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期間,中國有一部動畫片叫做《半夜雞叫》。裏麵的反麵角色是周扒皮。周扒皮這名字就是很臉譜化,顧名思義為了利益可以拔長工們的皮。片中的周扒皮和長工們約定,聞雞起舞,聽見雞叫就要起床去幹農活。當然這樣的文藝作品不一定完全真實地刻畫地主和長工間的矛盾。比如說,公雞打鳴的時候,天不一定亮。天不亮就下地幹活聽上去很難操作。天蒙蒙亮看不清,長工真下地一鋤頭一鐮刀還不知鏟掉多少莊稼呢。
雖說周扒皮學雞叫的招數其有效性值得懷疑,但東家對韭菜的期待必定是水漲船高的。東家反之雇主,韭菜泛指雇員或合同工。在機器人和AI不能完全替代人類之前,東家必須為雇員和合同工的勞動支付金錢上的報酬。而對雇員來說,拿人錢財,替人幹活,也屬於天經地義。勞資雙方的合同(即使沒有書麵意義上的合同,雇傭關係本身就是合同關係),要緊的就是公平。比如說,每天勞動的時間不應該超過法律允許的最大值,比如說支付的薪水要具有公平性。但世界上完全公平的東西基本不存在。所以,市場就成為調節供需關係的手段。農場主作為雇主雇不到員工時,看著地裏成熟的作物,就會增加小時工資,吸引勞工來自己的農場。提高了工資,就是從雇主的口袋裏拿錢,雇主心裏還是很在意的。所以,一旦作物被收獲,雇主就忘了痛,哢嚓哢嚓開掉一批員工,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另一個周扒皮雇主們常用的辦法就是延長工作時間,主要是不給加班費或者少給加班費那種。大概在2006年,本豹有過一次北京麵試的經曆,是一間外企的設計工程EPC公司。麵試一共減了6個各部門的主管人員,前麵四位都是談技術,大家相談甚歡。後麵來了一個人力資源部領導和公司的VP。人力資源部領導告訴我雖然不要求,但公司裏的員工絕大多數都自覺自願周六上班。她話題一轉,說加班也會有加班費的哦。而VP則對我的履曆和經驗表示很滿意,但說不能按照美國的薪水給。這我也理解。
回來後,這次麵試自然沒有結果。我對人力資源部經理輕輕鬆鬆地把雙休變成單休常態化感到很開眼界。這些就是類似996這樣的。
我和一些朋友聊天,談到各國的工作時間。朋友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自己很幸福,要是在日本就很慘,很多人過勞死,大家下班不敢下班,要看老板啥時候走。我還真的在日本出差過好幾次,我當時的印象是日本人並沒有像媒體描述的那樣有那麽大的壓力。於是,我又請教了偉大的維基百科。不看不知道,一看。。。
結果發現,日本人均年工作時間僅僅1738小時,排名第43位。這還是2017年的數據,現在應該工作時間更短。為什麽在年工作時間長的多的國家辛苦的朋友們反而替日本員工擔心,或是為了自己莫名的自豪感?我想最大的問題在於一些人自己不查找數據,不分析,卻是人雲亦雲。互聯網上關於日本的信息太多是沒有更新的。比如今天一提起東京,人們能找到的還是失去的20年或者失去的30年,很少看見東京的房價已經連漲10年了。
回到每年平均工作小時數。本豹認為這是一個衡量進步文明程度的硬指標。歐盟國家普遍工作時間短,通過法律和雇主雙方努力,給員工更多的時間自己花費,去和家人一起,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想去的地方。不管多少錢,也買不來自己額外的生命。每少一小時工作,我們就可以為自己多活一小時,這樣的價值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
很多人或是自願或是無奈,不得不花自己生命的很多時間和家人分別。令人唏噓。
話說美國上班族真心不輕鬆。我在休斯頓,在維吉尼亞,在洛杉磯,都曾經和早鳥們一起開車在高速為了避開早高峰,天不亮就出行。尤其在洛杉磯,我淩晨4點鍾,高速上已經有很多車在飛馳了。我的幾位前同事在洛杉磯機場上班,家住在Temecula,單程100英裏,堵車時單程近3小時。我真的不能理解這樣的艱辛。
真的希望科技的進步不僅讓周扒皮們賺的盆滿缽滿,也能夠轉化為韭菜們工作時間和工作強度的減少。畢竟,活在伊甸園裏無憂無慮才是快樂的。
豹子土狼 2023-11-06