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老師才高八鬥,學富五車,雖說是我們的地理和曆史老師,但詩詞文賦也同樣出色。遺憾的是我們從來沒有機會聆聽夏老師的文學課。
當年得丁老師的邀約,我有幸旁聽了老師間的一堂交流課,是由屈向榮老師主講杜牧的“阿房宮賦”,丁老師和夏老師都有參加,隻聽得幾位“右派”老師,言來語去,好不熱鬧,互相討論著一些有疑義的字的發音和字句的解釋。
我們現在常用的一句成語“勾心鬥角”就是從這篇文賦中的“鉤心鬥角”引申出來的,原是描寫宮殿樓宇之間的咬合和交錯的。“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多麽深刻的警世恒言,現在讀來仍擲地有聲,警鍾長鳴!杜牧寫這篇傳世之作時,年方23歲,不能不說是天才!
我很想讀讀夏老師年輕時的作品,再和他晚年的作品比較一下,那會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人年輕時,心高誌遠,自由奔放,往往會文思泉湧,指點江山,豪情萬丈! 經過世事的磨難之後,會有更多的理性思考和沉澱,變得語鈍而深沉。中年時苦難,鬱悶和迷惘,加上當時無時無處不在的“文字獄”,夏老師大概不會有什麽雅興去作詩填詞的。
我希望通過品味老師的文字去了解他們的坎坷的人生,進而思考我們的人生和當今的社會,去找回久違了的良知和正氣,找回我們失去了的中國文化傳統中的仁,義,禮,信,智和溫,良,恭,儉,讓。讓我們的社會多一些儒雅,少一些粗俗,多一些謙讓,少一些暴戾!
托同學的幫忙,覓得夏老師晚年的自題詩三首,特錄於此,以嗜學友。
自題三首 夏明霍
餘一生曲折,末程才得一展素誌,賦詩三首以誌不忘
一 苦鬥
書劍飄零意不平,山高月黑盼黎明。當年覽得滄桑路,破霧穿雲壯士行。
二 沉冤
綠水青山舔困擾 ,清歌一曲伴離愁。依稀舊夢東流去,飲恨回眸雨滿樓。
三 晚晴
雨住風停泛碧波,一腔熱血意如何。奮蹄十載圖破壁,莫笑多情載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