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的十一月份感恩節前 ,我帶著二個箱子和忐忑的心,來到美國南部的一個醫學院讀博。眨眼間,二十年的歲月在我容貌,性格,事業上打下了深深的印跡。二十年很長很長,又很短很短。人生有幾個二十年。
那年的初夏,我如願地收到了幾個學校的錄取通知書,隻有M大學給了全額獎學金。對月工資一百人民幣出頭的我,毫不猶豫地回複了M大學的邀請。開始了辦出國手續的繁複過程。當時任職的醫學院,出國的人大多是教師中的名人,由學校公辦出國。僧多粥少。更顯得卓然不凡。亦有少數探親出國的人。像我這樣自考托福,G而申請到讀博全額獎學金的在學校在職教師中是第一個。消息傳出,一夜間我從一默默無聞的青年講師變成了學校要挽留的人才。找教務處開介紹信去辦護照,領導關心備至,希望我留下為社會主義教學添磚加瓦。校方許諾欲將我培育成學科帶頭人。如要進修,學校會送我公辦出國。我拿在手上的讀博的機會放棄,第待校方給我機會?那機會要等領導們的親友,關係戶們都享受後了才能給我這樣的小民。那得要二十年後吧。我考托福及GRE的努力將付於東流。領導們,你們知道不知道,這些考試等高分不是象你們說一些空話那麽容易的。姑奶奶把字典都背了才能應付那些怪怪的GRE詞匯。你的一張空頭支票,我的日夜辛勤就成了水漂. 領導見小民不拾抬舉,關心演變成了刁難。不給單位介紹信,看你如何辦護照。領導的關心,是對孫猴子不經批準,就欲跳出掌心的不悅。領導的刁難,是享受用權力並為難小民給帶來的愉悅。無奈何,小女子隻好從書本堆成的象牙塔中伸出頭來,施出全身的招數,動用起所有的社會關係,打點好所有相關的領導。總算是從學校拿到了介紹信去辦護照。
護照到手,已經過了美國學校的開學日子。趕緊和校方聯係,希望保留我的名額及獎學金。M大學的通情達理和中方學校的刁難一樣出乎意料。告別了讀了五年並留下工作又五年的母校,百感交集。
三個月後,我到了M大學。管理國際學生的幹部是蘇珊。四十左右,微胖。有著爽朗的笑容。她幫助我辦理了入學手續。我入住了校園內的女生宿舍。四層樓的磚房座落在美麗的草坪和花木叢中。每層樓的女生共同廚房和隔開的廁所及淋浴間。剛剛認識了路線和環境,來了感恩節。同樓住的女生們作鳥獸散。各自回家團聚。四層樓裏隻剩下我一個。我在樓道裏走路,清晰地聽到自己腳步的回音。晚上隻有我房間裏有燈光。還沒倒過時差來的我如是被扔棄在荒島。無比的寂靜象黑暗的潮水將我淹沒。我倒頭大睡。夢裏,不到一歲的兒子在學步車裏麵對我甜笑。夢醒,學步車的兒子身影還在我眼前晃動。晃得我心醉。晃得我心碎。極想抱起那柔軟的小身體,聞他的奶香,聽他的呢喃親他粉嫩的臉蛋兒。我衝動地要丟下一切,不顧不菅地坐飛機回家。空空的皮夾帶我回到了現實。帶來的美元在付了宿舍的押金和第一個月的房金後,我沒錢買機票。也就是說我沒有資本輕言放棄。我也沒法回去麵對過去的學校官僚。
過道裏的電話響了。在這寂靜得象死城一般的四層樓裏,這電話鈴響得驚心。我環顧左右,我是唯一的生物,唯一可接這個電話的人。可初來乍到又有誰知道我在這兒。在這萬家團聚的節日裏有誰給我打電話呢。我國內的家人不知這個號碼。我猶豫地拎起了電話。是蘇珊,國際學生辦公室的辦事員,是她掂記著一個初來乍到的外鄉人。她要來接我到她家過節。
一個小時後,蘇珊的車已到了宿舍外。蘇珊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如沐春風的笑容,流露出心中真誠的愛。蘇珊的車上已載了三個不同膚色的同學.他們是來自英國的就JOHN,從非洲來的TOM, 從我的鄰國印度來的NANCY。小小車裏成了聯合國的縮影。我們都是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細心的蘇珊要我們分享節日的快樂。蘇珊家居的美國郊區的小鎮,每每自感恩節始便洋溢起節日的氣氛,各種溫馨斑斕的燈飾布滿了居家的門闌。蘇珊是個單親母親.有三個可愛的金發男孩。最小的六歲。他喜歡拉著我,給我看他的玩具,他的畫,他的房間從他身上,我想象自己兒子五年後的可愛。我第一次享受了火雞和南瓜餅。火雞不是我的最愛。但蘇珊家裏的溫情溫暖了一個外鄉人的心。我在美國的第一個感恩節就留在了我的記憶裏。
其實在美國這些年,我遇到陌生人伸出援手的情況絕不隻一兩次。用他們的行動向我傳遞的陌生人之間的溫情。
又是一年感恩節,我總是有太多的人和事物需要感激。 感恩我的母親,謝謝您給了我生命,並教導我成長。感謝老公和兒子,感謝弟弟和他們的家人。血濃於水的感覺很好。感謝朋友讓我懂得友誼無價。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及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努力工作。回報社會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