       1.首先是把我照片的色彩空間從ADOBE RGB轉為sRGB
P26


  2.把圖像尺寸縮為最終尺寸(1000px像素)的兩倍(2000px像素)
P27


  3.複製一個圖層,  然後把圖層混合模式從“正常”改為”明度(Luminosity)”。
P28

這一步是把上麵的複製圖層和原圖圖層的相互作用方式變為根據亮度(明度),也就是說我們等一下銳化了上麵的複製層後,畫麵越亮的地方銳化幅度越大,而越暗的地方銳化幅度越小,這樣就有效的防止了額外噪點的產生,因為噪點最容易產生在暗部。

   4.對上層複製層進行智能銳化 設置-數量(Amount):50%,半徑(Radius): 0.3px(像素) 重複銳化3-5次,根據具體情況,直到稍稍過銳一點。本圖我銳化了3次
P29

 

   5.縮圖至最終尺寸(1000px像素)
P30


6.對上層複製層再次進行智能銳化,這次的設置-數量(Amount):50%,半徑(Radius): 0.2px(像素) 重複重複銳化3-4次,直到你感覺銳度正好。
P31



二,打印輸出:打印輸出往往由打印的雜誌社,報紙,商業單位的要求決定,他們會要求你交圖的尺寸,色彩空間,有些要求你銳化,有些則不要求而由他們的技師來最後調整。如果你自己打印,又會根據你的打印尺寸,使用的紙張,打印機的廠家,型號而有所不同。在這裏無法一一贅述。但是如果你要自己做銳化時一定要記住兩個:
   一,一定要建立一個複製圖層,把混合模式改成明度,以最大限度的控製額外噪點的產生。
    二,一定要分兩步逐級銳化,數量還是50%,少量多次的效果好過一步到位,半徑的設置根據尺寸的不同多試幾次,尺寸減小,則半徑相應減少一些,原則還是防止過銳和額外噪點的產生。
  這兩個關鍵把握住,印片也能夠得到高質量的畫質,下麵這張ISO 5000的“藍依佛法僧(European Roller)”打印成20寸的印片後,在去年的第121屆多倫多國際攝影沙龍中獲得了彩色印片類PSA(美國攝影學會)的銅牌。
 
下麵這張ISO 20000的翠鳥片,也在GTCCC的自然類比賽中獲得“最傑出自然故事”獎。



       “傑夫流程”的基本技能到這裏就介紹完了,這個流程還有一部分的高級降噪技能,我會在明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的《野生動物攝影手記》一書中進一步詳述,感興趣的攝友可繼續關注。 這個基本的流程已經應該可以幫助大家在攝影中放開ISO來拍攝以前感覺困難的拍攝環境。

最後祝大家多拍好片,多出高質量的作品。

PS: 有朋友問我在野生動物攝影使用的基本設置,我在這裏大致說一下: 我使用佳能的1DX和7D2.
      曝光設置上,:我用M檔,光圈/快門根據拍攝物體的大小分別設定,ISO自動,不設上限讓它飛,最高可達ISO 25600(1DX),和ISO 16000(7D2)。曝光補償:至少過曝+0.33(1/3檔),根據環境情況最高時過曝過二檔。
     野生動物攝影最好的相機:到目前為止,絕對是佳能1DX,我也試過D4S,高感噪點控製上,1DX始終高出一頭,加上高度的自定義性,是野生動物攝影當之無愧的機王,豹子這張ISO 25600的片子本身已足夠說明問題。
      謝謝大家!

       傑夫
我的網站:www.jeffreywuphotography.com

鳥網我的講座錄像:《傑夫野生動物攝影講座》全程視頻錄像

     作於2015年6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Alabama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傑夫兄! 講解得太好了, 對我而言, 複雜了點。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